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培优专题训练:02排列与搭配(二年级培优)学生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培优专题训练:02排列与搭配(二年级培优)学生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培优专题训练:02排列与搭配(二年级培优)学生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培优专题训练:02排列与搭配(二年级培优)学生版

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方法中选择最优化的过程,体验数学方法的最优化。教学重点: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教学难点:排列、组合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排列:将指定个数的物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

搭配:通常先考虑解决这个问题分几步,再考虑每一步有几种方法,将每一步的方法数相乘,就是一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数。

羊族的成员们去暖羊羊家作客,看到沙发上有很多漂亮的衣服,爱打扮的美羊羊想到如果把这些衣服搭配起来,肯定特别漂亮。美羊羊很快就搭配出几套衣服来,其他的绵羊们,你们知道下面这些衣服能搭配出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吗?

暖羊羊平时特别粗心,桌子上摆放了各种各样的杯子。爱思考的乐羊羊想到正好“小小茶具店”即将开业啦,如果把现有的这5种茶杯和3种杯垫组合一下,肯定可以帮到“小小茶具店”的:

茶杯:

杯垫:

如果一个茶杯配一个杯垫组成一组茶具,一共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茶具?

暖羊羊发现喜羊羊没有来,原来喜羊羊是回学校拿东西去了。喜羊羊从家到学校要经过市

图书馆,你知道它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吗?

暖羊羊突然灵机一动,反正要等着喜羊羊来,所以就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从小猴家到狮子家要经过大象家。如下图所示,小猴家到大象家有3条路可以走,大象家到狮子家有3条路可以走,小猴家到狮子家有几种不同的走法?小朋友们,看出来了吗?

绵羊们很轻松的回答了暖羊羊的问题,然后暖羊羊带领着大家一起去看电视,电视里面有6个小朋友玩握手游戏,每个小朋友都要与其他小朋友握手一次,慢羊羊说:“绵羊们,你们知道他们一共握手几次吗?”

看完电视之后,暖羊羊拿出自己家里的象棋,绵羊们决定要进行象棋比赛,有5只小羊参赛,规定每位选手都要与其他选手比一场,一共要进行几场比赛?

好吃懒做的懒羊羊看大家玩的那么开心,它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玩的游戏。用3、6、7三张数字卡片一共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三位数?

吃饭之前,喜羊羊也给大家出了一道难题,小朋友们,你们看出来了吗?用0、1、5三张数字卡片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从山脚到山腰有4条路,从山腰到山顶有3条路。从山脚爬到山顶有几条不同的路线?

8个小朋友一起玩握手游戏,每两个人之间相互握手,他们共握手几次?

用2、5、3、7四张数字卡片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1、小华同学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设计了下图甲的实验电路,她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如下一些实验器材:电压恒为3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阻值分别为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字样,导线若干。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实物图接完整。 (2)在连接实验电路时,小华应将开关处于_____状态。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_____端(选填“左”或“右”)。 (3)小华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正常偏转,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 。 (4)故障排除后,小华先把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后,断开开关,她直接拆下10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2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是_____V,要完成这次实验,接下来她应将变阻器滑片向_____端(选填“左”或“右”)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V。(5)当小华改用50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你认为“电压表示数无法达到实验要求的值”的原因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大 B.电压表量程选小了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D.滑动变阻器烧坏了 (6)小华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完成了实验。利用收集到的多组 数据,作出了如图丁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关系图像,分 析图像得出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 2、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约为8Ω。 (1)在图甲中,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较大的示数,经检查,导线连接完好,则电路故障可能是小灯泡发生了(选填“短路”或“断路”);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训练含答案

