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E抗震钢筋和普通钢筋的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三类钢筋符号一、引言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是一种重要的材料,用于增强混凝土的抗拉能力和抗震性能。
钢筋的规格与型号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三类常见的钢筋符号,分别为普通热轧钢筋、带肋钢筋和扭转钢筋。
二、普通热轧钢筋普通热轧钢筋常用的符号为HRB,后面跟着数字代表其抗拉强度。
例如,HRB400表示普通热轧钢筋的抗拉强度为400MPa。
这种类型的钢筋通常用于普通建筑结构中,对于抗拉和抗压的要求较低。
三、带肋钢筋带肋钢筋是指在普通热轧钢筋表面加工出一系列肋齿,以提高其与混凝土的黏结能力。
常见的带肋钢筋符号为HRB400E和HRB500E。
其中,E代表"Enhanced",意味着其抗拉强度有所提升。
这种钢筋适用于抗震、抗拉的工程结构,如高层建筑、大桥等。
四、扭转钢筋扭转钢筋是通过扭转加工方式在普通热轧钢筋上形成一系列螺旋齿和扭转纹理。
这种钢筋常用的符号为HT,后面跟着数字代表其抗拉强度。
例如,HT300表示扭转钢筋的抗拉强度为300MPa。
扭转钢筋的特殊纹理能够提供更好的抗震和抗拉性能,常用于具有高度抗震要求的建筑结构,如核电站、水坝等。
五、不同类型钢筋的应用场景1. 普通热轧钢筋主要应用于一些抗拉要求较低的建筑结构,如楼板、墙体等。
其价格相对较低,适用于一般民用建筑工程。
2. 带肋钢筋广泛应用于需要增强混凝土与钢筋黏结强度的工程中,如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等。
其具有与混凝土较强的粘结能力,能够有效抵抗外力作用下的应变。
3. 扭转钢筋常用于需要更高抗震和抗拉能力的工程结构中,如核电站、大型水利工程等。
其特殊的纹理能够增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
六、结论三类钢筋符号在建筑工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普通热轧钢筋适用于一般建筑结构,带肋钢筋提供更好的粘结性能,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大桥等工程,而扭转钢筋则适用于高度抗震和抗拉要求的工程结构。
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选择合适的钢筋类型符号,有助于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1.2.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9.2.2.2的强制性条文,抗震等级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其实,满足此3个指标的钢筋是牌号带“E”钢筋,其他钢筋不太可能满足此条件或经试验确定。
带E钢筋的使用范围:1、抗震等级一、二、三的建筑,四级抗震和非抗震建筑不需要使用带E钢筋;2、是框架,含框剪结构中框架,具体包括框架柱和框架梁、框支柱、框支梁和板柱-抗震墙的柱,不包括非框架梁、楼板,也不包括剪力墙结构中的代号为KL的“框架梁”(没有框架柱哪来框架梁?剪力墙结构中标识为KL称“框架梁”不妥,高规7.1.3“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框架梁设计”,但它并不是框架梁,而仍然是墙的组成部件)。
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等其他结构类型不需要带E钢筋;3、是上述框架构件的纵向钢筋,箍筋和其他钢筋不需要带E钢筋;4、以上1、2、3条同时满足才需要带E钢筋,只满足其中一项或二项的不需要带E钢筋。
如四级抗震的框架、二级抗震的剪力墙、三级抗震框架柱中的箍筋等均不需要带E钢筋;除此之外,抗震等级一、二、三的建筑伸臂桁架的斜撑、楼梯的梯段需要带E 钢筋;5、规范对使用带E钢筋是有约定条件的,并非所有的抗震建筑都需要带E钢筋。
为什么框架构件纵向钢筋才需要带E钢筋?是要保证重要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
纵向受力钢筋检验实测最大强度值与受拉屈服强度的比值(强屈比)不小于1.25,使结构某部位出现较大塑性变形后,钢筋仍具有必要的强度潜力,即塑性绞处有足够的转动能力与耗能能力,保证构件的基本抗震承载力。
钢筋受拉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受拉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屈强比)不应大于1.3,主要保证“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设计要求的效果不致因钢筋屈服强度离散性过大而受影响。
抗震结构钢筋不带E用在哪些部位
在建筑领域中,抗震结构是一项重要的设计考虑因素。
而钢筋是构建抗震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其中,钢筋分为带有E标识和不带E标识,而抗震结构中所用的钢筋不带E的一般用途和部位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
抗震结构钢筋不带E可以用在结构受力相对较小的部位,例如一些次要构件、装饰构件等。
这些部位在地震等外部力作用下受力较小,因此可以采用不带E的钢筋,以节约成本。
2. 非承重墙体
在建筑结构中,非承重墙体承担的是间隔和隔墙的作用,其受力相对较小。
抗震结构钢筋不带E可以用于非承重墙体的加固和连接,能够满足其在整体结构中的功能要求。
3. 地下室、地下通道等区域
