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航线网络结构的上海浦东机场亚太枢纽竞争力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47.19 KB
- 文档页数:5
关于我国民航航线网络优化分析发布时间:2023-06-07T03:59:37.268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5期作者:马瑜曼王松格[导读] 航线、机场和运力是决定航空运输能力的三大关键性因素。
机场的大局规划与设计与航线网络状态、运输能力有着重要的联系。
民航山西空管分局单位邮编:030000摘要:航线、机场和运力是决定航空运输能力的三大关键性因素。
机场的大局规划与设计与航线网络状态、运输能力有着重要的联系。
在现行运输体系中,支线航空发展越来越快,运输效率和收益甚至超过了主要航线,已经成为整个航空运输体系中不可或缺部分,支线航空的发展弥补了主要航线下运输不足现象、航空经济规模也得到了不断的促进和增长、同时支线航空对本地经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对国内民航航线网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促进我国民航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字:航线网络;民航发展引言中国经济全球化进展越来越迅速,民航事业跟着也在稳步增长,但是我们仍然有很多不足,尤其是在航线网络的规划和设计方面很多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需要提高的还有航空运输的覆盖率以及通达性,更要加强以航空为基础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因此航线网络的优化布局也成为航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目前民航业内的专业研究很多没有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并且很少有专家对此类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因此本文仅参考目前国内现状,对机场发展和航空网络布局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希望以此带动更多关于机场规划和布局的研究,以此希望对中国民航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国内民航航线网络存在的问题根据以上对我国航线网络结构现状的分析, 总结我国航线网络结构存在问题如下: 1.点对点式航线网络运行方式不适应我国航空运输发展需求及国际航空发展趋势。
2.航线密度分布不合理, 差异化程度高。
3.航线网络发展与机队、机场、空管体系建设不协调。
4.少部分干线、热点航线竞争激烈, 其余航线, 尤其是支线航线竞争性不强, 业务量不高, 发展缓慢。
前言机场作为航空运输和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机场体系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为中心,其余省会和重点城市机场为骨干,以及众多干、支线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为保证我国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及完善国家综合交通体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加强国防建设、增进民族团结、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社会文明也具有重要意义。
但机场总量不足、体系结构和功能定位不尽合理等问题仍比较突出,难以满足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机场布局和适度增加机场总量已成为未来时期我国机场发展的重要课题。
机场布局规划主要解决民用机场空间布局及功能结构问题,通过统筹兼顾、科学布局、完善结构、合理定位来指导机场的建设和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增强我国民航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民用航空是系统性、关联性和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在机场属地化管理、建设主体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编制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也是加强民航业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结合未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战略部署,特制定《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不含通用航空机场),规划期限至2020 年。
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民航运输内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适时对本规划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调整。