排列组合训练 一、单选题(共32题;共64分) 1.完成一项工作,有两种方法,有5个人只会用第一种方法,另外有4个人只会用第二种方法,从这9个人中选1个人完成这项工作,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A. 5种 B. 4种 C. 9种 D. 20种 2.如图所示十字路口来往的车辆,如果不允许回头,共有不同的行车路线有( ) A. 24种 B. 16种 C. 12种 D. 10种 3.甲乙两队进行排球比赛,已知在一局比赛中甲队获胜的概率是,没有平局.若采用三局两胜制比赛,即先胜两局者获胜且比赛结束,则甲队获胜的概率等于() A. B. C. D. 4.用10元、5元和1元来支付20元钱的书款,不同的支付方法的种数为() A. 3 B. 5 C. 9 D. 12 5.学校将位同学分别推荐到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三所大学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则每所大学至少推荐一人的不同推荐的方法种数为() A. B. C. D. 6.某一数学问题可用综合法和分析法两种方法证明,有5位同学只会用综合法证明,有3位同学只会用分析法证明,现任选1名同学证明这个问题,不同的选法种数有()种. A. 8 B. 15 C. 18 D. 30 7.现有6名同学去听同时进行的5个课外知识讲座,每名同学可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讲座,不同选法的种数是() A. B. C. D. 8.从6名男生和4名女生中选出3名志愿者,其中恰有1名女生的选法共有() A. 28种 B. 36种 C. 52种 D. 60种 9.6个人分乘两辆不同的汽车,每辆汽车最多坐4人,则不同的乘车方法种数为() A. 40 B. 50 C. 60 D. 70 10.一个教室有五盏灯,一个开关控制一盏灯,每盏灯都能正常照明,那么这个教室能照明的方法有种() A. 24 B. 25 C. 31 D. 32 11.某技术学院安排5个班到3个工厂实习,每个班去一个工厂,每个工厂至少安排一个班,则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

高一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硝酸钾是一种无氯氮钾复合肥,宜在种植水果、蔬菜、花卉时使用。关于KN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从其阳离子看,属于钾盐B.从其阴离子看,属于硝酸盐 C.它属于纯净物中的无机化合物D.因为含有氧元素,故它属于氧化物 【答案】D 【详解】 A.硝酸钾含有的阳离子为钾离子,则硝酸钾属于钾盐,故A正确; B.硝酸钾含有的阴离子为硝酸根离子,则硝酸钾属于硝酸盐,故B正确; C.硝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是纯净的无机化合物,故C正确;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纯净物,硝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D。 2.有一充有10mL NO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仍有6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体积比为( ) A.1∶4B.2∶3C.1∶3D.4∶1 【答案】B 【详解】 设NO的体积为amL,则NO2的体积为(10-a)mL,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发生3NO2+ H2O=2HNO3+NO,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NO的体积为10a 3 - mL,充分反应后,6mL气体 为NO,因此有a+10a 3 - =6,解得a=4,NO和NO2的体积比为4mL:(10-4)mL=4: 6=2:3,答案选B。 3.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CO32- 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D.某溶液加入稀盐酸酸化的AgNO3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答案】A 【详解】 A.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该气体为氨气,推出原溶液中一定有NH4+,A项正确; B. 原溶液中若含HCO3-,加入稀盐酸后也会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O32-,B项错误;

