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负离子深层研究

关于负离子深层研究

关于负离子深层研究
关于负离子深层研究

关于负离子的联合研究及试验

1、导电离子回路对增加负离子释放量的研究。答:电晕放电的形成机制因尖端电极的极性

一是让电子的动能增加,二是吸收正离子转换的能量。回路实际上是对极板,它是引导电子远离释放电极的,离释放端远近是会影响负离子量的。太远起不到吸引的作用,太近容易造成电子聚集,甚至产生火花,所以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我们疗养机在确定这个距离的时候并不大规范,所以存在量不一样的现象,还有的在夜间会看到光的现象。

2、关于负离子不稳定的原因研究及解决方案①负离子发射与受静电场影响②空气中的负离子的形式承载方式,其饱和度与检测的比例关系。

答:负离子不稳定的原因:一是高压电子产生器本身不稳定,质量不好,产生的电子不稳定。其次是环境因素,环境清洁,静电少,尘埃少,则产生的负离子就比较稳定,相反则不稳定。第三是温度。在室温10度以下,负离子量明显减少。

空气中的负离子承载方式有很多种,也就是有各种带负电荷的分子。堀口博士通过几十年发现,在人所居住的地球表面附近存在的硝酸串离子〔NO3-?(HNO3)m?(H2O)n〕最为重要。这个分子串中所有的元素(NHO)都是人体所必须的,而且是量最大的宏量元素,这个分子式与体内各种成分进行反应,都会消除体内的有害物质,产生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所以非常重要,也对人体没有副作用。这也是赛路美负离子疗养机可以24小时使用,不分人群,不分症状的重要原因。这样的串离子才是真正可以改善健康和改善环境的负离子。其他的所谓带负电荷的离子并不是自然界对健康与环保都有作用的负离子,甚至有些用高压产生的负电子与空气中分子结合形成的所谓负离子对人体还有副作用。

要让负离子稳定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提高高压电子产生器的稳定性,这个比较好操作。二是在电极前安可以把静电导走的金属网格,就象负离子吹风机前安装的一样。象我们公司现在的塑料栅栏是很容易产生静电聚集的,从而影响负离子量的稳定。三是后面安装象空气净化器一样的过滤网,让与电极接触的空气是很清洁的空气。这样

一方面让顾客能很快体会到室内空气清洁度改善甚至气味马上减少,同时可以使负离子量稳定。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事。四是增加恒温装置,让温度保持在负离子量最稳定的状态。

关于饱和度,从电子的性质上来讲是不存在饱和的。如果产生的是高能量的电子,它是可以与物质进行能量转换的,是不会聚集的,所以不存在饱和的问题。只要空气在流通,只要电子在产生,它就会有负离子不断的形成,能量也在不断的转化。所以在开机过程中离机器近,负离子浓度高,远则低,关机则很快消失。检测只是受到环境中粉尘、静电、温度及检测仪本身的准确度及检测范围影响。

3、多个负离子发生器共同作用,检测到的负离子个数并非叠加正比例关系,其最佳设置关系。

答:这种情况与产生的电子量及空气的流量有关。只能通过实验来找到最佳设置。

4、负离子产生的同时,产生正离子、臭氧的因素和条件,与其回路(地线)的关联关系答:产生臭氧和湿度有一定关系,湿度太大,臭氧会增加。这与回路好象无关。正离子是聚集到发射端的,与回路没有太大关系。

5、多头距离对负离子释放空间和距离的影响。答:

6、不同方向视窗对负离子释放的差异性

7、负离子止鼾的原理。答:鼾声的产生是由于打鼾者的气道通常比正常人狭窄,白天清醒时,咽喉部肌肉代偿性收缩使气道保持开放,不发生堵塞。但夜间睡眠时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咽部组织堵塞,使上气道塌陷,当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产生涡流并引起振动,从而出现鼾声,严重时呼吸可以暂时停止,从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气道狭窄的原因有中枢性的原因和综合性的原因,但影响最大的是肺功能的下降,适应能力降低,而这种时候检查还没有身体指标异常,但气管不能适应人体休息和活动的变化,扩张和收缩不一致。使用了负离子产品,在高浓度的负离子条件下,肺功能会明显的提升,如有医学家做过实验:在玻璃面罩中吸入空气负离子30分钟,可使肺部吸收氧气量增加20%,而排出二氧化碳量可增加14.5%,故负离子有改善和增加肺功能的作用,从而使适应能力增强,气管的扩张与收缩在睡觉时也能保持同步,所以打鼾自然减轻或消失。当然负离子对调节自律神经也是有帮助的,这在堀口昇博士的脑波实验中已经显示。

8、负离子产生静电场的条件,负离子机除静电的原理。答:电晕放电式负离子发生器是在针头或细导线上加几千到几万伏负高电压,在针头周围形成一个离子电晕。当沿针头流动的

电子离开针头时,因具有相当高的能量,与气体分子碰撞时能使其外层电子摆脱分子成为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再被其他分子捕获即成为负离子。但是这种电子是缺少活性的,他的振动频率是象一条直线一样,能量很低,不能和人体细胞的频率保持一致,所以不能在人体内产生能量的转换。如下图。

这种电子与周围的物质(包括人体)不断结合,

这种能量又不能与周围物质进行能量的转换,

则会在物质表面大量聚集,当物质表面的电

子聚集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电场,当与另一个电场

电压不等的物体接触时,就会产生能量的转移,

也就是放电现象。

但是自然界的负离子因其频率与人体细胞振动频率一致,所以能在体内进行能量转换,则不会产生聚集并形成电场。如下图

也就是说负离子形成静电场的条件是:

1、不断有电子产生。

2、电子不能与周围的物质进行能量

转换。

3、电子在物体及空气分子周围不断

聚集时形成电场。

负离子机除静电的原理:静电分了两类,

一类是正电荷聚集,一类是负电荷聚集。但日

常生活中电器等产生的静电多为正电荷聚集,只有用专门的电子产生器才能制造大量的负电荷聚集。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静电多为正电荷聚集形成的电场,然后遇到不平衡的电场产生的放电现象。负离子是具有高振动频率,能与周围物质进行能量转换的电子,这种电子和正电荷相遇时会产生能量中和,使物质带有的电荷恢复平衡,达到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说负离子只能消除正电荷聚集形成的静电,而对于负电荷聚集形成的静电是不能消除的。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实验证明的。

9、风速和风量对负离子的影响。答:风速与风量对负离子是有影响的。如果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在电子释放端释放的电子是定量的,如果有较快的风速和风量,能提供更多空气中的各种物质分子,使其与电子充分结合,会让释放在空气中的负离子量有所增加,还会更快的把负离子带到较远的距离。如果没有风,而这种电子又不能与周围物质进行能量转移的话,

