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浮锚杆施工流程与质量通病
- 格式:ppt
- 大小:8.00 MB
- 文档页数:8
⼀帖搞懂抗浮锚杆!⼁附整套施⼯⽅案及讲义⼀、受⼒原理抗浮锚杆受拉构件,⼀端锚固在建筑物底板,另⼀端锚固在地基的持⼒层中,受⼒过程⾸先是通过锚固体钢筋与注浆体之间的作⽤将上拔⼒传⾄注浆体上;⽽后通过注浆体与周边⼟层之间的摩擦⼒将注浆体所受到的⼒传⾄周围稳定⼟体中去,从⽽形成具有⼀定抗拔能⼒的抗浮锚杆,起到抗浮锚杆的抗浮作⽤。
⼆、抗浮锚杆施⼯流程1、施⼯流程2、操作要点1)锚杆基本试验:参照《建筑边坡⼯程技术规范 GB50330》附录C.2执⾏(1)锚杆基本试验的地质条件、锚杆材料和施⼯⼯艺等应与⼯程锚杆⼀致。
(2)基本试验时最⼤的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杆杆体承载⼒标准值的0.9倍。
(3)基本试验主要⽬的是确定锚固体与岩⼟层间粘结强度特征值、锚杆设计参数和施⼯⼯艺。
每种试验锚杆数量均不应⼩于3根。
(4)锚杆基本试验应采⽤循环加、卸荷法。
(5)出现下列情况视为破坏,终⽌加载:锚头位移不收敛、锚固体从岩⼟层中拔出或锚杆从锚固体中拔出;锚头总位移量超过设计允许值;⼀级荷载产⽣的位移增量超过上⼀级荷载位移增量的2倍。
(6)绘制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弹性位移曲线和荷载-塑性位移曲线。
2)测量放孔根据控制点和锚杆平⾯布置图进⾏锚杆测放,并作锚孔孔位放点标记。
测放务必准确,要求测放过程中作好记录,检查⽆误,确保孔位的准确。
锚杆定位偏差不宜⼤于20mm。
3)钻机成孔钻机就位时,必须固定牢固,确保钻机机架的⽔平度和⽴轴的垂直度。
锚杆孔直径按设计要求(设计⽆要求时,宜取锚杆直径的3倍,但不应⼩于⼀倍锚杆直径加50mm)。
锚杆成孔采⽤跟管钻进,并且利⽤空压机产⽣的⾼压空⽓进⾏排渣。
达到设计深度后,不得⽴即停钻,稳钻1~2min,防⽌底端头达不到设计的锚固直径。
锚孔倾斜度不应⼤于5%,钻孔深度超过锚杆设计长度应不⼩于0.5m。
4)清孔提钻终孔后利⽤⾼压空⽓清除孔内余渣,直到孔⼝返出之风,⼿感⽆尘屑为⽌,避免孔内沉渣存在。
同时现场⼯程师及质检员进⾏孔深及锚孔偏斜度检测,符合要求后进⾏下道⼯序施⼯。
抗浮锚杆全流程施工操作步骤抗浮锚杆是一种常用于岩土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用于增加土体的稳定性和抗浮承载力。
下面是抗浮锚杆全流程施工操作步骤的详细介绍:1.前期准备:a.按照设计图纸和规格要求,确定抗浮锚杆的布置位置和数量。
b.准备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锚杆、支撑结构、孔钻、胶浆等。
c.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并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2.岩土勘探:a.进行岩土勘探,获取施工地点的岩土条件和地下水位情况。
b.根据勘探结果,确定锚杆的长度和直径,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3.孔钻:a.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孔钻设备,开始进行孔钻作业。
b.按照设计要求确定孔的直径和深度,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检测。
c.确保孔的直径和深度的精度,以满足后续锚杆的安装要求。
4.注浆:a.在孔钻完毕后,通过注浆管将胶浆注入孔洞中。
b.注意控制注浆的压力和流量,以确保注浆均匀充实整个孔洞。
c.在注浆过程中,及时清理孔口附近的浆液,确保孔洞内外环境清洁。
5.安装锚杆:a.在孔洞内注浆完毕后,即可开始安装锚杆。
b.将锚杆通过孔洞的底部,固定在岩体内部。
c.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锚杆的埋置长度和嵌固深度,并进行实时监测。
6.锚杆固定:a.对已安装好的锚杆进行固定。
b.采用专用的支撑结构和固定措施,将锚杆与土体之间建立可靠的连接。
c.确保锚杆的固定牢固,能够承受相应的荷载。
7.后期处理:a.施工完毕后,进行现场清理,恢复周围环境的整洁。