五年级语文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 举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分类别是将纷繁复杂的事物有条理地清晰地介绍给读者;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打比方是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作比较是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 一、下面各句属于哪种说明方法,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A.下定义 B.作比较 C.列数字 D.打比方 1.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2.大礼堂的主席台有小会场那么大,可以容纳三百多人。() 3.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4.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5.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 二、判断下列语句的说明方法,写在括号里。 1、有智慧的机器人,据统计,日本有15000具,美国有3200具,西德有1000具。() 2、螃蟹在挖洞时,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蟹钳”当作“挖土机”。() 3、假如大气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4、虎鲸胃口大得令人惊骇,有人发现一头虎鲸竟能一次吞下60头海狗崽子。() 5、蓝鲸是动物世界的大力士。一头蓝鲸前进所产生的功率相当于一个中型火车头的拉力。() 6、“电脑病毒”就是悄悄地把自己复制到其他有用的程序上去,抹掉电脑中原来有用的程序并占据存储信息的空间。() 7、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等。() 8、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9、我身高有二三十米,胸围三到五米,使用液体发动机时体重一百多吨,使用固体发动机时体重二三十吨。() 11、鲸的种类很多,总是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1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13、鲸的鼻孔长在脑袋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14、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氟氯烃,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 15、鳕鱼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 16、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17、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难以对付。() 18、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 19、余震好比人说话的回声,虽然能量不及前面的大地震,但威力叠加起来,经过多次打击的建筑物可能就承受不住了。() 20、冰雹,俗称雹子,在春末和夏季最为常见,它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特大的冰雹比柚子还大。() 三、读短文,回答问题。 今天你“低碳”了吗 ①盘点2009年的关键词,“低碳”无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之一。“低碳经济”、“碳交易”、“碳汇”等概念正日益进入公众的生活。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 1、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要探究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反应,做了如下实验:将一除去表面氧 化膜的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一段时间后,铜片表面变黑。为此: ①小兰得出结论: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②小明得出另一结论:铜在加热条件下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是酒精不完 全燃烧生成的炭黑(碳单质)。 (1)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一步实验操作验证上述各结论: 可能有的结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①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②黑色物质是炭 ③黑色物质是 (3)为避免上述结论的不确定性,要验证在加热条件下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反应,应如何改进上 述实验? 2、为探究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加热分解的产物。取一定量样品进行加热,生成黑色 固体,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思考并回答: (1)产生的气体中肯定含有。 (2)对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的猜想是:①可能是炭黑;②可能是铁或铁的氧化物;③可能是氧化铜。 你认为上述猜想缺乏依据的是(填编号),理由是。(3)从上述实验现象,你能否判断有水蒸气产生(填“能”或“不能”)?; 不用任何试剂,你判断是否有水生成的方法是。 3、某同学收集了班级同学“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固体残渣(含铜和氧化铜),欲从中回收单质 铜和制取硫酸铜溶液。他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称量:称量收集到的固体残渣为20g。该操作需要的仪器的名称是 (2)溶解:将20g称量好的固体残渣放入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溶液,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排列组合培优训练

排列组合强化训练 1.5人排一个5天的值日表,每天排一人值日,每人可以排多天或不排,但相邻两天不能排同一人,值日表排法的总数为( ) A.120 B.324 C.720 D.1280 2.一次考试中,要求考生从试卷上的9个题目中选6个进行答题,要求至少包含前5个题目中的3个,则考生答题的不同选法的种数是( ) A.40 B.74 C.84 D.200 3.以三棱柱的六个顶点中的四个顶点为顶点的三棱锥有( ) A.18个B.15个C.12个D.9个 4.从一架钢琴挑出的十个音键中,分别选择3个,4个,5个,…,10个键同时按下,可发出和弦,若有一个音键不同,则发出不同的和弦,则这样的不同的和弦种数是( ) A.512 B.968 C.1013 D.1024 5.用0,3,4,5,6排成无重复字的五位数,要求偶数字相邻,奇数字也相邻,则这样的五位数的个数是( ) A.36 B.32 C.24 D.20 6.现有一个碱基A,2个碱基C,3个碱基G,由这6个碱基组成的不同的碱基序列有( ) A.20个B.60个C.120个D.90个 7.现有男女学生共8人,从男生中选2人,从女生中选1人,分别参加数理化三科竞赛,共有90种不同方案,则男、女生人数可能是( ) A.2男6女B.3男5女C.5男3女D.6男2女 8.已知集合A={1,2,3},B={4,5,6},从A到B的映射f(x),B中有且仅有2个元素有原象,则这样的映射个数为( ) A.18 B.9 C.24 D.27 9.有五名学生站成一排照毕业纪念照,其中甲不排在乙的左边,又不与乙相邻,而不同的站法有( ) A.24种B.36种C.60种D.66种10.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均为正数,它们周长不大于10,这样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 A.8 B.9 C.10 D.11 11.甲、乙、丙三同学在课余时间负责一个计算机房的周一至周六的值班工作,每天1人值班,每人值班2天,如果甲同学不值周一的班,乙同学不值周六的班,则可以排出不同的值班表有( ) A.36种B.42种C.50种D.72种 12.设有编号为1,2,3,4,5的五个小球和编号为1,2,3,4,5的五个盒子, 现将这五个球投放到五个盒子内,要求每个盒内放1个球,并且恰好有两个球的编号与盒子编号相同,则这样的投放方法总数为( ) A 60 B 48 C 30 D 20 13.一栋7层的楼房备有电梯,在一楼有甲、乙、丙三人进了电梯,则满足有且仅有一人要上7楼,且甲不在2楼下电梯的所有可能情况种数有_______. 14. 将7个相同的小球任意放入四个不同的盒子中,每个盒子都不空,共有

