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气体动理论-习题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721.50 KB
- 文档页数:3
⽓体动理论(附答案)⽓体动理论⼀、填空题1.(本题3分)某⽓体在温度为T = 273 K时,压强为p=1.0×10-2atm,密度ρ = 1.24×10-2 kg/m3,则该⽓体分⼦的⽅均根速率为____________。
(1 atm = 1.013×105 Pa)答案:495m/s2.(本题5分)某容器内分⼦密度为1026m-3,每个分⼦的质量为3×10-27kg,设其中1/6分⼦数以速率v=200m/s垂直向容器的⼀壁运动,⽽其余5/6分⼦或者离开此壁、或者平⾏此壁⽅向运动,且分⼦与容器壁的碰撞为完全弹性的。
则(1)每个分⼦作⽤于器壁的冲量ΔP=_____________;(2)每秒碰在器壁单位⾯积上的分⼦数n0=___________;(3)作⽤在器壁上的压强p=_____________;答案:1.2×10-24kgm/s×1028m-2s-14×103Pa3.(本题4分)储有氢⽓的容器以某速度v作定向运动,假设该容器突然停⽌,⽓体的全部定向运动动能都变为⽓体分⼦热运动的动能,此时容器中⽓体的温度上升0.7K,则容器作定向运动的速度v=____________m/s,容器中⽓体分⼦的平均动能增加了_____________J。
(普适⽓体常量R=8.31J·mol-1·K-1,波尔兹曼常k=1.38×10-23J·K-1,氢⽓分⼦可视为刚性分⼦。
)答案::1212.4×10-234.(本题3分)体积和压强都相同的氦⽓和氢⽓(均视为刚性分⼦理想⽓体),在某⼀温度T下混合,所有氢分⼦所具有的热运动动能在系统总热运动动能中所占的百分⽐为________。
答案:62.5%5.(本题4分)根据能量按⾃由度均分原理,设⽓体分⼦为刚性分⼦,分⼦⾃由度为i,则当温度为T时,(1)⼀个分⼦的平均动能为_______。
第4章⽓体动理论基础学习知识第4章⽓体动理论基础4-1为什么说系统分⼦数太少时,不能谈论压强与温度?答:对少数⼏个分⼦⽽⾔不能构成热⼒学系统,分⼦间确实频繁碰撞,分⼦速率不满⾜统计规律,⽆论是从压强和温度的定义上来讲,还是从压强与温度公式的推导来看,都不满⾜谈论压强和温度的条件。
4-2已知温度为27℃的⽓体作⽤于器壁上的压强为pa 105,求此⽓体内单位体积⾥的分⼦数。
解:由 nkT P =,有 2523510415.23001038.1101?===-kT P n ]m [3-4-3⼀个温度为17℃、容积33m 102.11-?的真空系统已抽到其真空度为pa 1033.13-?。
为了提⾼其真空度,将它放在300℃的烘箱内烘烤,使吸附于器壁的⽓体分⼦也释放出来。
烘烤后容器内压强为pa 33.1,问器壁原来吸附了多少个分⼦?解:(1)当17=t ℃K 290=: 172331032.32901038.11033.1?===--kT P n ]m [3- 143171072.31052.111032.3?===-nV N(1)当300=t ℃K 573=: 2010682.1'''?==kT P n ]m [3- 1810884.1''?==V n N181088.1'?=-=?N N N4-4 ⽐较平衡态下分⼦的平均平动动能、平均动能、平均能量哪个最⼤?哪个最⼩?答:平均动能=平均平动动能+平均转动动能>平均平动动能平均能量=平均动能+平均势能>平均动能4-5 指出下列各式的物理意义:(1)kT 23; (2) kT i 2;(3) RT 23;(4) RT i2。
答:(1)kT 23:分⼦平均平动动能;(2)kT i2:分⼦平均动能; (3) RT 23:mol 1单原⼦理想⽓体内能;(4) RT i2:mol 1多原⼦理想⽓体内能。
4-6当氮⽓(2N )温度为0℃时,求:215.6510J -?213.7710J -?31.41710J ?(1)氮⽓分⼦的平均平动动能和平均转动动能;(2)7g 氮⽓⽓体的内能。
华理工大学大学物理习题之气体动理论习题详解一、选择题1.用分子质量m ,总分子数N ,分子速率v 和速率分布函数()f v 表示的分子平动动能平均值为 [ ](A )0()Nf v dv ∞⎰; (B )201()2mv f v dv ∞⎰;(C )201()2mv Nf v dv ∞⎰;(D )01()2mvf v dv ∞⎰。
答案:B解:根据速率分布函数()f v 的统计意义即可得出。
()f v 表示速率以v 为中心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气体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而dv v Nf )(表示速率以v 为中心的dv 速率区间内的气体分子数,故本题答案为B 。
2.下列对最概然速率p v 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p v 是气体分子可能具有的最大速率;(B )就单位速率区间而言,分子速率取p v 的概率最大; (C )分子速率分布函数()f v 取极大值时所对应的速率就是p v ;(D )在相同速率间隔条件下分子处在p v 所在的那个间隔内的分子数最多。
答案:A解:根据()f v 的统计意义和p v 的定义知,后面三个选项的说法都是对的,而只有A 不正确,气体分子可能具有的最大速率不是p v ,而可能是趋于无穷大,所以答案A 正确。