b.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审核,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稳定性。
c.编制施工记录和验收报告,保存相关的施工档案和资料。
以上就是抗浮锚杆全流程施工操作步骤的详细介绍。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
抗浮锚杆全流程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当建筑物地下室的自重及覆土不能抵消地下水产生的浮力时, 通过设置垂直抗浮锚杆, 可以消除地下水浮力产生的不利影响, 保证地下室的稳定和安全。
一、抗浮锚杆受力特性抗浮锚杆受拉构件,一端锚固在建筑物底板,另一端锚固在地基的持力层中,受力过程首先是通过锚固体钢筋与注浆体之间的作用将上拔力传至注浆体上;而后通过注浆体与周边土层之间的摩擦力将注浆体所受到的力传至周围稳定土体中去,从而形成具有一定抗拔能力的抗浮锚杆,起到抗浮锚杆的抗浮作用。
采用抗浮锚杆除了平衡地下水浮力作用外,还可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从而减小地基变形及不均匀沉降。
二、抗浮锚杆杆体抗浮锚杆:杆体架立筋注浆管三、抗浮锚杆施工工艺四、抗浮锚杆施工质量问题1、锚杆制作易出现问题①锚杆下料平直段长度不够。
②起弯点位置、弯起角度与设计图纸不符。
监理员工资监理员工资制作不合格的锚杆严禁投入使用。
整改措施:要求锚杆加工下料时,依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下料长度,各型号锚杆平直长度不得低于设计长度。
2、抗浮锚杆焊接质量不满足要求锚杆架立筋焊接质量差,锚杆吊运到现场后,易出现架立筋脱落、偏位现象质量整改措施:锚杆架立筋需焊接饱满,吊运时注意成品保护。
如锚杆吊运到现场出现架立筋偏位、脱落现象,需在现场进行二次焊接,补焊到位。
现场样板:在锚杆上焊接架立筋样板,严格按样板施工。
3、抗浮锚杆成孔清渣不及时和整改情况钻渣清理不及时钻渣及时清运质量整改措施:锚孔成孔结束后,锚孔周边成孔产生的碎石等垃圾立即清理到位,至少保证锚孔周边50cm范围之内无垃圾锚孔成孔后如未立即进行下锚注浆施工导致淤泥污水流入的下锚施工前需进行二次清孔。
4、注浆管长度过短注浆管长度过短,严重影响注浆质量5、锚杆下锚定位不正(1)原因分析:个别锚杆下锚定位不正或注浆过程中锚杆偏位未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导致注浆结束后锚杆偏位严重锚杆注浆完成后偏位严重(2)整改措施:锚杆下锚时需保证锚杆居中,在注浆过程中如果锚杆发生偏移需及时扶正,待注浆结束后检查锚杆是否居中,如有偏位扶正并固定。
抗浮锚杆全流程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当建筑物地下室的自重及覆土不能抵消地下水产生的浮力时, 通过设置垂直抗浮锚杆, 可以消除地下水浮力产生的不利影响, 保证地下室的稳定和安全。
一、抗浮锚杆受力特性抗浮锚杆受拉构件,一端锚固在建筑物底板,另一端锚固在地基的持力层中,受力过程首先是通过锚固体钢筋与注浆体之间的作用将上拔力传至注浆体上;而后通过注浆体与周边土层之间的摩擦力将注浆体所受到的力传至周围稳定土体中去,从而形成具有一定抗拔能力的抗浮锚杆,起到抗浮锚杆的抗浮作用。
采用抗浮锚杆除了平衡地下水浮力作用外,还可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从而减小地基变形及不均匀沉降。
二、抗浮锚杆杆体抗浮锚杆:杆体架立筋注浆管三、抗浮锚杆施工工艺四、抗浮锚杆施工质量问题1、锚杆制作易出现问题①锚杆下料平直段长度不够。
②起弯点位置、弯起角度与设计图纸不符。
监理员工资监理员工资制作不合格的锚杆严禁投入使用。
整改措施:要求锚杆加工下料时,依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下料长度,各型号锚杆平直长度不得低于设计长度。
2、抗浮锚杆焊接质量不满足要求锚杆架立筋焊接质量差,锚杆吊运到现场后,易出现架立筋脱落、偏位现象质量整改措施:锚杆架立筋需焊接饱满,吊运时注意成品保护。
如锚杆吊运到现场出现架立筋偏位、脱落现象,需在现场进行二次焊接,补焊到位。
现场样板:在锚杆上焊接架立筋样板,严格按样板施工。