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 一、 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 1.一定量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100mL3.00mol L NaOH -?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 的物质的量为0.0500 mol 。 (1)所得混合物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所得溶液中NaCl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22n Cl :n H =________。 【答案】2H OH H O -++=、22Cl 2OH Cl ClO H O ---+=++ 0.250 3:2 【解析】 【分析】 由溶液中含有0.0500 mol 次氯酸钠可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氯气过量,反应得到氯化氢和氯气的混合气体。 【详解】 (1)氯化氢和氯气的混合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时,氯化氢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OH —+H += H 2O ,Cl 2+2OH —=Cl —+ClO —+H 2O ,故答案为:OH —+H += H 2O ,Cl 2+2OH —=Cl —+ClO —+H 2O ; (2)根据溶液电中性原则可知:n (Na +)=n (Cl -)+n (ClO -),n (Cl -)=n (Na +)-n (ClO -)=0.1L ×3.00mol/L-0.0500mol=0.250mol ,则所得溶液中NaCl 的物质的量为0.250mol ,故答案为:0.250; (3)根据Cl 原子守恒可知,n (Cl 2)=12 ×n (NaOH )=0.15mol ,由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0.0500 mol 次氯酸钠消耗过量氯气0.0500 mol ,则与氢气反应的氯气为0.15mol-0.05mol=0.1mol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H 2+Cl 22HCl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故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 (Cl 2):n (H 2)=0.15mol :0.1mol=3:2,故答案为:3:2。 【点睛】 所得混合物冷却后用NaOH 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 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说明氢气与氯气反应中氯气有剩余,溶液为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的混合液,根据钠元素及氯元素守恒可知2n (Cl 2)=n (Na +)=n (Cl -)+n (ClO -);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溶液中Cl -来源于氯化氢及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计算反应后混合气体中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根据氢元素守恒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是解答关键。 2.KClO 3和浓盐酸在不同温度下反应,发生以下两个反应。其变化可表示为 反应1:2KClO 3+4HCl (浓)=2KCl +Cl 2↑+2ClO 2↑+2H 2O 反应2:KClO 3+6HCl (浓)=KCl +3Cl 2↑+3H 2O

