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各城区中考二模数学——几何综合题24题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667.50 KB
- 文档页数:5
ABCDE 122019年东城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2019.6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5-的倒数是A .-5B .5C .15-D . 152. 2010年北京市高考人数约8万人,其中统考生仅7.4万人,创六年来人数最低. 请将74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47.410⨯B .37.410⨯C .40.7410⨯ D .50.7410⨯3.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均是9.2环,方差分别为0.56s =2甲,0.60s =2乙,20.50s =丙,20.45s =丁,则成绩最稳定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4.若10m +=,则2m n +的值为A .1-B .0C .1D .3 5. 如图,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C =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 , 则∠1+∠2等于A . 90°B . 135°C . 150°D . 270°6.把代数式32x xy -分解因式,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第5题图)A .2()x x y + B . 2()x x y - C .22()x x y - D .()()x x y x y -+7.如图,模块①-⑤均由4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构成,模块⑥由15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构成. 现从模块①-⑤中选出三个放到模块⑥上,使得模块⑥成为一个棱长为3的大正方体. 则下列选择方案中,能够完成任务的为DCO AB·PA .模块①,②,⑤B .模块①,③,⑤C .模块②,④,⑤D .模块③,④,⑤8.用{}min ,,a b c 表示a 、b 、c 三个数中的最小值,若{}2min ,2,10(0)y x x x x =+-≥,则y 的最大值为A .4B .5C .6D .7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9.若分式221x x -+的值为0,则x = . 10. 如图,正方形ABCD 是⊙O 的内接正方形,点P 是劣弧»AB 上 不同于点B 的任意一点,则∠BPC= 度.(第10题图) 11.四张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从这四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两张,则取出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 .12. 如图,正方形OA 1B 1C 1的边长为2,以O 为圆心、OA 1为半径作弧A 1C 1交OB 1于点B 2,设弧A 1C 1与边A 1B 1、B 1C 1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为1S ;然后以OB 2为对角线作正方形OA 2B 2C 2,又以O 为圆心、OA 2为半径作弧A 2C 2交OB 2于点B 3,设弧A 2C 2与边A 2B 2、B 2C 2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为2S ;…,按此规律继续作下去,设弧n n A C 与边n n A B 、n n B C 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为n S .则=1S ,=n S .(第12题图)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ABCDEF13.101()20104cos 453-+-︒.14. 解方程:2210x x +-=.15. 已知20x y -=,求22()2x y xy y x x xy y -⋅-+的值.16.如图,AD ∥BC ,∠BAD =90°,以点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与射线AD 相交于点E ,连接BE ,过C 点作CF ⊥BE ,垂足为F . 线段BF 与图中现有的哪一条线段相等?先将你猜想出的结论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然后再加以证明. 结论:BF = .(第16题图)17.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九章算术》方程问题:“五只雀、六只燕,共重1斤(等于16两),雀重燕轻.互换其中一只,恰好一样重.问:每只雀、燕的重量各为多少?”18.已知如图,Rt ABC ∆位于第一象限,A 点的坐标为(1,1),两条直角边AB 、AC 分别平行于x 轴、y 轴,且AB=3,AC=6(1)求直线BC 的方程; (2)若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与直线BC 有交点,求 k 的最大正整数. (第18题图)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运营费 36%建设费 专项费6% EDCB A 19.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90ABC ∠=o,45C ∠=o,E 是DC 上一点,∠EBC=45°,AD=2,CD= .求BE 的长. (第19题图)20.根据上海市政府智囊团关于上海世博会支出的一份报告,绘制出了以下两个统计图表:表一:上海世博会运营费统计表:图一:上海世博会支出费用统计图:求:(1)上海世博会建设费占总支出的百分比; (2)表二中的数据A 、B ; (3)上海世博会专项费的总金额.(第20题图)21.将一个量角器和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1放置,图2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其中点B 在AB CDEOA BCD A B CDABCDEFO半圆O 的直径DE 的延长线上,AB 切半圆O 于点F ,BC=OD . (1)求证:FC // DB ; (2)当OD =3,3sin 5ABD ∠=时,求AF 的长. (第21题图1) (第21题图2)22.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1,在⊙O 中,AB 是直径,CD AB ⊥于点E ,AE a =,EB b =.计算CE 的长度(用a 、b 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2,请你在边长分别为a 、b (a b >)的矩形ABCD 的边AD 上找一点M,使得线段CM =,保留作图痕迹;(3)请你利用(2)的结论,在图3中对矩形ABCD 进行拆分并拼接为一个与其面积相等的正方形.要求:画出拼成的正方形,并用相同的数字表明拼接前与拼接后的同一图形.(第22题图1) (第22题图2) (第22题图3)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24题每题7分,第25题8分) 2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0kx x k ++-=(1k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当k 取哪些整数时,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均为整数.24.如图,二次函数过A (0,m )、B (3-,0)、C (12,0),过A 点作x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一点D ,线段OC 上有一动点P ,连结DP ,作PE ⊥DP ,交y 轴于点E . (1)求AD 的长;(2)若在线段OC 上存在不同的两点P 1、P 2,使相应的点1E 、2E 都与点A 重合,试求m 的取值范围. (3)设抛物线的顶点为点Q ,当6090BQC ︒≤∠≤︒时,求m 的变化范围.25.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直线1l //直线2l ,1l 与2l 之间的距离为1,1l 、2l 与正方形ABCD的边总有交点.(1)如图1,当1l AC ⊥于点A ,2l AC ⊥交边DC 、BC 分别于E 、F 时,求EFC ∆的周长;lD AC Al 1CC A(2)把图1中的1l 与2l 同时向右平移x ,得到图2,问EFC ∆与AMN ∆的周长的和是否随x 的变化而变化,若不变,求出EFC ∆与AMN ∆的周长的和;若变化,请说明理由;(3)把图2中的正方形饶点A 逆时针旋转α,得到图3,问EFC ∆与AMN ∆的周长的和是否随α的变化而变化,若不变,求出EFC ∆与AMN ∆的周长的和;若变化,请说明理由.(第25题图1) (第25题图2) (第25题图3)2010年东城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9. 2, 10. 45︒, 11.23, 12.. 4π-,3122nn π---. 三、 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3.解:原式101()20104cos 453-+-︒3142+- …………………………………………4分4=-4=. ………………………………………………………………5分14.解:2210x x +-=.∴2221(1)20x x x +-=+-=. ∴2(1)2x +=.∴1x +=∴1x =-±∴原方程的解为:11x =-21x =-. …………………5分15. 解: 22()2x y xy y x x xy y -⋅-+ =22222x y xyxy x xy y -⋅-+ =2()()()x y x y xyxy x y -+⋅-=x yx y+-. …………3分 Q 20x y -=, ∴2x y =.∴x y x y +-=2332y y yy y y+==-. ∴原式=3. …………5分 16.结论:BF=AE . ……1分 证明:Q CF ⊥BE ,∴90BFC ∠=o.A B CDEFABCDEF又Q AD ∥BC ,∴AEB FBC ∠=∠. …………2分由于以点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BE BC =. …………3分 在ABE △与CB △F 中,,90,.AEB FBC BAE CFB BE BC ∠=∠⎧⎪∠=∠=︒⎨⎪=⎩ABE CB ∴△≌△F . …………4分∴BF=AE . … …………5分17.解:设每只雀、燕的重量各为x 两,y 两,由题意得:5616,45.x y x y y x +=⎧⎨+=+⎩…………2分解方程组得:32,1924.19x y ⎧=⎪⎪⎨⎪=⎪⎩……………………………4分答:每只雀、燕的重量各为3219两,2419两. ………………………………………5分18.解:(1)Q A 点的坐标为(1,1),两条直角边AB 、AC 分别平行于x 轴、y 轴,AB=3,AC=6,∴B (4,1),C (1,7).∴直线AB 的方程为:29y x =-+. ………2分 (2)把k y x=代入29y x =-+整理得2290x x k -+=. …………3分 由于248180b ac k ∆=-=-≥,解得:818k ≤. …………4分∴k 的最大正整数为10. …………5分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9.解:如图,过点D 作DF AB ∥交BC 于点F .…………………… 1分∵AD BC ∥,∴四边形ABFD 是平行四边形. ∴BF=AD=2.……………………2分由DF AB ∥, 得90DFC ABC ∠=∠=o.在Rt DFC △中,45C ∠=o,CD=由cos CFC CD=, 求得CF=4.……………………3分 所以6BC BF FC =+=.ABCDEFO在BEC △中,∵45C ∠=o ,∠EBC=45°,∴90BEC ∠=o. 由 sin BEC BC=,求得BE=5分 20. 解:(1)上海世博会建设费占总支出的百分比为:1-6%-36% = 58% .…………………1分(2)表二中A=9000,B=0.1.…………………3分 (3)上海世博会专项费的总金额为600036%6%=100000.1÷⨯(万美元). ……5分 21.(1)证明:∵AB 切半圆O 于点F ,∴OF AB ⊥. ∴90OFB ∠=︒.又∵ABC ∆为直角三角形,∴90ABC ∠=︒. ∴OFB ABC ∠=∠.∴//OF BC . 又∵,OF OD OD BC ==,∴OF BC =.∴四边形OFCB 是平行四边形.∴//FC OB .即//FC DB .………………3分 (2)解:在Rt OFB ∆中,∵90OFB ∠=︒,3sin 5ABO ∠=,3OF OD ==, ∴5,4OB FB ==.在Rt ABC ∆中,∵90ABC ∠=︒,30A ∠=︒,3BC OD ==,∴AB =4AF =-.………………5分22.(1)解:如图1,连接AC 、BC ,∵AB 是⊙O 的直径,∴90ACB ∠=︒.∴90ACE ECB ∠+∠=︒. 又∴CD AB ⊥于点E ,∴90AEC ∠=︒.∴90ACE A ∠+∠=︒. ∴A ECB ∠=∠. ∴ACE CBE ∆∆:.∴AE CE CE BE=.∴2CE AE BE ab =⋅=. ∵CE为线段,∴CE =2分(2)如图2,延长BC ,使得CE=CD .以BE 为直径画弧,交CD 的延长线于点P .以C 为圆心,以CP 为半径画弧,交AD 于点M .点M 即为所求. …………4分(3)如图3.正方形MNQC 为所求.…………………5分ABFB图1 图2 图3 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24题每题7分,第25题8分) 23.(1)证明:2244(2)4844(1)0k k k k k ∆=--=-+=-≥Q ,∴方程恒有两个实数根.…………………3分(2)解: 方程的根为x==1k ≥Q ,∴1(1)k x k-±-==. ∴11x =-,221x k=-. …………………5分 1k ≥Q ,∴当1k =或2k =时,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均为整数. …………7分24. 解:(1)ΘB (3-,0)、C (12,0)是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的两点,轴x AD //,∴A 、D 也是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的两点. )(m A ,0Θ,),9(m D ∴.9=∴AD .…………2分 (2)方法一ΘPE ⊥DP ,∴要使线段OC 上存在不同的两点P 1、P 2,使相应的点1E 、2E 都与点A 重合,也就是使以AD 为直径的圆与BC 有两个交点,即m r >.29=r Θ,29<∴m . 又0>m Θ,290<<∴m .…………4分 方法二:0>m Θ,∴点E 在x 轴的上方.过D 作DF ⊥OC 于点F ,设x OP =,OE y =, 则 FC =OC -AD =3,PF =9x -. 由△POE ∽△DFP ,得OE OPPF DF =,∴9y x x m =-.∴x m x m y 912+-=. 当m y =时,219m x x m m=-+,化为0922=+-m x x .当△=0,即22940m -=,解得92m =时,线段OC 上有且只有一点P ,使相应的点E 点A 重合.0>m Θ,∴线段OC 上存在不同的两点P 1、P 2,使相应的点1E 、2E 都与点A 重合时,m 的取值范围为290<<m .……4分 (3)设抛物线的方程为:)12)(3(-+=x x a y ,又Θ抛物线过点A (0,m ),a m 36-=∴.m a 361-=∴. m x m x x m y 1625)29(361)12)(3(3612+--=-+-=∴. ΘQM BM BQM =∠tan ,m QM 1625=,又6090BQC ︒≤∠≤︒Q ,∴由抛物线的性质得:3045BQM ︒≤∠≤︒.∴当︒=∠30BQM 时,可求出3524=m , 当︒=∠45BQM 时,可求出524=m .m ∴的取值范围为245m ≤≤.…………7分25.解:(1)如图1,Q 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AC =.又Q 直线1l //直线2l ,1l 与2l 之间的距离为1.∴1CG =.∴2,2EF EC CF ===-lC lC l Al 1C∴ EFC ∆的周长为2EF EC CF ++=.…………2分 (2)EFC ∆与AMN ∆的周长的和不随x 的变化而变化.如图2,把1l 、2l 向左平移相同的距离,使得1l 过A 点,即1l 平移到4l ,2l 平移到3l ,过E 、F 分别做3l 的垂线,垂足为R ,G .可证,AHM ERP AHN FGQ ∆≅∆∆≅∆.∴AM=EP ,HM=PR ,AN=FQ ,HN=GQ .∴EFC ∆与AMN ∆的周长的和为CPQ ∆的周长,由已知可计算CPQ ∆的周长为2,∴EFC ∆与AMN ∆的周长的和为2.…………5分(3)EFC ∆与AMN ∆的周长的和不随α的变化而变化.如图3,把1l 、2l 平移相同的距离,使得1l 过A 点,即1l 平移到4l ,2l 平移到3l ,过E 、F 分别做3l 的垂线,垂足为R ,S .过A 做做1l 的垂线,垂足为H .可证,AHM FSQ AHN ERP ∆≅∆∆≅∆,∴AM=FQ ,HM=SQ ,AN=EP ,HN=RP . ∴EFC ∆与AMN ∆的周长的和为CPQ ∆的周长.如图4,过A 做3l 的垂线,垂足为T .连接AP 、AQ . 可证,APT APD AQT AQB ∆≅∆∆≅∆, ∴DP=PT ,BQ=TQ .∴CPQ ∆的周长为DP+PC+CQ+QB=DC+CB=2.∴EFC ∆与AMN ∆的周长的和为2. …………8分图 1 图2l图3 图4。
2x+2交于C、D两点,其中点C在y轴上,点D的坐标为(3,).点P是y轴右侧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3)若存在点P,使∠PCF=45°,请直接写出相应的点P的坐标.y5]5(x2+bx+c)过点数学试卷2019年北京市各城区中考二模数学——代数与几何综合题25题汇总y1、(2019年门头沟二模)25.如图25-1,抛物线y=-x2+b x+c与直线y=1y作PE⊥x轴于点E,交CD于点F.(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72B CB CP E(2)若点P的横坐标为m,当m为何值时,以O、C、P、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O N A x PB'y....MP'O N A x P图1D DC F CA O EB x A O B x 3、(2019年平谷二模)25.定义:任何一个一次函数y=px+q,取出它的一次项系数p和常数项q,有序数组[p,q]为其特征数.例如:y=2x+5的特征数是[2,,同理,[a,b,c]为二次函数y=ax2+bx+c的特征数。
图25-1备用图(1)直接写出二次函数y=x2-5x的特征数是:_______________。
(2)若特征数是[2,m+1]的一次函数为正比例函数,求m的值;2、(2019年丰台二模)25.如图,经过原点的抛物线y=-x2+bx(b>2)与x轴的另一交(3)以y轴为对称轴的二次函数抛y=ax2+bx+c的图象经过A(2,m)、B(n,1)两点(其b点为A,过点P(1,2)作直线PN⊥x轴于点N,交抛物线于点B.点B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中m﹥0,n<0),连结OA、OB、AB,得到OA⊥OB,S的特征数.△AOB=10,求二次函数y=ax2+bx+c称点为C.连结CB,CP.(1)当b=4时,求点A的坐标及BC的长;(2)连结CA,求b的适当的值,使得CA⊥CP;(3)当b=6时,如图△2,将CBP绕着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C B’P’,CP与抛物线对称轴的交点为E,点M为线段B’P’(包含端点)上任意一点,请直接写出线段EM长度的取值范围.4、(2019年顺义二模)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3中,射线 l: y = 3x (x ≥ 0).点 A 是第一象限内一定点,OA = 4 3 ,射线 OA 与射线 l 的MA(1,0) ,B(0, 3) ,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与 x 轴交于点 C ,点 P 为射线 CB 上一个动点(不与点 C 重合),点 D 为此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且∠CPD = 60︒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 P 的横坐标为 △m , PCD 的面积为 S ,求S 与 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过点 P 作 PE ⊥DP ,连接 DE ,F 为 DE 的中点,试求线段 BF 的最小值.5、(2019 年石景山二模)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夹角为 30°.射线 l 上有一动点 P 从点 O 出发,以每秒 2 3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 l 匀速运动,同时 x 轴上有一动点 Q 从点 O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 x 轴正方向匀速运动,设运 动时间为 t 秒.(1)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 PQ 的长.(2)若当 P 、Q 运动某一时刻时,点 A 恰巧在线段 PQ 上,求出此时的 t 值.(3)定义 M 抛物线:顶点为 P ,且经过 Q 点的抛物线叫做“M 抛物线”.若当 P 、Q 运动 t秒时,将△PQA 绕其某边中点旋转 180°后,三个对应顶点恰好都落在“ 抛物线”上,求此时 t 的值. 解:(1)数学试卷(3)6、(2019 年海淀二模)25. 对于半径为 r 的⊙P 及一个正方形给出如下定义:若⊙P 上存在 到此正方形四条边距离都相等的点,则称⊙P 是该正方形的“等距圆”.如图 1,在平面直角 坐标系 xOy 中,正方形 ABCD 的顶点 A 的坐标为(2,4),顶点 C 、D 在 x 轴上,且点 C 在点 D 的左侧.(1)当 r = 4 2 时,①在 P 1(0,-3),P 2(4,6),P 3( 4 2 ,2)中可以成为正方形 ABCD 的“等距圆”的圆心的是 ;②若点 P 在直线 y = - x + 2 上,且⊙P 是正方形 ABCD 的“等距圆”,则点 P 的坐标为 ;(2)如图 2,在正方形 ABCD 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正方形 EFGH 的顶点 F 的坐标为(6,2),顶点 E 、H 在 y 轴上,且点 H 在点 E 的上方.①若⊙P 同时为上述两个正方形的“等距圆”,且与 BC 所在直线相切,求⊙P 在 y 轴上截得 的弦长;②将正方形 ABCD 绕着点 D 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线段 HF 上没有一个点能成为它的 “等距圆”的圆心,则 r 的取值范围是 .y H GBAEFCO Dx(2)备用图 1图 1图 2备用图 2x 是闭区间 [1,2014]上的“闭函数”吗?请判断并说明理由;(2)若一次函数 y = kx + b (k ≠ 0)是闭区间 m , n 上的“闭函数”,求此函数的表达式;5 x 2 - [ ] 5 是闭区间 a, b 上的“闭函数”,直接写出实数a ,b [ ] [ ]7、(2019 年西城二模)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对于⊙A 上一点 B 及⊙A 外一点 P ,给出如下定义:若直线 PB 与 x 轴有公共点(记作 M ),则称直线 PB 为⊙A 的“x 关联直线”,(1)反比例函数 y =2014数学试卷记作 l PBM .[ ](1)已知⊙O 是以原点为圆心,1 为半径的圆,点 P (0,2),①直线 l : y = 2 ,直线 l : y = x + 2 ,直线 l : y = 3x + 2 ,直线 l : y = -2 x + 2 都经1234(3)若二次函数 y = 1的值.4 5 x - 7过点 P ,在直线 l , l , l , l 中,是⊙O 的“x 关联直线”的是;12 3 4②若直线 l是⊙O 的“x 关联直线”,则点 M 的横坐标 x 的最大值是;PBMM(2)点 A (2,0),⊙A 的半径为 1,9、(2019 年东城二模)25.定义: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点 A ,B 分别表示数 x x ,用 x - x1, 2 1 2表示他们之间的距离;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两点 A( x , y ), B( x , y ) 我们把1 12 2①若 P (-1,2),⊙A 的“x 关联直线” l当 x 最大时,求 k 的值;M②若 P 是 y 轴上一个动点,且点 P的纵坐标 y > 2 ,⊙A 的两条“x 关联pPBM: y = kx + k + 2 ,点 M 的横坐标为 x ,Mx - x + y - y 叫做 A ,B 两点之间的直角距离,记作 d (A ,B ).1 2 1 2(1)已知 O 为坐标原点,若点 P 坐标为(- 1,3),则 d (O,P )=_____________; (2)已知 C 是直线上 y =x +2 的一个动点,①若 D (1,0),求点 C 与点 D 的直角距离的最小值;②若 E 是以原点 O 为圆心,1 为半径的圆上的一个动点, 请直接写出点 C 与点 E 的直角距离的最小值.直线”lPCM, l PDN是⊙A 的两条切线,切y点分别为 C ,D ,作直线 CD 与 x 轴点于点 E ,当点 P 的位置发生变化时, AE 的长 度是否发生改变?并说明理由.8、(2019 年通州二模)24.设 a ,b 是任意两个不等实数,我们规定:满足不等式a ≤ x ≤ b的实数 x 的所有取值的全体叫做闭区间,表示为 a, b . 对于一个函数,如果它的自变量 x 与函数值 y 满足:当 m ≤ x ≤n 时,有 m ≤ y ≤n ,我们就称此函数是闭区间 m , n 上的“闭函数”.32 1-2 -1O1 2 x-1 -210、(2019 年朝阳二模)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xOy ,二次函数 y =ax 2-2ax +3 的图象与 xyCA OB xC -2 -1 O A2 x大,请直接写出点 M 的坐标..轴分别交于点 A 、B ,与 y 轴交于点 C ,AB =4,动点 P 从 B 点出发,沿 x 轴负方向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过 P 点作 PQ 垂直于直线 BC ,垂足为 Q .设 P 点移动的时间为 t 秒(t >△0), BPQ 与△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S .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求 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 (△3)将 BPQ 绕点 P 逆时针旋转 90°,当旋转后的△BPQ 与二次函数的图象有公共点时,求 t 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11、(2019 年密云二模)25.按右图所示的流程,输入一个数据 x ,根据 y 与 x 的关系式就输出一个数据 y , 这样可以将一组数 据变换成另一组新的数据,要使任意一组都在20~100(含 20 和 100)之间的数据,变换成一组新数据后能满足下列两个要求:(一)新数据都在 60~100(含 60 和 100)之间;(二)新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与原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一致, 即原数据大的对应的新数据也较大.(1) 若 y 与 x 的关系是 y =x +p(100-x),请说明:当 p1= 2 时,这种变换满足上述两个要求;(2) 若按关系式 y=a(x -h)2+k (a>0)将数据进行变换,请写出一个满足上述要求的这种关系式(不要求对关 系式符合题意作说明,但要写出关系式得出的主要过 程)12、(2019 年延庆二模)13 、 (2019 年 房 山 二 模 )25. 如 果 一 条 抛 物 线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若以点 E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与线段 AD 只有一个公共点,求出 r 的 取值范围.14、(2019 年昌平二模)25.如图,已知点A (1,0),B (0,3),C (-3,0),动点 P (x ,y )在线段 AB 上,CP 交 y y轴于点 D ,设 BD 的长为 t . B(1)求 t 关于动点 P 的横坐标 x 的函数表达式; 2(2)若 △S BCD :△S AOB =2:1,求点 P 的坐标,并判断线段 CD 与线段 AB 的数量及位置关系,说明理由; 1(3)在(2)的条件下,若 M 为 x 轴上的点,且∠BMD 最-115、(2019 年怀柔二模)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 A(3,0)、B(1,2), 直线 l 围绕△OAB 的顶点 A 旋转,与 y 轴相交于点 P.探究解决下列问题: (1)在图 1 中求△OAB 的面积.(2)如图 1 所示,当直线 l 旋转到与边 OB 相交时,试确定点 P 的位置,使顶点 O 、B 到直线 l 的 距离之和最大,并简要说明理由.(3)当直线 l 旋转到与 y 轴的负半轴相交时,在图 2 中试确定点 P 的位置,使顶点 O 、B 到直 线 l 的距离之和最大,画出图形并求出此时 P 点的坐标. (点 P 位置的确定只需作出图形,不 用证明).y =ax 2 +bx +c (a ≠ 0)与 x 轴有两个交点,那么以该抛物线yyB的顶点和这两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这条抛物线的“抛 物线三角形”.(1)“抛物线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lPBO Ax(2)如图,△ OAB 是抛物线 y =-x 2 +b x (b >0)的“抛物线 x三角形”,是否存在以原点 O 为对称中心的矩形 ABCD ?若 存在,求出过 O 、C 、D 三点的抛物线的表达式;若不存在,O A图 1图 2x-2+1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y=x-2+1是y与x的“反比例平移函数”.16、(2019年大兴二模)24.已知:二次函数y=x2+bx+8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2,0).(1)求二次函数y=x2+bx+8的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B及顶点M的坐标;(2)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同时点Q从点M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当点P运动到原点O时,P、Q同时停止运动.点C、点D分别为点P、点Q关于原点的对称点,设四边形PQCD的面积为S,运动时间为t,求S与t的函数关系表达式(不必写出t的取值范围);(3)在(2)的运动过程中,四边形PQCD能否形成矩形?若能,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原点,矩形O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9,0)、(0,3).点D是OA的中点,连接OB、CD交于点E,“反比例平移函数”y=ax+k的图象经过B、E两点.则这个“反比例平移函数”的表达式x-6为;这个“反比例平移函数”的图象经过适当的变换与某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重合,请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已知过线段BE中点的一条直线l交这个“反比例平移函数”图象于P、Q两点(P在Q的右侧),若B、E、P、Q为顶点组成的四边形面积为16,请求出点P的坐标.yC BEO D A x17、(2019年燕山二模)25.定义:如果一个y与x的函数图象经过平移后能与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重合,那么称这个函数是y与x的“反比例平移函数”.例如:y=11x的图象,则y=1(1)若矩形的两边分别是2cm、3cm,当这两边分别增加x(cm)、y(cm)后,得到的新矩形的面积为8cm2,求y与x的函数表达式,并判断这个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平移函数”.。