3、抗浮锚杆成孔清渣不及时和整改情况钻渣清理不及时钻渣及时清运质量整改措施:锚孔成孔结束后,锚孔周边成孔产生的碎石等垃圾立即清理到位,至少保证锚孔周边50cm范围之内无垃圾锚孔成孔后如未立即进行下锚注浆施工导致淤泥污水流入的下锚施工前需进行二次清孔。
4、注浆管长度过短注浆管长度过短,严重影响注浆质量5、锚杆下锚定位不正(1)原因分析:个别锚杆下锚定位不正或注浆过程中锚杆偏位未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导致注浆结束后锚杆偏位严重锚杆注浆完成后偏位严重(2)整改措施:锚杆下锚时需保证锚杆居中,在注浆过程中如果锚杆发生偏移需及时扶正,待注浆结束后检查锚杆是否居中,如有偏位扶正并固定。
抗浮锚杆受拉构件,一端锚固在建筑物底板,另一端锚固在地基的持力层中,受力过程首先是通过锚固体钢筋与注浆体之间的作用将上拔力传至注浆体上;而后通过注浆体与周边土层之间的摩擦力将注浆体所受到的力传至周围稳定土体中去,从而形成具有一定抗拔能力的抗浮锚杆,起到抗浮锚杆的抗浮作用。
采用抗浮锚杆除了平衡地下水浮力作用外,还可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从而减小地基变形及不均匀沉降。
抗浮锚杆:杆体架立筋注浆管
三、抗浮锚杆施工工艺
四、抗浮锚杆施工质量问题
1、锚杆制作易出现问题
①锚杆下料平直段长度不够。
②起弯点位置、弯起角度与设计图纸不符。
制不合格的锚杆严禁投入使用。
整改措施:
要求锚杆加工下料时,依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下料长度,各型号锚杆平直长度不得低于设计长度。
2、抗浮锚杆焊接质量不满足要求
锚杆架立筋焊接质量差,锚杆吊运到现场后,易出现架立筋脱落、偏位现象
质量整改措施:
锚杆架立筋需焊接饱满,吊运时注意成品保护。
如锚杆吊运到现场出现架立筋偏位、脱落现象,需在现场进行二次焊接,补焊到位。
现场样板:在锚杆上焊接架立筋样板,严格按样板施工。
3、抗浮锚杆成孔清渣不及时和整改情况。
抗浮锚杆施工工法一、引言抗浮锚杆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地下室、水库等场合的加固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正确的施工工法,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抗浮锚杆的施工工法,包括施工准备、钻孔、注浆、锚杆安装和张拉等环节,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施工准备1. 场地平整:施工前应对场地进行平整,确保施工机械和材料能够顺利进入现场。
2. 测量放线: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抗浮锚杆的位置和间距,并进行测量放线。
3. 材料准备:准备好抗浮锚杆、水泥、砂、石等材料,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三、钻孔1. 钻孔设备选择: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钻孔设备,如旋挖钻、冲击钻等。
2. 钻孔深度和直径: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钻孔深度和直径,确保满足锚杆安装要求。
3. 钻孔质量检查:钻孔完成后,应对钻孔质量进行检查,包括孔深、孔径、垂直度等。
四、注浆1. 浆液制备:按照设计要求制备浆液,确保浆液质量符合要求。
2. 注浆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注浆设备,如注浆泵等。
3. 注浆工艺: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注浆,确保浆液能够充分填充锚孔。
4. 注浆质量检查:注浆完成后,应对注浆质量进行检查,包括浆液饱满度、强度等。
五、锚杆安装1. 锚杆加工:按照设计要求加工锚杆,确保锚杆长度、直径等参数符合要求。
2. 锚杆安装:将加工好的锚杆按照设计要求插入钻孔中,确保锚杆位置正确。
3. 锚杆固定:采用合适的方法将锚杆固定在孔底,如采用钢筋固定等。
