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类型的晶体
- 格式:ppt
- 大小:5.63 MB
- 文档页数:23
晶体的四种基本类型和特点晶体是由于原子、分子或离子排列有序而形成的固态物质。
根据晶体的结构特点,晶体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离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和分子晶体。
1. 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由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
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使得离子晶体具有高熔点和脆性。
离子晶体的晶格结构稳定,形成高度有序的排列。
常见的离子晶体有氯化钠(NaCl)、氧化镁(MgO)等。
离子晶体在溶液中能够导电,但在固态下通常是绝缘体。
2. 共价晶体共价晶体由共价键连接的原子或分子组成。
共价键是由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因此共价晶体具有很高的熔点和硬度。
共价晶体的晶格结构复杂多样,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
典型的共价晶体包括金刚石(C)和硅(Si)。
共价晶体通常是绝缘体或半导体,由于共价键的稳定性,其导电性较弱。
3. 金属晶体金属晶体由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结合而成。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间的电子云形成的,因此金属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
金属晶体的晶格结构常为紧密堆积或面心立方等紧密排列。
金属晶体的熔点通常较低,而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
典型的金属晶体有铁(Fe)、铜(Cu)等。
4. 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由分子通过弱相互作用力(如范德华力)结合而成。
分子晶体的晶格结构不规则,分子间的距离和角度较大。
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分子晶体通常具有较低的熔点和软硬度。
典型的分子晶体有水(H2O)、冰、石英(SiO2)等。
分子晶体在固态下通常是绝缘体,但某些分子晶体在溶液中能够导电。
总结起来,离子晶体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具有高熔点和脆性;共价晶体由共价键连接,具有高熔点和硬度;金属晶体由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结合,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分子晶体由分子通过弱相互作用力结合,具有较低的熔点和软硬度。
这四种基本类型的晶体在结构、性质和应用上都有明显的差异。
研究晶体的类型和特点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四种晶体比较表注:离子晶体熔化时需克服离子键,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了共价键,分子晶体熔化时只克服分子间作用力,而不破坏化学键。
晶体熔沸点的比较一、看常态:1、常态:固>液>气。
2、一般情况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
3、原子晶体:共价键(取决于原子半径)。
4、离子晶体:离子键(取决于离子半径和离子电荷)5、金属晶体:金属键(取决于金属原子半径和价电子数)6、分子晶体:①结构相似,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②分子量相等,正>异>新。
③氢键反常二、看类型三、分类比较18.请完成下列各题:(1)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种。
(2)第ⅢA、ⅤA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GaN、GaP、GaAs等是人工合成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其晶体结构与单晶硅相似。
G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在GaN晶体中,每个Ga原子与个N原子相连,与同一个Ga原子相连的N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
在四大晶体类型中,GaN属于晶体。
(3)在极性分子NCl3中,N原子的化合物为―3,Cl原子的化合价为+1,请推测NCl3水解的主要产物是(填化学式)。
19.生物质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的能源。
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CO、CO2、H2等)与H2混合,催化合成甲醇是生物质能利用的方法之一。
(1)上述反应的催化剂含有Cu、Zn、Al等元素。
写出基态Z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CO分子结构式。
(3)甲醇催化氧化可得到甲醛,甲醛与新制Cu(OH)2的碱性溶液反应生成Cu2O沉淀。
①甲醇的沸点比甲醛的高,其主要原因是;甲醛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②甲醛分子的空间构型是;1mol甲醛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
③在1个Cu2O晶胞中(结构如图所示),所包含的Cu原子数目为。