几何综合专题 【2019东城二模】27.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P 是线段AC 上一动点(点P 不与A,C 重合),连接BP , 过点A 作直线BP 的垂线段,垂足为点D ,将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E,连接DE,CE .(1)求证:BD=CE ;(2)延长ED 交BC 于点F ,求证:F 为BC 的中点; (3)若△ABC 的边长为1,直接写出EF 的最大值.27.(1)∵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E,∴△ADE 是等边三角形. 在等边△ABC 和等边△ADE 中 AB =ACAD =AE∠BAC =∠DAE =60°∴∠BAD =∠CAE ……………………………………………………1分 在△BAD 和△CA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BAD ≌△CAE (SAS )……………………………2分 ∴BD=CE ……………………………………3分(2)如图,过点C 作CG ∥BP 交DF 的延长线于点G ∴∠G =∠BDF∵∠ADE =60°,∠ADB =90° ∴∠BDF =30°∴∠G =30°……………………………………………………4分 由(1)可知,BD =CE ,∠CEA =∠BDA∵AD ⊥BP∴∠BDA =90°∴∠CEA =90° ∵∠AED =60°, ∴∠CED =30°=∠G ,∴CE =CG∴BD =CG ……………………………………………………5分 在△BDF 和△CGF 中 BDF G BFD CFG BD CG ∠=∠⎧⎪∠=∠⎨⎪=⎩∴△BDF ≌△CGF (AAS ) ∴BF =FC即F 为BC 的中点.……………………………………………………6分 (3)1……………………………………………………7分【2019西城二模】27.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边AB 上的一动点,点F 在边BC 的延长线上,且CF =AE ,连接DE ,DF ,EF . FH 平分∠EFB 交BD 于点H . (1)求证:DE ⊥DF ; (2)求证:DH =DF :(3)过点H 作HM ⊥EF 于点M ,用等式表示线段AB ,HM 与E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EBAE【2019海淀二模】27.已知C 为线段AB 中点,ACM α∠=.Q 为线段BC 上一动点(不与点B 重合),点P 在射线CM 上,连接PA ,PQ ,记BQ kCP =. (1)若60α=︒,1k =,①如图1,当Q 为BC 中点时, 求PAC ∠的度数; ②直接写出PA 、PQ 的数量关系;(2)如图2,当45α=︒时.探究是否存在常数k ,使得②中的结论仍成立?若存在,写出k 的值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图2 27.(本小题满分7分)(1)①解:在CM 上取点D ,使得CD =CA ,连接AD .∵ 60ACM ∠=︒, ∴△ADC 为等边三角形. ∴60DAC ∠=︒.∵C 为AB 的中点,Q 为BC 的中点, ∴AC =BC=2BQ . ∵BQ =CP ,∴AC =BC=CD =2CP . ∴AP 平分∠DAC . ∴∠PAC =∠PAD =30°. ② PA =PQ .(2)存在k =. 证明:过点P 作PC 的垂线交AC 于点D . ∵45ACM ∠=︒,∴ ∠PDC =∠PCD =45°. ∴PC =PD ,∠PDA =∠PCQ =135°.M∵CD=,BQ=,∴CD= BQ.∵AC=BC,∴AD= CQ.∴△PAD≌△PQC.∴PA=PQ.【2019朝阳二模】27.∠MON=45°,点P在射线OM上,点A,B在射线ON上(点B与点O在点A的两侧),且AB=1,以点P为旋转中心,将线段AB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D(点C与点A对应,点D与点B对应).(1)如图,若OA=1,OP,依题意补全图形;(2)若OP AB在射线ON上运动时,线段CD与射线OM有公共点,求OA 的取值范围;(3)一条线段上所有的点都在一个圆的圆内或圆上,称这个圆为这条线段的覆盖圆.若OA=1,当点P在射线OM上运动时,以射线OM上一点Q为圆心作线段CD的覆盖圆,直接写出当线段CD的覆盖圆的直径取得最小值时OP和OQ的长度.【2019丰台二模】27.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 E为BC边上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延长AE到点F,连接BF,且∠AFB=45°.G为DC边上一点,且DG =BE,连接DF.点F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为M,连接AM,BM.(1)依据题意,补全图形;(2)求证:∠DAG =∠MAB;(3)用等式表示线段BM,DF与A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7. 解:(1)略;.........................1分(2)∵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 ∠ABC =∠BAD=∠ADG=90°.∵BE=DG,∴△ABE≌△ADG.∴∠BAE=∠DAG.∵点F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为M,∴∠BAE=∠MAB.∴∠DAG=∠MAB. ......................3分(3)222BM DF AD+=. ......................4分2证明:连接BD.延长MB交AG的延长线于点N.∵∠BAD=90°, ∠DAG=∠MAB,∴∠MAN=90°.由对称性可知∠M=∠AFB=45°,∴∠N=45°.∴∠M=∠N.∴AM=AN.∵AF=AM,∴AF=AN.∵∠BAN=∠DAF,∴△BAN≌△DAF.∴∠N=∠AFD=45°.∴∠BFD=90°.∴222+=.BF DF BD∵2=, BM=BF,BD AD∴222+=. .........................7分2BM DF AD【2019石景山二模】27.如图,在△ABC中,∠ACB=90°,AC=BC,E为外角∠BCD平分线上一动点(不与点C重合),点E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为F,连接BE,连接AF并延长交直线BE于点G.(1)求证:AF=BE;(2)用等式表示线段FG,EG与C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C【2019门头沟二模】27.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D 为BC 边上的一点,点D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为点E ,连接AD 、DE ,在AD 上取点F ,使得∠EFD = 60°,射线EF 与AC 交于点G . (1)设∠BAD = α,求∠AGE 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2)用等式表示线段CG 与B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AB CD EFG【2019房山二模】27. 如图,在△ABC中,∠ACB=90°,∠B=4∠BAC. 延长BC到点D,使CD=CB,连接AD,过点D作DE⊥AB于点E,交AC于点F.(1) 依题意补全图形;(2) 求证:∠B=2∠BAD;(3) 用等式表示线段EA,EB和D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A B。
2019北京市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考 生 须 知1.本试卷共8页,共三道大题,29道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据有关部门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3万辆,创历史 新高.数据“33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43310⨯ B .43.310⨯ C .53.310⨯ D .60.3310⨯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632a a a =⋅B .()222b a ab = C .()532a a =D .42232a a a =+3.如图,数轴上有四个点M ,P ,N ,Q ,若点M ,N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 图中表示绝对值最大的数对应的点是 A .点M B .点N C .点P D .点Q 4.若312--x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3≠x B .21>x 且3≠x C .2≥x D .21≥x 且3≠x 5.从长度分别是2,3,4的三条线段中随机抽出一条,与长为1,3的两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A .1 B .32 C .31D .0 6.将代数式2105x x -+配方后,发现它的最小值为A .30-B .20-C .5-D .07.《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下面这道题是《九章算术》中第七章的一道题:“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译文:“几个人一起去购买某物品,如果每人出8钱,则多了3钱;如果每人出7钱,则少了4钱.问有多少人,物品的价格是多少?”设有x 人,物品价格为y 钱,可列方程组为A .⎩⎨⎧=+=-y x y x 4738B .⎩⎨⎧=-=+y x y x 4738C .⎩⎨⎧=-=-4738x y x yD .⎩⎨⎧=-=-4738y x y x PMNQ8.如图,若AB 是⊙O 的直径,CD 是⊙O 的弦,∠ABD =58°,则∠BCD 的度数为A .32°B .58°C .64°D .116° 9.如图,为了估计河的宽度,在河的对岸选定一个目标 点A ,在近岸取点B ,C ,D ,E ,使点A ,B ,D 在一 条直线上,且AD ⊥DE ,点A ,C ,E 也在一条直线上 且DE ∥BC .如果BC=24m ,BD=12m ,DE=40m ,则 河的宽度AB 约为 A .20mB .18mC .28mD .30m10.如图1,在等边△ABC 中,点D 是BC 边的中点,点P 为AB 边上的一个动点,设AP =x ,图1中线段DP 的长为y ,若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 2所示,则等边△ABC 的面积为 A .4 B . C .12 D .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11.分解因式:2484x x -+= .12.某班学生分组做抛掷瓶盖实验,各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的信息,估计掷一枚这样的瓶盖,落地后盖面朝上的概率为 . (精确到0.01)13.写出一个函数,满足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且图象过(1,3),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为 .14.甲、乙两名队员在5次射击测试中,成绩如下表所示:若需要你根据两名队员的5次成绩,选择一名队员参加比赛,你会选择队员 ,选择的理由是 .ECDB A PCDBA图1 图2第14题图 第15题图15.如图为44⨯的正方形网格,图中的线段均为格点线段(线段的端点为格点),则12345∠+∠+∠+∠+∠的度数为 .16.为预防“手足口病”,某学校对教室进行“药熏消毒”.消毒期间,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 (mg)与时间x (分钟)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药物燃 烧阶段,y 与x 成正比例,燃完后y 与x 成 反比例.现测得药物10分钟燃完,此时教 室内每立方米空气含药量为8mg .当每立方 米空气中含药量低于1.6mg 时,对人体才能 无毒害作用.那么从消毒开始,经过 分钟后教室内的空气才能达到安全要求.三、解答题(本题共72分,第17-26题,每小题5分,第27题7分,第28题7分,第29题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7.计算:131833tan 303-⎛⎫--+-︒ ⎪⎝⎭.18.已知0142=++x x ,求代数式()()71212++--x x x 的值.19.解方程:221111x x x x --=--. 20.如图,在Rt △ABC 中,∠ABC=90°,点D 在边AB 上,且DB =BC ,过点D 作EF ⊥AC于E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AB=BF .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12y x b =+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A ,与反比例函数8y x=的图象交于点P (2,m ). (1)求m 与b 的值; 成绩/环 五次射击测试成绩DEFCB A 54321x /8O10y /mg(2)取OP 的中点B ,若△MPO 与△AOP 关于点B 中心对称,求点M 的坐标.22.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某市新建一座景观桥.桥的拱肋ADB 可视为抛物线的一部分,桥面AB 可视为水平线段,桥面与拱肋用垂直于桥面的杆状景观灯连接,拱肋的跨度AB 为40米,桥拱的最大高度CD 为16米(不考虑灯杆和拱肋的粗细),求与CD 的距离为5米的景观灯杆MN 的高度.23.如图,CD 垂直平分AB 于点D ,连接CA ,CB ,将BC 沿BA 的方向平移,得到线段DE ,交AC 于点O ,连接EA ,EC . (1)求证:四边形ADCE 是矩形; (2)若CD =1,AD =2,求sin ∠COD 的值.24.阅读下面材料:当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迅速,互联网教育市场增长率位居全行业前列.以下是根据某媒体发布的2012 2015年互联网教育市场规模的相关数据,绘制的统计图表的一部分.(1)2015年互联网教育市场规模约是亿元(结果精确到1亿元),并补全条形 统计图;(2)截至2015年底,约有5亿网民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互联网学习用户的年龄分布 如右图所示,请你补全扇形统计图,并估年份年增长率/%年份市场规模/亿元 NDOECDBA学习用户分布图截至2015年底互联网36-55岁9%其他7-17岁18-35岁56%7-17岁 %GHEFB C DA计7-17岁年龄段有 亿网民通过互联 网进行学习;(3)根据以上材料,写出你的思考、感受或建议(一条即可).25.如图,在Rt △ACB 中,∠C =90°,D 是AB 上一点,以BD 为直径的⊙O 切AC于点E ,交BC 于点F ,连接DF . (1)求证:DF=2CE ; (2)若BC =3,sin B =54,求线段BF 的长.26.阅读下面材料:小骏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画一个和已知矩形ABCD 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小骏发现:延长AD 到E ,使得DE =CD , 以AE 为直径作半圆,过点D 作AE 的垂线, 交半圆于点F ,以DF 为边作正方形DFGH , 则正方形DFGH 即为所求.请回答:AD ,CD 和DF 的数量关系为 . 参考小骏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画一个和已知□ABCD 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并写出画图的简要步骤.FOE DC BA B CDA27.已知关于x 的方程()021222=-+-+m m x m x .(1) 求证:无论m 取何值时,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 抛物线()m m x m x y 21222-+-+=与x 轴交于()0,1x A ,()0,2x B 两点,且210x x <<,抛物线的顶点为C ,求△ABC 的面积;(3) 在(2)的条件下,若m 是整数,记抛物线在点B ,C 之间的部分为图象G (包含B ,C 两点),点D 是图象G 上的一个动点,点P 是直线b x y +=2上的一个动点,若线段DP 的最小值是55,请直接写出b 的值.28.如图,正方形ABCD ,G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E 为射线BC 上一点,连接AE . (1)若E 为BC 的中点,将线段EA 绕着点E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EF ,连接CF . ①请补全图形;②求证:∠DCF =∠FCG ;(2)若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过点E 作AE 的垂线交∠DCG 的平分线于点M ,判断AE 与EM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图形W 给出如下定义:若图形W 上的所有点都在以原点为顶点的角的内部或边界上,在所有满足条件的角中,其度数的最小值称为图形的坐标角度,例如,下图中的矩形ABCD 的坐标角度是90°.E GD C BAMAB C DGE yDCB A12345(1)已知点)3,0(-A ,)1,1(--B ,在点)0,2(C ,)0,1(-D ,)2,2(-E 中,选一点,使得以该点及点A ,B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坐标角度为90°,则满足条件的点为 ;(2)将函数2ax y =)31(≤≤a 的图象在直线1=y 下方的部分沿直线1=y 向上翻折,求所得图形坐标角度m 的取值范围;(3)记某个圆的半径为r ,圆心到原点的距离为l ,且)1(3-=r l ,若该圆的坐标角度︒≤≤︒9060m .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r 的取值范围.答案及评分参考阅卷须知:为了阅卷方便,解答题中的推导步骤写得较为详细,考生只要写明主要过程即可.若考生的解法与本解法不同,正确者可参照评分参考给分,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CBDDCBAABD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11.()241x -;12.0.53;13.如3y x=,答案不唯一; 14.选择队员甲,理由:甲乙成绩的平均数相同,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 15.225︒;16.50.三、解答题(本题共72分,第17-26题,每小题5分,第27题7分,第28题7分,第29题8分) 17.解:原式=323333-+-⨯………………………………………………4分 =523-.…………………………………………………………5分18.解:原式=2221227x x x x -+--+ ………………………………………2分 =248x x --+.……………………………………………………3分2410x x ++=∴241x x +=- .……………………………………………………… 4分∴原式=()248x x -++189.=+= ………………………………………………………5分 19. 解:去分母得:2(1)(21)1x x x x +--=-…………………………………1分 解得:2x =………………………………………………………………4分 经检验,2x =是原方程的解……………………………………………5分 ∴原方程的解为2x =20.证明:∵EF ⊥AC ,∴∠A +∠ADE =90°.∵∠ABC =90°,∴∠F +∠FDB =90°,∠DBF =90°∴∠A =∠F ………………………………1分在△ABC 和△FBD 中A FABC FBD BC BD ∠=∠⎧⎪∠=∠⎨⎪=⎩D E A∴△ABC ≌△FBD ………………………………4分∴AB =BF .………………………………………5分 21.解:(1)∵12y x b =+与8y x =交于点P (2,m ),∴4m =,3b =.………………………………………………………2分(2)法一:由中心对称可知,四边形OA PM 是平行四边形 ∴OM ∥AP 且OM =AP∵一次函数12y x b =+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A (0,3)(2,4),(0,0)A P O ∴∴由平移规律可得点A 关于点B 对称点M 的坐标为(2,1).………5分 法二:∵一次函数12y x b =+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A ∴(0,3)A . ∵B 为OP 的中点∴(1,2)B .∴点A 关于点B 对称点M 的坐标为(2,1).………………5分22.解:如图建立坐标系………………………………………………………………1分设抛物线表达式为216y ax =+ …………………………………………………2分 由题意可知,B 的坐标为(20,0) ∴400160a += ∴125a =-∴211625y x =-+…………………………………………………………………4分 ∴当5x =时,15y =答:与CD 距离为5米的景观灯杆MN 的高度为15米.………………………5分23.(1)证明:由已知得BD //CE ,BD =CE . ∵CD 垂直平分AB ,∴AD =BD ,∠CDA =90°.∴AD //CE ,AD =CE .∴四边形ADCE 是平行四边形.…………………………………1分 ∴平行四边形ADCE 是矩形. …………………………………2分(2) 解:过D 作DF ⊥AC 于F ,xyNM DCB AOEC D BA在Rt △ADC 中,∠CDA =90°,∵CD =1,AD =2, 由勾股定理可得:AC =5.∵O 为AC 中点,∴OD =52. …………………………………3分 ∵AC DF AD DC ⋅=⋅,∴DF =255. ………………………4分 在Rt △ODF 中,∠OFD =90°,∴sin ∠COD =DF OD =45………5分 24.(1)1610,并补全图形; ……………………………………………………2分 (2)1.6; ………………………………………………………………………4分 (3)略.…………………………………………………………………………5分 25.(1)证明:连接OE 交DF 于G ,∵AC 切⊙O 于E ,∴∠CEO =90°. 又∵BD 为⊙O 的直径,∴∠DFC =∠DFB =90°.∵∠C =90°,∴四边形CEGF 为矩形.∴CE =GF ,∠EGF =90°…………………1分 ∴DF =2CE .………………………………2分(2)解:在Rt △ABC 中,∠C =90°,∵BC =3,4sin 5B =,∴AB =5.…………………………………3分设OE =x ,∵OE //BC ,∴△AOE ∽△ABC . ∴OE AO BC AB =,∴535x x -=,∴158x =.………………………4分 ∴BD =154. 在Rt △BDF 中,∠DFB =90°,∴BF =94…………………………5分 26.解:2DF AD CD =⋅………………………………………………………………1分解决问题:法一:过点A 作AM ⊥BC 于点M ,延长AD 到E ,使得DE =AM ,以AE 为直径作半圆,过点 D 作AE 垂线,交半圆于点F ,以DF 为边 作正方形DFGH ,正方形DFGH 即为所求.……………………………………………………………………………………5分GFO ED C A GHEF CDA法二:如图,过点A 作AM ⊥BC 于点M ,过点D 作DN ⊥BC 交BC 延长线于点N ,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等面积矩形,后同小骏的画法. ……………………………………………………………………………………5分 说明:画图2分,步骤2分.27.解:(1)∵1=a ,()12-=m b ,m m c 22-=∴()()0424144222>=---=-=∆m m m ac b ∴无论m 取任何实数时,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分(2)令,则()021222=-+-+m m x m x ()()02=-++m x m x∴m x -=或2+-=m x∵210x x <<∴m x -=1,22+-=m x …………………………………………4分 ∴2=AB当1+-=m x 时,1-=y∴1-=c y∴121=⨯=∆c ABC y AB S .………………………………………5分 (3) 0=b 或3-=b . …………………………………………………….. 7分28.(1)①补全图形,如图所示.…………………………………..1分②法一:证明:过F 作FH ⊥BG 于H ,连接EH ……..2分F EG D C B A DAG H E F D A由已知得AE ⊥EF ,AE =EF .在正方形ABCD 中,∵∠B =∠AEF =∠EHF =90°,∴∠AEB +∠FEC =90°∠AEB +∠BAE =90°∴∠BAE =∠HEF∴△ABE ≌△EHF .…………………………………………………..3分∴BE =FH ,AB =EH ,∵E 为BC 中点,∴BE =CE =CH =FH .∴∠DCF =∠HCF=45°. …………………………………………..4分法二证明:取线段AB 的中点H ,连接EH . …………………………………..2分由已知得AE ⊥EF ,AE =EF .∴∠AEB +∠FEC =90°.在正方形ABCD 中,∵∠B =90°,∴∠AEB +∠BAE =90°.∴∠FEC =∠BAE . ∵AB =BC ,E ,H 分别为AB ,BC 中点,∴AH=EC ,∴△ECF ≌△AHE .…………………………………………………..3分∴∠ECF =∠AHE =135°,∴∠DCF =∠ECF ∠ECD =45°.∴∠DCF =∠HCF .…………………………………………………..4分(2)证明:在BA 延长线上取一点H ,使BH =BE ,连接EH . …………..5分在正方形ABCD 中,∵AB =BC ,∴HA =CE . ∵∠B =90°,∴∠H =45°. ∵CM 平分∠DCG ,∠DCG =∠BCD =90°,∴∠MCE =∠H=45°.∵AD //BG ,∴∠DAE =∠AEC .∵∠AEM =∠HAD =90°, ∴∠HAE =∠CEM .∴△HAE ≌△CEM .………………………………………………. 6分∴AE =EM . ………………………………………………………. 7分H F E G D CB A HMA B C D GE9. (1)满足条件的点为)0,1(-D ,)2,2(-E ……………………………… 3分(2)当1=a 时,角的两边分别过点)(1,1-,)(1,1,此时坐标角度︒=90m ; 当3a =时,角的两边分别过点)(1,33-,)(1,33,此时坐标角度︒=60m ,所以︒≤≤︒9060m ;……………………………………………………… 6分(3)3233≤≤-r .…………………………………………………….8分。
2019学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数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 如图,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其中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是()A.点B与点 D B.点A与点CC.点A与点 D D.点B与点C2. 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为50 000 000 吨,将5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5×107 B.50×106 C.5×106 D.0.5×1083.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B. C. D.4. 甲、乙、丙、丁四名运动员参加了射击预选赛,他们射击的平均环数及其方差如下表所示.如果选出一个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的人去参赛,应选运动员()5. 甲乙丙丁7887111.21.8td6. 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13,弦AB长为24,则点O到AB的距离是()A.6 B.5 C.4 D.37. 已知一个布袋里装有2个红球,3个白球和a个黄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若从此布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该球是红球的概率为,则a等于()A.1 B.2 C.3 D.48. 如图,将△ABC沿BC方向向右平移2cm得到△DEF,若△ABC的周长为16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A.16cm B.18cm C.20cm D.32cm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BC的长9. 如图,在已知的△ABC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N;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若CD=AC,∠B=25°,则∠ACB的度数为()A.90° B.95° C.100° D.105°10. 如果三角形的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那么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智慧三角形”.下列各组数据中,能作为一个智慧三角形三边长的一组是()A.1,2,3 B.1,1, C.1,1, D.1,,2 11. 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动点P从A点出发,按A→B→C的方向在AB和BC 上移动,记PA=x,点D到直线PA的距离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 B. C. D.二、填空题12. 使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的度数是.13. 如图,AB∥CD,∠D=27°,∠E=36°.则∠ABE14.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且经过(0,2)点.任写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15. 小刚用一张半径为24cm的扇形纸板做一个如图所示的圆锥形小丑帽子侧面(接缝忽略不计),如果做成的圆锥形小丑帽子的底面半径为10cm,那么这张扇形纸板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16. 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8,BD=6,以AB为直径作一个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1,17. 如图,已知A1,A2,……,An,An+1在x轴上,且OA1=A1A2=A2A3=……=AnAn+分别过点A1,A2,……,An,An+1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x于点B1,B2,……,Bn,Bn+1,连接A1B2,B1A2,A2B3,B2A3,……,AnBn+1,BnAn+1,依次相交于点P1,P2,P3,……,Pn,△A1B1P1,△A2B2P2,……,△AnBnPn的面积依次为S1,S2,……,Sn,则S1= ,Sn= .三、计算题18. 计算:.四、解答题19. 如图,C,D为线段AB上两点,且AC=BD,AE∥BF.AE=BF.求证:∠E=∠F.20. 若实数a满足,计算的值.21. 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k的值.22. A,B两个火车站相距360km.一列快车与一列普通列车分别从A,B两站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快车的速度比普通列车的速度快54km/h,当快车到达B站时,普通列车距离A站还有135km.求快车和普通列车的速度各是多少?23.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0,﹣2),B(1,0)两点,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M(m,4).(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M⊥MP?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4. 如图,矩形ABCD中,点O为AC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与AB,CD交于点E,F,连接BF交AC于点M,连接DE,BO.若∠COB=60°,FO=FC.求证:(1)四边形EBFD是菱形;(2)MB : OE=3:2 .25. 以下是根据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相关数据绘制的统计图的一部分,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增长率约是多少?(精确到0.1%)(2)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约是多少万人?(精确到万位)(3)补全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26. 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C是⊙O上一点,∠BAC的平分线交⊙O于点D,交⊙O的切线BE于点E,过点D作DF⊥AC,交AC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DF是⊙O的切线;(2)若DF=3,DE=2.①求值;②求的度数.27. 阅读材料如图1,若点P是⊙O外的一点,线段PO交⊙O于点A,则PA长是点P与⊙O上各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图1 图2证明:延长PO 交⊙O于点B,显然PB>PA.如图2,在⊙O上任取一点C(与点A,B不重合),连结PC,OC.∵PO<PC+OC 且PO=PA+OA,OA=OC ∴PA<PC∴PA 长是点P与⊙O上各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由此可以得到真命题:圆外一点与圆上各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这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差.请用上述真命题解决下列问题.(1)如图3,在Rt△ABC中,∠ACB=90°,AC=BC=2,以BC为直径的半圆交AB于D,P是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P,则AP长的最小值是.图3 图4(2)如图4,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M是AD边的中点,点N是AB边上一动点,将△AMN沿MN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A′MN,连接AC,①求线段A′M的长度; ②求线段A′C长的最小值.2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轴交于点A(-3,0)B(1,0)两点, D是抛物线顶点,E是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F和点D关于轴对称, 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Q∥OF交抛物线于点Q,是否存在以点O、F、P、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P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9. 如图1,在Rt△ABC中,∠ACB=90°,E是边AC上任意一点(点E与点A,C不重合),以CE为一直角边作Rt△ECD,∠ECD=90°,连接BE,AD.(1)若CA=CB,CE=CD①猜想线段BE,AD之间的数量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直接写出结论;②现将图1中的Rt△ECD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锐角α,得到图2,请判断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若CA=8,CB=6,CE=3,CD=4,Rt△ECD绕着点C顺时针转锐角α,如图3,连接BD,AE,计算的值.30. 定义:如果一条直线能够将一个封闭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平分,那么就把这条直线称作这个封闭图形的等分线。
