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选择(1)
- 格式:ppt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2
新闻学概论习题集(1)绪论一、选择题1、西方新闻学的研究最早产生于().A美国B英国C德国D意大利2、当今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是()A国有性质,统一调配B私有性质,企业管理C事业性质,企业管理D事业性质,宏观调控3、()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成立了新闻学院A 1908 B1909 C1918 D19194、1996年1月,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成立A南方报业集团B光明日报报业集团C人民日报报业集团D《广州日报》报业集团5、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A社会生活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B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作用。
C社会生活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作用。
D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6、国人自撰的第一本新闻学著作()A《新闻学》,徐宝璜著B《中国报学史》,戈公振著C《新闻学》,王韬著D《实际应用新闻学》,邵飘萍著7、中国第一篇新闻学专文是()A《论新闻学》B《新闻纸略论》C《论报刊》 D 《报刊史学论》8、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的第一次改革在()A1840年代B1930年代C1940年代D1950年代9、世界第一个现代新闻学院在()成立A密苏里大学B伯明翰大学C哥伦比亚大学D斯坦福大学10、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术研究团体是()A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B清华大学新闻学研究会C上海圣约翰大学研究会D复旦大学研究会二、填空题1、新闻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内容。
2、中国第一本采访学专著是_____________著的_____________。
3、中国第一个新闻教育机构是_____________成立的_____________。
4、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周报在_____________年的_____________国出现。
19.简述新闻选择的标准(1)新闻价值的标准。
①新鲜性。
这是新闻价值的首要因素,因为只有新鲜的事实,才有可能具有新闻价值。
新鲜性包括两层意思,即时间新、内容新。
一条新闻,时间上离开事实发生的时间越近,内容上包含人们的未知因素越多,就越有新闻价值。
②重要性。
所谓重要性,是指某个事实既为广大读者所关注,又能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越重要,新闻价值也就越大。
比起其它的新闻价值要素来,重要性更能体现记者和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
③显著性。
一是人物、地点、事件的著名。
再是事物程度、数量的显赫。
另外,某些罕见的、稀奇的事实也蕴涵着显著性因素。
④接近性。
这是指某个事实和读者有某种关联而产生“亲近”感。
⑤趣味性。
所谓趣味性,是指事实所特有的情趣和意味,是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或足以动人情感的素质。
它主要是从事实对读者的心理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来判断其价值的。
(2)新闻政策标准。
①政治标准。
这是首先从政治上来衡量新闻事实,判断某个事实在政治上的利害关系怎样。
记者发出的新闻,必须符合政治标准,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如果不符合政治标准,那就是大的原则性的问题。
②新闻宣传思想。
这是在一个时期,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新闻传播要着重宣传什么、不能宣传什么的指导思想。
新闻宣传思想的规定,这是我们党和国家鉴于全局的利益和实际工作需要,对新闻事业实行领导和控制的一种手段、一种形式。
③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
这是从狭义上来说的一种新闻宣传思想。
我们国家的新闻机构,都在党和政治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新闻报道的政治方向和基本原则都是一致的。
但是,由于各个新闻传播机构各有自己的特色有优势,有着不同的受众对象、报道侧重点或地方特点,并且承担着不尽相同的工作任务,这样,在具体的工作原则与编辑方针上,各个新闻机构又有一些不同的规定和做法。
第十五章新闻选择填空题1.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是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则2.大众媒介要在社会上生存,就必须考虑受众的共同兴趣,共同兴趣直接关系到报纸的发行量、广播的收听率、电视的收视率。
3.根据新闻定义,我们所选择的事实要淘汰:虚假的“事实”:陈旧的事实: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实;空话连篇的“事实”。
4.采访、写作、编辑、是新闻业务的三个重要环节,都和新闻选择有着密切关系。
