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洞庭湖大桥7#、8#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洞庭湖特大桥建设情况汇报洞庭湖特大桥是连接湖南省岳阳市和湖北省荆州市的一座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湖南省通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通道之一。
自洞庭湖特大桥建设启动以来,我们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推动这一重大工程的顺利进行。
首先,我们在前期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勘测和设计工作。
针对洞庭湖特大桥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交通状况,我们组织了一支专业团队,对桥梁的地质、水文、气象等多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和分析,确保了后续施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同时,我们还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和协调,确保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符合国家标准。
其次,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质量,确保了施工工艺和材料的优良。
我们选用了先进的桥梁施工技术,采用了高标准的建筑材料,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了桥梁的牢固和耐久。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
再次,我们注重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与当地政府、交通部门、环保部门等多个部门进行了密切的沟通和协调,解决了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同时,我们还积极宣传和推广项目的重要性和意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配合。
最后,我们将继续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推动洞庭湖特大桥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宣传,争取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共同推动这一重大工程的顺利进行。
总之,洞庭湖特大桥建设工程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我们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全力以赴推动这一工程的顺利进行,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交通便利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感谢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一定不负重托,圆满完成这一重大工程!。
洞庭湖大桥美篇
洞庭湖大桥是一座跨越洞庭湖的美丽大桥,也是中国南北交通的
重要通道之一。
它连接了湖南、江西两省,全长10.06公里,被誉为“中国湖泊跨海江最长的跨湖大桥”。
大桥始建于2004年,历时6年建设,于2010年7月1日通车。
整个大桥采用了全球首创的钢箱梁全浮式施工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施
工效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大桥主桥全长3.186公里,共有八个桥墩,其中最大的桥墩高度
达到了132.44米,像一座壮观的城堡矗立在洞庭湖面之上,令人震撼。
从大桥上眺望,洞庭湖风光尽收眼底,湖泊波光粼粼,天空湛蓝,云朵飘逸。
大桥两侧,满是绿树成荫的山丘和广阔的田野,显得特别
宜人。
夜幕降临时,大桥整体被璀璨的灯光所覆盖,绚烂的色彩让人不
由得想起可爱的彩虹。
这座桥在光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洞庭湖大桥是中国建筑的杰作,也是国家文化的象征。
它的建成,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欣赏洞庭湖风光的绝佳观
赏点。
让我们一起珍爱这座美丽的大桥,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洞庭湖大桥桩基础施工简介——09土木6班李维平洞庭湖大桥资料卡桥梁简介湖南岳阳洞庭湖大桥是岳阳市跨越洞庭湖的一座特大型桥梁,大桥主桥为不等高三塔双斜面索预应力混凝土漂浮体系斜拉桥,全长880m,跨径布置为:130m+310m+310m+130m。
之所以采用这种结构形式,是因为中塔无后锚索,必须采取措施提高整体的结构刚度,以有效地控制主梁及索塔的变位。
(1)首次对多塔pc斜拉桥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出了一整套提高结构整体刚度、降低尾索应力幅的有效方法,在国内率先实行了不设稳定索和辅助桥墩的全漂浮体系多塔斜拉桥。
(2)国内首次实现风洞试验测定桥梁颤振导数的强近振动法,提高了颤振导数测定的准确性,为我国桥梁风洞试验技术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3)国内首次开展拉索振坳定量观测研究,开发和安装了世界第一个采用磁流变控制技术的拉索减振系统。
(4)提出了多塔pc斜拉桥合理施工状态确定的正装迭代法及合理成桥状态确定的最优方法,提高了计算速度和施工控制精度,合龙误差仅3mm。
(5)索塔预应力优化布置的概念,为今后斜拉桥索塔的优化布束提供了理论依据。
(6)开发了适应多塔斜拉桥构造特点的一系列施工技术,包括配置空间转动锚座和水平止推装置的新一代前支点挂篮。
(7)开发了C60高性能混凝土在大跨径桥梁上的使用。