地下室、地下通道等结构在地震时受力较小,因为地下结构受地层支撑和周围土层的约束,有一定的阻尼和缓冲作用。
在这些地下区域的建筑结构中,可以考虑使用抗震结构钢筋不带E,以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
4. 局部结构细部构件
在一些较为细部的结构构件中,不带E标识的钢筋也可以使用。
例如一些柱、梁的连接节点处、楼板边梁等局部构件中,可以考虑采用抗震结构钢筋不带E,以满足局部的受力需求。
总体而言,抗震结构钢筋不带E可以在结构受力较小或次要构件中使用。
在设计和施工时,需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钢筋材料,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带E钢筋适用范围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的强制性条文,抗震等级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其实,满足此3个指标的钢筋是牌号带“E”钢筋,其他钢筋不太可能满足此条件或经试验确定。
带E钢筋的使用范围:1、抗震等级一、二、三的建筑,四级抗震和非抗震建筑不需要使用带E钢筋;2、是框架,含框剪结构中框架,具体包括框架柱和框架梁、框支柱、框支梁和板柱-抗震墙的柱,不包括非框架梁、楼板,也不包括剪力墙结构中的代号为KL的“框架梁”(没有框架柱哪来框架梁剪力墙结构中标识为KL称“框架梁”不妥,高规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框架梁设计”,但它并不是框架梁,而仍然是墙的组成部件)。
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等其他结构类型不需要带E钢筋;3、是上述框架构件的纵向钢筋,箍筋和其他钢筋不需要带E钢筋;4、以上1、2、3条同时满足才需要带E钢筋,只满足其中一项或二项的不需要带E钢筋。
如四级抗震的框架、二级抗震的剪力墙、三级抗震框架柱中的箍筋等均不需要带E钢筋;除此之外,抗震等级一、二、三的建筑伸臂桁架的斜撑、楼梯的梯段需要带E钢筋;5、规范对使用带E钢筋是有约定条件的,并非所有的抗震建筑都需要带E钢筋。
为什么框架构件纵向钢筋才需要带E钢筋是要保证重要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
纵向受力钢筋检验实测最大强度值与受拉屈服强度的比值(强屈比)不小于,使结构某部位出现较大塑性变形后,钢筋仍具有必要的强度潜力,即塑性绞处有足够的转动能力与耗能能力,保证构件的基本抗震承载力。
钢筋受拉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受拉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屈强比)不应大于,主要保证“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设计要求的效果不致因钢筋屈服强度离散性过大而受影响。
钢筋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主要为了保证在抗震大变形条件下,要求框架柱、框架梁、框支柱、框支梁、伸臂桁架的斜撑、楼梯的梯段纵秘钢筋具有足够的延性和塑性变形能力。
关于牌号带“E”的钢筋规定(仅供参考)什么是牌号带“E”的钢筋?这是新规范规定的抗震钢筋,新规范从8月1日起执行。
5.2.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3.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查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条文说明】根据新颁布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本条提出了针对部分框架、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纵向受力钢筋强度、伸长率的规定,其目的是保证重要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
本条第1款中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工程中习惯称为“强屈比”,第2款中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工程中习惯称为“超强比”或“超屈比”,第3款中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习惯称为“均匀伸长率”。
本条中的框架包括各类混凝土结构中的框架梁、框架柱、框支梁、框支柱及板柱—抗震墙的柱等,其抗震等级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由设计确定;斜撑构件包括伸臂桁架的斜撑、楼梯的梯段等,相关标准中未对斜撑构件规定抗震等级,所有斜撑构件均应满足本条规定。
牌号带“E”的钢筋是专门为满足本条性能要求生产的钢筋,其表面轧有专用标志。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设计上的钢筋要求,但没有明确必须使用带E的钢筋,是否必须用牌号带E的钢筋?只要钢筋原材检测能符合以下规定,就可以用在抗震结构:1.钢筋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之比不小于1.25;2.钢筋实测屈服强度与常见的热轧钢筋强度特征值之比不大于1.30;3.钢筋的最大力总伸长率不小于9%。