北京市房山区2019年中考数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1. 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 )A. 圆锥B. 圆柱C. 三棱柱D. 四棱锥2. 实数a ,b ,c ,d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A. bc >0B. a +d <0C. |a |<|c |D. b <﹣23. 方程组326x y x y -=-ìí+=î的解为( )A. 15x y =ìí=î B. 17x y =-ìí=î C. 24x y =ìí=î D.28x y =-ìí=î4. 如图,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OC ⊥OD .如果∠1=35°,那么∠2的度数是( )A. 35°B. 45°C. 55°D. 65°5.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6. 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宫廷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参观游览.下图是从2012年到2017年每年参观总人次的折线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2012年以来,每年参观总人次逐年递增B. 2014年比2013年增加的参观人次不超过50万C. 2012年到2017年这六年间,2017年参观总人次最多D. 2012年到2017年这六年间,平均每年参观总人次超过1600万7. 如图,△DEF是△ABC经过某种变换后得到的图形.△ABC内任意一点M的坐标为(x,y),点M经过这种变换后得到点N,点N的坐标是( )A. (﹣y,﹣x)B. (﹣x,﹣y)C. (﹣x,y)D. (x,﹣y)8. 如图,以40m/s的速度将小球沿与地面成30°角的方向击出时,小球的飞行路线将是一条抛物线.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飞行高度h(单位:m)与飞行时间t(单位:s)之间具有函数关系h=20t﹣5t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小球的飞行高度不能达到15mB. 小球的飞行高度可以达到25mC. 小球从飞出到落地要用时4sD. 小球飞出1s时的飞行高度为10m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9. 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45°,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度.10. 若1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1.1-___________1(填“>”、“<”或“=”)⊥,∠AOB=50°,则∠ADC=__.12. 如图,点B,A,C,D在⊙O上,OA BC13. 如图是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转盘分成6个大小相同的扇形,颜色分为红、绿、黄三种颜色.指针的位置固定,转动的转盘停止后,其中的某个扇形会恰好停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时,当作指向右边的扇形).转动一次转盘后,指针指向_ ____颜色的可能性大.14. 如图,在矩形ABCD中,M为BC边上一点,连接AM,过点D作DE⊥AM,垂足为E.若DE=DC=1,AE=2EM,则BM的长为__.15. 某校进行篮球联赛,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如果某队在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可以是_____.16. 在1~7月份,某种水果的每斤进价与每斤售价的信息如图所示,则出售该种水果每斤利润最大的月份是_____月份.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2题,每小题0分,第23-26题,每小题0分,第27,第28题,每小题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7. 阅读下面材料:小明遇到一个问题:如图,∠MON,点A在射线OM上,点B在∠MON内部,用直尺和圆规作点P,使点P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出作法):a.点P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b.点P到∠MON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小明的作法是:①连接AB,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交ON于F;②作∠MON的平分线交EF于点P.所以点P即为所求.根据小明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2)证明:∵EF 垂直平分线段AB ,点P 在直线EF 上,∴PA ∵OP 平分∠MON ,∴点P 到∠MON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填推理的依据).所以点P 即为所求.112cos 45|13-°æö+-+ç÷èø19. 已知4x=3y ,求代数式22(2)()()2x y x y x y y ---+-的值.20. 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x 2+nx ﹣2=0.(1)当n =m ﹣2时,利用根的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2)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写出一组满足条件的m ,n 的值,并求出此时方程的根.21. 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O ,DF ∥AC ,CF ∥BD .(1)求证:四边形OCFD 是矩形;(2)若AD =5,BD =8,计算tan ∠DCF 的值.22. 如图,△ABC 是⊙O 内接三角形,∠ACB=45°,∠AOC=150°,过点C 作⊙O 切线交AB 延长线于点D .(1)求证:CD=CB;(2)如果⊙O 的半径,求AC 的长.2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函数(0)k y x x=>的图象G 与直线l :y =﹣x +7交于A (1,a ),B 两点.(1)求k 的值;(2)记图象G 在点A ,B 之间的部分与线段AB 围成的区域(不含边界)为W .点P 在区域W 内,若点P 的横纵坐标都为整数,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24. 如图,在△ABC 中,∠ABC =90°,∠CAB =30°,AB =4.5cm .D 是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CD ,过点D 作CD 的垂线交CA 于点E .设AD =xcm ,CE =ycm .(当点D 与点A 或点B 重合时,y 的值为5.2)探究函数y 随自变量x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1)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x 与y 的几组对应值,如下表:(要求:补全表格,相关数值保留一位小数)(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3)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CE=2AD时,AD的长度约cm(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5. 某校要从小明和小亮两名运动员中挑出一人参加立定跳远比赛,学校记录了二人在最近的6次立定跳远选拔赛中的成绩(单位:cm),并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a.如图b.小亮最近6次选拔赛成绩如下:.小明和小亮最近次选拔赛中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如下: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m= ;(2)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266cm就有可能夺冠,成绩达到270cm就能打破纪录(积分加倍),根据这6次选拔赛成绩,你认为应选 (填“小明”或“小亮”)参加这项比赛,理由是 .(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2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0,2),B(2,2),抛物线F:y=x2﹣2mx +m 2﹣2.(1)求抛物线F 的顶点坐标(用含m 的式子表示);(2)当抛物线F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时,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27. 如图,在△ABC 中,∠ACB =90°,∠B =4∠BAC .延长BC 到点D ,使CD =CB ,连接AD ,过点D 作DE ⊥AB 于点E ,交AC 于点F .(1)依题意补全图形;(2)求证:∠B =2∠BAD ;(3)用等式表示线段EA ,EB 和DB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8.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P 和⊙C ,给出如下定义:若⊙C 上存在点A ,使得∠APC =30°,则称P 为⊙C 的半角关联点.当⊙O 的半径为1时,(1)在点D (12,﹣12),E (2,0),F (0,)中,⊙O 的半角关联点是 ;(2)直线l :23y x =--交x 轴于点M ,交y 轴于点N ,若直线l 上的点P (m ,n )是⊙O 的半角关联点,求m 的取值范围.。
12019 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数学二模试题和答案(Word 版,可编辑)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分,每小题 2 分)第 1-8 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1.若分式1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是x3A.x 3 B .x 3C.x 3 D .x 3 2.若 a=,则实数 a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P 的大致位置是A.B.C.D.3.下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A .棱柱B .圆柱C.棱锥D.圆锥x y2 4. 二元一次方程组y 的解为x2x2A. B. C. D.y 05.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A 的坐标为( 1, 3),点 B 的坐标为( 2 ,1 ) .将线段 AB 沿某一方向平移后,若点 A 的对应点 A' 的坐标为( -2, 0 ).则点 B 的对应点 B'的坐标为A .( 5, 2)B .(-1, -2)C .( -1, -3)D .( 0, -2)7. 如图,某地修建高速公路,要从A 地向B 地修一条隧道(点 A 、 B 在同一水平面上) .为了测量 A 、 B 两地之间的距离,一架直升飞机从A 地起飞,垂直上升1000 米到达 C 处,在 C 处观察 B 地的俯角为 α,则 A 、 B 两地之间的距离约为A .1000sin α米B . 1000tan α米C .1000米D . 1000 米tansin8. 如图 1 ,动点 P 从菱形 ABCD 的顶点 A 出发,沿 A → C →D 以 1cm/s 的速度运动到点 D .设点 P 的运动时间为x(s), △PAB 的面积为 y(cm 2). 表示 y 与 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 所示,则 a 的值为图 1图 2A . 5B .5C . 2D .2 52二、 填空题(本题共 16 分,每小题 2 分)9.分解因式:=.10.某校准备从甲、乙、丙、丁四个科创小组中选出一组,参加东城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表格反映的是各组平时成绩的平均数x (单位:分)及方差s 2,如果要选出一个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的组去参赛,那么应选的组是.甲乙丙丁x788721 1.20.9 1.8s11.如果 x y 2 ,那么代数式 (x2) 24x y( y 2x) 的值是.12.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点 A,B ,C ,D均落在格点上,则∠BAC+ ∠ACD=________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若直线 y1=- x+a 与直线 y2=bx - 4 相交于点 P ( 1,-3 ),则关于 x 的不等式- x+a < bx -4 的解集是.14.用一组k , b的值说明命题“若k0 ,则一次函数 y kx 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是错误的,这组值可以是k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15. 如图, B, C, D, E 为⊙A 上的点, DE = 5,∠ BAC+∠ DAE =180°,则圆心 A 到弦 BC的距离为.16.运算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数学能力。
2019年北京东城区初三二模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1. A.B.C.D.若分式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 ).2. A.B.C. D.若,则实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大致位置是( ).3.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A.棱柱B.圆柱C.棱锥D.圆锥下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4. A.B.C.D.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 ).5. A. B. C. D.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轴对称图形的是( ).不.是.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将线段沿某一方向平移后,若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A. B. C. D.7. A.米 B.米 C.米 D.米如图,某地修建高速公路,要从地向地修一条隧道(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为了测量、两地之间的距离,一架直升飞机从地起飞,垂直上升米到达处,在处观察地的俯角为,则、两地之间的距离约为( ).8. A.B.C.D.如图,动点从菱形的顶点出发,沿以的速度运动到点.设点的运动时间为(),的面积为().表示与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的值为( ).图图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9.分解因式:.10.某校准备从甲、乙、丙、丁四个科创小组中选出一组,参加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表格反映的是各组平时成绩的平均数(单位:分)及方差,如果要选出一个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的组去参赛,那么应选的组是 .甲乙丙丁11.如果,那么代数式的值是 .12.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点,,,均落在格点上,则.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直线与直线 相交于点,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14.用一组,的值说明命题“若,则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是错误的,这组值可以是 , .15.如图,,,,为上的点,,,则圆心到弦的距离为 .16.(1)(2)运算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数学能力.王老师为帮助学生诊断和改进运算中的问题,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三次运算测试.下面的气泡图中,描述了其中位同学的测试成绩.(气泡圆的圆心横、纵坐标分别表示第一次和第二次测试成绩,气泡的大小表示三次成绩的平均分的高低;气泡越大平均分越高).第一次成绩第二次成绩甲乙在位同学中,有 位同学第一次成绩比第二次成绩高.在甲、乙两位同学中,第三次成绩高的是 .(填“甲”或“乙”).三、解答题(共68分)17.(1)(2)下面是小明设计的“在一个平行四边形内作菱形”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作:菱形(点在上,点在上).作法:①以为圆心,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②以为圆心,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③连接.所以四边形为所求作的菱形.根据小明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在 中,.即.∴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为菱形( )(填推理的依据).18.计算:.19.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0.(1)(2)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若方程有一根大于,求的取值范围.21.(1)(2)如图,在中,,为中点,,且.求证:四边形是矩形.连接交于点,若,,求的长.22.(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双曲线的一个交点是.求和的值.设点是双曲线上一点,直线与轴交于点,若,结合图象,直接写出点的坐标.23.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已于年月日在北京市延庆区开展,吸引了大批游客参观游览.五一小长假期间平均每天入园人数大约是万人,佳佳等名同学组成的学习小组,随机调查了五一假期中入园参观的部分游客,获得了他们在园内参观所用时间,并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参观时间的频数分布表如下:(1)(2)(3)(4)时间(时)频数(人数)频率合计.参观时间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频数人数时间时()根据以上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这里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表中,, .并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请你估算五一假期中平均每天参观时间小于小时的游客约有多少万人?24.(1)(2)如图,⊙是的外接圆,连接,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求证:是⊙的切线.若,⊙的半径为,求的长.25.(1)(2)(3)如图,点是所对弦上一动点,点在的延长线上,过点作交于点,连接,已知,,设,两点间的距离为,的面积为.(当点与点,重合时,的值为.)小亮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亮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与的几组值,如下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的面积为时,的长度约为.26.(1)(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轴交于点.试用含的代数式表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将抛物线沿直线翻折,得到的新抛物线与轴交于点,若,,求的值.已知,,在()的条件下,当线段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时,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27.如图,为等边三角形,点是线段上一动点(点不与,重合),连接,过点作直线的垂线段,垂足为点,将线段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连接,.(1)(2)(3)求证:.延长交于点,求证:为的中点.若的边长为,直接写出的最大值.28.(1)(2)(3)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和直线,给出如下定义:为图形上任意一点,为直线上任意一点,如果,两点间的距离有最小值,那么称这个最小值为图形和直线之间的“确定距离”,记作(,直线).已知,.求(,直线).⊙的圆心为,半径为,若(⊙,直线),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记函数,的图象为图形.若(,直线),直接写出的值.2019年北京东城区初三二模数学试卷(详解)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2. A.B.C. D.【答案】【解析】若,则实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大致位置是( ).C ∵,∴点应该在之间.故选.3.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A.棱柱B.圆柱C.棱锥D.圆锥【答案】下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D1. A.B.C.D.【答案】【解析】若分式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 ).A ∵有意义,∴,解得.4. A. B. C. D.【答案】【解析】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 ).A ①②,得,得,①②,得,得.故选.①②5. A. B. C. D.【答案】A 选项:B 选项:C 选项:D 选项:【解析】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轴对称图形的是(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 C .不.是.6. A.B. C. D.【答案】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将线段沿某一方向平移后,若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B【解析】∵点坐标为,点坐标为,将线段平移至,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向下平移个单位长度,∴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故选:.7. A.米 B.米 C.米 D.米【答案】【解析】如图,某地修建高速公路,要从地向地修一条隧道(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为了测量、两地之间的距离,一架直升飞机从地起飞,垂直上升米到达处,在处观察地的俯角为,则、两地之间的距离约为( ).C由题意得:,在中,,∴米.故选.8. A.B. C.D.【答案】如图,动点从菱形的顶点出发,沿以的速度运动到点.设点的运动时间为(),的面积为().表示与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的值为( ).图图B【解析】由函数图象知:,.又∵.∴,∴在中,,,由勾股定理得:,∴,∴在中,,,,由勾股定理得:,解得.故选.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分解因式: .9.【答案】【解析】.10.某校准备从甲、乙、丙、丁四个科创小组中选出一组,参加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表格反映的是各组平时成绩的平均数(单位:分)及方差,如果要选出一个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的组去参赛,那么应选的组是 .甲乙丙丁【答案】【解析】丙因为乙组、丙组的平均数比甲组、丁组大,而丙组的方差比乙组的小,所以丙组的成绩比较稳定,所以丙组的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应选的组是丙组.11.【答案】【解析】如果,那么代数式的值是 ..12.【答案】方法一:方法二:【解析】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点,,,均落在格点上,则.量角器量取即可.∵,,又∵,,∴.13.【答案】【解析】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直线与直线 相交于点,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由图象可得当时,.14.【答案】【解析】用一组,的值说明命题“若,则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是错误的,这组值可以是 , .; 不唯一,,即可.15.【答案】【解析】如图,,,,为上的点,,,则圆心到弦的距离为 .延长交与点,连接.≌,∴,∵是直径,∴,∵是的中点,过作,∴是的中位线,∴.16.(1)(2)(1)(2)【答案】(1)(2)【解析】运算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数学能力.王老师为帮助学生诊断和改进运算中的问题,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三次运算测试.下面的气泡图中,描述了其中位同学的测试成绩.(气泡圆的圆心横、纵坐标分别表示第一次和第二次测试成绩,气泡的大小表示三次成绩的平均分的高低;气泡越大平均分越高).第一次成绩第二次成绩甲乙在位同学中,有 位同学第一次成绩比第二次成绩高.在甲、乙两位同学中,第三次成绩高的是 .(填“甲”或“乙”).甲在位同学中,有个同学横的横坐标比纵坐标大,所以有位同学第一次成绩比第二次成绩高;故答案为:;在甲、乙两位同学中,根据甲、乙两位同学的位置可知第一次和第二次成绩的平均分差不多,而甲的气泡大,表示三次成绩的平均分的高,所以第三次成绩高的是甲.故答案为:甲.三、解答题(共68分)17.(1)(2)(1)(2)【答案】(1)(2)【解析】下面是小明设计的“在一个平行四边形内作菱形”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作:菱形(点在上,点在上).作法:①以为圆心,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②以为圆心,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③连接.所以四边形为所求作的菱形.根据小明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在 中,.即.∴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为菱形( )(填推理的依据).画图见解析.;;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解析见图片,如下图:∵,,∴ .即.∴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为菱形(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填推理的依据).18.【答案】【解析】计算:..原式.19.【答案】【解析】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画图见解析.,,,.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20.(1)(2)(1)(2)【答案】(1)【解析】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若方程有一根大于,求的取值范围.证明见解析..∵.(2)∴方程有两个实数根.,∴,∴,.∵若方程有一根大于,∴,∴.21.(1)(2)(1)(2)【答案】(1)(2)【解析】如图,在中,,为中点,,且.求证:四边形是矩形.连接交于点,若,,求的长.证明见解析..∵,,∴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为中点,∴,∴,∴四边形是矩形.∵四边形是矩形,∴ ,∵,,∴,,∴,∵,∴∴,∴.故答案为:.22.(1)(2)(1)(2)【答案】(1)(2)【解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双曲线的一个交点是.求和的值.设点是双曲线上一点,直线与轴交于点,若,结合图象,直接写出点的坐标.,.或.把代入,得,把代入,得.或.23.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已于年月日在北京市延庆区开展,吸引了大批游客参观游览.五一小长假期间平均每天入园人数大约是万人,佳佳等名同学组成的学习小组,随机调查了五一假期中入园参观的部分游客,获得了他们在园内参观所用时间,并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参观时间的频数分布表如下:时间(时)频数(人数)频率合计.参观时间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1)(2)(3)(4)(1)(2)(3)(4)【答案】(1)(2)(3)(4)【解析】频数人数时间时()根据以上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这里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表中,, .并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请你估算五一假期中平均每天参观时间小于小时的游客约有多少万人?抽样调查;;画图见解析.万人.同学们随机调查了部分游客,所以是抽样调查.①由表格中一组中,人数是人,频率为,得总人数:(人),所以.②人,所以.③人,所以.解析见图片,如下图:频数人数时间时()在样本数据中,小于小时共占.所以约占(万人).24.如图,⊙是的外接圆,连接,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1)(2)(1)(2)【答案】(1)(2)【解析】求证:是⊙的切线.若,⊙的半径为,求的长.证明见解析..如图,连接,∵,,∴,∵,∴,∴,∴, ∵是⊙的半径,∴是⊙的切线.如图,作于点,由()可知,,∵,∴, 在中,,,∴,,在中,,,∴,∴,∴.25.(1)(2)(3)(1)【答案】如图,点是所对弦上一动点,点在的延长线上,过点作交于点,连接,已知,,设,两点间的距离为,的面积为.(当点与点,重合时,的值为.)小亮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亮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与的几组值,如下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的面积为时,的长度约为 .(2)(3)(1)(2)(3)【解析】画图见解析.或画图,测量,时,,故面积:.故答案为:画出函数图象.在图象中,可找到当时,或.故答案为:或.26.(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轴交于点.试用含的代数式表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3)(1)(2)(3)【答案】(1)(2)(3)【解析】将抛物线沿直线翻折,得到的新抛物线与轴交于点,若,,求的值.已知,,在()的条件下,当线段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时,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或.∵,∴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由对称性可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的取值范围为:或.27.(1)(2)(3)(1)(2)(3)【答案】如图,为等边三角形,点是线段上一动点(点不与,重合),连接,过点作直线的垂线段,垂足为点,将线段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连接,.求证:.延长交于点,求证:为的中点.若的边长为,直接写出的最大值.证明见解析.证明见解析..(1)(2)【解析】∵线段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是等边三角形,在等边和等边中,,,,∴,在和中,,∴≌,∴.如图,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由()可知,,,∵,∴,∴,∵,∴,∴,∴,在和中,,(3)∴,即为的中点..28.(1)(2)(3)(1)(2)(3)【答案】(1)(2)【解析】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和直线,给出如下定义:为图形上任意一点,为直线上任意一点,如果,两点间的距离有最小值,那么称这个最小值为图形和直线之间的“确定距离”,记作(,直线).已知,.求(,直线).⊙的圆心为,半径为,若(⊙,直线),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记函数,的图象为图形.若(,直线),直接写出的值...或.∵,,∴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作于点,x2y24O ∴点是的中点.∵,∴(点,直线).如图所示,①当圆在直线右侧时,作,x246y–224O(3)且时,(⊙,直线),由题意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②当圆在直线左侧时,由对称性得,∴,综上,.①当时,如图函数图象,∴,即,解得,∵,即,将代入中,得.②当时,如图图象,∴,即,解得,∴,即,将代入中,得,综上所述:或.。
