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豪华婚礼光绪婚礼全过程超详细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19.48 KB
- 文档页数:12
清朝皇帝大婚流程
清朝皇帝大婚流程:
一、提前准备
1、贴春联: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以示欢腾。
2、扫尘:把嫁离府打扫干净,作为婚礼当天的装饰。
3、婚庆物品:准备橱牌、礼箱、灯泡等婚庆物品,准备新郎新娘的婚服礼褂。
4、征得皇上同意:新郎新娘必须领奉征得皇上的同意才能够结婚。
二、开始举行
1、驿卒通报:新郎新娘家要派驿卒出个通报,就向别的村镇宣布要举行婚礼的消息。
2、对婚仪式:准备完毕后,执行婚礼的仪式,把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向天地父母谢罪表达感谢之意。
3、威武出席:皇上和贵族们都前来出席婚礼,为新人斟酒表达祝贺,
并助兴主祝仪式。
4、新郎新娘同拜:新郎新娘一起拜见父母,反复再三表达感激之情。
5、四大宾客:新郎新娘的敬客宾客,有四位宾客:布料供奉、伴郎伴娘、彩酒汤舆和食物、圣策鞍座。
6、交换词语:新郎新娘反复述说情话、宣读结婚祝福语,表示二人拥有从此永恒深爱。
7、分享喜悦:婚宴上宾客们一片祥和,新人率先食用新婚大餐尝尝美味,分享新婚喜悦。
三、婚礼完毕
1、祝福新人:宾客们为新郎新娘祝福,叮嘱二人互相关爱、情深久长。
2、送礼给宾:结束婚礼的时候,新郎新娘要送礼给宾客,真情告白自己的感激之情。
3、嫁衣送别:婚礼完毕后,新郎新娘得到新嫁衣,向宾客们送行,踏上新婚大路。
4、迎新娘:新郎新娘回到新郎家,家人朋友准备烟花、灯笼迎新娘,新郎新娘要为长辈买花祝福。
古代最豪华的婚礼
1、古代最豪华的婚礼是光绪帝大婚。
2、光绪帝大婚由西太后慈禧一手操办,于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五日,册立副都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为皇后,并册长叙15岁长女他他喇氏为瑾嫔、13岁的次女他他喇氏为珍嫔。
礼品包括随带鞍辔的文马4匹、甲胄10副、绸缎100匹、织布200匹。
绸缎包括明黄妆缎、大红妆缎、绿内缎、大红缎、绿缎各20匹。
这些换算成现银差不多2000两。
受礼以后,皇后府内还需要举行纳采宴,赏赐皇后父母饽饽桌100张、酒筵桌100席、羊119只、酒100瓶。
纳彩宴一切均由清朝内务府御茶膳房预备。
这项花费差不多需要7000多两银子。
礼物包括黄金200两、白银10000两、金茶筒1个、银茶筒2个、银盆2个、绸缎1000匹、随带鞍辔的文马20匹、闲
马40匹、驮甲20副。
赐赠给皇后祖父的礼物是:绸缎100匹、织布200匹、马4匹、鞍辔4副。
赐赠皇后父母的礼物有:黄金100两、银5000两、金茶筒1个、银茶筒1个、银盆1个、绸缎500匹、织布1000匹、马6匹、甲胄1副、弓1张、矢1簇、冬夏朝衣各1份、冬夏衣各1份、貂裘各1领、上等玲珑带1束。
赐皇后胞弟,绸缎40匹、织布100匹、马2匹、鞍辔2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耗银550万两办清末最豪华婚礼为何慈禧如此下
本
导语:清朝十二帝: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从奠基者到最后的封建王朝落幕,清朝皇帝的
清朝十二帝: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从奠基者到最后的封建王朝落幕,清朝皇帝的顺序是这十二位男性排下来的。