工程获奖洞庭湖大桥多塔斜拉桥新技术研究荣获了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获第五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
大桥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04年第16届年会上入选首届《中国十佳桥梁》,名列斜拉桥第二位。
同时,洞庭湖大桥项目还荣获了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并入选了建国六十周年60项公路交通勘察设计经典工程。
经济意义洞庭湖大桥是湖区人民的造福桥,装点湘北门户的形象桥。
对优化交通网络结构,发展区域经济,保障防汛救灾、缩短鄂、豫、陕等省、市西部车辆南下的运距,拓展岳阳城区的主骨架,提升岳阳城市品位,增强城市辐射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害了我的国!这座桥全长10444.66米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秋高气爽时,在洞庭湖与长江相连接的出口处,在建蒙西至华中铁路洞庭湖特大桥三座高塔傲然矗立于碧波之上,展现出雄伟的身姿。
近千年前,范仲淹在洞庭湖畔写下了不朽名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流传千古。
如今,中铁大桥局的建设者又为这片美丽的土地竖起了新的丰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首次”带来的挑战。
在蒙华铁路洞庭湖特大桥建设中,他们深入践行“蒙华理念”,全面推进质量安全管理,关爱农民工,落实班组长质量责任制,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建桥奇迹,充分彰显了“中国建桥国家队”的风采与神韵。
攻坚克难众志成城开创新局面受地质、水文、拆迁等各方面影响,从一开始,洞庭湖特大桥的建设就举步维艰。
据中铁大桥局蒙华铁路洞庭湖特大桥项目部经理许斌介绍,蒙华铁路洞庭湖特大桥全长10444.66米,主桥采用(98+140+406+406+140+98)米三塔双索面钢箱钢桁结合梁斜拉桥,引桥包括262个桥墩及92米钢管混凝土拱桥、4×52米简支箱梁、(75+3×120+7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及84米简支钢桁梁。
设计为双线重载铁路,合同额17.53亿元,工期60个月,于2012年年底进场施工。
刚一进场,建设者就遇到了一个难题。
由于洞庭湖特大桥主桥3号、4号、5号主塔墩施工水域均为锚地、码头,停泊有大量的船只,锚地、码头的征迁直接影响水上水下施工许可证的办理和水上施工。
“施工水域码头锚地云集,过往船只众多,每天达到700多艘,影响主桥区域进场施工。
在蒙华公司、湘赣指挥部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产权单位积极沟通协商,历时半年才实现了进场施工。
”许斌说。
在征地拆迁方面,也同样充满了各种困难。
在岳阳一岸,引桥所在的吉家湖鱼塘、梅溪鱼塘、梅溪乡民房较密集区,其中有25栋房屋的拆迁工作就足足耗费了4年时间。
洞庭湖大桥施工情况汇报
自从洞庭湖大桥项目启动以来,我们始终致力于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以期按时完成这一重要工程。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团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现在我将向大家汇报一下洞庭湖大桥的施工情况。
首先,关于桥梁结构的施工情况。
目前,主桥梁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已经完成了80%,桥墩和桥台的施工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桥梁结构的质量控制,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其次,关于桥面铺装和栏杆安装的情况。
我们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桥面的铺装工作,同时开始了栏杆的安装工作。
我们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桥面的平整度和栏杆的牢固度。
此外,关于桥梁主体结构的验收和监测工作。
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主梁的验收工作,并对桥梁结构进行了全面的监测。
监测结果显示,桥梁结构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不存在安全隐患。
最后,关于施工进度和下一步工作的安排。
目前,洞庭湖大桥的施工整体进度符合预期,我们将继续加强施工组织和管理,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加强桥面的铺装和栏杆的安装工作,并加快主桥梁的混凝土浇筑进度,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洞庭湖大桥的施工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
我们将继续全力以赴,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进度,为当地交通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感谢各位的关注和支持,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见证洞庭湖大桥的顺利建成!。
洞庭湖大桥建设情况汇报自从洞庭湖大桥建设工程启动以来,我们团队一直在紧张而有序地推进着工程进度。
作为这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承建方,我们对于工程的进展情况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在这篇汇报文档中,我将对洞庭湖大桥的建设情况进行详细的汇报,以便于大家了解工程进展情况。
首先,洞庭湖大桥的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并经过了专家的审定。