2019年北京十一中分校中考数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1.(3分)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目前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其中80万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8×1012B.8×1013C.8×1014D.0.8×1013 2.(3分)在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3.(3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A.B.C.D.4.(3分)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在⊙O上,若∠OCA=50°,AB=4,则的长为()A.πB.πC.πD.π5.(3分)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70°方向的M处,它以每小时40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2小时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40°的N处,则N处与灯塔P 的距离为()A.40海里B.60海里C.70海里D.80海里6.(3分)某企业今年1月份产值为x万元,2月份的产值比1月份减少了10%,则2月份的产值是()A.(1﹣10%)x万元B.(1﹣10%x)万元C.(x﹣10%)万元D.(1+10%)x万元7.(3分)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4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4,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后不放回,再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则两次摸出的小球标号之和等于6的概率为()A.B.C.D.8.(3分)如图,将矩形ABCD沿GH折叠,点C落在点Q处,点D落在AB边上的点E 处,若∠AGE=32°,则∠GHC等于()A.112°B.110°C.108°D.106°9.(3分)为了解中学300名男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若干名男生进行身高测量,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估计该校男生的身高在169.5cm~174.5cm 之间的人数有()A.12B.48C.72D.9610.(3分)若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则第8行第5列的数字是()A.64B.56C.58D.60二、填空题11.(3分)计算:(﹣3)2+(﹣4)0=.12.(3分)分解因式:2x2﹣2=.13.(3分)已知x=3是关于x的不等式3x﹣的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14.(3分)已知点(m﹣1,y1),(m﹣3,y2)是反比例函数y=(m<0)图象上的两点,则y1y2(填“>”或“=”或“<”)15.(3分)如图,已知Rt△ABC中,AC=5,BC=12,∠ACB=90°,P是边AB上的动点,Q是边BC上的动点,且∠CPQ=90°,则线段CQ的取值范围是.16.(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0,4),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点M是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则PM长的最小值为.三、解答题17.在下面16x8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ABC是格点三角形(顶点在网格交点处),请你画出:(1)△ABC的中心对称图形,A点为对称中心;(2)△ABC关于点P的位似△A′B′C′,且位似比为1:2;(3)以A、B、C、D为顶点的所有格点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D.18.现在,红旗商场进行促销活动,出售一种优惠购物卡(注:此卡只作为购物优惠凭证不能顶替货款),花300元买这种卡后,凭卡可在这家商场按标价的8折购物.(1)顾客购买多少元金额的商品时,买卡与不买卡花钱相等?在什么情况下购物合算?(2)小张要买一台标价为3500元的冰箱,如何购买合算?小张能节省多少元钱?(3)小张按合算的方案,把这台冰箱买下,如果红旗商场还能盈利25%,这台冰箱的进价是多少元?19.如图所示,△ABC中,∠B=90°,AB=6cm,BC=8cm.(1)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B点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经过几秒,使△PBQ的面积等于8cm2?(2)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B点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线段PQ能否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若能,求出运动时间;若不能说明理由.(3)若P点沿射线AB方向从A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射线CB方向从C 点出发以2cm/s的速度移动,P,Q同时出发,问几秒后,△PBQ的面积为1cm2?20.为了了解学生关注热点新闻的情况,“两会”期间,小明对班级同学一周内收看“两会”新闻的次数情况作了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图所示(其中男生收看3次的人数没有标出).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各题:(1)该班级女生人数是,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中位数是;(2)对于某个群体,我们把一周内收看某热点新闻次数不低于3次的人数占其所在群体总人数的百分比叫做该群体对某热点新闻的“关注指数”.如果该班级男生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指数”比女生低5%,试求该班级男生人数;(3)为进一步分析该班级男、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特点,小明给出了男生的部分统计量(如表).根据你所学过的统计知识,适当计算女生的有关统计量,进而比较该班级男、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波动大小.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2),B(3,n),在反比例函数y=(m 为常数)的图象上,连接AO并延长与图象的另一支有另一个交点为点C,过点A的直线l与x轴的交点为点D(1,0),过点C作CE∥x轴交直线l于点E.(1)求m的值,并求直线l对应的函数解析式;(2)求点E的坐标;(3)过点B作射线BN∥x轴,与AE的交于点M(补全图形),求证:tan∠ABN=tan ∠CBN.2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A的坐标为(3,﹣1),点D的坐标为(﹣1,﹣1),且AB∥y轴,AD∥x轴.点P是抛物线y=x2+2x上一点,过点P作PE⊥x轴于点E,PF⊥y轴于点F.(1)直接写出点B的坐标;(2)若点P在第二象限,当四边形PEOF是正方形时,求正方形PEOF的边长;(3)以点E为顶点的抛物线y=ax2+bx+c(a≠0)经过点F,当点P在正方形ABCD内部(不包含边)时,求a的取值范围.23.阅读理解:如图①,如果四边形ABCD满足AB=AD,CB=CD,∠B=∠D=90°,那么我们把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完美筝形”.将一张如图①所示的“完美筝形”纸片ABCD先折叠成如图②所示形状,再展开得到图③,其中CE,CF为折痕,∠BCE=∠ECF=∠FCD,点B′为点B的对应点,点D′为点D的对应点,连接EB′,FD′相交于点O.简单应用:(1)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四种图形中,一定为“完美筝形”的是;(2)当图③中的∠BCD=120°时,∠AEB′=°;(3)当图②中的四边形AECF为菱形时,对应图③中的“完美筝形”有个(包含四边形ABCD).拓展提升:当图③中的∠BCD=90°时,连接AB′,请探求∠AB′E的度数,并说明理由.2019年北京十一中分校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分)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目前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其中80万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8×1012B.8×1013C.8×1014D.0.8×1013【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80万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1013.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2.(3分)在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3.(3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A.B.C.D.【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主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从正面看第一层是三个小正方形,第二层中间一个小正方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主视图.4.(3分)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在⊙O上,若∠OCA=50°,AB=4,则的长为()A.πB.πC.πD.π【分析】直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的度数,再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出∠BOC的度数,再利用弧长公式求出答案.【解答】解:∵∠OCA=50°,OA=OC,∴∠A=50°,∴∠BOC=100°,∵AB=4,∴BO=2,∴的长为:=π.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弧长公式应用以及圆周角定理,正确得出∠BOC的度数是解题关键.5.(3分)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70°方向的M处,它以每小时40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2小时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40°的N处,则N处与灯塔P的距离为()A.40海里B.60海里C.70海里D.80海里【分析】根据方向角的定义即可求得∠M=70°,∠N=40°,则在△MNP中利用内角和定理求得∠NPM的度数,证明三角形MNP是等腰三角形,即可求解.【解答】解:MN=2×40=80(海里),∵∠M=70°,∠N=40°,∴∠NPM=180°﹣∠M﹣∠N=180°﹣70°﹣40°=70°,∴∠NPM=∠M,∴NP=MN=80(海里).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向角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理解方向角的定义是关键.6.(3分)某企业今年1月份产值为x万元,2月份的产值比1月份减少了10%,则2月份的产值是()A.(1﹣10%)x万元B.(1﹣10%x)万元C.(x﹣10%)万元D.(1+10%)x万元【分析】直接利用2月份比1月份减少了10%,表示出2月份产值.【解答】解:∵1月份产值x亿元,2月份的产值比1月份减少了10%,∴2月份产值达到(1﹣10%)x亿元.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理解各月之间的百分比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7.(3分)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4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4,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后不放回,再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则两次摸出的小球标号之和等于6的概率为()A .B .C .D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两次摸出的小球标号之和等于6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画树状图得:∵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两次摸出的小球标号之和等于6的有2种情况,∴两次摸出的小球标号之和等于6的概率==.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当有两个元素时,可用树形图列举,也可以列表列举.解题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8.(3分)如图,将矩形ABCD 沿GH 折叠,点C 落在点Q 处,点D 落在AB 边上的点E 处,若∠AGE =32°,则∠GHC 等于( )A .112°B .110°C .108°D .106°【分析】由折叠可得,∠DGH =∠DGE =74°,再根据AD ∥BC ,即可得到∠GHC =180°﹣∠DGH =106°.【解答】解:∵∠AGE =32°,∴∠DGE =148°,由折叠可得,∠DGH =∠DGE =74°,∵AD ∥BC ,∴∠GHC =180°﹣∠DGH =106°,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9.(3分)为了解中学300名男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若干名男生进行身高测量,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估计该校男生的身高在169.5cm~174.5cm 之间的人数有()A.12B.48C.72D.96【分析】根据直方图求出身高在169.5cm~174.5cm之间的人数的百分比,然后乘以300,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图形,身高在169.5cm~174.5cm之间的人数的百分比为:×100%=24%,所以,该校男生的身高在169.5cm~174.5cm之间的人数有300×24%=72(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10.(3分)若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则第8行第5列的数字是()A.64B.56C.58D.60【分析】观察数据的排列规律得到每一行的第一列的数字为行数的平方,每列的数从第一列开始依次减小1,据此可得.【解答】解:由题意可得每行的第一列数字为行数的平方,所以第8行第1列的数字为82=64,则第8行第5列的数字是64﹣5+1=60,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找出数字之间的排列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二、填空题11.(3分)计算:(﹣3)2+(﹣4)0=10.【分析】直接利用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以及零指数幂的性质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9+1=10.故答案为:1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12.(3分)分解因式:2x2﹣2=2(x+1)(x﹣1).【分析】先提取公因式2,再根据平方差公式进行二次分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2x2﹣2=2(x2﹣1)=2(x+1)(x﹣1).故答案为:2(x+1)(x﹣1).【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提取公因式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二次分解,注意分解要彻底.13.(3分)已知x=3是关于x的不等式3x﹣的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4.【分析】将x=3代入不等式,再求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x=3是关于x的不等式3x﹣的解,∴9﹣>2,解得a<4.故a的取值范围是a<4.故答案为:a<4.【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的定义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根据不等式的解的定义得出9﹣>2是解题的关键.14.(3分)已知点(m﹣1,y1),(m﹣3,y2)是反比例函数y=(m<0)图象上的两点,则y1>y2(填“>”或“=”或“<”)【分析】由反比例函数系数小于0,可得出该反比例函数在第二象限单增,结合m﹣1、m﹣3之间的大小关系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在反比例函数y=(m<0)中,k=m<0,∴该反比例函数在第二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m﹣3<m﹣1<0,∴y1>y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函数的单调性.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反比例函数的系数结合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找出其单调性是关键.15.(3分)如图,已知Rt△ABC中,AC=5,BC=12,∠ACB=90°,P是边AB上的动点,Q是边BC上的动点,且∠CPQ=90°,则线段CQ的取值范围是≤CQ<12.【分析】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则分析以CQ为直径的圆和斜边AB的公共点的情况:一是半圆和AB相切;二是半圆和AB相交.首先求得相切时CQ的值,即可进一步求得相交时CQ的范围.【解答】解:∵Rt△ABC中,AC=5,BC=12,∠ACB=90°,∴AB=13,①当半圆O与AB相切时,如图,连接OP,则OP⊥AB,且AC=AP=5,∴PB=AB﹣AP=13﹣5=8;设CO=x,则OP=x,OB=12﹣x;在Rt△OPB中,OB2=OP2+OB2,即(12﹣x)2=x2+82,解之得x=,∴CQ=2x=;即当CQ=且点P运动到切点的位置时,△CPQ为直角三角形.②当<CQ<12时,半圆O与直线AB有两个交点,当点P运动到这两个交点的位置时,△CPQ为直角三角形③当0<CQ<时,半圆O与直线AB相离,即点P在AB边上运动时,均在半圆O外,∠CPQ<90°,此时△CPQ不可能为直角三角形.∴当≤CQ<12时,△CPQ可能为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CQ<12.【点评】综合运用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的推论以及切线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进行计算.16.(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0,4),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点M是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则PM长的最小值为.【分析】认真审题,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PM⊥AB时线段PM最短,分别求出PB、OB、OA、AB的长度,利用△PBM∽△ABO,即可求出本题的答案.【解答】解:如图,过点P作PM⊥AB,则:∠PMB=90°,当PM⊥AB时,PM最短,因为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可得点A的坐标为(4,0),点B的坐标为(0,﹣3),在Rt△AOB中,AO=4,BO=3,AB==5,∵∠BMP=∠AOB=90°,∠B=∠B,PB=OP+OB=7,∴△PBM∽△ABO,∴=,即:,所以可得:P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最短,以及三角形相似的性质与判定等知识点,是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注意认真总结.三、解答题17.在下面16x8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ABC是格点三角形(顶点在网格交点处),请你画出:(1)△ABC的中心对称图形,A点为对称中心;(2)△ABC关于点P的位似△A′B′C′,且位似比为1:2;(3)以A、B、C、D为顶点的所有格点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D.【分析】(1)由A为对称中心,故A点不动,连接BA并延长,使AD=AB,连接CA 并延长,使AE=AC,连接ED,三角形AED为三角形ABC关于A中心对称的图形,如图所示;(2)连接AP并延长,使A′P=2AP,连接BP并延长,使B′P=2BP,连接CP并延长,使C′P=2CP,连接A′B′,A′C′,B′C′,△A′B′C′为所求作的三角形;(3)满足题意的D点有3个,分别是以AB为对角线作出的平行四边形ACBD1,以AC 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ABCD2,以BC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ABD3C,如图所示.【解答】解:(1)如图所示:△AED为所求作的三角形;(2)如图所示:△A′B′C′为所求作的三角形;(3)如图所示:D1,D2,D3为所求作的点.【点评】此题考查了作图﹣位似变换及旋转变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其中画位似图形的一般步骤为:①确定位似中心,②分别连接并延长位似中心和能代表原图的关键点;③根据相似比,确定能代表所作的位似图形的关键点;顺次连接上述各点,得到放大或缩小的图形,同时第三问满足题意的点D的位置有3处,注意找全.18.现在,红旗商场进行促销活动,出售一种优惠购物卡(注:此卡只作为购物优惠凭证不能顶替货款),花300元买这种卡后,凭卡可在这家商场按标价的8折购物.(1)顾客购买多少元金额的商品时,买卡与不买卡花钱相等?在什么情况下购物合算?(2)小张要买一台标价为3500元的冰箱,如何购买合算?小张能节省多少元钱?(3)小张按合算的方案,把这台冰箱买下,如果红旗商场还能盈利25%,这台冰箱的进价是多少元?【分析】(1)根据花300元买这种卡后,凭卡可在这家商场按标价的8折购物,得出等式进而求出即可;(2)根据(1)中所求即可得出怎样购买合算;(3)首先假设进价为y,则可得出(300+3500×0.8)﹣y=25%y进而求出即可.【解答】(1)解:设顾客购买x元金额的商品时,买卡与不买卡花钱相等.根据题意,得300+0.8x=x,解得x=1500,所以,当顾客消费少于1500元时不买卡合算;当顾客消费等于1500元时买卡与不买卡花钱相等;当顾客消费大于1500元时买卡合算;(2)小张买卡合算,3500﹣(300+3500×0.8)=400,所以,小张能节省400元钱;(3)设进价为y元,根据题意,得(300+3500×0.8)﹣y=25%y,解得y=2480答:这台冰箱的进价是2480元.【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确得出买卡后付费等式是解题关键.19.如图所示,△ABC中,∠B=90°,AB=6cm,BC=8cm.(1)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B点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经过几秒,使△PBQ的面积等于8cm2?(2)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B点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线段PQ能否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若能,求出运动时间;若不能说明理由.(3)若P点沿射线AB方向从A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射线CB方向从C 点出发以2cm/s的速度移动,P,Q同时出发,问几秒后,△PBQ的面积为1cm2?【分析】(1)设经过x秒,使△PBQ的面积等于8cm2,根据等量关系:△PBQ的面积等于8cm2,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设经过y秒,线段PQ能否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根据面积之间的等量关系和判别式即可求解;(3)分三种情况:①点P在线段AB上,点Q在线段CB上(0<x<4);②点P在线段AB上,点Q在射线CB上(4<x<6);③点P在射线AB上,点Q在射线CB上(x >6);进行讨论即可求解.【解答】解:(1)设经过x秒,使△PBQ的面积等于8cm2,依题意有(6﹣x)•2x=8,解得x1=2,x2=4,经检验,x1,x2均符合题意.故经过2秒或4秒,△PBQ的面积等于8cm2;(2)设经过y秒,线段PQ能否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依题意有△ABC的面积=×6×8=24,(6﹣y)•2y=12,y2﹣6y+12=0,∵△=b2﹣4ac=36﹣4×12=﹣12<0,∴此方程无实数根,∴线段PQ不能否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3)①点P在线段AB上,点Q在线段CB上(0<x<4),设经过m秒,依题意有(6﹣m)(8﹣2m)=1,m2﹣10m+23=0,解得m1=5+,m2=5﹣,经检验,m1=5+不符合题意,舍去,∴m=5﹣;②点P在线段AB上,点Q在射线CB上(4<x<6),设经过n秒,依题意有(6﹣n)(2n﹣8)=1,n2﹣10n+25=0,解得n1=n2=5,经检验,n=5符合题意.③点P在射线AB上,点Q在射线CB上(x>6),设经过k秒,依题意有(k﹣6)(2k﹣8)=1,k2﹣10k+23=0,解得k1=5+,k2=5﹣,经检验,k1=5﹣不符合题意,舍去,∴k=5+;综上所述,经过(5﹣)秒,5秒,(5+)秒后,△PBQ的面积为1cm2.【点评】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注意分类思想的运用.20.为了了解学生关注热点新闻的情况,“两会”期间,小明对班级同学一周内收看“两会”新闻的次数情况作了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图所示(其中男生收看3次的人数没有标出).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各题:(1)该班级女生人数是20,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中位数是3;(2)对于某个群体,我们把一周内收看某热点新闻次数不低于3次的人数占其所在群体总人数的百分比叫做该群体对某热点新闻的“关注指数”.如果该班级男生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指数”比女生低5%,试求该班级男生人数;(3)为进一步分析该班级男、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特点,小明给出了男生的部分统计量(如表).根据你所学过的统计知识,适当计算女生的有关统计量,进而比较该班级男、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波动大小.【分析】(1)将柱状图中的女生人数相加即可求得总人数,中位数为第10与11名同学的次数的平均数.(2)先求出该班女生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指数”,即可得出该班男生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指数”,再列方程解答即可.(3)比较该班级男、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波动大小,需要求出女生的方差.【解答】解:(1)20,3;(2)由题意:该班女生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指数”为所以,男生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指数”为60%设该班的男生有x人则,解得:x=25答:该班级男生有25人.(3)该班级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平均数为,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方差为:因为2>,所以男生比女生的波动幅度大.【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程度.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2),B(3,n),在反比例函数y=(m 为常数)的图象上,连接AO并延长与图象的另一支有另一个交点为点C,过点A的直线l与x轴的交点为点D(1,0),过点C作CE∥x轴交直线l于点E.(1)求m的值,并求直线l对应的函数解析式;(2)求点E的坐标;(3)过点B作射线BN∥x轴,与AE的交于点M(补全图形),求证:tan∠ABN=tan ∠CBN.【分析】(1)将点A(,2)代入y=求出m的值,再将A(,2),D(1,0)分别代入y=kx+b,求出k、b的值;(2)由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中心对称性可知点C的坐标为C(﹣,﹣2),由y E=y C求出E点坐标.(3)作AF⊥BN于点G,与射线BN交于点G,作CH⊥BN于点H,由于点B(3,n)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求出n=,在Rt△ABG中、Rt△BCH中,求出tan∠ABH和tan ∠CBH的值即可.【解答】解:(1)∵点A(,2)在反比例函数y=(m为常数)的图象上,∴m=×2=1.∴反比例函数y=(m为常数)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y=.设直线l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k,b为常数,k≠0).∵直线l经过点A(,2),D(1,0),∴,解得,∴直线l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4x+4.(2)由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中心对称性可知点C的坐标为C(﹣,﹣2).∵CE∥x轴交直线l于点E,∴y E=y C.∴点E的坐标为E(,﹣2).(3)如图,作AF⊥BN于点G,与射线BN交于点G,作CH⊥BN于点H,∵点B(3,n)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n=,∴B(3,),G(,),H(﹣,).在Rt△ABG中,tan∠ABH===,在Rt△BCH中,tan∠CBH===,∴tan∠ABN=tan∠CBN.【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综合题,涉及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三角函数的定义等知识,值得关注.2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A的坐标为(3,﹣1),点D的坐标为(﹣1,﹣1),且AB∥y轴,AD∥x轴.点P是抛物线y=x2+2x上一点,过点P作PE⊥x轴于点E,PF⊥y轴于点F.(1)直接写出点B的坐标;(2)若点P在第二象限,当四边形PEOF是正方形时,求正方形PEOF的边长;(3)以点E为顶点的抛物线y=ax2+bx+c(a≠0)经过点F,当点P在正方形ABCD内部(不包含边)时,求a的取值范围.【分析】(1)先利用A点和D点坐标得到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然后写出B点坐标;(2)设点P(x,x2+2x),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得到PE=PF,即x2+2x=﹣x,然后解方程求出x即可得到正方形PEOF的边长;(3)设P(m,m2+2m)(m≠0),则E(m,0),F(0,m2+2m),利用顶点式表示以E为顶点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a(x﹣m)2,再把F(0,m2+2m)代入得m=,接着求出抛物线y=x2+2x与BC的交点坐标为(1,3),则利用点P在正方形ABCD内部(不包含边)得到﹣1<m<1且m≠0,然后分别解﹣1<<0和0<<1即可.【解答】解:(1)∵点A的坐标为(3,﹣1),点D的坐标为(﹣1,﹣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B(3,3);(2)设点P(x,x2+2x),∵四边形PEOF是正方形,∴PE=PF,即x2+2x=﹣x,解得x1=0,x2=﹣3,∴P(﹣3,3),∴正方形PEOF的边长为3;(3)设P(m,m2+2m)(m≠0),则E(m,0),F(0,m2+2m),以E为顶点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a(x﹣m)2,把F(0,m2+2m)代入得a(0﹣m)2=m2+2m,解得m=,当y=3时,x2+2x=3,解得x1=﹣3,x2=1,抛物线y=x2+2x与BC的交点坐标为(1,3),∵点P在正方形ABCD内部(不包含边),∴﹣1<m<1且m≠0,当﹣1<m<0时,﹣1<<0,解得a<﹣1;当0<m<1时,0<<1,解得a>3,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a<﹣1或a>3.【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会解不等式;理解坐标与图形性质.23.阅读理解:如图①,如果四边形ABCD满足AB=AD,CB=CD,∠B=∠D=90°,那么我们把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完美筝形”.将一张如图①所示的“完美筝形”纸片ABCD先折叠成如图②所示形状,再展开得到图③,其中CE,CF为折痕,∠BCE=∠ECF=∠FCD,点B′为点B的对应点,点D′为点D的对应点,连接EB′,FD′相交于点O.简单应用:(1)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四种图形中,一定为“完美筝形”的是正方形;(2)当图③中的∠BCD=120°时,∠AEB′=80°;(3)当图②中的四边形AECF为菱形时,对应图③中的“完美筝形”有5个(包含四边形ABCD).拓展提升:当图③中的∠BCD=90°时,连接AB′,请探求∠AB′E的度数,并说明理由.【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完美筝形”的定义容易得出结论;(2)先证出∠AEB′=∠BCB′,再求出∠BCE=∠ECF=40°,即可得出结果;(3)由折叠的性质得出BE=B′E,BC=B′C,∠B=∠CB′E=90°,CD=CD′,FD=FD′,∠D=∠CD′F=90°,即可得出四边形EBCB′、四边形FDCD′是“完美筝形”;由题意得出∠OD′E=∠OB′F=90°,CD′=CB′,由菱形的性质得出AE=AF,CE =CF,再证明△OED′≌△OFB′,得出OD′=OB′,OE=OF,证出∠AEB′=∠AFD′=90°,即可得出四边形CD′OB′、四边形AEOF是“完美筝形”;即可得出结论;当图③中的∠BCD=90°时,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证明A、E、B′、F四点共圆,得出,由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出∠AB′E的度数.【解答】解:(1)①∵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D=BC,∠A=∠C≠90°,∠B=∠D≠90°,∴AB≠AD,BC≠CD,∴平行四边形不一定为“完美筝形”;。
