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的分类,功能及临床牙位记录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49
第一单元牙体解剖生理一、牙体解剖的一般概念(一)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1.牙的组成从外部观察,牙体由三部分组成:(1)牙冠:有解剖牙冠和临床牙冠之分。
解剖牙冠指牙体外层由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临床牙冠为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2)牙根:有解剖牙根和临床牙根之分。
解剖牙根指牙体外层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也是牙体的支持部分。
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看见的部分,以龈缘为界。
(3)牙颈(颈线、颈缘、颈曲线):指解剖牙冠与牙根交界处的弧形曲线。
牙的组成从纵剖面观察,牙体的组织包括:(1)牙釉质:构成牙冠表层的、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组织。
(2)牙骨质:构成牙根表层的硬组织。
(3)牙本质:构成牙体的主要物质,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内层,其中央有一空腔,称为髓腔。
(4)牙髓:充满于髓腔中的结缔组织,含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2.牙的分类(1)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分类1)切牙:位于口腔前部,上、下、左、右共8个。
邻面观牙冠呈楔形,颈部厚而切缘薄,功能是切割食物。
牙根为单根。
2)尖牙:位于侧切牙远中,上、下、左、右共4个。
牙冠较厚,在切缘上有一长大牙尖,功能是穿刺、撕裂食物。
牙根为单根。
3)前磨牙(双尖牙):位于尖牙与磨牙之间,上、下、左、右共8个。
牙冠呈立方体,(牙合)面一般有两个牙尖,主要是协助尖牙和磨牙行使功能。
牙根为单根或双根。
4)磨牙:位于前磨牙的远中。
上、下、左、右共12个。
牙体由第一磨牙至第三磨牙依次渐小。
牙冠大,(牙合)面大,有4~5个牙尖,结构比较复杂,功能是捣碎、磨细食物。
牙根一般2~3个根。
(2)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的时间分类1)乳牙:出生后6~8个月开始陆续萌出,到两岁半左右全部萌出,共20个。
自6~7岁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被恒牙所代替。
2)恒牙:一般在6岁左右开始萌出和替换,逐步替代乳牙,成人一般有恒牙28~32个。
近代人第三磨牙有退化的趋势。
(3)根据牙在口腔内的位置分类1)前牙:位于牙弓的前部(口角之前),包括切牙和尖牙。
牙的分类功能及临床牙位记录牙齿是人类口腔中的一部分,不仅在咀嚼食物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还对嘴唇和脸部的形态有一定的影响。
牙齿的分类功能将牙齿分为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的牙齿在咀嚼和咬合时有特定的作用。
此外,为了准确记录患者的口腔情况和进行临床治疗,牙位记录也是临床中重要的一环。
一、牙齿的分类功能人类的牙齿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前牙、犬牙、前磨牙和后磨牙。
这种分类是根据牙齿在咀嚼和咬合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而来的。
1. 前牙:前牙通常位于口腔内侧,上下颌各6颗。
上颌前牙呈矩形,下颌前牙呈扁平的船型。
前牙主要用于咬合和切割食物,起到切断食物的作用。
2. 犬牙:犬牙位于前牙和前磨牙之间,上下颌各4颗。
犬牙具有尖锐的尖端,适合抓取和撕咬食物,起到撕裂和切割的作用。
3. 前磨牙:前磨牙是位于犬牙和后磨牙之间的牙齿,上下颌各8颗。
前磨牙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磨碎食物,在咀嚼过程中帮助将食物粉碎细化。
4. 后磨牙:后磨牙位于口腔最后面,用于磨擦食物。
上颌有6颗,下颌有6颗,共计12颗。
后磨牙的表面有许多凹陷的咀嚼面,能有效地研磨和破碎食物。
二、牙位记录的重要性在临床工作中,为了准确记录和描述患者的口腔情况,牙位记录有着重要的作用。
1. 诊断和治疗规划:通过牙位记录,医生可以了解到患者的具体口腔状况,包括有无缺失牙齿、牙齿的排列、咬合情况等。
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医生做出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
2. 修复和矫正设计:对于需要进行牙齿修复或者正畸治疗的患者来说,牙位记录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记录牙齿在口腔中的具体位置和咬合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修复或者矫正方案,并且进行精确的设计和操作。
