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年度监测表
- 格式:xls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但最终还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云南省高原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也符合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战略的部署要求[1]。
作为全国蔬菜主产区的云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和“西菜东调”优质基地以及西南地区最大的蔬菜出口基地,其蔬菜产业在保障全国“菜篮子”产品供给方面地位凸显。
当前,云南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亟须创新蔬菜产业发展理念与模式,应以绿色发展为先决条件,做到高品质、高效益并建立完善的现代化蔬菜产业体系。
1发展现状1.1产量不断增加且供应均衡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局统计,2021年云南蔬菜总产量2935.4万t ,总播种面积127.55万hm 2,同比分别增加7.3%、1.7%。
预计2022年总产量破3100万t ,超30个县年产量破10万t 。
常年、夏秋和冬春蔬菜播种面积分别占全省总播种面积的45.8%、28.6%和25.6%,能实现国内蔬菜市场四季均衡供应,夏秋和冬春反季蔬菜在保证本省供应的同时,出滇蔬菜占比70%以上。
1.2绿色发展势头良好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截至2021年,全省蔬菜“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有效产品数达1316个,同比增加25%,其中,有机农产品有效产品数641个,绿色农产品有效产品数665个,均同比增加25%。
值得关注的是,累计获得562个蔬菜“三品一标”(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有效证书,同比增加24.1%。
在处理废弃蔬菜方面,云南农业农村厅通过制定废弃蔬菜处置监督管理办法,加大监督管理和打击力度,加强环保意识宣传等措施,努力往绿色发展方向迈进。
云南省蔬菜冷库库容较大的蔬菜集散地区,均有从事废弃叶菜资源利用的环保科技公司,如通海、陆良、嵩明和晋宁等地区,废弃蔬菜最终都用于蔬菜沼气或有机肥制造。
学科分类号(二级)790.73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问题探析姓名张川湖学号094140238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陈天职称(学历)讲师(硕士)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引言 (1)二、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现状 (1)(一)金融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1)(二)金融支持农业基地发展现状 (2)(三)金融支持农户合作组织、农户发展现状 (2)三、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3)(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3)(二)信贷服务和创新能力不足 (4)(三)农业贷款投放缺乏有效需求作支撑 (4)(四)农业保险发展滞后 (4)(五)担保形式不健全,抵押难以实施 (5)四、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 (5)(一)金融机构的逐利性,支农金融机构退出农村 (5)(二)农业产业自身的弱质性和脆弱性 (5)(三)云南农业经济发展落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6)(四)农业保险成本高、风险大 (6)(五)各农业产业化主体缺少抵押物,缺乏商业性担保 (6)五、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发展路径探析 (6)(一)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6)(二)增加支农金融的资金投放量,提高资金效率 (7)(三)培育有效资金需求, 改善农业产业化外部条件 (7)(四)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业务 (8)(五)逐步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担保体系 (8)六、结语 (8)参考文献: (9)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 (10)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问题探析摘要: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农业大省,农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云南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金融支持不足始终制约着云南农业产业化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发现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并进而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着重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4.27•【字号】云政发〔2022〕27号•【施行日期】2022.04.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现将《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2022年4月27日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我省数字经济发展壮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数字赋能为导向,以场景应用为抓手,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突破,加快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积极促进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建立健全数字经济监管和治理体系,奋力推进数字应用大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数字枢纽和通信枢纽建设,把数字经济打造成为引领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二)基本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统筹市场和政府两个主体,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规划引领,增强服务意识,营造良好数字经济发展与创新环境。
典型引路,重点突破。
云南省财政厅等六部门关于加强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2.09.22•【字号】云财规〔2022〕23号•【施行日期】2022.09.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云南省财政厅等六部门关于加强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各州(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发展改革委(局)、民族宗教委(局)、林草局:为切实加强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衔接资金”)使用管理,根据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6部委《关于加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农〔2022〕14号)要求,结合我省巩固衔接过渡期新情况,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保持过渡期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围绕促进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增收目标,进一步优化资金使用结构,突出资金支持重点,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强化资金项目管理,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巩固好脱贫成果、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衔接资金管理,坚持总体稳定、突出重点、聚焦关键、压实责任的原则。
坚持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管理办法不变、主管部门不变、分配方式总体稳定;突出重点地区、重点群体、重点内容进行支持,加大对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倾斜支持力度,优先支持监测帮扶对象和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的脱贫户增收。