2019年北京市第一七九中学中考数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舌尖上的浪费让人触目惊心,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499.5亿千克,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应表示为()A.4.995×1011B.49.95×1010C.0.4995×1011D.4.995×10102.下图中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3.如图,由5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成一个立体图形,它的左视图是()A.B.C.D.4.如图,AB是⊙O的直径,点D为⊙O上一点,且∠ABD=30°,BO=4,则的长为()A.B.C.2πD.5.如图,C表示灯塔,轮船从A处出发以每时30海里的速度向正北(AN)方向航行,2小时后到达B处,测得C在A的北偏东30°方向,并在B的北偏东60°方向,那么B处与灯塔C之间的距离为()海里.A.60B.80C.100D.1206.据省统计局发布,2017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数比2016年增长22.1%.假定2018年的年增长率保持不变,2016年和2018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分别为a万件和b万件,则()A.b=(1+22.1%×2)a B.b=(1+22.1%)2aC.b=(1+22.1%)×2a D.b=22.1%×2a7.用2、3、4三个数字排成一个三位数,则排出的数是偶数的概率为()A.B.C.D.8.如图,将直尺与含30°角的三角尺摆放在一起,若∠1=20°,则∠2的度数是()A.30°B.40°C.50°D.60°9.某校为了了解九年级500名学生的体能情况,随机抽查了其中的30名学生,测试了1分钟仰卧起座的次数,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请你根据图示计算,估计仰卧起座次数在15~20之间的学生有()A.50B.85C.165D.20010.填在如图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一定的规律,按此规律得出a、b的值分别为()A.10、91B.12、91C.10、95D.12、95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11.计算:()0﹣1=.12.分解因式:4m2﹣16n2=.13.不等式>1的解集是.14.已知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的任一分支上,y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k的值.15.如图,计划把水从河中引到水池A中,先过点A作AB⊥CD,垂足为点B,然后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16.如图,定点A(﹣2,0),动点B在直线y=x上运动,当线段AB最短时,点B的坐标为.三.解答题(共7小题)17.如图,在由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10×10网格中,已知点O,A,B均为网格线的交点.(1)在给定的网格中,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线段AB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线段A1B1(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A1,B1),画出线段A1B1;(2)将线段A1B1绕点B1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2B1,画出线段A2B1;(3)以A,A1,B1,A2为顶点的四边形AA1B1A2的面积是个平方单位.18.A、B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120千米/时,乙车速度为80千米/时,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19.如图,在Rt△ABC中,∠C=90°,BC=6cm,AC=8cm,点P从点C开始沿射线CA方向以1cm/s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也从点C开始沿射线CB方向以3cm/s的速度运动.(1)几秒后△PCQ的面积为3cm2?此时PQ的长是多少?(结果用最简二次根式表示)(2)几秒后以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22cm2?20.体育节中,学校组织八年级学生举行定点投篮比赛,要求每班选派10名队员参加.下面是一班和二班参赛队员定点投篮比赛成绩的折线统计图(每人投篮10次,每投中一次记1分),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将下表中一、二班队员投篮比赛成绩的有关数据补充完整:(2)观察统计图,判断一班、二班10名队员投篮成绩的方差的大小关系:s一班2s二班2;(3)综合(1)、(2)中的数据,选择一个方面对一班、二班10名队员定点投篮比赛成绩进行评价.例如:从两班成绩的平均数看,一班成绩高于二班,除此之外,你的评价是:21.如图,点A的坐标为(3,0),点C的坐标为(0,4),OABC为矩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AB的中点D,且和BC相交于点E,F为第一象限的点,AF=12,CF=13.(1)求反比例函数和直线OE的函数解析式;(2)求四边形OAFC的面积?22.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点A和B(3,0),与y轴交于点C(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M是抛物线上在x轴下方的动点,过M作MN∥y轴交直线BC于点N,求线段MN的最大值;(3)E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F是抛物线上一点,是否存在以A,B,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定义:数学活动课上,乐老师给出如下定义:有一组对边相等而另一组对边不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对等四边形.理解:(1)如图1,已知A、B、C在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请在方格图中画出以格点为顶点,AB、BC为边的两个对等四边形ABCD;(2)如图2,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AB是⊙O的直径,AC=BD.求证:四边形ABCD是对等四边形;(3)如图3,在Rt△PBC中,∠PCB=90°,BC=11,tan∠PBC=,点A在BP边上,且AB=13.用圆规在PC上找到符合条件的点D,使四边形ABCD为对等四边形,并求出CD的长.2019年北京市第一七九中学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非负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将499.5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995×1010.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2.【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第一个图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故错误;第二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第三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第四、五个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好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两边图象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3.【分析】找到从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左视图中.【解答】解:从左面看易得第一层有2个正方形,第二层最左边有一个正方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左视图是从物体的左面看得到的视图.4.【分析】先计算圆心角为120°,根据弧长公式=,可得结果.【解答】解:连接OD,∵∠ABD=30°,∴∠AOD=2∠ABD=60°,∴∠BOD=120°,∴的长==,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弧长的计算和圆周角定理,熟练掌握弧长公式是关键,属于基础题.5.【分析】将方位表示的角度转化为题目中对应角的度数,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NBC=∠A+∠C,∠NBC=60°,∠A=30°∴∠C=30°.∴△ABC为等腰三角形.船从A到B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走了2小时,∴AB=BC=60海里.故选:A.【点评】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本题可用直角三角形性质解,但用等腰三角形更为简单,可根据自己情况灵活选择.6.【分析】根据2016年的有效发明专利数×(1+年平均增长率)2=2018年的有效发明专利数.【解答】解:因为2016年和2018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分别为a万件和b万件,所以b=(1+22.1%)2a.故选:B.【点评】考查了列代数式,掌握2次增长或下降之类方程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分析】首先利用列举法可得:用2,3,4三个数字排成一个三位数,等可能的结果有:234,243,324,342,423,432;且排出的数是偶数的有:234、324、342、432,然后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用2,3,4三个数字排成一个三位数,等可能的结果有:234,243,324,342,423,432;∵排出的数是偶数的有:234、324、342、432;∴排出的数是偶数的概率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列举法求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8.【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BEF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2的度数.【解答】解:如图,∵∠BEF是△AEF的外角,∠1=20°,∠F=30°,∴∠BEF=∠1+∠F=50°,∵AB∥CD,∴∠2=∠BEF=5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9.【分析】用被抽查的30名学生中15~20之间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数乘以九年级学生总人数,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500×=5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10.【分析】分析前三个正方形,发现“右上的数=左上的数+3,左下的数=左上的数+4,右下的数=右上的数×左下的数+1”,依此即可得出a、b、c的值.【解答】解:分析正方形中的四个数:∵第一个正方形中0+3=3,0+4=4,3×4+1=13;第二个正方形中2+3=5,2+4=6,5×6+1=31;第三个正方形中4+3=7,4+4=8,7×8+1=57.∴c=6+3=9,a=6+4=10,b=9×10+1=9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的数字的变换类,解题的关键是分析正方形中四个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右上的数=左上的数+3,左下的数=左上的数+4,右下的数=右上的数×左下的数+1”.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给定的正方形中的4个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关键.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11.【分析】根据零指数幂:a0=1(a≠0)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1﹣1=0,故答案为: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零指数幂,关键是掌握a0=1(a≠0).12.【分析】原式提取4后,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解答】解:原式=4(m+2n)(m﹣2n).故答案为:4(m+2n)(m﹣2n)【点评】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3.【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得基本步骤依次计算可得.【解答】解:去分母,得:x﹣8>2,移项,得:x>2+8,合并同类项,得:x>10,故答案为:x>10.【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有分母先去分母,再去括号,然后进行移项,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到不等式的左边,再进行合并同类项,最后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可得到不等式的解集.14.【分析】根据“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的任一分支上,y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得到关于k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1﹣k<0,解得:k>1,故答案为:k>1.【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正确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15.【分析】根据垂线段的性质,可得答案.【解答】解:先过点A作AB⊥CD,垂足为点B,然后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垂线段最短;故答案为:垂线段最短.【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线段,利用垂线段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6.【分析】过A作AD⊥直线y=x,过D作DE⊥x轴于E,即当B点和D点重合时,线段AB的长最短,求出∠DOA=∠OAD=∠EDO=∠EDA=45°,OA=2,求出OE=DE=1,求出D的坐标即可.【解答】解:过A作AD⊥直线y=x,过D作DE⊥x轴于E,则∠DOA=∠OAD=∠EDO=∠EDA=45°,∵A(﹣2,0),∴OA=2,∴OE=DE=1,∴D的坐标为(﹣1,﹣1),即动点B在直线y=x上运动,当线段AB最短时,点B的坐标为(﹣1,﹣1),故答案为:(﹣1,﹣1).【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垂线段最短,坐标与图形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求出符合条件的点的位置.三.解答题(共7小题)17.【分析】(1)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线段AB放大为原来的2倍,即可画出线段A1B1;(2)将线段A1B1绕点B1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2B1,即可画出线段A2B1;(3)连接AA2,即可得到四边形AA1B1A2为正方形,进而得出其面积.【解答】解:(1)如图所示,线段A1B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线段A2B1即为所求;(3)由图可得,四边形AA1B1A2为正方形,∴四边形AA 1B 1A 2的面积是()2=()2=20.故答案为:2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变换以及旋转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的运用,利用相似变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关键.18.【分析】应该有两种情况,第一次应该还没相遇时相距50千米,第二次应该是相遇后交错离开相距50千米,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第一次相距50千米时,经过了x 小时.(120+80)x =450﹣50x =2.设第二次相距50千米时,经过了y 小时.(120+80)y =450+50y =2.5经过2小时或2.5小时相距50千米.【点评】本题考查理解题意能力,关键知道相距50千米时有两次以及知道路程=速度×时间,以路程做为等量关系可列方程求解.19.【分析】(1)设出运动所求的时间,可将PC 和CQ 的长表示出来,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列出等式,可将时间求出;(2)需要对点P 的不同位置进行分类讨论:①当P 在线段AC 上,Q 在线段BC 上时,0<t <2S四边形APQB =S △ABC ﹣S△PQC ,得, ②当P 在线段AC 上,Q 在线段BC 延长线上时,2<t <8,S 四边形APBQ =S △AQC ﹣S △PBC ; ③当P 在线段AC 的延长线上,Q 在线段BC 延长线上时,t >8,S 四边形ABQP =S △PQC ﹣S △ABC .【解答】解:(1)设t 秒后△PCQ 的面积为3平方厘米,则有PC =t cm ,CQ =3t cm ,依题意,得: t ×3t =3,t 2=2(舍去),由勾股定理,得:PQ =.答:秒后△PCQ 的面积为3平方厘米,此时PQ 的长是;(2)①当P 在线段AC 上,Q 在线段BC 上时,0<t <2S 四边形APQB =S △ABC ﹣S △PQC,解得,②当P 在线段AC 上,Q 在线段BC 延长线上时,2<t <8,S 四边形APBQ =S △AQC ﹣S △PBC9t =22,解得;③当P 在线段AC 的延长线上,Q 在线段BC 延长线上时,t >8,S 四边形ABQP =S △PQC ﹣S △ABC(不符合题意,舍去),(或者得,,都不符合题意,舍去),综上:或.答,经过秒或秒,以A 、B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22cm 2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此题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进行求解.20.【分析】(1)从图中得出两个班的10名队员的成绩,分别求得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填表即可;(2)计算出方差,进一步比较得出答案即可;(3)从中位数,众数及方差进一步分析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1)一班10名队员投篮成绩:7,10,9,5,8,10,8,6,9,10;平均数:(7+10+9+5+8+10+8+6+9+10)÷10=8.2,从小到大排列为:5,6,7,8,8,9,9,10,10,10;中位数为:8.5;众数为:10;二班10名队员投篮成绩:8,9,8,8,7,8,9,8,8,7;平均数:(8+9++8+8+7+8+9+8+8+7)÷10=8;从小到大排列为:7,7,8,8,8,8,8,8,9,9;中位数为:8;众数为:8;填表如下:(2)s一班2=[(5﹣8.2)2+(6﹣8.2)2+(7﹣8.2)2+2×(8﹣8.2)2+2×(9﹣8.2)2+3×(10﹣8.2)2]=2.11;s二班2=[2×(7﹣8)2+6×(8﹣8)2+2×(8﹣9)2]=0.4;所以s一班2>s二班2;(3)从中位数来看,一班高于二班,从方差来看,二班的稳定性较好,队员的整体水平相差不大,一班队员的个体水平较高.【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方差的意义及求法,从图表中得出信息,进一步利用这些知识来评价这组数据是解题关键.21.【分析】(1)易得点B的坐标为(3,4),点D的坐标为(3,2),把D(3,2)代入,得k=6,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设点E的坐标为(m,4),将其代入,得m=,确定点E的坐标为(,4),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直线OE的解析式;(2)连接AC,在Rt△OAC中,OA=3,OC=4,利用勾股数易得AC=5,则有AC2+AF2=52+122=132=CF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CAF=90°,于是四边形OAFC的面积可化为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进行计算.【解答】解:(1)依题意,得点B的坐标为(3,4),点D的坐标为(3,2),将D(3,2)代入,得k=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设点E 的坐标为(m ,4),将其代入,得m =,∴点E 的坐标为(,4),设直线OE 的解析式为y =k 1x ,将(,4)代入得k 1=,∴直线OE 的解析式为y =x ;(2)连接AC ,如图,在Rt △OAC 中,OA =3,OC =4,∴AC =5,而AF =12,CF =13.∴AC 2+AF 2=52+122=132=CF 2,∴∠CAF =90°,∴S 四边形OAFC =S △OAC +S △CAF=×3×4+×5×12=6+30=36.【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点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点的横纵坐标满足其解析式.也考查了待定系数法和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以及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2.【分析】(1)由点B 、C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出点M 的坐标以及直线BC 的解析式,由点B 、C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BC 的解析式,结合点M 的坐标即可得出点N 的坐标,由此即可得出线段MN 的长度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再结合点M 在x 轴下方可找出m 的取值范围,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最值问题;(3)讨论:当以AB为对角线,利用EA=EB和四边形AFBE为平行四边形得到四边形AFBE为菱形,则点F也在对称轴上,即F点为抛物线的顶点,所以F点坐标为(﹣1,﹣4);当以AB 为边时,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EF=AB=4,则可确定F的横坐标,然后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到F点的纵坐标.【解答】解:(1)将点B(3,0)、C(0,3)代入抛物线y=x2+bx+c中,得:,解得:.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3.(2)设点M的坐标为(m,m2﹣4m+3),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3,把点B(3,0)代入y=kx+3中,得:0=3k+3,解得:k=﹣1,∴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MN∥y轴,∴点N的坐标为(m,﹣m+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3=(x﹣2)2﹣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2,∴点(1,0)在抛物线的图象上,∴1<m<3.∵线段MN=﹣m+3﹣(m2﹣4m+3)=﹣m2+3m=﹣(m﹣)2+,∴当m=时,线段MN取最大值,最大值为.(3)存在.点F的坐标为(2,﹣1)或(0,3)或(4,3).当以AB为对角线,如图1,∵四边形AFBE为平行四边形,EA=EB,∴四边形AFBE为菱形,∴点F也在对称轴上,即F点为抛物线的顶点,∴F点坐标为(2,﹣1);当以AB为边时,如图2,∵四边形AFBE为平行四边形,∴EF=AB=2,即F2E=2,F1E=2,∴F1的横坐标为0,F2的横坐标为4,对于y=x2﹣4x+3,当x=0时,y=3;当x=4时,y=16﹣16+3=3,∴F点坐标为(0,3)或(4,3).综上所述,F点坐标为(2,﹣1)或(0,3)或(4,3).【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2)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最值问题;(3)注意分类思想的运用.23.【分析】(1)根据对等四边形的定义,进行画图即可;(2)连接AC,BD,证明Rt△ADB≌Rt△ACB,得到AD=BC,又AB是⊙O的直径,所以AB ≠CD,即可解答;(3)根据对等四边形的定义,分两种情况:①若CD=AB,此时点D在D1的位置,CD1=AB =13;②若AD=BC=11,此时点D在D2、D3的位置,AD2=AD3=BC=11;利用勾股定理和矩形的性质,求出相关相关线段的长度,即可解答.【解答】解:(1)如图1所示(画2个即可).(2)如图2,连接AC,BD,∵AB是⊙O的直径,∴∠ADB=∠ACB=90°,在Rt△ADB和Rt△ACB中,∴Rt△ADB≌Rt△ACB,∴AD=BC,又∵AB是⊙O的直径,∴AB≠CD,∴四边形ABCD是对等四边形.(3)如图3,点D的位置如图所示:①若CD=AB,此时点D在D1的位置,CD1=AB=13;②若AD=BC=11,此时点D在D2、D3的位置,AD2=AD3=BC=11,过点A分别作AE⊥BC,AF⊥PC,垂足为E,F,设BE=x,∵tan∠PBC=,∴AE=,在Rt△ABE中,AE2+BE2=AB2,即,解得:x1=5,x2=﹣5(舍去),∴BE=5,AE=12,∴CE=BC﹣BE=6,由四边形AECF为矩形,可得AF=CE=6,CF=AE=12,在Rt△AFD2中,,∴,,综上所述,CD的长度为13、12﹣或1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四边形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并能运用“等对角四边形”这个概念.在(3)中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