五年级的语文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

五年级语文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举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分类别是将纷繁复杂的事物有条理地清晰地 介绍给读者;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打比方是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作比较是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 .突出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 一、下面各句属于哪种说明方法.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 A. 下定义 B.作比较 C.列数字 D.打比方 1.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2.大礼堂的主席台有小会场那么大.可以容纳三百多人 .() 3.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 .就像虹 .() 4.桥长 265 米.由 11 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 .每个石拱长度不一 .自 16 米到 21.6 米 .() 5.近几年来 .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 .其中最大的一孔 .长达 150 米 .() 二、判断下列语句的说明方法 .写在括号里 . 1、有智慧的机器人 .据统计 .日本有 15000 具.美国有 3200 具.西德有 1000 具.() 2、螃蟹在挖洞时 .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蟹钳”当作“挖土机”.() 3、假如大气没有灰尘 .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4、虎鲸胃口大得令人惊骇.有人发现一头虎鲸竟能一次吞下60 头海狗崽子 .() 5、蓝鲸是动物世界的大力士.一头蓝鲸前进所产生的功率相当于一个中型火车头的拉力. () 6、“电脑病毒”就是悄悄地把自己复制到其他有用的程序上去.抹掉电脑中原来有用的程序 并占据存储信息的空间.() 7、图书馆的藏书 .按国别分 .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等.() 8、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 9、我身高有二三十米 .胸围三到五米 .使用液体发动机时体重一百多吨.使用固体发动机时体重二三十吨 .() 11、鲸的种类很多 .总是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12、不同种类的鲸 .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 .又粗又矮 .() 13、鲸的鼻孔长在脑袋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 .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 14、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氟氯烃 .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 15、鳕鱼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 () 16、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 .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 17、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难以对付 .() 18、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 19、余震好比人说话的回声.虽然能量不及前面的大地震.但威力叠加起来 .经过多次打击的建筑物可能就承受不住了.() 20、冰雹 .俗称雹子 .在春末和夏季最为常见 .它小如绿豆、黄豆 .大似栗子、鸡蛋 .特大的冰雹比

中考光学实验专题训练及答案

中考光学实验专题训练及答案 1、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⑴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⑵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 作? ⑶如果让光线逆着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这表明: 2、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 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观察,如图4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图3 图4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3、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 据如下表: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 条:。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图4 (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 (2)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第5次实验中,从_______一侧透过透镜看到在_______一侧放大的像。

排列组合练习题及答案精选

排列组合习题精选 一、纯排列与组合问题: 1. 从9人中选派2人参加某一活动,有多少种不同选法? 2. 从9人中选派2人参加文艺活动,1人下乡演出,1人在本地演出,有多少种不同选派方法? 3. 现从男、女8名学生干部中选出2名男同学和1名女同学分别参加全校“资源”、“生态” 和“环保”三个夏令营活动,已知共有 90种不同的方案,那么男、女同学的人数是( ) A.男同学2人,女同学6人 B. 男同学3人,女同学5人 C.男同学5人,女同学3人 D. 男同学6人,女同学2人 4. 一条铁路原有m 个车站,为了适应客运需要新增加n 个车站(n>1),则客运车票增加了58 种(从甲站到乙站与乙站到甲站需要两种不同车票),那么原有的车站有() A.12个 B.13 个 C.14 个 D.15 个 答案:1、 2 2 72 3 、选 B. 设男生n 2 1 3 2 2 9 9 n 8 n3 。、mn m C 362、A 人,则有C C A 904 A A58 选 C. 二、相邻问题: 1. A 、B 、C 、D 、E 五个人并排站成一列,若A 、B 必相邻,则有多少种不同排法? 2. 有8本不同的书,其中3本不同的科技书,2本不同的文艺书,3本不同的体育书,将这 些书竖排在书架上,则科技书连在一起,文艺书也连在一起的不同排法种数为() A.720 B.1440 C.2880 D.3600 答案:1. 2 4 3 2 5 2 4 3 2 5 AA 48(2)选BAAA1440 三、不相邻问题: 1. 要排一个有4个歌唱节目和3个舞蹈节目的演出节目单,任何两个舞蹈节目都不相邻,有多少种不同排法? 1