就会不断聚集,形成静电场,破坏环境(人体)电场的平衡。

10、负离子使弱酸性水变为弱碱性水的机理(PH7.35-7.45)答:体内体液和血液中的氢离子是表现为酸性的,而氢原子是表现为弱碱性的。由于环境的破坏,空气中的正离子越来越多,导致体内的氢离子增加,所以人容易出现酸性。负离子进入体内,会很快与氢离子发生化学反应,把酸性的氢离子就还原成弱碱性的氢原子,而氢原子是很容易与溶液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最多的是与氧原子结合形成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再与氢离子结合会变成水。当然氢离子也会与氢原子结合,形成氢气。氢氧根离子是碱性的,水是中性的。所以提供足够的负离子可以减少体内的酸性物质(氢离子),让身体逐渐恢复到健康的弱碱性去。身体本身是有自动调节PH值功能的,一个人的体液PH平时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但当酸性增加时,体内怎么来平衡呢?就是不断的从骨头里释放出钙离子和镁离子来平衡体内的酸碱度。这样的结果是导致人体骨质疏松。所以外界环境破坏后,外界的正离子增加,体内酸性增加,这也是我们今天需要负离子发生器来保持体内酸碱平衡,避免疾病发生的原因。

11.中医所说的阴阳失调,与西医所述酸碱平衡理论的研究,从理论上扩展负离子应用。答:中国古医学总结的阴阳学说与现代物理学的阴阳电场、正负电荷的运动规律安全吻合。中医的阴阳学说及其临床实践,在生命研究的各个领域都具有纲领性的作用,无论生命的整体机制、细胞机制、分子机制、原子层次,都必然受到地电场、地磁场、自然场、重力场、光场、温场的制约,而原子场←→分子场←→整体场←→地球场←→宇宙场,它们都在大场控制小场的梯级控制,形成“同”一的微粒结构和运动规律,即通过现代物理学、量子生物学较彻底地证明了“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这一古老理论。从这一点上来看,中医的阴阳失调包含了西医酸碱平衡理论。酸碱平衡体现的是体内体液中正负电荷平衡。而今天环境中电器产生大量的正离子,导致了体内正负电荷不平衡,从而才有了酸性体质一说。从这一点上来看,增加足够的负离子是可以改善酸碱平衡的。因此负离子可以用来解决很多健康方便的问题,比如说糖尿病,有医学研究证明体液PH值每下降0.1个单位,胰岛素活性就会下降30%,所以可以用负离子来帮助糖尿病的康复,以及预防糖尿病的产生。比如癌细胞的生存环境是酸性的,其分裂是活跃的体液PH值是在6.85-6.95之间,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负离子来预防癌症的产生并帮助癌症病人的康复或减少痛苦。还有,当体内酸性体质超过了平衡的值,会使人体细胞发生突变和老化。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负离子来抗衰老,抗氧化等。酸性体质容易使酸性物质在血管壁堆积,形成脂肪肝和高血脂并引发其它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我们可以用负离子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产生,或者用高浓度的负离子来辅助这类疾病的康复。

饮用水与人体健康

1水是生命的基础 人体是由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维生素6 大类营养素构成的, 其中水的含量最多 (见表1). 表1人体中水分的含量 人体胎儿婴儿成年人老年人 水分含量?% 90 80 70 60 水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主要有消化食物、以体液 来溶解营养物质、传送养分到各个组织、担负吸收和运 输任务、排泄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保持细胞形 态、提高代谢作用、调解体液(血液、淋巴液等) 粘度、改 善体液组织的循环、调解人体体温、保持皮肤湿润与弹性, 人体的所有代谢活动都离不开水. 水是人体需 要量最大的营养素, 人体每天约需2 500mL 的水, 其中以饮水形式补充的约1 200mL , 每天经人的呼吸 和皮肤蒸发的水分约1 000mL , 因此, 只有及时为身体补充足够的水, 才能维持身体代谢和健康, 水是 生命之源. 2水质与人体健康 饮用水卫生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人类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人体的健康发育, 近几十年来, 随 着现代化工业特别是有机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农药、化肥等工业的迅速发展, 有机化合物的种类与日 俱增, 目前已知的有机物约700 万种, 且在持续快速增加, 据有关专家估计, 现已有96 000 种有机物通 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进入了人类环境, 特别是水环境[1 ]. 饮用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来自3 个方面: 病 菌、有毒重金属元素和有毒有机污染物. 病菌通过高温或其它消毒措施可以杀死; 有毒重金属元素如果 在水中含量过高, 就可能引起人体各种病变; 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大致可分为3 类: ①天然有机物. 是动 植物在自然循环过程中经腐烂分解所产生的大分子有机物. ②人工合成有机物. 工业废水, 农业用化 肥、杀虫剂、除草剂的流失, 医院污水, 乡镇企业排放污水及生活污水是水中人工合成有机物的主要来 源. ③卤代有机物. 自来水传统净化工艺中的加氯消毒是饮用水中卤代有机物(三卤甲烷: CHCl3, CHCl2B r, CHClB r2, CHB r3) 的主要生成源. 迄今为止, 人们已在水中分离检测出2 221 种有害污染物, 其中765 种存在于生活用水中. 通过大 量的毒理学研究, 并对生活用水中常发现的350 种有机污染物的毒理作了鉴定, 其中20 种

负离子的杀菌功效——净化空气,人体保健

负离子的杀菌功效——净化空气,人体保健 概要:负离子是一个神奇的物质,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其中,负离子的杀菌作用更是为空气环境和人体健康做出了不朽的功勋。下面,就一起来研究下,负离子是怎样杀菌的。 负离子如何杀菌 空气中含有大量负离子,因为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有毒物质都带正电荷,而负离子带负电荷可以与之中和。负离子和细菌,病毒等结合后,使细菌、病毒产生结构性改变或能量转移,导致细菌、病毒死亡,不再形成新菌种。细菌,病毒无处不在,人体内外都含有大量有毒物质,但空气中的负离子不但可以在大气中消除细菌,病毒,PM2.5等有毒物质,也可以被人体吸收,进入人体内部杀菌清毒。 负离子杀菌的必备条件 空气中的负离子的确可以杀菌,但要达到一定的量才能效果显著,形成气候。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标准是每立方厘米含有1000个以上的负离子才是对人体有益的,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但经调研发现,以北京闹市区西单路口为例,每立方厘米的负离子含量平均只有几十个,最多时也只有一两百个。这样的空气负离子含量杯水车薪,因此闹市区的空气质量差也就不足为奇了。邵教授还表示,很多负离子产品虽然能够制造负离子,但制造量很小,有的只能在风口边上检测到,可是离风口10厘米就检测不到了,这样的产品几乎没有什么用。 负离子的“净化空气“和”人体保健“ 空气中大量的病毒、细菌、有害物质、有害气体及含有多种成分的尘埃,它们都带正电荷,随空气浮游在人们周围,是污染环境和诱发各种疾病的根源。空气中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唯有负离子能够与其相遇、聚合后坠落,使其失去活性。从而起到了净化空气,降尘除螨,提高空气质量的作用。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负离子在人体外通过净化空气间接保护了人体健康,负离子也可以直接进入人体内杀菌清毒。人体内的病毒,细菌微生物,以及自由基等。负离子都可以与之中和,使其失去活性。负离子还能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细胞的新陈代谢。负离子会对身体的保健作用,如能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消除疲劳、改善睡眠,还能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症状等等,可以说它对人体起到的保健作用是全方位的。 人类健康离不开负离子 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如同万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人类健康同样离不开负离子。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蓄意破坏,对地球资源的肆意掠夺。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等各种自然灾害纷至沓来。有害物质的过量排放,使空气、土壤、水源等自然环境严重污染,导致了很多“癌症村”的出现;每一两年一次的大规模因细菌、病毒引起的“非典”,“禽流感”等流行性疾病任意肆虐等等,严重困扰着人类的健康。

