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控制工程造价措施教案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4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工程造价的构成及其计算方法。
3. 熟悉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4.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水平。
教学重点:1. 工程造价的构成及其计算方法。
2. 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教学难点:1. 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
2. 工程造价控制与施工管理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材、教学案例和教学视频。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工程造价?工程造价控制有什么重要性?2.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概念。
二、讲授新课1. 工程造价的构成(1)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2)建筑安装工程费用(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2. 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1)单价法(2)实物法(3)综合单价法(4)清单计价法三、案例分析1. 选择典型工程案例,分析工程造价的构成和计算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一个简单工程的造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工程造价的构成和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工程造价控制与施工管理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1. 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则(1)合法性原则(2)合理性原则(3)效益性原则(4)动态管理原则2. 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措施(1)优化设计方案(2)加强合同管理(3)严格控制材料采购(4)加强施工管理三、案例分析1. 选择典型工程案例,分析工程造价控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工程造价控制的具体措施。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工程造价控制的论文。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工程造价控制有了全面的认识。
《工程造价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
2. 掌握工程造价的构成和计算方法。
3. 熟悉工程预算编制和决算的基本要求。
4. 了解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手段和行业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工程造价管理基本概念1.1 工程造价的定义1.2 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则1.3 工程造价管理的流程2. 工程造价的构成2.1 直接成本2.2 间接成本2.3 利润和风险3. 工程造价计算方法3.1 工料单价法3.2 综合单价法3.3 全费用综合单价法4. 工程预算编制4.1 预算编制的原则和依据4.2 预算编制的程序和步骤4.3 预算编制的方法5. 工程决算5.1 决算的概念和作用5.2 决算的程序和步骤5.3 决算的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工程造价计算方法和预算编制技巧。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提高工程造价管理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工程造价管理》2. 课件:PowerPoint 文件3. 案例资料:实际工程项目案例4. 计算软件:工程造价计算工具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工程造价管理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表现和能力提升。
4.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工程造价管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4课时:工程造价管理基本概念和原则第5-8课时:工程造价的构成和计算方法第9-12课时:工程预算编制第13-16课时:工程决算第17-20课时: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手段第21-24课时:行业发展趋势及实践应用七、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实际案例,引出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2)了解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和计价依据;(3)能够分析工程造价案例,提高工程造价控制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工程造价计算和分析能力;(2)学会运用工程造价相关软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兴趣和热情;(2)树立正确的工程造价观念,认识到工程造价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工程造价基本概念与构成要素(1)工程造价的定义;(2)工程造价的构成要素: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等。
2. 工程造价计价方法(1)定额计价法;(2)清单计价法;(3)全费用综合单价法。
3.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1)工程定额;(2)工程量清单;(3)工程造价信息。
4.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方法(1)案例选取与分析;(2)工程造价计算与分析;(3)工程造价控制与优化。
5. 工程造价软件应用(1)工程造价软件介绍;(2)软件操作演示;(3)实际案例操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工程造价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的兴趣。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计价方法和计价依据,演示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的过程。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软件应用:介绍工程造价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进行软件操作演示,让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总结与反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提问、讨论等。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教案一、引言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指在建筑项目的全过程中,通过合理的预算编制、成本管理和费用控制等手段,实现建筑工程成本的合理控制,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并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风险。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员全面了解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培养他们的造价控制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流程和方法;3. 熟悉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和费用控制的基本技巧;4. 能够应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概述1.1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定义和目标1.2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意义和影响因素1.3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则2.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2.1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流程2.2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技巧2.3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注意事项3.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3.1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3.2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流程3.3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方法和工具4. 建筑工程费用控制4.1 建筑工程费用控制的原则和方法4.2 建筑工程费用控制的技巧和工具4.3 建筑工程费用控制的实施步骤5.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实践案例分析5.1 案例一: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实践5.2 案例二:某商业综合体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实践5.3 案例三:某公共设施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实践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帮助学员建立知识框架。