4. 锚杆张拉:在锚杆安装完成后进行张拉试验,确保锚杆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六、张拉试验1. 张拉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张拉设备,如千斤顶等。
2. 张拉工艺: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张拉试验,确保锚杆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3. 张拉质量检查:张拉完成后,应对张拉质量进行检查,包括锚杆应力、变形等。
4. 张拉结果分析:对张拉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七、质量检测与验收1. 质量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和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抗浮锚杆的承载力、变形等指标。
从房屋建筑抗浮锚杆质量问题谈设计、施工过程控制要点某住宅小区,一、二期共50万m²,小区17栋塔楼。
地下两层,地上34~40层,过程陆续开工,到竣工验收,施工过程中抗浮问题均未发现异常,用户收房过程开始陆续发现其中一栋的裙楼抗浮板出现开裂、渗水,而后出现裙楼与主楼交界处梁、板出现裂纹。
(膨胀土地基持力,地势高低,地表水浸润,盆汤效应)某住宅,1~3号楼及地下车库,地下2层、地上22层,未设计抗浮锚杆等措施,计算分析抗浮力满足结构要求。
动工验槽开始,至交工。
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及验收未发现异常,竣工验收未发现异常。
逐渐发现纯车库部位抗水板开裂、主楼与纯地下室交界部位梁开裂、局部柱裂纹出现。
(裙楼地基持力层、回填土施工质量)。
从勘察、设计、施工几方面存在的问题谈我们需关注质量要点:一、地基勘察地下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设计方案的确定。
按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3.0.4条,第6)“岩土工程勘察应提供用于计算地下水浮力的设法水位。
目前存在:1、城市地铁的施工,沿线周边大量降水,会导致钻探成果中,显示地下水位偏低;2、高层建筑的大量兴起,大搞建设的阶段,使得地下水位降低严重。
按《建筑边坡技术规范》 GB50330:4.3.1 建筑边坡工程的气象资料收集、水文调查和水文地质勘察应满足下列要求:1 .收集相关气象资料、最大降雨强度和十年一遇最大降水量,研究降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2. 收集历史最高水位资料,调查可能影响边坡水文地质条件的工业和市政管线、江河等水源因素,以及相关水库水位调度方案资料;3 .查明对边坡工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汇水面积、排水坡度、长度和植被等情况;但在目前现实是,历史统计数据查无可查,勘察单位仅凭自身单位数据无说服力;二来,建设开发单位、设计单位为降低建设成本,不愿意取限值。
二、设计依据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CECS22-2005《建筑边坡技术规范》 GB5033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等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3.0.2条:6款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是,尚应进行抗浮验算。
抗浮锚杆成孔质量通病防治
抗浮锚杆受拉构件,一端锚固在建筑物底板,另一端锚固在地基的持力层中,受力过程首先是通过锚固体钢筋与注浆体之间的作用将上拔力传至注浆体上;而后通过注浆体与周边土层之间的摩擦力将注浆体所受到的力传至周围稳定土体中去,从而形成具有一定抗拔能力的抗浮锚杆,起到抗浮锚杆的抗浮作用。
二、施工流程
三、成孔过程中质量通病防治
通病现象1:孔位误差大
产生原因:第一,测量放线误差;第二、放线后未对测量成果保护;第三、钻孔施工未对准测放点。
产生后果:锚杆间距超过规范要求,不能通过验收。
防治措施:第一、放线后,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第二、成孔前,对测放点通过与周边点距离进行复核。
