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三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一语文必修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
B. 由于天气原因,飞机延误了三个小时。
C.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听众的热烈掌声。
答案:D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答案:A3.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一鸣惊人,让人刮目相看。
B. 他们俩真是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
C. 他总是喜欢独断独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真是出类拔萃。
答案:B4-20. [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及答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答案:苏轼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游山西村》。
答案:陆游3-10. [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及答案]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聪明伶俐,才情出众。
她对爱情忠贞不渝,但同时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敏感性,容易受伤。
2.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背景和结果。
答案: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
曹操统一北方后,意图南下统一天下,但在赤壁遭遇了孙刘联军的顽强抵抗。
最终,由于联军利用火攻战术,曹操大败,被迫撤退,这场战役也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3-4. [此处省略其他简答题及答案]四、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20分)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内容省略]1. 请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根据文段内容给出概括]2.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思想或情感?答案:[根据文段内容分析作者的思想或情感]五、作文题(30分)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高一语文必修三试卷(含答案)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制卷人:**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鱼凫(fú)、巉岩(chán)、飞湍(tuān)、猿猱(róu)B.抚膺(XXXɡ)、XXX(sè)、恬然(XXX)、XXX (shǎnɡ)C.栈道(XXX)、嗟叹(jiē)、商贾(ɡǔ)、钿头(diàn)D.吮血(shǔn)、六幺(yāo)、幽咽(yè)、宵柝(chè)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噫嘘兮,危乎高哉!B.飞湍暴流争喧豗,硑崖转石万壑雷C.XXX家向黄昏D.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XXX下住。
3.对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B.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C.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D.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②一去紫台连XXX去:离开B.①砯崖转石万壑雷转:使石滚动②无边落木萧萧下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C.①因为长句,歌以赠之长句:指七言诗②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大姐D.①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徒,空②却坐促弦弦转急促:紧、迫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朝避猛虎B.梦啼妆泪红阑干C.遂命酒D.闻舟中夜弹琵琶者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明年秋,送客XXXB.暮去朝来颜色故C.铁骑突出刀枪鸣D.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盛唐时期的XXX与XXX是我国唐诗史上的双子星并称“XXX”,世称“XXX在,光芒万丈长”,而中唐诗人XXX和XXX被称为“XXX”。
必修3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涣然冰释B. 惘然若失C. 怙恶不悛D. 恣意妄为2.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恰当的一项是:A. 他一言不发,真是令人惘然若失。
B. 她恣意妄为,不顾他人感受。
C. 他涣然冰释,终于放下了心中的负担。
D. 他们怙恶不悛,最终遭到了法律的制裁。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身体。
B.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很强。
C. 他们正在讨论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
二、填空题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作者是______。
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水调歌头》,作者是______。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6-10题。
(文章内容略)6.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7.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具体的事例来支持他的观点?8. 文章中提到的“坚持”一词,作者具体是如何解释的?9. 作者认为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10. 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四、作文11.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C二、填空题4. 屈原5. 苏轼三、阅读理解6.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坚持和努力是实现梦想和成功的关键。
7. 作者通过个人经历和历史人物的故事来支持他的观点。
8. 作者认为“坚持”意味着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放弃,持续努力。
9. 作者认为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坚持不懈和勇于面对挑战。
10. 作者想要传达的最重要的信息是鼓励读者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直到成功。
四、作文(作文内容由考生自行创作)。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2分)1.下面字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寒暄(xuān)朱拓(tà)谬(niù)种吮(shǔn)吸B.盥(g uàn)洗放诞(dàn)间(jiān)或笑靥(yè)C.跬(g uí)步榫(sǔn)头残骸(hái)慰藉(jí)D.渣滓(zǐ) 膏腴(yú)逡(qūn)巡帷(wéi)幄2.下面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敕造归咎阿谀纨绔子弟B.唾弃愧疚草窠百无了赖C.黏液撬开杀戳臭名昭著D.烟蔼窈陷面颊沸反盈天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夺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姚明苦笑了一下说:“人们往往只看到了鲜花和掌声,而忽视这背后的汗水和辛苦呀!”B.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C.假如有这样一本书,能给“下海”或将要“下海”者以警示,告诉他们何处可能有陷阱,怎样才能达到金光灿烂的彼岸,那该多好!D.东家说:“我家地里杏树上有一窝斑斑,(斑斑,方言,即斑鸠)你看那树上斑斑乱飞,怕是有孩子在摘杏儿呢。
”4.下列句子空白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谁将是2008年“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中最的“星”,马上就会揭晓。
②在近百年的办学中,这所大学培养出了一大批栋梁之才。
③加强两国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两国人民思想感情的。
A. 闪耀里程沟通B. 闪耀历程沟通C. 闪烁历程勾通D. 闪烁里程勾通5.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那是一张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C.齐白石画展在开幕后,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语文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 怏怏不乐,心旷神怡C.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D.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自命不凡,目中无人。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自命清高,目中无人。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自命不凡,目空一切。
