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复习作业题测量
- 格式:docx
- 大小:63.95 KB
- 文档页数:4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单元检测(含答案)一、填空。
(27分)1、量教室的长度一般用( )作单位;量数学书的厚度一般用( )作单位。
2、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小格的长度是( )。
3、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 )、( )、( )。
4、写出下面物体的长度。
这支铅笔长( )厘米,合( )毫米。
这根曲别针的长度是( )毫米。
5、李霞的身高是80厘米,他再长( )分米正好是1米。
6、张冬平时所走的一步长4();她的身高135();她睡的床2();她用的一支铅笔长12(),一块橡皮的厚约8()。
7、填一填。
6米=()分米 5分米=()厘米500厘米=()米 40毫米=()厘米2米=()厘米 10厘米=()毫米8、(1)这根直尺长大约是1( ),厚大约是1( )。
(2)这根木条长( )毫米,大约是( )厘米。
9、在立定跳远比赛中,小军跳了80厘米,小华跳了9分米,他们两人中,( )跳得远一些。
二、判断。
(5分)1、王鑫身高135毫米。
()2、课桌的高度大约是60分米。
()3、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4、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5、长约为20毫米。
()三、选择。
(5分)1、哥哥身高15分米,弟弟和哥哥差不多高,弟弟的身高可能是()。
A、10米B、140厘米C、14厘米2、一颗大树高70()。
A、米B、分米C、毫米3、一根跳绳长约()。
A、20厘米B、20分米C、20米4、下面哪个长度接近1分米?()。
A、一条裤子的长B、大拇指的宽C.粉笔盒的高5、在立定跳远比赛中,小莉跳了9分米,小敏跳了100厘米,她们两个人()跳得远些。
A、小莉B、小敏C、一样远四、按要求做题。
(33分)1、画一画。
(6分)(1)画一条比1分米短5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40毫米长2厘米的线段2、在○里填上“>”“<”或“=”。
(12分)25米○350厘米3200分米○230米60毫米○6厘米5分米○5米720毫米○7分米90分米○9米3、把下面的长度按从短到长排一排。
一、选择题1.15元能买3本作文本,那么40元能买几本这样的作文本?列式正确的是()。
A. 40÷15÷3 B. 40÷(15÷3) C. 40-15×3B解析: B【解析】【解答】解:根据数量关系可知,正确的列式是:40÷(15÷3)。
故答案为:B。
【分析】15÷3计算出的是1本作文本的钱数,用总钱数40元除以一本作文本的钱数即可求出能买作文本的本数。
2.7加上63除以7的商,和是()。
A. 10B. 16C. 22B解析: B【解析】【解答】解:7+63÷7=7+9=16故答案为:B。
【分析】先算63与7的商,然后用7加上这个商,求出和即可。
3.五(1)班有16名女生和20名男生,上体育课时,需要站成4人一排的队,能站成几排?下面列式不正确的是()A. (16+20)÷4B. 16+20÷4C. 16÷4+20÷4B解析: B【解析】【解答】五(1)班有16名女生和20名男生,上体育课时,需要站成4人一排的队,能站成几排?下面列式不正确的是:16+20÷4。
故答案为:B。
【分析】已知女生与男生的人数与每排站的人数,要求能站几排,可以用(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每排的人数=站的排数,还可以用男生总人数÷每排的人数+女生的总人数÷每排的人数=站的排数,据此列式解答。
4.一共有40人,先坐满1辆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辆小车.A. 3B. 2C. 1A解析: A【解析】【解答】(40﹣19)÷7=21÷7=3(辆)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总人数-1辆大车坐满的人数)÷每辆小车限乘人数=需要的小车辆数,据此列式解答。
5.一支钢笔8元,妈妈拿了50元钱买了3支,还剩多少钱?正确的列式是()。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附答案一、填空题。
1.调换加数的位置,和()。
2.比最小的四位数少100的数是()。
3.笔算减法时,如果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退一,本位上加()再减。
4.()+261= 900805-()=4765.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把()对齐。
6.减法算式中的差和减数相加,结果等于()。
7.一个数加上5是最大的三位数,这个数减去5是()。
8.比最大的三位数多400的数是()。
二、选择题。
1.一个数减去327,差是480,这个数是()。
A.707B.807C.532.下列()是验算减法的方法。
A.验证被减数加减数是否等于差B.验证减数加差是否等于被减数C.验证被减数加差是否等于减数3.()比276多198。
A.78B.474C.374D.4644.在加法中,和()任何一个加数。
A.大于B.小于C.大于或等于三、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150-60= 300+700=310-70= 280+60=80+450= 420+200=160-60= 1000-400=900+60= 52-18=42÷6= 25+36=2.竖式计算并验算。
805-416= 628+59=验算:验算:四、列式计算。
1.被减数是904,差是615,减数是多少?2.最大三位数与最小三位数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五、解决问题。
1.裙子短裤背心毛巾345元236元129元?元(1)买—件背心和一条裙子共需多少元?(2)一条毛巾比一条短裤便宜219元,—条毛巾多少元?2.笑笑家距离学校386米,笑笑走了267米后,发现忘了带作业本。
(1)这时她离学校有多远?(2)剩下的路程比走过的路程少多少米?(3)笑笑取了作业本赶到学校,这次她上学共走了多少米?附加题。
把3、6、9、12、15、18、21、24、27填在方格里,使每—横行、竖行、斜行45。
(每个数只能用一次)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一、1.不变2. 9003.前一位 104. 639 3295.相同数位6.被减数7. 9898. 1399二、1.B 2.B 3.B 4.C三、1. 90 1000 240 340 530 620 100 600 960 34 7 612. 389 687(验算略)四、1. 904-615=2892. 999+100=1099 999-100=899五、1.(1)129+345=474(元)(2)236-219=17(元)2.(1)386-267=119(米)(2)267-119=148(米)(3)386+267+267=920(米)附加题一、培优题易错题 1.动脑筋,想一想。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一、填一填。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 )、( )、( )。
