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实验专题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35
高一期末物理知识点实验题实验目的:通过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实验,巩固和应用高一物理课程中所学的重要知识点,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一: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实验步骤:1. 取一根直尺,并确保其一端与一个固定的参考点对齐。
2. 将直尺放在待测物体上,使其与物体的一端相接触,然后读取另一端的刻度值。
3. 计算物体的长度,即直尺刻度值与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实验二: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实验步骤:1. 准备一根弹簧,并用一个夹子将其固定在水平方向上。
2. 挂上适当的负重,使弹簧发生形变,记录下此时的负重值和形变长度。
3. 通过改变负重值,重复测量不同的形变长度。
4.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负重值与形变长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图。
5. 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实验三:利用光的反射进行角度测量实验步骤:1. 在光源位置和待测角度的两个刻度上放置两块镜子。
2. 调整两块镜子的角度,使得光从光源经过第一块镜子反射后射到第二块镜子上。
3. 测量光的入射角和反射角,计算待测角度。
实验四:测量材料的热导率实验步骤:1. 取两根相同长度的棍状材料,并将它们固定在两个热源上。
2. 确保棍状材料之间有良好的热接触。
3. 测量不同位置材料的温度,并记录下时间和温度的变化。
4. 利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计算材料的热导率。
实验五: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实验步骤:1. 搭建一个简单的直流电路,包括电源、电流表和电压表。
2.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值,并记录下实验数据。
3. 改变电源电压或电阻的取值,并观察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4.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图。
实验六:测定加速度实验步骤:1. 利用斜面和滑块搭建一个简单的斜面运动实验装置。
2. 将滑块放在斜面上,并使其从静止开始滑落。
3. 通过计时器测量滑块在斜面上滑行所需的时间和移动的距离。
4. 根据物理公式,计算滑块的加速度。
高一物理期末复习实验专题实验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 仪器。
使用的是 电,电源的频率为 Hz ,每隔 s 打一个点。
2、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V ,由 供电。
3、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V ,直接接到生活用交流电源插座上。
4、运动物体拉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直接记录了 ( ) (A )物体运动的时间 (B )物体在一些时刻的位置 (C )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 (D )物体在一些时间内的位移5、某同学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拉动纸带,但在纸带上打不上点,其可能原因是 ( ) A .复写纸放反 B .使用了直流电源 C .振针过短 D .纸带运动过快6、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中有以下实验步骤,步骤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把计时器上的电源插头插在交流220 V 电源插座上,按下脉冲输出开关,用手水平的拉动两条纸带,纸带上就打下一列小点 ②.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③. 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的套在纸盘轴上,检查两条白纸带是否已经正确的穿好,墨粉纸盘是否已经夹在两条白纸带之间 ④.用刻度尺测量纸带通过的距离x⑤.取下纸带数一下纸带上共有多少个点,记为N ,则点子的间隔数为(N -1),纸带的运动时间为(N -1) 0.02 s⑥.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v=Δx/Δt, 把结果填入下表: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①④⑤⑥ C. ②③①⑤④⑥ D. ②①③⑤④⑥7、把纸带的下端固定在重物上,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上端用手提着。
接通电源后将纸带释放,重物便拉着纸带下落,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一段如图所示。
则图中纸带的____端与重物相连(填‘左’或‘右’)。
8、某学生在用打点计时器作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其开始时的装置图如图所示,其中有错误与不妥之处,请把它找出来.实验二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在下列给出的器材中,选出“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所需的器材并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高一上物理期末复习:实验专题一、游标卡尺⑴10分度的游标卡尺。
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mm ,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1mm 。
读数时先从主尺上读出厘米数和毫米数,然后用游标读出0.1毫米位的数值:游标的第几条刻线跟主尺上某一条刻线对齐,0.1毫米位就读几(不能读某)。
其读数准确到0.1mm 。
⑵20分度的游标卡尺。
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5mm ,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05mm 。
读数时先从主尺上读出厘米数和毫米数,然后用游标读出毫米以下的数值:游标的第几条刻线跟主尺上某一条刻线对齐,毫米以下的读数就是几乘0.05毫米。
其读数准确到0.05mm 。
⑶50分度的游标卡尺。
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8mm ,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02mm 。