然而清朝末年,封建王朝的统治大权却跟慈禧太后密不可分。
作为清朝晚年的政治女强人,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五十年,建造了豪华奢侈的陵墓。
婚丧嫁娶,慈禧不仅在葬礼上穷奢极欲,就连生前主办的婚礼,也是大操大办,消耗白银数百万两,十足的豪华,不过这次的事件主人公不是慈禧,而是光绪。
光绪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前后历经三十四年。
原本皇帝的位子跟光绪没啥关系,但是他的前任,也就是慈禧太后的儿子同治皇帝,十九岁就驾崩,没留下皇位继承人。
咸丰皇帝就同治这一个儿子,这样一来咸丰一系也随之绝嗣。
不得已,慈禧决定,由醇亲王之子,也就是自己妹妹的亲生子载湉过继于咸丰帝,登基为帝,这就是光绪的登基之路。
光绪四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宫独裁,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光绪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挟制,未曾掌握实权。
生活常识分享。
清·光绪大婚图#图说清史#清·光绪大婚图2012年08月29日 13:31标签:历史文化清史艺术绘画清初顺治、康熙皇帝的大婚礼仪尚不成熟,资料也相当缺乏,至晚清时期大婚礼仪已较为完备,其中光绪帝的大婚资料最为齐全。
尤其是内务府员外郎庆宽等人所绘的《皇帝大婚图》册,用写实的笔法再现了光绪皇帝大婚的外朝礼仪全景,工笔彩绘,极为精细,给后人留下了研究清朝皇家礼仪的珍贵资料。
由于皇帝的特殊地位,用于普通百姓的婚前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在步骤和实施上发生了些许改变。
清代皇帝的婚前礼,因皇后从记名秀女中指立,不再行“问名”与“纳吉”之礼,又改“纳征”为“大征”,以表明规模宏大。
而贵为天子的皇帝,大婚不能“亲迎”,只派遣使节迎娶,称之为“奉迎”。
大婚与民婚重要的区别是在“奉迎”前举行“册立”之礼以明确皇后的身份。
因为有钦天监推定良辰吉日,所以也就没有了“请期”这个步骤。
因此,清代皇帝大婚全程包括婚前礼:纳采、大征婚成礼:册立、奉迎、合卺、祭神婚后礼:庙见、朝见、庆贺、颁诏、筵宴《皇后妆奁由东华门进宫》《皇后妆奁舆走进昭德门》婚前礼婚前礼分为纳采礼和大征礼纳采礼清代皇帝大婚,皇后的选择通过选秀女的形式,并没有像民间的订婚程序,皇家行纳采礼只是表明尊崇古礼。
历代的纳采,男家都要向女家致以薄礼。
从汉代开始,馈赠之物渐次增多,并且开始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光绪皇帝大婚的纳采礼物中主要有文马4匹(文马指披挂鞍辔的马匹,不披挂鞍辔的马匹称闲马)、鞍辔10副、甲胄10副、缎100匹、布200匹以及金银茶筒等等,这些礼物由内务府预先备办。
清朝统治者热衷骑射与尚武,所以在纳采礼物中把马匹、鞍辔、甲胄列入其中,却没有中原地区婚礼用雁代表妇从夫、顺阴阳的仪物,这应是满汉民族的差异。
纳采礼由此揭开了隆重的大婚序幕。
民间举行婚礼要选择黄道吉日,皇帝大婚事关国家盛典,更加重视吉期的选择。
揭密皇帝大婚繁琐的礼仪和奢侈的洞房——坤宁宫东暖阁说说紫禁城里的那些事儿在清代,紫禁城里最喜庆、最热闹的活动,当属皇帝大婚。
皇帝大婚的礼仪非常复杂且时间跨度长,就拿光绪大婚来说,从选后到洞房,历时104天才完成。
皇帝大婚的几个步骤纳彩礼。
皇太后与近支王公选定某女为皇后以后,皇室要向皇后娘家送订婚彩礼,称叫“纳彩”。
此阶段还要同时封后。
先由翰林院备好册文,礼部依册文造好金册、金宝,并备办马匹、甲胄、布帛等礼物。
届时鸿胪寺在太和殿正中设节案,备好礼品,有关人等站班肃立。
