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17.6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节提高果实外观质量的技术措施一.促进果实着色技术果实的着色程度,是外观品质的又一重要指标,它关系到果实的商品价值.我国果品通常着色差,这是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缺乏竟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果实着色状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品种、光照、温度、施肥状况、树体营养状况等。
在生产实际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果实色素发育加以调控。
1.改善树体光照条件大量研究证明,光是影响果实红色民育的重要因素。
要改善果实的着色状况,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树体结构,保证树冠内部分的充足光照。
以苹果为例,我国传统的树形主要是疏散分层形,此树形树冠过大,且留枝量过多,会造成树冠郁蔽,冠内光照不良,目前,大量应用的纺锤形或细长纺锤形的树形,改善了冠内的光照,提高了优质果的比例。
据孙建设研究,光照与果实中糖分和花青素的含量有直接关系。
果实套袋果实套袋最初是为防止果实病害而采取的一项管理技术措施。
果农在应用中发展,套袋除可防止果产病害外,在成熟前摘袋,还可促进果实的着色。
这人现象,一经发现,以促进果实着色为目击者的果实套袋技术闵开始被广泛运用。
近年来,我国在苹果、梨、桃、葡萄、等果树生产上,越来越多地应用套袋技术,对改善果实着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实套袋对提高果实外观品质效果显著,除了可促进果实着色、减轻果实病虫害外,还具有提高果面光洁度、减轻果实中农药残留等作用。
此外,在雹灾频繁发生的地区,还具有避免或减轻雹害的效果。
但套袋也有不利的一面。
首先,套袋降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果实口味变淡,贮藏性能降低。
其次,近年来发现,在夏季雨量大的年份,由于袋内高温高湿,在果实萼部周围发生黑褐色斑点,严重时遍布整个果实。
另外,在苹果上套袋有时会加重果实日烧。
提高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果实品质是判断果树产量和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提高果实品质是每个果农所追求的目标,而实现高品质果实的关键便是良好的技术措施。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技术措施来提高果实品质。
1. 种植合适的果树品种种植合适的果树品种是品质产生的基础。
品种的选择应考虑当地气候、土壤和水文条件,以及果实是否适合销售和储存。
一般而言,对当地气候适应的品种更适合于确保高品质果实的产生。
2. 实行科学管理果树的生长和发育都需要适应的条件。
种植环境的调节和管理是影响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
科学管理的措施包括定期施肥、及时修枝、药剂使用、果树转绿等。
2.1 施肥施肥是果树生长成熟和产量质量的关键。
肥料应采用中、快效果肥和有机肥的组合使用。
及时合理的施肥,可使果实所含的营养元素更多,品质更佳。
2.2 修枝修剪可以有效的使果树枝条整齐有序,减少枝子交错和阻挡光线,利于果实的生长。
及时的修剪最好在果实的生长期结束后进行。
2.3 药剂使用药剂使用可以有效地保持果树生长状况,减少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率。
药剂的使用要遵循安全、环保的原则,遵守药物使用规定。
2.4 果树转绿果树翻绿是指在果实的着色期前,通过改变果树光照环境或阻在果上剂的施用等方法,提前让果实增加花青素和维生素C , 有利于果实色泽的树果种类普遍使用的一种管理措施。
3. 采收和贮藏技术措施采收和贮藏是影响果实品质的最重要的环节,成熟的时候采摘过晚或贮存条件不好会影响果实的品质。
3.1 采收时间采收时间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很大,大多数的水果要在完全成熟前采收,而有些水果在能半成熟的时候采收更好。
采果的时间要根据天气和品种情况综合考虑,提前预测,及时排产采摘,确保成熟果实可以快速采摘。
3.2 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调节的好坏直接影响贮藏期间果实的质量和保鲜度。
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常温品种存储温度一般为15-20℃,低温货物要控制在0-4℃。
湿度的控制一般在70-90%之间,以免果实失水或腐烂。
提升梨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1、果园生草利用作物秸秆、杂草等对梨园进行地面覆盖,有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防止地表径流,增强地力的作用。