这种卡尺的刻度是特殊的,游标上的刻度值,就是毫米以下的读数。
这种卡尺的读数可以准确到0.02mm 。
如右图中被测圆柱体的直径为2.250cm 。
(1)已知不同的工具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有下列不同的结果:A . 2.4cmB . 2.37cmC . 2.372cmD . 2.3721cm其中,用最小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用游标尺上有10个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_。
(2)一同学用一游标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L =________ m 。
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下图是探究合力方法的实验装置]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
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OC 为细绳。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 是力1F 和2F 的合力的理论值; 是力1F 和2F 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思考: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2、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 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量程为N 5,最小刻度为N 1.0的弹簧测力计。
高一化学期末总复习——《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作为化学知识的实践运用,是化学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将重点复习高一化学期末考试中与化学实验相关的知识点。
实验室安全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
我们必须遵循实验室安全的基本规则,避免实验室事故的发生。
首先,我们需要戴上实验室专用防护眼镜,避免化学物质溅入眼睛。
其次,我们需要穿戴实验室专用的实验服,并将长发束起来,避免因疏忽导致发生火灾事故。
同时,我们需要使用实验室专用的饮用水,以防止水源污染。
实验中的关键操作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实验中的关键操作。
任何一个小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首先,我们需要准确计量实验所需的化学物质。
在使用烧杯、瓶口等实验用具时,需要注意实验用具的清洁卫生并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实验液体的分配也需要准确无误,以避免因分配不当导致实验失败。
其次,我们需要控制好实验中的温度、压力、PH值等环境因素。
这些环境因素都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在控制温度时,需要掌握好加热的时间和加热的温度,以及冷却的时间和冷却的方式。
在控制压力时,要保证实验容器的密封性和精密度,避免因压力变化导致实验失败。
在控制PH值时,需要使用合适的酸碱指示剂,并注意添加量和添加方式。
化学反应的观察和记录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对化学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
观察和记录是验证实验结果的关键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对实验容器的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颜色的变化、气体的释放、液体的沉淀等。
同时,我们需要在实验数据记录本中记录下实验数据,包括实验物质的种类、用量,反应的状态、时间以及实验结果等。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在进行实验后,我们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是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以及获得实验结论的关键步骤。
处理与分析实验数据时,我们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包括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误差的分析等。
同时,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归纳和总结,以达到得出科学结论的目的。
结语化学实验是理论化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高一期末知识点物理实验一、简介在高一期末物理考试中,实验部分常常占据一定的比重。
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巩固理论知识,还能提升实际操作和观察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个高一物理期末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实验。
二、实验一:摆动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1. 实验目的通过摆动实验,验证摆动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并理解周期和频率的概念。
2. 实验步骤a. 准备材料:摆锤、定长摆线、计时器等。
b. 在摆线上挂上摆锤,可以调整摆长。
c. 用计时器记录摆锤的摆动周期。
d. 改变摆长,记录不同摆长下的摆动周期。
3. 实验原理摆动的周期与摆长之间存在着简单的线性关系。
一般而言,摆长越大,周期越长;摆长越小,周期越短。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绘制摆长与周期的图像。
可以观察到一个明显的趋势:随着摆长的增加,周期呈线性增长。
实验数据的结果可以用来验证理论关系,并通过计算斜率来确定周期与摆长的具体关系。
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摆长与周期的图表或曲线。
5. 实验注意事项a. 摆线要保证定长,避免长度不一致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b. 记录摆动周期时,要保持准确的计时,避免误差。
c. 实验过程中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增加结果的准确性。
三、实验二:位移-时间图与速度-时间图1.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绘制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和速度-时间图,掌握位移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步骤a. 准备材料:电子计时器、直尺、小球等。