3.有两个容器,一个盛氢气,另一个盛氧气,如果两种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相等,那么由此可以得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氧气的温度比氢气的高; (B )氢气的温度比氧气的高;(C )两种气体的温度相同; (D )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
答案:Arms v =222222221,16H O H H H O O O T T T M M M T M ===,所以答案A 正确。
4.如下图所示,若在某个过程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内能)U 随压强p 的变化关系为一直线(其 延长线过U —p 图的原点),则该过程为[ ](A )等温过程; (B )等压过程; (C )等容过程; (D )绝热过程。
思 考 题4.1 阿伏伽德罗定律指出:在温度和压强相同的条件下,相同体积中含有的分子数是相等的,与气体的种类无关。
试用气体动理论予以说明。
答: 据压强公式 p nkT = ,当压强和温度相同时,n 也相同,与气体种类无关; 4.2 对一定量的气体来说,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减小而增大。
当体积不变时,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从微观角度看,两种情况有何区别。
答:气体压强是器壁单位面积上受到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而产生的平均作用力的结果。
当温度不变时,若体积减小,分子数密度增大,单位时间内碰撞器壁的分子数增加,从而压强增大;而当体积不变时,若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增大,分子碰撞器壁的力度变大,从而压强增大;4.3 从气体动理论的观点说明:(1)当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只要适当地增大容器的容积,就可使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2)一定量理想气体在平衡态(p 1,V 1,T 1)时的热动平衡状况与它在另一平衡态(p 2,V 2,T 2)时相比有那些不同?设气体总分子数为N ,p 2< p 1,V 2< V 1。
(3)气体在平衡状态下,则222213x y z v v v v ===, 0x y z v v v ===。
(式中x v 、y v 、z v ,是气体分子速度v 的三个分量)。
答:(1)由p nkT = 可知,温度升高时,n 适当地减小,可使压强不变;(2) 在平衡态(2p ,2V ,2T )时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较在平衡态(1p ,1V ,1T )时小,但分子数密度较大;(3) 因分子向各方向运动的概率相同,并且频繁的碰撞,速度的平均值为零,速度平方的平均值大小反映平均平动动能的大小,所以各分量平方平均值相等;4.4 有人说“在相同温度下,不同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的大,所以氢分子的速率一定比氧分子大”。
这样讲对吗?答:不对,只能说氢分子的速率平方平均值比氧分子的大。
第四章 气体动理论一、基本要求1.理解平衡态的概念。
2.了解气体分子热运动图像和理想气体分子的微观模型,能从宏观和统计意义上理解压强、温度、内能等概念。
3.初步掌握气体动理论的研究方法,了解系统的宏观性质是微观运动的统计表现。
4.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速率分布函数和速率分布曲线的物理意义,理解气体分子运动的最概然速率、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的意义,了解玻尔兹曼能量分布律。
5.理解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及内能的概念,会用能量均分定理计算理想气体的内能。
6.了解气体分子平均碰撞频率及平均自由程的意义及其简单的计算。
二、基本内容1. 平衡态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一个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改变的状态。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平衡态下,理想气体各参量之间满足关系式pV vRT =或 n k T p =式中v 为气体摩尔数,R 为摩尔气体常量 118.31R J mol K --=⋅⋅,k 为玻尔兹曼常量 2311.3810k J K --=⨯⋅3. 理想气体压强的微观公式21233t p nm n ε==v4. 温度及其微观统计意义温度是决定一个系统能否与其它系统处于热平衡的宏观性质,在微观统计上32t kT ε=5. 能量均分定理在平衡态下,分子热运动的每个自由度的平均动能都相等,且等于2kT 。