一、现状及评价(一) 机场现状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机场总量初具规模,机场密度逐渐加大,机场服务能力逐步提高,现代化程度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为中心,以成都、昆明、重庆、西安、乌鲁木齐、深圳、杭州、武汉、沈阳、大连等省会或重点城市机场为骨干以及其他城市支线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我国民用运输机场体系初步建立。
截至2006 年底,我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共有民航运输机场147 个,其中军民合用机场 45个,全国机场平均密度为每10 万平方公里1.53 个;按飞行区等级划分,4E 级机场25 个、4D 级机场35 个、4C 级机场58 个、3C级机场29 个;按经济地理分布,东部地区41 个、中部地区25个、西部地区69 个、东北地区12 个;按地区划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6 个地区的机场数量分别为12 个、18个、37 个、25 个、31 个和24 个,以每10 万平方公里计,密度分别为1.51 个、1.16 个、4.67 个、2.57 个、1.53 个和0.81 个。
基于网络分析的机场连通性特征分析研究随着航空业的不断发展,机场之间的连通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其机场连通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
因此,本文通过基于网络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机场间的连通性特征。
网络分析是一种用来研究节点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常用于研究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网络、物流网络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机场间的航线和航班数据构建成一个有向网络,以航班为边,以机场为节点,再利用网络分析的方法对该网络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针对不同机场之间的联系程度,使用网络中心性的指标来进行分析。
其中,介数中心性是指节点在网络中连接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数目,是衡量节点在网络中传递信息的能力的指标。
通过对不同机场的介数中心性进行计算,可以发现一些重要的枢纽机场,如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香港国际机场等。
这些机场由于连接了大量的国内外航班,成为了中国航空交通网的重要中转站。
此外,在分析不同机场的介数中心性时,还能发现机场间的差异性。
例如,一些中小型机场其介数中心性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其航线数量及飞行时间较少的缘故。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贡献度分析的方法来评估不同机场对网络整体的贡献程度。
贡献度度量的是节点或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通过计算节点或边在整个网络中的度数或权重所占比例来确定。
在此次研究中,我们采用了pagerank算法来计算各机场的贡献度。
从结果中发现,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上海浦东机场等机场对网络整体的贡献度较高。
这些机场连通了更多的国内外航班,具有更高的综合竞争力。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聚类的方法,将不同机场之间的相似性进行归纳和划分。
聚类的结果可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航线网络的特点和功能。
例如,我们可以将一些机场划分为满足同一需求的集群,如连接东南亚国家的机场群、连接北美地区的机场群等,这有助于了解不同机场,其机场功能、机场规模对于航空运输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基于网络分析的方法在机场连通性特征分析中具有很大的应用。
航空竞争分析揭示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格局和策略航空业作为现代交通工具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便捷快速出行的需求增加,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本文将通过航空竞争分析,揭示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格局和策略。
一、市场竞争格局的分析在航空市场,竞争格局主要表现为市场份额的分布和份额变动的趋势。
竞争格局的分析可以从两个维度入手:纵向竞争和横向竞争。
在纵向竞争中,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航线网络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上。
一些大型航空公司通过扩大航线网络,提供更多的航班选择和飞行目的地,以吸引更多的乘客。
同时,服务质量也成为各航空公司之间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方向。
通过提供舒适的座椅、贴心的服务和高效的行李托运等服务,航空公司可以赢得乘客的好感,并提高市场竞争力。
横向竞争主要指的是同一航线上各家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
在航空市场中,航空公司之间的横向竞争往往表现为价格战和航班频次的增加。
针对同一航线的航空公司,通过调整票价、推出促销活动和提高航班频次等手段,争夺乘客的选择权。
