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水、冷却水、冷凝水的区别
- 格式:pdf
- 大小:479.80 KB
- 文档页数:3
冷凝水、冷冻水、冷却水的定义
在中央空调系统中:
冷凝水是指热空气,接触到比气温低的风机盘管或冷冻水管而凝结出来的水,风机盘管内的冷冻水温度正常在8度左右,室温一般在24度以上,热的空气吹过风机盘管的表冷器,表冷器外表就会有冷凝水凝结。
这些是正常的冷凝水,若是冷冻水管保温不良,也会凝结冷凝水,这是不正常的冷凝水。
冷冻水是指在空调主机蒸发器降温,再送到风机盘管,为室内空间降温的冷媒水,冷冻水系统一般是封闭循环,为普通的自来水。
温度一般在7度到12度之间。
冷却水是指在中央空调主机冷凝器,为冷媒降温的循环水,冷却水在主机冷凝器里升温,再流到冷却塔里降温,降温的冷却水,再流到冷凝器,就这样不断循环,冷却水一般是经过处理的自来水。
温度一般在20度到40度之间。
冷却泵和冷冻水泵哪个好首先来看冷却泵。
冷却泵主要用于循环冷却水,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泵将冷却水从低温区域抽取,送到高温区域,形成循环流动。
冷却泵通常采用离心泵或轴流泵,能够产生较大的流量和较低的扬程。
冷却泵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湿式冷却泵需要在泵体中浸入冷却水中工作,而干式冷却泵则是以风冷方式工作,不需要浸入水中。
冷却泵的维护保养主要包括定期检查泵体的密封性能、轴承的润滑状况、电机的运转状态等,及时清理泵体内的杂质和水垢,保证泵的正常工作。
接下来看看冷冻水泵。
冷冻水泵主要用于输送冷冻水,广泛用于中央空调系统、冷冻库等场合。
冷冻水泵的工作原理与冷却泵相似,都是通过泵将介质从低温区域抽取,送到高温区域,形成循环流动。
冷冻水泵也通常采用离心泵或轴流泵,但相对于冷却泵来说,冷冻水泵需要产生较高的扬程和较小的流量。
冷冻水泵的维护保养主要包括定期检查泵体的密封性能、轴承的润滑状况、电机的运转状态等,及时清理冷冻水系统中的杂质和水垢,保证泵的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冷却泵和冷冻水泵在工作原理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泵将介质从低温区域抽取,送到高温区域,形成循环流动。
但冷却泵主要用于循环冷却水,注重产生较大的流量和较低的扬程;而冷冻水泵主要用于输送冷冻水,注重产生较高的扬程和较小的流量。
冷却泵和冷冻水泵在维护保养方面也有一些差异。
冷却泵和冷冻水泵的维护保养都需要定期检查泵体的密封性能、轴承的润滑状况、电机的运转状态等,及时清理泵体内的杂质和水垢。
但由于介质的不同,冷冻水泵还需要特别注意冷冻水系统中的杂质和水垢的清理。
在选择冷却泵和冷冻水泵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和工作条件来决定。
如果主要使用循环冷却水,且注重较大的流量和较低的扬程,那么冷却泵是较好的选择;如果主要使用冷冻水,且注重较高的扬程和较小的流量,那么冷冻水泵是较好的选择。
总的来说,冷却泵和冷冻水泵都是重要的工业设备,各自有着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工作原理。
在选择和维护保养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考虑,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一、前言作为建筑内部重点耗能设备,中央空调系统的耗电一般要占整座建筑电耗的40%以上。
而中央空调机组是以满足使用场所的最大冷热量来进行设计的,而在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用户在使用时,冷热负荷是变化的,一般与最大设计供冷热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系统各部分90%以上运行在非满载额定状态。
传统的中央空调水、风系统均采用调节阀门或风门开度的方式来调节水量和风量,这种调节方式的缺点不仅是消耗大量能量,而且调节品质难以达到理想状态而导致空调的舒适度不良。
