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位记录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94.50 KB
- 文档页数:8
牙位记录法【口腔牙医】
首先口腔科对于牙齿的牙位的记录方法有多种方式,有四种: 第一种、是部位记录法。
第二种、是Plamer记录法。
第三种、是通用编号系统记录法。
第四种、是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记录法。
这种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记录,现在是目前来说国际上通用的记录法,而且在国际会议上用的最多的一种记录法。
38就是用的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记录,,它指的是第三象限的第八颗牙齿,实际上就是左下的第八颗牙齿,就是左下第三磨牙,就是我们大家说的左下智齿。
恒牙列的象限用1、2、3、4表示,恒牙列的右上用1表示,左上用2表示,左下用3表示,右下用4表示。
乳牙列的象限用5、6、7、8表示,乳牙列的右上用5表示,左上用6,左下用7,右下用8,相当于病人面对着你张开嘴,顺时针方向数。
表示象限的数字后面是牙位,比如15,表示恒牙列的右上5,以此类推。
这种表示法肯定会考的,大家一定要弄清楚。
FDI牙位表示法
全口以"FM"表示
上半口以"UB"表示下半口以"LB"表示
上半右口以"UR"表示上半左口以"UL"表示上顎前齒部位以"UA"表示
下半右口以"LR"表示下半左口以"LL"表示下顎前齒部位以"LA"表示無法表示之部位請以‘99’表示。
牙位记录法【口腔牙医】
牙位记录方法有四种,第一种为部位记录法,首先用“+”符号将上下牙弓分为四个区,垂直代表中线以区分左右,水平线表示合面以区分上下。
用阿拉伯数字1~8分别代表恒牙的中切牙至第三磨牙,牙位越靠近中线,数字越小,如中切牙为1;牙位越远离中线,数字越大,如第三磨牙为8.采用罗马数字Ⅰ~Ⅴ分别代表乳中切牙至第二乳磨牙。
第二种为Palmer记录系统,恒牙记录方法与部位记录法一样,用阿拉伯数字1~8表示;而乳牙则用英文字母A~E表示。
第三种为通用编号系统,采用阿拉伯数字1~32代表恒牙,左上颌第三磨牙起编为#1,右下颌第三磨牙编为#32。
第四种为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采用二位数记录牙位,十位数表示牙所在区域象限以及是乳牙或恒牙。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
恒牙列的象限用1、2、3、4表示,恒牙列的右上用1表示,左上用2表示,左下用3表示,右下用4表示。
乳牙列的象限用5、6、7、8表示,乳牙列的右上用5表示,左上用6,左下用7,右下用8,相当于病人面对着你张开嘴,顺时针方向数。
表示象限的数字后面是牙位,比如15,表示恒牙列的右上5,以此类推。
这种表示法肯定会考的,大家一定要弄清楚。
FDI牙位表示法
全口以"FM"表示
上半口以"UB"表示下半口以"LB"表示
上半右口以"UR"表示上半左口以"UL"表示上顎前齒部位以"UA"表示
下半右口以"LR"表示下半左口以"LL"表示下顎前齒部位以"LA"表示無法表示之部位請以‘99’表示。
⽛位记录⽅法⼈的⼀⽣有两副⽛:乳⽛(diciduous teeth)和恒⽛(permanent teeth)。
乳⽛出⽣后6-8个⽉开始萌出,3岁左右出全,共20颗;恒⽛6岁左右开始萌出,逐步代替乳⽛,成⼈恒⽛出全有32颗。
⼀、⽛的种类在⼈类,⽛的种类及数⽬,上、下颌对称,左、右侧也对称。
以病⼈的⽛列(⽛的总和)为标准,画⼀个“⼗”字,⽛被平均分到4个象限。
恒⽛有4类:切⽛incisor、尖⽛canine、前磨⽛premolar、磨⽛molar。
每个象限8颗恒⽛的名称和排列,见图1。
图1 恒⽛的⽛列乳⽛有3类:切⽛、尖⽛和磨⽛。
每个象限5颗乳⽛的名称和排列,见图2。
图2 乳⽛的⽛列⼆、⽛式和⽛位两者常混淆,需注意概念不同。
1.⽛式 dental formula表⽰哺乳动物⽛的种类、排列和数⽬的公式。
哺乳动物⽛列,从前向后依次有4类⽛:切⽛、尖⽛、前磨⽛、磨⽛。
图3为狗的⽛式,表⽰的是单侧,英⽂字母i、c、pm、m分别代表这4类⽛,分⼦为上颌⽛,分母为下颌⽛。
所以,狗⽛总数为:(分⼦+分母)*2=42。
同样,⼈乳⽛⽛式可记为:i 2/2,c 1/1, pm 0/0, m 2/2,分⼦:2102=5,分母:2102=5⼈乳⽛=(5+5)*2=20图3 狗的⽛式2.⽛位 tooth position⽛的位置。
⽛式是统称,表⽰各物种⽛的分布规律;⽛位是具体,是每颗⽛的定位。
三、⽛位记录⽅法Tooth Numbering System⽛医在⼯作中,为了速记shorthand,发明了⽤数字或字母来表⽰每颗⽛。
⽬前,⼴泛采⽤的⽛位记录⽅法主要有3种:(⼀)部位记录法即:Zsigmondy/Palmer Notation System,简称Z/P记录法。
⾸先由匈⽛利⽛医Dr. Adolf Zsigmondy(1816-1880)在1861年采⽤,后来美国⽛医Dr. Corydon Palmer对乳⽛记录做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