D.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自命清高,目空一切。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B. 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C. 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D.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今天去不去图书馆?”B. 他问我,你今天去不去图书馆?C. 他问我,你今天去不去图书馆。
D. 他问我:“你今天去不去图书馆?”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像风一样,来去无踪。
B. 他像风一样,来去无影。
C. 他像风一样,来去无踪,无影无踪。
D. 他像风一样,来去无影,无踪无影。
6.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准确的一项是()A. 他昨天没有来,因为他生病了。
B. 他昨天没有来,因为生病了。
C. 他昨天没有来,生病了。
D. 他昨天生病了,所以没有来。
7. 下列句子中,语气最委婉的一项是()A. 你能不能把窗户关上?B. 你能不能请把窗户关上?C. 你能不能把窗户关一下?D. 你能不能请把窗户关一下?8.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生动的一项是()A. 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B. 他高兴得手舞足蹈。
C. 他高兴得像孩子一样。
D. 他高兴得跳起了舞。
9.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简洁的一项是()A. 他今天没有来,因为他生病了。
B. 他今天没有来,生病了。
C. 他今天没有来,因为生病了。
D. 他今天生病了,所以没有来。
高一必修三语文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吾日三省吾身(反省)B. 温故而知新(旧知识)C. 学而不思则罔(迷惑)D.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识)2.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 举世皆浊我独清B. 众人皆醉我独醒C. 吾日三省吾身D. 学而不思则罔4. 下列句子中,表达意思最接近现代汉语的一项是:A. 朝闻道,夕死可矣B.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D.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B. 一日看尽长安花C.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心胸开阔)B.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明白)C.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帮助)D.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担心)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B.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9. 下列句子中,表达意思最接近现代汉语的一项是:A.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B.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B.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C.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论语》中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021~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一、〔18分,每题3分〕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敕〔chì〕造翠幄〔wò〕宸〔chén〕翰笑靥〔yàn〕B.炮烙〔lào〕商贾〔gǔ〕歆〔xīn〕享栈〔zhàn〕道C.扪参〔shēn〕猿猱〔náo〕跬〔kuǐ〕步迁谪〔zhé〕D.藩〔pān〕篱蜕〔tuì〕皮曳〔yè〕兵鸡豚〔tún〕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 应酬残羹冷炙走头无路天有不测风云B. 烟霭针砭时弊唉声叹气失之毫厘,谬以千里C. 崔嵬礼上往来百无聊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D. 歆享迫不急待破釜沉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依次填入以下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为表达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
②2021书香中国,以“今天,你读了吗〞为口号倡导群众阅读,讲述中国人的阅读故事,通过各个层面中国人今天的阅读风貌。
③中国传统节日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A.致哀展示蕴蓄B.志哀显示蕴蓄C.致哀显示蕴含D.志哀展示蕴含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网络文学走过十年之路,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B.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
C.电视剧?命运?,以恢弘的气势、感人的细节,浓墨重彩....地再现了深圳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风雨历程。
D.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平安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不欲生....。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蹉跎岁月欣喜若狂狂妄自大B. 喜出望外雕梁画栋道貌岸然C. 鹤立鸡群沉鱼落雁眉清目秀D. 炯炯有神遥不可及恣意妄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插图精美,深受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加音体美等课程的教学时间。
C.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
D. 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在某些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恰当的一项是()A. 这座大桥雄伟壮观,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江面上。
B. 小明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热心帮助同学。
D. 美丽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让人陶醉其中。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最恰当的一项是()A. 原句:我们必须坚决反对一切不良风气。
变换:我们必须坚决抵制一切不良风气。
B. 原句:他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扑向火海。
变换:他不顾个人安危,英勇地扑向火海。
C. 原句: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变换: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D. 原句: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
变换:我国是一个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从小热爱科学,长大后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逗号改为句号)B.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冒号改为逗号)C. 她虽然年纪轻轻,但工作经验丰富。
(逗号改为分号)D.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
(逗号改为句号)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虚(qiān)欣慰(xīn)喜悦(xǐ)B. 雕梁画栋(diāo)狂妄自大(kuáng)道貌岸然(àn)C. 沉鱼落雁(chén)鹤立鸡群(hè)眉清目秀(móu)D. 炯炯有神(jǐng)遥不可及(jí)恣意妄为(zì)7.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插图精美,深受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璀璨(cuǐcàn)潇洒(xiāosǎ)瞒天过海(mán tiān guò hǎi)B. 潜伏(qiánfú)崇尚(chóngshàng)欣喜若狂(xīnxǐ ruò kuáng)C. 漫步(mànbù)振奋(zhènfèn)拔地而起(bá dì ér qǐ)D. 妙不可言(miàobùkěyán)轰轰烈烈(hōnghōng lièliè)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xī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B. 我国古代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地理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C. 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让我们尽情地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吧!D. 他的勤奋刻苦,使得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 下列词语中,与“举世瞩目”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人山人海B. 家喻户晓C. 风起云涌D. 轰轰烈烈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借代)B. 满城春色宫墙柳。
(对偶)C. 碧波荡漾,鱼翔浅底。
(拟人)D. 美丽的花园,是孩子们的天堂。
(比喻)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去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旅游。
B. “你应该多读一些名著,这对你的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