2.( )毫米 ( )毫米3.在( )里填合适的数。
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3厘米=( )毫米 6分米=( )厘米 80厘米=( )分米50毫米=( )厘米 ( )米=70分米 ( )厘米=9分米4.在( )里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高7( ) 大约长18( ) 厚约1( )厚约6( ) 长约2( ) 大约长12( ) 5.把下面的长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7分米 150厘米 9毫米 2米 14分米 200毫米( )6.在37毫米、42毫米、5厘米这三个长度中,( )最接近4厘米。
7.小红的身高是9分米,她再长( )厘米就是1米了。
二、在( )里填“>”“<”或“=”。
6毫米( )6厘米 1米( )99厘米 9毫米( )90厘米5分米( )44厘米 70毫米( )7厘米 18分米( )1米10毫米( )1分米 3分米( )3毫米 1分米-8厘米( )5厘米三、判一判。
(对的打“√”,错的打“×”)1.这段彩带长39毫米。
( )2. 9分米的线段要比1米的线段长。
( )3.测量足球场的宽可以用米作单位。
( )4. 6毫米+4毫米=10厘米 ( )5.一根木头长1米,锯掉2分米后,这根木头还剩80毫米。
( )四、选一选。
(填序号)1.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5"的长度是( )。
A.5厘米 B.4分米 C.4厘米2.我们的食指大约宽( )毫米。
A.1 B.10 C.1003.明明想给长15厘米的钢笔挑一个笔袋,笔袋的长度是( )。
A.2厘米 B.2分米 C.2米4.有三根彩带分别长50厘米、6分米和1米,最短的一根长( )。
A.50厘米 B.6分米 C.1米5.在跳远比赛中,小兔跳了150厘米,小狗跳了9分米,青蛙跳了20分米,( )跳得最远。
A.小狗 B.小兔 C.青蛙6.芳芳身高1米10厘米,她比红红矮2分米,红红的身高是( )。
一、选择题1.24+16÷8,要先算()。
A. 24+16B. 16÷8C. 24+8B解析: B【解析】【解答】 24+16÷8,要先算16÷8。
故答案为:B。
【分析】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三(1)班有女生25人,男生5人。
如果每5人一组做实验,可以分成( )组。
A. 6B. 26C. 50A解析: A【解析】【解答】解:(25+5)÷5=6(组),可以分成6组。
故答案为:A。
【分析】可以分成的组数=三(1)班一共有的人数÷一组的人数,其中三(1)班一共有的人数=三(1)班有女生的人数+三(1)班有男生的人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3.60×8+5和60×(8+5)相比,结果相差()。
A. 60B. 295C. 0B解析: B【解析】【解答】解:60×8+5=480+5=48560×(8+5)=60×13=780相差:780-485=295。
故答案为:B。
【分析】第一个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第二个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计算后用减法算结果相差多少。
4.把20-15=5、 5×6=30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正确的是()A. 20-15×6B. 5×6-20C. (20-15)×6C解析: C【解析】【解答】解:综合算式是:(20-15)×6。
故答案为:C。
【分析】因为第一个算式的差是第二个算式的因数,而在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计算中,要先算乘法,需要将20-15用小括号括起来。
5.80-(43-24)的计算结果是()。
A. 51B. 13C. 61C解析: C【解析】【解答】解:80-(43-24)的计算结果是61。
故答案为:C。
【分析】在有小括号的计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章节测试题1.【答题】19乘78减去46的差,积是多少?列式是19×(78-46).()【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100以内的混合运算.【解答】19乘78减去46的差,求积是多少,所以应该先算78-46,然后再算乘法,列式是19×(78-46).故此题是正确的.2.【答题】用54除以9减去3的差,商是多少?列式为54÷9-3=3.()【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解答】用54除以9减去3的差,商是多少?列式应为:54÷(9-3).故此题是错误的.3.【答题】32÷(8-4)应先算减法.()【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不含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解答】计算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所以计算32÷(8-4)时,应先算减法.故此题是正确的.4.【答题】把3+5=8和8×4=32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3+5×4=32.()【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把两个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先找出一道算式中的哪个数是由另一道算式计算得出的;再看运算顺序,确定用不用加小括号;最后检查是不是符合分步计算的要求.【解答】要将3+5=8和8×4=32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需要加小括号,即:(3+5)×4=32.故此题是错误的.5.【答题】4×8-3和4×(8-3)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都是一样的.()【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不含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解答】4×8-3和4×(8-3)的运算顺序是不一样的,计算结果也是不一样的,4×8-3=29,4×(8-3)=20.故此题是错误的.6.【答题】妈妈买了红金鱼和黑金鱼各6条,把它们平均放在3个鱼缸里,每个鱼缸放几条?列式().A.6×6÷3B.6+6÷3C.(6+6)÷3【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解决问题.已知红金鱼和黑金鱼各有6条,那么一共有金鱼(6+6)条.把所有金鱼平均放在3个鱼缸里,求每个鱼缸里放多少条,用所有的金鱼条数除以3,即(6+6)÷3.【解答】根据题意列式,(6+6)÷3.选C.7.【答题】“16+24÷8_____(16+24)÷8”中,横线上应填().A.>B.<C.=【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解答】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如下:因为19>5,所以16+24÷8>(16+24)÷8,即横线上应填>.选A.8.