吉刻一到,迎亲的正副使臣行三跪九叩礼,在丹陛上跪听宣旨:“皇帝钦奉皇太后懿旨,纳某氏某女为后,命卿等持节行礼纳彩。
”宣毕,大学士进太和殿取节,交正副使。
正副使持节率迎亲仪仗出太和中门径往皇后宅第。
皇后家设节案迎奉迎亲仪仗。
摆好纳彩礼品后,在大厅中门外跪听宣旨,皇后父亲率本族子弟朝皇宫方向行三跪九叩礼。
纳彩礼成,正副使取节回宫复命。
纳彩礼后,皇宫设宴命公主、大臣命妇宴请皇后之母,外廷命大臣设宴招待皇后之父。
大征礼。
皇室备大婚礼物,派使臣送到皇后家,叫大征礼。
大征礼中包括马20匹、黄金200两、白银万两、缎千尺以及大量金银器皿。
册立奉迎礼。
前一日皇帝派人到天坛、地坛、太庙,告祀天、地、祖宗。
当日宫内布置一新,红毡铺御路,贴门神、对联,挂红灯、彩绸;銮仪卫陈设法驾卤簿、中和韶乐、丹陛大乐,太和殿内设节案、册案、宝案;太和门外阶下工部设龙亭;銮仪卫设皇后凤舆,凤舆内摆放金如意一柄;从太和门到午门陈皇后仪驾、皇后冠服等。
官员、命妇、太监朝服、彩服以待。
钦天监报:吉时到,奉迎礼开始。
皇帝出宫先到慈宁宫向皇太后行礼,而后赴太和殿升座。
奏中和韶乐和丹陛大乐,钟鼓齐鸣,三鸣鞭,迎亲正副使上丹陛北跪听宣旨。
宣旨毕,大学士入殿捧节授正使。
正使持节捧册宝由中门出,置册宝于龙亭内。
三鸣鞭,皇帝起座还宫。
正副使持节率迎亲仪仗出太和门,经大清门径赴皇后宅第。
(皇帝是不会亲自到皇后家迎娶的,会派正副特使代劳,称为奉迎。
皇室婚礼流程皇室婚礼是一场隆重而庄重的仪式,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皇室婚礼的流程。
首先,在婚礼前几个月,皇室成员往往会召开会议,确定婚礼的日期和地点。
随后,告示会被发出,公告将要举行婚礼的消息。
这个公告会在各种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发布,向全世界传递喜讯。
在婚礼的前几天,皇室成员和嘉宾开始陆续抵达婚礼举办地。
他们会住在一些特定的宾馆或宫殿里,享受完美的服务。
然后,在婚礼当天的清晨,婚礼的筹备工作就开始了。
各类工作人员开始布置婚礼现场,将鲜花和装饰品摆放得整整齐齐。
随着黄昏的临近,嘉宾们开始陆续抵达婚礼现场。
他们会经过严格的安检程序,并根据自己的身份被分配到相应的座位。
当所有嘉宾就座后,皇室成员穿着华丽的礼服和西装出现。
他们会列队走过婚礼现场,接受嘉宾们的祝福和掌声。
接着,新郎新娘会在特殊的轿车中抵达婚礼现场。
他们会走过红地毯,向全世界展示他们的美丽与幸福。
新娘通常会穿着一件华丽的白色婚纱,而新郎会穿着一套绅士的礼服。
随着乐队的演奏,新郎新娘走到主持人的面前。
主持人会主持整个仪式,并祝福他们的婚姻幸福美满。
在仪式过程中,新郎新娘会交换婚戒,并互相发表誓言。
这个时刻是整个婚礼中最为庄重和温馨的时刻。
接着,主婚人会为新郎新娘进行宣誓。
这个宣誓是整个仪式的重要环节,它象征着新郎新娘对彼此的忠诚和坚定。
婚礼的高潮时刻当然是交换亲吻。
在婚礼的最后阶段,新郎新娘会亲吻庆祝他们的婚姻。
婚礼结束后,嘉宾们会前往举行婚宴的地方,共同庆祝这一特殊的时刻。
这个婚宴通常会是一场盛大的晚宴,烛光、美食和美酒会丰富嘉宾们的味蕾。
婚礼的仪式结束了,但庆祝的气氛还会继续。
一些特殊的活动和表演会进一步为这个特殊的日子增添喜庆和娱乐。
整个皇室婚礼流程隆重而庄重,充满了喜庆和仪式感。
它不仅仅是一场婚礼,更是一次庆祝爱情和家庭的盛宴。
因此,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并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古代大户人家婚礼流程
嘿,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古代大户人家那热闹非凡的婚礼流程,可有意思啦!