说明方法专题训练1

说明方法专题训练 一、请说出下面各题所采用地说明方法 .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地物质,例如碳水化合物(包括糖、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切生物,只要活着就要消耗能量.一个成年入,即使一点工作也不做,也要消耗大卡地能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每一个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地原料采集站,大力地吸收土壤中地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地南极洲是全球地大冰箱.()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米,两端宽、米,中部略窄,宽米.桥地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沙漠地区日照时间又特别长,一年达三千小时.() 、征服沙漠地最主要地武器是水.()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托克逊试制了半径二米地风力车,可以供发电、汲水、磨面之用.()、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亿吨氯化钠.()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地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地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地坚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此外,不少树木还能吸收对人类有害地气体.如一株中等大小地松树每天可吸收微克地硫;一亩柑桔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量达.吨.一公顷树林每年吸附灰尘达多吨,绿化区地空间含尘量要比非绿化区少%一%.一条宽米地林带,可以减轻噪音分贝——分贝.一公顷地阔叶林每天能吸收吨左右地二氧化碳,放出多千克氧气,所以,如果每人平均有平方米地树林,就会感到空气清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地狮子.这些石狮子,有地母子相抱,有地交头接耳,有地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人不可一日无水.一个人不吃饭,生命可维持一周以上,但如果滴水不进,两三天就难活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南极地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而且表现在它地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年,有六架美国海军地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地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分钟地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地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巨大地——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值得庆幸地是,名人员全部脱险.在南极地活动中,像这样地例子还是很多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首先是光脑可以在接近室温条件下具有超高运算速度,电子地传播速度每秒钟只能达到公里,而光子地速度是每秒万公里.因此,利用光在光缆中互连通信,要比利用电子在互连地导线中通信减少大量时间,提高了运算速度,超高速电脑地计算器件只能在极低地温度下工作,而光脑则可以在接近室温下进行超高速运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地光彩,推测天气地情况.在太阳和月亮地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地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地,外层是紫色地.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地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地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地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地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地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地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地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

物理中考实验专题训练

物理中考实验专题训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 1.为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在室外测出40 m的路程,每隔10 m作一记号.选出4位记时员分别站在10、20、30、40 m处;让该运动员跑完40 m路程即告实验完毕.(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和_______;(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2.瓶里放少量的碘,并且对烧瓶微微加热,可以观察到碘的_______现象.停止加热,过一会儿,在烧瓶壁上可观察到碘的_______现象. 3.做“研究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前,首先要利用_______和_______测出一凸透镜的焦距.做这个实验时,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先调节好_______和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_______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4.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______________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 5.在实验室里,我们通常用_______法来测定电阻的阻值,即只要测出电阻两端的_______和通过它的_______,就可以用公式_______算出电阻的阻值.根据这一实验要求,除待测电阻外,还必需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果你的家庭电路中有一只表盘上标有3000 R/kWh的电能表,另外你手头还有一块秒表.如何测量你家中某一盏白炽灯的实际电功率? (1)写出测量方法:_______________; (2)要测量哪些物理量:_______________; (3)写出根据测量的物理量,计算灯泡电功率的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 7.白炽灯的灯丝常在_______时发生断开,如若能接上继续使用,则电功率将比原来_______(填“大”或“小”),这是由于它的电阻变_______了. 8.把几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隔一会儿,清水变成红水,这是_______现象.当红墨水分别滴入冷水和热水中,可以看到热水变色比冷水快.这说明温度越高,______________.9.水的比热是_______.装有50 L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照射下,水温从20℃上升到50℃,该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 10.黑板的“反光”现象属于光的_______现象;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了_______反射的缘故. 11.普通自行车上,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装置是_______;在前后轮中减小摩擦的措施是在轮子的轴上安装了_______.