负离子的基本知识

负离子概念 空气是由氧、氮、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的气体混合物,在正常情况下,气体分子不带电(显中性),但在射线受热及强电场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气体分子会失去一些电子,即所谓空气电离,这些失去的电子称为自由电子,它又会与其它中性分子相结合,而得到电子的气体分子带负电,称为空气负离子。空气电离产生的自由电子大部分被氧气获得,形成负氧离子。 负氧离子在带有正电颗粒离子的污秽空气中发生中和作用,从面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另外,负氧离子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调节机能平衡,令人心旷神怡,被喻为“空气维生素”。空气的正、负离子,按其迁移率大小,可分为大、中、小离子,离子迁移率大于 0.14平方厘米/伏特×秒为小离子,而只有小离子、或称之为小离子团才能进入生物体,而其中的小负氧离子、或称之为小负氧离子团,则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吸入人体的多是以负氧离子团的水合物和碳酸根氧离子团的结合物为主。 负离子对人体的作用 科研人员研究了小的负氧离子团对人体的作用,它主要是通过肺部呼吸的三个途径: (1) 局部的可加速呼吸道上皮纤毛运动; (2) 体液的进入血液后,放出电荷,作用于细胞、蛋白质,进而氧化、抑制血液中的5-羟色胺; (3) 反射的刺激内感受器官、神经系统传导、而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及植物神经系统,其电荷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直到影响神经功能。 因此,负氧离子在医疗上,对早期高血压,闭锁性、痉挛性血管病变、神经衰弱、慢性胃炎、上呼吸道炎症、气管哮喘、萎缩性鼻炎、烧伤、阿夫他口腔炎等,均有疗效。并实验证明空气负离子可降低血中5-羟色胺含量,增强神经抑制过程;有镇静、催眠、降低血压作用,使脑电波频率加快,运动感觉时值加快,血沉变慢,使血液粘稠性降低、血浆蛋白、红细胞血色素增加,使肾、肝、脑等组织氧化过程增强,使肺部吸氧、排出二氧化碳功能增加,减少血糖及肌肉中的乳酸,提高网状内皮层系统的功能,促进体内合成和储存维生素,提高基础代谢,促进蛋白质代谢,加强免疫系统,对保健、促进生物生长、发育有好的功效。空气离子用于治疗的临床经验表明,负离子对某些疾病有比较明显疗效。例如对过敏性枯草热(花粉热),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粘膜炎,溃疡性口腔炎,萎缩性鼻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偏头痛,失眠以及烧伤等,均能起到缓解轻症状及治愈效果。 例如,西德1962年用负离子治疗3000名支气管哮喘病人,在小于20岁年龄组中,83%治愈,15%显着好转,在40~60岁组中,53%治愈,44.6%大有好转:治疗800名儿童百日咳,全部痊愈。在苏联用负离子治疗支气管哮喘,治愈率达55%,症状显着改者达35%。我国用以治疗高血压84例,单一治疗有效率达到52.4%。几乎所有报道表明,用负离子直接作用于伤患处,能使分泌量和感染数显着少,恶臭控制,疼痛制止,加速痊愈,非一般药物治疗所能相比。 负氧离子对工业卫生环境的影响 由于小的空气正、负离子与荷电及未荷电的污染物相互作用、复合、扩散而影响着污染物的变化,或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改变痕量气体的毒性,尤其对小至0.01祄微粒,在工业上难以除去的飘尘、亦有明显的沉降去除的效果。一些皮毛制作车间、控制空气负离子浓度为 1.5×105pcs/cm3时,尘埃可由0.42mg/m3降至0.05mg/cm3。其中一些小于10祄的飘尘,几乎是永久性悬浮于大气中的微粒,对人们危害最大、而在数量上又是占大气悬浮总粒子90%的这些微粒(这些粒子不受呼吸器官的纤毛阻挡,可穿过肺泡,直到血液及至全身而带来毒害),它们在空气离子的电荷作用下容易吸附、沉降,使得空气得到很好的净化。 负氧离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人造空气负离子的环境中,可明显见到设备、场地上飘尘的沉降,经测定空气的霉菌、细菌数可降低90%以上,据国外报道空气负离子能预防“新城疫”(鸡瘟病毒)的传播,对肉鸡饲养、增重、产蛋、孵化率均有显着增加,并可降低饲料用量,对牛、猪疾病预防、生长、发育亦有促进作用。章太戊等对小鼠S-180肉瘤影响观察结果,空气负离子有抑制生长作用,对小鼠吸入105~107/cm3浓度的空气负离子2天,每天2次,每次3小时,在水中运动耐力试验结果,死亡时间由209分钟延长至460分钟,水中耐受

环境、人体健康与空气负离子白皮书

环境、人体健康与空气负离子白皮书 前言 空气负离子在医学界享有“空气维生素”之美称。自19世纪末,德国物理学家菲利普·莱昂纳德博士第一次在学术上阐述了负氧离子对人体的功能起,科学家们就一直致力于研究其对人体存在的生物效应。 当我们长久的待在都市密闭房间内时,会觉得头昏脑涨,但当来到森林海边、瀑布等地方的时候,在负离子含量高的地域,丰富的空气负离子会使人感到神清气爽和精神愉悦。空气负离子也叫负氧离子,是指获得多余电子而带负电荷的氧气分子,它是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了自由电子而形成的。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也以空气负离子的含量定义了清新空气的标准,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离子含量在1000-1500个左右,即为清新空气,清新空气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本需要。因为存在于自然中的生态负离子具有粒径小、活性高的特点,也被称为小粒径负离子,易穿透人体的血脑屏障,对人体起到积极的生物效应。 所以空气负离子的浓度既影响着人体健康,还决定了空气的质量。作为中国负离子行业的领军企业--山东新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特发布此白皮书,将对环境、人体健康与空气负离子的深入调查后的得出的结果公布给大家。希望能让空气负离子更多的被大众认可,也更多的去为人类造福。 一、环境与空气负离子 2011年11月,PM2.5事件爆发;2015年2月28日,柴静的《穹顶之下》,以发布会的形式,数字化、全面化的揭示了雾霾对人的危害;2015年3月11日,钟南山院士明确表示雾霾属一级致癌物;2015年11月开始,各地出现严重雾霾,pm2.5浓度屡破记录。空气污染会直接增加呼吸道感染概率、心脏病的发病概率和患肺癌的概率,严重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如何治理PM2.5成为了大家关注的话题。 经研究表明长期生活在高浓度的空气负离子的环境中,能使人体具有自愈力,相反若长期生活在空气负离子匮乏的空间内或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室外过多活动,则会引发多种生理疾病。而这其中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就是我们的呼吸系统,就儿童而言,呼吸系统疾病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儿童入院的最常见病因之一。根据医学机构的调查,儿科门诊中儿童呼吸道感染占55%,儿科住院肺炎的患者患病率占52%,如是在雾霾期间,入院的孩子人数还会有明显的上升趋

