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晓兵肝功能
- 格式:ppt
- 大小:762.50 KB
- 文档页数:73
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效果观察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在传统中医药中,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常被用来治疗这一疾病。
本文将通过对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效果进行观察,探讨其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
一、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是乙肝病毒感染进展到晚期的表现,常伴有黄疸、肝功能异常、肝腹水等严重症状。
患者的肝脏已经受到严重的损害,肝细胞受损程度严重,肝功能严重衰竭,需要积极治疗来延缓疾病的进展。
二、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的治疗机制六味五灵片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复方,由六种中药组成,包括黄芩、黄连、黄柏、栀子、黄连泻心汤及赤芍。
其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可改善肝脏功能,减轻黄疸症状。
熊去氧胆酸则是一种胆汁酸,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减少肝内胆汁郁积,从而减轻肝脏的负担,改善肝功能。
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的治疗理念是通过清热、退黄、利湿、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负担,从而延缓乙肝肝硬化的进展,保护肝功能。
三、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观察结果在临床实践中,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减轻黄疸和水肿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还可以改善患者的食欲,促进消化吸收,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
研究显示,六味五灵片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少病毒对肝细胞的损害。
四、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的临床应用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
在药物使用上,通常采用口服的方式,每天两次,每次一定的剂量。
女性口干眼干,警惕患上自身免疫性肝病作者:龚玲来源:《肝博士》 2017年第1期今年50多岁已经退休了的范女士,3年前因口干眼干至医院风湿科就诊,查出有数个自身抗体阳性,医生诊断为干燥综合征,因病情不严重,医生告知定期风湿科随访。
后来范女士感觉自己没那么糟糕,忘了医生的忠告定期复查。
直至一个月前感觉乏力,再来医院就诊,验血发现肝功能转氨酶升高,做了肝脏B超说肝回声改变且脾肿大,转至肝科,医生还给做了肝脏病理检查,最后医生诊断说是自身免疫性肝炎,需要用激素治疗。
医生说有点早期肝硬化征象,再发现晚点就发展到肝硬化了。
有位付女士,也是类似情况,因为口干眼干一个多月,还有点皮肤瘙痒,一开始到内分泌科看,医生查了说不是糖尿病,再转至肝科,医生查了肝功能说好几个肝酶明显升高,还有好几个自身抗体阳性,做了肝脏病理检查,诊断是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一种类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经吃熊去氧胆酸,口干眼干和皮肤瘙痒缓解了,医生还叮嘱说要长期吃下去,定期复查。
这两位都是中年女性,都有口干眼干情况,最后的问题却是在肝脏,症结是因为免疫功能紊乱了,自己的免疫军队攻击自己的肝脏,导致自身免疫性肝病,而且两种肝病类型还有些不同,这种情况还偏向于中年女性同志,所以,让我们再仔细认识下自身免疫性肝病吧。
1、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概念和分类肝脏是人体一个很重要的器官,能做很多重要的事情,特点是比较沉默又比较容易受伤。
常见的因素比如病毒感染、酒精、药物等可以导致肝损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广义的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病和我们通常所说的肝炎情况有些类似,但病因有不同。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由于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的肝脏疾病,突出特点是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以及其他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等]肝脏受累等。
现重点介绍女性多发的AIH和PBC。
2、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怎么得的目前对这类疾病的病因尚不清楚。
如何扭转肝硬化,有效阻住肝癌的脚步作者:来源:《祝您健康·养生堂》2019年第07期王福生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解放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专业技术三级专家。
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擅长慢性肝炎、肝癌和艾滋病的细胞免疫及抗病毒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孟繁平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生物治疗科主任。
擅长肝炎、肝硬化、肝硬化并发症、原发性肝癌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四下午肝脏出现炎症损害之后,细胞的血供就会受到影响,肝脏的颜色会随之变浅变白;当发展到肝硬化,肝脏体积会缩小为正常体积的2/3左右,表面有硬化结节;如果肝硬化的硬化结节不受控制地长大,就会形成肝癌结节。
知识链接:正常肝脏的硬度类似嘴唇的硬度,肝硬化后肝的硬度类似额头的硬度。
王福生院士告诉我们,肝硬化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格外小心。
一些坚硬的食物可能会夺去患者的生命。
坚硬的食物包括黄瓜、各类水果、核桃、花生等。
这是因为,硬化后的肝脏会变小变硬,使流经食管和胃的血液在流经肝脏时受阻,出现血液回流,导致食管和胃部的血管变粗变薄。
患者会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此时,坚硬的食物就很容易划破消化道血管,导致出血。
孟繁平主任表示,水饺也可能對患者造成危害,因为水饺馅里可能含有没有切碎的软骨、菜根菜尖;此外,饺子馅打得太过劲道,或者饺子皮太硬,在进入食管后,食管的平滑肌也要用力才能把它推进胃里,这同样容易损伤血管。
辛辣的食物如辣椒也会对食管黏膜造成损伤,增加出血风险。
硬的食物不能吃,是不是软的食物就可以了呢,比如煮得软软的鸡蛋?一个曾经因肝硬化而昏迷的患者用事实告诉大家:软的食物,同样有危险!不仅仅是鸡蛋,类似于进补用的甲鱼汤等,同样有可能导致肝昏迷。
因为当肝硬化患者大量摄入高蛋白食物后,肠道里会产生血氨,大量的血氨进入人体以后会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肝性脑病,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甚至昏睡、昏迷。
熊去氧胆酸联合复方益肝灵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观
察
陈一平;施军平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7(016)001
【摘要】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复方益肝灵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给予熊去氧胆酸联合复方益肝灵片治疗,对照组30例予易善复胶囊治疗,2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GGT)、血脂水平(TG、TC)和B超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明显高于对照组(57%)(P<0.05);2组治疗后肝功能和血脂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复方益肝灵片治疗NAFLD疗效较好.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陈一平;施军平