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27的立方根是()A. −3B. 3C. ±3D. √−332.如图,两条直线AB,CD交于点O,射线OM是∠AOC的平分线,若∠BOD=80°,则∠BOM等于()A. 140°B. 120°C. 100°D. 803.科学家在海底下约4.8公里深处的沙岩中,发现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神秘生物,它们的最小身长只有0.00000002米,甚至比已知的最小细菌还要小.将0.0000000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2×10−7B. 2×10−8C. 2×10−9D. 2×10−104.实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若−a<c<b,则实数c的值可能是()A. −12B. 0 C. 1 D. 725.图1是矗立千年而不倒的应县木塔一角,它使用了六十多种形态各异的斗栱(dǒugǒng).斗栱是中国古代匠师们为减少立柱与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而创造的一种独特的结构,位于柱与梁之间,斗栱是由斗、升、栱、翘、昂组成,图2是其中一个组成部件的三视图,则这个部件是()A. B. C. D.6.已知a>b,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 −5a>−5bB. 5ac>5bcC. a−5<b−5D. a+5>b+57.下面的统计图反映了2013−201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的情况.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 2013−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均逐年增加B. 2013−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长超过2400元C. 从2015年起,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超过20000元D. 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超过70%8.如图,小宇计划在甲、乙、丙、丁四个小区中挑选一个小区租住,附近有东西向的交通主干道a和南北向的交通主干道b,若他希望租住的小区到主干道a和主干道b的直线距离之和最小,则图中符合他要求的小区是()A. 甲B. 乙C. 丙D. 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9.当x=______时,分式x−2的值为0.x10.如图,在△ABC中,∠BAC=90°,D为BC中点,若AD=5,2AC=3,则AB的长为______.11.如图,在⊙O中,弦BC与半径OA相交于点D,连接AB,OC.若∠A=60°,∠ABC=20°,则∠C的度数为______.12.如果m=n+4,那么代数式(mn −nm)⋅2mnm+n的值是______.13.如图,在△ABC中,P,Q分别为AB,AC的中点.若S△APQ=1,则S四边形PBCQ=______.14.抛掷次数5010020050010002000300040005000“正面向上”的次数193868168349707106914001747“正面向上”的频率0.38000.38000.34000.33600.34900.35350.35630.35000.3494下面有三个推断:①在用频率估计概率时,用实验5000次时的频率0.3494一定比用实验4000次时的频率0.3500更准确;②如果再次做此实验,仍按上表抛掷的次数统计数据,那么在数据表中,“正面向上”的频率有更大的可能仍会在0.35附近摆动;③通过上述实验的结果,可以推断这枚纪念币有很大的可能性不是质地均匀的.其中正确的是______.15.按《航空障碍灯(MH/T6012−1999)》的要求,为保障飞机夜间飞行的安全,在高度为45米至105米的建筑上必须安装中光强航空障碍灯(AviationObstructionligℎt).中光强航空障碍灯是以规律性的固定模式闪光.在下图中你可以看到某一种中光强航空障碍灯的闪光模式,灯的亮暗呈规律性交替变化,那么在一个连续的10秒内,该航空障碍灯处于亮的状态的时间总和最长可达______秒.16.如图是在浦东陆家嘴明代陆深古墓中发掘出来的宝玉--明白玉幻方.其背面有方框四行十六格,为四阶幻方(从1到16,一共十六个数目,它们的纵列、横行与两条对角线上4个数相加之和均为34).小明探究后发现,这个四阶幻方中的数满足下面规律:在四阶幻方中,当数a,b,c,d有如图1的位置关系时,均有a+b=c+d=17.如图2,已知此幻方中的一些数,则x的值为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7.解不等式组:{4x−8<2(x−1), x+102>3x.四、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63.0分)18.计算:4cos45°+(−1)0−√8+|2−√2|.19.下面是小宇设计的“作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在△ABC中,∠C=90°.求作:△ABC的中位线DE,使点D在AB上,点E在AC上.作法:如图,①分别以A,C为圆心,大于12AC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P,Q两点;②作直线PQ,与AB交于点D,与AC交于点E.所以线段DE就是所求作的中位线.根据小宇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连接PA,PC,QA,QC,DC,∵PA=PC,QA=______,∴PQ是AC的垂直平分线(______)(填推理的依据).∴E为AC中点,AD=DC.∴∠DAC=∠DCA,又在Rt△ABC中,有∠BAC+∠ABC=90°,∠DCA+∠DCB=90°.∴∠ABC=∠DCB(______)(填推理的依据).∴DB=DC.∴AD=BD=DC.∴D为AB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2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1=0,其中k<0.(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当k=−1时,求该方程的根.21.如图,在▱ABCD中,∠BAD的角平分线交BC于点E,交DC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DE.(1)求证:DA=DF;(2)若∠ADE=∠CDE=30°,DE=2√3,求▱ABCD的面积.22.如图,AB是⊙O的直径,PA,PC与⊙O分别相切于点A,C,连接AC,BC,OP,AC与OP相交于点D.(1)求证:∠B+∠CPO=90°;(2)连结BP,若AC=125,sin∠CPO=35,求BP的长.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b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与双曲线y=2x的交点为M,N.(1)当点M的横坐标为1时,求b的值;(2)若MN≤3AB,结合函数图象,直接写出b的取值范围.24.有这样一个问题:探究函数y=18x2−1x的图象与性质.小宇从课本上研究函数的活动中获得启发,对函数y=18x2−1x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宇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函数y=18x2−1x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完成以下作图步骤:①画出函数y=14x2和y=−2x的图象;②在x轴上取一点P,过点P作x轴的垂线l,分别交函数y=14x2和y=−2x的图象于点M,N,记线段MN的中点为G;③在x轴正半轴上多次改变点P的位置,用②的方法得到相应的点G,把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得到函数y=18x2−1x在y轴右侧的图象.继续在x轴负半轴上多次改变点P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得到该函数在y轴左侧的图象.(3)结合函数y=18x2−1x的图象,发现:①该函数图象在第二象限内存在最低点,该点的横坐标约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②该函数还具有的性质为:______(一条即可).25.某学校共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10个班,每个班约40名同学.该校食堂共有10个窗口,中午所有同学都在食堂用餐.经了解,该校同学年龄分布在12岁(含12岁)到18岁(含18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15岁.小天、小东和小云三位同学,为了解全校同学对食堂各窗口餐食的喜爱情况,各自进行了抽样调查,并记录了相应同学的年龄,每人调查了60名同学,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小天从初一年级每个班随机抽取6名同学进行调查,绘制统计图表如下:小东从全校每个班随机抽取1名同学进行调查,绘制统计图表如下:小云在食堂门口,对用餐后的同学采取每隔10人抽取1人进行调查,绘制统计图表如下: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写出图2中m的值,并补全图2;(2)小天、小东和小云三人中,哪个同学抽样调查的数据能较好地反映出该校同学对各窗口餐食的喜爱情况,并简要说明其余同学调查的不足之处;(3)为使每个同学在中午尽量吃到自己喜爱的餐食,学校餐食管理部门应为______窗口尽量多的分配工作人员,理由为______.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C:y=ax2−2ax+3与直线l:y=kx+b交于A,B两点,且点A在y轴上,点B在x轴的正半轴上.(1)求点A的坐标;(2)若a=−1,求直线l的解析式;(3)若−3<k<−1,求a的取值范围.27.已知C为线段AB中点,∠ACM=α.Q为线段BC上一动点(不与点B重合),点P在射线CM上,连接PA,PQ,记BQ=kCP.(1)若α=60°,k=1,①如图1,当Q为BC中点时,求∠PAC的度数;②直接写出PA、PQ的数量关系;(2)如图2,当α=45°时.探究是否存在常数k,使得②中的结论仍成立?若存在,写出k的值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8.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两个图形M和N,给出如下定义:若在图形M上存在一点A,图形N上存在两点B,C,使得△ABC是以BC为斜边且BC=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称图形M与图形N具有关系φ(M,N).(1)若图形X为一个点,图形Y为直线y=x,图形X与图形Y具有关系φ(X,Y),则点P1(0,√2),P2(1,1),P3(2,−2)中可以是图形X的是______;(2)已知点P(2,0),点Q(0,2),记线段PQ为图形X.①当图形Y为直线y=x时,判断图形X与图形Y是否既具有关系φ(X,Y)又具有关系φ(Y,X),如果是,请分别求出图形X与图形Y中所有点A的坐标;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②当图形Y为以T(t,0)为圆心,√5为半径的⊙T时,若图形X与图形Y具有关系φ(X,Y),求t的取值范围.答案和解析1.【答案】A3=−3.【解析】解:√−27故选:A.根据立方根的知识,直接开立方即可.本题考查了立方根的知识,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应先找出所要求的这个数是哪一个数的立方.由开立方和立方是互逆运算,用立方的方法求这个数的立方根.注意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原数的性质符号相同.2.【答案】A【解析】解:∵∠BOD=80°,∴∠COB=100°,又∵∠COB+∠AOC=180°∴∠AOC=180°−∠COB=180°−100°=80°∵射线OM是∠AOC的平分线,∴∠COM=40°,∴∠BOM=∠COM+∠COB=40°+100°=140°,故选:A.先根据互补两角之和为180°,求出∠COB与∠AO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COM,最后解答即可.此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互补两角之和为180°,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3.【答案】B【解析】解:将数字0.0000000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2×10−8,故选:B.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4.【答案】D【解析】解:据数轴可得−2<a<−1<4<b<5,∵−a<c<b,即1<c<5∴实数c的值可能是7.2故选:D.根据数轴得出−2<a<−1<4<b,据此解答即可.本题考查了数轴,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应用,能根据数轴得出−a<c<b,是解此题的关键.【解析】解:根据俯视图是一个正方形知:C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正确,故选:C.根据三视图结合四个选项找到正确的答案即可.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难度不大.6.【答案】D【解析】解:∵a>b,∴−5a<−5b,故选项A不合题意;当c=0时,5ac=5bc,错误,故选项B不合题意;a−5>b−5,错误,故选项C不合题意;a+5>b+5,正确,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可得答案.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0”是很特殊的一个数,因此,解答不等式的问题时,应密切关注“0”存在与否,以防掉进“0”的陷阱.7.【答案】D【解析】解:A.2013−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均逐年增加,正确;B.2013−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长(39251−26955)÷5= 2459.2元,超过2400元,正确;C.从2015年起,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超过20000元,正确;×100%≈D.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261123925166.5%,未超过70%,此项错误.故选:D.折线图是用一个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正确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解析】解:分别作甲、乙、丙、丁四个小区关于道路a和道路b的对称点,分别连接对称点,线段最短的即为所求,如图:从图中可知丙小区最短;故选:C.分别作甲、乙、丙、丁四个小区关于道路a和道路b的对称点,分别连接对称点,线段最短的即为所求;本题考查轴对称求最短路径;通过两次作轴对称,将问题转化为对称点的连线最短是解题的关键.9.【答案】2的值为0,【解析】解:当x−2=0时,即x=2时,分式x−2x故答案为:2.根据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进行解答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即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10.【答案】4,【解析】解:∵在△ABC中,∠BAC=90°,D为BC中点,若AD=52∴BC=2AD=5,∵AC=3,∴AB=√BC2−AC2=4,故答案为:4.此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的长.11.【答案】40°【解析】解:∵∠A=60°,∠ABC=20°,∴∠ODC=180°−20°−60°=100°,∠ABC=20°,∴∠AOC=2∠ABC=40°,∴∠C=180°−100°−40°=40°故答案为:40°直接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邻补角的关系得出∠ODC度数,再利用圆周角定理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正确得出∠AOC度数是解题关键.12.【答案】8【解析】解:原式=m2−n2mn ⋅2mnm+n=(m+n)(m−n)mn⋅2mnm+n=2(m−n),∵m=n+4,∴m−n=4,∴原式=2×4=8,故答案为8.先化简分式,然后将m−n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分式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3.【答案】3【解析】解:∵P,Q分别为AB,AC的中点,∴PQ//BC,PQ=12BC,∴△APQ∽△ABC,∴S△APQS△ABC =(12)2=14,∵S△APQ=1,∴S△ABC=4,∴S四边形PBCQ=S△ABC−S△APQ=3,故答案为3.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4.【答案】②③【解析】解:①在用频率估计概率时,用实验5000次时的频率0.3494一定比用实验4000次时的频率0.3500更准确,错误;②如果再次做此实验,仍按上表抛掷的次数统计数据,那么在数据表中,“正面向上”的频率有更大的可能仍会在0.35附近摆动,正确;③通过上述实验的结果,可以推断这枚纪念币有很大的可能性不是质地均匀的,正确,故答案为:②③.根据图表和各个小题的说法可以判断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本题考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概率的定义,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5.【答案】7【解析】解:根据题意,当该航空障碍灯处于亮的状态的时间总和最长时,灯的亮暗呈规律性交替变化为:亮1秒,暗0.5秒,亮1秒,暗0.5秒,亮1秒,暗0.5秒,亮1秒,暗0.5秒,亮1秒,暗0.5秒,亮1秒,暗0.5秒,亮1秒,在这10秒中,航空障碍灯处于亮的状态的时间总和为7秒,故答案为7.观察者所处的位置定为一点,叫视点.当该航空障碍灯处于亮的状态的时间总和最长时,灯的亮暗呈规律性交替变化为亮1秒,暗0.5秒,亮1秒,暗0.5秒,亮1秒,暗0.5秒,亮1秒,暗0.5秒,亮1秒,暗0.5秒,亮1秒,暗0.5秒,亮1秒,在这10秒中,航空障碍灯处于亮的状态的时间总和为7秒.本题考查了视点,正确理解图示是解题的关键.16.【答案】1【解析】解:如图,根据小明的发现,在实线的三阶区域内有y右下角对应的是17−y,在虚线的三阶区域内,2对应右下角的数是15,在第四列中,四个数分别是x,x+y,17−y,15,∴x+x+y+17−y+15=34,∴x=1;故答案为1.根据小明的发现,将四阶幻方分解为三阶幻方进行研究,右图中给出数据,在实线的三阶区域内有y右下角对应的是17−y,在虚线的三阶区域内,2对应右下角的数是15,再根据每列和是34,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代数式的加减法;能够通过三阶幻方的规律解决四阶幻方,合理的进行分割幻方是解题的关键.17.【答案】解:{4x−8<2(x−1)①x+102>3x②解不等式①,得x<3.解不等式②,得x<2.∴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解析】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找出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答案】解:原式=4×√2+1−2√2+2−√2,2=2√2+1−2√2+2−√2,=3−√2.【解析】本题涉及零指数幂、绝对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二次根式化简4个考点.在计算时,需要针对每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绝对值等考点的运算.19.【答案】QC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等角的余角相等【解析】解:(1)如图线段DE即为所求.(2)连接PA,PC,QA,QC,DC,∵PA=PC,QA=QC,∴PQ是AC的垂直平分线(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E为AC中点,AD=DC.∴∠DAC=∠DCA,又在Rt△ABC中,有∠BAC+∠ABC=90°,∠DCA+∠DCB=90°.∴∠ABC=∠DCB(等角的余角相等),∴DB=DC.∴AD=BD=DC.∴D为AB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故答案为:QC,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等角的余角相等.(1)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PQ,交AB于D,交AC于E.(2)想办法证明AE=EC,AD=DC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0.【答案】解:(1)依题意可知,△=(2k−1)2−4(k2−1)=5−4k,∵k<0,∴△>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当k=−1时,方程为x2+3x=0.解得x1=−3,x2=0.【解析】(1)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就可以证明结论;(2)把k =−1代入原方程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及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21.【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B//CD .∴∠BAF =∠F .∵AF 平分∠BAD ,∴∠BAF =∠DAF .∴∠F =∠DAF .∴AD =FD .(2)解:∵∠ADE =∠CDE =30°,AD =FD ,∴DE ⊥AF .∵tan∠ADE =AE DE =√33,DE =2√3, ∴AE =2.∴S 平行四边形ABCD =2S △ADE =AE ⋅DE =4√3.【解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得∠F =∠DAF ,然后利用等角对等边证得结论;(2)利用S 平行四边形ABCD =2S △ADE 求解即可.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难度不大.22.【答案】(1)证明:连接OC ,如图.∵PA ,PC 与⊙O 分别相切于点A ,C ,∴OC ⊥PC ,OA ⊥PA ,∠APC =2∠CPO .∴∠OCP =∠OAP =90°.∵∠AOC +∠APC +∠OCP +∠OAP =360°,∴∠AOC +∠APC =180°.∵∠AOC =2∠B ,∴∠B +∠CPO =90°.(2)解:连接BP ,如图.∵AB 是⊙O 的直径,∴∠ACB =90°.∴∠ABC +∠BAC =90°.∵∠ABC +∠CPO =90°,∴∠BAC =∠CPO =∠APO .∵AC =125,sin∠BAC =35, ∴AB =3,OA =32.∴AP=2.∴PB=√AP2+AB2=√13.【解析】(1)连接OC,如图.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C⊥PC,OA⊥PA,∠APC=2∠CPO.由垂直的定义得到∠OCP=∠OAP=90°.求得∠AOC+∠APC=180°.于是得到结论;(2)连接BP,如图.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CB=90°.推出∠BAC=∠CPO=∠APO.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3.【答案】解:(1)∵点M是双曲线y=2x上的点,且点M的横坐标为1,∴点M的坐标为(1,2).∵点M是直线y=x+b上的点,∴b=1.(2)当b=±1时,满足MN=3AB,结合函数图象可得,b的取值范围是b≤−1或b≥1..【解析】(1)把x=1代入y=2x求得纵坐标,然后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b;(2)当b=±1时,满足MN=3AB,根据题意即可求得若MN≤3AB,b的取值范围.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把两个函数关系式联立成方程组求解,也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24.【答案】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解析】解:(1)∵x在分母上,∴x≠0.故函数y=18x2−1x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2)画出该函数在y轴左侧的图象如图:(3)①点的横坐标约为−1.6;(在−1.9至−1.3之间即可)②该函数的其它性质: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答案为: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1)由分母不为0,可得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连线,画出函数图象;(3)观察函数图象,找出最低点和找出函数性质.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的图象以及函数的最值,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分母不为0,找出x的取值范围;(2)连点,画出函数图象;(3)根据函数图象,寻找函数的性质.25.【答案】6号和8号从小东的调查结果看,这几个窗口受到更多的同学的喜爱,应该适当增加这几个窗口的工作人员.【解析】解:(1)60−(5+9+11+10+10+5)=10(人),(12×5+13×9+14×11+15×10+16×10+17×10+18×5)÷60≈15.0岁,故m的值为15.0,补全图如下:(2)小东.理由:小天调查的不足之处:仅对初一年级抽样,不能代表该学校学生总体的情况;小云调查的不足之处:抽样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6岁,远高于全校学生的平均年龄,不能代表该学校学生总体情况.(3)6号和8号(或者只有8;或者5,6,8).理由:从小东的调查结果看,这几个窗口受到更多的同学的喜爱,应该适当增加这几个窗口的工作人员.注意:(2)(3)的答案不唯一(1)60−(5+9+11+10+10+5)=10(人),(12×5+13×9+14×11+15×10+ 16×10+17×10+18×5)÷60≈15.0岁,(2)小东.理由:小天调查的不足之处:仅对初一年级抽样,不能代表该学校学生总体的情况;小云调查的不足之处:抽样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6岁,远高于全校学生的平均年龄,不能代表该学校学生总体情况;(3)6号和8号(或者只有8;或者5,6,8).理由:从小东的调查结果看,这几个窗口受到更多的同学的喜爱,应该适当增加这几个窗口的工作人员.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是解题的关键.26.【答案】解:(1)∵抛物线C:y=ax2−2ax+3与y轴交于点A,∴点A的坐标为(0,3).(2)当a=−1时,抛物线C为y=−x2+2x+3.∵抛物线C与x轴交于点B,且点B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B的坐标为(3,0).∵直线l:y=kx+b过A,B两点,∴{b=3,3k+b=0.解得{k=−1, b=3.∴直线l的解析式为y=−x+3.(3)如图,当a>0时,当a=3时,抛物线C过点B(1,0),此时k=−3.结合函数图象可得a>3.当a<0时,当a=−1时,抛物线C过点B(3,0),此时k=−1.结合函数图象可得a<−1.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a<−1或a>3.【解析】(1)抛物线C:y=ax2−2ax+3与y轴交于点A,令x=0,即可求得A的坐标;(2)令y=0,解方程即可求得B的坐标,然后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直线l的解析式;(3)当a=3时,抛物线C过点B(1,0),此时k=−3.当a=−1时,抛物线C过点B(3,0),此时k=−1.结合图象即可求得.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系数的关系,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27.【答案】解:(1)①如图1,在CM上取点D,使得CD=CA,连接AD,∵∠ACM=60°,∴△ADC为等边三角形.∴∠DAC=60°.∵C为AB的中点,Q为BC的中点,∴AC=BC=2BQ.∵BQ=CP,∴AC=BC=CD=2CP.∴AP平分∠DAC.∴∠PAC=∠PAD=30°.②∵△ADC是等边三角形,∴∠ACP=60°,∵PC=CQ,∴∠PQC=∠CPQ=30°,∴∠PAC=∠PQC=30°,∴PA=PQ;(2)存在k=√2,使得②中的结论成立.证明:过点P作PC的垂线交AC于点D.∵∠ACM=45°,∴∠PDC=∠PCD=45°.∴PC=PD,∠PDA=∠PCQ=135°.∵CD=√2PC,BQ=√2PC,∴CD=BQ.∵AC=BC,∴AD=CQ.∴△PAD≌△PQC(SAS).∴PA=PQ.【解析】(1)如图1,作辅助线,构建等边三角形,证明△ADC为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可得∠PAC=∠PAD=30°;②根据①中得结论:∠PAC=∠PQC=30°,则PA=PQ;(2)存在k=√2,如图2,作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证明△PAD≌△PQC(SAS).可得结论.本题是三角形的综合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建等边三角形和三角形全等,难度适中,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8.【答案】P1【解析】解:(1)P 1;如图1,过P 1作P 1C I ⊥y 轴交直线y =x 于点C 1,作P 1B 1⊥x 轴于B 1(B 1与O 重合), ∵P 1(0,√2), ∴P 1O =√2, 将y =√2代入y =x 中,得x =√2 ∴C1(√2,√2),即:C 1P 1=B 1P 1=√2∴B 1C 1=√B 1P 12+C 1P 12=√(√2)2+(√2)2=2∴P 1(0,√2)与图形Y(直线y =x)具有关系φ(X,Y);∵P 2(1,1)在直线y =x 上,∴P 2(1,1)与图形Y(直线y =x)不具有关系φ(X,Y);∵P 3(2,−2)∴B 3(−2,−2),C 3(2,2),∴B 3C 3=√42+42=4√2≠2∴P 3(2,−2)与图形Y(直线y =x)不具有关系φ(X,Y);故答案为P 1(0,√2)(2)①是,如图2,在直线y =x 上取点B ,C ,且BC =2,则满足△ABC 是以BC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A ,在到直线y =x 距离为1的两条平行直线上.这两条平行直线与PQ 分别交于A 1,A 2两点.故图形X 与图形Y 满足φ(X,Y).直线y =x 与线段PQ 交于点M(1,1),过点M 作MH ⊥y 轴于H ,与A 1B 交于点N ,则MA 1=1,MN =√22,可得A 1(1−√22,1+√22).同理可求得A 2(1+√22,1−√22). 如图3,在线段PQ 上取点B ,C ,且BC =2,则满足△ABC 是以BC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A 在图中的两条线段上,这两条线段与直线y =x 交于A 3,A 4两点.故图形X 与图形Y 满足φ(Y,X).同上可求得A 3(1−√22,1−√22),A 4(1+√22,1+√22).②如图3,当△QB 1C 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斜边B 1C 1=2时,连接QT 1交B 1C 1于S ,则QS =B 1S =C 1S =1,B 1T 1=√5,∴T 1S =2,T 1Q =2+1=3∴T 1O =√32−22=√5∴T 1(−√5,0),同理可求得:T 2(−1,0),T 3(2−√2,0),T 4(5,0), ∴−√5≤t ≤−1或2−√2≤t ≤5.(1)逐个点进行验证判断是否符合新定义的要求,要紧扣“使得△ABC是以BC为斜边且BC=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2)①按照新定义和条件正确画出图形,结合图形进行求解;②分别找出t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本题是一道新定义的圆综合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圆的性质等,关键是要理解新定义,并能够运用新定义解决问题.。
2019年北京各区二模理科数学分类汇编---解析几何1.(2019西城二模理科)设f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到自身的一个映射,点(,)P x y 在映射f 下的像为点(,)22y xQ -,记作()Q f P =,已知11(16,8),()n n P P f P +=,其中1,2,3,...,n =,那么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 ,则( )(A) 存在点M ,使得10n MP ≤;(B) 不存在点M ,使得n MP ≤(C) 存在无数个点M ,使得n MP ≤(D) 存在唯一的点M ,使得n MP ≤答案:C考点:映射,两点之间距离。
解析:1(16,8)P ,21()P f P ==(,)22y x Q -=(4,8)-,即2P (4,8)-,同理,可得:3P (4,2)--,4P (1,2)-,51P (1,)2-,…, 随着正整数n 的增大,n P 与原点的距离越近, 显然P 1,P 3的距离最大,|P 1P 3,以P 1P 3为直径作圆,显然其它点都在圆内,设P 1P 3的中点为Q ,显然QP 1=QP 3=>10,所以,A 错;当点M 在Q 点时,有n MP ≤B 也错;以Q小圆上有无数个点M 都符合n MP ≤所以,C 正确。
同理可知D 错误。
2.(2019西城二模理科)以椭圆22:154x y C +=在x 轴上的顶点和焦点分别为焦点和顶点的双曲线方程为 ;此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答案:2214y x -= 2y x =±考点:椭圆与双曲线的性质。
解析:椭圆中:a b =2,所以,c =1椭圆在x ,0),0),焦点为:(-1,0),(1,0),依题意,双曲线中,c ,a =1,所以,b =2,双曲线方程为:2214y x -=,渐过线方程为:2y x =±3.(2019西城二模理科)已知抛物线2:2W y px =的准线方程为1x =-,焦点为F ,F 为抛物线上异于原点O 的一点。
