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法
- 格式:ppt
- 大小:593.00 KB
- 文档页数:67
名词解释观察法观察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观察现实世界中的个体、组织、环境等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以达到揭示事物本质、规律和特点的目的。
观察法可以具体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两种形式。
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直接融入到被观察的群体中,与被观察者互动,参与他们的活动并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非参与观察则是指研究者以旁观者身份观察被研究对象,不直接与他们互动联络。
观察法在研究中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首先,观察法能够直接观察和记录被研究对象的实际行为和现象,避免了主观偏差和记忆误差的可能性。
观察数据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能够提供“事实”的信息。
其次,观察法可以研究事物的发展过程和变化趋势。
通过长期观察和追踪,可以深入了解事物的演变过程,揭示内在的规律和机制。
第三,观察法也适用于研究无法进行实验控制的问题。
在一些研究中,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法成为了补充和替代的有效手段。
第四,观察法也可以应对一些研究主题和问题的道德和伦理要求。
在涉及个人隐私、敏感话题或危险行为等问题的研究中,观察法可以避免干扰被研究对象的自然行为。
第五,观察法还有助于产生新的研究假设和研究问题。
通过对实际现象的深入观察,研究者可以捕捉到新的问题和现象,从而生成新的研究问题和假设,推动研究的发展。
尽管观察法具有上述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观察法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观察者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在实地观察和记录上,同时还需要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反思和分析。
其次,观察法可能受到观察者主观判断的影响。
观察者的个人认知和态度可能影响对观察对象的解读和记录,从而引入主观偏差。
第三,观察法只能描述和解释观察到的现象,而无法推断因果关系。
观察法无法控制其他可能的变量干扰,限制了对因果关系的解释。
最后,观察法往往无法提供被观察者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对于一些主观性较高的因素,比如情感、信念和动机等,观察法无法准确地捕捉和测量。
综上所述,观察法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能够提供客观、真实和详实的数据信息。
名词解释——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现象、事件或行为来获取信息和数据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依赖于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观察能力和记录技巧,通过观察研究对象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和变化,获得客观的观察数据。
观察法常用于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领域,例如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等。
在观察过程中,研究者会使用观察记录表、观察日志等工具,准确地记录被观察对象的活动、表情、交流和环境因素等。
观察法具有以下特点:
1. 直接性:研究者直接观察研究对象,获取原始的观察数据;
2. 客观性:观察法可以提供客观的、可量化的数据,避免了被测对象主观性的干扰;
3. 现实性:观察法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观察,反映被观察对象的真实行为;
4. 丰富性:观察法可以捕捉到一些含蓄的、非语言的信息,有助于深入了解研究对象;
然而,观察法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
1. 主观性:观察者的主观偏见和观察技巧可能影响观察结果的客观性;
2. 导向性:研究对象的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可能改变其行为;
3. 稀缺性:有些行为或事件可能发生在观察者不在场的时候,无法被观察到;
4. 可扩展性:观察法对于大规模研究可能过于费时费力。
总之,观察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提供丰富的数据和信息,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和解释研究对象的行为和现象。
第九章观察法通过学习本章,主要了解观察法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优点和局限,了解影响观察的信度与效度的因素,提高观察的信度与效度的方法;熟悉观察实施的主要阶段和每个阶段的工作要点。
第一节观察法概述一、观察法的概念和特征1.观察法的概念观察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如此。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观察法就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和其他辅肋观察设备,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以取得研究所需要的第一手资料的一种方法。
2.观察法的特征观察具有二重性,它既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感知周围世界、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基本的途径,也是科学研究者探究研究对象,从研究对象那里获取研究所需原始资料的重要手段,为了区别,将前者称为日常观察,将后者称为科学观察。
社会研究中的观察法就是一种科学的观察,将后者称为科学观察。