利用变频器通过对中央空调的末端空调风机箱、冷冻水/冷却水水泵、冷却塔风机、甚至主机驱动电机转速等进行控制调节,从而使空调各子系统风量、水流量等负荷工况参数按负荷情况得到适时调节,不但能改善系统的调节品质,达到阀门、风门节/回流调节、变极调速等落后调节方式所不能相比的调节性能,改善空调的舒适性;还能节省大量电能。
二、中央空调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制冷机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液态后送蒸发器中与冷冻水进行热交换,将冷冻水制冷,冷冻水泵将冷冻水送到各风机风口的冷却盘管中,由风机吹送冷风达到降温的目的。
经蒸发后的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释放出热量,与冷却循环水进行热交换,由冷却水泵将带有热量的冷却水送到散热水塔上由水塔风扇对其进行喷淋冷却,与大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如下图所示:冷冻水循环系统:由冷冻泵及冷冻水管道组成。
从冷冻主机流出的冷冻水由冷冻泵加压送入冷冻水管道,通过各房间的盘管,带走房间内的热量,使房间内的温度下降。
同时,房间内的热量被冷冻水吸收,使冷冻水的温度升高。
温度升高了的循环水经冷冻主机后又成为冷冻水,如此循环不已。
从冷冻主机流出,进入房间的冷冻水简称为“出水”,流经所有房间后回到冷冻主机的冷冻水简称为“回水”。
无疑回水的温度将高于出水的温度形成温差。
冷却水循环系统:由冷却泵、冷却水管道及冷却塔组成。
冷冻主机在进行热交换、使水温冷却的同时,必将释放大量的热量。
冷冻水原理
冷冻水原理是指通过控制水的温度使其凝固成冰,以实现冷却或储存的目的。
冷冻水的原理主要涉及三个基本概念:冷冻点、冰的制冷能力和相变热。
冷冻点是指在一定压力下,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
通常情况下,水的冷冻点为0℃。
但是,当溶质或压力的存在时,水的
冷冻点会发生变化。
比如在海水中,因为其中溶解了许多盐类和矿物质,所以海水的冷冻点会比纯净水更低。
冰的制冷能力是指冰能够吸收的热量。
当水的温度下降到冷冻点以下时,它会开始凝固成冰。
在这个过程中,水会释放出相应的潜热,即相变热。
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使环境温度下降,实现冷却的效果。
相变热是指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在冷冻水的过程中,当水从液态变为固态时,吸收的热量称为凝固潜热。
凝固潜热的大小与物质的特性有关,对于水来说,凝固潜热为334焦耳/克。
基于这些原理,冷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空调、冷柜、冷冻食品加工等领域。
通过控制水的温度使其凝固成冰,可以实现对环境或物品的冷却效果,提供舒适的室内空间或延长食品的保鲜期限。
中央空调水循环原理
中央空调的水循环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管道、泵和阀门来实现热量的传递和控制。
具体的水循环过程如下:
1. 冷却水循环:冷却水从中央空调机组中流出,经过冷冻水泵进入冷却塔。
2. 冷却塔:冷却塔是一个用于散热的设备,冷却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冷却水的温度降低。
3. 冷却水回流:冷却水从冷却塔排出后,经过冷却水回流泵,再次回到中央空调机组,继续循环使用。
4. 蒸发器:在中央空调机组内,冷却水经过蒸发器与蒸发器内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将空气中的热量吸收。
5. 冷媒回流:冷媒经过蒸发后变为气态,通过冷凝水泵进入冷凝器。
6. 冷凝器:冷凝器是一个热交换设备,冷媒在冷凝器内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水。
7. 冷凝水回流:冷凝水从冷凝器排出后,通过冷凝水回流泵回流到中央空调机组,继续循环使用。