2.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员了解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在实践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相关问题。
4. 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员根据给定案例进行分析和撰写分析报告,加深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通过学员的参与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评估其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分:针对学员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组成以及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兴趣,树立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1. 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2. 工程造价的组成3. 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1. 工程造价的组成分析2. 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实际工程案例3. 工程造价计算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工程造价专业的背景和就业前景。
2. 提出问题:“什么是工程造价?它包括哪些内容?”二、讲解工程造价基本概念1. 解释工程造价的定义。
2. 举例说明工程造价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三、分析工程造价的组成1. 教师展示工程造价的组成结构图。
2. 分析工程造价的组成要素,如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利润等。
3. 讨论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四、讲解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1. 介绍工程造价计算的基本方法,如清单计价法、定额计价法等。
2. 以实际工程案例为例,讲解计算方法的具体应用。
五、课堂练习1. 教师提供实际工程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计算任务。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回顾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组成和计算方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工程造价基本概念、组成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二、深入讲解工程造价计算方法1. 以实际工程案例为基础,详细讲解清单计价法和定额计价法的具体应用。
2. 分析两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掌握适合不同工程项目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提高工程造价计算的准确性?”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
四、实际操作练习1. 教师提供实际工程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造价计算。
2. 学生分组完成计算任务,并互相检查结果。
《工程造价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工程造价管理的流程和方法。
3. 了解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4. 培养学生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和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工程造价的定义和组成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和原则2. 工程造价管理的流程和方法工程造价管理的流程和步骤工程造价管理的常用方法和技术3. 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和作用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和作用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和实例4. 工程造价管理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阐述,让学生理解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分享,让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管理的流程和方法。
2. 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让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小组项目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和素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和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评估学生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和项目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以及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流程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评估学生小组项目的研究成果和报告质量,以及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和参考书籍《工程造价管理》教材或相关书籍,用于学生自学和参考。
2. 案例分析和实例分享提供相关的案例分析和实例分享,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工程造价管理的流程和方法。
3. 网络资源和学习平台利用网络资源和学习平台,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资源,帮助学生深入研究和探索工程造价管理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六、教学资源(续)4. 软件工具和模拟数据提供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软件工具,如项目管理软件、造价计算工具等,让学生能够实际操作并进行实践。
提供模拟数据和案例,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实践能力。
《工程造价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作用。
2. 掌握工程造价管理的流程和方法。
3. 熟悉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 提高学生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概念1.1 工程造价的定义1.2 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2. 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则2.1 合法性原则2.2 完整性原则2.3 准确性原则2.4 动态控制原则3. 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3.1 提高投资效益3.2 促进工程建设质量3.3 规范建筑市场秩序4. 工程造价管理的流程4.1 工程造价预测4.2 工程造价审核4.3 工程造价控制4.4 工程造价分析与评价5. 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法5.1 参数法5.2 清单计价法5.3 工程量清单计价法5.4 动态清单计价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作用、流程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工程造价管理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过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造价管理操作,提高实际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工程造价管理》2. 课件: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作用、流程和方法。
3. 案例资料:典型工程造价管理案例。
4. 实践项目:安排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造价管理项目。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工程造价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
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工程造价管理项目中的表现。
4.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
3. 授课顺序:先讲解基本概念和原则,再进行流程和方法的学习,进行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作用、流程和方法。