通病现象2:施工工作面标高低于设计标高。
抗浮锚杆全流程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当建筑物地下室的自重及覆土不能抵消地下水产生的浮力时, 通过设置垂直抗浮锚杆, 可以消除地下水浮力产生的不利影响, 保证地下室的稳定和安全。
一、抗浮锚杆受力特性抗浮锚杆受拉构件,一端锚固在建筑物底板,另一端锚固在地基的持力层中,受力过程首先是通过锚固体钢筋与注浆体之间的作用将上拔力传至注浆体上;而后通过注浆体与周边土层之间的摩擦力将注浆体所受到的力传至周围稳定土体中去,从而形成具有一定抗拔能力的抗浮锚杆,起到抗浮锚杆的抗浮作用。
采用抗浮锚杆除了平衡地下水浮力作用外,还可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从而减小地基变形及不均匀沉降。
二、抗浮锚杆杆体抗浮锚杆:杆体架立筋注浆管三、抗浮锚杆施工工艺四、抗浮锚杆施工质量问题1、锚杆制作易出现问题①锚杆下料平直段长度不够。
②起弯点位置、弯起角度与设计图纸不符。
监理员工资监理员工资制作不合格的锚杆严禁投入使用。
整改措施:要求锚杆加工下料时,依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下料长度,各型号锚杆平直长度不得低于设计长度。
2、抗浮锚杆焊接质量不满足要求锚杆架立筋焊接质量差,锚杆吊运到现场后,易出现架立筋脱落、偏位现象质量整改措施:锚杆架立筋需焊接饱满,吊运时注意成品保护。
如锚杆吊运到现场出现架立筋偏位、脱落现象,需在现场进行二次焊接,补焊到位。
现场样板:在锚杆上焊接架立筋样板,严格按样板施工。
3、抗浮锚杆成孔清渣不及时和整改情况钻渣清理不及时钻渣及时清运质量整改措施:锚孔成孔结束后,锚孔周边成孔产生的碎石等垃圾立即清理到位,至少保证锚孔周边50cm范围之内无垃圾锚孔成孔后如未立即进行下锚注浆施工导致淤泥污水流入的下锚施工前需进行二次清孔。
4、注浆管长度过短注浆管长度过短,严重影响注浆质量5、锚杆下锚定位不正(1)原因分析:个别锚杆下锚定位不正或注浆过程中锚杆偏位未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导致注浆结束后锚杆偏位严重锚杆注浆完成后偏位严重(2)整改措施:锚杆下锚时需保证锚杆居中,在注浆过程中如果锚杆发生偏移需及时扶正,待注浆结束后检查锚杆是否居中,如有偏位扶正并固定。
抗浮锚杆的施工工艺
抗浮锚杆是一种可以有效地抵抗土壤浮升的地基处理方法,在施工中需要进行以下工艺操作:
1. 确定锚杆位置:根据地基工程的设计要求,确定锚杆的位置和数量。
锚杆一般布设成网格状,间距均匀,以增加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2. 预埋锚杆:根据设计要求,使用锚杆打孔机在地基中预先钻孔。
钻孔的深度和直径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钻孔完成后,将锚杆安装到钻孔中,并使用特定的灌浆材料灌注孔道,以增加锚杆与土壤的粘结力。
3. 固定锚杆:在锚杆的末端或一定距离处,使用锚固机构来固定锚杆。
锚固机构可以是锚固板、锚具或者其他特殊的固定装置。
锚固机构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4. 灌浆填充:在锚杆的周围,使用特定的灌浆材料进行填充,以增加与土壤的粘结力,并提高地基的整体强度。
灌浆材料的选择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壤特性进行确定。
5. 锚固长度:根据设计要求,锚杆需要具有一定的锚固长度。
锚固长度是指锚杆在土壤中的有效长度,可以抵抗土壤浮升的力。
锚固长度的确定应根据地基的性质,土壤的力学特性和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6. 后续处理:施工完成后,需要对锚杆进行检测和监测,确保其安全可靠。
还需要进行防腐涂层的处理,以延长锚杆的使用寿命。
以上就是抗浮锚杆的施工工艺,该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抗浮力,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测量放线阶段1.1无基础图产生原因:由于抗浮锚杆设计阶段图纸很可能不是最终版本,施工时,基础图标高、抗浮力及地下室位置均可能与抗浮锚杆设计图纸不符。