通过这样的水循环过程,中央空调系统能够循环利用冷却水,不断地吸收和释放热量,从而实现空调效果。
同时,通过控制冷却水的流量和温度,可以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以满足不同的舒适需求。
中央空调主机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阀四大部分组成,压缩机提供能量的,冷凝器是降低从压缩机出来的制冷剂温度的,介质是水,这个水就是冷却水,它是连到冷却塔的。
蒸发器是制冷剂蒸发吸热的,流经蒸发器的水就是冷冻水,冷冻水被吸收热量后温度就降低了,经过空调机组就把冷风吹到室内起到降温作用。
对比家用空调来说,室内机就是蒸发器,室外机就是冷凝器,只不过家用的都是风吹出来制冷的,中央空调的是水流过蒸发器后再到室内换热,不知道这样解释的能理解了不冷冻水是指用来冷却需要冷却的空间的水。
冷却水是指用来使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冷却成中温中压的制冷剂液体的水冷冻水是在冷水机组蒸发器放出热量,然后在末端装置吸收空气中的热量。
冷却水是在冷水机制冷凝器吸收热量,在冷却塔放出热量。
冷冻水用于用户端,提供冷量;冷却水用于主机端,释放热量。
冷冻水是把空调制的冷量通过管道.水泵送入房间,再由房间的风机盘管交换给空间,简单讲,冷冻水就是把冷量从空调机房传送到使用房间的运输工具,冷却水是空调在制冷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通过管道.水泵送入室外冷却塔进行冷却,也就是讲,冷却水就是把主机产生的热量送出室外的运输工具,冷冻水冷却水冷凝水区别?冷冻水/冷却水/冷凝水可以放在一起理解,水系统中主机与末端是通过冷冻水换热,主机与冷却塔经过冷却水换热,末端空气处理设备在得到冷冻水的冷热量后与室内空气换热会产生凝结水,水量比较冷冻水=冷媒水(制冷季)=热媒水(供暖季)是从中央空调蒸发器里流出进入风机盘管的水。
冷却水是从中央空调冷凝器里流出进入冷却塔需要冷却的水,中央空调水处理一般指冷却水的处理。
冷剂水在吸收式制冷机组里(如溴化锂机组),用水来做制冷剂,故也称作冷剂水冷却水何冷冻水的区别冷冻水的作用:直接冷却的工作介质。
冷却水的作用:冷却输送能量的工作介质,如给工作设备或工作介质降温的。
冷冻水:进水是冷水,出水是热水。
冷却水:进水是热水,出水是冷水。
铜管外面包着的黑色的是保温棉,铜管里走的是冷媒,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氟利昂,那个类似三通的叫“分流器”,主要是用于一台外机托多台内机的时候分氟利昂用的!空调制冷差得很。
冷却水和冷冻水的区别中央空调主机由四部分组成: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阀。
压缩机提供能量。
冷凝器降低从压缩机出来的制冷剂的温度。
介质是水,它是冷却水,并与冷却塔相连。
蒸发器通过制冷剂的蒸发吸收热量。
流经蒸发器的水是冷冻水。
冷冻水吸热后温度降低,冷空气通过空调机组吹入室内起到降温作用。
与家用空调相比,室内机是蒸发器,室外机是冷凝器,但所有家用空调都是风冷的。
中央空调利用流经蒸发器的水在室内交换热量。
我不知道如何解释这一点,但可以理解的是,未冻水是指用来冷却需要冷却的空间的水。
冷却水是指用于将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冷却成中温中压制冷剂液体的水冷冻水,该水冷冻水在冷水机组的蒸发器中放出热量,然后在末端装置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冷却水吸收冷水机构冷凝器中的热量,并在冷却塔中散发热量用户端使用冷冻水提供冷能;冷却水用于主机端释放热量。
冷水通过管道将空调的冷却能力输送到房间。
水被泵入房间,然后通过房间的风机盘管单元交换到空间。
简单地说,冷冻水是一种运输工具,它将冷却能力从空调房间转移到房间。
冷却水是一种运输工具,通过管道在空调冷却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
水被泵入室外冷却塔进行冷却。
换句话说,冷却水是一种运输工具,它将主机产生的热量送出房间。