-负氧离子浓度与健康的关系

负氧离子浓度与健康的关系 (2011-06-15 10:26:46) 转载▼ 分类:不甜的糖 标签: 杂谈 大气负离子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浓度分布图表:单位:个/每立方厘米 注:(表中的数据由台湾科技大学叶正涛先生收集整理) 据专家观察研究认为,负氧离子主要有以下作用: (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空气负氧离子可降低血中5-羟色胺音量,增强神经抑制过程,可使大脑皮层功能及脑力活动加强,精神振奋,工作效益提高,能使睡眠质量得到改善,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负氧离子还可使脑组织的氧化过程力度加强,使脑组织获得更多的氧。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据学者观察,负氧离子有明显扩张血管的作用,可解除动脉血管痉挛,降低血压,增强心肌功能,并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负氧离子对于改善心脏功能和改善心肌营养也大有好处,有利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人的病情恢复。

(3)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研究证实,负氧离子有使血液变慢、延长凝血时间的作用,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加,有利于血氧输送、吸收和利用。 (4)负氧离子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明显这是因为负氧离子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它可以提高人的肺活量。有人曾经试验,在玻璃面罩中吸入空气负氧离子30min,可使肺部吸收氧气量增加 20%,而排出二氧化碳量可增加14. 5%,故负氧离子有改善和增加肺功能的作用,对呼吸道、支气管疾病等具有显著的辅助治疗作用,使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更为有效,且无任何副作用。 (5)负氧离子能灭菌、除尘,对空气的消毒和净化有一定作用负氧离子具有较高的活性,有很强的氧化还原作用,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或细胞原生质活性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抗菌杀菌的目的。科学研究发现,负氧离子能与细菌、灰尘、烟雾等带正电的微粒相结合,并聚成球落到地面.从而起到杀菌和消除异味(香烟烟雾、装修材料中释放的有害气体所产生的异味等)的作用。当室内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2万个时,空气中的飘尘量会减少98%以上。飘尘直径越小,越易受负氧离子作用而被沉淀,所以在含有高浓度负氧离子的空气中,直径1um以下的微尘、细菌、病毒等几乎为零。因此可以说,负氧离子的多少是衡量空气是否清新的重要标准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当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不低于每立方厘米1000~1500个时,这样的空气被视为清新空气。 (6)负氧离子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的解毒能力,使激素的不平衡正常化,并能够消除人体内因组胺过多引起的不良反应,避免过敏性反应及“花粉症”的发生。 (7)室内人员的呼吸,走动扬起的灰尘及化纤衣服的吸附作用均可使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降低各种金属管道也可吸附大量的空气负氧离子。造成室内空气负氧离子减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空调系统的使用,在通过空调机的风道时由于与管壁的碰撞,可使空气负氧离子被吸附或复合而损失掉。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恶化,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逗留一段时间会感到烦闷、头痛、乏力、眩晕、易患感冒、注意力分散、容易疲劳等不良反应。要防止室内负氧离子的减少。可以加强室内的通风换气,但效果不明显;也可以采用负氧离子发生器,则可在短时间内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维护室内人群的健康。 为什么负氧离子有保健功能呢?含有负氧离子的空气被人体呼吸后,进入人体循环,可调节人体植物性神经、改善心肺功能、加强呼吸深度、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有利人体健康。长期使用,可明显改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多项机能,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记忆力增强、反应速度提高、耐疲劳度提高、稳定神经系统、改善睡眠;又因其带负电荷,呈弱碱性,可中和肌酸,消除疲劳;还可中和人工环境中过多的正离子,使室内空气恢复自然状态,防治空调病。 其他答案(1) 农药主要由三条途径进入人体内:一是偶然大量接触,如误食;二是长期接触一定量的农药,如农药厂的工人和使用者农民;三是日常生活接触环境和食品中的残留农药,后者是大量人

锶型矿泉水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锶型矿泉水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2011-11-01 10:31:51) 转载▼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人类疾病的80%,死亡的33%和癌症的80%是因饮水不洁引起的。同时报道:人体所有的组织都含有锶。缺锶,容易引发多种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通风、动脉硬化、结石、关节炎、头脑迟钝、容貌衰老等疾病。 1.水与人体的健康关系是什么? 水在人体的作用是:传送养分,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化,排泄废物,保持呼吸功能,滋润关节和体温。水不但起到到体内物质输送与媒介作用,而且直接参与大分子结构,水与生物大分子共同完成人体物质代谢、能量代谢。锶型矿泉水与衰老、寿命、免疫、健康有直接关系。 2.天然矿泉水的定义? 饮用天然矿泉水是一种矿产资源,源于地下天然露头和经人工揭露深层循环的地下水,含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为特征:天然、营养、纯净、卫生。 3.天然矿泉水与天然山泉水及纯水有什么区别? 天然山泉水有两种,一种是山中流出的地表水或浅层水,一种是地下涌出来的水,山泉水一般远离人群、远离闹市的地方,较少污染,也含有一定的矿物质。但其中的特征组分、含量达不到矿泉水界限指标要求,故而不能称其为矿泉水。 纯水一般以自来水为原水,采用反渗透法、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树脂等组合水处理工艺,达到饮用纯净水的标准,包括蒸馏水、太空水。但是纯净水在生产中,除去有害的有机物和细菌的同时,也除去了对人体健康有益和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失去了饮用水的营养价值。 4.锶型矿泉水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有哪些? 锶对人体主要有促进骨骼和牙齿生长发育功能,是人体所必须微量元素,人体所有的组织中都有锶。人体内钠过多容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血管疾病,而锶却能减少人体对钠的吸收,有预防三高及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锶型矿泉水可以强壮骨骼,提高智力,延缓衰老和养颜辅助功效。 人体每日需摄入锶1.9毫克左右。