以i 表示分子热运动的总自由度,则一个分子的总平均动能为2t i kT ε=6. 速率分布函数()dNf Nd =v v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232/22()4()2m kT m f e kTππ-=v v v7. 三种速率最概然速率p =≈v 平均速率==≈v 方均根速率==≈8. 玻尔兹曼分布律平衡态下某状态区间(粒子能量为ε)的粒子数正比于kT e /ε-。
重力场中粒子数密度按高度的分布(温度均匀):kT m gh e n n /0-=9. 范德瓦尔斯方程采用相互作用的刚性球分子模型,对于1mol 气体RT b V V ap m m=-+))((2 10.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λ==11. 输运过程 内摩擦dS dz du df z 0)(η-=, 1133mn ηλρλ==v v 热传导dSdt dz dT dQ z 0)(κ-= 13v c κρλ=v 扩散dSdt dz d D dM z 0)(ρ-= 13D λ=v三、习题选解4-1 一根铜棒的两端分别与冰水混合物和沸水接触,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系统也可以达到一个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1质量为 m 摩尔质量为 M 的理想气体,在平衡态下,压强 p、体积 V 和热力学温度 T 的关系 式是 A、pV=(M/m)RT B、pT=(M/m)RV C、pV=(m/M)RT D、VT=(m/M)Rp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9.1 分2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按 =恒量的规律膨胀,则膨胀后理想气体的温度 A、将降低 B、将升高 C、保持不变 D、升高还是降低,不能确定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得分: 9.1 分3在标准状态下,任何理想气体每立方米中含有的分子数都等于 A、 B、 C、 D、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得分: 0.0 分 4 有一截面均匀的封闭圆筒,中间被一光滑的活塞分隔成两边,如果其中的一边装有 0.1 kg 某一温度的氢气,为了使活塞停留在圆筒的正中央,则另一边应装入同一温度的氧气的质量 为 A、0.16 kg B、0.8 kg C、1.6 kg D、3.2 kg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9.1 分5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 V,压强为 p,温度为 T,一个分子的质量为 m,k 为玻尔兹曼常量, R 为普适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A、pV / m B、pV / (kT) C、pV / (RT) D、pV / (mT)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C 得分: 0.0 分6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平衡态态下,气体压强 p、体积 V 和热力学温度 T 的关系式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9.1 分 7 某理想气体在温度为 27℃和压强为 1.0×10-2atm 情况下,密度为 11.3g/m3,则这气体的 摩尔质量 Mmol=______g/mol。
正确答案:第一空: 27.8-28我的答案: 得分: 0.0 分第一空: 0.0113批语 8热力学温度 T 和摄氏温度 t 的关系是 T=t+_________(取整数) 正确答案:第一空:273我的答案: 得分: 9.1 分 第一空: 273批语 9质量为 m、摩尔质量为 M 的理想气体,处于平衡态时,状态方程写为这 pV=(m/M)________, 状态方程的另一形式为 p=nkT,其中 n 是理想气体的________,k 称为________常数。
欢迎阅读习题8-1 设想太阳是由氢原子组成的理想气体,其密度可当成是均匀的。
若此理想气体的压强为1.35×1014 Pa 。
试估计太阳的温度。