冷却水和冷凝水有什么区别?冷冻水/冷却水/冷凝水可以一起理解。
在水系统中,主机通过冷却水与末端进行热交换,主机通过冷却水与冷却塔进行热交换。
末端空气处理设备在获得冷却水的冷热量后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产生冷凝水。
水量比较为冷冻水=冷冻水(冷却季节)=加热介质水(加热季节)是从中央空调蒸发器流入风机盘管的水冷却水是从中央空调冷凝器流出进入冷却塔并需要冷却的水。
中央空调水处理一般指冷却水的处理制冷剂水在吸收式制冷机组(如溴化锂机组)中用作制冷剂,因此也称为制冷剂水冷却水与冷冻水的区别冷冻水的功能:直接冷却的工作介质冷却水的作用是冷却输送能量的工作介质,如工作设备或工作介质冷冻水:进水是冷水,出水是热水冷却水:进水为热水,出水为冷水铜管外覆黑色保温棉,铜管内充制冷剂,俗称氟利昂。
冷凝水英文名称:condensate water一匹的空调在常温制冷或除湿工作时,每二小时可排出冷凝水1升。
如在空调排水管下装一个可乐瓶,装满后再盛入容器内,积少成多不但可以用来冲马桶、洗墩布,养鱼、浇花效果更好。
空调冷凝水的PH值为中性,十分适合养花、养鱼,用于盆景养殖还不易出碱。
冷凝:高温气体物质由于温度降低而凝结成为非气体状态(通常是液体)的过程。
冷凝水:气态水,就是水蒸气经过此过程形成的液态水,就是冷凝水。
冷凝水是从室内机蒸发器下面的集水盘流出的。
它的流量一般与空气的含湿量,露点温度,室温等有关,找一份湿空气焓湿图可以算出来。
冷凝:高温气体物质由于温度降低而凝结成为非气体状态(通常是液体)的过程。
冷凝水:气态水,就是水蒸气经过此过程形成的液态水,就是冷凝水冷凝管用于蒸馏液体或有机备置中,起冷凝或回流作用,通俗点讲,就是把沸腾后蒸馏出来的水蒸气通过冷凝过程使其液化成为蒸馏水的装置,在冷凝管里导入的冷水由下而上,水蒸气由上而下,液化成水后,向下流入收集水的烧杯补充回答:至于为什么要让水从下往上流,引用百度百科里一段说明吧冷凝管由内外组合的玻璃管构成,在其外管的上下两侧分别有连接管接头,用作进水口和出水口。
冷凝管在使用时应将靠下端的连接口以塑胶管接上水龙头,当作进水口。
因为进水口处的水温较低而被蒸气加热过後的水,温度较高;较热的水因密度降低会自动往上流,有助于冷却水的循环。
冷凝管通常使用于欲在回流状况下做实验的烧瓶上或是欲搜集冷凝後的液体时的蒸馏瓶上。
蒸气的冷凝发生在内管的内壁上。
内外管所围出的空间则为行水区有吸收蒸气热量并将这热量移走的功用。
进水口处通常有较高的水压,为了防止水管脱落,塑胶管上应以管束绑紧。
当在回流状态下使用时,冷凝管的下端玻璃管要插入一个橡皮塞,以便能塞入烧瓶口中,承接烧瓶内往上蒸发的蒸气l冷却水是用来给热介质降温的,而冷凝水是蒸汽给某种介质加热后温度降低变成的冷凝水。
冷凝水是指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变成水。
冷冻水体系工作道理简介【1 】
一.冷冻水体系工作道理
制冷机经由过程紧缩机将制冷剂紧缩成液态后送蒸发器中与冷冻水进行热交流,将冷冻水制冷,冷冻水泵将冷冻水送到各风机风口的冷却盘管中,由风机吹送凉风达到降温的目标.经蒸发后的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释放出热量,与冷却轮回水进行热交流,由冷却水泵将带有热量的冷却水送到散热水塔上由水塔电扇对其进行喷淋冷却,与大气之间进行热交流,将热量披发到大气中去.
二.冷冻水轮回体系
由冷冻泵及冷冻水管道构成.从冷冻主机流出的冷冻水由冷冻泵加压送入冷冻水管道,经由过程各房间的盘管,带走房间内的热量,使房间内的温度降低.同时,房间内的热量被冷冻水接收,使冷冻水的温度升高.温度升高了的轮回水经冷冻主机后又成为冷冻水,如斯轮回不已.从冷冻主机流出,进入房间的冷冻水简称为“出水”,流经所有房间后回到冷冻主机的冷冻水简称为“回水”.无疑回水的温度将高于出水的温度形成温差.
三.冷却水轮回体系
由冷却泵.冷却水管道及冷却塔构成.冷冻主机在进行热交流.使水温冷却的同时,势必释放大量的热量.该热量被冷却水接收,使冷却水温度升高.冷却泵将升了温的冷却水压入冷却塔,使之在冷却塔中与大气进行热交流,然后再将降温了的冷却水,送回到冷冻机组.如斯不竭轮回,带走了冷冻主机释放的热量.流进冷冻主机的冷却水简称为“进水”,从冷冻主机流回冷却塔的冷却水简称为“回水”.同样,回水的温度将高于进水的温度形成温差.