四种晶体类型的比较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与构成该物质的晶体类型及晶体内部粒子间的作用力有关,其规律如下:1、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状态的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是不同的,一般有:固体>液体>气体。
例如:NaBr (固)>Br2>HBr(气)。
2、不同类型晶体的比较规律一般来说,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的高低顺序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而金属晶体的熔沸点有高有低。
这是由于不同类型晶体的微粒间作用不同,其熔、沸点也不相同。
原子晶体间靠共价键结合,一般熔、沸点最高;离子晶体阴、阳离子间靠离子键结合,一般熔、沸点较高;分子晶体分子间靠范德华力结合,一般熔、沸点较低;金属晶体中金属键的键能有大有小,因而金属晶体熔、沸点有高(如W)有低(如Hg)。
例如:金刚石>食盐>干冰3、同种类型晶体的比较规律A、原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取决于共价键的键长和键能,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物质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如:晶体硅、金刚石和碳化硅三种晶体中,因键长C—C<C—Si< Si—Si,所以熔沸点高低为: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B、离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取决于离子键的强弱。
一般来说,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键就越强,熔、沸点就越高,反之越低。
例如:MgO>CaO,NaF>NaCl>NaBr>NaI。
KF>KCl>KBr >KI,CaO>KCl。
C、金属晶体: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半径越小,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静电作用越强,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如:Na<Mg<Al,Li>Na>K。
合金的熔沸点一般说比它各组份纯金属的熔沸点低。
如铝硅合金<纯铝(或纯硅)。
D、分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
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地高)如:H2O>H2Te>H2Se>H2S,C2H5OH>CH3—O—CH3。
晶体,一般包括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四种类型。
一、依据构成晶体的微粒和微粒间的作用判断(1)离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阴、阳离子,微粒间的作用是离子键。
(2)原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原子,微粒间的作用是共价键。
(3)分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分子,微粒间的作用为分子间作用力。
(4)金属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微粒间的作用是金属键。
二、依据物质的分类判断(1)金属氧化物(如K2O、Na2O2等)、强碱(NaOH、KOH等)和绝大多数的盐类是离子晶体。
(2)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除金刚石、石墨、晶体硅等)、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除SiO2外)、几乎所有的酸、绝大多数有机物(除有机盐外)是分子晶体。
(3)常见的单质类原子晶体有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硼等,常见的化合类原子晶体有碳化硅、二氧化硅等。
(4)金属单质是金属晶体。
三、依据晶体的熔点判断。
(1)离子晶体的熔点较高。
(2)原子晶体的熔点很高。
(3)分子晶体的熔点低。
(4)金属晶体多数熔点较高,但有少数熔点相当低。
四、依据导电性判断。
(1)离子晶体溶于水及熔融状态时能导电。
(2)原子晶体一般为非导体。
(3)分子晶体为非导体,而分子晶体中的电解质(主要是酸和强极性非金属氢化物)溶于水,使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也能导电。
(4)金属晶体是电的良导体。
五、依据硬度和机械性能判断。
(1)离子晶体硬度较大、硬而脆。
(2)原子晶体硬度大。
(3)分子晶体硬度小且较脆。
(4)金属晶体多数硬度大,但也有硬度较小的,且具有延展性。
四种晶体练习题及答案在化学和物理学科中,晶体是一种具有规律排列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组成的固体。
晶体结构的类型对于材料的物理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四种常见晶体结构的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1:请描述简单立方晶体的排列特征,并说明其晶格常数的计算方法。
答案1:简单立方晶体中,原子或分子在立方体的每个顶点上排列,每个顶点的原子属于相邻的八个立方体共享。
晶格常数a可以通过测量立方体的边长来确定。
练习题2:面心立方(FCC)晶体和体心立方(BCC)晶体有何区别?请用原子填充率来说明。
答案2:面心立方晶体中,除了立方体的每个顶点上有一个原子外,每个面的中心也有一个原子。
体心立方晶体则在立方体的中心有一个原子,而顶点上没有原子。
FCC的原子填充率大约为74.05%,而BCC的原子填充率大约为68%。
