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和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6
附件3:江西省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评价要点(2016版)一、江西省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考核评价实行百分制。
评分标准划分为施工安全评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评价、起重机械设备管理评价、绿色施工与扬尘治理评价四大部分,分别占总分的70%、10%、10%、10%。
二、施工安全评价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进行评分。
总计得分(满分100分),其中安全管理(满分10分)、文明施工(满分15分)、脚手架(满分10分)、基坑工程(满分10分)、模板支架(满分10分)、高处作业(满分10分)、施工用电(满分10分)、物料提升机与施工升降机(满分10分)、塔式起重机与起重吊装(满分10分)、施工机具(满分5分)。
推荐为江西省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的,评价总计得分应在80分及以上。
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评价依据《江西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赣建安[2010]16号)《预防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的安全管理制度》(赣建安[2014]5号)等文件,主要评价模板支撑系统和深基坑安全管理。
总计得分(满分100分),其中识别登记和公示(满分10分)、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满分10分)、专项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满分20分)、专项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满分20分)、施工过程中的检查验收(满分20分)、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带班作业(满分10分)、施工过程中的监测监控(满分10分)。
推荐为江西省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的,评价总计得分应在80分及以上。
四、起重机械设备管理评价依据《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关于加强塔式起重机安全监督管理的通知》(赣建安[2011]10号)等文件。
总计得分(满分100分),其中设备二证一书情况(满分10分)、产权备案(满分10分)、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满分10分)、安装与拆卸告知(满分10分)、设备基础(满分10分)、标准节连接与附着(满分10分)、安全装置与作业环境(满分10分)、检验检测与安装验收(满分10分)、使用登记(满分10分)、日常检查与维修保养(满分10分)。
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09.12.31•【字号】赣安监管一字[2009]384号•【施行日期】2009.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的通知(赣安监管一字〔2009〕384号)各设区市、县(市、区)安监局,有关省属经济组织:为认真贯彻落实《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原国家安监局令第18号)、《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0号)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精简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赣府发[2009]10号,以下简称《决定》)有关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全省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下同)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批工作,确保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及生产使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严格履行“三同时”监管职责根据《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和省政府《决定》,我省非煤矿矿山企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严格实行属地监管、分级负责的原则,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由省、设区市、县(市、区)安监部门分级实施:1、省安监局负责监管以下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工作:非煤地下矿山及其尾矿库、省属以上露天矿山及其尾矿库、其他非煤矿山四等以上尾矿库以及其他非矿山企业四等以上尾矿库(含四等库)。
2、设区市安监局负责监管以下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省属以下露天矿山、露天采石场(矿)及其尾矿库(五等库)。
3、县(市、区)安监局负责监管以下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砖瓦粘土矿(场)、采砂场。
江西省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参考模板(建筑)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项目地址: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二、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3、《江西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36(2020年版)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6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6、《江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 36-024-20147、《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9、国家、省、市现行的法律、规范及其他相关规定三、基本级设计内容1、场地应避开滑坡、泥石流等地质危险地段,易发生洪涝地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涝基础设施;场地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的危害。
(1)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威胁或者危险源:□洪灾、□泥石流、□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以上皆无。
(2)土壤中的氡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规定,详见《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如含氡,防氡措施为:;(3)电磁辐射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的规定。
电磁辐射源:□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其他:,详见《电磁辐射监测报告》;如有,简要说明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措施:;2、建筑外墙、屋面、门窗、幕墙及外保温等围护结构满足安全、耐久和防护的要求。
详见。
(如建筑设计总说明、工程做法和构造一览表等)3、外部设施与建筑主体结构统一设计、施工,并具备安装、检修与维护条件。
建筑外部有以下设施:□外遮阳、□太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广告、□店招、□检修通道、□马道、□吊篮固定端、□预埋件、□其他:。
