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矿业城市
- 格式:ppt
- 大小:490.50 KB
- 文档页数:2
黑龙江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黑龙江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最北部,面积46万多平方公里。
黑龙江省是我国砂金主要分布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砂金产地。
历史上曾有“黑龙江省产金闻天下,沿江数千里无处不有金苗”之说。
据记载“唐天宝七载(743年)黑水琳鞠献金银”,说明其探采历史至少有1200多年。
但大规模的探采活动起始予17世纪中叶。
黄金资源现状黑龙江省具有丰富的黄金矿产资源,金矿主要沿界河黑龙江右岸分布,素有“金镶边”之称。
截至1989年底,全省共发现金床(点)588处,其中金矿床214处,包括岩金矿床23处(特大型1处,大型1处,中型5处,小型16处),砂金矿床188处(大型7处,中型34处,小型147处),伴生金矿床2处(特大型l处,小型1处),中型共生金矿床1处,分布在47个县(市)。
截至1989年底,全省累计探明金矿储量为376.387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351.788吨),占全国累计探明储量的7.78%,居第3位。
全省保有储量为322.768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300.723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8.15 9/5,居第3位,其中岩金保有储量59.225吨,砂金保有储量183.351吨,伴生金保有储量74.761吨,共生金保有储量5.431吨。
已利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180.709吨,未利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142.059吨。
据目前正在勘查的108个矿床预测,可获金矿储量162吨。
其中“八五”期间新增金矿储量可达110吨,主要由老榨山,平顶山及团结沟等金矿提供。
黄金生产概况截至1989年底,全省已建黄金矿山66个,总生产能力9291公斤/年,占有储量176.538吨,其中岩金矿山4个(大型1个,小型3个),生产规模650吨/日,生产能力1533公斤/年,砂金矿山62个(大型2个,中型14个,小型46个),生产规模3276万米。
/年,生产能力7758公斤/年。
在建及“八五”期间拟建矿山57个,预计“八五”新增生产能力4394公斤/年。
黑龙江省的矿产勘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发现了17种矿产,只有煤矿一种曾探求出一定储量。
黑龙江省现已发现的矿产达131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74种。
石油、石墨、矽线石、铸石玄武岩、石棉用玄武岩、水泥用大理岩、颜料黄土、火山灰、玻璃用大理岩和钾长石等10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之首,煤炭储量居东北三省第一位。
黑龙江省现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达39种,各类矿产年产值居全国第二位。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的特点:(一)矿产种类比较多,到1985年底共发现矿产114种,占全国同期发现147种矿产的77.6%。
(二)金属矿产中,单一组分的矿床少,多为共生、伴生矿床,矿石组分复杂。
如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床,探求出的储量锌、钨为大型矿床,铁、铅、钼为中型矿床,铜为小型矿床。
多宝山铜矿床,为大型矿床,其中的伴生金也达大型规模。
这有利于综合利用,使一矿变多矿,但在选矿上增加了复杂性。
(三)一些金属矿产贫矿多富矿少。
在探求出的铁矿储量中92.62%是贫矿,富矿只占7.38%。
在探求出的铜矿储量中92%是贫矿,富矿只占8%。
(四)既有优势矿产,也有短缺矿产。
优势矿产有石油、煤、黄金、铜、石墨、矽线石、黄粘土、玛瑙、花岗岩类石材、铸石玄武岩、火山灰、熔炼水晶、沸石、泥炭等14种。
短缺矿产有铁、锰、铬、铝、汞、磷、钾、岩盐、石膏、天然碱等10种。
优势矿产中,大庆油田为大型油田,其储量及开采量均居全国首位。
煤矿储量居全国第十二位,但煤质好,主要是炼焦用煤。
黄金储量居全国第三位,其中砂金储量居全国第一位。
晶质石墨储量非常大,不仅居全国首位,而且位于世界前列。
矽线石在中国首次探求出储量。
黄粘土,通称老莱黄粘土,随着温度的升高可改变颜色,是国内少有的矿产,花岗岩类石材的材质非常好,铸石、玄武岩储量居中国第一位。
多宝山铜矿的储量居全国铜矿床第五位,亟待开发利用。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到1985年底黑龙江省已开发利用的矿产有34种,占全省已探出储量的56种矿产的60.7%。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总报告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战略思路及政策措施王洛林魏后凯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东北地区经济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矿业城市资源枯竭、大规模国有企业职工下岗、职工就业困难、大量农产品积压、地方财政包袱大、地区经济增长乏力和产业竞争力下降等,这些问题已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
本报告着重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总体战略思路;(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演变为了全面揭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及演变趋势,下面从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在全国的地位东北地区土地面积79万多km2,约占全国的8.2%。
