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法国大革命课文分析1
- 格式:ppt
- 大小:15.64 MB
- 文档页数:10
第6课法国大革命同学们知道法国的国旗和国歌吗?它们都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
那么,法国大革命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革命?在历史上具有怎样的作用?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有关法国大革命方面的知识。
一、法国大革命1.背景:“旧制度”的衰微。
(1)财政困难。
(2)新思想的萌发: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们倡导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的观念,启发了第三等级的反抗意识。
(3)三级会议的召开。
①原因:为了解决财政危机,路易十六被迫下令召开三级会议。
②召开:1789年5月,三级会议召开,第三等级代表集体宣誓“不制定宪法决不解散”,最后三级会议改名制宪议会。
2.经过。
(1)攻占巴士底狱和发表《人权宣言》。
①革命爆发: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大革命开始。
②《人权宣言》。
A.通过:1789年8月,《人权宣言》正式通过。
B.主要内容:宣布“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惟一原因”,“在这个庄严的宣言里阐明自然的、不可剥夺的、神圣的人权”。
C.核心:人权、民主、法治,尤其强调平等。
D.意义:宣示了新制度的原则。
③1791年宪法。
A.通过:1791年9月,制宪议会通过。
B.内容: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以《人权宣言》为序言。
(2)战争和内乱。
①对外战争:1792年9月,法国义勇军在瓦尔密击退普鲁士军。
②共和国建立。
A.1792年8月10日,国民公会宣布成立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B.1793年1月,国民公会以叛国罪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③吉伦特派下台:1793年春夏,法国形势再度恶化。
5月底,巴黎人民推翻了吉伦特派的统治,雅各宾派掌权。
(3)恐怖统治。
①原因:法国面临内忧外患。
②目的:抗击反法联军和镇压叛乱。
③内容:实行战时总动员,用最严厉的措施,打击一切敌人和商业投机活动。
④评价。
A.积极:平息了国内叛乱,击退了反法联军,稳定了局势。
B.消极:造成人人自危,致使罗伯斯比尔众叛亲离。
岳麓社版选修二《法国大革命》评课稿一、课程信息概述《法国大革命》是《岳麓社版选修二》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起因和过程,以及对世界历史和政治发展的深远影响。
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革命的本质和动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及内容设计1. 课程目标•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动因。
•理解法国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掌握法国大革命对世界历史和政治发展的重要影响。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内容设计•第一讲: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介绍–17世纪末的法国社会和政治状况–君主专制统治下的社会不平等与不满•第二讲: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和推动力–不平等的负担:法国贵族和教会的特权–启蒙思想的影响:自由、平等、人权的兴起•第三讲: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与事件–三大阶级的斗争与对立–立宪制度的建立与废除–雅各宾派的崛起与恐怖统治•第四讲: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与意义–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十九世纪民主思潮的推动–对世界历史和政治发展的深远影响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授课讲解:通过系统的讲解,介绍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起因、过程和结果。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视频资料观看:通过观看相关的历史影片,加深学生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和研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2. 教学手段•电子白板:使用电子白板进行知识点的展示和讲解。
•PowerPoint演示:制作PPT课件,辅助讲解和示范。
•视频播放器和投影仪:播放相关历史影片,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法国大革命的场景和氛围。
•分组讨论: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研究。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学评价•平时表现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讨论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小组合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合作态度、团队能力和个人贡献。
第11课法国大革命教材定位本课是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世界资产阶级革命潮流中最为彻底的一次革命。
法国革命中,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力量一次次把革命推向深入;《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的问世,使得自由、民主和平等的资产阶级思想不仅风靡法国,而且伴随着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更是影响了整个欧洲;拿破仑帝国在历史上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他确立的资产阶级统治却是根深蒂固。
本课内容在整个世界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设计思路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新课改也倡导教师要依据实情大胆整合教材,从“教教材”变为“用教材”。
因此,本课对教材进行了有机整合,以拿破仑的一生为线索来展示波澜壮阔的法国革命风暴。
教学目标知识与通力掌握法国大革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初步培养学生对历史教材的分析通力、辩证看待历史事件的通力和透过历史现象看历史本质的通力;正解评价拿破仑。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通力;通过分析《人权宣言》反映了哪些资产阶级价值观,深刻认识文献的历史意义;通过课堂讨论拿破仑战争的性质和作用,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历史事件的通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历史作用;通过对拿破仑帝国兴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教学重点《人权宣言》、评价拿破仑教学难点辩证分析拿破仑战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学生回答乐曲涉及的历史人物拿破仑,并介绍其生平,由此引入新课的学习。