果园覆盖有两种方法:一是剑园覆盖,适用于郁闭不再间作的果园,每亩覆干草2000~2500千克,或鲜草4000千克;二是株间局部覆盖,适用于树体小,有间作或草源不足的果园,每亩覆干草1100~1500千克,或鲜草2000~3000千克,覆草厚度为10~20厘米。
果园生草是培肥地力、全方位提升果园综合生产能力与效率、实现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土壤管理模式。
生草的方式主要有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相比人工种草,自然生草具有更丰富的植物群落,其适应性强、稳定性好,在水分利用、矿质元素的均衡供应、果树产量与品质等方面更有利于生产,且省工、省力,是果园生草的最好选择。
人工生草草种以白三叶草、紫花苜蓿、田菁等豆科牧草为好,目前以白三叶草最为优越,为果园生草的主导草种。
另外,还有黑麦草、百脉根、百喜草、草木樨、毛苕子、扁茎黄芪、小冠花、鸭绒草、早熟禾、羊胡子草、野燕麦等。
2、浇水水分对果实发育及品质的调节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土壤水分不足常降低果实的产量,但在果树生长的特定时期,适当控水常常可以提高果实的品质。
水分胁迫影响梨果实糖分的积累,果实发育后期水分胁迫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早期水分胁迫导致果实中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含量下降。
梨是需水较多的果树。
在萌芽前后至开花前灌水,可促进萌芽、开花、坐果和新梢生长。
落花后,幼果开始膨大,新梢迅速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十分迫切,是梨需水的临界期。
及时灌水1~2次,可以显著减轻落果,促进新梢生长。
7月中下旬果实开始迅速膨大,此期也是花芽分化期,需水较多。
有些地区适值雨季不需灌水,但干旱地区仍需灌水,以保证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的需要。
果实接近成熟期,要控制水分供应,以免影响果实品质。
果树生长后期,也要控制水分供应,否则新梢停长晚,容易发生冻害和抽干。
提高苹果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在果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提高苹果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是每一个苹果种植者必须考虑的大问题,今天我们介绍提高苹果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供朋友们参考。
一、及时疏花疏果苹果树留果过多,能造成树体衰弱、病虫害严重、果实个小、品质差,既不符合生产优质果品的要求,也不利于当前以及长远利益的兼顾。
因而除个别坐果少的果园外,均应进行疏花疏果。
从花蕾期开始疏花,对授粉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坐果率高的果园和品种,可一次性疏除多余的花序,坐果后再定果。
二、进行苹果套袋管理套袋后由于果实在袋内不见光,所以不能形成叶绿素,果实底色黄白,摘袋后,迅速着鲜红色,外观非常漂亮;而且,由于果实受袋保护、没有经过风吹日晒,所以果面光洁,果粉完整,果皮细腻;果袋还可以防止病虫害的侵入,防止农药喷到果皮上而造成污染。
苹果套袋一般在在生理落果结束、疏果工作完成后进行,胶东地区在5月底-6月上中旬进行。
三、果园铺设反光膜作用:能增加树冠下部光照,促进树体内膛叶片光合作用,还可使光线反射到内膛果上,增加果实着色,提高果实品质。
时期:在果实的着色期进行。
注意问题:先平整地面,再铺设反光膜,以免凹凸不平时,聚光烧伤果实;应该用铁丝钩住反光膜,以防被风吹跑。
郁闭果园透光差,反光膜的效果差。
四、苹果树要适时摘叶除袋后,必须摘除果实周围的贴果叶、遮果叶,以使果实全面见光,着色。
先摘离果实近的叶、发黄的叶、下部老叶以及小叶。
程度一般掌握在总叶量的10%,最多不能超过20%。
一次摘叶过多,会使果实发生日灼;摘叶过度,果实会出现绛红色;摘叶过早,会影响树体的花芽分化和果实的含糖量。
五、果实适时转果增加果实阴面的着色,达到果实着色均匀。
在摘叶后10天进行。
注意轻转,以舫落果;多次转果,容易造成果实脱落。
六、喷磷、钾肥及光合微肥磷和钾是运输碳水化合物的载体组分,施用磷、钾肥,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向果实中转移。
光合微肥能抑制光呼吸,使叶片制造的碳水化合物更多地用到果实中。
果树栽培技巧如何用简单的方法提高果实品质果树是农田中常见的一种重要农作物,其果实的品质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益和消费者对水果的满意度。
因此,提高果实的品质一直是果树栽培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简单的果树栽培技巧,帮助农民提高果实的品质。
一、科学施肥施肥是果树栽培的基本工作之一,合理施肥可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果树吸收,从而促进果实的生长和发育。
科学施肥的关键在于合理掌握肥料的种类、施用时间和施用量。
一般来说,果树根系较为发达,需要施用多种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