产生后果:抗浮锚杆不能满足主体设计要求,抗浮锚杆报废防治措施:抗浮锚杆放线前与基础图(蓝图,盖审图章)复核,复核轴线、标高、抗浮力等;1.2未对锚杆编号、分区或编号混乱产生原因:锚杆编号时,未考虑验收分区,对整个施工区域统一编号,编号随意产生后果:不便于施工记录,可能造成锚杆施工漏记防治措施:对锚杆先进行分区,在每一个区内按横排编号,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1.3未锚杆标高未明确产生原因:施工时为查看基础图,未对基底标高计算,对独立柱基底标高未计算产生后果:施工时抗浮锚杆标高不准确防治措施:施工前根据基础图分区域标注锚杆标高2.成孔阶段2.1孔位误差大产生原因:测量放线误差大;放线后成果保护不到位;钻孔施工未对准测放点产生后果:锚杆间距超过规范要求,不能通过验收。
防治措施:放线后,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成孔前,对测放点通过与周边点距离进行复核2.2施工工作面标高低于设计标高产生原因:土方开挖时,未严格控制标高,至使超挖产生后果:锚杆锚固段内地层被扰动,不能提供设计要求的锚固力防治措施:土方开挖时严格控制标高2.3锚孔深度与设计有出入产生原因:锚杆施工场地高低不平,未对锚杆位置进行标高测量;成孔施工随意,终孔时未进行测量产生后果:锚杆锚固段长度不足或锚杆锚入筏板长度不足防治措施:锚杆放孔时,同时测量孔位标高;计算成孔深度,终孔时,测量钻孔深度2.4地层与地勘报告不符时调整锚孔深度产生原因:钻孔时,未对实际地层进行编录,未发现与地勘报告不符合的软弱层,或出现后,未对锚杆长度进行调整产生后果:锚杆锚固力不满足设计要求,锚杆验收试验不合格防治措施:成孔时进行编录,发现与地勘报告不符的软弱层,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对锚杆长度进行调整2.5独立柱及条形基础位置锚孔深度未考虑独立柱深度产生原因:未考虑独立柱及条形基础深度产生后果:锚杆锚固段长度不足防治措施:施工前,统计独立柱及条形基础厚度,锚孔深度相应加深,对应至每根锚杆2.6卵石地层锚杆深度范围内有地下水产生原因:降水时未考虑抗浮锚杆施工地下水要求,地下水未降至锚杆底部以下产生后果:锚杆施工时,砂层及砾石沉淀至孔底,注浆时不能保证孔底注浆,锚杆锚固段减少防治措施:降水设计时,考虑抗浮锚杆施工,保证水位降至锚杆底部2.7泥岩中孔壁有泥皮产生原因:由于岩层中有地下水,成孔过程中,孔壁产生泥皮,终孔时,未对锚孔进行清洗,同时,锚孔放置久后,孔内泥浆沉淀产生后果:锚固体与地层摩阻力降低,锚杆锚固力不足防治措施:锚孔终孔时,先向孔内加水,再用压缩空气从孔底将水吹出,反复几次,可将孔壁泥皮清洗干净,锚杆放入后应及时注浆。
抗浮锚杆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二、施工步骤1.地质勘探:对施工区域进行地质勘探,了解地下土层情况,确定锚杆的定位和安装深度。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采购锚杆、胶结剂、支护材料等相关材料,并进行检验合格。
3.施工准备:将施工区域进行围护,清理工地,确保施工安全和无障碍。
4.钻孔施工:根据设计要求,使用钻机钻孔,钻孔的直径和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5.强固锚杆:将锚杆放入钻孔中,并灌入胶结剂,确保锚杆与周围土层紧密结合。
6.支撑设施:根据需要,在施工区域设置支撑设施,以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7.工艺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8.力学性能测试:在施工完成后,进行锚杆的力学性能测试,检测锚杆的抗浮和抗沉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9.完工验收:对施工工程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三、材料选用1.锚杆: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类型和规格的锚杆,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锚杆或摩擦式锚杆。