单选题1.新闻之新的两重含义是指(B)A.公开性和及时性B.知新性和时新性C.接近性和重要性D.新鲜性和趣味性2.新闻选择的四项主要标准分别是: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以及____。
A新闻来源 B新闻法规C新闻法则 D社会效果3.新闻价值考虑的是新闻的________问题。
(B)A.社会效果 B.引起受众的共同兴趣C.传播信息 D.引发社会关注名词解释1.新闻价值答: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
2.人咬狗是新闻答:常理来看,狗是无人性的,狗咬人大家司空见惯并且觉得正常,这样的事情不值得报道;人是有理性的,人咬狗是反常罕见的,能吸引大众关注,具有报道价值,从而是新闻。
3.新闻法规:(新闻法规是新闻选择的最后一道关口,目的是“去毒”即把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卡下来,不准公开传播,一般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有强制性。
目的在于约束新闻报道,以免受危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简答题1.简述新闻法规的目的:答:新闻法规的目的是去毒,即把危害国家或人民利益的新闻卡下来,不准公开传播。
2.宣传价值的素质包含哪几个方面。
1、与新闻媒介所持的政治主张、价值标准的一致性;2、针对性3、普遍性4、典型性5、时宜性3.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答案:这些素质包括五个“性”①时新性②重要性③接近性④显著性⑤趣味性4.如何理解大众传媒的阶级性和大众传媒要满足受众共同兴趣的需要?答:阶级性和共同兴趣并不相互排斥,所谓的“共同兴趣”,是指新闻要反映社会大众关心的事实,不是个别人关心的事实。
新时代新闻选择标准
新时代新闻选择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新闻价值标准:新闻价值是指新闻本身所包含的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要素,包括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等。
在选择新闻时,需要考虑这些要素是否能够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兴趣。
2. 新闻政策标准:新闻政策是指国家或媒体机构制定的有关新闻报道的规定和准则。
在选择新闻时,需要遵循新闻政策,确保新闻报道符合相关规定和准则,不违反法律法规。
3. 新闻传媒定位和报道需要:不同的新闻传媒机构有不同的定位和报道需要,因此在选择新闻时,需要考虑自己的定位和报道需要。
例如,一些媒体可能更注重娱乐性新闻,而另一些媒体可能更注重政治性新闻。
4. 真实性核查:在选择新闻时,需要进行真实性核查,确保新闻报道的内容是真实可靠的。
这包括对新闻来源的核实、对新闻事实的查证和对新闻报道的审查等。
5. 社会责任:新闻媒体作为社会信息的传播者,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在选择新闻时,需要考虑媒体机构的社会责任,避免选择那些可能引起社会争议或负面影响的新闻。
6. 多样性:在选择新闻时,需要考虑多样性,报道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新闻,以反映社会的多元化。
7. 客观性:在选择新闻时,需要遵循客观性原则,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以客观的态度报道新闻。
总之,新时代新闻选择标准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和价值。
新闻选择的含义和标准
新闻选择的含义是指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时,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选择哪些新闻事件予以报道,以及如何选择报道的方式和角度。
新闻选择的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时效性:媒体会优先选择具有重大影响和紧急性的新闻事件,确保能及时向公众传递最新的消息。
2. 公众关注度:媒体会关注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如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等,因为这些报道会更受读者或观众的关注。
3. 价值观:媒体在选择新闻时会考虑社会的价值观念,例如关爱弱势群体、践行社会公正、促进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等。
4. 新闻价值:媒体会选择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进行报道,如突发事件、重大变革、独家新闻等,以吸引读者或观众的注意力。
5. 条件限制:媒体在选择新闻时还会考虑自身的资源、技术条件和法律限制等因素,以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总之,新闻选择的含义和标准在于媒体需要有一定的责任感和判断力,选择对公众有意义且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新闻进行报道,以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新闻学复习(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中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是( B )A.《中国近代报刊史》B.《中国报学史》C.《中国新闻事业史》D.《中国传媒史》2.梁启超概括的报纸的两大天职是( D )A.去塞求通,开创新风B.去塞求通,向导国民C.去塞求通,监督政府D.向导国民,监督政府3.新闻与情报在传播方式上的差别是( A )A.公开与秘密B.