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地质、水文、气象等因素,确保了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还针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多次讨论和修改,以确保其符合工程实际和当地环境的特点。
其次,施工准备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我们已经完成了施工现场的勘察和平整工作,同时对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进行了统一采购和储备。
施工队伍也已经组建完毕,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都接受了严格的培训和考核,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和有序进行。
我们将不断加强与监理单位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将注重环保和生态保护工作。
我们将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当地社区和村民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确保工程建设与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的来说,洞庭湖大桥的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全力推进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我们相信,在全体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洞庭湖大桥一定能够按时、按质完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最后,我们真诚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支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将虚心接受各方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我们也将及时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工程的进展情况,共同推动工程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
论洞庭湖大桥7#、8#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洞庭湖铁路大桥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由君山区向东南方向跨越洞庭湖与长江相连接的出口处,距上游洞庭湖公路桥约4.2km,距下游莲花塘水位站约2.2km。
设计里程。
本文论述洞庭湖铁路桥中的7#、8#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钢板桩插打、钢筋加工制造及安装、混凝土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及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的控制要点。
标签:承台冷却水管大体积混凝土钢筋
现代铁路桥梁施工中承台墩身基础大部分均为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运用越来越广泛。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
现就洞庭湖大桥7#、8#墩承台施工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
1 工程概述
洞庭湖特大桥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由君山区向东南方向跨越洞庭湖与长江相连接的出口处,距上游洞庭湖公路桥约4.2km,距下游莲花塘水位站约2.2km。
设计里程DK152+694.857~DK163+121.916,全长10427.06m。
7#、8#墩位于大堤两侧,墩身为圆端形门式墩,宽20m,厚5.0m,墩顶设置1.5m厚墩帽;基础为梅花形布置的10根Φ1.8m钻孔桩,桩长34m及32m;承台为矩形承台,厚度为3.5m。
2 环境条件
2.1 水文及地质条件7#墩承台计划于2014年3月20日开始施工,该段时间洞庭湖水位约为+20.5m,7#墩处地面标高为+30.7m。
承台开挖范围土层为杂填土及粉质粘土,挖深4.5m。
8#墩承台计划于2014年5月10日开始施工,8#墩位于大堤内,地面标高为+28.0m。
承台开挖范围土层为杂填土及粉质粘土,挖深4.8m。
2.2 气象条件桥位区域处于中亚热带过渡地带,温暖湿润,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约270天,严寒期短,春季多潮湿阴雨,夏季暴雨高湿,秋冬干旱,暑热期较长,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16.1℃,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11.2℃,年平均降雨量1300mm左右。
3 钢板桩及基坑施工
钢板桩设计采用SUP-U400型,宽17cm,长1500cm,基坑围护结构内支撑设计采用H440*300mm及Φ600
mm钢管组成,根据现场材料情况内框梁采用H500*200
mm代替,内支撑设置于钢板桩顶部,承台基坑开挖前须完成内支撑施做。
3.1 测量放样钢板桩插打前,测量放样出钢板桩内支撑外边缘线,并用白石灰洒出边线。
3.2 钢板桩插打①安装内框梁作为导向后,钢板桩采用DZ90振动锤插打,开始一部分逐块插打,后一部分则先合拢后再插打的方法。
②插钢板桩前应在锁口处涂以黄油,以便锁口滑润易插。
③插桩顺序:均面向大堤从左边顺桥向边远离大堤处开始插打,依次顺时针完成,最后在开始插打处角点合拢。
④钢板桩最后合龙时,插合龙口钢板桩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a尺寸调整不过来,可考虑做一块楔形(或异形)钢板桩来调整合拢。
b钢板桩尺寸合适,插下后二边锁口阻力太大,插不到底,此种情况用倒链滑车辅助下拉,必要时,可用振动锤复打几次,来克服锁口阻力。