同时,施肥的时间应根据果树的生长周期和季节气候来确定,确保养分能够及时供应。
此外,施肥的量要根据土壤肥力和果树的需求来确定,避免过量施肥造成浪费或肥料残留。
二、适时修剪适时修剪是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果树的修剪主要包括树冠修剪和枝条修剪。
树冠修剪旨在调整枝条分布和形状,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避免果实之间的拥挤和脱落。
枝条修剪主要是清除枯萎、病虫害受损的枝条,保持枝条的健康和强劲。
适时修剪还可以促进果实的分化和发育,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三、病虫害防治果树的病虫害常常会对果实的品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病虫害的防治是提高果实品质的关键环节之一。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农民可以采取综合措施,如增加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定期清理果园杂草和落叶,加强果树的管理和养护。
此外,还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和生物防治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注意合理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四、合理灌溉果树的灌溉对果实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灌溉可以保持土壤湿度,提供充足的水分供果树吸收,从而促进果实的生长和发育。
一般来说,果树对水分的需求与不同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有关。
在果实成熟期前,适量控制灌溉水量,避免果实过度膨大和水分过剩。
而在果实成熟期,应适当增加灌溉水量,保证果实的正常发育和品质的提高。
五、合适的采摘时间果实的采摘时间也是决定果实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果实的采摘时间应在果实完全成熟但未过熟的阶段进行。
提高枣产量和品质的技术措施一、土壤改良1.合理施肥:营养充足是提高枣树产量和品质的基础。
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和枣树的需求,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
一般可选用腐熟有机肥、磷肥、钾肥等进行施肥,注重补充氮肥,适量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2. 深松翻耕:深松翻耕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
在种植前进行深松翻耕,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枣树生长发育。
3. 按照土壤酸碱度进行调节:如果土壤过酸或者过碱,都会对枣树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土壤酸碱度进行调节,可以使土壤pH值适中,有利于枣树生长。
二、科学栽培管理1. 优化种植结构:合理选择品种,优化种植结构。
选用高产、高品质、抗病虫害的枣树品种进行栽培,提高整体产量和品质。
2. 适时修剪枝干:枣树果实产生主要在1年生枝上,适时修剪枝干可以促进新梢萌发和侧枝生长,增加果实产量。
修剪时应注意保留有向四周展开的枝条,形成合理的枝叶结构。
3. 控制疏花、控制疏果:在枣树花序初开放期进行适量疏花,保留健壮的花序,有利于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在花期结束后,对果穗进行疏果,保留略多于需求的果实,也有利于果实发育和品质提高。
4.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整枣树生长发育速度,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
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生长状况,选择合适的生长调节剂进行施用。
三、病虫害防治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如清除果树周围杂草,保持果园干燥通风,及时清除病虫害源等。
同时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进行轮作,避免连作造成病虫害的积累。
2. 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建立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定期巡检果园,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发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扩散和蔓延。
