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地图
- 格式:doc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5
精•战争背景与原因•志愿军入朝作战经过•志愿军在战争中英勇表现目录•战争胜利意义与影响•战争经验教训与启示01战争背景与原因朝鲜战争爆发及初期局势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军队在三八线附近展开激战,北朝鲜军队在初期取得较大优势。
1950年7月至9月,战局逆转南朝鲜军队在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支援下发动反攻,北朝鲜军队被迫退守三八线以北地区。
美国干涉朝鲜内政及军事威胁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非法决议1950年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非法决议,组织“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政。
美国扩大战争规模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仁川实施登陆作战,迅速扭转战局,并越过三八线向北进攻,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中国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美军飞机频繁侵入中国领空自1950年8月起,美军飞机不断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和轰炸,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安全。
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950年6月28日,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紧张。
中朝两国历史渊源与友好关系中朝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自古以来,中朝两国人民就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和密切的文化交流。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朝两国人民相互支持、共同战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中朝两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并肩作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朝两国人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段历史经历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信任。
02志愿军入朝作战经过志愿军组建及入朝准备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
1950年10月8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志愿军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为基础,先后由27个军另1个师入朝参战,主要从东北、华北地区抽调。
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和下一课都是都是巩固新政权的重要内容。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开国之战,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很有利条件,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对于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课本第10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次战役示意图》,知道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读图、识图能力。
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的意义,培养运用历史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通过阅读课本、地图及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总结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原始资料再现、了解史实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时间事件结果意义等;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教学难点:知道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为什么要出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知道三八线吗?).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
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课《抗美援朝》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史料解读: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北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议。
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
•战争背景与原因•战争过程与重要战役•中朝联军与“联合国军”力量对比•战争结果与影响目•战争中的英雄人物与感人事迹•战争反思与教训总结录01战争背景与原因1948年,朝鲜半岛南北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南北双方沿着三八线附近实际军事控制线,展开了激烈的军事冲突。
1945年,日本投降后,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由苏联和美国军队接收。
朝鲜半岛分裂与南北对峙美国干涉朝鲜内政及军事威胁0102中国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美国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扩大侵朝战争规模,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镇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
中朝两国历史渊源及友好关系中朝两国山水相连,自古以来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和合作关系。
在近代史上,中朝两国都遭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有着共同的斗争历史和民族感情。
新中国成立后,中朝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合作关系。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两国军民并肩作战,共同抗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02战争过程与重要战役输入标题02010403战争爆发及初期交锋第一次战役:云山战斗此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在朝鲜战场上首次交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第二次战役:长津湖之战第三次战役:突破三八线03中朝联军与“联合国军”力量对比中朝联军组成及武器装备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武器装备“联合国军”组成及武器装备军队组成武器装备“联合国军”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自动步枪、冲锋枪、坦克、火炮、战斗机和战略轰炸机等。
他们还使用了大量的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
人数对比武器装备对比战术与战略优劣势评估01020304双方力量对比分析及优劣势评估04战争结果与影响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战争期间,中朝军队共歼敌109万余人,其中美军39万余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牺牲,共有19.7万余名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战争结果概述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影响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地位战争加速了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使其在亚洲地区的扩张受到遏制抗美援朝战争对冷战时期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05战争中的英雄人物与感人事迹杨根思:坚守阵地,英勇牺牲事迹概述杨根思在坚守长津湖畔1071.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战斗中,率领三排打退美军八次进攻,在最后只剩下他一人时,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
塔里木大学军事协会名称: 地点: 时间: 参战方: 朝鲜战争 朝鲜半岛 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 朝鲜、中国、苏联;韩国、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 军 结果: 1953年7月战争双方签署停战协议抗美援朝战争篇参战方兵力: 中、朝、苏军队1,066,000 韩、美等国军队1,205,605 伤亡情况: 中朝伤亡63万,中国阵亡183108人 韩、美等国至少伤亡57万人 主要指挥官: 主要指挥官: 彭德怀、金日成 麦克阿瑟、李奇微、李承晚1950 年 10 月 7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所部东北边防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为进入朝鲜境内作战积极开始临战准备,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 愿军司令员兼政委。
我军先后入朝作战的有出自一野的有 1 军;出自二野的有 12 军、13 军一万余人组成补训师参战,1954 年随 15 军回国、15 军、16 军出自三野的有 20 军、21 军、23 军、24 军、26 军、27 军。
出自四野的有 38 军、39 军、40 军、42 军、46 军、47 军、50 军、54 军。
出自十八兵团的 60 军。
出自华北野战军的 63 军、64 军、65 军、66 军、67 军、68 军。
这些部队先后入朝作战,包括空军和炮兵在内,总共先后投入的总兵力达近 150 万。
10 月 19 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分别从安东(今丹东) 、长甸河口、辑安等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战。
从 10 月 25 日至 12 月 24 日,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连续进行了两次战役,歼敌 5 万余人,于 12 月 6 日收复平壤,并把敌人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初步扭转了 朝鲜的战局。
1950 年 12 月 31 日至 1951 年 1 月 7 日,志愿军发动了第三次战役,歼敌 1.9 万多人。
1 月 25 日至 4 月 21 日,志愿军又发动第四次战役,歼敌 7.8 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