负离子与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

负离子与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 1 关于负离子 当人们漫步在海边,瀑布和森林时,会感到呼吸舒畅,心旷神怡,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空气中含有丰富的负离子,其浓度为污染都市的几十至几百倍。空气负离子之所以被人们称之为“长寿素”或“空气维生素”,是因为它对人体的健康及生态的作用已经被上百年来的国内外医学实践所证明,而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它的作用已被认识得越来越清楚。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德国的Dr.Chonbein博士研究认为,人类生活环境中负离子的含量浓度,与人体健康水准直接相关。目前空气负离子已被当作评价环境和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2 空气负离子的种类 空气中的气体分子或水分子在外界因素和能量的作用下,外层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从轨道中跃出后即呈正电,成为空气正离子。所跃出的电子被空气中的其它气体分子或水分子俘获结 空气中负离子的产生首先要有来自于大自然的能量作用,其次就是要与空气中气体分子和水分子充分接触,其形成归纳起来有如下能量作用形式。 (1) 放射性物质的作用:地球的岩石圈表面存在有各种的放射性的物质,这些放射性物质会通过能量大的或穿透力强的射线使空气离子化。 (2) 宇宙射线的照射作用:宇宙射线的照射可使空气离子化,但它的作用在距地球表面几公里处比较明显。 (3) 紫外线辐射及光电效应:短波紫外线能直接使空气离子化,臭氧的形成就是在小于2000A的紫外线辐射下氧分离的结果,但如遇光电敏感物质(包括金属、水、冰、植物等),即使不是短波紫外线也通过光电效应如雷电等使这些物质放出电子,与空气中的气体分子结合形成负离子。 (4) 水空气能量电离作用:由于空气气压或水压形成的势能和动能,作用于空气或水中的水分子使其发生破裂并裂解成正负离子。通常形成在瀑布、喷泉、海滨或者风沙等环境。 (5) 材料自身静电场作用:由于物质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其天生带有静电产生静电场,当其与空气中水分子接触时电离其中的水分子而形成负离子。 4 空气中负离子的赋存状态 自然界在不断地形成和产生新的负离子,但空气中负离子的浓度不会无限增多,因为粒子在产生的同时伴随着粒子消失的过程。主要是因为: (1) 异性电荷相吸:正负离子静电作用相互吸引而中和。 (2) 与空气中的尘粒、烟雾、粉尘的表面附着在一起形成重离子而沉降。 (3) 负离子被各种换气系统排出 (4) 离子被抑制: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是经常维持在一定水平,浓度饱和到一定程度其产生会被抑制。 5 空气离子与环境健康的关系 多年来的邻床医学研究表明正负离子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完全相反,负离子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大的作用和影响。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环境、健康的关系

负离子的发展史

负离子的发展史 18 世纪,物理学家库仑实验发现,绝缘的金属导体所带的电荷会在大气中消失。物理学家伦琴和贝克勒尔研究发现,电解质溶液中的气体带有正极性或负极性的电荷微粒,由于这些带电微粒的存在,使气体具有导电的性能。物理学家艾斯特尔、盖特勒和威尔逊也用大气导电性的理论对库仑的实验结果作出解释。这种空气中的导电微粒,被物理学家法拉第称为“离子”,“空气离子”因而得名。 经历100多年后,J .Thomson第一个以公式方法来表达离子的特性,同时建立了正、负离子的模型,接着Eiseer和Geieel两人证明了离子的存在,即带有正、负电荷的粒子,其粒径略大于分子的直径。1905年Langerin在大气中发现了第二种离子称为Langerin离子或大直径带电粒子,又称为重离子。到1909年A.Pouer发现了第三种离子即中等直径的离子,称之为中离子。到20世纪30年代德国Dessauer开创了大气正、负离子生物的研究。他首先使用了电晕离子发生器,从此形成了关于负离子生物效应的第一次研究高潮,有数以百计的论文,研究和实验报告,证明了负离子对人体有明显的有益作用,而正离子则相反,特别对人的血压和新陈代谢有明显的破坏作用。这些研究由于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终止。美国加州大学的 ALbeter Pani Kragan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开创了离子生物效应的微观研究与实验,把对空气负离子的研究推向了第二次开发与使用的高潮。 Kragan教授做了大量的动植物和人体试验,从人体的内分泌和机体内部循环及各种酶的生成反应等方面去论证负离子是如何影响人体和动植物的,是如何产生各种生物效应的。世界各国许多研究者也在他们各自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上的试验,认为负氧离子有明显的生物效应。目前国外已开发出不少新型负离子发生器以供实验研究与在空调房间和医疗卫生领域中使用。 从 1889年德国科学家Elster和Gertel发现了空气负离子的存在,德国物理学家Philip Leonard博士第一个在学术上证明负离子对人体的功效,到1902年Asamas等肯定了空气离子存在的生物意义.1903年俄罗斯学者发表了用空气负离子治疗疾病的论文,相继1932年美国RCA公司Hamse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医用空气负离子发生器,半个世纪以来,空气负离子研究在欧、美、日各国已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应用阶段。我国自1978年由伊朗的沙啥瓦特博士引进一台电子仪器——生物滤器(biological filter),即我国负离子发生器的前身,至今我国空气负离子的研究已经历了80年代初、90年代初两个发展高潮。近代生物医学进展、动物试验研究结果、环境意识的深化及空气离子测试仪器的完善,推动着空气负离子作用机理的研究、空气负离子发生器的生产、应用。负氧离子在医疗上已成为一种辅助医疗手段,在旅游生态环境评价中空气负离子浓度已列为衡量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要建立一个舒适的环境,空气负离子存在的效应已带给人们揭开一个新的认识水平。 我国多省的气象台每天有负离子浓度预报,每个地方受地理条件特殊性影响而含量不同。公园、郊区田野、海滨、湖泊、瀑布附近和森林中含量较多。因此,当人们进入上述场地的时候,头脑清新,呼吸舒畅和爽快。进入嘈杂拥挤的人群,或进入空调房内,则使人感觉闷热、呼吸不畅等,因此它又被称为“空气维生

天然矿物质对人体的作用和好处

天然矿物质对人体的作用和好处 偏硅酸——偏硅酸对人体主动脉硬化具有软化作用,对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神经功能紊乱、胃病及胃溃疡等均有一定保健作用,并具有抗癌抗衰老的功能。人体缺乏偏硅酸将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锶——锶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含量很少。锶与心血管的功能及构造有关;锶在人体内有强壮骨骼、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功效;人体缺乏锶将会阻碍新陈代谢,产生牙齿和骨骼发育不正常等症状。 钙——钙是组成人体骨骼的必需元素,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起着主要控制 作用。钙的含量影响水的硬度,硬度与心血管发病率有关,常饮含钙水可增强心肌活力。 镁——镁是一种催化剂,促使人体中各种酶的形成,具有强心镇静的作用。据报道,缺镁可导致食道癌。 钠——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对维持细胞系统和调节水盐平衡起重 要作用。钠是调节心血管功能和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不可缺少的元素。 硒——硒可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的产生,增强体液和细胞免疫力,具有抗癌作用。硒还有抗氧化作用,使体内氧化物脱氧,具有解毒作用,能抵抗和减低汞、镉、砷的毒性,提高视力。 铁——铁是人体血液中运输和交换氧所必需的成分。人体缺铁会发生小细胞性贫血,免疫功能下降和新陈代谢紊乱等。 锌——锌能促进生长发育,对婴儿更重要;能增强肌体免疫力和性功能;能增强创伤组织再生能力,使受伤和手术部位愈合加快;能使皮肤更健美,使人变得更 聪明;能改善味觉增强食欲。 碘——碘有促进蛋白合成,活化多种酶,调节能量转换,加速生长发育,促进 伤口愈合,保持正常新陈代谢的重要生理作用。人体缺碘则导致甲状腺肿大、发育停滞、痴呆等症状。