b. 在平滑的水平桌面上固定一个木板,木板上设有垂直刻度尺。
c. 将小球从木板上某一刻度处释放,用计时器记录其下落的时间。
d. 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记录小球所处的位置,并绘制位移-时间图。
e. 根据位移-时间图,计算小球在不同时间点的速度,并绘制速度-时间图。
3. 实验原理自由落体运动下,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位移-时间图和速度-时间图。
通过位移-时间图可以观察到位移随时间平方增加;通过速度-时间图可以观察到速度随时间线性增加,且速度为正值。
高一期末物理实验知识点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物理现象和理论,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一期末物理实验的知识点。
1. 材料的热膨胀实验热胀冷缩是物体在温度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在材料的热膨胀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不同材料的线膨胀系数进行对比研究。
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长度变化,计算出相应的线膨胀系数。
实验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变化的时间和速度,以及准确测量长度变化。
2. 长度的测量实验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尺子、卡尺等仪器进行直接测量。
另外,还可以使用显微镜测量微小物体的长度,利用光线通过透镜或反射测量物体的长度等方法。
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要注意测量仪器的精确度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消除误差。
3. 弹力和弹簧的实验弹力是物体因受到外力而发生的形变,并趋向恢复原状的性质。
在弹力和弹簧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弹簧测力计等仪器来测量弹力的大小。
实验中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或外力的大小,观察弹簧形变的变化以及与弹力的关系。
在实验中要注意掌握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确定合适的实验条件以及数据的处理方法。
4. 声音的传播实验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它需要介质来传播。
在声音的传播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共振管、共鸣箱等仪器来观察和研究声音的传播规律。
实验中可以通过改变介质的性质、调节共鸣箱的长度等方法,观察声音的变化,并用数学方法表示声音的频率和振幅等参数。
在实验中要注意准确测量和记录数据,以及合理分析实验结果。
5. 光的折射和反射实验光的折射和反射是光的基本特性。
在光的折射和反射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光箱、平面镜、凸透镜等仪器来观察和研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实验中可以通过改变入射角、折射角、改变光的入射介质等方法,观察光的传播和偏折的变化,并用数学方法表示光的折射率和反射率等参数。
在实验中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减小误差,并进行准确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高一实验考试题库及答案1. 实验名称: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实验器材:滑轮、细绳、小车、砝码、刻度尺、计时器。
实验步骤:a. 将小车固定在滑轮下,通过细绳连接砝码。
b. 调整小车使其能在水平面上自由滑动。
c. 分别增加不同重量的砝码,测量小车的加速度。
d. 记录数据并绘制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图。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2. 实验名称: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实验目的: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理解折射定律。
实验器材:激光笔、半圆形玻璃容器、水、牛奶。
实验步骤:a. 将半圆形玻璃容器分别装满水和牛奶。
b. 使用激光笔照射容器中的液体,观察光线的折射情况。
c. 记录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度。
d. 分析数据,验证折射定律。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验证了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并得出折射角度与介质折射率的关系。
3. 实验名称: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器材: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
实验步骤:a. 将电池、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串联连接。
b. 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c. 记录不同电流下的电压和电流值。
d.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并与标称值进行比较。
4. 实验名称: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器材:小球、斜面、碰撞板、测量尺。
实验步骤:a. 将小球从斜面同一高度释放,使其撞击碰撞板。
b. 测量小球撞击前后的速度。
c. 记录数据并计算小球的动量。
d. 分析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5. 实验名称: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理解细胞渗透压的概念。
实验器材:洋葱鳞片、显微镜、不同浓度的溶液。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实验复习卷1.为了探究弹簧弹力F和弹簧形变量x的关系,李强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下图所示的图像.(1)从图像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操作,使图像上端成为曲线,图像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 .(2)由图像可得甲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相对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则应选弹簧(选填“甲”或“乙”).(3)若弹簧是竖直放置的,则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