(已知氢原子的质量m = 1.67×10-27 kg ,太阳半径R = 6.96×108 m ,太阳质量M = 1.99×1030 kg ) 解:m R M Vm M m n 3π)3/4(===ρ8-2 目前已可获得1.013×10-10 Pa 的高真空,在此压强下温度为27℃的1cm 3体积内有多少个解:8-3 (1∑t εn p i =∑8-4 气的解:8-5 温度从27 ℃上升到177 ℃,体积减少一半,则气体的压强变化多少?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变化多少?分子的方均根速率变化多少?解:已知 K 300atm 111==T p 、根据RT pV ν=⇒222111T V p T V p =⇒atm 3312==p p8-6 温度为0 ℃和100 ℃时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各为多少?欲使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等于1 eV ,气体的温度需多高?解:(1)J 1065.515.2731038.12323212311--⨯=⨯⨯⨯==kT t ε (2)kT 23J 101.6ev 1t 19-==⨯=ε 8-7 一容积为10 cm 3的电子管,当温度为300 K 时,用真空泵把管内空气抽成压强为5×10-4 mmHg 的高真空,问此时(1)管内有多少空气分子?(2)这些空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的总和是多少?(3)平均转动动能的总和是多少?(4)平均动能的总和是多少?(将空气分子视为刚性解:(1(2(3(48-8 也就是解:8-9 3。
求:(1和转动动能各为多少?(4)容器单位体积内分子的总平动动能是多少?(5)若该气体有0.3 mol ,其内能是多少?解:(1)231v p ρ=⇒m/s 49432≈=ρp v (2)g 28333⇒322≈===ρμμpRT v RTRTv 所以此气体分子为CO 或N 2(3)J 1065.52321-⨯==kT t ε (4)J 1052.123233∑⨯===P kT n t ε (5)J 170125==RT E ν 8-10 一容器内储有氧气,其压强为1.01×105 Pa ,温度为27.0℃,求:(1)分子数密度;(2)氧气的密度;(3)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4)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气体动理论练习1一、选择题1. 在一密闭容器中,储有A、B、C三种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
A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n1,它产生的压强为p1,B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2n1,C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3n1,则混合气体的压强p为( )A. 3p1;B. 4p1;C. 5p1;D. 6p1.2. 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为p,温度为T,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k为玻尔兹曼常量,R为普适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A. pVm⁄; B. pVkT⁄; C. pV RT⁄; D. pV mT⁄。
3. 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按pV2=恒量的规律膨胀,则膨胀后理想气体的温度( )A. 将升高;B. 将降低;C. 不变;D. 升高还是降低,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1. 解释下列分子动理论与热力学名词:(1) 状态参量:;(2) 微观量:;(3) 宏观量:。
2. 在推导理想气体压强公式中,体现统计意义的两条假设是:(1) ;(2) 。
练习2一、选择题1. 一个容器内贮有1摩尔氢气和1摩尔氦气,若两种气体各自对器壁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A. p1>p2;B. p1<p2;C. p1=p2;D. 不能确定。
2. 两瓶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但体积不同,则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为n,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的总平动动能为E kV⁄,单位体积内的气体质量为ρ,分别有如下关系( )A. n不同,E kV⁄不同,ρ不同;B. n不同,E kV⁄不同,ρ相同;C. n相同,E kV⁄相同,ρ不同;D. n相同,E kV⁄相同,ρ相同。
3. 有容积不同的A、B两个容器,A中装有刚体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B中装有刚体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若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那么,这两种气体的单位体积的内能E A和E B的关系( )A. E A<E B;B. E A>E B;C. E A=E B;D.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