练习题3:金刚石晶体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晶体结构?请简述其原子排列方式。
答案3:金刚石晶体是一种面心立方晶体结构,但它的每个原子都与四个其他原子以四面体的方式连接,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定的三维网络。
练习题4:石墨的晶体结构是怎样的?请描述其层与层之间的连接方式。
答案4::石墨具有六角晶系的层状结构,每个碳原子与其三个最近邻的碳原子以sp²杂化形成平面六角网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范德华力连接。
练习题5:为什么说晶体的缺陷会影响其物理性质?答案5:晶体的缺陷,如点缺陷、线缺陷(位错)和面缺陷(晶界),会打断原子的规律排列,从而影响晶体的机械强度、导电性和光学性质等。
例如,位错的存在可以降低晶体的强度,而晶界的增加可以降低晶体的电导率。
结束语:通过以上练习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到晶体结构的多样性及其对材料性质的重要影响。
了解和掌握不同晶体结构的特点对于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的研究至关重要。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
化学中四种典型晶体的判断
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有规则排列而成的固体物质,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在化学实验中,判断晶体的种类十分重要,下面介绍四种典型晶体的判断方法。
1. 硫酸铜晶体
硫酸铜晶体为蓝色斜方晶系,容易溶于水,且有强烈的蓝色。
判断硫酸铜晶体的方法是将少量硫酸铜溶于水中,加入一点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铵,若出现深蓝色沉淀,则为硫酸铜晶体。
2. 氯化钠晶体
氯化钠晶体为无色正方晶系,有一定的溶解度,且味道咸。
判断氯化钠晶体的方法是取一小部分样品,加入少量硫酸银,若出现白色沉淀,则为氯化钠晶体。
3. 硝酸银晶体
硝酸银晶体为白色菱形晶系,容易溶于水,且有毒。
判断硝酸银晶体的方法是将少量硝酸银溶于水中,加入一点氯化钠,若出现白色沉淀,则为硝酸银晶体。
4. 碘晶体
碘晶体为闪亮的黑色六方晶系,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氯仿、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
判断碘晶体的方法是将少量碘溶于氯仿中,加入一点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铵,若溶液变成蓝色,则为碘晶体。
通过以上四种典型晶体的判断方法,可以帮助化学实验者更准确、快速地判断出实验中所用晶体的种类。
课题19晶体结构与性质学习任务1晶体常识与晶体的组成和性质一、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2.得到晶体的途径(1)熔融态物质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1)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无隙并置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
并置:所有晶胞都是平行排列、取向相同。
二、晶体的组成与性质(一)四种类型的晶体1.分子晶体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的晶体,此类晶体熔、沸点低,硬度小。
2.共价晶体原子通过共价键相互结合形成的晶体,整块晶体是一个三维的共价键网状(立体网状)结构;其物理性质的突出特点是高硬度、高熔点、高沸点。
3.离子晶体(1)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此类晶体的熔、沸点较高。
(2)配位数:指一个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异电性离子的数目,晶体阴离子、阳离子的配位数之比等于组成中的阴离子与阳离子数目的反比。
4.金属晶体(1)含义: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晶体,金属单质形成的晶体就是金属晶体。
(2)金属键的形成:晶体中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金属键无饱和性、方向性。
(3)金属晶体的物理性质及解释(二)四种晶体类型的比较石墨属于混合型晶体,但因层内原子之间碳碳共价键的键长为1.42×10-10m,比金刚石中碳碳共价键的键长(1.54×10-10 m)短,所以熔、沸点高于金刚石。
(三)晶体熔、沸点的比较1.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的一般规律: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2)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
2.同种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1)共价晶体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如金刚石>碳化硅>硅。
四种晶体熔沸点高低排序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的固体物质。
在自然界中,晶体是非常普遍的存在形式,它们在矿物、岩石、盐类、金属等不同的物质中都有所体现。