2004年,东北地区总人口1074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RP)15133.9亿元,占全国各地区生产总值的9.3%;其中,实现工业增加值6789.5亿元,占全国各地区工业增加值总额的9.6%。
然而,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新兴工业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其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各地区总额的比重都在不断下降。
从1980年到2004年,东北地区GRP占全国GRP总额的比重由13.7%下降到9.3%,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各地区总额的比重由17.8%下降到9.6%。
从图1可以看出,虽然在2000年东北地区这两个比重略有提高,但近年来又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
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尤其是工业在全国的地位已明显下降。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东北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各地区总额的比重要比GRP所占比重高4.2个百分点,而2004年仅高0.3个百分点。
吉林省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中部,北临黑龙江省,西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南接辽宁省,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隔图们江、鸭绿江与朝鲜相望。
东西最长约750km,南北最宽约600 km,面积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
辖8个地级市,1自治州。
有汉、满、蒙古、回、朝鲜等民族,共万人。
吉林省地处东北地区腹地,南北跨天山——兴蒙地槽褶皱系和华北地台两个Ⅰ级大地构造单元,东濒环太平洋成矿带,地层发育齐全、成矿条件好。
松辽盆地为国家11个主要含油气盆地之一,东部长白山山区位于辽东——吉南成矿带核心区,是全国16个重点成矿区带之一,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全省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中小矿床多、大型特大型矿床少,部分支柱性矿产(如铁矿)贫矿和难选矿多,富矿少。
一、吉林省矿产资源基本情况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已发现矿产237种(包括亚矿种),具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226种(包括亚矿种)。
吉林省共发现矿产158种(包括亚矿种),具有查明资源储量矿产115种。
在查明资源储量的115种矿产中,资源储量居全国第1位的有11种,为油页岩、硅灰石、冰洲石、硅藻土、陶粒页岩、饰面用玄武岩、饰面用辉长岩、建筑用安山岩、浮石、火山渣、矿泉水,居全国2~5位的有钼、伴生硫、隐晶质石墨等27种,居全国6~10位的有镍、金、硼、沸石、晶质石墨等32种。
吉林省的非金属和水气矿产优势矿种较多,无论是资源储量还是质量都享誉中外,主要有硅灰石、硅藻土、沸石、膨润土、火山渣、矿泉水等。
目前,吉林省查明资源储量的主要矿产资源除铬矿外均已利用,其中钼、锑、硼、隐晶质石墨、火山渣等矿产利用情况较好,利用率达80%以上;油页岩、钴、磷、沸石、矿泉水等矿产利用情况较差,利用率不足30%;煤炭及铁矿利用率分别为%和%。
吉林省主要矿产资源保有资源储量及利用情况详见附表二。
二、吉林省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及占用情况1、能源矿产吉林省查明资源储量的能源矿产煤、油页岩在全省分布较广,煤在中东部地区分布较多,油页岩绝大部分分布于中西部地区。
东北三省旅游景点攻略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包含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个省份。
这片土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闻名。
在东北三省,游客可以体验到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风味和景观。
本文将为您介绍东北三省的一些主要旅游景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地区的魅力与魅力。
一、黑龙江1. 哈尔滨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也是东北地区最具现代化的城市之一。
这座城市有着浓厚的俄罗斯风情,尤其是哈尔滨的冰雪文化节。
每年冬季,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这里有许多冰雕艺术品和雪雕作品,让人流连忘返。
2. 伊春伊春是黑龙江省著名的森林城市,这里有着茂密的森林和清澈的河流。
伊春的冬季运动特别受欢迎,您可以在这里体验滑雪、滑冰等各种冬季运动项目,让您度过一个充满刺激和乐趣的假期。
3. 大庆大庆是中国石油之城,这里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和独特的石油文化。
在大庆,您可以前往参观石油博物馆,了解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感受石油文化的魅力。
二、吉林1. 长白山长白山是吉林省的一颗明珠,也是东北地区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长白山以其独特的火山地质景观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您可以在这里领略高山雪景、奇特的地热景观和清澈的天池,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美。