完整版排列组合练习题及答案

排列组合》 一、排列与组合 1. 从9 人中选派2 人参加某一活动,有多少种不同选法? 2. 从9人中选派2人参加文艺活动,1人下乡演出,1人在本地演出,有多少种不同选派方法? 3. 现从男、女8名学生干部中选出2名男同学和1 名女同学分别参加全校“资源”、“生态” 和“环保”三个夏令营活动,已知共有90 种不同的方案,那么男、女同学的人数是 A.男同学2人,女同学6人 B.男同学3人,女同学5人 C. 男同学5人,女同学3人 D. 男同学6人,女同学2人 4. 一条铁路原有m个车站,为了适应客运需要新增加n个车站(n>1),则客运车票增加了58 种(从甲站到乙站与乙站到甲站需要两种不同车票),那么原有的车站有 A.12 个 B.13 个 C.14 个 D.15 个 5.用0,1 ,2,3,4,5 这六个数字, (1 )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数? (2)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允许重复的三位数? (3)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不允许重复的三位数的奇数? (4)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不重复的小于1000 的自然数? (5)可以组成多少个大于3000,小于5421 的数字不重复的四位数? 二、注意附加条件 1.6 人排成一列(1 )甲乙必须站两端,有多少种不同排法? (2)甲乙必须站两端,丙站中间,有多少种不同排法? 2. 由1 、2、3、4、5、6 六个数字可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且是6 的倍数的五位数? 3. 由数字1 ,2,3,4,5,6,7 所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第379 个数是 A.3761 B.4175 C.5132 D.6157 4. 设有编号为1、2、3、4、5 的五个茶杯和编号为1、2、3、4、5的五个杯盖,将五个杯盖盖在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 A.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可能含Cl?或SO42-等,A错误;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则原溶液中可能含CO32?或SO32?,或HCO3?等,B错误; C.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或Ag+,但二者不能同时存在,C错误; D.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沉淀为氢氧化铁,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D正确;故答案为:D。 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 【答案】C 【分析】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详解】 A. SO2具有漂白性,与品红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使品红溶液褪色,A项错误; B. 氯水中存在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错误; C.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没有产生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 项正确; D.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与CO2等物质结合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

有色物质褪色,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D项错误; 答案选C。 3.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用作光导纤维 B.酸雨是指pH<7.0的雨水 C.居室中放置一盆石灰水可以吸收CO,预防中毒 D.水玻璃可以用作木材防火剂 【答案】D 【详解】 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制取太阳能电池板,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不是Si,A 错误; B.酸雨是指pH<5.6的酸性雨水,B错误; C.CO不能溶于水,也不能与Ca(OH)2溶液反应,所以居室中放置一盆石灰水不能吸收CO,也就不能起到预防中毒的作用,C错误; D.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用作木材防火剂,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4.下列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向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进行如图所示操作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NH4+ C.将某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该固体试样中也可能存在Fe3+ D.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答案】C 【详解】 A、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沉淀不一定是BaSO4,也有可能是AgCl,该现象说明该溶液中可能含SO42-,也可能含Cl-;检验SO42-的方法是向无色溶液中先加入HCl,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无色溶液中含有SO42-,A错误; B、应将用镊子夹住试纸放在试管口,B错误; C、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Fe和Fe2O3,加入盐酸后,Fe可以和Fe3+反应,使得溶液中没有

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有答案)

实验探究题 1、某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麽物质? 【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 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HCl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 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1)小红取少量残留废液和少量氯化钙溶液分别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认为小红的实验 不能 (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是正确的,理由是 酸性、中性物质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 (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 石蕊试剂 ,当加入该试剂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显红色 。 【拓展应用】(1)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 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碳酸钙 ,反应完全后过滤。 (2)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导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腐蚀管道,污染环境等等 。(写一条) 2、某学习小组在探究CO 2与NaOH 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 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 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先瘪后鼓? 【分析猜想】易拉罐开始时变瘪的原因 是 O H CO Na CO NaOH 2322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A ,其成分极有可能是CO 2或 H 2。 【查阅资料】①Na 2CO 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的综合练习题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的综合应用 1.已知(1+a x )(1+x)5的展开式中x 2 的系数为5,则a = (A )-4 (B )-3 (C )-2 (D )-1 2.若52345012345(23)x a a x a x a x a x a x -=+++++,则:等于() A .55 B .-l C .52 D .52- 3,则的值为 A . B .C 4.学校计划利用周五下午第一、二、三节课举办语文、数学、英语、理综4科的专题讲座,每科一节课,每节至少有一科,且数学、理综不安排在同一节,则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 A.36种 B.30种 C.24种 D.6种 5.4位同学每人从甲、乙、丙3门课程中选修1门,则恰有2人选修课程甲的不同选法共有 (A) 12种 (B) 24种 (C) 30种 (D)36种 6.()()8 x y x y -+的展开式中27x y 的系数为________.(用数字填写答案) 7.(x-2)6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为.(用数字作答) 8.已知(1+x)+(1+x)2+(1+x)3+…+(1+x)8=a 0+a 1x +a 2x 2+…+a 8x 8,则a 1+a 2+a 3+…+a 8=________. 9.有3名男生,4名女生,在下列不同要求下,求不同的排列方法总数: (1)选其中5人排成一排; (2)排成前后两排,前排3人,后排4人; (3)全体排成一排,甲不站在排头也不站在排尾; (4)全体排成一排,女生必须站在一起; (5)全体排成一排,男生互不相邻; (6)全体排成一排,甲、乙两人中间恰好有3人. 10.7个人排成一排,按下列要求各有多少种排法? (1)其中甲不站排头,乙不站排尾; (2)其中甲、乙、丙3人必须相邻; (3)其中甲、乙、丙3人两两不相邻; (4)其中甲、乙中间有且只有1人; (5)其中甲、乙、丙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 2312420)()(a a a a a +-++16-16