你知道吗?这婚礼一开始呀,得先有媒妁之言。
就是得有那能说会道的媒人,在两家之间来回跑,把双方的情况都给说清楚。
要是两家都觉得不错,这婚事就算是有个开头啦。
然后就是问名啦。
女方家把闺女的生辰八字给男方家,男方家再找个厉害的算命先生,看看两人八字合不合。
要是合,那可真是皆大欢喜。
再往后就是纳吉。
要是八字没问题,男方家就又得派人去女方家告知好消息,还得送些小礼物,表示这婚事定下啦。
接着是纳征。
这时候男方家就得拿出真金白银、绫罗绸缎这些贵重的聘礼,送到女方家,这可不能小气哟。
然后就到请期啦。
男方家选个良辰吉日,征得女方家同意,这日子就算定下来了。
终于到了迎亲这一天,那场面,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新郎穿着大红喜袍,骑着高头大马,带着迎亲队伍去女方家。
新娘这边呢,也是早早起来梳妆打扮,凤冠霞帔,美若天仙。
等新郎到了,还得经过一系列考验才能把新娘接走。
接到新娘回男方家,还有跨火盆、拜天地这些环节。
那拜天地的时候,可是要认认真真,感谢天地的成全。
就是入洞房啦,这对新人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中,开始他们幸福的新生活。
怎么样,古代大户人家的婚礼是不是特别有趣,特别隆重?。
1889:光绪大婚·慈禧归政·政治投机1889年度事件:光绪大婚,慈禧归政本年,光绪帝已然十八岁,终于获得慈禧恩准,得以举行结婚大典。
清朝皇帝多在14-17岁之间成婚。
光绪迟迟未婚,背后的原因显而易见——成婚即意味着彻底成年,成年即意味着慈禧太后必须结束所谓的“训政”,归政交权。
于是乎,光绪皇帝成了有清一代最晚婚的皇帝。
1889年皇帝的大婚乃是拖到不能再拖的结果。
与大婚典礼同时筹备的亲政典礼,同样也是老太后拖无可拖的结果。
从这一年开始,光绪皇帝开始正式接触帝国的最高权力,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严重影响晚清政治走向的“帝党”与“后党”之间的党争拉开了序幕。
帝后党争:小孩班与老母班尽管慈禧早在上一年五月便不定期地入住专供其“退休”后颐养天年的颐和园,以示自己归政皇帝乃是出自真情实意。
但随后粗暴地内定自己的侄女为光绪皇后,则已明确表示老太后决不会从帝国政治生活的最高舞台上退出。
所有展示“真心归政”的行为,不过是婊子欲立牌坊之举罢了。
【宁寿宫的权力隐喻】归政后的慈禧,按照惯例应该住在慈宁宫——慈宁宫是专供先皇们的遗孀们居住的地方。
从孝庄皇太后开始,慈宁宫就一直是历代皇太后、太妃和太嫔们了却残生之所。
慈禧不想去慈宁宫,她看中的是宁寿宫。
宁寿宫有它自己独特的权力隐喻。
此宫始建于康熙年间,后乾隆皇帝对其进行了改造,目的是打造一个自己归政之后的养老之地。
但乾隆85岁退居太上皇之后,并没有入住宁寿宫。
理由是他觉得自己身体还很硬朗,还可以继续留在养心殿主持朝政。
对此,乾隆皇帝曾有一段说辞:“(朕)寿跻八十开五,精神康健,不至倦勤,天下臣民以及蒙古王公、外藩属国,实皆不愿朕即归政。
……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理?仍当躬亲指教。
”意思很明白,归政是归政了,但朝廷的最高权力和政务的最后决策权,仍然还在乾隆手中。
大臣们也很合作,立即纷纷联名上奏请愿,要求皇帝一定要在100岁之后再正式将权力移交给新皇帝。
皇室婚礼流程皇室婚礼一向是备受关注的盛事,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电视荧幕上,皇室婚礼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盛大仪式。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皇室婚礼的流程,让您更加了解这一庄严而浪漫的仪式。