3. 护理和维护指导:对于牙齿健康的维护和护理,牙位记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记录,可以指导患者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检查等习惯的养成和维持,从而保持口腔的健康状态。
三、牙位记录的方法在临床中,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进行牙位记录,以下为常见的两种方法。
1. 牙位图记录法:牙位图是一种简单直观的牙位记录方法,通过使用牙位图,可以将患者的牙齿情况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
临床牙位记录法
临床牙位记录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记录患者牙齿的位置关系和咬合情况,以便于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样可以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预后效果。
临床牙位记录法具体包括模拟试戴法、面弓法和磨颊模法等。
其中,模拟试戴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使用蜡或其他材料,将牙齿的形态、位置和咬合关系进行模拟,以确定治疗方案。
面弓法则是通过使用面弓仪器,测量上下颌的关系,以便于制定出相应的矫治计划。
磨颊模法则是测量患者习惯咀嚼的方向和力度,以便于制定出适合患者的修复方案。
在临床牙位记录法中,医护人员需要准确地掌握各项技术和方法,同时也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情况,制定出最为适合的治疗计划。
这样就能够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成功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口腔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第一节牙的演化一、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1.牙数由多到少(鱼类可多达200个左右)2.牙根从无到有3.从多牙列到双牙列4.从同形牙到异形牙5.从分散到集中(牙的生长部位从全口散在分布到集中于上下颌骨)6.牙附着颌骨由端生牙至侧生牙,最后向槽生牙演化第二节牙的分类、功能及临床牙位记录一、牙的分类1. 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的时间分类1)乳牙(deciduous teeth):6〜8个月至两岁半→萌出;6〜7岁至12〜13岁→脱落。
2)恒牙(permanent teeth):6岁→萌出和替换,替代乳牙。
23.1)前牙(anterior teeth)2)后牙(posterior teeth)二、牙的功能咀嚼(mastication);发音和言语(pronunciation and speech);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esthetics)三、临床牙位记录1.部位记录法2.palmer记录系统例如:表示方法与部位记录法相同3.通用编号系统此法只用数字活英文字母即可表示牙位,不致有上下左右之误。
4.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例如:#15即右上颌第二前磨牙;#71代表左下颌乳中切牙第三节牙的组成部分一、外部观察1.牙冠(crown of tooth)解剖牙冠:系牙釉质覆盖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临床牙冠:牙体露出口腔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临床牙根)牙龈萎缩,临床牙冠常大于解剖牙冠。
2.压根(root of tooth)3.牙颈(neck of tooth):牙冠与牙根的交界处,因其呈线形,故又称为颈线或颈缘。
二、剖面观察牙釉质(enamel)、牙骨质(cementum)、牙本质(dentin)、牙髓(dental pulp)第四节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解剖标志一、牙体一般应用名词1.应用术语(1)中线(median line):是将颅面部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中线将牙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牙齿的组成、分类及功能牙的组成(一)从外形上看,牙由牙冠,牙根以及牙颈三部分组成牙冠:是指牙被牙釉质所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解剖冠是指以牙颈部为界的牙冠。
临床冠是指在口腔内所见到的暴露于牙龈以外的牙体部分。
其牙冠与牙根以牙龈缘为界。
牙根:是指牙被牙骨质所覆盖的部分。