【答题】下面计算中,正确的是().A.30÷(5+1)=7B.4+3×9=63C.8+21÷7=11【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计算.【解答】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如下:所以计算正确的是8+21÷7=11,选C.9.【答题】下面算式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是().A.12+3×4B.24-8÷4C.9÷3×6【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不含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解答】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选项A和B都是不含有括号,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算式,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选项C是不含有括号,只有乘除法的算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选C.10.【答题】下列算式中,不是先算乘法的是().A.64÷8×3B.7×4-12C.3+2×9【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不含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解答】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选项A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即先算除法,再算乘法;选项B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即先算乘法,再算减法;选项C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即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所以不是先算乘法的是64÷8×3,选A.11.【答题】下列算式中,小括号可以省略的是().A.(35+37)÷8B.(7×4)+12C.(3+2)×9【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不含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解答】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选项A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加法,再算除法,去掉小括号后是35+37÷8,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改变了,因此小括号不可以省略;选项B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去掉小括号后是7×4+12,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没有改变,因此小括号可以省略;选项C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去掉小括号后是3+2×9,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改变了,因此小括号不可以省略;所以小括号可以省略的是(7×4)+12,选B.12.【答题】妈妈买来43个水果,已经吃了25个,剩下的每盘放6个,可以放______盘.【答案】3【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要求可以放几盘,先要求出还剩多少个水果,列式是43-25=18(个),再除以6即为可以放几盘.【解答】所以可以放3盘.故此题的答案是3.13.【答题】养殖场有灰兔17只,白兔15只,有4间兔舍,平均每间住______只兔.【答案】8【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要求平均每间住几只兔,先要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列式是17+15=32(只),再除以4即为平均每间住几只.【解答】所以平均每间住8只.故此题的答案是8.14.【答题】商场原来有58台电视机,卖出19台,又购进42台,现在商场有______台电视机.【答案】81【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根据题意,商店原来有58台电视机,卖出19台,则还剩58-19=39(台),又购进42台,则有39+42=81(台).【解答】所以现在商场有81台电视机.故此题的答案是81.15.【答题】华华花了12元买了6瓶饮料,玲玲花了3元买了1瓶饮料,_____(华华玲玲)买的饮料便宜,每瓶便宜_____(9 1 5)元.【答案】华华,1【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根据题意,华华花了12元买了6瓶饮料,则每瓶饮料12÷6=2(元),玲玲花了3元买了1瓶饮料,2<3,所以华华买的饮料便宜,再用减法求出便宜多少元即可.【解答】12÷6=2(元),2<3,所以华华买的饮料便宜,3-2=1(元),即每瓶便宜1元.故此题的答案是华华、1.16.【答题】先填空,再列出综合算式(综合算式要写出得数).①:____ ②:____综合算式:___________【答案】21 7 (50-29)÷3=7【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只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解答】看图可知,先计算50-29=21,再计算21÷3=7,列综合算式是(50-29)÷3=21.故此题的答案是21、7、(50-29)÷3=7.17.【答题】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A. 加减法B. 乘除法C. 无法确定【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解答】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选B.18.【答题】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A.加减法B.乘除法C.括号里面的【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解答】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选C.19.【答题】每支钢笔6元,小明用20元买了3支钢笔,应找回().A.4元B.3元C.2元【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减应用题.【解答】根据题意,先求出3支钢笔一共多少元,再用20元减去3支钢笔的总价钱,就是应找回的钱数,列综合算式是20-3×6=2(元),所以应找回2元.选C.20.【答题】下面的算式中,结果是8的是().A.72-9×7B.(15+35)÷5C.16-40÷5【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和只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解答】计算如下:所以结果是8的算式是16-40÷8.选C.。