安全设施目录、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2008-05-15 08:00:35| 分类:安全标准、规范|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文件安监总危化〔2007〕225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试行)》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为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以及《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号)等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规范和指导全国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安全设施设计和安全许可以及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编制了《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试行)》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可在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下载),自2007年11月30日起试行,试行期1年,试行期满前将修订公布正式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2007年12月1日前,已经编制但尚未作为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申请材料提交给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部门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请按照本通知要求修改和完善。
二、请将本通知转发给辖区内(或者所属)有关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企业,从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以及有关安全评价机构。
在试行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函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危化司,并提出修改意见及其理由。
附件:1、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试行)2、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试行)二○○七年十一月十日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试行)说明一、安全设施的含义指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危险因素、有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及预防、减少、消除危害所配备的装置(设备)和采取的措施。
二、安全设施的分类安全设施分为预防事故设施、控制事故设施、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3类。
基础建设项目施工安全评估报告一、项目概况基础建设项目名称:XX基础建设项目施工单位:X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地点:XX省XX市XX区报告编制日期:XXXX年XX月XX日二、评估目的本报告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项目施工安全可控。
三、评估内容1. 施工现场环境评估:评估施工现场的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环境因素对安全施工的影响。
2. 施工设备评估:评估施工所需的各类设备的安全性能、使用状况及配备情况。
3. 施工工艺评估:评估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项工艺技术的合理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4. 危险源辨识:辨识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评估其对施工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
5. 安全管理措施评估:评估施工单位已采取的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及合规性。
6. 事故应急预案评估:评估施工单位编制的事故应急预案的完备性和可行性。
四、评估方法1. 现场勘察: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
2. 专家咨询:邀请相关专家对施工项目进行安全评估,并听取专家意见。
3. 文件分析:对施工相关文件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包括设计文件、施工计划、安全管理规定等。
五、评估结果及建议1. 施工现场环境评估结果:根据对施工现场的勘察和分析,现场环境对施工安全无明显不利影响。
2. 施工设备评估结果:施工单位所配备的设备完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符合安全要求。
3. 施工工艺评估结果:施工单位采用的施工工艺安全可行,但需要注意在高温天气下的高温作业。
4. 危险源辨识结果:施工现场存在高处作业、机械设备操作等潜在危险源,需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5. 安全管理措施评估结果:施工单位已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教育培训、作业许可等制度,但仍需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意识培养。
6. 事故应急预案评估结果:施工单位已编制了完备的事故应急预案,但需要定期组织演练,以确保应急响应能力。
六、结论根据本次施工安全评估结果,施工单位在大部分方面已经做到了安全管理到位、控制风险的要求,但仍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建设项目“三同时”操作流程一、安全评价:定义: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内容及流程:安全预评价f安全设施设计f安全验收评价。
具体做法:1.安全预评价:取得发改委立项批复后,委托具有资质的评价机构编制预评价报告,并召开专家论证,修改报告后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2.安全设施设计: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时,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进行设计,编制安全专篇。
并召开专家论证,修改报告后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3.安全验收评价:委托具有资质的评价机构编制安全验收报告,并召开专家论证,修改报告后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二、职业卫生评价:定义: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职业卫生“三同时”)。
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可以与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一并进行。
内容及流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f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f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竣工验收。
具体做法:1.职业卫生预评价:取得发改委立项批复后,委托具有资质的评价机构编制预评价报告,并召开专家论证,修改报告后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2.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时,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进行设计,编制安全专篇。
建设单位自行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同设计单位修改报告后组织施工。
3.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委托具有资质的评价机构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会同专家修改报告后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召开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竣工验收会议。