2. 长春长春是吉林省的省会,也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是东北地区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您可以前往长春的博物馆、雕塑园和历史景点,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和人文风情。
3. 吉林市吉林市是吉林省的另一座重要城市,这里有着众多名胜古迹和风景名胜。
您可以在吉林市体验滑雪、泡温泉、赏冰灯等各种活动,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假期。
三、辽宁1. 沈阳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也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东北地区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
您可以前往沈阳的故宫、张氏帅府、北陵公园等著名景点,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煤矿黑龙江黑龙江煤矿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之一。
其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有80余年历史。
截至1985年底全省累计探明煤炭储量125.8亿吨,其中统配煤矿利用储量89.8亿吨、地方煤矿利用储量16.2亿吨、尚未利用的其他煤田及勘探区储量19.8亿吨。
黑龙江省煤种齐全,包括褐煤、烟煤、无烟煤均有。
烟煤中又分长焰煤、不粘结煤、弱粘结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及贫煤。
在各煤种中,以气煤为主,占全省总储量的48%;其次为焦煤,占全省总储量的22%。
黑龙江省的较大煤田集中分布于东部的合江和牡丹江地区。
省内著名的鸡西、鹤岗、双鸭山和勃利(七台河)四大煤田以及依兰、集贤、东宁、宝清、虎林等煤田,煤炭储量及产量均占全省探明总储量和总产量的90%以上。
东部地区不仅储量丰富,煤种齐全,并以炼焦煤为主,是东北地区主要炼焦煤产地。
黑龙江省成煤期有:古生代石炭二迭纪、中生代侏罗纪、新生代第三纪。
含煤地层以侏罗系为主,其次是新生代第三系,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分布零星。
上侏罗统鸡西群是本省最主要的含煤地层。
广泛分布于东部的鸡西、勃利(七台河)、双鸭山、三江平原和鹤岗等地。
鸡西群自下而上由滴道组、城子河组及穆棱组组成。
在鸡西、七台河、双鸭山和绥滨、集贤等地,以城子河组煤层发育最好。
城子河组在鸡西煤田共含煤40余层,可采和局部可采的有3-17层;在双鸭山共含煤70层,可采和局部可采的有8-16层;在七台河则含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达40余层之多,与城子河组层位相当的鹤岗石头河组,所含13层为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大多数厚度较稳定。
黑龙江省的主要煤田(矿区)有9个:1.鸡西煤田(矿区)位于完达山与老爷岭交汇地带、穆棱河两岸。
它是黑龙江省最大的煤田,也是我国的大型矿区之一。
截至1985年底,这个煤田已进行过详查和精查的有麻山、滴道、城子河等12个煤矿(井田),并对煤田外围展开找煤普查,又发现了荣华--平阳区一些有价值的煤矿区。
鸡西煤田为多煤层、多煤种煤田,煤种从气煤到瘦煤各种牌号都有,以焦煤、气煤为主。
东北⽼⼯业区的兴衰与发展东北⽼⼯业区的兴衰与发展【摘要】⼀个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与它的地理位置、⽓候⽔平、矿产资源、⼈⽂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03年10⽉,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业基地的振兴战略若⼲意见》,《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于2007年8⽉正式发布,标志着东北⽼⼯业基地振兴⼯作进⼊新阶段。
那么,在接下来的⽂中,我将带领⼤家了解东北⽼⼯业基地的兴衰进程和再次发展的优劣势。
关键词:东北⽼⼯业、经济发展、⼯业结构、资源、振兴、合作东北地区简介:我们现在所说的东北,是⼭海关以北,漠河以南,乌苏⾥江以西的⿊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所说的⼤东北,还包含了内蒙古的蒙东地区。
⼤东北,三⾯由⼤⼩兴安岭和长⽩⼭环绕,⼴阔的平原地区则穿插排布着松花江、嫩江以及辽河等数条河流。
世界上著名的三⼤⿊⼟地之⼀,就在这⽩⼭⿊⽔之间。
“棒打狍⼦瓢舀鱼,野鸡落在饭锅⾥”,过去,东北⼈总是乐于⽤这样的词句来描绘这⽚富饶的⿊⼟地。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龙江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峰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是我国东北边疆地区⾃然地理单元完整、⾃然资源丰富、多民族深度融合、开发历史近似、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实⼒雄厚的⼤经济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东北地区的地理与⾃然资源:东北地区南北跨越17个纬度,东西横贯20个经度,呈三⾯环⼭、中部敞开的地表结构。
东北地区是我国森林⾯积最⼤的区域,⾃然景观以森林和草甸草原为主;⼟壤类型复杂,⿊⼟为其代表性⼟壤,是世界著名的三⼤⿊⼟地分布区域之⼀。
东北三省⼟地总⾯积约占全国的8.3%,2002年全区耕地⾯积为21.5万平⽅千⽶,占全国耕地总⾯积的16.68%;⼈均耕地⾯积0.309公顷,是全国⼈均耕地⾯积的3倍。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分布⼴,种类繁多,现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84种,占全国已探明矿种的64%,其中有近60种为⼤中型矿床。
累计探明储量占全国⾸位的有⽯油、铁、⾦、镍、锰、钼、菱镁、⾦刚⽯、⽯墨等;居全国前五位的有铜、镁、铅、锡、⽯膏、⼤理⽯等。