【新课学习】一、1769——1788年(出生到19岁)拿破仑在法国科西嘉岛度过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后又进入法国本土的学校学习,并看到和感受了当时法国社会的种种变化。
请问:这一时期的拿破仑会感受到法国社会的哪些变化?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1、资本主义在法国迅速发展,但资产阶级属于第三等级,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2、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奢侈浪费,出现了财政危机;3、农民阶级遭受重重压迫和剥削,生活极端贫困,因而购买力低下,形成法国国内市场狭小,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岳麓版九年级上第13课《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材分析本课的主线是法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教材共用两目来展示这一过程。
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革命最彻底的特点,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而且还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这场大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环。
依据“课标”的要求,教材弱化了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的理论分析,减化了大革命过程的繁琐叙述,使《人权宣言》颁布的背景、内容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在本目的地位更清晰。
《人权宣言》是法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献,它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号,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同时,它又明确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
理解《人权宣言》对于理解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及资产阶级的阶级性有很大帮助。
掌握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对于其他资产阶级革命意义的学习有借鉴作用,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法国大革命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法国大革命高潮过后,拿破仑逐步上台,并建立帝国,他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一方面他保留了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成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大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外战争的形式把法国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使资本主义文明得以在欧洲传播,因此,欧洲封建势力对拿破仑切齿痛恨,多次勾结xxx力量组成反法同盟对法国开战,企图阻止资本主义向欧洲大陆扩散。
但后期拿破仑对外战争又变为军事侵略,因此要了解拿破仑,关键是正确分析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突破了这一点,一方面便于学生认识拿破仑在历史上的作用,另一方面便于学生理解拿破仑帝国的性质,同时也便于学生正确分析拿破仑帝国败亡的主要原因。
学情分析1.史料解析法。
通过阅读、分析课本上提供的有关《人权宣言》的资料,认识《人权宣言》所倡导的进步性和对人类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如结合美国独立战争、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等,认识《人权宣言》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要点解析一、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国内:1、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世纪资本主义在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出现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厂,个别企业雇佣数千名工人并拥有先进设备。
金融资本雄厚。
资产阶级已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其财富已经超过的贵族阶层,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
2、社会等级严重对立特权等级,总数不足全国总人口的2%,占有全国35%左右的地产,垄断军、政、教会、司法职务,并享有免税权。
第三等级政治无权,同时承担国家的赋税负担。
3、启蒙思想对封建专制的冲击18世纪,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
启蒙思想家们倡导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的观念,对法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财政危机的加剧路易十四晚年穷兵黩武,国力消耗很大。
路易十五时期,连年进行对外战争,结果,法国不仅丧失了大部分的海外殖民地,而且国库亏空、债台高筑。
国际: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二、革命经过1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2爆发: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3发展:大资产阶级掌权,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4建国: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废除王政,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5高潮: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雅各宾派专政6低落:雅各宾派被推翻(1794年)三、《人权宣言》1、《人权宣言》的颁布:(1)背景: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2)主要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核心思想:自由、平等。
2、《人权宣言》的影响:(1)进步性: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第一次完整、明确地提出了人权和公民权,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根本目的是推翻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2)局限性:它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的目的只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明确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又反映了它的阶级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