三、环境影响评价:定义: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包括小型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应急管理局关于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办理程序及所需资料一、安全设施“三同时”办理程序(一)安全条件审查: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并报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审查。
(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在安全条件审查通过后):设计单位编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完成后、详细设计开始前,向出具该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意见书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二、安全设施“三同时”所需资料(一)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所需资料:1.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申请书及文件;2.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3.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或者备案文件和规划相关文件(复制件);4.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企业营业执照或者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制件)。
(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所需提供资料:(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书及文件;(2)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证明文件(复制件);(3)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三、试生产及安全设施竣工验收(一)试生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和专家研究提出建设项目试生产(使用)可能出现安全问题及对策,制定试生产(使用)方案。
在试生产(使用)前,建设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试生产(使用)方案进行审查。
在试生产(使用)时,建设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试生产(使用)条件进行确认,对试生产(使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
试生产(使用)方案应包含以下内容:1.建设项目设备及管道试压、吹扫、气密、单机试车、仪表调校、联动试车等生产准备的完成情况;2.投料试车方案;3.试生产(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对策及应急预案;4.建设项目周边环境与建设项目安全试生产(使用)相互影响的确认情况;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的落实情况;6.人力资源配置情况;7.试生产(使用)起止日期。
附录C:安全设施设计专篇C.1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内容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内容应包括设计依据,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过程危险源及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设计采用的安全设施,结论与建议,专篇附件。
C.2设计依据设计依据部分应列出下列文件的名称和编号:a) 建设项目的批复(核准、备案)文件;b) 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c) 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标准、规范;d) 设计合同;e) 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及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意见书;f) 项目其他相关文件。
C.3建设项目概况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如下:a) 项目的建设单位、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建设性质、地理位置、工程占地面积、设计范围及分工;b) 采用的主要工艺技术及与国内或国外同类项目技术对比情况;c) 项目涉及的主要原辅材料和产品(包括产品、中间产品)名称及最大储量;d) 项目的工艺流程、主要装置和设施(设备)的布局及其上下游生产装置的关系;e) 项目配套公用和辅助工程或设施的名称、能力(或负荷);f) 项目装置的主要设备表,包括名称、规格、操作或设计条件、材质、数量等;g) 项目外部依托条件或设施,包括水源、电源、蒸汽、仪表风以及消防站、气防站、医院等应急设施;h) 项目所在地自然条件,包括地质、气象、水文等;i) 项目所在地的周边情况,说明项目距下列重要设施的距离:-居住区及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车站、码头(依法经许可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以及通信干线、通信枢纽、铁路线路、道路交通干线、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地铁站出入口;-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场所、设施、区域。
C.4建设项目过程危险源及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及规定,采用《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导则》(AQ/T3033)推荐的过程危险源分析方法或其他适用的方法,开展建设项目过程危险源及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第一章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内部基本情况赤峰华孚建材工业有限公司液化石油气供气站拟建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东部的乃林镇,该供气站位于赤峰华孚建材工业有限公司厂区内,东侧为该公司所属林地,南侧为原玻璃三车间(已停产),西侧为该公司晶化车间(液化气使用车间),北侧为公司原材料库(主要储存石英砂、白石粉、氢氧化铝等)。
该液化石油气供气站项目设有2个100 m3地上卧式钢制储罐,可一次最多储存180 m3液化石油气(充装系数为0.9)。
该供气站项目拟将储罐中的液化石油气气化后,提供给其公司的用气车间,设计最大气化量为600kg/h 液化石油气。
1.1.1建设项目的主要技术、工艺(方式)和国内、外同类建设项目水平对比情况赤峰华孚建材工业有限公司所采用的生产技术为液化石油气经气化、调压后直接供气,其采用的设备均为国内先进水平,无论从先进性和可靠性方面均能满足该项目的安全生产。
此外,企业还拥有一定的技术骨干力量,具备一定的生产经验,同时拥有熟练的技术工人,可以满足该项目的实际生产需要。
因此该项目的技术条件成熟、可靠。
1.1.2建设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用地面积和生产(储存)规模赤峰华孚建材工业有限公司液化石油气供气站拟建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东部的乃林镇,该供气站位于赤峰华孚建材工业有限公司厂区内,东侧为该公司所属林地,南侧为原玻璃三车间(已停产),西侧为该公司晶化车间(液化气使用车间),北侧为公司原材料库(主要储存石英砂、白石粉、氢氧化铝等)。
该液化石油气供气站项目设有2个100 m3地上卧式钢制储罐,可一次最多储存180 m3液化石油气(充装系数为0.9)。
该供气站项目拟将储罐中的液化石油气气化后,提供给其公司的用气车间,设计最大气化量为600kg/h 液化石油气。
1.1.3建设项目涉及的主要原辅材料和品种(包括产品、中间产品,下同)名称、数量1、液化气为保证公司生产需要,计划新建2座100m³的储罐,合计200m³。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试行)编写提纲1.设计依据1.1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