第1—8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1.如图所示,用量角器度量∠AOB与∠AOC的度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OB=110°(B)∠AOB=∠AOC(C)∠AOB+∠AOC=90°(D)∠AOB+∠AOC=180°2.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北京市民的收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而显著提高.从储蓄数据来看,2017年北京市民的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约为2980000000000元,大致为1978年的3200倍.将29800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0.298×1013(B)2.98×1012(C)29.8×1011(D)2.98×10103.下列图案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4.实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实数a可能是(A)3(B)23(C)22(D)105.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该几何体是(A)(B)(C)(D)’ 22 426.5G 网络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它将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据预测,2020年到 2030 年中国 5G 直接经济产出和间接经济产出的情况如下图所示.(A )2030 年 5G 间接经济产出比 5G 直接经济产出多 4.2 万亿元(B )2020 年到 2030 年,5G 直接经济产出和 5G 间接经济产出都是逐年增长(C )2030 年 5G 直接经济产出约为 2020 年 5G 直接经济产出的 13 倍(D )2022 年到 2023 年与 2023 年到 2024 年 5G 间接经济产出的增长率相同7. 数学中有一些命题的特征是:原命题是真命题,但它的逆命题却是假命题.例如:如果a > 2 ,那么 a 2 > 4 .下列命题中,具有以上特征的命题是(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B )如果 a = 1 ,那么 a = 1(D )如果 x > y ,那么 mx > my8.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P (a ,b )经过某种变换后得到对应点为 P ( 1a + 1 ,212b - 1 ).已知点 A ,B ,C 是不共线的三个点,它们经过某种变换后,得到对应点分别是点 A ′,B ′,C △′.若 ABC 的面积为 S ,△A ′B ′C ′的面积为 S ,则用等式表示 S 与 S 的关系为1212(A ) S = 1 11S(B ) S = S1 (C ) S 1 = 2S2 (D ) S 1 = 4S 2二、填空题(本题共 16 分,每小题 2 分)9.若代数式2 x + 5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 x 的取值范围是 .10.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 15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11.有大小两种货车,1 辆大货车与 3 辆小货车额定载重量的总和为 23 吨,2 辆大货车与 5辆小货车额定载重量的总和为 41 吨.1 辆大货车、1 辆小货车的额定载重量分别为多少其理论依据是:设正实数 x 的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分别为 和 < x < ,则吨?设 1 辆大货车的额定载重量为 x 吨,1 辆小货车的额定载重量为 y 吨,依题意,可以列方程组为___________.12.已知 y 是 x 的函数,其图象经过点(1,2),并且当 x > 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请写出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函数表达式:.13.如图,点 A ,B ,C ,D 在⊙O 上,C 是弧 BD 的中点,AB=CD ,若∠ODC =50°,则∠ABC 的度数为°.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点 A (0, 3 ),B ( -1 ,0),菱形 ABCD 的顶点 C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其对角线 BD 的长为__________.15.某水果公司新购进 10000 千克柑橘,每千克柑橘的成本为 9 元.柑橘在运输、存储过程中会有损坏,销售人员从所有的柑橘中随机抽取若干柑橘,进行“柑橘损坏率”统计,并把获得的数据记录如下:根据以上数据,估计柑橘损坏的概率为__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由此可知,去掉损坏的柑橘后,水果公司为了不亏本,完好柑橘每千克的售价至少为_______元.16.我国南北朝数学家何承天发明的“调日法”是程序化寻求精确分数来表示数值的算法,b d ac (a ,b ,c ,d 都为正整数),即b d b + da c a + c是 x 的更精确的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已知π=3.14159…,且31<x<,则第一次使用“调日法”后得到π的近似分数是<π<.那么第三次使用“调日法”后得到π的近;1647 10515,它是π的更为精确的不足近似值,即4716 155似分数是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2题,每小题5分,第23﹣26题,每小题6分,第27,28题,每小题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17.计算:-(-5)-2cos45︒+-32+()-1.418.解方程:x1=1+.x+1x19.下面是小东设计的“作平行四边形一边中点”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求作:点M,使点M为边AD的中点.作法:如图,①作射线BA;②以点A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交BA的延长线于点E;③连接EC交AD于点M.所以点M就是所求作的点.根据小东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连接AC,E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E∥C D.∵AE=__________,∴四边形EACD是平行四边形(__________)(填推理的依据).∴AM=MD(__________)(填推理的依据).∴点M为所求作的边AD的中点.20.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5)x+3k+6=0.(1)求证:此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此方程有一个根大于-2且小于0,k为整数,求k的值.21.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AD=BC,AD⊥CD.点E在对角线CA的延长线上,连接BD,BE.(1)求证:AC=BD;(2)若BC=2,BE=13,tan∠ABE=23,求EC的长.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y=ax+b与双曲线y=kx交于点A(1,m)和B(-2,-1).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点C.(1)①求k的值和点C的坐标;②求直线l的表达式;(2)过点B作y轴的垂线与直线AC交于点D,经过点C的直线与直线BD交于点E.若30°≤∠CED≤45°,直接写出点E的横坐标t的取值范围.23.如图,AB是⊙O的直径,CA与⊙O相切于点A,且CA=BA.连接OC,过点A作AD⊥OC于点E,交⊙O于点D,连接DB.(△1)求证:ACE≌△BAD;(2)连接CB交⊙O于点M,交AD于点N,若AD=4时,求MN的长.24.某医药研究所开发一种新的药物,据监测,如果成年人按规定的剂量服用,服药后2小时,每毫升血液中的含药量达到最大值,之后每毫升血液中的含药量逐渐衰减.若一次服药后每毫升血液中的含药量y(单位:微克)与服药后的时间t(单位:小时)之间近似满足某种函数关系.下表是y与t的几组对应值,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t y 0122432.83426180.5100.25……(1)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继续描出上表中已列出数值对应的点(t,y),并补全该函数的图象;(2)结合函数图象,解决下列问题:①某病人第一次服药后5小时,每毫升血液中的含药量约为_________微克;若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不少于0.5微克时治疗疾病有效,则第一次服药后治疗该疾病有效的时间共持续约__________小时;②若某病人第一次服药后8小时进行第二次服药,则第二次服药对血液中含药量的影响与第一次服药相同,则第二次服药后2小时,每毫升血液中的含药量约为_________微克.25.某年级共有150名女生,为了解该年级女生实心球成绩(单位:米)和一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单位:个)的情况,从中随机抽取30名女生进行测试,获得了他们的相关成绩,并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a.实心球成绩的频数分布表如下:分组频数6.2≤x<6.626.6≤x<7.0m7.0≤x<7.4107.4≤x<7.867.8≤x<8.228.2≤x<8.61b.实心球成绩在7.0≤x<7.4这一组的是:7.07.07.07.17.17.17.27.27.37.3 c.一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如下图所示:45 C 0 y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①表中 m 的值为__________;②一分钟仰卧起坐成绩的中位数为__________;(2)若实心球成绩达到 7.2 米及以上时,成绩记为优秀.①请估计全年级女生实心球成绩达到优秀的人数;②该年级某班体育委员将本班在这次抽样测试中被抽取的 8 名女生的两项成绩的数据抄录如下:女生代码实心球A8.1 B7.7 C7.5 D7.5 E7.3 F7.2 G7.0 H6.5一分钟仰卧起坐*4247*4752*49其中有 3 名女生的一分钟仰卧起坐成绩未抄录完整,但老师说这 8 名女生中恰好 有 4 人两项测试成绩都达到了优秀,于是体育委员推测女生 E 的一分钟仰卧起坐 成绩达到了优秀,你同意体育委员的说法吗?并说明你的理由.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抛物线 y = ax 2 + bx + a - 2 的对称轴是直线 x = 1 .(1)含 a 的式子表示 b ,并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已知点 A (0, -4 ),B (2, -3 ),若抛物线与线段 AB 没有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 a 的取值范围;(3)若抛物线与 x 轴的一个交点为 (3,),且当 m ≤ x ≤ n 时, 的取值范围是 m ≤ y ≤ 6 ,结合函数图象,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 m ,n 的值..27.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E 是边 AB 上的一动点,点 F 在边 BC 的延长线上,且 CF =AE ,连接 DE ,DF ,EF .FH 平分∠EFB 交 BD 于点 H .(1)求证:DE ⊥DF ;(2)求证:DH =DF ;(3)过点 H 作 HM ⊥EF 于点 M ,用等式表示线段 AB ,HM 与 E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8.对于平面内的∠MAN 及其内部的一点 P ,设点 P 到直线 AM ,AN 的距离分别为 d ,d ,1 2称 d1 和d2d2 这两个数中较大的一个为点 P 关于∠MAN 的“偏率” d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1)点 M ,N 分别为 x 轴正半轴,y 轴正半轴上的两个点.①若点 P 的坐标为(1,5),则点 P 关于∠MON 的“偏率”为_________;②若第一象限内点 Q (a ,b )关于∠MON 的“偏率”为 1,则 a ,b 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2)已知点 A (4,0), B(2, 2 3) ,连接 OB ,AB ,点 C 是线段 AB 上一动点(点 C 不与点 A ,B 重合).若点 C 关于∠AOB 的“偏率”为 2,求点 C 的坐标;(3)点 E ,F 分别为 x 轴正半轴,y 轴正半轴上的两个点,动点 T 的坐标为(t ,4),⊙T是以点 T 为圆心,半径为 1 的圆.若⊙T 上的所有点都在第一象限,且关于∠EOF 的“偏率”都大于 3 ,直接写出 t 的取值范围.9. x ≠ -5 . 10.12. 11. ⎨12.答案不唯一,如: y = - x + 3 .北京市西城区 2019 年九年级模拟测试数学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分,每小题 2 分)2019.5题号答案1D2B3B4C5A6D7C8D二、填空题(本题共 16 分,每小题 2 分)⎧ x + 3 y = 23, ⎩2 x + 5 y = 41.13.100.14. 2 3 .15.0.1,10. 16.22 .7三、解答题(本题共 68 分,第 17﹣22 题,每小题 5 分,第 23﹣26 题,每小题 6 分,第 27,28 题,每小题 7 分) 17.解:原式= 5 - 2 ⨯ 2 + 3 2 + 4 ………………………………………………………4 分 2= 9 + 2 2 . …………………………………………………………………5 分18.解:两边同乘 x( x + 1) ,得 x 2 = x( x + 1) + x + 1 . ……………………………………2 分经检验, x = - 是原方程的解. …………………………………………………5 分整理得 2 x = -1 .解得 x = - 1 2. ……………………………………………………………………4 分1 219.解:(1)补全的图形如图所示; ………………2 分(2)CD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 分20.(1)证明:依题意,得 ∆ = [-(k + 5)]2 - 4(3k + 6) ……………………………………1 分= k 2 - 2k + 1= (k - 1)2 .∵ (k - 1)2 ≥ 0 ,∴此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 分(k + 5) ± (k - 1)2(2)解:解方程得 x =,2∴方程的两个根为 x = k + 2 , x = 3 . ……………………………………4 分 12由题意可知, -2 < k + 2 < 0 ,即 -4 < k < -2 .∵k 为整数,∴ k = -3 . ……………………………………………………………………5 分21.(1)证明:∵AB=DC ,AD=BC ,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1 分 ∵AD ⊥CD ,∴∠ADC =90°.∴四边形 ABCD 是矩形.∴AC =BD . …………………………………………………………………2 分(2)解:过点 E 作 EF ⊥CB 交 CB 的延长线于点 F ,如图,则∠EFB =90°.∵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ABC =90°. ∴∠ABC =∠EFB . ∴EF ∥AB .∴∠ABE =∠FEB . ……………………3 分∴tan ∠FEB =tan ∠ABE = 23.∴FB2=.EF3设FB=2x(x>0),则EF=3x.∵BE2=EF2+FB2,BE=13,∴(13)2=(3x)2+(2x)2,解得x=1.∴FB=2,EF=3.………………………………………………………………4分∵BC=2,∴FC=FB+BC=4.∴EC=EF2+FC2=5.……………………………………………………5分22.解:(1)①∵点B(-2,-1)在双曲线y=kx上,∴k=2.……………………………………………………………………1分2∵点A(1,m)在双曲线y=上,x∴m=2.∵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点C,∴点C的坐标为(1,-2).………………………………………………2分②∵直线l:y=ax+b经过点A(1,2)和B(-2,-1),⎧2=a+b,⎧a=1,∴⎨解得⎨⎩-1=-2a+b.⎩b=1.∴直线l的表达式为y=x+1.……………………………………………3分(2)1-3≤t≤0或2≤t≤1+3.………………………………………………5分23.(1)证明:∵AB是⊙O的直径,∴∠ADB=90°.……………………………………………………………1分∵AD⊥OC于点E,∴∠AEC=90°.∴∠AEC=∠ADB.∵CA与⊙O相切于点A,∴CA⊥BA.…………………………………………………………………2分∴∠CAB=90°.即∠CAE+∠DAB=90°.∵∠CAE+∠ACE=90°,∴∠DAB=∠ACE.∵CA=BA,∴△ACE≌△BAD.………………………………………………………3分(2)解:连接AM,如图.∵AD⊥OC于点E,AD=4,∴AE=ED=12AD=2.∵△ACE≌△BAD,∴BD=AE=2,CE=AD=4.第11页(共8页)∴ CN ∴ BN = BC = . ………………………………………………………5 分 .在 Rt △ABD 中, AB =在 Rt △ABC 中, BC = AD 2 + DB 2 = 2 5 . ………………………………4 分AB 2 + AC 2 = 2 10 .∵∠CEN =∠BDN =90°,∠CNE =∠BND ,∴△CEN ∽△BDN .CE = = 2 . BN BD1 2 10 3 3∵AB 是⊙O 的直径,∴∠AMB =90°,即 AM ⊥CB .∵CA =BA ,∠CAB =90°,∴BM = 1 BC= 10 . 2∴ MN = BM - BN =24.解:本题答案不唯一,如:(1)图象如图所示; 10 3 . …………………………………………………6 分………………………2 分(2)①1.41,7.75; …………………………………………………………………5 分 ②4.25. ………………………………………………………………………6 分25.解:(1)①9; ……………………………………………………………………………1 分 ②45; …………………………………………………………………………2 分 (2)① 13 30⨯150 = 65 (人) ………………………………………………………4 分 答:估计全年级女生实心球成绩达到优秀的人数约为 65 人.②同意,理由答案不唯一,如:如果女生 E 的仰卧起坐成绩未达到优秀,那么只 有 A ,D ,F 有可能两项测试成绩都达到优秀,这与恰有 4 人两项测试成绩都 达到优秀矛盾,因此女生 E 的一分钟仰卧起坐成绩达到了优秀.………………………………………………………………………………6 分26.解:(1)∵ - b = 1 , 2 a ∴ b = -2a . ……………………………………………………………………1 分∴抛物线为 y = ax 2 - 2ax + a - 2 .当 x = 1 时, y = a - 2a + a - 2 = -2 ,第12页(共 8 页)(3) ⎨ 或 ⎪⎨ ⎪⎩n = 5. n = 5 ∴抛物线的顶点为(1, -2 ). ………………………………………………2 分(2)若 a > 0 ,抛物线与线段 AB 没有公共点;若 a < 0 ,当抛物线经过点 B (2, -3 )时,它与线段 AB 恰有一个公共点,此时 -3 = 4a - 4a + a - 2 ,解得 a = -1 .∵抛物线与线段 AB 没有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可知, -1 < a < 0 或 a > 0 . ………………………………4 分⎧ m = -2, ⎧m = 2 + 7, ⎩ …………………………………………………6 分 27.(1)证明:∵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AD =CD ,∠EAD =∠BCD =∠ADC =90°.∴∠EAD =∠FCD =90°.∵CF =AE ,∴△AED ≌△CFD . ………………………………………………………1 分 ∴∠ADE =∠CDF .∴∠EDF =∠EDC +∠CDF =∠EDC +∠ADE =∠ADC =90°.∴DE ⊥DF . …………………………………………………………………2 分(△2)证明:∵ AED ≌△CFD ,∴DE =DF .∵∠EDF =90°,∴∠DEF =∠DFE =45°.∵∠ABC =90°,BD 平分∠ABC ,∴∠DBF =45°.∵FH 平分∠EFB ,∴∠EFH =∠BFH .∵∠DHF =∠DBF +∠BFH =45°+∠BFH ,∠DFH =∠DFE +∠EFH =45°+∠EFH ,∴∠DHF =∠DFH .∴DH =DF . …………………………………………………………………4 分(3) EF = 2 A B - 2HM . ………………………………………………………………5 分证明:过点 H 作 HN ⊥BC 于点 N ,如图.∵正方形 ABCD 中,AB =AD ,∠BAD =90°,∴ BD = AB 2 + AD 2 = 2 A B .∵FH 平分∠EFB ,HM ⊥EF ,HN ⊥BC ,∴HM =HN .∵∠HBN =45°,∠HNB =90°,∴BH = HN = 2HN = 2HM . sin 45o∴DH =BD -BH = 2 AB - 2HM .∵EF = DF cos45 o= 2DF = 2DH , ∴ EF = 2 A B - 2HM . ……………………………………………………7 分28.解:(1)①5; ……………………………………………………………………………1 分 第13页(共 8 页), CD = CA ⋅ sin 60o = . 8 4 3 = 2 时,点 C 的坐标为( , ∴点 C 的坐标为( , )或( , ). …………………………5 分 (3)1 < t < 或 t > 2 + 4 3 .……………………………………………………7 分 ②a =b ; …………………………………………………………………………2 分(2)∵点 A (4,0),B (2, 2 3 ),∴OA =4,OB = 22 + (2 3) 2 = 4 ,AB = (4 - 2)2 + (2 3) 2 = 4 .∴OA =OB =AB .∴△OAB 是等边三角形.∴∠OAB =∠OBA =60°.过点 C 作 CD ⊥OA 于点 D ,CH ⊥OB 于点 H ,如图,则∠CDA =∠CHB =90°.∴△ACD ∽△BCH .∴ CD CA = CH CB .∵点 C 关于∠AOB 的“偏率”为 2, CD CH ∴ = 2 或 = 2 . CH CD CD CA 当 = 2 时,则 = 2 . CH CB 2 8 ∴ CA = AB = . 3 3 ∴ DA = CA ⋅ cos60o = 4 34 3 3 8 ∴ OD = OA - DA = . 3∴点 C 的坐标为( 3 3 , ). 同理可求,当 CH 10 2 3 CD 3 3).8 4 3 10 2 33 3 3 3 2 33第14页(共 8 页)。
几何综合专题 【2019东城二模】27.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P 是线段AC 上一动点(点P 不与A,C 重合),连接BP , 过点A 作直线BP 的垂线段,垂足为点D ,将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E,连接DE,CE .(1)求证:BD=CE ;(2)延长ED 交BC 于点F ,求证:F 为BC 的中点; (3)若△ABC 的边长为1,直接写出EF 的最大值.27.(1)∵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E,∴△ADE 是等边三角形. 在等边△ABC 和等边△ADE 中 AB =ACAD =AE∠BAC =∠DAE =60°∴∠BAD =∠CAE ……………………………………………………1分 在△BAD 和△CA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BAD ≌△CAE (SAS )……………………………2分 ∴BD=CE ……………………………………3分(2)如图,过点C 作CG ∥BP 交DF 的延长线于点G ∴∠G =∠BDF∵∠ADE =60°,∠ADB =90° ∴∠BDF =30°∴∠G =30°……………………………………………………4分 由(1)可知,BD =CE ,∠CEA =∠BDA∵AD ⊥BP∴∠BDA =90°∴∠CEA =90° ∵∠AED =60°, ∴∠CED =30°=∠G ,∴CE =CG∴BD =CG ……………………………………………………5分 在△BDF 和△CGF 中 BDF G BFD CFG BD CG ∠=∠⎧⎪∠=∠⎨⎪=⎩∴△BDF ≌△CGF (AAS ) ∴BF =FC即F 为BC 的中点.……………………………………………………6分 (3)1……………………………………………………7分【2019西城二模】27.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边AB 上的一动点,点F 在边BC 的延长线上,且CF =AE ,连接DE ,DF ,EF . FH 平分∠EFB 交BD 于点H . (1)求证:DE ⊥DF ; (2)求证:DH =DF :(3)过点H 作HM ⊥EF 于点M ,用等式表示线段AB ,HM 与E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EBAE【2019海淀二模】27.已知C 为线段AB 中点,ACM α∠=.Q 为线段BC 上一动点(不与点B 重合),点P 在射线CM 上,连接PA ,PQ ,记BQ kCP =. (1)若60α=︒,1k =,①如图1,当Q 为BC 中点时, 求PAC ∠的度数; ②直接写出PA 、PQ 的数量关系;(2)如图2,当45α=︒时.探究是否存在常数k ,使得②中的结论仍成立?若存在,写出k 的值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图2 27.(本小题满分7分)(1)①解:在CM 上取点D ,使得CD =CA ,连接AD .∵ 60ACM ∠=︒, ∴△ADC 为等边三角形. ∴60DAC ∠=︒.∵C 为AB 的中点,Q 为BC 的中点, ∴AC =BC=2BQ . ∵BQ =CP ,∴AC =BC=CD =2CP . ∴AP 平分∠DAC . ∴∠PAC =∠PAD =30°. ② PA =PQ .(2)存在k =. 证明:过点P 作PC 的垂线交AC 于点D . ∵45ACM ∠=︒,∴ ∠PDC =∠PCD =45°. ∴PC =PD ,∠PDA =∠PCQ =135°.M∵CD=,BQ=,∴CD= BQ.∵AC=BC,∴AD= CQ.∴△PAD≌△PQC.∴PA=PQ.【2019朝阳二模】27.∠MON=45°,点P在射线OM上,点A,B在射线ON上(点B与点O在点A的两侧),且AB=1,以点P为旋转中心,将线段AB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D(点C与点A对应,点D与点B对应).(1)如图,若OA=1,OP,依题意补全图形;(2)若OP AB在射线ON上运动时,线段CD与射线OM有公共点,求OA 的取值范围;(3)一条线段上所有的点都在一个圆的圆内或圆上,称这个圆为这条线段的覆盖圆.若OA=1,当点P在射线OM上运动时,以射线OM上一点Q为圆心作线段CD的覆盖圆,直接写出当线段CD的覆盖圆的直径取得最小值时OP和OQ的长度.【2019丰台二模】27.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 E为BC边上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延长AE到点F,连接BF,且∠AFB=45°.G为DC边上一点,且DG =BE,连接DF.点F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为M,连接AM,BM.(1)依据题意,补全图形;(2)求证:∠DAG =∠MAB;(3)用等式表示线段BM,DF与A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7. 解:(1)略;.........................1分(2)∵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 ∠ABC =∠BAD=∠ADG=90°.∵BE=DG,∴△ABE≌△ADG.∴∠BAE=∠DAG.∵点F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为M,∴∠BAE=∠MAB.∴∠DAG=∠MAB. ......................3分(3)222BM DF AD+=. ......................4分2证明:连接BD.延长MB交AG的延长线于点N.∵∠BAD=90°, ∠DAG=∠MAB,∴∠MAN=90°.由对称性可知∠M=∠AFB=45°,∴∠N=45°.∴∠M=∠N.∴AM=AN.∵AF=AM,∴AF=AN.∵∠BAN=∠DAF,∴△BAN≌△DAF.∴∠N=∠AFD=45°.∴∠BFD=90°.∴222+=.BF DF BD∵2=, BM=BF,BD AD∴222+=. .........................7分2BM DF AD【2019石景山二模】27.如图,在△ABC中,∠ACB=90°,AC=BC,E为外角∠BCD平分线上一动点(不与点C重合),点E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为F,连接BE,连接AF并延长交直线BE于点G.(1)求证:AF=BE;(2)用等式表示线段FG,EG与C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C【2019门头沟二模】27.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D 为BC 边上的一点,点D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为点E ,连接AD 、DE ,在AD 上取点F ,使得∠EFD = 60°,射线EF 与AC 交于点G . (1)设∠BAD = α,求∠AGE 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2)用等式表示线段CG 与B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AB CD EFG【2019房山二模】27. 如图,在△ABC中,∠ACB=90°,∠B=4∠BAC. 延长BC到点D,使CD=CB,连接AD,过点D作DE⊥AB于点E,交AC于点F.(1) 依题意补全图形;(2) 求证:∠B=2∠BAD;(3) 用等式表示线段EA,EB和D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A B【2019顺义二模】27.已知:在∆ABC 中,90∠=︒BAC ,=AB AC .(1)如图1,将线段A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D ,连结CD 、BD ,∠BAC 的平分线交BD 于点E ,连结CE . ① 求证:∠=∠AED CED ;② 用等式表示线段AE 、CE 、BD 之间的数量关系 (直接写出结果);(2)在图2中,若将线段A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AD ,连结CD 、BD ,∠BAC 的平分线交BD 的延长线于点E ,连结CE .请补全图形,并用等式表示线段AE 、CE 、B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图2图1CB AA B CDE【2019平谷二模】27.在等边三角形ABC外侧作射线AP,∠BAP=α,点B关于射线AP的对称点为点D,连接CD交AP于点E.(1)依据题意补全图形;(2)当α=20°时,∠ADC= °;∠AEC= °;(3)连接BE,求证:∠AEC=∠BEC;(4)当0°<α<60°时,用等式表示线段AE, CD,D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7.(1)如图; (1)(2)∠ADC = 40 °;∠AEC = 60 °; (3)(3)证明:∵点B 关于射线AP 的对称点为点D ,∴△BAE ≌△DAE . ∴∠BAE =∠DAE =α. ∵AD=AB=AC , ∴∠ADC =()1806022α︒-︒+=60°-α. (4)∴∠AEC =60°.∵∠AC B=60°,∠ACD =∠ADC =60°-α,∴∠BCE =α.∵∠ABC =60°,∠ABE =∠ADC =60°-α,∴∠BEC =60°. (5)(4)证明:方法一:在CD 上截取AF=AE .∵∠AEF =60°,∴△AEF 是等边三角形. ··········································· 6 ∴∠AFC =∠AED =120°. ∵∠ACD =∠ADC =60°-α, ∴△ADE ≌△ACF . ∴DE=CF .∴CD=2DE +EF . ∵AE=EF ,∴CD=2DE+AE. (7)方法二:在CD上截取BG=BE.∵∠BEC=60°,∴△BEG是等边三角形. (6)∴∠BGC=∠AED=120°.∵∠BCE=∠DAE=α,∴△BCG≌△DAE.∴AE=CG.∵EG=BE=DE,∴CD=2DE+CG.∴CD=2DE+AE. (7)【2019怀柔二模】27.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BC >AD ),∠D=90°,BC=CD=12,∠ABE=45°,若AE=10,求CE 的长.【2019昌平二模】27.在正方形ABCD 中,AC 是一条对角线,点E 是边BC 上的一点(不与点C 重合),连接AE ,将△ABE 沿BC 方向平移,使点B 与点C 重合,得到△DCF ,过点E 作EG ⊥AC 于点G ,连接DG ,FG . (1)如图1,①依题意补全图1;②判断线段FG 与DG 之间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证明; (2)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6,当∠AGD =60°时,求BE 的长.E DCBA。
百度文库,精选试题代几综合题2018昌平二模ABC xOy我们给出如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意三点、28.y a:三点中横坐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纵长”定义:“横长”4b若三点的横长与纵长相等、:三点中纵坐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3.我们称这三点为正方点2B A1、 (, )例如:点 (,0) 、点、则(1,1) 、点C2?2AB?1?AxO3–1214–4–3–2CC BBAa2)?1?(三点的“纵|=3三点的“横长”、=|、、、–1–2C C BA=a2)?1?(.|=3. 因为长”=|、三点为正方点、所以、bb–3–4A3?S、、 (、) (3(1)在点、5) 、中、与点(3、) 4T?R2?B;为正方点的是PAB tP ty为三点为正方点、轴上一动点、若;、的值为(2)点 (0、、)0).(1、(3)已知点DA三点为正方点、在图中画出所有、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满足以下条件:点、DEE组成的图形;符合条件的点E1A m mxy??NNl的取值上存在点三点为正方点、直接写出、使得②若直线、:、D2范围.yyAx––––––––––––––2–3–3–4–4–5–5试题习题,尽在百度.百度文库,精选试题朝阳二模2018PPPmxOy、使得点和直线中的点28.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一点mmP的距离等于、则称的平行点.到直线为直线xmy的表达式为时、(1)当直线=22?2mPPP11、)、的平行点是(0 、)、、)中、直线(;①在点(3212210QQOOmQ.②⊙上、若点的半径为为直线、点的坐标在⊙的平行点、求点y?3x AAAn的平行点、直接、若⊙上存在直线)、⊙半径等于2()点1的坐标为(、0n的取值范围.写出试题习题,尽在百度.百度文库,精选试题2018东城二模12x?yy??1lF的距离相等.28. 研究发现、抛物线(0、1)的距离与到直线:上的点到点41PF?PH2xy?HPHlP.⊥如图1所示、若点是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则于点4x O yM、记点到点的距离与点中的点到点基于上述发现、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PPFM12xy?Mdd、2≤d≤4时、称关于抛物线为点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的关联距离;当412x?y M的关联点为抛物线称点. 412,,M(0M2)?4)(15)(2,(4M,0)M xy?的关联点是)在点、中、抛物线、1、(42134;______1)C(t?13),A(t,ABCD中、点2、在矩形(2、点)如图12xy?dtMABCDM的取值范围;关于抛物线①若=4、点在矩形求点上、的关联距离412xy?tABCD的取值范围是的关联点、则②若矩形上的所有点都是抛物线4__________.试题习题,尽在百度.百度文库,精选试题2018房山二模PxOyPQP、Q、中不重合的两点、以点28. 已知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作⊙为圆心且经过点QQPP.的“关联点”、⊙的“关联圆”为点则称点为⊙31OFMOE的“关联)中、⊙(0、、-(-、)、1(1)已知⊙的半径为1、在点)(1、122 ;点”为QnQQnPP 的、求为点的半径为的“关联圆”、且⊙2)若点)(2、0、点5 (3、、⊙)(值;4x?4y??xDHDmH轴、、直线与、⊙是点、点3()已知点0(、2)的“关联圆”(、2)3yABABDm 的取值范围.若线段. 的“关联点”上存在⊙、求轴分别交于点、试题习题,尽在百度.百度文库,精选试题2018丰台二模????xOy之间的“直距”定义为:中、将任意两点与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yPQx,y,x2121 D?x?x?y?y.2121PQ D?1?3??2?(?5)?5NM2?5?. ))、点((1、3、、则例如:点MN AB(-1、、点已知点4).(1、0)D?______________?D;、(1)则BO AO D CABC的坐标;、请你求出点、使得(2)如果直线为上存在点2CO D BBE的取值范围上一点、请你直接写出为⊙(3)如果⊙.的半径为3、点EO yyx7788试题习题,尽在百度.百度文库,精选试题2018海淀二模k、对于函数图象上横坐标之差为1对某一个函数给出如下定义:28.若存在实数的任意两kkb?b)b?(a?1,),b(a在所有满足条件的都成立、点、、则称这个函数是限减函数、1221a?1ax2?y??x 时、取值、当中、其最大值称为这个函数的限减系数.例如、函数和y??x?2k1?b??bb??a?2?1a???b 是限减、故、函数值分别为、因此函数1122?1.函数、它的限减系数为y?2x?1的限减系数;(1)写出函数1k?04m??y m0??x?m,x1?的取、求、已知)(2()是限减函数、且限减系数x值范围.22lx?xy???y PP y的)已知函数(3、过点轴、将函数作直线垂直于的图象上一点l P翻折、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函数的图象、如果右侧的部分关于直线图象在点1?k?n P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这个新函数是限减函数、且限减系数点横坐标yyx7788试题习题,尽在百度.百度文库,精选试题2018平谷二模M M AxOyP、中的点上存在两个点和⊙28.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给出如下定义:若⊙M PABPMB 的“美好点”.=2为⊙、则称点、使M MO重合时、和点2、点(1)当⊙半径为??????O?222P0P,,P,11、中、⊙、;1点的“美好点”是○132O by=x+bPP的取值范围;上一动点、点的“美好点”、求为⊙2点为直线○M PyMy=xP为⊙上一动点、点为半径作⊙点、=4为直线(2)点为直线2上一动点、以M Mm的取值范围.的横坐标的“美好点”、求点试题习题,尽在百度.百度文库,精选试题2018石景山二模xOy PPP、则称⊙的半径为、给出如下定义:若⊙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1中、对于任意点P的“伴随圆”为点.??1,0P)已知、点、(1??31?,A P;(填“上”或“内”??,0?1B P(填“上”或“内”或“外”在点)的“伴随圆”①点????22??或“外”)在点②点;的“伴随圆”3x PPP?yx的“伴随圆”与直线在轴上、且点相切、求点(的坐标; 2)若点3xx yy BA2?2x?xy?y?轴分别交于点、与、)已知直线轴分别交于点与、、直线3(BC?CDABABCD??DA PCD的方向移动、直接写出的边上并沿在四边形、、点P的“伴随圆”经过的平面区域的面积.点试题习题,尽在百度.百度文库,精选试题2018西城二模y xyxOyx)yQ(x, 28.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横坐标中的点称≠0)、将它的纵坐标的比(x2L Q1,2)?Q(. .、记作如的“理想值”为点的“理想值”2???L QQ?1L Q)(1,aQ4?y?x等于在直线_________上、则点;的“理想值”(1)①若点Q L3,1)C(QQCC的取在⊙、⊙的“理想值”的半径为1. ②如图、若点上、则点Q值范围是 .33LQDDD+3??xy、≤上运动时都有0上、⊙≤的半径为12()点、点在直线在⊙Q3D x的取值范围;的横坐标求点D22LMQmr)(2,Mm时、画出满足条3)上任意一点、当0、(>0)≤是以为半径的⊙≤(Q r的值.件的最大圆、并直接写出相应的半径(要求画图位置准确、但不必尺规作图)试题习题,尽在百度.百度文库,精选试题2018怀柔二模AP11??PAB ACAABP为、则称作弦28.、取弦为⊙、若满足上一点、过点上一点AB3ACAC)、0的半径为3、点.点的坐标为(关于⊙1的黄金点.已知⊙C、0(1)当点)时、的坐标为(4CFAED关于⊙;的黄金点是1、)、)中、点(7、0 ①在点、(30)、(433xy??PACP关于⊙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②直线上存在点的黄金点、求点33yACC横坐标的取值范围.关于⊙的黄金点、直接写出点(2)若点轴上存在..试题习题,尽在百度.百度文库,精选试题2018门头沟二模xOyMNMNPP到某点(直:的中点点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某圆上、有弦取、我们规定线)的距离叫做“弦中距”、用符号“”表示. d中以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上. 0),?3W(MN长度为)已知弦2.(1MNxO的的长度;∥①如图1:当轴时、直接写出到原点d中MNO的的取值范围2中画出示意图、并直接写出到点②如果 . 在圆上运动时、在图d中NW上的一动点、有直线、求到直线的,2)已知点点为⊙(20)?2y?xy?x??M(5,d中y. 的最大值yP MNxW x O OW图1 图2y备用图试题习题,尽在百度.百度文库,精选试题2018顺义二模aABCDACBDQP与正方形的正方形、对角线交于点、28.已知边长为2、对于平面内的点PABCDABCD a的“关联点”.≤为正方形≤、则称点、给出如下定义:如果a2PQ xOyABCD(1、1)-1)、.(-1、-1)、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1)(-1、、311ABCD)P,(2)(0,P、)在(1中、正方形的“关联点”有、;(P?,0)231222EABCDmEE x3y?的、若点“关联点”在直线上、并且、)(2已知点是正方形的横坐标是m的取值范围;求nQABCDx y?3x?1直线(3沿轴平移、设该正方形对角线交点的横坐标是)若将正方形、xyM、NMNABCD 的“关联轴分别相交于两点.如果线段与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是正方形n的取值范围.点”、求yx O试题习题,尽在百度.。