氟——氟是形成坚硬的骨骼和牙齿必不可少的元素,以氟化钙的形式存在,对骨骼和牙齿的健康生长起重要作用。缺氟可造成蛀牙。 钾——可以调节细胞内适宜的渗透压和体液的酸碱平衡,参与细胞内糖和蛋白质的代谢。有助于维持神经健康、心跳规律正常,可以预防中风,并协助肌肉正常收缩。在摄入高钠而导致高血压时,钾具有降血压作用。 硼酸——1995年FAO/WHO把硼分类为人体可能必须微量元素。微量的硼对人体新陈代谢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如防止骨质疏松,促进钙在人体内的代谢等。 硫酸根离子——对维持人体内PH值平衡和渗透压有很大作用。 碳酸氢根离子——是保持血液的PH值平衡,预防血液酸性化。 人说:“我们所需要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主要来自食物,水中不含矿物质不影响大局。”作为人体必须和有益的十几种微量元素:钙、钾、铁、锌、硅、锶、氟、碘、硒等,虽然主要来源于食物,但水中的微量元素多以离子状态存在,更易渗入细胞被人体吸收。食物中的微量元素由于受植物纤维和植酸的影响,吸收多数不到30%,有的还不足10%。而溶于矿泉水中的微量元素吸收率高达90%以上,而且人一天的饮水量要大于食量,所以不足部分,必须靠饮水来补充。锶(Sr):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GBB8537-1995)明确规定锶含量大于0.2毫克/升为锶型矿泉水,其限量指标为小于5毫克/升。人体所有组织都含锶,锶对人体的功能主要是与骨骼的形成密切相关,为人体和牙齿的正常组成部分,它与血管功能及构造有关,对预防血管的调节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5毫克/升以下的含锶矿泉水,有益于身体健康,而又不会产生不良的作用;钙(Cs):钙能帮助建造骨骼和牙齿,并维护骨骼健康,心脏和肌肉之间的正常功能也离不开它,缺钙会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结石及佝偻病、软骨质疏松等病症。而矿泉水中富含钙,并且,钙在水中以离子状态存在极易吸收,能够起到很好的补钙作用;锌(Zn):锌是“智慧元素”。锌缺乏不仅患厌食症,而且发育迟缓、智能低下、免疫功能下降、易感冒、腹泻、甚至是患软骨病和龋齿,缺锌还影响儿童记忆力。锌对胰腺、性腺、脑下垂体正常发育有重要作用;钾(K):钾是细胞内液的主要离子,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钾缺乏时可导致高血糖病,缺钾对心脏的伤害最为严重,冠壮动脉缺乏是人类因心脏病导致死最重要的原因。长期饮用含钾矿泉水可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由低钾引起的心律紊乱得到改善;锂(Li):锂元素有“活化”,“解毒”,“拮抗”作用,长期饮用含锂的矿泉水,可以有助于压制心血管和癌症的发生,它还有镇静安神作用、对人体有生血刺激、改善造血功能的功效;硒(S):硒是人体和生命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能在人体内起到抵抗和减少其他有毒元素,如汞、镉、铊、砷等的毒性,并压制癌细胞的生长,预防癌症病变。同时,硒在人体内对于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提高视力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偏硅酸(HSiO):硅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硅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一般

负离子是如何产生的

负离子如何产生的 物理学中我们都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围绕其旋转的电子组成,得到电子时显负电性,失去电子时显正电性,我们把正负电子运动现象称为:离子现象。自然状态下,空气分子的极性呈中性,即:不带电荷。但在宇宙射线、紫外线、微量元素辐射、雷击闪电等作用下,空气分子会失去部分围绕原子核旋转的最外层电子,使空气发生电离,逃逸原子核束缚的电子称为:自由电子,带负电荷。当自由电子与其它中性气体分子结合后,就形成带负电荷的空气负离子。以上是自然现象中产生的负离子。随着人工负离子生成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据新华社和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目前人工产生的负离子已达生态级负离子时代,可产生易于进入人体的小粒径负离子。 广西巴马世界长寿之乡的存在让负离子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得到了最好证明,研究发现,巴马地区人口百岁率之所以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地负离子浓度高,可达3万/cm3。在巴马,几乎找不出一个糖尿病、高血压甚至癌症患者,大部分老人无疾而终,而糖尿病患者在此地居住月余,就基本上可以不用再打胰岛素。巴马负离子最高的百魔洞负氧离子浓度高达17万/cm3,很多得了癌症的病人付费在这里呼吸负离子。基于负离子的作用,它又有“空气维生素”之称。无数临床研究发现,负离子可以改善神经衰弱、失眠,通畅心脑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提高人体免疫力,对改善失眠、哮喘,缓解高血压、糖尿病等顽疾具有显著疗效,相关研究在陈景藻主编的《现代物理治疗学》以及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主编的《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等著作中都有详细阐释。 空气负离子又称负氧离子,是指获得1个或1个以上的电子带负电荷的氧气离子。空气主要成分是氮、氧、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氮占78%,氧占21%,二氧化碳占0.03%,氮对电子无亲和力,只有氧和二氧化碳对电子有亲和力,但氧含量是二氧化碳含量的700倍,因此,空气中生成的负离子绝大多数是空气负氧离子。它是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了自由电子而形成的。自然界的放电(闪电)现象、光电效应、喷泉、瀑布等都能使周围空气电离,形成负氧离子。负离子具有极佳的净化除尘,减少二手烟危害、改善预防呼吸道疾病、改善睡眠、抗氧化、防衰老、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血液粘稠度的效果,在医学界享有“维他氧”“空气维生素”“长寿素”“空气维他命”等美称。 医学研究表明:对人体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是小粒径负离子。因为只有小粒径的负离子才易于透过人体的血脑屏障,发挥其生物效应。小粒径负离子具有迁移距离远,活性高的特点,空气负离子按其迁移距离和粒径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种离子。对人有益的是小离子,也就是小粒径负离子。目前,人工生成生态级小粒径负离子主要依赖两项技术,负离子转换器技术和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这两项国际领先的技术突破了负离子行业发展的瓶颈,使人工生成小粒径负离子成为可能。 大自然中的空气负离子之所以造就众多长寿村,是因为小粒径的负离子比例高,小粒径的负离子由于活性高、迁移距离远从而在长寿地区上空形成负离子浴环境,目前很多负离子家电之所以效果不佳,是因为采用传统负离子生成技术很难生成小粒径的生态负离子。对人体的医疗保健作用一般,只有除尘降尘作用,一般用在空气净化领域较多。