1.2国家、地方政府和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
1.3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规范。
1.4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其审查意见。
1.5其它有关文件或资料。
2.建设项目概况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包括建设地点、性质、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设计内容(子项)、工厂用地面积、工程总投资、工厂定员和操作班制。
改扩建项目应对现有生产规模等情况作扼要概述。
2.2项目技术路线、工艺流程简述。
2.3主要原辅材料和中间产品、产品(含副产品)的名称和用量或产量及储存方式、储存规模。
2.4主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材质、数量和主要特种设备。
3.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无益因素和危险、无益程度3.1简述危险、无益因素及危险、无益程度3.1.1生产过程中使用和产生的主要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无益因素分析。
3.1.2生产工艺过程的主要危险、无益因素分析。
3.1.3主要设备、装置、特种设备的危险、无益因素分析。
3.1.4其它危险、无益因素分析。
3.1.5巨大危险源概述(依据安全预评价报告)。
3.2简述自然条件和周边环境对建设项目的影响,以及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中的安全对策和建议采纳情况说明4.1对安全预评价报告中的安全对策和建议采纳情况应作对应的充分描述说明;4.2对未采纳安全预评价报告中的安全对策和建议的应作充分论证说明(说明理由、相关依据和对策措施)5采用的安全设施和措施5.1总图布置和建筑设计xx总平面布置,防火间距,运输、装卸、道路设计、消防通道等措施;建构筑物的结构类型及耐火等级、安全疏散和防火防爆等措施。
5.2工艺、设备和自控xx各生产单元过程针对各类危险、无益因素所采用工艺的安全措施,设备选型、设备布置的安全措施;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等主要特种设备设计安全措施;生产过程的控制水平及严重部位的参数的测量、报警、自动联锁保护,事故状态下的紧急停车的安全控制措施;工艺和装置中安全设施的配备,如:选用的防火、防爆等安全设施和必要的监控、检测、检验设施,可燃气体探测报警装置的配备等,操作控制室的安全防护。
安全设施设计诊断竣工验收安全评价报告一、评价目的本评价报告旨在评估安全设施设计诊断竣工验收的安全性,确保相关设施在投入使用后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二、评价范围本评价报告涵盖了以下内容:1.安全设施设计诊断的合理性;2.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3.设施运行的安全性能;4.安全设施设计诊断的整改情况。
三、评价方法本次评价采用了以下方法:1.现场检查:对安全设施设计诊断的现场情况进行检查,了解设施的运行情况;2.资料审查:查阅相关的设计文件、施工记录、检测报告等资料,评估安全设施设计诊断的质量;3.人员访谈: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安全设施设计诊断的实际情况和整改情况。
四、评价结果1.安全设施设计诊断的合理性方面,评价报告认为设计方案基本合理,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但在某些细节方面,如安全警示标识的设计、应急出口的设置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2.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方面,评价报告认为施工过程中基本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安全管理,但部分环节仍存在不足,如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等。
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3.设施运行的安全性能方面,评价报告认为大部分设施运行状况良好,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当、安全阀的校验不符合要求等。
需要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确保设施运行的安全性能。
4.安全设施设计诊断的整改情况方面,评价报告认为整改工作基本到位,能够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整改措施未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落实、整改效果不显著等。
需要加强整改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整改工作的有效性。
五、改进建议根据以上评价结果,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加强安全警示标识的设计和设置,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2.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规范临时用电和扬尘治理等环节;3.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确保设施运行的安全性能;4.加强整改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整改工作的有效性。
目录第一章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2建设项目外部情况第二章 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有害程度2.1危险、有害因素2.2危险、有害程度第三章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中的安全对策和建议、采纳情况说明3.1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中的相关内容3.2安全设施清单3.3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措施建议采纳情况说明第四章采用的安全设施和措施4.1总平面布置4.2防火间距4.3厂房建筑防火设计4.4电气防火设计4.5工艺管道安全设计4.6外管道设计4.7控制室的设置4.8仪表选型4.9动力供应4.10可燃气体监测报警4.11火灾报警系统4.12防静电、防雷及接地4.13职业危害设计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第五章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5.1应急救援组织或应急救援人员的设置或配备情况5.2消防队伍的依托或者建设情况5.3应急救援器材的配备情况5.4消防器材的配备情况5.5应急救援措施第六章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及人员配备6.1安全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的建议6.2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条件和数量的建议第七章安全设施投资概算7.1建设项目总投资概算7.2安全设施投资概算和分类投资概算7.3安全设施投资概算占总投资概算的比例第八章结论和建议8.1 结论8.2建议附件一有关图纸附件二特种设备及主要安全附件一览表附件三定性、定量分析情况3.1预先危险分析3.2中毒事帮后果模型分析附件四设计依据4.1法律、法规4.2部门规章及政策文件4.3国家相关标准4.4其它资料第一章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昊源集团)是在原安徽阜阳化工总厂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综合性化工企业。
公司现主要产品有合成氨38万吨/年、甲醇17万吨/年、尿素60万吨/年、吗啉2万吨/年、余热发电3万千瓦、塑料编织袋1800万条/年以及溶解乙炔、工业(医用)氧气、保温材料、SBS等十几个品种,还具有Ⅰ、Ⅱ类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资格和三级建筑施工资质的化建安装能力。
江西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和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评审细则
为进一步规范安全评价报告及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评审工作,确保评审工作的客观、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订本评审细则。