牙颈:牙冠与牙根的交界处称为牙颈,因其呈一弧形曲线,又称牙颈线。
(二)从解剖面看,牙由牙釉(you)质-牙冠/牙骨质-牙根、牙本质、牙髓三部分组成牙釉质:位于牙冠表面,是一层坚硬、白色半透明的钙化程度最高的坚硬组织,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硬化完全的牙釉质仅含4%的有机物,而无机物则可高达96%,一般说来,它是没有感觉的活组织,其新陈代谢过程缓慢。
它保护着牙齿内部的牙本质和牙髓组织。
因此,光亮完好的牙釉质是牙齿健康的保证。
牙骨质:包绕牙根的外层,较薄,颜色较黄,大约有45%-50%的无机物,硬度类似于骨组织,具有不断新生的特点。
牙本质:它是构成牙齿的主体,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的内层,也是牙髓腔及根管的侧壁,颜色淡黄,大约含有30%的有机物和水,70%的无机物,硬度低于牙釉质。
若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到牙本质内有许多排列规则的细管,称为牙本质小管,管内有神经纤维,当牙本质暴露后,能感受外界冷、热、酸、甜等刺激,而引起疼痛。
牙髓:它位于髓腔及根管内,主要由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构成,后两者通过根尖孔与身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相连接。
牙髓组织的功能是形成牙本质,具有营养、感觉、防御的能力。
牙髓神经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可产生难以忍受的剧烈的疼痛。
牙的分类:(一)、按形态及功能分类切牙:位于口腔前部,共8个,其主要功能为切割食物。
尖牙:位于口角处,共4个,牙冠粗壮,牙根长而粗,主要功能是为穿刺和撕裂食物。
前磨牙:又称双尖牙,位于尖牙之后,磨牙之前,共8个。
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协助尖牙撕裂及协助磨牙捣碎食物的作用。
磨牙:位于前磨牙之后,共12个,结构复杂,作用是磨碎食物。
牙位记录法【口腔牙医】
牙位记录方法有四种,第一种为部位记录法,首先用“+”符号将上下牙弓分为四个区,垂直代表中线以区分左右,水平线表示合面以区分上下。
用阿拉伯数字1~8分别代表恒牙的中切牙至第三磨牙,牙位越靠近中线,数字越小,如中切牙为1;牙位越远离中线,数字越大,如第三磨牙为8.采用罗马数字Ⅰ~Ⅴ分别代表乳中切牙至第二乳磨牙。
第二种为Palmer记录系统,恒牙记录方法与部位记录法一样,用阿拉伯数字1~8表示;而乳牙则用英文字母A~E表示。
第三种为通用编号系统,采用阿拉伯数字1~32代表恒牙,左上颌第三磨牙起编为#1,右下颌第三磨牙编为#32。
第四种为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采用二位数记录牙位,十位数表示牙所在区域象限以及是乳牙或恒牙。
牙齿的分类和功能
牙齿使我们日常生活很重要的部分,主要负责咀嚼、发声和保持面部正常形态。
如果按牙齿的生长时间分类可分为乳牙和恒牙,如果按形态及功能分类,牙齿又分为四类。
切牙:位于口腔前部,共8个,其主要功能为切割食物。
尖牙:位于口角处,共4个,牙冠粗壮,牙根长而粗,主要功能是为穿刺和撕裂食物。
前磨牙:又称双尖牙,位于尖牙之后,磨牙之前,共8个。
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协助尖牙撕裂及协助磨牙捣碎食物的作用。
磨牙:位于前磨牙之后,共12个,结构复杂,作用是磨碎食物。
切牙和尖牙位于口腔前庭前部,口角之前,合称为前牙;前磨牙和磨牙位于口角之后,合称后牙。
牙齿不仅能咀嚼食物、帮助发音,而且对面容的美有很大影响。
由于牙齿和牙槽骨的支持,牙弓形态和咬合关系的正常,才会使人的面部和唇颊部显得丰满。
而当人们讲话和微笑时,整齐而洁白的牙齿,更能显现人的健康和美丽。
所以,人们常把牙齿作为衡量健美的重要标志之一。
常用牙位记录方法在牙科诊疗中,准确记录患者的牙位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牙位记录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牙位记录方法。
一、国际牙位编号法国际牙位编号法是一种通用的牙位记录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
该方法将上下颌的牙齿分为四个象限,分别以数字1、2、3、4表示。
具体来说,上颌右侧的牙齿以数字1开始,顺时针递增,上颌左侧的牙齿以数字2开始,下颌左侧的牙齿以数字3开始,下颌右侧的牙齿以数字4开始。
例如,右上第一颗牙齿被标记为18,左下第一颗牙齿被标记为34。
二、Palmer牙位编号法Palmer牙位编号法是一种常用的牙位记录方法,特别适用于牙科修复和牙列调整。
该方法将上下颌的牙齿分为八个象限,分别以字母A、B、C、D、E、F、G、H表示。
具体来说,从上颌右侧的第一颗牙齿开始,顺时针递增,直到上颌右侧的第八颗牙齿。
然后,从上颌左侧的第一颗牙齿开始,顺时针递增,直到上颌左侧的第八颗牙齿。
下颌的牙齿也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编号。
例如,右上第一颗牙齿被标记为1A,左下第一颗牙齿被标记为4H。
三、三数字法三数字法是一种简洁明了的牙位记录方法,广泛运用于牙科临床实践中。
