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信息技术必修(电子课本)
- 格式:docx
- 大小:13.4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必修一全册课文内容
电子版
本文档是关于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必修一全册课文内容的电子版。
以下是课文的概要:
1. 第一单元:计算机系统概述
-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 计算机的组成与基本结构
- 计算机软硬件的分类与特点
-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2. 第二单元:计算机中的信息
-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 信息编码与解码
-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
- 常用编码方式的原理与应用
3. 第三单元:计算机中的数据
- 数据的表示与处理
-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与传输
-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4. 第四单元:计算机中的程序设计
- 程序设计基础与步骤
- 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与使用
- 算法与流程图的基本概念
- 编程环境的配置与使用
5. 第五单元:互联网与信息安全
-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
- 互联网的应用与影响
-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与保护方法
- 网络身份与隐私保护
以上是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必修一全册课文内容的电子版概要。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信息技术_必修1_第1章_习题答案信息技术_必修1_第1章_习题答案_211008a活动册 P191.单选题(1)数据是现实世界原始事物现象的( ),是信息的载体。
A.符号记录 B.还原 C.反映 D.提升【答案】A。
课本P5(2)下列编码⽅式中,属于图像编码的是( )。
A.ASCII码 B.GBK C.图像压缩 D.统⼀码【答案】C。
课本P10(3)有⼈写了⼀个数制转换的式⼦:70 – 25 = 41。
若要使该等式成⽴,则70、25、41有可能分别为( )。
A.⼗进制,⼗进制,⼗六进制 B.⼗进制,⼗六进制,⼋进制 C.⼗六进制,⼋进制,⼗进制 D.⼋进制,⼋进制,⼗六进制【答案】B(4)下⾯属于数据处理⽅式的是( )。
A.存储 B.挖掘 C.分析 D.以上都是【答案】D(5)英⽂⼤写字母A的ASCII码值是( )。
A.65 B.66 C.97 D.98【答案】A。
课本P10(6)在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下⾯关于数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数据是对客观事实、概念等的⼀种表⽰ B.数据可以是数字、⽂字、图画、符号、声⾳、活动图像等 C.数据类型可分为数值型毂据和⾮数值型数据两类 D.数据与信息不同,数据是⽇常所说的数值,⽽信息是指⽇常所见的现象【答案】D。
课本P16(7)数据的⼀个基本特征是( )。
A.只能表⽰计算所⽤的数值 B.都是以⼆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上 C.以各种形式存储在内存中 D.所有的数据按存储器类型组织【答案】B。
课本P7(8)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之处是( )。
A.数宇信号在⼤⼩和时间上均连续,⽽模拟信号则相反 B.数字信号在⼤⼩和时间上均不连续,⽽模拟信号则相反 C.数字信号在⼤⼩上不连续,时间上连续,⽽模拟信号则相反 D.数字信号在⼤⼩上连续,时间上不连续,⽽模拟信号则相反【答案】B。
课本P8,P9(9)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三个步骤依次为( ) A.抽样、量化、编码 B.编码、量化、抽样 C.抽样、编码、量化 D.量化、抽样、编码【答案】A。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合, 是计算机完成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 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 实实在在存在的物理实体。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包括输入、输出设备, 中央处理器, 存储设备。
引导学生完成课本23页表2.1.1, 介绍硬件组成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向计算机输入数据的设备, 是人或外部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一种装备, 用于把原始数据和处理数据的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触摸屏、麦克风等。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可将计算机的运行结果或者中间结果打印或显示出来。
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传真机等
总结任务一, 教师填写表格。
任务二活动二比较内部存储器和外
部存储器
存储设备: 记忆装置, 存放
程序和数据
内存: 容量小, 存取速度快;
外存:容量大, 存取速度慢
小组讨论,
积极回答
体验计算机的
软件组成
外存: 容量大,存取速度慢外存:容量大,存取速度慢
总结
活动一、二教师书写板书,
总结活动一、二
重点记录
整体感知计算
机系统的组成
讲解难点按照数据输入输出的顺序讲
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教师讲解工作原理时,
可采用类比法加深学生理解。
将输入设备看做是人类的眼
睛, 存储器看作是记忆网络,
输出设备看做是肌肉, 运算
器和控制器是大脑。
人类在眼
睛接收到一定信号后, 在大
脑的控制下, 调动记忆, 依
画图记录
讲解难点—计算机
的工作原理。
高一信息技术必修(电子课本)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在高一的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本章将带领我们深入了解计算机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1.1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根据其用途和规模的不同,可以分为超级计算机、主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等多种类型。
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1.2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计算机的硬件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多个部分组成。
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个硬件的功能和作用。
1.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是如何进行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的呢?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过程。
1.4 二进制和十进制
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来进行数据的存储和运算。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转换方法,以及二进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第二章: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程序,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在高一的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中,我们将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操作系统的使用。
2.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有哪些基本功能?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对操作系统进行详细的介绍。
2.2 常见操作系统的使用
Windows、Linux、macOS等是我们常见的操作系统。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这些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3 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为我们提供了文件管理的功能,如何创建、删除、复制、移动文件?在这一节中,我们将掌握这些文件管理的技巧。
2.4 操作系统的网络管理
如何连接互联网?如何进行网络设置和管理?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操作系统的网络管理功能和操作方法。
第三章:网页设计与开发
如今,网页已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途径。
在高一的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中,我们将学习网页设计与开发技术。
3.1 HTML基础知识
HTML是网页的基础语言,我们将学习HTML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标签,以及如
何创建简单的网页。
3.2 CSS样式设计
CSS可以为网页添加样式和布局,我们将学习CSS的用法和常见样式设计技巧,以及如何进行网页布局。
3.3 JavaScript交互效果
JavaScript可以为网页添加交互效果,我们将学习JavaScript的基本语法和常
见的交互效果实现方法。
3.4 网页设计实践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进行网页设计的实践项目,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之前所学
的知识。
第四章: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管理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内容,我们将在高一的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中
学习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和管理技术。
4.1 数据库基础概念
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有哪些基本概念?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对数据库进行详
细的介绍。
4.2 SQL语言
SQL是数据库管理的重要工具,我们将学习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见的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
4.3 数据库设计与规范
数据库的设计是数据库管理的重要环节,我们将学习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
规范。
4.4 数据库管理实践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进行数据库管理的实践项目,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之前所
学的知识。
以上是高一信息技术必修(电子课本)的大致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将
能够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熟练使用操作系统和网页设计开发技术,以及掌握数据库的管理技术。
希望这些知识能为你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