北京市东城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二) 数 学 试 卷 2019.6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3的相反数是 A . 3-B .3C .13 D . 13-2. 太阳的半径大约是696 0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 .696×103千米 B .6.96×105千米 C .6.96×106千米 D .0.696×106千米 3.下列四个立体图形中,主视图为圆的是A B C D 4.已知在Rt △ABC 中,∠C =90°,∠A =α,AC =3,那么AB 的长为 A.3sin α B.3cos αC.αsin 3D.αcos 35. 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掷得朝上一面的点数为3的倍数的概率为 A .16B .14C .13D .126. 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7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 .5B .6C .7D .87. 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5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这些运动员跳高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 .1.65,1.70 B .1.70,1.70C .1.70,1.65D .3,4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 的半径为1,动直线AB 与x 轴交于点(,0)P x ,直线AB 与x 轴正方向夹角为45︒,若直线AB 与⊙O 有公共点,则x 的取值范围是A .11x -≤≤B .x <<C .0x ≤≤D .x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9. 在函数23-=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10. 分解因式:244mn mn m ++= .11.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长为形ABCD 沿直线EF 折叠,则图中折成的4个阴影三 角形的周长之和为 .12. 如图,∠ACD 是△ABC 的外角,ABC ∠的平分线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1A ,1A BC ∠的平分线与1A CD ∠的平分线交于点2A ,…,1n A BC -∠的平分线与1n A CD -∠的平分线交于点n A . 设A θ∠=, 则1A ∠= ;n A ∠= . 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3. 计算:1012cos 45()(4-︒--π. 14. 解分式方程:211322x x x--=--.X 15. 已知:如图,点E ,F 分别为□ABCD 的边BC ,AD 上的点,且12∠=∠. 求证:AE=CF .16. 已知2410x x -+=,求2(1)64x x x x-+--的值.17. 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美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的15,中、美两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之和为 13 800m 3,问中、美两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各为多少(单位:m 3)?18. 如图,一次函数1y 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 与y 轴交于点B ,与反比例函数ky x=图象的一个 交点为M (﹣2,m ).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点P 是反比例函数ky x=图象上一点, 且2BOP AOB S S =△△,求点P 的坐标.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9.某中学九(1)班同学为了解2019年某小区家庭月均用水情况,随机调查了该小区部分家庭,并将调查数据进行如下整理. X请解答以下问题:(1)把上面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2)求该小区用水量不超过15吨的家庭占被调查家庭总数的百分比;(3)若该小区有1000户家庭,根据调查数据估计,该小区月均用水量超过20吨的家庭大约有多少户?20. 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F 为边BC 的中点,DF 与对角线AC 交于点M ,过M 作ME ⊥CD 于点E .(1)求证:AM =2CM ;(2)若12∠=∠,CD =ME 的值.21.如图,点A ,B ,C 分别是⊙O 上的点,∠B =60°,AC =3,CD是⊙O 的直径,P 是CD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P =AC . (1)求证:AP 是⊙O 的切线; (2)求PD 的长.22. 阅读并回答问题:数学课上,探讨角平分线的作法时,李老师用直尺和圆规作角平分线,方法如下:小聪只带了直角三角板,他发现利用三角板也可以作角平分线,方法如下:小颖的身边只有刻度尺,经过尝试,她发现利用刻度尺也可以作角平分线.根据以上情境,解决下列问题:(1) 小聪的作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2) 请你帮小颖设计用刻度尺作AOB ∠平分线的方法.(要求:不与小聪方法相同,请画出图形,并写出画图的方法,不必证明).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 23. 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2()1(2=--+-x m x m (m 为实数). (1)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m 的取值范围;(2)求证:抛物线1)2()1(2--+-=x m x m y 总过x 轴上的一个定点;(3)若m 是整数,且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2()1(2=--+-x m 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整数根时,把抛物线1)2()1(2--+-=x m x m y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求平移后的解析式.24. 在矩形ABCD 中,4AB =,3BC =,E 是AB 边上一点,EF CE ⊥交AD 于点F ,过点E 作AEH BEC ∠=∠,交射线FD 于点H ,交射线CD 于点N . (1)如图1,当点H 与点F 重合时,求BE 的长;(2)如图2,当点H 在线段FD 上时,设BE x =,DN 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连结AC ,当以点E ,F ,H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EC 相似时,求线段DN 的长.25.定义:P,Q分别是两条线段a和b上任意一点,线段PQ长度的最小值叫做线段a 与线段b的距离. 已知O(0,0),A(4,0),B(m,n),C(m+4,n)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四点.(1)根据上述定义,当m=2,n=2时,如图1,线段BC与线段OA的距离是_____;当m=5,n=2时,如图2,线段BC与线段OA的距离是______ .(2)如图3,若点B落在圆心为A,半径为2的圆上,求线段BC与线段OA的距离d.(3)当m的值变化时,动线段BC与线段OA的距离始终为2,若线段BC的中点为M,直接写出点M随线段BC运动所形成的图形的周长.北京市东城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二)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13. 解:1012cos 45()(4π-︒--=2(4)214---分3=. ………5分14. 解:211322x x x -+=-- ………………1分 去分母得2113(2)x x -+=-解得6x =. ………………4分 经检验:6x =是原方程的根.所以原方程的根为6x =. ………………5分 15. 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CD ,∠B=∠D .…………………………2分 在△ABE 与△CDF 中,12.AB CD B D ∠=∠⎧⎪=⎨⎪∠=∠⎩,,∴△ABE ≌△CDF .…………………………4分 ∴AE=CF .………………………………5分16. 解:2(1)64x x x x-+-- 2(1)(4)(6)=(4)x x x x x x ---+-22424=4x x x x-+-2410x x -+=,24=1x x ∴-- .22424124==23.41x x x x -+-+=---原式 ………………………………………5分17. 解:设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x m 3,美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y m 3. 根据题意得:5,13800.y x x y =⎧⎨+=⎩……………………………………………2分解得:2300,11500.x y =⎧⎨=⎩ ……………………………………………4分答:中、美两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各为2 300m 3,11 500m 3.………………………5分 18.解: (1) ∵M (﹣2,m )在一次函数1y x =--的图象上,∴ 211m =-=.∴ M (﹣2,1).又M (﹣2,1)在反比例函数ky x=图象上, ∴2k =-. ∴2y x-=. ……........................3分 (2)由一次函数1y x =--可求(10)A -,,(0,1)B -.∴11122112AOB S OB OA ∆=⨯⨯⨯=⨯=. ∴21=BOP AOB S ∆∆=.设BOP ∆边OB 上的高位h ,则=2h . 则P 点的横坐标为2±. 把P 点的横坐标为2±代入2y x-=可得P 点的纵坐标为1. (2,1)P ∴-或(2,1)P -. ……5分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9.解:(1) 表格:从上往下依次是:12,0.08;图略; ……3分数学试卷(2)68%;……4分 (3)120户. ……5分20.解:(1)∵四边形ABCD 是菱形.∴BC//AD .∴△∽△CFM ADM . ∴CF CMAD AM=. ∵F 为边BC 的中点,∴1122CF BC AD ==. ∴12CF CM AD AM ==. ∴2AM MC =. ……………………2分 (2)∵A B//DC , ∴ 1=4∠∠. ∵1=2∠∠, ∴ 2=4∠∠. ∵ME ⊥CD , ∴12CE CD =.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 3=4∠∠. ∵F 为边BC 的中点, ∴12CF BC =. CF CE ∴=.在△CMF 和△CME 中,3=4∠∠,CF =CE ,CM 为公共边,∴△CMF ≌△CME . ∴ =90CFM CEM ∠∠=︒. ∵2=34∠∠=∠, ∴2=3430∠∠=∠=︒.数学试卷∴ME CE =.∵2CD CE ==,∴CE = ∴1ME =. ……………………………5分 21.解:(1)证明:连接OA . ∵∠B =60°,∴∠AOC =2∠B =120°.又∵OA=OC ,∴∠ACP =∠CAO =30°.∴∠AOP =60°. ∵AP=AC ,∴∠P =∠ACP =30°. ∴∠OAP=90°,∴OA ⊥A P .∴ AP 是⊙O 的切线. …………………2分 (2)解:连接AD .∵CD 是⊙O 的直径,∴∠CAD =90°.∴AD =AC •tan30°=3. ∵∠ADC =∠B =60°,∴∠P AD =∠ADC ﹣∠P =60°﹣30°=30°.∴∠P =∠P AD .∴PD=AD …………………5分22.解:(1)小聪的作法正确. …………………1分∵PM ⊥OM , PN ⊥ON , OMP =∠ONP =90°.Rt △OMP 和Rt △ONP 中, ∵OP=OP ,OM=ON ,∴Rt △OMP ≌R t △ONP (HL ).∴MOP NOP ∠=∠.OP 平分∠AOB . …………………2分 2)解:如图所示. …………………3分作法:①利用刻度尺在OA ,OB 上分别截取OG=OH .②连结GH ,利用刻度尺作出GH 的中点Q .③作射线OQ ,则OQ 为∠AOB 的平分线. …5分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23.解:(1)22(2)4(1)m m m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m .……………………………………………………………………………1分 ∵01≠-m ,∴m 的取值范围是01m m ≠≠且.………………………………………………………2分(2)证明:令0=y 得,01)2()1(2=--+-x m x m . ∴)1(2)2()1(2)2(2-±--=-±--=m m m m m m x . ∴1)1(221-=--+-=m m m x ,11)1(222-=-++-=m m m m x . …………………………………4分 ∴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0,1-),(0,11-m ).∴无论m 取何值,抛物线1)2()1(2--+-=x m x m y 总过定点(1,0-).……5分(3)∵1-=x 是整数 ∴只需11-m 是整数. ∵m 是整数,且01m m ≠≠且,∴2=m .…………………………………………………………………………6分 当2=m 时,抛物线为12-=x y .把它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861)3(22+-=--=x x x y .…………………………………………………7分24.解:(1)∵EF EC ⊥,∴90AEF BEC ∠+∠=︒.∵AEF BEC ∠=∠,∴45BEC ∠=︒.∵90B ∠=︒,∴BE BC =.∵3BC =,∴3BE =.…………………2分(2)过点E 作EG CN ⊥,垂足为点G .∴BE CG =.∵AB ∥CN ,∴AEH N ∠=∠,BEC ECN ∠=∠.∵AEH BEC ∠=∠,∴N ECN ∠=∠.∴EN EC =.∴22CN CG BE ==.∵BE x =,DN y =,4CD AB ==,∴()2423y x x =-≤≤.…………………4分(3)∵矩形ABCD ,∴90BAD ∠=︒.∴90AFE AEF ∠+∠=︒.∵EF EC ⊥ ,∴90AEF CEB ∠+∠=︒.∴AFE CEB ∠=∠.∴HFE AEC ∠=∠.当以点E ,F ,H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EC ∆相似时,ⅰ)若FHE EAC ∠=∠,∵BAD B ∠=∠,AEH BEC ∠=∠,∴FHE ECB ∠=∠ .∴EAC ECB ∠=∠.∴tan tan EAC ECB ∠=∠,∴BC BE AB BC =.∴94BE =.∴12DN =. ⅱ)若FHE ECA ∠=∠,如图所示,记EG 与AC 交于点O .∵AEH BEC ∠=∠,∴AHE BCE ∠=∠.∴ENC ECN ∠=∠.∵EN EC =,EG CN ⊥, ∴12∠=∠.∵AH ∥EG ,∴1FHE ∠=∠.∴2FHE ∠=∠.∴2ECA ∠=∠. ∴EO CO =.设3EO CO k ==,则4,5AE k AO k ==,∴85AO CO k +==. ∴58k =. ∴52AE =,32BE =. ∴1DN =. 综上所述,线段DN 的长为12或1. ………………7分25.解:(1)2 ………………4分(2)当24m ≤≤时,(22)d n n =-≤≤;当46m ≤≤时,2d =. ………………6分(3)16+4π. ………………8分。
2019北京中考二模几何综合汇总1、(海淀)27.已知C 为线段AB 中点,ACM α∠=.Q 为线段BC 上一动点(不与点B 重合),点P 在射线CM 上,连接P A ,PQ ,记BQ kCP =. (1)若60α=︒,1k =,①如图1,当Q 为BC 中点时, 求PAC ∠的度数; ②直接写出P A 、PQ 的数量关系;(2)如图2,当45α=︒时.探究是否存在常数k ,使得②中的结论仍成立?若存在,写出k 的值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图22、(西城)27.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边AB上的一动点,点F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CF=AE,连接DE,DF,EF. FH平分∠EFB交BD于点H.(1)求证:DE⊥DF;(2)求证:DH=DF:(3)过点H作HM⊥EF于点M,用等式表示线段AB,HM与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7.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点P是线段AC上一动点(点P不与A,C重合),连接BP,过点A作直线BP的垂线段,垂足为点D,将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60 得到线段AE,连接DE,CE.(1)求证:BD=CE;(2)延长ED交BC于点F,求证:F为BC的中点;(3)若△ABC的边长为1,直接写出EF的最大值.27.∠MON=45°,点P在射线OM上,点A,B在射线ON上(点B与点O在点A的两侧),且AB=1,以点P为旋转中心,将线段AB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D(点C与点A对应,点D与点B对应).(1)如图,若OA=1,OP,依题意补全图形;(2)若OP,当线段AB在射线ON上运动时,线段CD与射线OM有公共点,求OA的取值范围;(3)一条线段上所有的点都在一个圆的圆内或圆上,称这个圆为这条线段的覆盖圆.若OA=1,当点P 在射线OM上运动时,以射线OM上一点Q为圆心作线段CD的覆盖圆,直接写出当线段CD的覆盖圆的直径取得最小值时OP和OQ的长度.5、(石景山)27.如图,在△ABC中,∠ACB=90°,AC=BC,E为外角∠BCD平分线上一动点(不与点C重合),点E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为F,连接BE,连接AF并延长交直线BE于点G.(1)求证:AF=BE;(2)用等式表示线段FG,EG与C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CC6、(丰台)27.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BC边上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延长AE到点F。
数学试卷图2图1ED C AEDDC2019年北京市各城区中考二模数学——几何综合题24题汇总1、(2019年门头沟二模)24. 在△ABC 中,AB=AC ,分别以AB 和AC 为斜边,向△ABC 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M 是BC 边中点中点,连接MD 和ME(1)如图24-1所示,若AB=AC ,则MD 和ME 的数量关系是 (2)如图24-2所示,若AB ≠AC 其他条件不变,则MD 和ME 具有怎样的数量和位置关系?请给出证明过程;(3) 在任意△ABC 中,仍分别以AB 和AC 为斜边,向△ABC 的内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M 是BC 的中点,连接MD 和ME ,请在图24-3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判断△MED 的形状.2、(2019年丰台二模)24.如图1,在ABC △中,90ACB ∠=°,2BC =,∠A=30°,点E ,F 分别是线段BC ,AC 的中点,连结EF .(1)线段BE 与AF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AFBE =________.(2)如图2,当CEF △绕点C 顺时针旋转α时(0180α<<),连结AF ,BE ,(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当CEF △绕点C 顺时针旋转α时(0180α<<),延长FC 交AB 于点D ,如果6AD =-α的度数.3、(2019年平谷二模)24.(1)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B =∠C =90°,E 为BC 上一点,且CE =AB ,BE =CD ,连结AE 、DE 、AD ,则△ADE 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2,在90ABC A ∆∠=︒中,,D 、E 分别为AB、AC 上的点,连结BE 、CD ,两线交于点P .①当BD=AC ,CE=AD 时,在图中补全图形,猜想BPD ∠的度数并给予证明. ②当BD CEAC AD==时, BPD ∠的度数____________________.4、(2019年顺义二模) 24.在△ABC 中, A B = AC ,∠A =30︒,将线段 B C 绕点 B 逆时针旋转 60︒得到线段 B D ,再将线段BD 平移到EF ,使点E 在AB 上,点F 在AC 上. (1)如图 1,直接写出 ∠ABD 和∠CFE 的度数; (2)在图1中证明: A E =CF ; (3)如图2,连接 C E ,判断△CEF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图2图1BCBDαECBA图3αFECBAFCBA图24-1图24-2图24-3数学试卷EQPDCB A5、(2019年石景山二模)24.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α得到△ADE ,DE 的延长线与BC 相交于点F ,连接AF .(1)如图1,若BAC ∠=α=︒60,BF DF 2=,请直接写出AF 与BF 的数量 关系;(2)如图2,若BAC ∠<α=︒60,BF DF 3=,猜想线段AF 与BF 的数量关 系,并证明你的猜想;(3)如图3,若BAC ∠<α,mBF DF =(m 为常数),请直接写出BFAF的值 (用含α、m 的式子表示). 解:6、(2019年海淀二模)24.在ABC △中,90ABC ∠=,D 为平面内一动点,AD a =,AC b =,其中a , b 为常数,且 a b <. 将ABD △沿射线BC 方向平移,得到FCE △,点A 、B 、D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F 、C 、E .连接BE .(1)如图1,若D 在ABC △内部,请在图1中画出FCE △;(2)在(1)的条件下,若AD BE ⊥,求BE 的长(用含, a b 的式子表示);(3)若=BAC α∠,当线段BE 的长度最大时,则BAD ∠的大小为__________;当线段BE的长度最小时,则BAD ∠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用含α的式子表示).图1 备用图7、(2019年西城二模)24.在△ABC ,∠BAC 为锐角,AB >AC , 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1)如图1,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接写出线段AC ,CD ,AB 之间的数量关系;(2)BC 的垂直平分线交AD 延长线于点E ,交BC 于点F .①如图2,若∠ABE =60°,判断AC ,CE ,AB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②如图3,若AC AB AE +=,求∠BAC 的度数.8、(2019年通州二模)23.已知:△ABD 和△CBD 关于直线BD 对称(点A 的对称点是点C ),点E 、F 分别是线段BC 和线段BD 上的点,且点F 在线段EC 的垂直平分线上,连接AF 、AE ,AE 交BD 于点G .(1)如图l ,求证:∠EAF =∠ABD ;(2)如图2,当AB =AD 时,M 是线段AG 上一点,连接BM 、ED 、MF ,MF 的延长线交ED 于点N ,∠MBF =12∠BAF ,AF =23AD ,请你判断线段FM 和FN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9、(2019年东城二模) 24.如图,等腰Rt △ABC 中,∠ACB =90°,AC =BC =4,P 是AC 边上一动点,由A 向C 运动(与A 、C 不重合),Q 是CB 延长线上一点,与AB CAB BD DB图2数学试卷点P 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由B 向CB 延长线方向运动(Q 不与B 重合),过P 作PE ⊥AB 于E ,连接PQ 交AB 于D .(1)当∠BQD =30°时,求AP 的长;(2)当运动过程中线段ED 的长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求出线段ED 的长;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设AP 为x ,BD 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BDQ为等腰三角形时BD 的值.10、(2019年朝阳二模)24. 已知∠ABC =90°,D 是直线AB 上的点,AD =BC .(1)如图1,过点A 作AF ⊥AB ,并截取AF =BD ,连接DC 、DF 、CF ,判断△CDF 的形状并证明; (2)如图2,E 是直线BC 上的一点,直线AE 、CD 相交于点P ,且∠APD =45°,求证BD =CE .11、(2019年密云二模)24.已知等腰Rt ABC ∆和等腰Rt AED ∆中,∠ACB=∠AED=90°,且AD=AC(1)发现:如(图1),当点E 在AB 上且点C 和点D 重合时,若点M 、N 分别是DB 、EC 的中点,则MN 与EC 的位置关系是 ,MN 与EC 的数量关系是(2)探究:若把(1)小题中的△AED 绕点A 旋转一定角度,如(图2)所示,连接BD 和EC,并连接DB 、EC 的中点M 、N,则MN 与EC 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仍然能成立吗?若成立,以顺时针旋转45°得到的图形(图3)为例给予证明数量关系成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请以逆时针旋转45°得到的图形(图4)为例给予证明位置关系成立,12、(2019年延庆二模)13、(2019年房山二模) 24. 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的两顶点A 、C 分别在正方形EFGH 的两边DE 、DG 上(如图1),现将正方形ABCD 绕D 点顺时针旋转,当A 点第一次落在DF 上时停止旋转,旋转过程中,AB 边交DF 于点M ,BC 边交DG 于点N . (1)求边DA 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2)旋转过程中,当MN 和AC 平行时(如图2),求正方形ABCD 旋转的度数;(3)如图3,设MBN ∆的周长为p ,在旋转正方形ABCD 的过程中,p 值是否有变化?请证明你的结论.14、(2019年昌平二模)24.【探究】如图1,在△ABC 中, D 是AB 边的中点,AE ⊥BC 于点E ,BF ⊥AC 于点F ,AE ,BF 相交于点M ,连接DE ,DF . 则DE ,DF 的数量关系为 . 【拓展】如图2,在△ A B C 中 ,C B = C A ,点 D 是AB 边的 中点 ,点M 在 △ A B C 的内部 ,且 ∠MBC =∠MAC . 过点M 作ME ⊥BC 于点E ,MF ⊥AC 于点F ,连接DE ,DF . 求证:DE =DF ;【推广】如图3,若将上面【拓展】中的条件“CB =CA ”变为“CB ≠CA ”,其他条件不变,试探究DE 与D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图2图1数学试卷ADBE CM F AD BE CM F MABCDFE图3图2图115、(2019年怀柔二模)24.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E 是AC 边上一点,F 是BC 边延长线上一点,且CF=AE ,连接BE 、EF .(1)如图1,若E 是AC 边的中点,猜想BE 与EF 的数量关系为 .(2)如图2,若E 是线段AC 上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上述线段BE 、EF 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3)如图3,若E 是线段AC 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上述线段BE 、EF 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16、(2019年大兴二模)25. 已知:E 是线段AC 上一点,AE =AB,过点E 作直线EF ,在EF 上取一点D ,使得∠EDB =∠EAB ,联结AD .(1)若直线EF 与线段AB 相交于点P ,当∠EAB =60°时,如图1,求证:ED =AD +BD ;(2)若直线EF 与线段AB 相交于点P ,当∠EAB = α(0º﹤α﹤90º)时,如图2,请你直接写出线段ED 、AD 、BD 之间的数量关系(用含α的式子表示);(3)若直线EF 与线段AB 不相交,当∠EAB =90°时,如图3,请你补全图形,写出线段ED 、AD 、B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7、(2019年燕山二模)24.如图1,已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BAC ,点D 是BC 的中点.作正方形DEFG ,使点A 、C 分别在DG 和DE 上,连接 AE ,BG .(1)试猜想线段BG 和AE 的数量关系是 ; (2)将正方形DEFG 绕点D 逆时针方向旋转)3600(︒≤<︒αα, ①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利用图2证明你的结论; ②若4==DE BC ,当AE 取最大值时,求AF 的值.图1 图2AB EFA B E F AB C F F GE DC AB B ACDE GF数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