首先,皇室婚礼通常在皇室成员的宫殿或教堂举行,这个场地的选择往往具有象征意义,例如新人的爱情故事或家族传统。
在婚礼当天,嘉宾们会在预定的时间前往场地,等待新人的到来。
随后,新娘会在精美的婚纱和头纱的衬托下,由她的父亲或其他家族成员陪同走向教堂的中央。
这一时刻往往是婚礼中最令人期待的时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新娘身上。
而新郎则会在教堂的另一侧等待着新娘的到来。
接着,仪式开始。
皇室婚礼的仪式通常由教会的牧师主持,根据皇室的传统和信仰进行。
在仪式中,新人会进行誓言和交换戒指的环节,这是婚礼中最为庄严和感人的时刻。
随后,新人会进行祈祷和领圣餐的仪式,这是皇室婚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一环节,新人会接受上帝的祝福,祈求幸福和美满的婚姻生活。
接下来,新人会进行新婚誓词的宣誓,这是对彼此的承诺和信任,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和祝福。
在这一时刻,新人会表达出对彼此的爱意和责任,让在场的嘉宾们为他们的爱情祝福。
最后,仪式结束后,新人会在教堂的门口接受嘉宾们的祝福和祝福。
随后,他们会乘坐华丽的马车或轿车前往皇宫或其他指定场所,举行婚礼宴会和舞会。
在这一场盛大的宴会中,新人和嘉宾们会共同庆祝这一美好的时刻,留下美好的回忆。
总的来说,皇室婚礼的流程充满了庄严和浪漫,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仪式感和神秘感。
通过这篇文档,希望您能更加了解皇室婚礼的流程,感受到这一庄严而美好的仪式。
愿每一对新人都能在婚礼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美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光绪皇帝的婚礼是什么样的?婚礼共花了多少钱导语:清代皇帝大婚比历代皇帝奢华更甚,是极尽奢侈铺张的。
清德宗光绪帝是清代正常举办大婚的最后一个皇帝,目前所存资料比较齐全,可以作一些透清代皇帝大婚比历代皇帝奢华更甚,是极尽奢侈铺张的。
清德宗光绪帝是清代正常举办大婚的最后一个皇帝,目前所存资料比较齐全,可以作一些透视与分析。
光绪帝的大婚典礼在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正月二十七日举行,时年19岁。
这次大婚,共花费银550万两。
其中,各种“外办”耗费,共为105万余两,占大婚开支总额的20%左右;而由“内办”的帝、后应用冠服、朝珠、钿钗、金银珠宝玉器,嫔位所用器物,皇后妆奁(妆奁是指女子梳妆用的镜匣,借指嫁妆。
),以及后嫔铺宫应用的金银器皿等,共为银400万两以上,占总耗费的80%左右。
这些银两主要是从各省、各税关指派筹备的,是从全国搜刮来的民脂民膏。
虽然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对筹办光绪大典曾假腥腥地说:“国家经费有常,目下整顿武备,需款孔多,各省时有偏灾,尤宜体念民艰,爱惜物力,朝廷躬行节俭,为天下先,该大臣等,务当仰体崇实黜华之意,严饬承办各员,认真原理,不准稍涉浮冒。
”但实际做法则完全相反,大婚典礼的经费,不但没有“节俭”下来,反而逐步加码。
光绪十三年五月二十日慈禧明降懿旨,光绪大婚应需款项,“着户部先行筹划银二百万两”,各省“预为指派二百万两”。
半年之后,光绪十四年正月十七日总管内务府大臣福锟面奉懿旨:“办理大婚之款四百万两尚不敷用,着户部再行筹拨一百万两”。
九月二十六日又奉旨“续行筹拨五十万两”。
三次共筹拨银550万两。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生活常识分享。