亳州二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研究城市带内各城市间的经济、人口联系,对于规划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实践意义。
下图示意2007年皖江城市带(不包括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内城市经济联系和城市带内部分区域人口流动方向。
读图,完成1-2小题。
1.皖江城市带内()A.各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程度比较均衡B.合肥对整个城市带内经济都具有强辐射与带动力C.滁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合肥市D.形成以合肥、芜湖为中心的两个扇面形经济联系区域2.与其他城市对比,安庆、滁州、巢湖三市和合肥经济联系量规模较大的原因是()①政府管理部门的调控②经济互补性强③地理位置邻近且交通便捷④防洪、抗旱等压力较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矿业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高度依赖性及由此导致的低效益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图示意东北三省12个中老年矿业城市类型、等级及其经济发展脆弱特征。
据此,读图完成3-5小题。
3.鞍山矿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市场和腹地B.能源和矿产C.人口和技术D.城市和交通4.东北三省矿业型城市的等级及其脆弱性表现为()A.冶金型矿业城市等级最小B.综合型矿业城市等级最大C.煤炭型矿业城市脆弱性多数较高D.大油气型矿业城市脆弱性高5.东北三省脆弱性高的矿业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是()A.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加大对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国有企业的投资C.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D.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下图是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开发利用示意图和山西煤炭外运线路图,读图完成6-8小题。
6.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本地的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A.水能B.天然气C.钢铁D.铝土矿7.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明显成效是()①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③使产业结构多元化④根本解决了交通运输的压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下列关于山西煤炭外运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甲线运出的煤炭只能保证京津唐地区的能源需求B.乙、丙铁路线分别是运煤铁路焦日线、神黄线C.建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从根本上解决了外运压力D.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外运路网体系天然气经过超低温冷却,当温度下降到-161.5℃变成液体后,将其压缩储存在低温储存罐内,这就是液化天然气。
中华第一龙的故乡—赤峰赤峰,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俘获了人们的心。
秋日的赤峰,色彩渐趋热烈起来,这样说,一是因其色彩缤纷斑斓,再是它红枫与油黄交织的颜色夺人眼目。
行走在这样热烈而温暖的颜色中,总有一种沉醉涌上心头,是其美的眩晕,还是其沉甸甸的厚重文化使然,总难让人说得清楚。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古语译为“乌兰哈达”,因城区东北隅有一座红色山峰而得名。
赤峰市辖三区、七旗、二县,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0万。
她地处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过渡地带,北部为大兴安岭南段山地,西、南部为燕山山地与辽西丘陵的边缘,中部为西辽河平原。
赤峰居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之间,是连接关内外的重要通道,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自古有“京津门户”、“旱码头”之说。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赤峰曾有过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历史之最:这里是最早发生农业革命的地区之一,最早出现了崇玉用玉的风尚,最早产生了城乡对立意义上的城郭,最早出现了长城,最早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独立地产生了传统的农耕文明和后起的游牧文明,最早出现了国家形态等。
概括地讲,赤峰地区的历史文化,可大体分为早期的农耕文化和后期的游牧文化两个阶段。
在这两个发展阶段中,曾出现过四次文化发展高峰,即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农耕文明,以夏家店下层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青铜文明,以夏家店上层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游牧文明和以契丹(辽)文化为代表的草原帝国文明。
这四大高峰文化,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写下了辉煌亮丽的一笔。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古文化类型,最早发现于赤峰市区东北隅的红山,距今约6600年。