晶体的性质和性能与其晶体结构密切相关,而晶体结构又受到原子、离子、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晶体的熔沸点是其物理性质之一,它与晶体的结构、成分、分子量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对四种晶体的熔沸点进行排序,并对其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一、金属晶体金属晶体是由金属原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的固体,其特点是导电性强、热传导性好、延展性大等。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一般较高,这是由于金属原子之间存在着金属键,这种键能够形成三维的网状结构,使得金属晶体的结构比较稳定。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通常在1000℃以上,具体数值与金属的种类、纯度、晶体结构等因素有关。
例如,铁的熔点为1538℃,铜的熔点为1083℃,铝的熔点为660℃。
二、离子晶体离子晶体是由正负离子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而成的固体,其特点是硬度大、脆性强、导电性差等。
离子晶体的熔沸点一般较高,这是由于离子晶体中的正负离子之间存在着离子键,这种键能够形成三维的网状结构,使得离子晶体的结构比较稳定。
离子晶体的熔沸点通常在1000℃以上,具体数值与离子的种类、离子半径、晶体结构等因素有关。
例如,氯化钠的熔点为801℃,碳酸钙的熔点为1339℃。
三、共价晶体共价晶体是由原子按照共价键排列而成的固体,其特点是硬度大、导电性差等。
共价晶体的熔沸点一般较高,这是由于共价晶体中的原子之间存在着共价键,这种键能够形成三维的网状结构,使得共价晶体的结构比较稳定。
共价晶体的熔沸点通常在1000℃以上,具体数值与原子的种类、共价键的类型、晶体结构等因素有关。
例如,硅的熔点为1414℃,碳的熔点为3500℃。
四、分子晶体分子晶体是由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的固体,其特点是硬度小、导电性差等。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一般较低,这是由于分子晶体中的分子之间存在着分子间力,这种力较弱,容易被热能克服而破坏晶体结构。
晶体物态固态晶态 以晶体形式存在 非晶态以非晶体形式存在液态特例:离子液体熔点不高的仅由离子组成的液体物质液体物质不一定由分子组成液晶态熔点至澄清点温度范围内物质聚集状态 各向异性(晶体),流动性(液体)塑晶态一定温度条件下保持固态晶体典型特征但有一定塑性气态特例:等离子体由电子,阳离子和电中性粒子组成的整体上呈 电中性的气态物质气体物质不一定由分子组成晶体特点本质特征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自范性本质原因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晶体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条件晶体生长的速率适当各向异性物理性质如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制备途径熔融态物质凝固生长速率适当 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KH2PO4单晶气态物质凝华 化学气相沉积制备钻石 判别X射线衍射实验最为可靠的科学方法熔点固定,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各向异性测试晶体某些性质具有各向异性折光率测试描述晶胞: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无隙 相邻晶胞间没有间隙 并置晶胞平行排列,取向相同晶胞的原子计数:均摊法方法沸点 比较一般: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沸点区间广先分类,每一类下具体讨论晶体类型结构图法 结构图与已知的某种晶体类似,则晶体类型相同 物质种类见”各种晶体常见物质类别“计算 方法晶体密度计算顺序:晶胞原子计数--物质的量--晶胞质量-- 晶胞体积--晶体密度由关系式得出各参量关系,从中解得待求量共价晶体微观空间里没有分子微粒间作用力:共价键键长越短,键能越大,键越强 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熔化时克服共价键任何情况不导电 难溶于任何溶剂举例 晶体B,金刚石分子晶体定义:只含分子的晶体特性熔点低,硬度小范德华力越大,熔点越高,含氢键的高 范德华力:分子量,极性烷烃类碳原子数越多,支链越少,熔点越高原因:靠分子间作用力相互吸引作用力 范德华力/氢键种类所有的非金属氢化物,部分非金属单质,部分非金属氧化物; 几乎所有的酸;绝大多数有机物(AlCl3)金属晶体构成微粒:原子 微观空间没有分子作用力:金属键概念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 存在的强的相互作用特点无饱和性,方向性强弱金属原子半径越小,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 成键粒子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结构等径圆球密堆积面心六方最密堆积体心立方堆积描述电子气理论 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光泽性性质特征性质 金属键越强,金属熔点越高,硬度越大合金改性离子晶体构成微粒:阴阳离子作用力:主要离子键强弱 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高, 离子键越强性质 无方向性,饱和性,为静电作用特点离子晶体中可能存在共价键,氢键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脆 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不导电,溶于水/熔融导电导电是化学变化无延展性 错动使得同性离子相互排斥 溶解性易溶于极性溶剂,难溶于非极性溶剂结构NaCl,CsCl,ZnS,CaF2四种主要类型过渡晶体特点四种晶体都有过渡类型离子/共价离子键百分数举例石墨层内共价键,层间范德华力sp2杂化形成平面六元并环结构硬度低,层间可相对滑动熔点高于金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