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纺织服装业投资东盟的区位选择
- 格式:pdf
- 大小:140.43 KB
- 文档页数:4
我国纺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作者:龙宇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年第02期[摘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是否合适,关系到纺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败。
因此,我国纺织企业应充分考虑东道国的劳动力、资源、优惠政策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投资区域,将低端加工制造业务向要素成本和技术水平都更低的国家转移,重点投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投资欧美日发达国家,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同时也为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资源。
[关键词]纺织企业;对外投资;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作者简介]龙宇,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系讲师,国际商务师,广西南宁,530007[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2-0001-0003一、我国纺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一)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日本学者小岛清(K.Kojima)根据日本国情并结合日本特色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作为主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他认为:边际产业是指一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该国的边际产业开始,并依次进行。
而东道国的这些产业部门尚具有明显的优势或潜在的优势,但如果缺乏外来的管理、技术和资金优势,其优势又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将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与东道国企业的技术差距越接近越好,这样才容易在海外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找到立足点;第二,中小型企业投资制造业往往比大型企业更具有优势,因为它们更易趋于比较劣势而成为“边际产业”,而它们的技术也更适合于东道国生产要素结构,能够为东道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第三,投资国和东道国都不需要存在垄断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近年来我国人民币大幅升值,劳动力成本及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如2010年红豆集团的工资水平上涨了49.6%,纺织企业密集的东南沿海地区平均工资大约提高了20%,很多企业仍面临招工难的问题。
收稿日期:2019-01-04作者简介:李连辉,男,硕士,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货币银行和国际经济。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区位分布及产业选择分析李连辉(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12)摘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格局的转变发生在2005年左右。
由于国内强劲的需求,国际大宗商品进口价格飙升,国有企业出于保障供给和获取利润的动机,开始尝试在海外进行矿业并购投资。
之后在对自然资源投资增加的推动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快速增长。
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区位分布,梳理我国对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分布;投资动机;区位分布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77(2019)04-0079-06一、引言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吸收外部资金,以与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匹配,以此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过近40年的不断努力,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2004年开始,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增速。
截至2017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32%,高于我国每年实际利用外资的增长率的7%。
2004~2016年,我国对外投资每年均是处于增长状态,但2017年较前一年增长率下降23%。
2014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1195.6亿美元,同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为1231.1亿美元,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超过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成为一个资本净输出国。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1.43万亿美元,存量30.84万亿美元。
以此为基数计算,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的11.1%,存量的5.9%,流量位列全球第3,存量位列全球第2。
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地区分布来看,亚洲仍然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2017年我国在亚洲的直接投资流量占我国全部对外投资流量的69.6%。
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分析1020210138 林胜益10金融1纺织服装业指的是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它是以生产为主,可能是代工。
纺织服装业是属于消费品工业里的纺织业(这是个广义纺织,包括从棉花、羊毛、蚕丝等天然纤维采购,或者化纤的纺丝,经过棉纺、毛纺成为纱线,再经过织造变成布料,再经过染整对布料进行整理,最后加工成衣)。
纺织业一般再细分为纺织业(狭义)、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
中国是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
近几年中国的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发展,服装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2005年纺织服装的总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十分之一,并已连续五年出口创汇顺差第一,服装产业一直为中国出口创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装,其中一件来自于中国生产。
在2012年我国的《产业经济统计年鉴》中数据显示我国的纺织服装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在世界第二,是意大利的6倍、德国的7倍、美国的12倍。
我国在世界纺织服装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由于纺织服装行业自身的生产特点所决定,它属于比较原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所以在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从其萌芽的时候开始,就一直是集聚在我国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在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东部的纺织服装业达到空前的发展。
当时每个街道的自办企业或者城市里都有着相当规模的纺织服装厂,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
福建福建石狮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著名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和集散地。
以石狮为中心,连接晋江、泉州等周边地区而形成的福建服装板块,共有纺织服装企业1万多家,产值达600亿元,其休闲男装、运动装、童装等休闲系列约占全国市场份额四分之一强。
然而到了90年代末,由于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以及东部劳动力价格的不断升高,导致在东部的纺织服装业生产成不断增长,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开始搬到中西部地区,以规避较高劳动力成本。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双月刊)2021年第1期(总第227期)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区位选择----基于双边友好外交关系的视角张为付,吴怡(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交关系被赋予了新的內容与使命,外交关系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也不断加深和扩展。
双边友好外交关系是一种积极的信号,对OFDI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
运用2010—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数据,考察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对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
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双边友好外交关系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区位选择,“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这种促进作用得到加强。
因此,企业可以加强对国家之间外交形势的关注,与时俱进,借助政策的东风,主动参与国际市场,获取更多的投资机会。
关键词:双边友好外交关系;对外直接投资;一带一路;区位选择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6049(2021)01-0088-10—、引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和模式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国有企业占比下降,但占比依然大,根据《2018年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报告》数据显示,虽然国有企业占比从2006年的81%下降至2018年的48%,但是2018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规模排名前十的企业几乎都是国有企业;二是主要流向传统投资领域,投资额排名前三位的行业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和制造业,分别占35.5%,15.2%和13.4%;三是主要的区位选择是中国香港、东盟和欧盟,2018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比分别为60.7%、9.6%和6.2%,处于价值链高端的美国只有3.8%;四是具有较强的政治偏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领域广泛,流向制造、电力生产投资的增幅较大,主要流向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越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柬埔寨、俄罗斯联邦、泰国、孟加拉国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