(简述科学观察的一般特征)与日常观察相比,科学观察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在观察之前先具有一定的研究目的或假设,然后根据研究需要有目的地通过观察获取资料;(2)需要有系统的观察设计;(3)有系统完整的记录;(4)观察过程应避免主观和偏见;(5)观察的过程和获得的资料可以重复查证。
许多社会科学家经常对观察法有一种不正确的看法,认为观察研究的结果不适于量化,这其实是一种历史的偏见。
二、观察法的优缺点(试述观察法的优缺点)1.观察法的优点具有三大优点:第一,观察法可以实时地观察到社会现象或行为的发生。
第二,能够得到不能直接进行访问调查或不便于进行访问调查的对象的资料。
第三,通过一些特殊的设备或特殊的方式,观察者可以在不干扰被观察者的情况下,获取最真实的资料,这是其他方法都不能做到的。
2.观察法的缺点观察法也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
这些缺点常常是和他的优点相对应的。
第一,观察法可获取最生动真实的资料,但真正碰到要观察的事件有时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第二,人类社会中有许多现象是不适宜或不可能直接观察的,特别是涉及人的隐私行为,如夫妻间的吵架或亲密行动第三,研究事物或现象在长时间内发展变化的历程或趋势,观察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观察法-搜狗百科展开全文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中文名 观察法种 类自然观察法、设计观察法等 优 点 观察的资料比较真实 解 释 用自己的感官去直接观察 作 用 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 缺 点受时间的限制 概况目录•1定义•2主要种类•自然观察法•设计观察法•掩饰观察法•机器观察法•函数值域观察法•3基本步骤•要求•使用原则•使用范围•具体步骤•作用•4优缺点•5应用1定义编辑观察法的定义:定义1: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的各种资料的搜集过程。
定义2: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定义3:这是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的表情、动作、语言、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定义4: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或动物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2主要种类编辑自然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是指调查员在一个自然环境中(包括超市、展示地点、服务中心等)观察被调查对象的行为和举止。
设计观察法设计观察法是指调查机构事先设计模拟一种场景,调查员在一个已经设计好的并接近自然的环境中观察被调查对象的行为和举止。
所设置的场景越接近自然,被观察者的行为就越接近真实。
掩饰观察法众所周知,如果被观察人知道自己被观察,其行为可能会有所不同,观察的结果也就不同,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也会出现偏差。
掩饰观察法就是在不为被观察人、物、或者事件所知的情况下监视他们的行为过程。
机器观察法在某些情况下,用机器观察取代人员观察是可能的甚至是所希望的。
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机器可能比人员更便宜、更精确和更容易完成工作。
函数值域观察法通过对函数定义域、性质的观察,结合函数的解析式,求得函数的值域。
观察法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它是一种将复杂的心理活动仔细观察并记录下来的过程,常常伴随着某种程度的判断。
观察法的目的是要发掘、描述和解释个体的行为,这意味着从现场实施观察到进行归纳概括、记录、报告观察结果,及有效地进行解释等。
本篇关于观察法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将围绕如下几点展开介绍:一、观察法的定义观察法是一种用以记录某一指定行为的科学研究方法,是通过观察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行为表现来研究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心理现象。
二、观察法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在教育心理学中,观察法的应用是广泛的。
它可用于研究学习者的语言行为、学习行为、社会性行为和情感行为。
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诸如学习环境质量、学习者特质和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等问题。
1、在语言行为方面:观察法可用于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评估,以及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进行测试,这将有助于了解个体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够指导语言学习教师制定相关学习策略。
2、在学习行为方面:观察法可用于分析学生学习习惯及学习方式,也可用于解决学生习业不佳或学习状态不佳的问题。
3、在社会行为方面:观察法可用于观察学习者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之间的向心关系,甚至发现学校现象。
4、在情感行为方面:观察法可用于观察并提供反馈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感表现。
同时,它还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应对,从而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
总之,观察法在教育心理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在建设教育心理学科学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它通过仔细的观察个体的行为,让教育心理学家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评估、解释和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