第5单元过关测评卷一、快乐填一填。
(第5题3分,其他每空1分,共17分)1.笔算加、减法时,要把()对齐,从()算起。
2.加法可以用()法或()法来验算。
3.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4.不计算,在里填上“>”“<”或“=”。
532-156532-165 135+678153+678800-589860-589 257+671671+2575.把这些算式按得数的大小,从大到小排成一行。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85=395 560-()=150100+()=999 ()-210=495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8分)1.下面算式中,不能验算298+306=604的是()。
①306+298 ②604-306 ③604-2892.一个数减去258,得258,这个数是()。
①516②506 ③03.865-()的结果在570~580的范围之内。
①387 ②287③2974.下面算式中()的十位、个位都需要进位。
①332+628 ②456+253 ③385+217 三、算一算。
(共42分)1.直接写得数。
(8分)150+70= 640+300= 180+220= 240-130=640-300= 300+90= 500-260= 200-60=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6分)256+388= 339+462=※573+327=668-242= 302-57=※763-245=3.小鸡回家,连一连。
(12分)4.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6分)()()()四、解决问题。
(共33分)1.(4分)2.(4分)3.实验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去参观博物馆。
一年级有379人,二年级有305人。
(6分)(1)估一估,两个年级的学生()(填“能”或“不能”)全部进入馆内。
(3分)(2)算一算,参观博物馆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3分)4.(9分)(1)小狗收了多少根玉米?(3分)(2)小猫收了多少根玉米?(3分)(3)请你把小松鼠、小狗、小猫收的玉米数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
第五单元跟踪检测卷分米和毫米一、填空。
(每空1分,共24分)1. 一般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用()作单位。
2. 如下图,铅笔①长()毫米,铅笔②长()毫米。
铅笔①比铅笔②长()毫米。
3. 如下图,这支铅笔长()毫米,用掉()毫米后就是40毫米。
4. 1分米=()毫米4米=()分米7米=()厘米2分米=()毫米60毫米=()厘米70分米=()毫米()毫米=1米500厘米=()米5. 在里填上“>”“<”或“=”。
40毫米5分米7厘米70分米5毫米4厘米1米99厘米10分米1米70毫米8厘米6. 小明、小兰、小亮比赛跳远,小明跳了8分米,小兰跳了98厘米,小亮跳了1米,第一名是(),第二名是(),第三名是()。
7. 一根绳子用去40分米,还剩3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分米。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每题1分,共8分)1. 一根旗杆高15()。
2. 一块玻璃厚5()。
3. 一幢大楼高20()。
4. 10张银行卡摞起来约厚1()。
5. 一本字典厚5()。
6. 铁钉长38()。
7. 一个文具盒长18()。
8. 一块黑板约长3()。
三、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8分)1. 姚明的手指长8分米。
()2. 8分米和80毫米一样长。
()3. 一只茶杯高约160厘米。
()4. 一张沙发长约2分米。
()四、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2分,共10分)1. 某年南京市2月份的降雨量大约是35()。
①分米②米③毫米2. ()最接近8厘米。
①79厘米②8分米③85毫米3. 小明走一步,两脚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①30毫米②30分米③30厘米4. 把一根2米长的彩带对折两次后长()。
①1米②5分米③4米5. 要在墙上钉一根钉子挂油画,()长的钉子最合适。
①60毫米②6毫米③6分米五、操作题。
(共9分)1. 画一条长40毫米的线段。
(2分)2. 画一条比15毫米长20毫米的线段。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附答案一、填空题。
1.调换加数的位置,和()。
2.比最小的四位数少100的数是()。
3.笔算减法时,如果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退一,本位上加()再减。
4.()+261= 900805-()=4765.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把()对齐。
6.减法算式中的差和减数相加,结果等于()。
7.一个数加上5是最大的三位数,这个数减去5是()。
8.比最大的三位数多400的数是()。
二、选择题。
1.一个数减去327,差是480,这个数是()。
A.707B.807C.532.下列()是验算减法的方法。
A.验证被减数加减数是否等于差B.验证减数加差是否等于被减数C.验证被减数加差是否等于减数3.()比276多198。
A.78B.474C.374D.4644.在加法中,和()任何一个加数。
A.大于B.小于C.大于或等于三、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150-60= 300+700=310-70= 280+60=80+450= 420+200=160-60= 1000-400=900+60= 52-18=42÷6= 25+36=2.竖式计算并验算。
805-416= 628+59=验算:验算:四、列式计算。
1.被减数是904,差是615,减数是多少?2.最大三位数与最小三位数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五、解决问题。
1.裙子短裤背心毛巾345元236元129元?元(1)买—件背心和一条裙子共需多少元?(2)一条毛巾比一条短裤便宜219元,—条毛巾多少元?2.笑笑家距离学校386米,笑笑走了267米后,发现忘了带作业本。
(1)这时她离学校有多远?(2)剩下的路程比走过的路程少多少米?(3)笑笑取了作业本赶到学校,这次她上学共走了多少米?附加题。
把3、6、9、12、15、18、21、24、27填在方格里,使每—横行、竖行、斜行45。