3. 生物防治: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如引入天敌、天然杀虫剂等,减少对农药的依赖,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果实的品质。
四、果实采收和保鲜1. 合理采摘成熟果实:果实的采摘时间是影响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
苹果果实品质如何提高?苹果是百度文库常见的一种水果,果肉香甜清脆,营养丰富,热量低,易被人体吸收,能帮助消化,素有“活水”之称。
苹果在我国种植广泛,其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居水果生产的首位。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农药滥用、化肥过度施用、修剪技术不当等问题,降低了苹果的营养价值及商品价值。
那么苹果果实品质如何提高?下面百度文库就和专业人士一起来看看吧。
1、科学合理修剪通过修剪增加果园的通风透光性,进入夏季,通过拉、吊方法,拉开主枝与主干角度,并保持一定主枝间距,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提高光合效率。
8月下旬到9月上旬,将果树外围徒长的、过旺、过密的枝条和背上枝条疏去,让果实能够有充足的光照。
再就是,轻剪秋梢上部幼嫩瘦弱部分,抑制秋梢生长,增加树体对养分的贮藏,有利于上色。
2、及时科学追肥过多的氮肥会使果实发绿,在7月中旬以后,一般不宜大量追施氮肥。
施肥时氮钾比在1.2:1左右,采前40~50天禁用氮肥,重点追施硫酸钾纯钾肥,增糖增色。
采收前30~40天,喷2~3次氨基酸复合肥和单一钙肥。
对套袋苹果,可在套袋前喷一次氨基酸钙(或腐殖酸钙)和氨基酸复合肥(或腐殖酸复合肥),防止水心病、苦痘病及痘斑病等缺钙症发生。
3、果实套袋果实套袋是我国果农普遍采用的一种提高果实外观品质的方法。
花后35~40天进行,最好半月内套袋完毕。
采收半月前分两次摘袋,海拔低的地区可适当提前摘袋。
先摘除外袋,3~5天后摘除内袋。
中午光照强、温度高时不要摘袋,防治日灼的发生。
4、果园生草果园生草不仅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保护水土,还能促进果实的着色。
果实摘袋后,最害怕的就是高温和气候干燥,这样果面易产生日灼和干裂纹,而果园生草后能营造的这个小气候环境就能使上述现象尽可能不发生,这样就提高了果实的外观质量。
5、适时适量灌果树成熟期的灌水非常重要,灌水量大易造成秋梢旺长,导致果实裂果、口味变差,不利于上色。
应该多次少量灌水。
采收前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应该分多次,少量进行果园灌溉。
提高桃果实内在品质三增三控一适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当下正值桃园果实管理和品质提升的关键期,现就提高桃果实内在品质三增三控一适技术的理论简介如下:一、及时疏果,控产提质1.疏果时间。
早熟桃品种如曙光、中油13、春美、春雪、春蜜、霞脆、美脆、中桃9号等早中熟品种一般在4月上中旬完成疏果作业,以免疏果过晚,影响果实生长。
中晚熟品种类型,如锦绣、黄金蜜3、4号、春雨黄桃1号、映霜红等品种,可在落果后5月上中旬进行。
2.疏果方法。
主要疏除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并生果、朝天果、无叶果,留枝条中上部果实。
蟠桃:保留枝条两侧朝下果,均匀分布在中上部枝条上。
大果形品种(200克/果)以上和易落果(霞脆)品种,留枝粗度在0.3厘米左右细长结果枝,少留粗度0.4以上长果枝和旺长枝结果,方便后期的套袋作业。
3.留果量。
根据品种果实大小确定留果量,一般长果枝留果2 ~3 个,中果枝留果1 ~2 个,短果枝留果1 个。
4~8年盛果期桃园,大果型(200克/果)每亩留果量8000 ~12000个,中小型果(100克~150克/果)可留12000~18000个。
肥力中等的山坡地桃园可将产量控制在1500 kg左右,肥力好的平原湖区可将产量控制在2000千克左右,易裂果的品种,可以适当增加产量以减少裂果,如中油蟠桃36-3、金霞油蟠桃。
二、果实套袋,提高品质1.套袋时间。
早熟桃品种生长时间短,不提倡套袋。
我省主要针对7月中下旬成熟品种进行套袋,以减少病虫和高温期日灼危害。
套袋的时期要在梅雨前的6月上旬结束,最好在5月中旬疏果完成后及时进行套袋。
套袋前喷全园针对果实病虫害(疮痂病、穿孔病、炭疽病、褐腐病、霉污病和梨小、桃蛀螟等食心虫、蝽象等)进行一次化学用药,可用(代森锰锌、百菌清等保护性+醚菌酯或吡唑醚菌酯或咪鲜胺等内吸性杀菌剂)杀菌剂+触杀性(菊酯类或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剂全园防护一次。
2.果袋选择。
桃一般选用单层袋和双层纸袋,V形开口果袋。
提高果实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
1.合理育种:选择和培育具有良好品质的品种,如高产、抗病虫害、
耐贮藏、抗逆生长等性状优良的品种,以提高果实的品质。
2.优化施肥:通过科学施肥,合理供给植物所需的养分,调整肥料配
比和施肥时间,提高果实的糖度、颜色、香味等品质特征。
3.合理灌溉:做好果树的灌溉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水分供应,调控果实的大小和品质。
4.科学管理:做好果园的疏果、修剪、整形等管理工作,控制果树的
生长势,提高果实的品质。