3.3 基坑开挖①基坑开挖在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时开始进行,对称开挖,防止钢板桩基坑围护结构受力不均。
②基坑开挖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辅助清理。
基础底面以上20cm~30cm部分改由人工开挖完成,以免破坏基底土层结构。
③基坑开挖前先做好地面排水,在基坑顶面四周向外设排水坡,疏通周边的排水渠道,并在适当距离设截水沟。
④基坑底面,在四周设置排水沟与汇水井。
⑤基坑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不超过 1.5m。
⑥弃土堆坡脚距坑顶缘的距离不小于基坑的深度,动载(机械及机车通道)距坑缘不小于2.0米;堆置弃土的高度不超过1.5米。
⑦开挖完毕进行基坑平面位置、尺寸、底标高的自检,对桩位、标高等进行检验,基坑底面标高误差要求在±50mm。
3.4 桩头处理、清基及浇筑垫层混凝土承台基坑开挖完成后,割除桩头以上钢护筒,并利用风枪凿除桩头多余混凝土。
凿除桩头时,然后人工清除桩头周围附着的泥块并冲洗干净,凿桩头时保证伸入承台10cm的桩头完整,并注意不得使主筋弯折。
4 钢筋工程
4.1 钢筋加工钢筋进场后,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钢筋力学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按类型堆放于条形台座上。
钢筋弯曲加工根据施工图用石笔在预备弯曲钢筋上将弯曲点位置划出,然后用钢筋弯曲机加工成型。
4.2 钢筋运输钢筋运输采用吊车分类装入平板车,运送到施工现场;对于少量、小件钢筋,人工装车或人工搬运至施工现场。
4.3 钢筋安装承台除N8按设计图纸要求采用双面焊接,焊接长度20cm外,其余Φ16钢筋采用绑扎。
Φ25钢筋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接长,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用“F”形矫正工具将桩头钢筋调整顺直,并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调整桩头钢筋向外侧倒,整体呈“喇叭”形,并将钢筋笼螺旋筋安装至顶部。
横桥向布置架立筋,架立钢筋呈“┬┬┬┬”形,保证架立钢筋的刚度和水平。
4.4 承台冷却水管安装承台共布设3层冷却水管,冷却水管按形上下层交错布置。
水平管间距为1m,层间距为1.2m,距混凝土上下底面分别为0.6m、0.5m。
单层为独立1套冷却管,每套冷却管长约216m,出水口集中布置于承台上游侧,进水口集中布置于承台下游侧。
冷却水管用铁丝固定于架立钢筋上。
5 模板工程
5.1 模板加工承台模板采用钢模板,模板在钢结构车间加工,7#墩、8#墩共用1套,其横桥向尺寸为24m×3.6m,纵桥向尺寸为9.2m×3.6m。
5.2 模板检查验收模板加工完成后,经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模板长、宽允许偏差-5~+5mm,面板局部不平允许偏差5mm。
5.3 模板安装①放线。
在垫层上测放出承台四角点,并测出四角点标高,便于调平模板下口。
根据测量放出的四个角点,用墨线弹出承台轮廓线。
②模板安装。
利用50t履带吊起吊安装钢模板,人工辅助使模板大致就位,并用Φ48mm钢管临时支撑,再用撬棍对模板进行微调,保证模板底口与承台边线一致,然后再摆放相邻块钢模板,依次将所有模板摆放到位后,人工扶直,安装连接螺栓,连接螺栓先不拧紧,用垂球检测模板垂直度,钢卷尺检测模板内空对角线,满足要求后拧紧连接螺栓。
③模板检查。
模板安装完成后,测量检测模板的标高、平面位置是否满足要求,不能满足要求则进行调整。
模板调整到位后,用泡沫或棉纱封堵拉杆孔处的空隙,底部采用高强度砂浆将模板与垫层的缝隙堵住。
6 承台混凝土浇筑
6.1 混凝土浇筑承台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模板内积水情况、垫层顶面清理情况、模板加固情况、墩身钢筋预埋情况等,还应检查混凝土浇筑材料、机械设备准备情况,满足要求后方可准备浇筑混凝土。
6.2 混凝土指标要求设计强度:C30;坍落度:140~180mm;结合试验结果,初凝时间:10~13h;混凝土出机温度:10~30℃;混凝土入模温度:5~30℃。
6.3 承台混凝土养护承台养护采用冷却水管及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方法,通水时间约为7天。
承台表面覆盖一层土工布,同时表面洒水,保持承台混凝土表面处于润湿状态,养护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15℃,承台混凝土保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承台测温点共布置35个,分7层布置,每层沿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侧区由中心向外侧均布5个。
6.4 拆模当承台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且满足其它
温控条件及承台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方可分层逐步拆除覆盖物及承台模板,混凝土心部温度未过峰值、大风、气温骤降不可拆模。
拆模后及时竣工检查及竣工测量,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立即组织基坑回填。
7 结束语
经现场检查,本承台未发现温度变形裂缝。
实践证明,本施工工艺,适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通过提高施工质量,做好温度监测工作及加强养护等方面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坚持严谨的施工组织管理,完全可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和施工裂缝的发生。
参考文献:
[1]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S].
[2]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S].
[3]刘兴文.桥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施工技术[J].河南科学,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