第1页,共1页。
空调基本知识所谓空调,简单而言就是调节对象的环境温度(现在有的空调可以调节湿度和负离子),而对象主要是人,也就是人的冷热感受。
原理很简单:水要蒸发带走热量,水汽要下降冷凝放出热量。
还利用上一个附带原理:压力大就热燥,压力小就会凉快。
(像人的感觉)热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主要是说存在温差的物质直接接触,热量转移。
对流:主要是说流体的体积在接受热量时变化流动,也是热量转移一种变现。
辐射:主要是说热量在没有明显的接触下,而进行的转移。
其实热量在传递时,三种方式是共存的。
缺一个,传递都会停止。
简单点说:自然界每一样物质都存在能量,只要有能量差异就会有辐射。
只是方式不一样,或者说我们肉眼是否能见到而已,如太阳光、红外线、电磁波。
而这些也是物质,或者说是分子、原子,也会跟其他物品接触,也就是会产生热传导。
而被照射的物品也由分子原子组成,当其接受了能量后就会在体积和活跃性方面产生变化,就会在物品内部产生流动,进行热传递,当然也存在热传导。
这也是热量不能永存的原因之一。
(注意:上面热传递是有多种冷媒组成。
)空调制冷循环系统主要是由四部分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
压缩机作用:强制制冷媒对流,加压提高其温度方便冷媒散热。
冷凝器作用:冷媒(高压高温)散热降温。
膨胀阀作用:控制冷媒,节流减压降温。
蒸发器作用:冷媒(低压低温)吸热升温。
压缩机主要有两种:容积型,如螺杆、转子;速度型,如水泵。
冷凝器分为水冷却、风冷却和混合冷却。
膨胀阀主要有三种:毛细管、热力膨胀阀和电子膨胀阀。
蒸发器也主要分为直冷、风冷和水冷。
空调直冷系统辅助部件及其作用电磁四通阀:用于热泵型空调,便于空调制冷制热转换。
干燥过滤器:吸收制冷系统中的水分,避免管道堵塞。
主要是装在冷凝器和毛细管(或膨胀阀)之间。
气液分离器(储液器):气液分离储存,防止压缩机液击。
油分离器:只要是用于带有有润滑的压缩机制 冷系统,防止润滑油进入制冷管道造成堵塞。
冷却水冷冻水中温水热水管道标识说起冷却水、冷冻水、温水、热水的管道标识,哎呀,这事儿看起来简单,但真要搞清楚了,还是得花点心思。
你要知道,这些管道标识不是随便画个颜色就行的,它们可是有讲究的!不信你看,冷却水、冷冻水、温水、热水管道,别看它们名字差不多,实际上各自的作用、性质都不一样,要是不分清楚,哪个管道从哪儿接到哪儿,真出点儿问题,麻烦可大了。
冷却水管道,你知道吧,基本上是那种流动性强,用来把热气给带走的。
这个管道一般都很大,尤其是在一些工业区,冷却水的作用可是非常重要的!想想看,要是没有冷却水把机器散热,那机器怕是早就“打瞌睡”了。
你要是看见一根管道上面写着“冷却水”,它通常颜色是蓝色或者绿色。
哎,这时候你就得提醒自己:它是来降温的,别弄错了!很多时候,冷却水管道跟别的管道交错,万一你不小心给它接错了地方,麻烦大了,整条系统都可能因为这个小错误出问题。
再说说冷冻水管道,冷冻水嘛,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冷却空气的那种水。
这玩意儿可不简单,尤其在空调系统里,冷冻水管道就像是一个个“小冰棒”,把热空气从大楼里带出去,给大家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所以你看看,这些管道一般都是用蓝色的标识。
你想想,要是你把这个管道弄成了红色,告诉大家这是冷冻水管道,哎,那谁还敢用呢?热水管道都怕了!颜色错了,影响可不小啊。
温水管道,说实话,这个就稍微简单点。
它不像冷却水那样忙活着“散热”,也不像热水管道那样炙热,它就是温温的,刚刚好,保持一定的温度让设备或者水系统保持稳定。
所以说温水管道通常标个绿色或者黄色,看起来不显眼,但也别小看它!就像那种在夏天最适合喝的茶,温温的,刚刚好,既不会烫着嘴,也不会凉到不想喝。
温水管道如果被搞错了,系统可能就会不稳定。
所以啊,温水管道的标识虽然简单,但可得认真。
最后说说热水管道,这玩意儿火辣辣的,烧得很,温度高了简直让人不敢碰。
一般来说,这种管道的标识会是红色的,简直跟火一样!热水管道的作用就更不用说了,家里洗澡用的热水、办公楼里供暖的热水,都是靠它来运作的。
冷却水冷凝水系统工艺流程冷却水和冷凝水系统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两个重要工艺流程。
冷却水系统主要用于降低过热的机械设备和工艺介质的温度,而冷凝水系统则用于将蒸汽或气体冷凝为液体。
以下是一个关于冷却水和冷凝水系统工艺流程的详细介绍。
冷却水系统工艺流程:1.出水口:冷却水系统的首要目标是将系统中过热的流体降温,因此出水口往往位于系统的最高温度区域。