受江西省安监局委托,江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安全评价报告和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评审工作。
一、适用范围
1、由省安监局负责审批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及其它行业安全设施“三同时”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
2、由省安监局负责审批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其它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3、由设区市安监局委托审查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其它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和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二、评审程序
1、申请:建设单位向省安监局提出申请,将申请材料报送省安科中心综合部,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申报时所需提交的材料见附件1。
2、受理:省安科中心综合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企业提供的
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对材料齐全、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当场向建设单位出具受理通知书(见附件2);对申请材料不齐的建设项目予以一次性告知,当场向建设单位出具申请材料补正告知书(见附件3);对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当场向建设单位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见附件4)。
3、流转:省安科中心综合部受理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评审申请材料后,1个工作日内转交到省安科中心评审部,并办理交接手续(见附件5);评审部根据申请材料的具体内容,提出拟办意见,并填写流转抄报单(见附件6),报评审部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同意,2个工作日内以电子版的形式转报省安监局相关业务处室,业务处室提出相应的审核意见。
审核后的抄报单应以书面形式打印,由省安科中心技术负责人、业务处室负责人签字确认。
省重点工程项目业务处室还应报省局分管领导审定。
4、评审
(1)评审的组织
根据确认后的抄报单,综合部根据时间要求做好评审会准备工作;评审部根据安排告知局相关业务处室、市县安监部门、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或设计单位)派员参加评审会(见附件7),并在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评审,同时,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应在评审会前3~5天送
达评审专家,给专家充分的时间熟悉评审材料。
(2)参会人员的要求
评审会由安科中心主持,参加评审会的人员应包括业务处室相关人员(原则上1~2人)、市县安监部门相关人员、省安科中心相关人员、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项目负责人或报告编制人以及建设单位主管安全的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建设项目验收评价报告的评审会议还应有设计单位(含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参加。
省重点项目或投资较大的建设项目请省局分管领导出席。
(3)评审结果的处理
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评审会由省安科中心主持,并做好评审会议记录。
评审会专家组根据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写质量和提供的评审材料,并结合生产现场情况(适用于验收评价报告评审),提出评审意见(见附件8),并作出通过、原则通过、不予通过的评审结论:
①评审通过的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省安科中心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评审意见书(见附件9),并将相关材料转送业务处室(特殊情况除外);
②评审不通过的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省安科中
心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评审告知书(见附件10),并将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退回评价机构(或设计单位)重新编制;
③对评审原则通过,需要修改的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省安科中心2个工作日内出具评审告知书,并将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退回评价机构(或设计单位)修改;评价机构(或设计单位)应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对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进行修改完善,并在规定时间内将修改后的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交省安科中心综合部,综合部应做好登记记录,并在1个工作日内将材料移送评审部,评审部在3个工作日内安排原评审专家组组长(或省安科中心技术负责人)对修改的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进行审核,如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修改合格,省安科中心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评审意见书,并将相关材料转送业务处室(特殊情况除外);对于修改不合格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评审部则应做好记录,退回督促评价机构(或设计单位)继续修改完善。
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再次修改仍不能通过省安科中心的审查,评审部则应做好记录,退回评价机构(或设计单位)重新编制。
④对评价报告中项目组成员、技术负责人、技术专家存在非亲笔签名、评价报告内容与实际不符、安全评价结论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认定为“符合”、安全评价报告存在重大疏漏等出具虚假证明或者
虚假评价报告行为的,必须书面抄报规划科技处。
三、修改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时间要求
安全预评价报告(设立评价报告)的修改期限为7个工作日;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修改期限为15个工作日;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可根据建设项目安全隐患整改情况确定修改期限,但最晚不应超过180天。
评价机构(或设计单位)修改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时间超过上述时限,由此产生的后果由评价机构(或设计单位)全部负责,如因被评价单位整改不到位,导致评价报告超过时限的,由被评价单位负责。
四、专家的确定
按评审要求,将专家库专家按专业分组;根据专业对口的原则,由省安科中心、局监察室和规划科技处共同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进行评审。
专家组一般由单数专家组成,人数为3-7人,专家人数的多少根据建设项目投资额或风险程度的大小而定。
注:在随机抽取评审专家制度实施前,仍由省安科中心评审部根据项目的情况挑选专家,报评审部负责人或省安科中心总工批准,省重点项目报省安科中心负责人批准。
五、公示公告
省安科中心根据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每月评
审情况,定期在省安监局网站()上公布当月的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评审结果。
六、实施时间
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市安监局委托安科中心进行评审的项目参照本细则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