空气负离子的临床应用

空气负离子的临床应用 河北医学院(050017)郭藏珍综述丁献义审校 空气负离子对动物及人体均具有明显生物学效应,实验研究提示吸入一定浓度的空气负离子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能提高机体的反应性,增强免疫防御机能。临床上在防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疾病中取得了一定疗效[1.2]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应用空气负离子的临床治疗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1、呼吸系统疾病 空气负离子的吸入可提高免疫力,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和机体抗病能力,加速支气管纤毛运动,利于痰液排出,同时能松弛气道平滑肌改善肺换气功能[2]。有报道空气负离子还对某些致病菌有直接抑制作用。季广贤、陈庭仁等报道[3-8]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者709例,其中普通感冒189例,急慢性支气管炎439例(部分伴有哮喘、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29例,支气管扩张、肺气肿10例,肺部感染7例。每日治疗l~2次,每次20~45分钟,l0~30日为1疗程,负离子浓度12.5~14×106个/cm3,总有效率在90%以上。普通感冒吸入后鼻塞很快消失,其他症状缓解至消失,特点是无1例并发上呼吸道炎症。急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后,炎症、咳痰等明显改善,对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尤为显著。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吸入负离子后,胸闷、发绀等症状消失,对喘息症状缓解作用明显。傅正恺等[8]对30例急慢性支气管炎病例治疗前后进行了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对比,肺功能VC或FEVl有明显进步,血气PaO2在治疗后有明显改变。1年后随访,不复发的痊愈率达40%。毕立等[9]应用空气负离子和药物气溶胶治疗呼吸系统感染347例,包括慢性支气管炎97例,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75例,肺心病伴呼吸道感染54例,慢性肺炎34例,肺结核伴呼吸道感染87例。药物气溶胶包括抗生素(庆大霉素或

矿泉水矿物质对人体好处

矿泉水中矿物质对人体的好处 偏硅酸——偏硅酸对人体主动脉硬化具有软化作用,对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神经功能紊乱、胃病及胃溃疡等都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它还可强壮骨骼,促进生长发育,对消化道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关节炎和神经系统紊乱等可起到防治作用,并且有防癌搞衰老的功能。饮用天然矿泉水偏硅酸的界限指标为≥25.0mg/L(含量在25.0-30mg/L,水温必须在25℃以上)。 锶——锶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含量很少。我国 GB8537-1995标准规定锶含量大于0.2毫克/升为锶矿泉水,其限量指标为小于5毫克/升。人体所有的组织都含有锶。锶对人体的功能主要是与骨骼的形成密切相关,为人体骨骼及牙齿的正常组成部分,在人体内有强壮骨骼、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功效;人体缺乏锶将会阻碍新陈代谢,产生牙齿和骨骼发育不正常等症状。它与血管的功能及构造也有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锶在肠内与钠竞争吸收部位,从而减少人体对钠的吸收,增加钠的排泄。体内钠过多,易引起高血压、心血血管疾病,而锶却能减少人体对钠的吸收,故也有预防疾病之作用。锶还与神经及肌肉的兴奋有关,临床上曾用各种化合物荨麻疹和副甲状腺功能不全而引起的抽搐症。5毫克/升以下的含锶矿泉水,有益于人体健康,而又不会产生不良的作用。

钙——钙是组成人体骨骼的必需元素,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起着主要控制作用。钙的含量影响水的硬度,硬度与心血管发病率有关,常饮含钙水可增强心肌活力。 镁——镁是一种催化剂,促使人体中各种酶的形成,具有强心镇静的作用。据报道,缺镁可导致食道癌。 钠——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对维持细胞系统和调节水盐平衡起重要作用。钠是调节心血管功能和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不可缺少的元素。 硒——硒可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的产生,增强体液和细胞免疫力,具有抗癌作用。硒还有抗氧化作用,使体内氧化物脱氧,具有解毒作用,能抵抗和减低汞、镉、砷的毒性,提高视力。 锌——锌能促进生长发育,对婴儿更重要;能增强肌体免疫力和性功能;能增强创伤组织再生能力,使受伤和手术部位愈合加快;能使皮肤更健美,使人变得更聪明;能改善味觉增强食欲。 铁——铁是人体血液中运输和交换氧所必需的成分。人体缺铁会发生小细胞性贫血,免疫功能下降和新陈代谢紊乱等。 锂——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调节功能,能安定情绪,可降低神经错乱症的发病率;能改善造血功能状态,使中性细胞增多及吞噬作用增强,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它在体内还可换及替代钠,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饮用天然矿泉水锂的含量范围为0.2-0.5mg/L/。

《空气负离子与人体健康》阅读习题及答案

《空气负离子与人体健康》阅读习题及答案 当你徜徉于森林或公园里,留连于海滨或瀑布前,你会觉得空气特别清新,呼吸特别顺畅,一种心旷神怡之感油然而生,其原因何在呢?早在1931年,德国一位医生就研究发现:把自己关在一间密闭的研究室,当室内空气负离子的 浓度高时,就感到心情舒适、精神振奋;当室内空气正离子浓度高时,则感到 胸闷头昏、烦躁不安。这一发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自此以后的半个多世纪,许多国家积极研究有关负离子与人体健康、医疗保健等方面的课题,取得 了许多可喜的进展。 负离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表现在诸多方面。首先,空气负离子有着重要的 生物效应。它能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和血液循环之中,有效改善大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调节神经机能,消除人体疲劳。其次,负离 子能抑制细菌、病毒生长。实验显示,病毒必须带负电荷才能攻击活细胞,如 果活细胞也带上负电荷,那么,彼此间的相互斥力将使病毒丧失对细胞的攻击力。第三,负离子具有极强的集尘作用。空气负离子很容易吸附到烟雾、粉尘 等悬浮粒子上,与带正电的粒子产生中和作用,使之沉淀降落,以收到消烟除尘、清新空气之功效。所以空气负离子已经被人们美誉为“空气维生素”“长 寿素”。 既然空气负离子如此神奇,你一定会问空气负离子是什么样的物质,它从 何而来?负离子顾名思义是指带负电荷的粒子及其群体(离子团)。在自然环境中,负离子形成的原因很多。如植物光合作用时,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过程中 产生负离子;阳光中的红外线分解空气离子形成负离子;因空气气压或水压作 用于空气或水中的水分子使其发生破裂而分解产生负离子;土壤中放射性物质 和空中闪电等也可以产生大量负离子。所以海滨、森林、瀑布、公园等环境中 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可达数千至数万个,雷雨后空气负离子浓度也会 明显增加。而在交通繁忙的.城区、污染严重的工业区或人口稠密的地方、通风不良的室内,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仅有数十个。而且负离子的寿命 短暂,一般为几秒钟到几分钟。可想而知,生活在这些环境中,人们的精神面 貌与身体状况将会如何。 那么,能否人工产生负离子来改善空气质量,增进人体健康呢?负离子发 生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负离子发生器不仅能促使空气离子化,产生大量离子,而且能把产生的正离子吸收掉,只放出负离子。国内生产的空气负离子器产生 的负离子浓度可高达每立方厘米600~3 500万个,在20平方米的房间内平均 浓度高达每立方厘米3 000~20 000个。目前,各式各样的负离子产品也应运 而生,负离子治疗仪、负离子空调、负离子纤维织物、负离子烫发等都广泛受 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未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还将进一步从陆 地扩展到太空、地球深处以及海洋深处,人们要进入像潜艇、宇宙飞船那样的 封闭的人造环境,建立一个人们已适应的离子平衡的电气候,以使人们在这些 特殊的环境里工作时,能够减轻疲劳、精神振奋、头脑清醒。这些都使得有关 负离子的研究工作方兴未艾、前程似锦。 (摘编自2010年第12期《科学之友》)