史上最豪华婚礼——光绪婚礼全过程超详细解读紫禁城里最喜庆、最热闹的活动,就是皇帝大婚。
终清一代,在紫禁城内举行大婚典礼,同时册立皇后的只有顺治、康熙、同治、光绪这四位幼年即位的皇帝,其中,光绪皇帝的婚礼是最盛大的一次。
1889年光绪皇帝在紫禁城举办婚礼礼,从选后到洞房,整整历时104天,共花费了550万两白银,这场奢华的婚礼都有哪些过程,场面到底如何呢?通过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套《大婚典礼全图册》来揭示光绪大婚的情景。
《大婚典礼全图册》共分为八册,由清代宫廷画家庆宽等人绘制,它以连环画的形式记录了光绪皇帝迎娶皇后的全过程。
这八册画作包括第一册《皇后出宫至邸图》,第二册《纳采礼筵席图》,第三册《大征礼图》,第四册和第五册均为《皇后妆奁图》,第六册《册立奉迎图》,第七册《皇后凤舆入宫图》,第八册《礼节图》。
这部图册所画人物众多,重要人物均标注了官职,因此很容易辨识画面的内容。
这样的巨幅画作井然有序,并不显得繁乱。
可见,画师们深厚的绘画功底。
在没有照相机和摄像机的年代,记录这样盛大的场景,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在清朝近300年的历史中,只有顺治、康熙、同治和光绪四位皇帝的婚礼是在紫禁城里举行的,这是因为他们幼年登基,到了成婚年龄自然就在皇宫里举行婚礼了。
如果皇太子在继位之前已经结婚了,那么登基以后就只能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
虽说光绪皇帝在紫禁城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但他的婚姻并不能自己做主,而是由慈禧太后包办,这其中就包含着慈禧的政治野心。
据记载,皇后的人选经过层层选拔,最后只剩下五人,其中包括慈禧侄女叶赫那拉氏静芬,珍妃姐妹俩,还有另外一对姐妹。
一开始,慈禧假意让光绪皇帝自己挑选,并递给光绪一个如意,告诉他,把如意交给谁,谁就是未来的皇后。
光绪皇帝早知慈禧的安排,可是在最后关头光绪却犹豫起来。
当走到珍妃面前时,试图要把如意交到她手里,正在此刻,慈禧突然大叫皇帝。
光绪一惊,还没等回过神来,太监便走上前去,把光绪带到慈禧侄女的面前,把如意交到了叶赫那拉氏手中。
光绪和珍妃尽管这不是光绪皇帝想要的结果,但是这场盛大的结婚典礼还是要如期举行的。
《大婚典礼全图册》完整记录了这场皇家婚礼的全过程,从婚前礼开始,光绪皇帝大婚的一系列仪式就正式启动了。
婚礼的全过程包括:婚前礼——纳采、大征;婚成礼——册立、奉迎、合卺、祭神;婚后礼——庙见、朝见、庆贺、颁诏、筵宴。
下面我们简要择取画册中的几幅,来细读那些繁冗的礼制吧。
婚礼前翻开《大婚典礼全图册》第一册可以看到,光绪十四年,也就是1888年农历十月初五,叶赫那拉氏静芬乘坐八人抬的孔雀顶大轿出宫回到家中,等待皇帝的正式迎娶。
她的父亲八旗副都统桂祥已经率领家人跪在大门外迎接,虽然这段时间叶赫那拉氏静芬住在娘家,但是由宫里派来的太监服侍,只等纳采礼和大征礼的举行,这两个礼就相当于民间的订婚礼和过彩礼。
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初二,纳采礼即将举行,当天上午,皇帝钦命的正副使先来到太和殿,领光绪皇帝的旨意,并接受代表皇帝行事的金节,然后率领仪仗队前往桂祥的府邸。
仪仗队来到桂祥家以后,将装有纳采礼的龙亭停在门外,桂祥本人则在厅门外双膝跪地,迎接代表皇帝而来的正副使。
内务府官员将礼物取出,摆放在大厅的条案上。
仪式结束后,正副使回宫复命。
傍晚时分,桂祥家张灯结彩,举办盛大的纳采宴,席上的酒菜都是皇帝赏赐的。
《皇后出宫至邸第图》一,准皇后乘舆出顺贞门。
《皇后出宫至邸第图》二,图中八人所抬为放置如意的龙亭,是走在队伍最前面的。
《皇后出宫至邸第图》三,图中的孔雀顶大轿里坐的是准皇后,走在龙亭的后面。
