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栽培技术挂图
- 格式:ppt
- 大小:916.50 KB
- 文档页数:4
木薯种植方法全过程引言木薯,又称为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原料植物,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它是一种多年生根茎植物,常被用于生产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
本文将为您介绍木薯种植的全过程。
步骤一:准备工作1. 土壤选择:木薯偏爱酸性土壤,可在pH为5-6之间的土壤中生长良好。
2. 土壤改良:木薯对土壤要求松软疏松、保水保肥。
种植前需进行深翻和施肥,改良土壤质地。
3. 预备种薯:选择生长亮绿色、无病虫害的种薯,将其晾晒至阴干。
步骤二:种植过程1. 地块准备:将陆地平整,进行坡度合理的水槽和排水沟设计,以保证排水畅通。
2. 划定种植区域:将种植区域划分为一定大小的小块,每块可容纳适量的木薯株。
3. 开沟播种:用铲子等工具开沟,沟深约20-25厘米,沟宽约50-60厘米,沟间距约60-70厘米。
4. 播种:把预备好的种薯均匀地放入沟中,保持种薯与沟底接触,使之保持生长点朝上。
5. 覆土:将沟中土壤轻轻盖至种薯上方,厚度约2-3厘米,不要压实,以利于幼苗出土。
步骤三:管理与照料1.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防止水分积聚引起根部烂熟。
2. 杂草防治:及时除草,保持木薯周围干净。
3. 施肥:种植初期可适量施入磷、钾肥料,以提高木薯薯块的形成。
后期可适量施入氮肥。
4.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若发现病虫害,可使用防治药剂进行喷洒。
步骤四:收割与储存1. 收割时机:一般在种植后6-9个月可进行收割,若地面部分的叶片发黄,表示薯块生长完全,可以收割。
2. 收割方法:用锄头等工具将木薯根块从地下挖出,尽量保持完整。
3. 曝晒与储存:收割后的木薯应晾晒1-2天,除去部分水分。
然后将其储存于通风、避光、湿度适宜的地方,以防霉变。
结论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顺利地完成木薯的种植。
在木薯的种植过程中,合理的土壤选择与改良、准备种薯、科学的种植管理和适时的收割,都对木薯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木薯种植提供了一些参考和指导。
木薯高产栽培技术木薯及其亲缘种都是热带灌木,起源于热带美洲。
全球产地水平分布于南北纬30度之间,垂直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下。
块根除了用于食用和饲用外,还是生产淀粉、变性淀粉,***精、葡萄糖、果糖、山梨醇、赖氨酸、柠檬酸、染料、涂料、化妆品等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料。
木薯嫩茎枝叶可以饲养禽、畜、鱼、蚕等动物。
多数品种能在一年内完成从出根发芽,茎叶生长至开花结果的生长发育过程,全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
(1)幼苗期。
在气温20℃以上,木薯植后7~10天可发芽出土,植后60天为幼苗期。
它是生长过程中幼根最盛期,但这时期植株生长缓慢,幼苗生长初期所需的养料,主要靠种茎贮藏的养分供应,种茎新鲜而健壮的发根多,伸长快,根系发达,但根量的多少与块根的数量无明显相关。
(2)块根形成期。
植后60~100天的块根形成期,其中70~90天为结薯盛期。
植后90天,块根的数量和长度已基本稳定,每株通常有7~9条,此时茎叶生长较迅速,株高可达1米以上,并开始出现第一次顶端分枝,其茎叶量约为苗期的3~4倍。
块根形成的早晚与数量除品种特性外,与水肥、土壤环境的关系也很密切。
在土壤疏松、湿润、养料充足的条件下,块根形成早且数量多,在块根形成期如果土壤板结或严重干旱和缺肥,就会减少块根的数量和产量。
(3)块根膨大期。
在生产上把块根形成期到收获前的生长过程称为块根膨大期。
这时茎叶生长量很大,叶量达到全生长期的最高峰,至11月下旬叶片大量脱落,块根基本停止增粗。
在正常情况下,块根增粗与茎叶生长呈正比,但枝叶过茂反而降低块根增长,因此合理的水肥管理,是木薯增产的重要环节。
(4)块根成熟期。
一般植后9~10个月,块根已充分膨大,地上部分几乎停止生长,叶片大量脱落,块根也基本停止增粗,含水量很少,这时为块根成熟期,可以开始收获。
高产栽培技术(1)整地、合理密植:木薯虽粗根系长,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苛,但深翻后更易获高产。
一般一犁一耙后,按株行距开沟种植,犁土深30~40厘米,开沟深20~25厘米;株行距采用0.8×0.8米、0.8~0.9×0.9米或0.7~0.8×1.0米均可,亩植800~1000株,过多或过少均影响产量。
木薯的种植方法木薯,又称为红薯、番薯,是一种常见的根茎类蔬菜,其主要食用部分为块根。
木薯富含淀粉,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主食作物之一。
木薯的种植方法简单易行,下面将介绍木薯的种植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选择种植地点。
首先,选择适合木薯生长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的种植地点非常重要。
木薯适合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佳。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尽量避免低洼潮湿的地方,以免积水影响木薯的生长。
种植方法。
在确定好种植地点后,接下来就是进行木薯的种植工作。
首先,要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木薯种薯,将木薯种薯切割成块状,每块保留一个或两个芽眼。