《工程造价管理》教案第一章:工程造价管理概述1.1 工程造价的定义与分类1.2 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与原则1.3 工程造价管理的流程与方法1.4 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工程造价的构成与计算2.1 工程造价的构成要素2.2 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2.3 工程造价的计算案例分析2.4 工程造价计算的注意事项第三章:工程预算编制与管理3.1 工程预算的定义与作用3.2 工程预算的编制方法与步骤3.3 工程预算的管理与控制3.4 工程预算的调整与变更第四章: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4.1 工程招投标的概述与流程4.2 工程招投标文件的编制与评审4.3 工程合同的类型与内容4.4 工程合同的管理与履行第五章:工程造价控制与审计5.1 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与方法5.2 工程造价控制的要点与措施5.3 工程造价审计的定义与作用5.4 工程造价审计的程序与要求第六章:工程量清单计价与造价控制6.1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与分类6.2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与步骤6.3 工程造价控制策略与措施6.4 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的应用第七章:工程项目投资估算与风险管理7.1 项目投资估算的定义与作用7.2 项目投资估算的方法与技巧7.3 项目投资风险的识别与管理7.4 项目投资估算案例分析第八章:工程造价咨询与计价规范8.1 工程造价咨询的业务与资质8.2 工程造价咨询规范与流程8.3 工程造价咨询案例分析8.4 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趋势第九章:工程结算与决算9.1 工程结算的定义与作用9.2 工程结算的方法与程序9.3 工程决算的定义与内容9.4 工程决算的编制与审查第十章: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10.1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意义与需求10.2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结构10.3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实施10.4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工程造价的定义与分类:理解工程造价不仅仅是建设成本,还包括其他相关费用,如设计费、监理费等。
工程造价计价原理教案设计教案标题:工程造价计价原理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使学生能够理解工程造价计价原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帮助学生掌握工程造价计价方法和计算步骤;3.促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造价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1.工程造价计价原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工程造价计价方法和计算步骤。
教学难点:1.如何将工程造价计价原理与实际工程造价计算结合起来;2.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造价计算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备课材料:教案、教材、课件等;2.学生学习材料:教材、作业本等;3.教学辅助设备:投影仪、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使用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对工程造价计价原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解工程造价计价原理(15分钟)1.介绍工程造价计价原理的定义和作用;2.解释计价原理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三、讲解计价方法和计算步骤(20分钟)1.介绍常见的工程造价计价方法,如装修工程计价方法、建筑工程计价方法等;2.详细阐述每种计价方法的计算步骤,包括材料成本计算、人工成本计算、设备成本计算等。
四、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1.提供实际工程项目的案例,并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计价分析和计算;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决方案和计算结果。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布置课堂练习题,并给予一定时间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2.批改练习题,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六、总结与提升(5分钟)1.回顾课堂内容,总结工程造价计价原理的核心要点;2.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应用该知识。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工程项目的计价实践,提高对工程造价计价原理的理解;2.鼓励学生多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和论文,拓宽对工程造价计价原理的了解深度。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2.批改课堂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工程造价计价原理的掌握情况;3.收集学生的反馈和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解答。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程造价的概念和组成;(2)掌握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和步骤;(3)能够分析工程造价案例,提高工程造价控制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会运用工程造价相关知识,对案例进行合理分析;(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工程造价工作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3)认识工程造价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提高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工程造价概述(1)工程造价的概念;(2)工程造价的组成;(3)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
2.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方法(1)案例分析的基本步骤;(2)案例分析的注意事项;(3)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工程造价的概念和组成;(2)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3)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2)案例分析的注意事项;(3)运用相关知识对案例进行合理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2. 投影仪或白板;3. 案例分析相关的资料和数据;4. 教学课件或教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工程造价的概念和重要性;(2)引导学生思考工程造价的组成和计算方法;(3)提问学生对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的了解。
2. 讲解工程造价的概念和组成(1)通过课件或教案,讲解工程造价的定义;(2)详细介绍工程造价的组成,如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等;(3)举例说明工程造价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讲解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1)介绍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如工料单价法、综合单价法等;(2)解释各种计算方法的原理和步骤;(3)通过案例,演示工程造价的计算过程。
4. 案例分析(1)给出一个工程造价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3)要求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汇报。
课程名称:工程造价与管理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教师:XX授课时间:2023年X月X日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组成及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造价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1. 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 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工程造价计算中的复杂因素分析。
2. 不同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工程造价?它在工程建设中有什么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工程造价与工程建设之间的关系。
二、基本概念与组成1. 讲解工程造价的定义:工程造价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实现工程建设目标,所需投入的各种资源的货币表现。
2. 分析工程造价的组成:包括建筑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设备工程造价等。