《皇后出宫至邸第图》五,到达地安门。
《皇后出宫至邸第图》六,档案记载:皇后出宫至邸第,届时,后父率子弟在大门外跪迎。
所有守卫官员人等敬谨轮流备差。
《皇后出宫至邸第图》七,档案记载:皇后至邸第内堂,后母等跪迎。
(从这时到正式迎娶前,准皇后与准嫔都只能由宫中派来的太监服侍,由护卫守护,不许与家人接触。
) 纳采:从《大婚典礼全图册》第二册《纳采礼筵宴图》中可以看到,桂祥家张灯结彩的喜棚里,摆满了宴桌,朝中官员全部依次而坐,享用纳采宴。
酒过三巡,以桂祥为首的众官员面向皇宫的方向跪拜,以表示对皇帝所赐酒席的感谢。
《纳采礼筵宴图》一,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初二日,午时,行纳采礼。
内务府官备文马四匹、甲胄十副、缎百匹、布二百匹、金茶筒一个、银盆二个。
(满族马上得天下,是以骑射与尚武为立国根本的民族,所以光绪大婚时的聘礼中以马匹、甲胄占有首要位置。
)《纳采礼筵宴图》四,正使受节,御仗在前引导,出太和门。
《纳采礼筵宴图》五,御仗在前引导,正使手捧金节,率仪仗队伍,前往皇后府邸。
《纳采礼筵宴图》八,仪仗队伍至皇后府邸,后父着朝服跪迎于大门外道右。
《纳采礼筵宴图》十,纳采后,父袛受,行三跪九叩礼。
赏后母宴饽饽桌二十张,酒筵桌二十席,羊二十只,酒二十瓶。
《纳采礼筵宴图》十三,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初二日,纳采礼成后,未时纳采筵宴。
按照满族的饮食传统,他们先喝奶茶,吃饽饽,然后再吃酒席。
图中为喝奶茶。
《纳采礼筵宴图》十五,鸿胪寺官引众官至堂下,以后父为首,行三跪九叩礼。
大征礼:纳采礼结束之后,接下来是皇帝大婚的另一个重要步骤,举行大征礼。
所谓大征礼就是光绪皇帝正式向桂祥家送大婚的彩礼,这份丰厚的礼物在《大清会典》中有记载,包括200两黄金,一万两白银,一个金茶筒,两个银茶筒,两个银盆,一千匹绸缎,二十匹文马等。
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初四,就是举行大征礼的日子。
在《大婚典礼全图册》第三册《大征礼图》中可以看到,光绪给准皇后的礼物用74座龙亭装载,而给准皇后娘家的礼物,则用58座采亭装载。
和举行纳采礼一样,光绪皇帝任命正副使前往桂祥家举行大征礼,浩浩荡荡的仪仗队十分壮观。
经过纳采和大征这两个重要的婚前礼之后,光绪皇帝的大婚即将进入成婚礼,这也是整个婚礼最重要的部分。
《大征礼图》一,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初四日,午时,行大征礼。
皇帝给皇后的礼物有:黄金二百两、银万两、金茶桶一具、银茶桶二具、银盆二、缎千匹、文马二十匹、闲马四十匹,驮甲二十副。
《大征礼图》四,龙亭在前,采亭在后,御仗前导,出太和门。
《大征礼图》八,至皇后府邸,后父跪迎于大门外右道。
《大征礼图》十一,赐后父后母黄金百两、金茶桶一具、银五千两、银茶桶一具、银盆一具、缎五百匹、布千匹、马六匹、甲胄一副、弓一张……;赐后弟缎四十匹、布百匹、马二匹……;赐从人银四百两。
《大征礼图》十三,御仗前导,正使持节,偕同副使出府邸,复命,后父仍跪送于大门外右道。
婚成礼册立册立时皇帝先派遣官员告祭于天地、太庙、奉先殿,然后到慈宁宫向慈禧皇太后行礼,告知将要迎娶新娘。
与此同时,太和殿前的典礼布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光绪帝向慈禧太后行过礼后,亲临太和殿阅视金册金宝,命使节持金节奉迎皇后。
使节接受金节后,光绪皇帝回到内廷乾清宫等候皇后的到来。
皇后的凤舆在16人抬护下,一同前往皇后府邸。
内务府官员早在皇后府邸提前作好了准备,由侍仪女官向皇后宣读册文宝文,皇后接过金册金宝。
最后,皇后行三跪三拜礼毕,册立大礼即告完成。
等钦天监官报告子时(二十七日凌晨)吉时一到,皇后身着龙凤同合袍,正式坐上凤舆向皇宫进发。