2.进水口:此处的水源一般来自于自来水或者其他类型的水源,如河水或湖水。
进水口需要配备过滤器以去除水中的杂质。
3.冷却水泵:冷却水泵用于增加冷却水的流速,以确保足够的水量和压力供应给冷却系统。
根据系统的需求,冷却水泵可以是单级或多级。
4.冷却塔:冷却塔是一种通过蒸发冷却的设备,它将热水和空气接触以降低水的温度。
冷却塔的主要部分包括填料、风机和循环泵。
5.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是冷却水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将冷却水与待冷却物质接触,通过热传导将热能从物质中转移给冷却水。
6.出水温度监测:为了确保冷却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出水温度需要不断监测,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7.排水口:排水口用于排放冷却水系统中的废水,这些废水可能含有冷却介质中的污染物,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
冷凝水系统工艺流程:1.蒸气进口:冷凝水系统通常用于将蒸汽或气体冷凝为液体。
蒸气进口将蒸汽或气体引入冷凝器。
2.冷凝器:冷凝器是用于将蒸汽或气体冷凝为液体的设备。
冷凝器内部有一系列的管道,通过内外循环的冷却水或其他冷却介质来吸收蒸汽或气体中的热能。
这样,蒸汽或气体就冷凝成液体了。
3.出口:冷凝水系统的出口处是冷凝后的液体,其温度和压力取决于冷凝物质的特性和冷凝器的设计。
4.排水口:排水口用于排放冷凝水系统中的废水,废水通常含有冷凝介质中的污染物,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
5.冷冻器(可选):在一些特殊的冷凝水系统中,冷凝后得到的液体可能进一步用于制冷。
这时需要使用冷冻器将冷凝后的液体进一步冷却。
冷凝温度与冷却水温度的关系【最新版】目录1.冷凝温度和冷却水温度的概念2.冷凝温度与冷却水温度之间的关系3.冷水机组制冷量与冷却水温度和冷冻水温度的关系4.制冷机组的冷凝温度与冷却水出水温度温差的正常范围5.冷冻机冷却水供水温度的适宜范围正文一、冷凝温度和冷却水温度的概念冷凝温度是指物质状态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临界温度。
不同的物质,冷凝温度也不同。
对同一种物质来说,外界压力的变化也会导致冷凝温度的变化。
一般来说,外界气压增加,冷凝温度也会升高,反之则会降低。
冷却水温度是指冷却水在冷凝器中的温度。
冷却水的作用是吸收冷凝器中制冷剂的热量,将其带走,使制冷剂得以冷凝。
二、冷凝温度与冷却水温度之间的关系冷凝温度与冷却水温度之间的关系没有固定的值。
一般情况下,冷却水温度要比冷凝温度低,以保证冷凝器中的制冷剂能够顺利冷凝。
但是,具体的温差值需要根据制冷系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三、冷水机组制冷量与冷却水温度和冷冻水温度的关系冷水机组的制冷量与冷却水温度和冷冻水温度有关。
同等条件下,冷却水温度高,冷凝温度高;冷冻水温度低,蒸发温度低。
冷水机组的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变化的规律是:蒸发温度升高制冷量增加、能效比升高;冷凝温度上升制冷量减少、输入功率增加、能效比降低。
四、制冷机组的冷凝温度与冷却水出水温度温差的正常范围制冷机组的冷凝温度与冷却水出水温度没有固定的值,但是在制冷机不报警的情况下,一般进出水温差为 5 度以下,只要机器高低压正常就没问题。
五、冷冻机冷却水供水温度的适宜范围冷冻机冷却水供水温度的适宜范围需要根据发热元器件的热量大小及控制要求来确定。
具体来说,冷却水供水温度应略低于发热元器件的温度,以保证冷却效果。
中央空调主机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阀四大部分组成,压缩机是提供能量的,冷凝器是降低从压缩机出来的制冷剂温度的,介质是水,这个水是冷却水,它是连到冷却塔的。
蒸发器是制冷剂蒸发吸热的,流经蒸发器的水就是冷冻水,冷冻水被吸收热量后温度就降低了,经过空调机组就把冷风吹到室内起到降温作用。
对比家用空调来说,室内机就是蒸发器,室外机就是冷凝器,只不过家用的都是风吹出来制冷的,中央空调的是水流过蒸发器后再到室内换热。
二、冷冻水/冷却水/冷凝水
暖通在线