及时与未必及时C.有选择与无选择D.纪实与非纪实5.新闻价值五要素中的“接近性”的含义除了地理、心理上的接近,还有( C )A.时间上的接近B.原因上的接近C.利益上的接近D.结果上的接近6.提出报纸要“准确、准确、再准确”的著名报人是( A )A.普利策B.约斯特C.施拉姆D.小野秀雄7.资产阶级新闻价值理论的许多论点直接来源于( D )A.资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灵感B.资产阶级革命家的论述C.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D.资产阶级报纸经营者的生意经8.提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一观点的是(B )A.李普曼B.博加特C.本杰明D.庞德9.20世纪初,第一个将新闻价值理论引入中国的是( A )A.徐宝璜B.邵飘萍C.戈公振D.蔡元培10.新闻传播行为“三要素说”(事实、新闻报道者和新闻接受者)的提出者是( A )A.甘惜分B.王中C.邓拓D.范长江11.新闻选择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择优,另一个是( B )A.择全B.择真C.择善D.择美12.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 D )A.生产关系层次B.经济基础层次C.生产力层次D.思想上层建筑层次13.新闻事业的组织实体是( C )A.权力组织B.群众团体C.舆论机构D.企业实体14.新闻媒介资产所有者掌握新闻传媒生存权、发展权和经营权的控制行为是( A )A.经济控制B.法规控制C.政策控制D.行政控制15.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著名资产阶级政治家是( B )A.约翰·密尔B.约翰·弥尔顿C.华盛顿D.托马斯·杰斐逊16.新闻控制的目标是( C )A.新闻传播与新闻接受的统一B.新闻管理与新闻自由的统一C.新闻自由与行为规范的统一D.社会责任与新闻自由的统一17.“社会责任理论”提出的时间是( B )A.19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18.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B )A.人道主义思想体系B.自由主义思想体系C.个人主义思想体系D.专业主义思想体系19.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是( C )A.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思想路线上的表现B.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政治路线上的表现C.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组织路线上的表现D.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群众路线上的表现21.“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思想的提出者是( C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22.在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 C )A.党派之间的监督B.利益集团之间的监督C.人民的监督D.社会成员之间的监督23.对于报纸批评,毛泽东曾提出( A )A.“开、好、管”三字方针B.“稳、准、狠”三字方针C.“稳、好、管”三字方针D.“放、好、管”三字方针24.在新闻舆论监督中最重要的监督对象是( A )A.权力组织B.一般干部C.公民团体D.各种社会成员25.对某个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曝光,属于舆论监督中的( C )A.对一般社会成员的不良行为的监督B.对决策出台过程的监督C.对社会不良现象的监督D.对决策者行为的监督26.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要求是( A )A.讲党性,讲政治B.思维敏捷C.语言丰富多彩D.吃苦耐劳27.新闻信息新鲜性特征指的是新闻事实的( A )A.时新性和知新性B.反常性和刺激性C.奇特性和怪诞性D.娱乐性和趣味性28.新闻事业形成的标志之一是传播方式的进化和转变,它的意思是( B )A.传播规模的扩大和时间的持续B.由“点——点”到“点——面”的转变C.传播工具的非手工操作化D.专业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产生以及有广阔的新闻市场29.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新闻体制,它的理论基础是( A )A.社会责任理论B.自由主义新闻理论C.集权主义思想及传播制度D.新闻专业主义思想30.“民意是我国政府存在的基础,……若由我来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迟疑地立即回答:我宁愿要后者。
记录五个重点新闻选择两个感兴趣话题写出自己的
感悟和看法
交通安全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每一点意外都会给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亲人带来深深的伤害。
电视中给我们演示了践踏事件的严重性。
一个大力士用双手撑住的玻璃,因五个小朋友一起推的冲击力太大而支撑不住。
通过记力器显示,五个小朋友竟然有着五百多公斤的力!这是多么惊人的力量啊!引发践踏事故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在走路时突然被异物绊倒;走着走着突然蹲下系鞋带;突然逆行。
这些情况下,由于推进力很大,很容易被推倒,从而引发践踏事故。
专家还向我们讲述了生活中常见的危险事例:过马路闯红灯,不小心被车撞了;用口哨指挥交通却不小心误吞了口哨;小朋友在大人不在身边的时候,把冷冻食物扔进油锅而被溅起的油烫伤;小朋友从高楼层窗户往下看,不小心从高空坠落。
