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之花绽放光彩——“生命教育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14
《让生命之花绽放》-公开课教案第一章:生命的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尊重他人。
1.2 教学内容生命的定义和特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惜生命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关爱他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行为。
2.2 教学内容关爱的定义和意义关爱他人的方式和方法关爱他人的实践和体验2.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关爱的理解和感悟。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体验关爱他人的情感和行为。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自我认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自我认知的定义和意义自我认知的方式和方法自我认知的实践和体验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自我认知的理解和感悟。
个人反思:通过个人反思,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个人反思中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积极心态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乐观思维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积极心态的定义和意义积极心态的方式和方法积极心态的实践和体验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积极心态的理解和感悟。
情感分享:通过情感分享,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心态和乐观思维。
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情感分享中的表达能力和积极心态的展现。
第五章:团队合作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XXXXX学校《生命之花绽放光彩》生命教育
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目的:1、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懂得珍惜生命的意义。
2、宣传未成年人自护知识,提高学生生命健康的幸福指数。
班会内容:
导入:生命为什么这样脆弱?案例—图片
讲:算一算:1、一个生命的孕育、成长需要的时间(假设父母每天花在孩子身上的交流、接送、辅导等时间是2小时)?
2、一个生命的成长需要父母花费多少的金钱(据统计幼儿一个月花费1000元不算多,中小学生每年花费约1.5万元至2万元。
另外现在还有各类的补习和培训费)
3、从小到大需要多少个老师的辛勤付出?
4、需要哪些人的关爱?国家社会提供哪些条件才能茁壮成长?
一、人的生命,来之不易
二、生命不仅仅是自己的,也是父母和亲人的。
三、生命不仅仅是自己的,是父母和亲人的!也是国家的,国际社会的!
讲:人类要尊重和敬畏生命
提问:我们都尊重和敬畏了生命了吗?
举例:溺水而死的少年、违反交通而死的少年、轻松自杀的少年……这些不良行为
讲:不能让漠视生命成为我们的代名词!
观看《尼克胡哲励志》
案例:《打工仔惊天创业故事:从12元到20亿》、《打工仔摆地摊创业赚千万的财富传奇》、“广州托举哥”、全国人大代表“最美洗脚妹”
小结:让我们珍惜生命,携起手来共同防范,学会自护自救,让平安伴我们健康成长,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吧!
班级:______________ 班主任:________________
学生签名:
XXXX年X月X日。
让生命之花绽放光彩---主题教育课设计背景:【问题】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一部分“弱势群体”,或是身体上的残疾导致无法参与很多班级活动,或是农民工随迁子女而无法融入集体,或是因为是借读生、名额分配生、体育特长生而成绩差距极大而自感自卑。
不仅如此,班中的一些家境优越、成绩优秀的同学会对这些“弱势群体”表现出不屑的神情或是对其冷嘲热讽,偶尔甚至出现一些言语上的“校园欺凌”现象。
有一位学生甚至因此在言语上表露出想要轻生。
就此问题而言,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要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且让他们知道怎样活着才能使生命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从而引导学生有对生命、对个体的尊重与珍爱;有良好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境;有感恩、理解、包容之心;并且有更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这也是我设计这堂班会课的目的所在。
【调查】为什么学生对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思考得少之又少呢?经调查发现,主要原因如下:从客观上分析,学校层面缺乏生命教育,家长层面也对生命如何诞生、生命诞生的来之不易等问题闭口不谈,仅忙于生计,关注成绩,无暇顾及孩子们思想形态上的教育,总之“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教育的民族”;从主观上分析,就学生而言,高一学生本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抽象问题的思考能力有待加强,加上他们读书甚少,甚至对语文课本上的篇目都不能深入思考理解,从而使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偏于狭隘,容易产生一些偏激的想法,遇到问题也容易采取过激的方式解决。
再加上学生目前的状态是以关注成绩为主,因此对同学之间的评价也往往会以分数断定,对考试之外的问题的思考就偏于冷漠。
总之,学生表现出对他人言语暴力或动手欺凌的行为正源于对生命缺乏足够的认知而不去尊重与珍爱。
【思考】关于生命教育,我认为可以分成“生”和“死”的教育,而又以“生”为主。
一个人活着一方面是因为和世界有所羁绊,即有爱与被爱的能力,而且羁绊越多越不易轻生;但从主动的层面来讲,一个人活着是因为有确证自我价值的能力,即需要与被需要,这才能使一个人在生命活动中感受到自我才智的实现,对自己的生命和选择具有掌控性,从而更加主动地去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