【作者单位】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浙江,长兴,313100;浙江省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5
【相关文献】
1.使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观察[J], 王栋庭
2.阿德福韦脂联合复方益肝灵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指标变化 [J], 王小涛;刘再伏;郭强;彭占荣;李俊波
3.复方益肝灵片联合替诺福韦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疗效观察 [J], 万丽红;汪敬杰;刘恒
4.复方益肝灵片治疗脂肪肝疗效观察 [J], 南素红;张丽霞
5.复方益肝灵片治疗慢性迁延型肝炎106例疗效观察 [J], 林志益;李世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价值评价发布时间:2021-08-31T11:40:25.271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月8期作者:胡雪峰曾然付松柏[导读]胡雪峰曾然付松柏(哈尔滨二四二医院检验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66)【摘要】目的:观察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9月入院健康体检及收治的肝功能衰竭患者共80例,分成体检组和患病组,每组各40例,均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对比两组结果。
结果:体检组的IgG、IgM、IgA、TBiL 等水平值均明显低于患病组,PTA和ALB水平值明显高于患病组,而患病组病情发展不同时段的各项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指标对比均有明显变化,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肝功能衰竭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不仅能准确判断病情,而且可以判断病情轻重程度,给临床有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血清;免疫球蛋白;诊断价值Evaluation of serum immunoglobulin de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liver failure Peace and harmony. Zeng Ran; Pay the cypress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Harbin 242nd Hospital,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66, China [Abstract]Purpose:To observe the value of Serum Immunoglobulin in patients with liver failure.Method:From January 2019 to September 2020,80 patients with liver failure were selected,divided into physical examination group and Disease Group,each group had 40 cases,all patients were tested for Serum Immunoglobulin,compare the two sets of results.Results:The levels of Igg, IGM, IGA and Tbil in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disease group,PTA and ALB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diseased group,in the disease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serum Immunoglobulinlevel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disease progression,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Lt; 0.05).Conclusion:A serum Immunoglobulin test for liver failure has diagnostic value,can Not only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condition of the disease,and we can judge the severity of the illness,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effective treatment.【Keywords】liver failure;Serum;Immunoglobulin;Diagnostic value 肝功能衰竭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肝细胞坏死、损伤、肝功能退化,从而引起腹胀、腹水、乏力、厌食等病症的疾病,临床比较常见,肝功能衰竭患病后病情比较严重,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和控制,可造成患者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
乙肝治疗的目标和手段!主持人:目前,全球乙肝病毒携带者已接近20亿,其中3.5亿成已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率占人口的10%,其中慢性乙肝患者已达3000万。
肝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期《健康专访》栏目,我们特意邀请来济南中山肝病医院的龚守军教授,讲解肝病治疗的最新方法和目标。
主持人:龚教授,肝病可以说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了,它就好似一颗埋藏在人体内的强力定时炸弹。
当肝炎病毒恶化、发作时,势不可挡,使人防不胜防。
是当今危害人类生命,传染性最强,死亡率最高的一种顽固性疾病。
若不及早治疗或走入了治疗的误区,或因为种种原因而久治不愈,病毒就会迁延发展,而当病毒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就有相当大的几率转化为肝硬化及肝腹水,并直接导致肝癌,危及生命。
这也是人们常说的肝病患者走向死亡的三步曲。
那么,我们该怎样面对来势汹汹的肝病呢?龚守军:得了肝病,必须及早选用正确的疗法进行科学的治疗。
目前肝病治疗界都一致认定,治疗慢性乙肝以及其他肝病的关键,就是抗病毒,只要能阻断肝病病毒的复制,消除肝病病毒的危害,患者就能得到康复。
然而,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一点,却始终缺少一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传统治疗肝病,主要采用干扰素及核苷酸类药物。
但药物治疗仅抑制病毒复制,不能彻底清除病毒,所以,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病情反复、迁延不愈的问题。
但是,在长效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与机体本身的免疫调节双重作用下,也有一小部分乙肝患者表面抗原能够转阴,这一事实,使得免疫调节在乙肝治疗上的作用浮出水面,也使医生和患者看到彻底治疗的曙光――提高机体清除病毒能力的免疫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这就是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的DC生物免疫疗法。
主持人:DC细胞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凭着几个小小的细胞就能解决多年来令医疗界权威专家束手无策的肝病难题?难道说,DC细胞的效果,真的好过目前的肝病药物吗?龚守军:DC细胞是专职的摄取、加工、提呈抗原的免疫细胞,是免疫调节的启动、中心环节。