百度百科——负离子

空气中的正负离子按照迁移率的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种离子。小粒径的负离子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易于透过人体血脑屏障,进入人体发挥其生物效应。 广西巴马世界长寿之乡的存在让负离子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得到了最好证明,研究发现,巴马地区人口百岁率之所以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地负离子浓度高,可达3万/cm3。在巴马,几乎找不出一个糖尿病、高血压甚至癌症患者,大部分老人无疾而终,而糖尿病患者在此地居住月余,就基本上可以不用再打胰岛素。巴马负离子最高的百魔洞负氧离子浓度高达17万/cm3,很多得了癌症的病人付费在这里呼吸负离子。基于负离子的作用,它又有“空气维生素”之称。无数临床研究发现,负离子可以改善神经衰弱、失眠,通畅心脑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提高人体免疫力,对改善失眠、哮喘,缓解高血压、糖尿病等顽疾具有显著疗。 清华大学博导、中科院专家林金明教授所著的《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一书中如下定义:空气的正、负离子,按其迁移率大小可分为大、中、小离子。离子迁移率大于0.4 cm2/(V`s)为小离子,小于0.04 cm2/(V`s)为大离子,介于s两者之间则为中离子。接近分子大小的荷电原子团或分子团,都属于小的空气离子。这些小的空气离子具有高的运动速度,在大气中互相碰撞,又不断聚集,形成大离子或中离子。 只有小离子、或称之为小离子团才能进入生物体。而其中的小负氧离子、或称之为小负氧离子团,则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负离子的产生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大气受紫外线,宇宙射线,放射物质,雷雨,风暴,土壤和空气放射线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电离而被释放出的电子经过地球吸收后再释放出来很快又和空气中的中性分子结合,而成为负离子,或称为阴离子。自然界的负离子(也就是在身体内起好的作用和还原作用的负离子)有很大的抗氧化效果与还原力。 2.瀑布冲击,细浪推卷暴雨跌失等自然过程中水在重力作用下,高速流动,水分子裂解而产生负离子。物质分子形态转换过程。 3.森林的树木,叶枝尖端放电及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光电效应,使空气电离而产生的负离子。 4.部分地壳岩石能够释放出一定的负离子。 5.通过人工负离子生成技术产生生态级小粒径空气负离子,模拟自然界雷电高压电离空气产生负电子,以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作为载体传播。 对于每个正负离子而言,它的寿命是短暂的,一般只存在几十分钟。空气中负离子的多少,受地理条件特殊性影响而含量不同。公园、郊区田野、海滨、湖泊、瀑布附近和森林中含量较多。因此,当人们进入上述场地的时候,头脑清新,呼吸舒畅和爽快。进入嘈杂拥挤的人群,或进入空调房内,则使人感觉闷热、呼吸不畅等。一般而言,人每天需要约130亿个负离子,而我们的居室,办公室,娱乐场所等环境,只能提供约1——20亿个。这种供求之间的巨大反差,往往容易导致肺炎,气管炎的呼吸疾病。集中采暖以及冷气设备的空调系统,负离子常被驱除。合成纤维、地毯带有正电荷易吸收负离子。钢筋、纤维板都吸收负离子。空气负离子能还原来自大气的污染物质、氮氧化物、香烟等产生的活性氧(氧自由基)、减少过多活性氧对人体的危害;中和带正电的空气飘尘无电荷后沉降,使空气得到净化。 负离子不仅能促成人体合成和储存维生素,强化和激活人体的生理活动,因此它又被称为"

饮用天然矿泉水的保健作用_葛文彬

2008年6月第28卷第2期 四川地质学报 Vol.28 No.2 June, 2008 166 饮用天然矿泉水的保健作用 葛文彬,徐志文,蒋俊,杨敏 (四川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协会,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成都 610072) 摘要:饮用天然矿泉水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畅销于消费市场,主要是它来自地下深处,富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多种适量矿物组分与微量元素。西方人嗜饮矿泉水已有两个世纪的历史,我国近二十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饮用,突显饮用天然矿泉水的神秘魅力。 关键词:天然矿泉水;微量元素;人体健康 中图分类号:P5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995(2008)02—0166-03 1元素与人体健康 世界万物都由化学元素组成,人的肌体也不例外。现代医学证明,地球上天然存在的90多种元素中,在人体内已发现有60多种。从此种意义上讲,可认为化学元素是生命的基础或者说生命是靠化学元素来维系的,也可以认为,人离不开化学元素。 对人体而言,通常将占人体总质量万分之一以上元素称为宏量元素,低于万分之一的各种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宏量元素有碳、氢、氧、氮、钙、磷、镁、钠、钾、氯、硫等,共占人体总质量的99.45%,而微量元素只占人体总质量0.05%。微量元素可按其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和作用分为必需的、有益的、有害的和非必需的四类。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对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锌、铜、铬、锰、钴、氟、碘、硒、钒、镍、钼、锶和锡等14种,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近年来,人们还发现和证实了锂、锗、硅、溴、硼、铌、铷等都对人体有益。对人体健康明显有害的元素主要有铍、镉、汞、铅、砷、铊、锑和碲等。非必需的元素指生物学作用不明显的微量元素,此类元素较多,常见的有铝、锆、钡、铋、钛和银等。 对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应经常保持着一个恒定的浓度范围,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除食物外,微量元素以一狭窄的浓度和范围存在于地壳和海水环境之中,不像维生素那样可以合成。因此,要保持人体的微量元素处于正常状态,就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可以获取微量元素的途径。矿泉水通过深循环淋滤了地壳中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并保持了稳定适宜的浓度,是人们理想的微量元素的补充剂。 2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有适合于人体的诸多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的化学组分可分为主要的(阴离子:HCO′3、SO″4、CO″3、Cl′、F′;阳离子:Ca++、Mg++、K+、Na+)和特征性的(国家标准中界限指标定名的锌、碘、锶、锂、偏硅酸、溴、硒、二氧化碳、矿化度等)。矿泉水的主要化学成分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宏量元素,矿化度反映主要化学成分的总量。定名界限指标的九种特征性组分中,锌、碘、硒、锶四种属人体必需的,锂、硅、溴三种是对人体有益的。此外,限量指标对15种元素及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镉、铅、汞、砷等元素作了严格的限制。即使对锂、锶、碘、锌等有益和必需元素以及一些非必要元素,针对作为饮料的用途,对其合适的浓度也作了限定,以保证饮用矿泉水的安全与可靠。矿泉水标准中还对污染物指标(酚类化合物、氰化物、亚硝酸盐、总β活性),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按国家标准(GB8537-1995)组织鉴定并通过的矿泉水,至少有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或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多种宏量元素达到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是人们补充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益人体健康的最安全的天然饮品。 收稿日期:2008-04-08 作者简介:葛文彬(1943—),男,重庆壁山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