5.环境调控:利用大棚、温室等设施,调节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
因素,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改善果实的色泽、口感等品质。
6.病虫害防控:做好果树的病虫害监测和及时防治,减少病虫害对果
实品质的影响。
7.果实采收与储存:选择适当的采收时间、方法和储存条件,防止果
实损伤和腐败,保持果实的新鲜度和品质。
8.推广现代种植技术:利用新的果树栽培技术,如水培、无土栽培、
微喷灌、遮荫栽培等,提高果实的养分利用效率和品质。
9.科学的果实加工与贮藏:利用科学方法进行果实加工,如脱水、浸泡、杀菌等处理,延长果实的保鲜期和改善品质。
10.质量检测与认证:利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方法,对果实的品质进行
检测和评价,建立果实品质认证体系,提高果实品质的可信度和竞争力。
以上是提高果实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通过科学合理运用这些技术,能够有效改进果实的外观、口感、风味等品质特征,提高果实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果树的果实品质评价与提升技术果树的果实品质评价与提升技术果树是人民生活中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果实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口感享受和营养摄入。
因此,果实品质的评价与提升技术对于果树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果实的品质包括果实的形状、颜色、味道、香气、口感等多个方面。
要对果实的品质进行全面而有效的评价,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可以利用感官评价方法。
通过观察果实的外形、颜色、果皮光泽和果肉质感等特征来评价果实的外观品质。
同时,利用嗅觉评价方法来评价果实的香气。
通过嗅闻果实的气味,来判断果实是否有浓郁的香味。
再者,通过尝试果实的味道,包括甜度、酸度、苦味和脆度等方面,来进行品尝评估。
此外,还可以通过食用果实后的反馈,如口感、喉咙不适等,来评价果实的口感。
其次,可以利用化学检测方法。
通过对果实中的营养成分、糖分含量、酸度、维生素含量等进行定量分析,来评价果实的营养价值和口感特点。
同时,可以利用气味分析仪器对果实中香气成分进行检测,从而评价果实的香气特点。
最后,可以利用生物学评测方法。
通过观察果实的生理特征,如果实坚硬度、果皮厚度、果肉纤维含量等,来评价果实的质地和储存特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果实的抗病虫害能力、适应环境能力等方面进行评测。
为了提升果实的品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
首先,选择合适的栽培品种。
对于不同的果树品种来说,其果实的特点和品质各有不同。
要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果树品种进行栽培。
其次,合理施肥。
果树对养分的需求较高,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提供果树所需的养分,从而提高果实的品质。
不同果树品种在施肥上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果树所需的养分类型和比例来进行施肥。
再者,科学管理果树生长。
包括合理修剪和整形果树,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保持果树的健康生长状态。
最后,采用合适的采摘和储存方法。
果实的采摘时间和成熟度对果实的品质有重要影响。
要选择适当的采摘时机和方法,避免果实受到机械损伤。
提高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提高果实品质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文将从土壤改良、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摘和贮存等方面介绍一些提高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
土壤改良是提高果实品质的基础。
通过进行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的施用,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通气性。
此外,合理的土壤酸碱调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施用石灰或其他酸碱调节剂来调整土壤的pH值,使其适宜于果树的生长和发育。
种植管理是提高果实品质的关键。
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果实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定期修剪和疏果可以控制果树的生长势和果实数量,从而使果实的品质更加优良。
此外,适时的灌溉和施肥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为果树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促进果实的形成和发育。