(每个数只能用一次)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一、1.不变2. 9003.前一位104. 639 3295.相同数位6.被减数7. 9898. 1399二、1.B 2.B 3.B 4.C三、1. 90 1000 240 340 530 620 100 600 960 34 7 612. 389 687(验算略)四、1. 904-615=2892. 999+100=1099 999-100=899五、1.(1)129+345=474(元)(2)236-219=17(元)2.(1)386-267=119(米)(2)267-119=148(米)(3)386+267+267=920(米)附加题一、培优题易错题1.学校开设了美术、音乐和体育三门课,王、李、张老师分别教其中一门课。
一、选择题1.7加上63除以7的商,和是()。
A. 10B. 16C. 22B解析: B【解析】【解答】解:7+63÷7=7+9=16故答案为:B。
【分析】先算63与7的商,然后用7加上这个商,求出和即可。
2.五(1)班有16名女生和20名男生,上体育课时,需要站成4人一排的队,能站成几排?下面列式不正确的是()A. (16+20)÷4B. 16+20÷4C. 16÷4+20÷4B解析: B【解析】【解答】五(1)班有16名女生和20名男生,上体育课时,需要站成4人一排的队,能站成几排?下面列式不正确的是:16+20÷4。
故答案为:B。
【分析】已知女生与男生的人数与每排站的人数,要求能站几排,可以用(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每排的人数=站的排数,还可以用男生总人数÷每排的人数+女生的总人数÷每排的人数=站的排数,据此列式解答。
3.一共有40人,先坐满1辆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辆小车.A. 3B. 2C. 1A解析: A【解析】【解答】(40﹣19)÷7=21÷7=3(辆)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总人数-1辆大车坐满的人数)÷每辆小车限乘人数=需要的小车辆数,据此列式解答。
4.三(1)班有女生25人,男生5人。
如果每5人一组做实验,可以分成( )组。
A. 6B. 26C. 50A解析: A【解析】【解答】解:(25+5)÷5=6(组),可以分成6组。
故答案为:A。
【分析】可以分成的组数=三(1)班一共有的人数÷一组的人数,其中三(1)班一共有的人数=三(1)班有女生的人数+三(1)班有男生的人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5.与6×2+6结果相等的是()。
A. 6×3B. 6×4C. 6×2A解析: A【解析】【解答】与6×2+6结果相等的是6×3。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第五单元加与减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第2小题5分,第4小题4分,其余每小题3分,共21分)1.根据右图写出算式。
=2.在里填数,在里填上“+”或“-”。
303=299+298=300-810=790+700+95=700+100 5 400-96=400-100 43.填什么数才能射中?4.在里填上“>”“<”或“=”。
700+80700-80 640-150640+15220+6060+220 490-400490-3005.天天家的电表2月底的读数是428千瓦时,3月底的读数是509千瓦时,天天家3月份的用电量是()千瓦时。
6.西安市积极倡导大家使用公筷、文明用餐、绿色生活,用“小餐桌”带动“大文明”。
周日,志愿者们向市民发放倡议书,上午发了268份,下午发了637份,这天一共发了()份。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2分)1 / 141.下面的算式中不能用来验算789-238=551的是()。
① 238+551 ② 789-551 ③ 789+5512.一个加法竖式被遮住了一部分,这个加法竖式的结果不可能是()。
① 402 ② 502 ③ 4123.计算算式()时,十位和个位都需要向前一位进1。
① 332+628 ② 385+217 ③ 456+2534.双十一购物,蓝蓝参加了“满600元减99元”的活动,她可能花了()元。
① 480 ② 500 ③ 6005.妈妈要购买三件商品,第一件405元,第二件178元,第三件的价格看不清楚,只知道最高位百位上的数字是3,妈妈这次购物带()元比较合适。
① 900 ② 1000 ③ 11006.妈妈买了下面的两件物品,收银员收了600元,梦梦发现钱收错了,钱收错了吗?下面的计算不合理的是()。
① 318+269=587(元),钱收多了② 318﹤320,269﹤270,320+270=590(元),钱收多了③把318看作300,把269看作300,300+300=600(元),正好600元三、细心的你,算一算。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第五单元达标测试附答案一、填空我能行。
1.由7、9、2组成的三位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它们的差是( ),它们的和是( )。
2.找规律,写一写。
( ),2150,( ) ,4150,5150,( ),( )。
3. 540比300多( );比最大的三位数少126的数是( );327比298多( );比348多42的数是( )。
4.在○里填-上“>”“<”或“=”。
546-99○546-100 903-245○556+234251+36○332-154 500-60○530-70900-50○650+70 602+369○369+6025.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252+( )=601 ( )-260=528810-( )=790 ( )+116—332二、公正小法官。
(对的画“√”,错的画“×”)1.一个三位数减一个两位数,差一定是三位数。
( )2.两个数相减,差一定小于减数。
( )3.植物园里有一些游客,上午离开了105人,下午又来了196人,这时的游客比原来增加了。
( )4.体育馆的篮球比足球多126个,排球比足球少34个,篮球比排球多92个。
( )5.一本故事书共有400页,明明第一天看了135页,第二天看了125页,第三天应从第260页看起。
( )三、开心选一选。
1.下面算式中,不能验算712-257=455的是( )。
A. 712-455B. 455+257C. 455-257D. 257+4552.下面的算式中,和不是1000的是( )。
A. 563+437B. 295+815C. 48+952D. 275+7253.下面的算式中,差是406的是( )。
A. 702-326B. 702-296C. 702-306D. 702-3964. 780-( )的结果在下边靶面上数的范围之内。
A.105B.135C.160D.1455.妈妈要买三件商品,1号商品的价格是305元,2号商品的价格是278元,3号商品的价格看不清楚,只知道是个三位数并且最高位上的数字是4,妈妈这次购物带( )元比较合适。