”老师对我说。
C. 他听了这话,脸色顿时变得苍白,嘴唇微微颤抖。
D. “这是我的手机号码,你可以随时联系我。
”他说。
6.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豁达(huòdá)精益求精(jīngyì qíngjīng)轻车熟路(qīngchē shúlù)B. 璀璨(cuǐcàn)崇尚(chóngshàng)欣喜若狂(xīnxǐ ruò kuáng)C. 潜伏(qiánfú)振奋(zhènfèn)拔地而起(bá dì ér qǐ)D. 妙不可言(miàobùkěyán)轰轰烈烈(hōnghōng lièliè)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xīn)7.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学习非常刻苦。
高一语文(必修三)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A卷(共8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宵柝.(tuò) 炮.烙(pào)饿殍.(piǎo)弃甲曳.兵(yè)B.笑靥.(yè)杜撰.(zhuàn)纤.细(qiān)瓮.牖绳枢(wèng)C.崭.新(zhǎn)聒.噪(guō)勾.当(gòu)度.长絜大(dù)D.广袤.(mào)錾.银(zàn)氓.隶(méng)配合默契.(qì)2、下列各组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谬种尘芥驯熟眼花瞭乱B.崛起堕落膏腴追亡逐北C.篷勃斑斓汲取刨根究底D.须臾蒙胧歆享见风使舵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歌行是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之一,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歌行体。
其特点为:篇幅可长可短,保留着古乐府抒情的特点,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通常用“歌”、“行”、“歌行”命名。
B.战国四君子: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平原君,赵国贵族,姓赵名胜;春申君,楚国贵族,姓黄名歇;信陵君,魏国贵族,姓魏名无忌,皆以招揽宾客着称。
C.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
又称作“六经”。
另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D.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
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据崤函之固.(名词,险固的地势)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副词,坚固,坚决)B.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名词,道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C. 可以横绝.峨眉巅(动词,隔绝)枯松倒挂倚绝.壁(形容词,陡峭的)D. 若属.皆且为所虏(名词,辈)名属.教坊第一部(动词,隶属)5、下列各组,不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所守或匪亲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④但见悲鸟号古木⑤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⑥合从缔交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A. ①③⑤B. ②⑥⑦C.②④⑥D.③⑤⑦6、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B. 危乎.高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 初为.霓裳后六幺呕哑嘲哳难为.听D.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黄鹤之.飞尚不得过7、下列词类活用属于同一类的一组是()①则耻.师焉②却.匈奴七百余里③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互己⑤天下云.集响应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⑦树.之以桑⑧闻舟中夜.弹琵琶者⑨问君西.游何时还⑩吾从而师.之A.①②⑤B.①⑤⑩C.④⑥⑧D.③⑦⑨8、下列语句,属于同一句式的是()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相郡。
高一语文必修三测试题
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数罟不入洿池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下列各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3、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何陋之有
C、时不待我
D、是谁之过与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上.食埃土
D、夜.缒而出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恰当的一项是()
A、其曲中.规中:中间
B、声非加疾.也疾:疾病
C、金就砺.则利砺:磨刀石
D、虽有槁暴.暴:暴露
6、下列各句中的“之”字与“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甚矣,汝之不惠
D、永州之野产异蛇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①奋六世之余烈.②兼仗父兄之烈.
B、①九国之师.②齐师.伐我
C、①秦人开关延.敌②延.及孝文王
D、①北收要害之.郡②并吞八荒之.心
8、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圣人无常师.
C、吾从.而师之乃大惊,问所从.来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余嘉其能行古道.
9、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今其志乃.反不能及家祭无忘告乃.翁
C、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0、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吞二周而亡.诸侯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天下云.集响应
C、子孙帝王
..万世之业也D、外连衡而斗.诸侯
二、文言文阅读(40分)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1~14题。
(20分)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罟不入洿.池洿:深
B、养生丧死无憾.憾:遗憾
C、鸡豚狗彘之畜.畜:牲畜
D、七十者衣.帛食肉衣:穿
12、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寡人之.民不加多
B、谨庠序之.教
C、是寡人之.过也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选出下列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
A、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文: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
(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5~18题。
(17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传:解释经文的文字
B、其出.人也远矣出:超出
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择:选择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齿:并列、排列
1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士大夫之.族
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17、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彼与彼年相若也
D、位卑则足羞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译文: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文:
三、名篇名句默写。
(7分)
1、,申之以孝悌之义,。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四、诗歌鉴赏(1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19~20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9、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4分)
答:
20、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4分)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21~22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2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4分)
22、“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五、语言运用(10分)
23、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
螃蟹、猫头鹰和蝙蝠都去上“去恶习研修班”。
数年过后,它们都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不过,螃蟹仍横行,猫头鹰仍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蝙蝠仍倒悬。
24、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哀愁;
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暗的点染;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激昂的欢唱,少一些悲观的咏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