(4)由于弹簧自身有重量,李强在测量时没有考虑弹簧的自重,这样导致劲度系数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相等”).2.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甲乙丙(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选填“竖直”或“倾斜”)状态.(2)该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图乙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像.由此图像得该弹簧的原长l0=cm,劲度系数k=N/m.(3)把该弹簧做成一只弹簧测力计,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l=cm.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甲中与B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2)图乙中一定沿着AO方向的力是________(选填“F'”或“F”)。
(3)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筋都应与木板平行C.两次拉伸橡皮筋,只要使橡皮筋伸长到相同长度即可D.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适当远些4.某研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所用器材有:方木板一块,白纸,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刻度尺,图钉(若干个).(1)具体操作前,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关于实验操作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有______.A.橡皮条应和两绳套夹角的角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B.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O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C.使用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D.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时的拉力必须都小于只用一个测力计时的拉力(2)该小组的同学用同一套器材做了四次实验,白纸上留下的标注信息有结点位置O、力的标度、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及表示力的作用线的点,如下图所示.其中对于提高实验精度最有利的是_______.(3) 合力与F大小相等,方向略有偏差,如果此偏差仅由F1引起,则原因是F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_______、F1与F2的夹角比真实夹角偏________.(填“大”或“小”)5.图甲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
高一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篇一:高一化学实验专题复习高一化学实验专题复习基础部分1、下列仪器不能用于加热的是()(A)容量瓶(B)圆底烧瓶(C)试管(D)烧杯2、下列气体不能用浓H2SO4干燥的是()(A)CO2(B)CO(C)NH3(D)SO23、要除去混在CO2气体中少量SO2,最好让气体通过()(A)Na2CO3溶液(B)溴水(C)NaOH溶液(D)饱和NaHCO3溶液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水,再在不断搅拌下沿量筒壁慢慢加入浓硫酸(B)过滤时,漏斗里的滤液应低于滤纸的边缘(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打翻,应立即用水灭火(D)测定溶液的pH值时,应用玻棒蘸取待测液,直接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 5、某学生要提纯混有泥沙的食盐,他设计的主要操作有:溶解、过滤、蒸发。
在这些操作中都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烧杯(B)漏斗(C)玻璃棒(D)酒精灯6、下列试纸在使用时不宜用水湿润的是 ()(A)蓝色石蕊试纸(B)淀粉碘化钾试纸(C)pH试纸(D)红色石蕊试纸7、不能用浓硫酸而只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是 ()(A)H2(B)H2S(C)Cl2(D)NH38、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久置,不会变质的是()(A)Ca(OH)2(B)漂白粉(C)氯化钾(D)氢SO42-9、下列仪器中,“0”刻度在上端的是 ()(A)量筒(B)滴定管(C)温度计(D)容量瓶10、在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250ml 0.1mol/L NaOH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是(A)250ml容量瓶(B)托盘天平(C)胶头滴管(D)烧瓶11、右图是化学实验常用装置之一,若气体从右管进入,可用来收集的气体是()(A)NO (B) NO2(C) CO (D)SO212、实验室进行NaCl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固定铁圈位置②放置酒精灯③放上石棉网④放上蒸发皿⑤加热搅拌⑥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④⑤⑥(C)②①④⑤⑥(D)②①③④⑤13、对下列仪器回答问题: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滴定管④量筒⑤烧杯⑥蒸发皿⑦分液漏斗(1)对允许加热的仪器,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的有(填序号)(2)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填序号)(3)标有“0”刻度的有(填序号)14、如图装置中,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褪色,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判断气体和广口瓶中盛放的物质是()(A) H2S和浓H2SO4(B)SO2和NaHCO3溶液(C) Cl2和NaHCO3溶液(D) Cl2和氯水15、(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