章节测试题1.【答题】计算347-165=182.验算它的结果是否正确,其验算方法正确的是().A. B. C.【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减法的验算.减法验算的方法:(1)用所得的差加上减数,和等于被减数,说明计算的结果正确;(2)用被减数减去差,结果等于减数,说明计算的结果正确.【解答】验算347-165=182,用加法验算:或,用减法验算:.选B.2.【答题】结果是370的算式是().A.520-350B.155+170C.951-581【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即可选出正确的选项.【解答】520-350=170,155+170=325,951-581=370.选C.3.【答题】最小的四位数减去235,差是().A.765B.655C.775【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连续退位的减法.【解答】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列竖式计算为:.选A.4.【答题】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是().A.三位数B.四位数C.三位数或四位数【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的加法.【解答】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例如,223+548=771,547+453=1000.选C.5.【答题】林林和明明的身高和是()厘米.A.279B.13C.283【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加法的应用.求林林和明明的身高和就是用林林的身高加明明的身高.【解答】135+148=283(厘米),所以林林和明明的身高和是283厘米.选C.6.【答题】笔算加减法时,______数位要对齐,从______位算起.【答案】相同个【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解答】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故此题的答案是相同,个.7.【答题】最大的三位数是______,最小的三位数是______,它们的差是______,和是______.【答案】999 100 899 1099【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整数的认识,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再分别求出999与100的差、和即可.【解答】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它们的差是999-100=899,和是999+100=1099.故此题的答案是999,100,899,1099.8.【答题】买一套桌椅共需要______元.【答案】436【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整数的进位加法.一张桌子368元,一把椅子68元,求买一套桌椅共需要多少元,就是求368与68的和是多少.【解答】368+68=436(元),所以买一套桌椅共需要436元.故此题的答案是436.9.【答题】用、、这三张卡片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______,最小的三位数是______,它们的和是______,差是______.【答案】850 508 1358 342【分析】用8、5、0组成的最大三位数也就是把最大的数放在百位、最小的数放在个位,即850,组成最小的三位数,因为最高位不能是0,所以把5放在百位,8放在个位,0放在十位,即508.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据此解答即可.【解答】用、、这三张卡片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850,最小的三位数是508,它们的和是850+508=1358,差是850-508=342.故此题的答案是850,508,1358,342.10.【答题】在横线里填上“>”“<”或“=”.650______406+248 900-454______500160______560-361 210+255______805-340850-482______399+19【答案】<<> =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整数的进位、不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答】406+248=654,650<654,所以650<406+248;900-454=446,446<500,所以900-454<500;560-361=139,160>139,所以160>560-361;210+255=465,805-340=510,465<510,所以210+255<805-340;850-482=368,399+19=418,368<418,所以850-482<399+19.故此题的答案是<,<,>,=,<.11.【答题】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数.______+285=410 560-______=382100+______=999 ______-282=554【答案】125 178 899 836【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整数的进位、不进位加法和退位、不退位减法.根据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解答.【解答】因为410-285=125,所以125+285=410;因为560-382=178,所以560-178=382;因为999-100=899,所以100+899=999;因为554+282=836,所以836-282=554.故此题的答案是125,178,899,836.12.【答题】298+506的和接近().A. 700B. 800C. 900【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整数的近似数.先找出两个加数的近似数,再将近似数相加求和即可.【解答】298≈300,506≈500,300+500=800,所以298+506的和接近800.选B.13.【答题】下面三道算式计算结果最大的是().A. 219+598B. 965-128C. 386+417【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整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分别计算各选项中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219+598=817,965-128=837,386+417=803,837>817>803,所以计算结果最大的是965-128.选B.14.【答题】一个数减去258,得258,这个数是().A. 516B. 506C. 0【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整数的进位加法.根据被减数、减数、差的关系计算即可.【解答】根据题意,一个数-258=258,所以这个数是258+258=516.选A.15.【答题】不能验算437+355=792的算式是().A. 355+437B. 437-355C. 792-437【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加法验算.根据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进行验算.【解答】由分析可知,不能验算437+355=792的算式是437-355.选B.16.【答题】一圈电话线长500米,用去215米,还剩()米.A. 295B. 285C. 715【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整数的退位减法.根据电话线的总长度-用去的长度=剩下的长度计算即可.【解答】500-125=375(米),所以还剩375米.选B.17.【答题】两个数的和一定比两个数的差大.