二、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倾斜支持省级相关行业部门和各州(市)要按照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其他脱贫县的顺序进行支持。
切实将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突出位置,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倾斜支持力度。
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统计报表制度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二○○六年二月说明1、为掌握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和工作需要,制定本报表制度。
2、本报表制度报表由各州市农业局进行收集汇总后上报。
3、严格按照报表制度的指标进行上报,不得修改报表指标和指标单位。
4、表一起报部门为县级产业化主管部门,二、三起报部门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四、五起报部门为经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协调领导小组认定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六、七起报部门为2005年度省级财政扶持龙头企业。
5、本报表由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报表目录、填报单位、时间及方式报表目录上报单位时间一、2005年度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全面统计表各州市2006年3月15日前;2007年1月20日前。
二、云南省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监测表(年度)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的州市2006年3月15日前;2007年1月20日前。
三、云南省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监测表(半年度)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的州市2006年3月15日前;2006年7月20日前;2007年1月20日前。
四、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监测表(年度)各州市2006年3月15日前;2007年1月20日前。
五、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监测表(季度)各州市2006年4月20 日前;2006年7月20前;2006年10月20日前;2007年1月20 日前六、2005年度省级财政扶持龙头企业监测表(年度)各州市2006年3月15日前;2007年1月20日前。
七、2005年度省级财政扶持龙头企业监测表(半年度)各州市2006年3月15日前;2006年7月20日前;2007年1月20日前。
注:表中填报时间为各州市上报省农业产业化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时间,各企业、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逐级上报时间请依次提前。
联系人:钱宁刚陈冬冬电话:,传真:E-mail: ;;目录一、2005年度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全面统计表 (1)二、云南省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监测表(年度) (4)三、云南省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监测表(半年度) (11)四、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监测表(年度) (14)五、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监测表(季度) (21)六、2005年度省级财政扶持龙头企业监测表(年度) (24)七、2005年度省级财政扶持龙头企业监测表(半年度) (31)八、填报说明 (34)填报说明本报表制度中表一起报部门为县级产业化主管部门,二、三起报部门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四、五起报部门为经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协调领导小组认定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六、七起报部门为2005年度省级财政扶持龙头企业。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3.03.30•【字号】云农办办〔2023〕10号•【施行日期】2023.03.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州、市农业农村局,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2023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要点》已经2023年3月24日省农业农村厅党组2023年第7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2023年3月30日2023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要点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回升的关键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一、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1.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逐级下达粮食面积、产量目标任务,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面积稳定在6287.1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930.3万吨以上。
完成7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确保大豆播种面积达到252.2万亩。
推广水稻旱种和烟—粮、果—粮等粮经协同发展模式,挖掘粮食生产潜力。
实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升工程,大力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集成推广标准化、绿色化技术。
2.巩固提升油料产能。
逐级下达油料生产目标任务,扩种油菜45万亩,确保油料播种面积达到499.6万亩。
2024年畜禽屠宰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规定,及时掌握畜禽屠宰环节质量安全风险状况,有针对性开展监督管理,不断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制定本计划。
一、任务分工2024年畜禽屠宰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包括部级监测和省级监测两部分。
(一)部级监测1.病原微生物监测。
重点针对跨省流通产品的生猪屠宰企业开展病原微生物风险监测,包括冷却肉和热鲜肉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猪肉表面和屠宰环境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以下简称“部屠宰技术中心”)负责河南省和辽宁省共200份微生物样品监测任务,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以下简称“动卫中心“)负责吉林、山东、湖北、广西、四川、陕西、青海等7省份共1000份微生物样品监测任务。
2.违法添加物和药物残留监测。
重点针对跨省流通产品的猪、牛、羊屠宰企业开展违法添加物和药物残留监测。
对猪肝、牛肝和羊肝开展7种B-受体激动剂(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特布他林、西马特罗、氯丙那林和妥布特罗)违法添加监测、6种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倍氯米松和氢化可的松)残留监测。
监测任务由部屠宰技术中心、动卫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共同承担(监测任务见附件DO (二)省级监测重点针对省内流通产品的猪、牛、羊屠宰企业开展水分监测、违法添加物和药物残留监测。
1.水分监测。
对猪肉(2号或4号肉)、牛肉(黄瓜条或外脊)、羊肉(后腿或里脊)开展水分监测。
2.违法添加物和药物残留监测。
对猪肝、牛肝和羊肝开展7种B-受体激动剂(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特布他林、西马特罗、氯丙那林和妥布特罗)违法添加监测、6种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倍氯米松和氢化可的松)残留监测。
原则上省内生猪屠宰企业数量在10家及以下的全部抽取,10—200(含)家的抽取15%(最少抽取10家),200家以上的抽取10%(最少抽取30家),年屠宰20000头(含)以下企业数量占比不低于全部监测企业的70%o省内牛屠宰企业数量在10家及以下的全部抽取,10—100(含)家的抽取25%(最少抽取10家),100家以上的抽取15%(最少抽取25家),羊屠宰企业抽取规则同上;年屠宰3000头(含)以下的牛屠宰企业或年屠宰30000只(含)以下的羊屠宰企业数量占比不低于全部牛或羊监测企业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