3. 讲解不同组成在工程造价中的比重和作用。
三、计算方法1. 介绍工程造价计算的基本方法:预算定额法、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综合单价法等。
2. 详细讲解预算定额法的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讲解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4. 讲解综合单价法的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案例分析1. 分析一个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工程造价计算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讨论在计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五、课堂练习1. 发放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组成和计算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2.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在课堂练习环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指导。
4. 课后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对工程造价学习的兴趣和需求,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天津大学本科生课程教案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课程教案天津大学本科生课程教案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课程教案天津大学本科生课程教案第三章工程计价依据(4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工程计价的具体依据。
熟悉定额体系的具体分类及人工、材料、机械定额的基础,明确预算、施工、概算定额等的内容及它们在工程不同阶段的具体应用。
二、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对工程定额体系的学习。
难点在于工程定额体系种类繁多,概念容易混淆。
三、本章内容(一)工程计价依据概述工程计价是工程成本规划和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科学含义是:在工程项目的实施建设的各个阶段,根据不同的目的,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等手段,对特定工程项目的造价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预测、优化、计算、分析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1.工程技术文件工程技术文件包括设计图纸、标准、规范等内容,是反映工程估计对象——建设工程的规模、内容、标准与功能等情况的综合文件。
根据工程技术文件,可以对工程的分部组合(即工程结构)作出分解,得到计价的基本项目。
依据工程技术文件及其反映的工程内容和尺寸,才能测算或计算出工程实体数量,得到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
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工程技术文件,也依据不同的技术文件进行。
(1)项目决策阶段,包括项目意向书、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等阶段,工程技术文件表现为项目策划文件、功能描述书、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此阶段的工程计价,主要依据上述工程技术文件进行编制。
(2)初步设计阶段,工程技术文件主要表现为初步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资料。
此阶段的工程计价,主要以初步设计图纸等有关设计资料作为依据。
(3)施工图设计阶段,随着工程设计的深入,工程技术文件又表现为施工图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施工图纸、结构施工图纸、设备施工图纸和其他施工图纸和设计资料。
因此,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程计价,即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必须以施工图纸等有关设计资料为依据。
(4)工程招标阶段,工程技术文件表现为招标文件、建设单位的特殊要求天津大学本科生课程教案以及相应的工程设计文件等内容,此阶段的工程计价包括投标报价等。
教案所在单位课程名称工程造价管理授课教师《工程造价》教案内容一、章节内容:第一章工程造价及管理的基础知识二、课时:5学时三、教学目的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工程造价的概念及特征;认识工程造价的组成成分;熟悉工程造价管理的思想;了解工程造价的构成和计价依据.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工程造价的构成;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
本章难点: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六、教学过程设计1. 为什么要学习本课,本课的性质、任务、内容,本课的学习方法以及教学安排与要求;2.第一节工程造价的含义及特点(1)提问:什么是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的直意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
这理所说的工程泛指一切建设工程,它的范围及内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房屋建筑、公路、铁路、桥梁、电力设施等)。
工程造价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进行某种工程建设预期或实际花费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
第二种含义:工程造价是指工程价格,即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
所谓工程造价的两种含义是从不同角度把握同一事物的本质,对建设工程的投资者来说工程造价就是项目投资,是“购买”项目付出的价格;对承包商来说,工程造价就是他们作为市场供给主体出售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或是指特定范围的工程造价,如建筑工程造价。
(2)引入工程造价的特点1、大额性2、个别性3、动态性4、兼容性5、层次性重点介绍工程造价的层次性.基本建设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对工程进行管理和确定工程造价,需将基本建设的项目进行逐层划分,使其成为能够进行定量计算的单元,一般将其划分为五个层次: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
举例:(3)介绍工程造价的计价特征1、单件性计价特征—每项工程都必须单独计算造价2、多次性计价特征—一项工程的实际造价是经过多次计算最终得到。
3、组合性特征—-其计算过程和计算顺序是:分部分项工程单价→单位工程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建设项目总造价。
工程造价大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掌握工程预算、决算的基本方法;2. 掌握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和计价原则,能够准确进行工程量计算;3. 了解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律法规,掌握工程造价控制的策略与措施。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工程造价软件进行工程预算和决算的编制;2. 培养学生独立编制工程量清单、进行工程量计算的能力;3. 培养学生分析工程造价案例,提出合理控制措施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造价专业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诚信、敬业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造价编制与控制能力。
学生特点:大学三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将来从事工程造价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工程造价基本概念:工程造价的定义、组成及分类;教材章节:第一章 工程造价概述2. 工程预算与决算:预算的编制方法、程序及内容;决算的基本概念、编制与审核;教材章节:第二章 工程预算与决算3. 工程量清单编制与计价:工程量清单的组成、编制方法及计价原则;工程量计算方法;教材章节:第三章 工程量清单编制与计价4. 工程造价控制策略与措施: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措施;案例分析;教材章节:第四章 工程造价控制5. 工程造价软件应用:介绍工程造价软件的功能、操作及应用;教材章节:第五章 工程造价软件应用6. 工程造价法律法规: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关法律法规解读;教材章节:第六章 工程造价法律法规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2周:工程造价基本概念;2. 第3-4周:工程预算与决算;3. 第5-6周:工程量清单编制与计价;4. 第7-8周:工程造价控制策略与措施;5. 第9-10周:工程造价软件应用;6. 第11-12周:工程造价法律法规。
设计控制工程造价措
施
设计控制工程造价措施
1.1控制工程造价措施
为使本工程的造价得到有效控制,我公司设计室将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均实行投资分解,掌握好建设标准,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协助顾客共同努力,使工程投资得到有效控制,使本工程能达到最佳效益水平。
在施工中技经人员密切配合业主实施造价控制,使拟定的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落实到工程建设全过程。
对设计中的所有过程均应采取行而有效的控制措施.