肝衰竭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医师辛绍杰教授杏林春雨 润物无声——记中央保健会诊专家、解放军第302医院4辛绍杰: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央军委保健会诊专家、解放军302医院全军肝衰竭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病毒学分会常委,2016年兼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终末期肝病学组副组长、全军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重肝学组组长。
分别担任《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传染病信息》、《临床肝胆病杂志》、《中国肝脏病(电子版)杂志》及《肝脏》等国内10多家学术杂志的编委。
在国内外发表科学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2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2部。
承担国家“十五”、“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及军队“十二五”等重点课题,作为负责人获得军队医疗(科技)成果二等奖4项,参与完成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2项,4次荣立三等功。
. All Rights Reserved.创新进取,聚焦重症肝病临床,努力救治每一位重症患者。
5众所周知,重症肝病肝衰竭是严重影响我国军民健康的杀手,也是最难攻克的难题之一。
辛绍杰教授一直致力于传染病及肝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十多年来,他和团队以坚韧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围绕提高肝衰竭临床救治水平这一核心问题,开展了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
他们在国内较早开展生物人工肝研究,在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项目资助下,在国内最早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人肝细胞系、构建人肝细展“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肝衰竭临床救治方案的研究,初步胞生物人工肝系统,获得临床研究加急性肝衰竭”临床研究,为肝衰建立肝功能衰竭综合防治体系,有批件,成功应用于慢加急性肝衰竭竭临床救治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力推动肝衰竭临床救治水平。
临床患者救治;在北京市临床特色在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资在他的带领下,解放军302医技术重点项目资助下,国内首先开助下,开展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院的肝衰竭诊疗与研究中心被批准甘为人梯,教书育人,培养更多合格的肝病临床专业人才。
双环醇片与肌苷片联合治疗老年脂肪肝疗效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双环醇片与肌苷片联合治疗对老年脂肪肝的临床效果。
方法:按照随机综合平衡法将130例老年脂肪肝患者分为试验组66例和参照组64例。
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肌苷片,试验组另给予双环醇片。
对比治疗效果及治疗后三酰甘油(TG)、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
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45%远高于参照组的81.25%(P<0.05)。
治疗后试验组TG、AST和ALT含量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双环醇片和肌苷片联合治疗对老年脂肪肝的治疗效果理想且能有效调节血脂,并可显著改善肝功能。
【关键词】双环醇片;肌苷片;老年人;脂肪肝;血脂;肝功能【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4-0137-02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病情较严重,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肝病,若任由其发展将导致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因此脂肪肝患者应积极接受治疗[1]。
对于老年脂肪肝患者,临床上一般使用肌苷片进行治疗,但单独用药对部分患者效果不理想。
双环醇片是临床常用的护肝药物,能有效控制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
为了改善治疗效果,本研究特考虑将双环醇片和肌苷片结合疗法的效果及作用与单独肌苷片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基础资料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130例老年脂肪肝患者作为本次受试对象,均符合诊断标准,且知情同意;排除药物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和嗜烟酒患者。
按照随机综合平衡法将13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66例和参照组64例。
试验组有男性36例,女性30例;年龄60~78周岁,平均年龄(67.3±5.9)周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病程(2.9±0.9)年;酒精性脂肪肝3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30例。
参照组有男性34例,女性30例;年龄60~79周岁,平均年龄(67.7±5.5)周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病程(3.0±0.9)年;酒精性脂肪肝3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31例。
多重感染致肝硬化患者全血细胞减少1例
唐潇;王开发;苏伟西;龚晓兵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6(010)011
【摘要】全血细胞减少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肝硬化和感染均可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当两者合并存在时将会进一步加重全血细胞减少的程度,这可能导致临床医生往血液系统疾病考虑,很容易早期误诊。
本院近期拟诊1例多重感染的肝硬化患者,经多科室转诊后诊断明确,现回顾性分析该患者临床资料,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防止误漏诊。
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224-224,225)
【作者】唐潇;王开发;苏伟西;龚晓兵
【作者单位】510630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510630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510630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510630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肝硬化并发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象分析及临床意义 [J], 李潇潇;洪炜;马海梅;孟昭扬;安晓霞;张贺秋;葛艳玲
2.肝硬化患者全血细胞减少29例临床分析 [J], 张虹;靳美萍;梅振华
3.62例乙肝后肝硬化并发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象分析 [J], 胡慧仙
4.1例甲巯咪唑致全血细胞减少及肝损伤患者的药学监护 [J], 韦春兰;李文渊
5.万古霉素致腹膜透析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的用药分析与不良反应监护 [J], 章斌;董云玲;解莹馨;李悦悦;焦秀秀;原永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