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第二章 概念间的关系、限制与概括29
- 格式:ppt
- 大小:433.53 KB
- 文档页数:10
第二章 概 念第三节 概念间的关系逻辑学从外延方面来研究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下列五种:一、全同关系a 、b 两个概念,如果它们的外延全部重合,即所有的a 都是b ,同时,所有的b 都是a ,那么,a 与b 之间的关系就是同一关系。
全关系又叫同一关系。
(全同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的关系。
即如果a 、b 两个概念,a 概念的全部外延都是b 概念的外延,b 概念的全部外延也都是a 概念的外延,则a 、b 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全同关系。
)例如:等边三角形(a )与等角三角形(b )《四世同堂》的作者(a )与老舍(b )北京(a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b )上述例子中,a 与b 的外延是完全重合的。
拿“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这两个概念来说,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角三角形”,所有的“等角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同一对象,外延是完全重合的。
全同关系可用图形表示:二、真包含关系a 、b 两个概念,如果所有的b 都是a ,但有的a 都不是b ,那么,a 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真包含关系。
(真包含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
)例如:大城市(a)与上海(b)\动物(a)与脊椎动物(b)规律(a)与经济规律(b)\工人(a)与纺织工人(b)以上例子中,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真包含关系。
拿“工人”和“纺织工人”这两个概念来说,所有的纺织工人都是工人,但有的工人(如钢铁工人)不是纺织工人,这样,“工人”对于“纺织工人”的关系,就是真包含关系。
真包含关系可用图形表示: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的a都是b,但有的b都不是a,那么,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真包含于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
)例如:大学生(a)与学生(b)\长篇小说(a)与小说(b)工业产品(a)与劳动产品(b)\老人(a)与人(b)以上例子中,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真包含于关系。
《大学逻辑》试题库毕节学院逻辑教研室第一章引论思考题1.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广义: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和逻辑方法的科学狭义:研究推理形式有效性的科学2.学习逻辑学的意义何在?一,有助于正确认识事物,探寻新结果,获得新知识二,助人们准确、清晰的表达思想和建立新理论三,有助于人们做出更为严谨、更具说服力的推理和论证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B )A 思维的内容B 逻辑常项C 逻辑变项D 语言表达的形式2. “所有S不是P”与“有的S是P”( B )A 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 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 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 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二、多项选择题1.“要么p,要么q”与“或者p,或者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 CE )A 相同的逻辑常项和变项B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D 不同的逻辑常项和变项E 相同的语言表达式2. 指出下列命题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 BE )A 有些花是红色的。
B 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
C 他是医生并且是劳动模范。
D 只要甲来,乙就来。
E 只有发烧,才患肺炎。
第二章概念练习题一、填空题1.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__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___ 的思维形式。
2.任何概念都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
3.概念间的关系,是指概念在外延之间的关系。
4.概念内涵与外延间的反变关系是指,概念的内涵越__大___则外延__越小___;概念的内涵越_小__则外延越__大___。
5.a、b两个概念。
如果所有的a都是b,并且所有的b都是a,则a、b之间关系是__全同关系___。
6.给概念下定义最常用的方法叫___属加种差定义法___ 。
7.划分由三个要素构成,即__划分的母项___ 、_划分的子项__ 和__划分的根据。
8.“虎”这一概念可以概括为___猫科动物__,限制为__东北虎___。
第二章概念练习题一、名词解释题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概念的概括和限制 3.概念之间的从属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反对关系、矛盾关系4.种差 5.划分二、填空题1.“附加刑指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这句话是从()方面来明确“附加刑”这一概念的。
2.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非法行为”这个概念是()概念,它的论域是()。
3.从概念间的关系来看,“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具有()关系;“联合国”与“中国”具有()关系;“动物”与“昆虫”具有()关系;“小说家”与“作家”具有()关系;“普遍概念”与“实体概念”具有()关系;“宪法”与“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关系。
4.“在四川工作的人”(a)与“四川人”(b)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可用欧拉图表示为()。
5.“抢劫集团”(a)、“抢劫集团的成员”(b)、“犯罪集团”(c)这三个概念间的关系,可用欧拉图表示为()。
6.划分是揭示概念()的逻辑方法、它由()、()和()这三部分组成。
7.概念的概括和限制的逻辑基础是()。
8.罪名概念定义的一般结构形式是()。
9.从概念是否反映集合体来看,“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各地”中的“这次会议的代表”表达的是()概念。
10.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数量,“这个犯罪分子”是()概念;“这些犯罪集团”是()概念。
11.下定义时,如果被定义项的外延大于定义项的外延,那么就会犯()的逻辑错误。
12.“法院”与“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这两个语句表达了()关系的概念,而“马达”与“电动机这两个语词表达的是()概念。
13.“这个书亭出售的书很多,有工具书、字典、文艺书、科技书和社科书。
”这一划分,违反了()规则,犯了()错误。
14.“刑法是国家的法律”作为“刑法”的定义,违反了()的规则,犯了()的逻辑错误。
15.“我家门口栽了几株花卉。
”这一语句在使用概念方面犯了()的错误。
16.“子项相容”的划分与“划分过宽”的划分之间具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