()【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解答】由于任何数加0都还得这个数,任何数减0都还得这个数,所以两个数的和不一定比两个数的差大.故此题是错误的.18.【答题】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加法验算.()【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减法的验算.根据被减数、减数、差的关系解答.【解答】因为被减数=减数+差,所以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加法验算.故此题是正确的.19.【答题】835-163可以想成835-163=835-100-63.()【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减法的计算法则.【解答】163可以化为100+63,所以835减163可以看成835先减去100,再减去63,即835-163=835-100-63.故此题是正确的.20.【答题】三位数减三位数,差一定是三位数.()【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整数减法.可举例进行判断.【解答】如123-120=3,240-200=40,300-100=200,所以三位数减三位数,差可能是一位数,可能是两位数,可能是三位数.故此题是错误的.。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复习题及答案(三篇)目录:最新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复习题及答案一最新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强化训练及答案二最新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必考题及答案三最新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复习题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游乐园国庆搞活动,1张门票可以换2瓶水,小王一家三口的门票能换(____)瓶水。
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________。
3、1米=(_______)厘米35厘米+52厘米=(______)厘米500厘米=(_______)米1米-40厘米=(______)厘米4、5×6表示_____个_____相加,也可以表示_____个_____相加,得_____。
5、1张可以换(____)张,或换(____)张,或换(____)张。
6、每两个人握一次手,3个人要握(_____)次手,(_____)个人要握6次手。
7、12÷2=6,读作(___________),其中被除数是(____),除数是(____),商是(_____)。
8、在()×7<36中,括号里最大可以填(______)。
9、火箭升空,是________现象。
(用“平移”或者“旋转”作答)10、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______)比一比。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游乐园国庆节搞活动,1张门票可以换2瓶水,小王一家3口的门票能换()瓶水。
A.7 B.6 C.32、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A.B.C.3、班级图书架放着一些书,上层有128本,中层有112本,下层有86本,书架上大约有几本书?应选下面()算式计算A.128+112+86=326(本)B.130+110+90=330(本)4、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
A.比原来大B.比原来小C.没变D.无法比较5、当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相等时,这个四边形是()。
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练习题 (完整版本)测量复要点: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对应的字母表示为:km、m、dm、cm、mm。
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为:1000、10、10、10.一、填空。
1)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或测量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可以写作“1m”。
2)小朋友把手臂伸平,大约长50厘米。
手掌长约10厘米。
3)测量物体时先把一端对准“0”刻度,再看另一端所对的刻度对准几,就是几厘米。
4)分米是比厘米长的长度单位,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
5)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25厘米 < 30厘米 < 90厘米 < 1米。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m = 500cm20cm = 2dm49m + 29m = 78m300cm = 30dm120cm = 12dm25cm + 45cm = 7dm1cm + 25cm = 26cm500dm = 50m5dm + 45cm = 95cm59cm - 36cm = 23cm3m - 15dm = 0.5m35cm + 65cm = 1m5dm - 45cm = 55cm15dm + 50cm = 2m三、判断对错。
1)量物体的长度只能用米尺。
错误。
2)XXX爸爸身高175dm。
错误。
3)小兔一步可以跳50m。
错误。
4)比一米短1分米就是90厘米。
错误。
5)我家的床长约2米。
正确。
6)操场大约长80分米。
正确。
7)小红身高150厘米其实就是1米50厘米。
正确。
8)1米的木棒比100厘米的木棒短一些。
错误。
9)大厦大约高800厘米。
错误。
10)操场大约长80分米。
正确。
11)一根香蕉大约长15厘米。
正确。
12)一张床长约2.2m。
正确。
13)明明的身高150cm,红红的身高15dm,两人一样高。
正确。
14)测量一段路的长度,可以用km、m做单位。
正确。
15)飞机每小时飞行800米。
正确。
四、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一填一填。
(1题2分,7题2分,其余每空1 分,共26 分)1. 写出下面物体的长度。
纸条长()厘米。
小刀长()厘米()毫米。
2. 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王强和王华是一对双胞胎,他们的身高大约都是1()35()。
星期日,他们一起到新华书店买文具,每人买了一块长32()的橡皮,王强买了一支长18()的铅笔,王华买了一个文具袋,大约长20()。
买好文具后,他们向售货员阿姨借了一部长15()、厚8()的手机给爸爸打了电话,爸爸开车去接他们,10()后就到了新华书店门口。
3.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 厘米=()毫米80 厘米=()分米900 厘米=()米3 分米+7 分米=()米60 厘米-1 分米=()分米4. 在○里填上“>”“<”或“=”。