奉迎:册立礼结束后随即进行奉迎礼。
銮仪卫校尉把凤舆抬进内堂正中,皇后身着龙凤同合袍,头梳双髻,戴富贵绒花,福晋们用藏香熏一下凤舆和盖头,然后请皇后手执苹果、金质双喜如意,搭上红盖头上轿,向皇宫进发。
合卺、祭神:首先,皇帝皇后要坐在龙凤喜床上,面向正南方天喜方位,行坐帐礼,寓意为祈求多子。
接着,皇帝揭去皇后的盖头后,一起吃半生不熟的“子孙饽饽”(即饺子),以寓意多生子嗣,繁衍万代。
然后皇后卸去龙凤同合袍,重新梳妆,改穿朝服。
一切准备就绪,到了酉时(傍晚5-7点)皇后开始与皇帝面对面坐在坤宁宫龙凤喜床下的合卺桌前,行合卺礼。
次日一早则为祭神。
皇后捧起准备好的柴禾,交给结发萨满收存,以备祭祀时使用。
此时在坤宁宫明殿早已摆好了两张大红双喜圆桌,其上摆神位、如意、苹果、金色香饼和香斗。
皇帝皇后依次到桌前上香,行三跪九叩礼,然后回洞房稍事休息,接着再向坤宁宫的西案、北案行三跪九叩礼,在灶君前上香行三叩礼。
《大婚典礼全图册》中的第四册和第五册《皇后妆奁图》表现的就是桂祥家送嫁妆时的情景。
画中送嫁妆的队伍浩浩荡荡,绵连数里,侍卫大臣、内务府大臣率领众多侍卫在沿途领引保卫。
走在前面的挑夫已经到了乾清门广场,后面的队伍才刚刚走到东华门。
《皇后妆奁图》一(妆奁,即嫁妆),皇后妆奁共二百抬,于大婚前期分两日恭进,即正月二十四日和二十五日。
《皇后妆奁图》二,皇后的妆奁并非与民女一样由母家备办,而由皇家采办,只是走了从皇后府邸抬入皇宫的一个过场而已。
《皇后妆奁图》四,妆奁的停放处分别为坤宁宫、体顺堂、乾清宫、钟粹宫、东暖殿等处。
《皇后妆奁图》十四光绪皇帝的大婚仪式于1889年农历正月二十七举行,按照中国民间习俗,新郎要亲自去新娘家迎娶新娘,贵为天子的皇帝自己不去,而是派使臣代为前往,因此皇家的迎亲仪式也叫奉迎礼。
光绪《大婚典礼全图册》的第六册《册立奉迎图》表现的就是皇家迎亲时的情景,为了遵守古代的礼仪,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在子夜时分就来到桂祥家。
《册立奉迎图》二,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举行大婚典礼。
皇上行三跪九拜礼。
《册立奉迎图》三,皇上御太和殿。
《册立奉迎图》八《册立奉迎图》十三《册立奉迎图》十六迎亲队伍到了以后,首先要举行的是册封礼,册封礼就是为准皇后授予象征皇后地位的金册和金宝,金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印。
这一仪式由皇帝的使节和随行的女官完成,册封后皇后才正式确立身份。
叶赫那拉氏静芬被册封为隆裕皇后。
隆裕皇后的金宝用500两纯金打造,高10厘米,印面有14厘米见方,上面分别用满汉两种文字铸造出“皇后之宝”四个字,印纽处系黄色绶带,做工十分精美。
册封礼结束之后,迎亲的队伍在子夜11点55分出发,前往紫禁城。
光绪《大婚典礼全图册》的第七册《皇后凤舆入宫图》表现的就是奉迎皇后入宫的场面。
在这部分画作中,还重点描绘了隆裕皇后身穿华丽的大婚礼服,乘坐黄色凤舆的情景。
迎亲的队伍经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在3点30分抵达紫禁城的乾清宫门前。
到了乾清门,才算到了皇帝的家。
隆裕皇后在这里下凤舆,有人接过皇后手中的苹果,递上一个宝瓶,皇后手捧宝瓶进入宫中。
《皇后凤舆入宫图》一《皇后凤舆入宫图》十《皇后凤舆入宫图》十五,陈设册宝图。
《皇后凤舆入宫图》十七,凤舆至乾清宫阶下,寅时,内监奏请皇后降舆,诣交泰殿,恭侍命妇袛迎皇后入中宫。
中国民间有很多婚庆习俗,跨火盆就是其中之一。
皇帝大婚,皇后也要跨火盆、跨马鞍,跨火盆既有跨火驱邪的意思,又有火烧旺运的含义。
马鞍下压两个苹果,谐音是平安。
跨马鞍就寓意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