带E钢筋的使用原则导言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重要材料,其性能直接关系结构的安全性装对有抗震设防要求和相应抗震设计等级的建筑,其结构设计应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理念,体现在钢筋选型上,其超强比指标不能过大,强屈比和伸长率指标不能太小装带E钢筋即特殊镇静钢,按照满足下列指标要求生产: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大于1.30,钢筋的极限承载力下总伸长率不小于9%装上述技术指标的满足,能使钢筋获得较好的延性,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重要结构构件在地震时具有足够的塑性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装目前,带E钢筋正式全面推广使用的时间不久,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对涉及带E钢筋使用相关规范条文和设计施工图文件的理解,及现场对带E钢筋施工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和缺陷等。
带E钢筋的使用要求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指出: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其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强屈比、超强比和均匀伸长率应符合相应指标要求;对HRB400E钢筋的解释为强度级别为400Mpa且有较高抗震性能的普通热轧带肋钢筋装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在原材料章节规定: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带E钢筋装因此,设计单位对相应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会在设计施工图总说明中明确采用带E钢筋或者普通钢筋的三项抗震指标要求。
其中,当说明中明确采用带E钢筋时,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应能清楚理解设计意图,采购使用带E钢筋;但当设计单位没说明采用带E钢筋,而是列出普通钢筋应满足的三项抗震指标时,各方责任主体也能理解纵向受力钢筋应满足抗震指标要求,但部分项目在具体钢筋使用上出现失误,采购非带E的普通钢筋,进场后见证取样检验钢筋力学性能和三项抗震指标,如果满足设计要求,就按该进场批次钢筋符合抗震设计要求使用。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1.2.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 3.9.2.2.2 的强制性条文,抗震等级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 ;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30 ;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其实,满足此3个指标的钢筋是牌号带“E'钢筋,其他钢筋不太可能满足此条件或经试验确定。
带E钢筋的使用范围:1、抗震等级一、二、三的建筑,四级抗震和非抗震建筑不需要使用带E钢筋;2、是框架,含框剪结构中框架,具体包括框架柱和框架梁、框支柱、框支梁和板柱-抗震墙的柱,不包括非框架梁、楼板,也不包括剪力墙结构中的代号为KL的框架梁”(没有框架柱哪来框架梁?剪力墙结构中标识为KL称框架梁”不妥,高规7.1.3 “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框架梁设计”,但它并不是框架梁,而仍然是墙的组成部件)。
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等其他结构类型不需要带E钢筋;3、是上述框架构件的纵向钢筋,箍筋和其他钢筋不需要带E钢筋;4、以上1、2、3条同时满足才需要带E钢筋,只满足其中一项或二项的不需要带E钢筋。
如四级抗震的框架、二级抗震的剪力墙、三级抗震框架柱中的箍筋等均不需要带E钢筋;除此之外,抗震等级一、二、三的建筑伸臂桁架的斜撑、楼梯的梯段需要带E 钢筋;5、规范对使用带E钢筋是有约定条件的,并非所有的抗震建筑都需要带E钢筋。
为什么框架构件纵向钢筋才需要带E钢筋?是要保证重要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
纵向受力钢筋检验实测最大强度值与受拉屈服强度的比值(强屈比)不小于 1.25,使结构某部位出现较大塑性变形后,钢筋仍具有必要的强度潜力,即塑性绞处有足够的转动能力与耗能能力,保证构件的基本抗震承载力。
钢筋受拉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受拉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屈强比)不应大于 1.3,主要保证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设计要求的效果不致因钢筋屈服强度离散性过大而受影响。
四级钢筋符号表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一、引言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钢筋作为混凝土结构的骨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对钢筋的规格、性能及使用方法进行严格规定和表述是必不可少的。
其中,钢筋的符号表示是一个关键环节,它能够帮助工程师、建筑师和施工人员清晰地了解钢筋的种类、等级和用途。