平均每天会有二千二百七十多个孩子离开人世,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危险无处不在,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简述新闻选择的标准和过程
新闻选择的标准和过程是新闻媒体在报道时所要遵循的一套原则和流程。
以下是简要的描述:
标准:
1. 重要性:新闻应该关注对公众有重大影响或关注度较高的事件、问题或趋势。
2. 真实性:新闻应基于真实的事实和可靠的信息来源,避免虚假消息和谣言的传播。
3. 公共利益:新闻内容应符合公众利益和社会价值观,关注社会问题和公众关注的事件。
4. 公正性:新闻报道应客观、公正,避免偏见和歧视,保持中立立场。
5. 客观性:新闻报道应尽可能呈现多方观点,避免个人立场和情感的介入。
过程:
1. 新闻策划:媒体机构通过编辑和记者的讨论和研究,确定报道的议题、范围和重要性。
2. 新闻采集:记者通过调查和采访搜集新闻素材和信息,包括现场采访、文件查阅、专家意见等。
3. 信息筛选:编辑和记者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和筛选,根据新闻标准选择最具价值和有吸引力的报道内容。
4. 内容编辑:新闻稿件的编辑包括写作、组织、修订和校对等,确保内容准确、清晰和具有可读性。
5. 审核和修订:一些重要的报道可能需要经过编辑、资深记者或主编的审核和修订,以确保报道符合新闻标准。
6. 发布和传播:新闻稿件经过最终编审后,通过媒体渠道进行发布和传播,如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这个过程可以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因为新闻是持续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和追踪报道的进展。
此外,不同的媒体机构可能有不同的新闻选择标准和流程,但重要性、真实性、公共利益、公正性和客观性是普遍适用的原则。
新闻选择的标准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而新闻选择的标准对于新闻报道的质量和价值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新闻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原则,以确保报道的客观、真实和全面。
下面将就新闻选择的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新闻的时效性是选择新闻的重要标准之一。
新闻应当是及时的,能够反映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和热点问题。
时效性能够保证新闻的及时传播,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因此在选择新闻时,应当优先考虑时效性较高的事件和问题。
其次,新闻的重要性也是选择新闻的关键标准之一。
重要性是指新闻事件对社会、国家、个人产生的重大影响和意义。
在选择新闻时,应当优先考虑那些对公众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和问题,以满足公众对重要信息的需求。
此外,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也是选择新闻的重要标准。
新闻报道应当真实客观,不夸大事实,不歪曲事实,不渲染事实,不捏造事实。
在选择新闻时,应当优先考虑那些真实客观的事件和问题,以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另外,新闻的多样性和平衡性也是选择新闻的重要标准之一。
新闻报道应当多样平衡,能够反映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利益的声音和利益。
在选择新闻时,应当优先考虑那些多样平衡的事件和问题,以满足公众对多元信息的需求。
最后,新闻的可读性和引人入胜也是选择新闻的重要标准之一。
新闻报道应当简洁明了,能够引人入胜,激发公众的阅读兴趣。
在选择新闻时,应当优先考虑那些简洁明了、引人入胜的事件和问题,以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新闻选择的标准包括时效性、重要性、真实性、客观性、多样性、平衡性、可读性和引人入胜。
只有遵循这些标准,才能够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和价值,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在进行新闻选择时,应当严格遵循这些标准,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影响力。
新闻选择的四个标准新闻选择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环节,是决定新闻是否值得报道、如何报道的关键。
新闻选择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新闻价值标准新闻价值是指新闻对于受众的价值和意义。
在新闻选择中,新闻价值标准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标准。
新闻价值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多个方面。
其中,时效性是指新闻的新鲜程度,重要性是指新闻对于社会的影响力,显著性是指新闻涉及的人物、事件、地点等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接近性是指新闻与受众的地理、心理等距离的远近,趣味性是指新闻对于受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选择新闻时,要根据受众的需求和兴趣,权衡新闻的各个方面,选择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新闻进行报道。