红山文化是以农业为主,兼及游牧、渔猎、金字塔狩猎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古文化类型。
红山文化的玉器群和玉龙,是先民们崇神、崇仪、崇真、崇美、崇德的精神依托。
玉器群中有仿生物的龙、鱼、龟、蝉,有区别于自然物象融入自然想像的璧、环、勾云纹配饰等,是中华民族“史前玉器文化”的典范。
辽宁矿产行业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之一。
辽宁省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盐等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辽宁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报告将对辽宁省矿产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
2. 辽宁省矿产资源概况2.1 煤炭资源辽宁省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辽西、辽东两大煤炭区域。
辽西地区煤炭储量较大,主要矿种为无烟煤和烟煤,具有较高的热值和低的灰分含量。
辽东地区煤炭煤种以褐煤和无烟煤为主,褐煤主要分布在锦州地区。
辽宁省煤炭产量居全国前列,对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2 铁矿石资源辽宁省铁矿石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辽西南、辽宁西部和辽东地区。
辽西南地区是辽宁省重要的铁矿石产区,主要矿种为褐铁矿和磁铁矿。
辽宁省是中国重要的铁矿石生产基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品位和丰富的储量。
2.3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辽宁省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辽东地区。
辽东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区,主要油气田有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
辽东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对辽宁省和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4 盐资源辽宁省盐资源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辽西和辽东两大盐区。
辽宁省盐产业以海盐和采矿盐为主,其中采矿盐主要分布在辽西无棣、牛庄、大洼等地。
盐产业是辽宁省的传统产业之一,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3. 辽宁矿产行业发展现状3.1 产业规模扩大辽宁省矿产行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辽宁省矿产行业的产值和利润不断增加。
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盐等矿产资源的产量和销售量均呈上升趋势,对辽宁省经济的贡献度不断提升。
3.2 技术创新升级辽宁省矿产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矿产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矿产品可持续发展。
3.3 产业结构调整辽宁省矿产行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动矿产产品升级换代。
附件18:吉林省矿产资源情况一、吉林省矿产资源概况吉林省地处东北腹地,纵跨古亚洲和滨太平洋成矿域,成矿条件好。
松辽盆地为国家主要含油气盆地之一,辽东——吉南成矿带,是全国重点成矿区带之一。
吉林省已发现158种矿产,占全国237种矿产的66.6%;有查明储量的矿产115种,占全国226种的50.8%。
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能源矿产主要分布在松辽盆地;煤主要分布在延边、白山、长春、吉林、通化等山前地带和山间盆地之中;金属、非金属矿产、地热和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区,其中铁矿主要分布在敦化、八道江、江源、桦甸等地,金矿主要分布在桦甸、敦化等地,硅藻土主要分布在长白、临江等地,硅灰石分布在梨树和磐石等地。
吉林省优势矿产为油页岩、镍矿、金矿、硅灰石、硅藻土、火山渣、陶粒页岩、矿泉水等。
截止到2013年底,吉林省现有矿山1791个,年产矿石量12145万吨,工业总产值201.24亿元。
其中,能源矿山199个,金属矿山223个,非金属矿山1316个,矿泉水等企业53个。
吉林省矿产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通化、白山、延边、吉林),拥有矿山1166个,年产矿石量7390万吨,工业总产值171.20亿元。
二、吉林省东部矿产资源利用情况吉林省东部(白山、通化、延边、吉林)矿产资源品种较为齐全,总量也比较丰富。
已发现矿种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水气矿产等,有大型铁矿床3处、大型金矿3处,浮石、耐酸安山岩、冰洲石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镍、钼、矿泉水、煤炭、橄榄宝石、红柱石、泥炭、金、铁、硅藻土、沸石等在全省矿产资源储量中占有重要地位。
吉林省东部现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达33种,矿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已开发利用的能源矿产有煤炭、油页岩、地热;金属矿产有铁、铜、铅、锌、钼矿等;非金属矿产有石灰岩、大理岩、硅灰石、硅藻土等;水气矿产有矿泉水。
矿山矿区采矿回采率:煤矿矿山为60%-95%,贵金属矿山为85%-95%,其它固体矿产资源矿山一般为80%以上,选矿回收率一般在6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