本文将详细介绍四级钢筋的符号表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四级钢筋符号表示方法1. 基本符号:根据国家标准,四级钢筋的基本符号为“HRB400”。
其中,“HRB”代表热轧带肋钢筋,“400”代表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为400 MPa。
2. 带E钢筋符号:对于抗震设防烈度较高或重要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需要在基本符号后添加“E”,即“HRB400E”。
其中,“E”表示该钢筋具有更高的抗震性能要求。
3. 细晶粒钢筋符号:细晶粒钢筋是在普通热轧带肋钢筋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化学成分和轧制工艺得到的。
其符号表示为“HRBF400”,其中“F”代表细晶粒。
这种钢筋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
三、四级钢筋在工程中的应用1. 高层建筑:在高层建筑中,四级钢筋主要用于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核心筒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
由于高层建筑对结构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要求较高,因此四级钢筋的高强度和良好抗震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
2. 桥梁工程:在桥梁工程中,四级钢筋主要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桥墩等构件的受力钢筋。
其高强度和良好的力学性能保证了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 地铁工程:地铁工程中的车站、区间隧道等结构需要使用大量四级钢筋。
这些结构对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较高,四级钢筋的高强度和良好抗震性能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4. 工业建筑:在工业建筑中,如厂房、仓库等,四级钢筋主要用于框架结构和排架结构的受力钢筋。
这些结构需要承受较大的荷载和动力作用,四级钢筋的高强度和良好力学性能能够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 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中,如大坝、水库等,四级钢筋主要用于受力结构的关键部位。
关于带E抗震钢筋和普通钢筋的区别
自从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颁布实施以来,其中与钢筋有关的新标准新内容受到了工程界的普遍关注,特别是第5.2.2条款提出了针对部分框架、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纵向受力钢筋强度、伸长率等技术参数要求的规定,其目的是保证重要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
新标准中对牌号带“E”钢筋的解释是专门为满足第5.2.2条款提出的性能要求生产的钢筋,其表面必须轧有专用标志。
此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究竟带E抗震钢筋和普通钢筋区别在哪里?如何体现带E钢筋在工程使用中的抗震优越性?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份: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中第7.3.3条款作出如下规定:牌号后加E的钢筋除应满足:a)钢筋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之比不小于1.25;b)钢筋实测屈服强度与屈服强度特征值之比不大于1.30;c)钢筋的最大力总伸长率不小于9%这三条要求外,其他要求与相对应的已有牌号钢筋相同。
也就是说,带E钢筋的化学成分、碳当量限值以及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强度设计值、弹性模量等基本力学性能指标的取值与不带E的同牌号热轧带肋钢筋相同。
相关资料表明,带E钢筋冶炼、轧制的坯料成分组成与普通钢筋相同,只是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路线不同。
从新标准对带E抗震钢筋的三条规定要求来看,主要针对钢
筋强度和伸长率的实测值在技术指标上作了一定的提升,如第一条对抗震钢筋规定从屈服到拉断还应承受25%以上的拉力;第二条保证钢筋屈服强度离散性不会过大而影响到设计对结构延性要求的效果;第二条保证钢筋屈服强度离散性不会过大而影响到设计对结构延性要求的效果;第三条由对普通钢筋规定的最大力总伸长率不小于7.5%提高到不小于9%。
这些技术指标的提高,加强了钢筋的抗震能力,保证了结构构件在地震力作用下具有更好的延性。
因此,带E抗震钢筋和普通钢筋的本质区别就是使钢筋获得更好的延性,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重要结构构件在地震时具有足够的塑性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
望各单位应提高对带E抗震钢筋的认识和理解,在工程建设中能够正确使用此类钢筋,避免误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