2. 新闻法规标准新闻法规是指国家对于新闻传播活动所制定的法律法规。
在新闻选择中,新闻法规标准是必须遵守的一个标准。
新闻法规标准包括政治立场、保密规定、版权保护等多个方面。
其中,政治立场是指新闻报道必须符合国家政治方针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保密规定是指新闻报道必须遵守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版权保护是指新闻报道必须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合法权益。
在选择新闻时,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进行报道。
3. 新闻内容标准新闻内容是新闻报道的核心和基础。
在新闻选择中,新闻内容标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标准。
新闻内容标准包括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多个方面。
其中,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可靠,不夸大其词、不歪曲事实;准确性是指新闻报道必须准确反映事件的真实情况;客观性是指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的态度和立场进行报道;公正性是指新闻报道必须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涉及的所有人员和事件。
在选择新闻时,要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虚假和不准确的报道。
4. 新闻形式标准新闻形式是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和载体。
在新闻选择中,新闻形式标准也是较为重要的一方面。
新闻形式标准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
在选择新闻时,要根据不同的传播渠道和受众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播形式进行报道。
第二章新闻选择新闻工作者每天面对着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面对着纷纭变化的万事万物,面对着四处涌流的海量信息,到底哪些事实信息值得报道,哪些不值得报道,哪些应该重点报道,哪些只须作一般报道,认识和把握新闻选择,对于做好新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闻选择的主体及过程1、新闻选择的定义新闻选择是指新闻传播者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实和新闻作品的衡量和取舍。
2、新闻选择的主体新闻选择的主体,指的是新闻内容选择的承担者,在传播学中它被称作“把关人”或“守门人”。
3、新闻选择的过程新闻选择的过程与新闻传播的过程是相联系的。
通常新闻传播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闻采访收集阶段;第二阶段为新闻加工制作阶段;第三阶段为新闻发布传播阶段。
(一)新闻采访收集阶段的新闻选择在新闻采访收集阶段,新闻选择主体的新闻选择主要体现在对新近发生的事实信息的价值判断上,有了这些基本判断,才能决定去采访和收集哪些事实信息进行报道。
(二)新闻加工制作阶段的新闻选择在新闻加工制作阶段,新闻选择主体的新闻选择主要体现在记者写作新闻和编辑编排新闻过程中的价值判断上。
(三)新闻发布传播阶段的新闻选择在新闻发布传播阶段,新闻选择主体对新闻的选择主要体现在对新闻出口的最后“把关”上,即判断哪些新闻与信息可以及时发布和传播,哪些需要择时发布和传播,哪些不能发布和传播。
二、新闻选择标准的构成一般说来,新闻选择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新闻价值,一个是新闻政策。
前一个标准决定新闻事实值得不值得报道,属于新闻选择的业务标准,后一个标准决定新闻事实允许不允许报道,属于新闻选择的政治标准。
(一)新闻价值选择标准新闻价值标准是新闻选择的业务标准,也是基础性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标准。
掌握这一标准可以确保新闻媒介能够按照新闻传播规律选择出适合业务规范的报道内容。
1、新闻价值的定义新闻价值是事实信息适应和满足公众兴趣与需要的各种信息素质的总和。
2、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重要性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二)新闻政策选择标准1、新闻政策的内涵新闻政策是指国家、政党或地方行政机关对新闻事业所规定的活动准则。
新闻选择的标准
新闻是人们获取重要信息的重要渠道。
因此,新闻的选取和发布
应当把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放在首位,确保报道的质量。
首先,新闻的调查必须深入且真实,以避免形式主义。
新闻报道
应遵守时间的节奏,不允许乱发甚至失实的信息,应注重及时性、有
价值性和准确性,而不是抓取大众口味而发表不实信息,以求收视量。
另外,新闻报道应重视社会公正,尊重受众的智识和道德底线,
不能宣扬反动思想或违背伦理规范,不应审美裁判和主观对立,以免
无辜者受害,影响国际形象和国际合作与发展。
此外,有关新闻报道还应把图片和配乐引入,以揭示内容,传达
信息。
如果画面足够精彩的话,会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更容
易提高收视量。
总之,新闻选择的标准应包括真实性、社会公正性、及时性、审
美艺术性等方面,以确保报道有洞察力,有深度,可以吸引观众,而
不是宣传而不能传播真正重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