冷却水降低制冷剂的温度,流经冷凝器的水就是冷却水,流经蒸发器的水就是冷冻水。
冷凝器是降低从压缩机出来的制冷剂温度的,介质是水,水是不可能做制冷剂的,制冷剂主要有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代甲、氟里昂等,水是作为载冷剂。
暖通空调在线
冷冻水是把空调的冷量通过管道与水泵送入房间,再由房间的风机盘管交换给空间。
简单讲,冷冻水就是把冷量从空调机房传送到使用房间的运输工具。
冷却水是空调在制冷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通过管道。
水泵送入室外冷却塔进行冷却,也就是讲,冷却水就是把主机产生的热量送出室外的运输工具。
冷凝水是房间风机盘管在冷热交换时从空气中产生的冷结水,与系统的水无关。
冷冻水/冷却水/冷凝水可以放在一起理解,水系统中主机与末端是通过冷冻水换热,主机与冷却塔经过冷却水换热,末端空气处理设备在得到冷冻水的冷热量后与室内空气换热会产生凝结水。
冷冻水-冷却蒸发器的水、冷却水-冷却冷凝器的水、冷凝水-温度降低而凝结的水。
水源水系统由水源取水装置,取水泵,水处理设备,输水管网和阀门配件等组成。
制冷工况可通过阀门切换来实现,即使水源水进冷凝器,蒸发器的冷冻循环水接用户系统。
(反之则为制热工况)暖通-空调-在线
冷却水一般是由冷却水塔制冷实现,一般是将常温35~40度的水降到15~20度左右。
如果需要再低一些的温度,冷却水塔就实现不了,需要制冷机组来实现(冰水机,有的又称冷水机),而冰水机的进水温度可以是常温,出水温度可以达到-50~-5度的温度,一些复叠式的制冷机可以实现-150度以下的温度。
这个水就是冷冻的水了。
比如在注塑行业都要求对成型机进行降温,如果一些模具要求的工作环境温度不高,使用冷却水就可以了,但一些模具成型时需要的就是这个冷冻水的温度。
通常为了提高制冷效率和节能目的,会使用冷却水塔进行第一道理制冷,再接入制冷机组来输出冷冻水。
冷热水的区分是相对而言的,主要是需求环境(工况)对于温度的一个界定值的设定。
三、制冷/热原理
压缩机将气态的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冷媒,所以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
然后到节装装置,进入蒸发器(室内机),由于冷媒从节流装置到达蒸发器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冷媒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冷媒,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
器就会变冷,室内机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所以室内机吹出来的就是冷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顺着水管流出去,这就是空调会出水的原因。
气态的冷媒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继续循环。
制热的时候有一个叫四通阀的部件,使冷媒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流动方向与制冷时相反,所以制热的时候室外吹的是冷风,室内机吹的是热风。
其实就是用的初中物理里学到的液化(由气体变为液态)时要排出热量和汽化(由液体变为气体)时要吸收热量的原理。
热泵制热是利用制冷系统的压缩冷凝器来加热室内空气。
空调器在制冷工作时,低压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内蒸发吸热而高温高压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放热冷凝。
热泵制热是通过电磁换向,将制冷系统的吸排气管位置对换。
原来制冷工作蒸发器的室内盘管变成制热时的冷凝器,这样制冷系统在室外吸热向室内放热,实现制热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空调其实就是按照介质的热胀冷缩来加以控制,室内的部分就是冷缩,室外就是热胀了。
通过压缩机压缩介质作功,这样就会产生很大的热量,即热胀,然后再通过节流装置一下又传到体积大很多的空间,这样介质的压力一下子就低了很多,这就是冷缩吸热,一下子就很房间的热量交换成冷的气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