2.胶结剂:胶结剂的选择要根据地下土层的性质和工程要求,常见的有环氧树脂、聚合物胶泥等。
3.支护材料: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支护材料,常见的有支护钢板、锚喷混凝土等。
四、施工组织1.施工人员: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进度确定施工人员,包括工地负责人、技术员、操作工等。
2.施工机械:根据工程需要,选用适当的机械设备,如钻机、搅拌机、支护机等。
3.协调配合:施工方需要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相关部门进行协调配合,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五、安全措施1.安全教育: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强调施工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
2.安全防护: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等,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3.监测监控:施工过程中,设置监测设备,对锚杆的安装效果和沉降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4.施工标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杜绝违章施工和危险行为。
六、质量控制1.材料检验:对采购的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简析地下室抗浮锚杆施工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摘要:本文对抗浮锚杆在地下室的施工作业流程进行了阐述分析,并结合抗浮锚杆在地下室施工中作业应需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以此仅供参考。
关键词:抗浮锚杆;施工;解决措施;地下室在传统地下室作业施工,必然会考虑到地下水对建筑物到来的不利负面影响,故而会用抗浮锚杆来处理一些防水、渗水等施工问题。
尤其是对于一些高层建筑裙房结构而言,地下室内的整体构造的安全性能、埋深处理、结构抗浮性能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对建筑工程整体安全性能体现具备重大现实意义与导向作用。
但值得说明的是,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于地下室抗浮锚杆而具体制定的施工规范,所以仅能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涉及到锚杆部分的内容进行参考;计算部分则可以参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相关内容。
因此,在其作业过程中,务必要按照基本工艺要求进行严格施工与认真作业,以此才能避免在实践作业中出现质量问题与安全事故等。
一、基本工艺流程(一)施工放样首先要按照施工作业规模及图纸设计的要求对所有孔进行编号,目的是使经过编号的孔能够结合已知坐标点和图纸作为计算根据,计算出各个孔的孔位坐标,以此才能利用全站仪进行正规孔位放样工作。
而在定位放样的同时,应同步测出孔位的地面高程,进而才能为钻孔深度提供指导依据。
(二)成孔钻孔时应利用合适规格、型号的地质钻机或者是套管式钻机进行钻孔。
具体钻孔的工艺方法可以结合地层或土地的实际特性来选用合适的工艺方法;与之同时,施工方应做好钻孔的档案记录,如在钻孔工序涉及到的工艺方法选取、孔径标准及其长度、钻头的规格与型号等,其目的是为以后类似结构作业提供十足、充足的指导依据。
(三)清孔灌浆注浆灌注前仍能够利用清孔设施对钻好的成孔进行清理、清洁、清洗工作,并配套做好钻孔的养护,避免浆液流入到孔内。
此外,灌注的浆液的水泥集料也要保证其质量性能、规格型号合理,一般清孔后浆液灌注所采用的是32.5R水泥,并拌和配制成作业所需的纯水泥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