此外,航空公司还可以通过采取直达航班、加大机型尺寸等方式提高自身在横向竞争中的竞争力。
二、航空公司竞争策略的分析为了在竞争激烈的航空市场中脱颖而出,航空公司需要制定合适的竞争策略。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竞争策略:1. 成本领先策略:一些航空公司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竞争力。
这可以通过优化航班计划、减少运营费用和提高物流效率等方式实现。
成本领先策略可以使航空公司在价格敏感的市场上更具优势。
2. 差异化竞争策略:为了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别开来,航空公司可以通过提供独特、个性化的服务来吸引乘客。
这可能包括增加舒适度、提供高品质的餐饮和娱乐设施等。
差异化竞争策略可以帮助航空公司树立品牌形象,提高乘客的忠诚度。
3. 联盟与合作策略:由于航空市场的复杂性和全球范围的竞争,许多航空公司选择与其他公司建立联盟或合作关系。
通过与其他航空公司共享资源和航班网络,航空公司可以提高服务范围和市场竞争力。
浦东机场分析浦东机场分析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江镇、施湾、祝桥滨海地带,是⼀个超⼤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期⼯程建设总投资达130多亿⼈民币,于1995年6⽉正式启动,1999年9⽉16⽇建成通航。
浦东国际机场定位于亚太地区的国际枢纽机场,总体规划有四条长4000⽶、宽60⽶的主跑道;四座规模各约为30万平⽅⽶的单元式航站楼。
第⼀期⼯程建设⼀条主跑道、⼀座航站楼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设计的旅客处理能⼒为2000万⼈次/年;货物处理能⼒75万吨/年浦东机场的优势1得天独厚的经济与区位优势,位于上海,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地处经济活跃的长三⾓地区。
其服务范围波及整个中国。
2 机场设施先进,配套完备,有3条平⾏跑道,两个航站楼、218个停机位、70座登机桥、556个值机柜台、13条到港⾏李传送带。
3 上海⼀市两场既是优势也是挑战4位于季风⽓候区,⽓候温和、⾬⽔均匀、光照充⾜、四季分明。
年平均⽓温15.5℃,⽓候条件较适宜。
5⼀体化的航站楼体系,在T1和T2两个集中的航站楼设置了交通轨道、磁浮、长途客车、公交车、出租车站点等实现了⼈车分流。
6 设计理念体现了节能环保好、科技含量⾼、运营管理优势、货运能⼒强。
不合理之处1离市区较远,出租车要⼀个⼩时左右、地铁换悬磁浮要30分钟、⼤巴两个多⼩时。
2相较于虹桥机场的地理位置,上海市⽬前趋势是向西侧发展,⼈⼝也更趋向于向西侧集中,因此相对于较远的浦东,市民更趋向于选择虹桥机场3厕所位置设置不合理,流动厕所容量有限。
4资源未得到充分利⽤,作为机场,它所辐射的范围是半径150公⾥,⽽浦东机场所覆盖的⾯积的70%都落在⼤海⾥。
因此这也是它设计的⼀个缺失。
5运营费⽤过⾼,和给周边地区的旅客造成的不便是不争的事实,周边城市纷纷为此作为借⼝,重新规划本地机场,然⽽机场建设的投资都⼗分巨⼤,⽽且在长三⾓地区如此密集的机场分布给空中交通管制带来了诸多不便,空中流量受到了很⼤限制..6机场内吊灯设计不合理,远看像利剑,给⼈压抑感,⽽且不利于节约资源,。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是中国最繁忙的国际航空枢纽之一,也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重要的国际航空门户之一。
下面将从历史沿革、现代设施、航空公司、航线网络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浦东国际机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9年。
这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正式启用,在当时,它是为了应对上海航空市场的迅速增长而建造的。
起初,浦东机场只有两条跑道和两座航站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扩建和改建,如今已成为一个拥有4条跑道、两座航站楼和一个综合交通枢纽的现代化机场。
其次,浦东机场拥有先进的设施和航空技术。
机场内设有世界一流的候机厅、航站楼和航班交通系统,以及现代化的安全检查和行李处理设施。
此外,机场还设置了丰富的商业设施,包括各种餐厅、咖啡馆、购物中心和免税店,为旅客提供了舒适和便利的购物和娱乐体验。
浦东机场是众多国际航空公司的重要航空枢纽。
目前,超过80家航空公司在浦东机场运营航班,涵盖了全球众多城市。
其中,中国东方航空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和上海航空公司(Shanghai Airlines)是机场的主要运营商。
此外,许多国际知名航空公司,如美国联合航空(United Airlines)、德国汉莎航空(Lufthansa)和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也在浦东机场有开设航线。
浦东机场的航线网络非常发达。
它连接了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和非洲的多个城市。
旅客可以通过浦东机场方便地飞往世界各地。
机场每年处理的航班量和旅客量都居于中国前列,并且呈稳步增长。
此外,机场还开通了多个国内航班,连接了上海与中国其他城市的航空交通。
未来,浦东机场将继续发展壮大。
根据规划,浦东机场将增设一座新的卫星航站楼,以应对预计未来几年中国航空市场的快速增长。
这座新航站楼将进一步提升机场的容量和航班运营能力,并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此外,机场还计划引进更多的国际航线,拓展目的地网络,进一步提升浦东机场的国际和区域枢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