100 毫米○1 分米 4 厘米○40 毫米7 分米○68 毫米18 毫米○1 分米 5 厘米○7 毫米 2 米○20 厘米5. 一只猴子高8 分米,它再长()分米正好高1 米。
6.10 张白纸摞起来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张白纸摞起来的厚度大约是1 分米,10000 张白纸摞起来的厚度大约是()米。
7. 把下列长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3 米30 厘米45 分米50 毫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每题2 分,共10 分)1. 公交卡的厚度是1 厘米。
()2. 7 分米的木尺与70 厘米的铁棒同样长。
()3. 1 分米比1 米短,比1 厘米长。
()4. 下图中的绳子长9 厘米。
()5. 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三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2 分,共10 分)1. 一枚5 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①2 分米②2 厘米③2 毫米2. 把一根2 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量一量,每段长()。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3套《含过关检测卷1套、教材过关卷1套、达标测试卷1套》)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一、细心填。
(1题6分,5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1.写出下面物体的长度。
(1)钉子长( )毫米。
(2)笔芯长( )厘米,也就是( )毫米。
2.1厘米=( )毫米4米=( )分米300厘米=( )米50分米=( )米9分米=( )厘米1分米=( )毫米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杯子高约14()写字台高约8()冰箱高约2()蜜蜂体长约13()楼高约30()书厚约20()4.在里填上“>”“<”或“=”。
50毫米5分米100毫米1厘米1米90分米4厘米5毫米50毫米6厘米60分米50分米5米5.排一排。
(把下列长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3米30厘米45分米50毫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量一量。
(每空2分,共14分)三、耐心选。
(每题3分,共15分)1.一根跳绳长约( )。
①20厘米②20分米③20米2.( )的长度最接近1分米。
①1支毛笔②1支粉笔③1把雨伞3.明明的手掌宽约( )。
①70毫米②70厘米③70分米4.红丝带长3分米,黄丝带长28厘米,蓝丝带长310毫米,这三条丝带相比较,( )丝带最长。
①红②黄③蓝5.“天桥”允许通过的高度为15厘米。
哪辆“车”能通过“天桥”?( )四、按要求画一画。
(每题6分,共12分)1.画一条长7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少5毫米的线段。
五、解决问题。
(4题11分,其余每题5分,共31分)1.将一根长4米的铁丝剪成6分米长的小段,最多可以剪成多少段?还剩多少分米?2.一本字典厚约4厘米,一本数学书厚约8毫米,这本字典比这本数学书厚多少毫米?3.一根绳子长87分米,第一次用去43分米,第二次用去16分米,现在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分米?4.在学校举行的跳远比赛中,其中4名同学的成绩情况如下:(1)李锦跳了多少分米远?(2)刘晓跳了多少厘米远?(3)你能帮她们排一下名次吗?5.把两根长都是32厘米的铁条焊成一根,焊头部分长4厘米,焊接后的铁条长多少分米?答案一、1.(1)28(2)6 602.10 40 3 5 90 1003.厘米分米米毫米米毫米4.<><<<=5.45分米>3米>30厘米>50毫米二、略三、1.②2.②3.①4.③5.①四、1.略2.略五、1.4米=40分米40÷6=6(段)……4(分米)答:最多可以剪成6段,还剩4分米。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复习作业题测量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复习作业
知识点:
1、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千米用字母km表示,米用字母m表示,分米用字母d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
示,毫米用字母mm表示。
3、 1米=10分米 10分米=1米 1分米=10厘米 10厘米=1分米
1厘米=10毫米 10毫米=1厘米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1千米=1000米 1000米=1千米 1分米=100毫米 100毫米=1分米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支铅笔长约12(
)数学课本厚约7(
)跳绳的长约2()爸爸的身高大约是175()
一块玻璃的厚度大约是5()
一棵大树的高约13()一栋楼高约25(
)一根筷子长约2()
课桌长约6()我国南北相距约5500(
)课桌高约7( )
火车每时行120()马拉松长跑比赛全长42()
小红的身高是1()40()数学书长约2()6()
2、1cm=( )mm 1m=( )dm 1km=( )m 4km=( )m
2000m=( )km 9dm=( )cm 500cm=( )m 30mm=( )cm
7cm=( )mm 7m=( )dm 800cm=( )m 2000m=( )km
30mm=( )cm 15dm=( )m( )dm 6km50m=( )m 6km500m=( )m 4250米=()千米()米 2千米500米=()米
3、在( )里填上>、<或=。
14cm( )20mm100mm( )10cm 8毫米( )7厘米 50dm( )400cm
1m( )8dm
2千米( )2100米 1厘米( )10毫米 20cm( )2dm
4、我会计算。
15米+9米=(
) 46厘米—26厘米=(
) 48千米+32千米=()
1米—20厘米=(
) 3千米—2千米=() 5分米—50厘米=()
5、判断。
(8分)
(1)一张床长约22dm。
( )
(2)明明的身高150cm,红红的身高15dm,两人一样高。
( )
(3)测量一段路的长度,可以用km, m做单位。
( )
(4)飞机每小时飞行800米。
( )
6(1)同学们去献血,我排在第15个,每次进去4人,我第几次才能进去?
(2)妈妈冲洗了24张照片,其中有8张是阿姨的,剩下的全是妈妈的,把妈妈的照片放在相册里,每页放4张,需要多少张?
(3)二(1)班有7个组,其中有一个组4人,而其他组每组5人,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
(4)停车场有6排小汽车,每排8辆,后来又开来5辆。
现在停车场有多少辆?(5)河西村要清理一条15千米长的河道,每天清理2千米,已经清理了4天,还剩多少千米没有清理合多少千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