病虫害防治是确保果实品质的重要环节。
果树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将会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因此,农民需要定期巡视果园,对果树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方法来控制病虫害,保证果实的健康和品质。
采摘和贮存也是影响果实品质的重要环节。
果实的采摘时间和方法对果实的成熟度和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果实的采摘应在完全成熟时进行,避免过早采摘导致果实品质不佳。
在果实贮存方面,应选择适当的贮存方法和条件,以延长果实的保鲜期和保持其优良品质。
合理的贮存温度和湿度可以有效地减缓果实的呼吸作用和水分蒸发,从而保持果实的新鲜度和口感。
提高果实品质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措施。
从土壤改良到种植管理,再到病虫害防治和采摘贮存,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果实的品质,满足人们对于优质水果的需求。
因此,农民应不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积极应用新技术,不断提升果实品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果花草E-mail:**************电话*************本栏编辑:黄华宁提高玉露香梨果实品质的九项实用技术赵玉山 文 / 图玉露香梨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梨树新品种,在山西省临汾市隰县栽植时间长、发展面积大。
近年来,玉露香梨在市场上销售形势不容乐观,这一方面与果品市场供大于求有关,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玉露香梨品质有所下降,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优质梨的需求。
为此,笔者总结出提高玉露香梨果实品质的九项实用技术。
一、深耕深翻深耕能加深梨树根系分布层,使根系生长发育良好。
深耕可在每年秋季果实采收后进行1次,耕深15~20厘米。
深翻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大大增加根量和深层根系分布,充分利用土壤肥力,并提高梨树的抗旱能力。
梨园经过深翻后,土壤中水分、空气条件得到改善,微生物数量增加、活性增强,团粒结构增加,肥力提高,不仅上层根系新根发生量多、寿命增长、活动力增强,而且深层土壤中的根系因环境条件改善而长得更好。
这样就提高了梨树抗冻抗旱能力,有利于翌年春季生长活动,所结的梨果品质更好。
深翻可2~3年进行1次,深度在40~60厘米,也可结合施肥进行。
二、客土改良法对建园时选址不当,或受客观条件限制在土壤条件较差地方建园的,要有计划地用客土改良土壤。
过沙过黏的土壤均不利于梨树生长,所以果园土壤为沙土的应掺一些黏土,而黏土的则应掺一些沙土,以改良土壤结构,利于土壤保墒保温。
也可以结合深翻树盘,给果园换土,使全园由生土变成“深、暄、肥”的“海绵地”,这样有利于梨树生长发育,从而提高果实品质。
三、增施有机肥要想生产优质梨,增施有机肥是基础。
有机肥的种类主要有:人粪尿、厩肥、堆肥、饼肥、绿肥、沼气肥等。
有机肥作为基肥,以秋季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施用为好,结合深翻深耕施肥,增强了叶片功能,增进了树体营养积累,有利于翌年坐果和营养生长。
秋季施基肥时间越早越好,有利于施肥过程中造成根系伤口的恢复和新根生长,促进壮树和提高产量。
提高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
目前,果实品质是果树栽培技术的中心目标,只有优质,オ能提高果品在巿场上的竞争カ,提高果实品质的关键,首先是选择品种,做到适地适树,在此基础上应用栽培技术调控有很大作用。
观介绍如下。
-、创造良好的树体条件
l、合理的群体结构:群体结构是枝叶量、枝类、覆盖率和透光度等因素的总称。
山东烟台红富士苹果树冠覆盖率分别为6l.4%、74.l%、86.5%,直射光透射率分别为29.4%、l8.3%和9.8%,果实平均着色指数分别为85.l%、79.5%、72.4%,提出每公顷枝量不超过225O万条为宜。
若果园内的密度过大,枝条过长,叶幕过厚、透光不良将导致果实风味淡、色泽差。
通过合理密植,加强生长期修剪,控制树势等调整树形,改变光照条件,即可在-定程度上改变果实品质。
2、合理的负载量:留果量过多,果实往往发育不良,单果重降低,畸形果增多,果实色泽风味不良。
但留果过少,导致树势偏旺,果实明显贪青、着色不良。
生产上多数情况是严格进行疏花疏果,控制叶果比,使果实在树冠上分布均匀,并注意精选留果的位置去改善果实品质。
3、科学的肥水管理:对果树增加有机肥的施入量,平衡施肥,加强钾、铁、钼、硼、锌等矿质营养的补充,控制施氮量,使之达到合理范围是改善果实品质的ㄡ-重要措施。
据日本的研究,7月份红富士苹果叶片含氮量大于2.5%时,叶柄呈绿色,果实难上色。
但低于l.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