该方法将上下颌的牙齿分为四个象限,分别以数字1、2、3、4表示。
具体来说,上颌右侧的牙齿以数字1开始,顺时针递增,上颌左侧的牙齿以数字2开始,下颌左侧的牙齿以数字3开始,下颌右侧的牙齿以数字4开始。
然后,每颗牙齿在所属象限中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进行编号。
例如,右上第一颗牙齿被标记为11,左下第一颗牙齿被标记为43。
四、Fédération Dentaire Internationale(FDI)牙位编号法FDI牙位编号法是一种国际上通用的牙位记录方法,特别适用于临床实践和科研研究。
该方法将上下颌的牙齿分为四个象限,分别以数字1、2、3、4表示。
具体来说,上颌右侧的牙齿以数字1开始,顺时针递增,上颌左侧的牙齿以数字2开始,下颌左侧的牙齿以数字3开始,下颌右侧的牙齿以数字4开始。
口腔牙位记录方法口腔牙位记录方法指的是在牙医或正畸师进行口腔治疗时,用来记录患者牙齿位置、相互关系和对咬合的方法。
这些记录方法对于诊断和设计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一、口腔牙位记录方法的分类口腔牙位记录方法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对咬合关系的记录和对牙齿位置的记录两类。
1.对咬关系的记录:这类记录方法主要是为了确定上下牙弓之间的关系。
常见方法有:(1)步进记录法:在患者口腔中使用铅板或蜡板,让患者咬合,形成咬合底印,然后通过将印模在蜡板上反复步进,最终加以调整,以得到较理想的咬合关系。
(2)蜡塞法:是指通过在患者口腔中垫放蜡块,然后进行咬合,通过调整蜡的位置,来寻找合适的咬合关系。
(3)冷光观察法:在患者口腔进行咬合时,利用冷光观察上下牙齿之间的光线的透射和反射情况,以确定咬合关系。
(4)面弓法:通过在患者口腔中使用面弓,固定在头部,以便于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咬合关系。
2.对牙齿位置的记录:这类记录方法主要是为了确定牙齿的位置和关系。
常见方法有:(1)石膏模模压法:在患者口腔内使用石膏模具进行记录,然后在模具中倒入石膏,制作出固定的牙位记录。
(2)口腔数字影像技术:使用数字CT、CBCT等技术进行口腔扫描,得到三维牙位记录,以进行精确的诊断和设计治疗方案。
(3)脑电子阻抗技术:通过电子阻抗技术对患者牙齿位置进行记录,然后将记录结果传输给电脑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选择合适的牙位记录方法的因素1.病例的复杂程度:如果病例比较简单,例如只需要进行基本的牙位记录,使用基本的记录方法就足够了;如果病例比较复杂,例如需要进行正畸矫治等,就需要使用更为先进的牙位记录方法,以确保治疗效果的准确性。
2.专业技术水平:不同的口腔医生或正畸师具有不同的技术水平,对牙位记录方法的熟练程度也不同,因此在选择合适的记录方法时需要考虑医生或师傅的专业技术水平。
3.病人的合作度:有些病人可能对牙位记录方法感到不适或不适应,因此需要选择适合病人的牙位记录方法,以提高病人的合作度。
牙齿专业术语临床牙位记录1. 牙齿的世界,怎么记?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牙齿的那些事儿。
你可知道,咱们的牙齿可不是简单的白色小块,它们有自己的个性和位置。
牙医常常要记录这些小家伙们的“住址”,这样才能给你提供最好的治疗。
想象一下,如果每颗牙都像个小明星,各自有各自的粉丝,那记录的工作可就变得有趣多了!1.1 牙齿的分类首先,牙齿大致可以分为几类:门牙、犬牙、磨牙。
门牙就是那两颗最前面的,像是门口的守卫,专门负责“开门见山”。
犬牙就有点意思了,形状像个小尖刀,咬合力特强,真的是个“食肉动物”!而磨牙呢,它们就像是勤劳的小工人,负责把食物“磨得细致入微”。
各司其职,缺一不可呀!1.2 牙位记录的必要性那么,牙位记录到底为什么重要呢?这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地图”,没有了地图,咱们的旅程可就迷路了。
牙医通过这些记录,可以判断出你牙齿的健康状况,比如说有没有蛀牙、牙齿排列是否整齐等等。
如果没有准确的记录,治疗就像是瞎子摸象,结果可就大相径庭了。
2. 记录的方式,有趣又实用说到牙位记录,大家可能觉得这就是一堆复杂的术语和表格,其实不然!这就像写日记,记录的方式可以非常多样化,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
2.1 视觉化记录现在的牙医常常用视觉化的方式来记录牙位,比如通过数字模型或者照片。
想象一下,你坐在牙医椅子上,医生拿出一个高清晰度的模型,像是在展示一件艺术品,那种感觉简直就像是看一场精彩的电影!牙医通过这些模型,不仅可以记录,还可以向你解释牙齿的健康状况,让你一目了然。
2.2 传统的手写记录当然,咱们也不能忘记传统的手写记录。
这就像妈妈给你做饭的老方子,虽然有点复杂,但却透着一股亲切感。
牙医会在纸上细致地记录每颗牙的位置、形状、状况等等。
这需要经验和细心,毕竟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就会影响到整个治疗计划。
哎,说到底,咱们的牙齿可是不能马虎的呀!3. 牙医与患者,默契配合最后,记录的过程其实是牙医和患者之间一种默契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