1.1.1认真执行限额设计的控制指标。
配合业主做好设备材料的招投标工作,认真编制技术条件书。
1.1.2 配合业主做好施工招标工作,力求工程量准确,造价合理。
1.1.3 做好业主的技术参谋和技术管理的桥梁工作,加强同监理的配合协调,及时处理现场发生的各类问题。
1.1.4 分析本工程远近景规划及分期建设情况,积极提出有关的合理化建议,在征得业主同意后,将配合进一步调整工程建设方案和过渡接线等。
1.1.5 重视以往工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及质量信息,避免相同的问题在本工程中重复发生。
1.1.6 重视对新技术的收集和学习,积极采用行而有效的新方法、新思路,开发新程序,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
1.1.7严格遵循相关规程规范和项目业主的相关要求开展设计,设计工作需达到相关的设计深度要求;设计参数的选取应有章可循,设计方案的论证和比选
应尊重客观实际,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项目自身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之间的平衡,保证项目与环境之间良好的互适应性。
1.2 工程造价优化的方法和措施
优化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创优秀设计工程的前提,因此无论在方案、系统布置、设备材料选型等方面,都将进行多方案比较、择优选用。
通过设计优化,作到工艺先进、施工运行方便、经济效益显著。
我公司设计室计划在以下几个设计控制点进行设计优化,确保工程投资控制。
1.2.1 合理优化路径:我公司设计室将针对本次招标工程的可研路径制定优化方案,通过图上分析和现场踏勘收资工作,经过向路径所经市、县、区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汇报路径的具体走向,征求其对路径走向的意见,掌握本工程的基本情况,并根据现场收资踏勘工作中重点对沿线地形、地貌、交通运输、气象条件、线路覆冰、邻近电力线设计及运行、导航台、无线电台、矿点及城镇规划等情况的调查,合理的进行冰区划分,在1/5万的地形图,对全线路径进行了细化和局部优化调整。
并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要求,综合考虑施工、运行、交通条件和线路长度等因素,进行多方案比较,使线路路径走向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1.2.2尽可能地搜集掌握工程所在地及线路沿线砂石料资源、产地、产量、质量及价格、交通运输条件等信息,了解沿线房屋拆迁、林木砍伐,青苗赔偿和坟墓迁移的面积及有关规定、赔偿标准和计算办法;认真细致地做好野外测量及地质勘察工作;核实沿线的森林长度、树种情况、跨越数量、民房拆
迁量、电力线改造、封闭采石场等情况,尤其需落实森林及民房拆迁的有关情况;
1.2.3 优化基础设计:采用高低腿基础相结合的方法,避免大开挖,尽量减少对自然植被的破坏。
采用高塔跨越森林的方式,减少森林砍伐。
1.2.4 优化杆塔设计:在杆塔型选型中,尽量选择占地面积小,耗钢量少的铁塔,在部分特殊地区采用全方位不等高塔,满足环境要求。
1.2.5优化变电站土地使用率: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提高变电运行的自动化水平,减小运行维护工作量达到无人或少人值班要求,有效减小控制室、生辅间的面积,大大减小控制等二次电缆的用量,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