然后,在土壤中开沟,将木薯种薯块栽入土壤中,覆土后轻轻拍实,最后浇适量的水。
管理与施肥。
在木薯生长期间,要定期除草、松土,保持土壤湿润。
木薯生长初期,可适量施入腐熟有机肥料,有助于促进木薯的生长。
在木薯生长中后期,可适量施入磷、钾肥料,有助于提高木薯的产量和品质。
病虫害防治。
木薯生长过程中,要及时巡查木薯植株,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常见的木薯病虫害有木薯蓟马、木薯蚜虫、木薯白蚁等,可以采用化学农药或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防治。
收获与保存。
木薯一般生长8-10个月后即可收获。
在收获木薯时,要小心轻拔,避免损伤木薯块根。
收获后,将木薯块根清洗干净,晾晒后可进行储存。
木薯的储存要选择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受潮霉变。
总结。
木薯的种植方法并不复杂,只要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进行科学的管理与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就能够获得丰收的木薯。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木薯种植方法能够为您的木薯种植提供一些帮助,祝您木薯丰收!。
木薯的种植技术一、木薯的生物学特点木薯是以块茎为产品的多年生植物,但生产上一般为一年生栽培,它从发根到结薯全过程可分为以下4个时期:1 苗期从下种到植后60天内为木薯的苗期。
当气温21度以上,植后7~10天可发芽出土,气温低则发芽出土的时间长。
木薯出苗的特点是先萌芽后发根,它的根是从种茎的切口或腋芽两侧抽出,一般长根20~60条。
在植后45天以前木薯的幼根只有初生结构,不能吸收营养或只能吸收少量,全靠种茎内贮藏的营养供应。
至45天后,其部分吸收根才开始出现形成须产生次生结构,使根不断增粗形成块根。
所以这段时间植株生长缓慢,生物产量少。
2 块茎形成期植后第70-90天为木薯结薯的盛期。
一般在植后90天左右,其块根的数量和长度已基本定型。
但同时其茎叶生长迅速是出现第一次顶分枝。
3 块基膨大期一般把块根形成期至收获前(植后70~300天)的木薯生长过程称为块根的膨大期。
此时,由于其根内形成须不断细胞分裂,块根不断增粗,膨大,其中以7、8、9月份气温高,光照强、雨水足、增长最快,此时其块根的干物质和淀粉率不断提高。
同时其茎叶也是生长量最大时期。
到10月以后,其块茎粗减慢,11月份后部分叶片开始脱落,块茎基本停止增粗。
在正常情况下木薯的块根与其茎叶的增长成正相关,如叶片太茂盛反而降低其块根的增长,因此采用合理的水肥管理和植株调整技术延长叶片寿员,提高光合效率是木薯增产的重要环节。
4 块茎成熟期一般植后9-10个月,共块茎根已充分膨大,地上部分基本停止生长,叶片脱落块根停止增粗,水分逐渐减少则达到成熟期。
二、木薯对环境的要求1 温度木薯喜高温、不耐霜冻。
其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4~16度,18~20度可正常生长,最适空温度为25~29度。
块根膨大最适温度为22~25度光合效率最高为40度,最低为14度。
因此每一年之中有8个月以上的无霜期,年平均温度在18度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
因些当气温平均稳定在14度以上时即可下种。
种植木薯的技术1、木薯是喜温作物,一年之中有8个月以上无霜期,年平均温度18℃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木薯发芽出苗期最低温度要求14—15℃,18—20℃正常生长,最适温度为25—29℃,在14℃时生长缓慢,10℃以下停止生长并受寒害。
2、木薯是短日照热带作物,对光照长度和温度的反应都很敏感,阳光充足对提高木薯产量有重要作用。
3、木薯对降雨量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在600—6000毫米的地区生长,木薯是耐旱性很强的作物,年降雨量350—500毫米的地方也够一造木薯生长发育的需要。
最适宜在年降雨量1000—2000毫米,分布均匀,土壤湿润的地方种植。
4、木薯对土壤适应强,只要不积水,不过分瘦瘠均可种植。
5、春季温湿微风有利木薯生产,忌怕夏季台风,造成木薯茎杆吹断和倒伏,块根腐烂。
6、种植品种应当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生势好,熟期迟,适宜当地种植环境的品种。
茎杆高度要适中,分枝少,结薯集中,浅生易收获。
7、种植时要选择平坦或坡度较缓、石块少的山地,排水较好,受台风影响少、坡面朝阳、光照充足的地方种植。
整地应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注意保护林地环境和水土保持,在种植前2—3个月进行翻土晒地、开好环山沟避免雨水冲刷,平地种植要开好环田沟和十字沟,及时排干雨季积水,避免积水对木薯生长的影响。
8、种植时要求选择新鲜茎杆、色泽鲜明、切断口有乳汁的茎种,生活力强,发芽率高,利于植后全苗壮苗,提高种植产量。
9、种植时遇上低温多雨或春旱天气等原因造成缺苗时,在植后20天开始补苗,30天内完成。
在木薯生长高度15—20厘米时,为了保持木薯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减少养分消耗,针对长势情况,及时将多余的分蘖间除。
10、木薯的生长需要较多的氮肥,到块茎发育时,需要较多的钾肥和磷肥,适量的微量元素,才能满足木薯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
11、木薯的病虫害比较少,对木薯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采用种植措施和必要时生物防治,就可以避免病虫对产量的影响。
12、木薯收获期是指木薯块根产量和淀粉含量达到最高值的时期,一般春种木薯收获期在当年的11月至翌年2月,这时收获能确保木薯的薯干率和淀粉含量达到加工淀粉的经济指标要求。
木薯的种植方法木薯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根茎作物,是许多人的主食之一。