人教高一化学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高一化学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试管①中的试剂及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详解】 A .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SO 2具有漂白性,溶液褪色,故A 正确; B .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使紫色石蕊变红,故B 正确; C .在酸性溶液中二氧化硫与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 错误; D .二氧化硫被高锰酸钾氧化,溶液褪色可知SO 2具有还原性,故D 正确; 故答案为C 。 2.一定量的SO 2与NaOH 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有Na 2SO 3和NaHSO 3,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2 B .3∶5 C .5∶7 D .8∶11 【答案】C 【详解】 假设Na 2SO 3和NaHSO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由原子守恒可知,则SO 2的物质的量为x+y ,NaOH 的物质的量为2x+y ;由于x :y=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x y x y ++=23223 x x x x + +=5:7,故答案选C 。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为硫单质具有氧化性,故铁粉与硫粉共热可以生成Fe 2S 3 B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 2,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SO 3 C .SO 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 2是电解质 D .二氧化硫可用于抑制酒类中细菌的生长,可在葡萄酒中微量添加 【答案】D 【详解】 A. 因为硫单质具有氧化性,但氧化性不强,铁粉与硫粉共热生成FeS ,A 错误;

最新初中化学专题训练--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 1 2 科学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贯穿与整个教学的各个环节。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试卷中,3 以开放型的命题方式对探究能力的考查比重在逐年加大,尤其是实验探究题更呈现出多样、灵活和开放。现就该类考题归类解析如下: 4 5 一、物质成份的探究 6 例1、(05黄岗)室验室开放日,我与小娜、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 7 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我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 8 之间的反应进行一些探究。 9 (1)小娜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 10 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 11 猜想可能是①;②;……。 12 (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①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3)小华想用右上图给定的收集装置收集一瓶小佳同学猜想②中的气体,则气体 13 14 由(填a或b)端进入。 15 (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 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进行16 17 了大胆的猜想: 18 猜想一:; 19 20 猜想二:;

21 猜想三:; 22 ……。 23 例2、(03宜昌)“旺旺雪饼”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24 ⑴生石灰(CaO)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5 (2)我对它作了一系列探究,获得较多收益,其实验方案如下: 26 我对它还有 一个要再探 究的新问 题: 。 分析:首 先是要清楚 生石灰可作 干燥剂的化学原理,同时要分析生石灰在空气中久置会发生一些什么变化以及变化后的产物,针对产39 物的性质特点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40 例3、(05眉山)小李和小王两位同学对碱式碳酸铜[Cu 2(OH) 2 CO 3 ]受热完全分解后的黑色固体产物 41 的成分进行探究。 42 (1)小李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做出以下猜想:①可能是碳,②可能是氧化铜, 43 ③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他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4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