它不仅可以作为食物,还可以用于医疗和工业生产。
木薯的种植方法非常简单,只需遵循以下步骤即可。
第一步: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木薯适宜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
它需要高温和高湿度,一般适宜在20℃以上生长。
木薯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最好是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避免在低洼地、沿海地区或容易积水的地方种植。
第二步:选择种子和繁殖材料木薯的种子可以从市场上购买,也可以从自己的农田中选取优质的木薯株进行繁殖。
选择种子时,应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以确保良好的生长和产量。
第三步:准备种植土地在种植木薯之前,应先将土地进行耕作和整理。
可以用锄头或耕地机将土地翻耕,使土壤疏松,便于木薯的生长。
土地中若有杂草,可以用除草剂进行除草。
第四步:种植木薯种植木薯的最佳时间是在雨季的开始,这样可以确保木薯得到充足的水分。
将木薯种子按照一定的间距和深度种植在土地中,一般间距为50-60厘米,深度为10-15厘米。
种植后,应及时浇水。
第五步:管理木薯木薯的生长期为6-12个月,期间需要进行一些管理措施。
首先要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其次,要进行除草和施肥。
木薯需要充足的营养,可以使用有机肥料或化肥进行施肥。
最后,要注意木薯的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第六步:收获木薯木薯的收获时间一般在生长期结束后6-12个月。
当木薯的叶子开始枯黄并掉落时,就可以进行收获。
收获时,应使用锄头或铲子将土中的木薯挖出,然后清理干净,晾晒或进行加工处理。
总结木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物,其种植方法简单,适合广大农民进行种植。
通过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优质的种子和繁殖材料、准备种植土地、种植木薯、管理木薯和收获木薯等步骤,可以获得丰富的产量和收益。
同时,木薯的生长还可以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木薯种植技术木薯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被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块茎富含淀粉,是许多国家的主食之一。
木薯的种植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木薯的种植技术,并探讨如何合理管理木薯种植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因素。
一、土壤要求木薯对土壤要求不高,但最适宜的土壤是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
如果土壤过于湿润或排水不畅,会影响木薯的生长和根系发育。
因此,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调查,确保土壤质量符合种植木薯的要求。
二、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木薯品种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早熟品种适合生长季较短的地区,而中晚熟品种适合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此外,还要考虑品种的抗病性和产量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种植的木薯品种。
三、繁殖材料选择木薯的繁殖材料一般选用块茎。
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块茎作为繁殖材料,可以保证良好的生长和产量。
在选择时,应注意块茎的外观是否完整,没有病斑或损伤。
四、土壤处理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适当的处理。
首先,进行深翻,以改善土壤结构和通气性。
然后,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最后,进行耕作整地,使土壤平整,便于种植和管理。
五、种植方法木薯可以通过直播或移栽的方式进行种植。
直播是将块茎直接插入土壤中,间距一般为50厘米×50厘米。
移栽是将块茎先在育苗盘中培育,待幼苗长出一定高度后,再移栽到田间。
移栽时,要注意保持苗床的湿润和适宜的温度。
六、田间管理木薯的田间管理包括松土、除草、施肥和灌溉等。
松土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和通气,提高产量和质量。
除草是为了减少杂草对木薯生长的竞争,保持田间的清洁。
施肥要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木薯的生长需求进行,一般在生长初期和中期施肥效果较好。
灌溉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进行,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七、病虫害防治木薯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影响,如木薯蓟马、木薯花叶病、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合理的轮作制度、合理的施肥和灌溉措施,以及及时喷洒农药等方法,保护木薯的生长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