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三期中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7
高一语文期中试题(必修三)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I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何以繁荣众所周知,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诗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大大发展了歌行体样式,丰富了诗歌内容,把我国古典诗歌艺术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峰。
唐朝是广为人知的诗歌天堂,“唐诗宋词元曲”之说,其中把诗归结于唐,由此可看出唐朝在诗歌历史上的地位之高与垄断之势。
唐诗知名作者有2000多人,保存在《全唐诗》中的诗作40000多首。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骨陈子昂、诗杰王勃、诗魔白居易等诗坛泰斗,如满天繁星,熠熠生辉,其脍炙人口的诗篇,千百年来广为流传。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鲁迅先生感叹:“我以为一切好诗,至I]唐朝已被做完,此后倘非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再动手了。
”唐诗之所以繁荣,不外乎经济、政治、文化、历史这四个方面的原因。
具体说来,唐诗的空前繁荣,主要是因为前代的广泛积累,为唐诗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的发展,为诗歌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科举要考诗歌,经诗赋取士的制度,形成了重视诗歌的社会风气。
最关键的一条是,唐代政治开明,在发展中解除了诸多束缚,这对诗歌的繁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唐朝提倡儒家、道家、释家并存,允许外来宗教在国内传播。
这对于开阔眼界、解放思想、促进文学艺术的交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源头活水”。
作为统治这个朝代的王族,唐帝国一代雄主傲视群伦,胸襟眼界之开阔前所未有。
更重要的,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融合。
连太宗李世民也具有外族血统,因此唐王朝的民族政策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开明。
正因为有这样的政治背景,李姓王朝才能以前所未有的自信面对化外文明,此等自信,积弱之宋实难企及,明清两代,国势渐衰,也难望其项背。
大唐朝奉行的国策是“中国既安,四夷自服”,讲究对待外族一视同仁。
很多域外文化溶入中华文化之中,呈现一片天朝大国的风尚。
高一语文(必修三)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命题人:马莉宁王小军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笔答题)两部分。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一、基础知识(11×3=3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盥.沐(huàn)宫绦.(tāo) 鞭笞.(chī) 陈抟.老祖(tuán)B.榫.头(sǔn) 草窠.(kē) 鲭.鲨(qīng) 罥.烟眉(juàn)C.星宿.(xiù) 吮.血(shǔn) 颦蹙..(píng cù) 美人觚.(gū)D.暮砧.(zhēn) 聒.噪(guō) 眩晕.(yūn) 钿头银篦.(b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石栈晨翰沸反盈天地崩山摧B.懵懂桌帏五彩斑澜度长絜大C.俨然湮没穿流不息春意阑珊D.讪笑敕造沧海桑田畏葸不前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殊途同归....,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B.《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
C.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
D.小李考虑问题总是出于公心,勇担责任,从不患得患失....,所以在这个有着十年奋斗历程的团队中威望很高。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B. 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
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有减少环境污染,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才能逐渐得到改善。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峰回路转B. 融会贯通C. 青黄不接D. 惊心动魄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项研究成果的取得,充分显示了我国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
B. 他的学习成绩之所以不断提高,是因为他的勤奋努力。
C. 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盗版图书,这对广大读者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D.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增加老师的工作量。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他的言辞犀利,让人无法反驳。
B. 他的歌声优美,令人陶醉。
C. 他的为人正直,深受大家尊敬。
D. 他的工作态度认真,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 我对他的关心,他一点也没有察觉。
B. 她的聪明才智,使她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C. 他的勤劳,让他在生活中节衣缩食。
D. 他的勇敢,使他在战场上屡立战功。
5.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树梢,好像一个大玉盘。
B.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就像一座宝库。
D. 他的声音低沉,像大海的波涛。
6. 下列各句中,表达方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突出重点。
B. 议论问题,要观点鲜明,论据充分。
C. 讲述故事,要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D. 表达情感,要真挚自然,富有感染力。
7. 下列各句中,句式和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B. 他的工作态度认真,值得我们学习。
C. 我对他的关心,他一点也没有察觉。
D. 他的聪明才智,使她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8.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树梢,好像一个大玉盘。
B.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就像一座宝库。
D. 他的声音低沉,像大海的波涛。
9.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小草在春风中摇曳。
高一语文(必修三)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一、基础知识(8×3=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句读.(dòu)畏葸.(sī)榫.(sǔn)头瓮牖.(yǒu)绳枢B.逡.(qūn)巡饿殍.(piǎo)庠.(yáng)序拗.(niù)他不过C.攥. (zhuàn) 住数.(cù)罟监.(jiàn)生弃甲曳.(yè)兵D.经传.(zhuàn)宵柝.(tuò)槁暴.(pù)间.(jiàn)或一轮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孝悌约从离衡狙击手要言不烦士可忍孰不可忍B. 桅杆天涯海角高品位两全其美盛名之下,其实难副C. 寒喧轻拢慢捻跑龙套旅游胜地男儿有泪不轻弹D. 谪戍撒手人寰发祥地哀声叹气人而无信,不知其可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人如果主观意识太弱,就会全无主见,最终难以有成,与其筑室道谋....,不如敢为天下先,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B.中国人素有安土重迁....的情结,在城市化进程中,如果忽视了这一特点,只是一味强调经济补偿,就会给搬迁工作带来困扰。
C.在完成对“毒胶囊”的全面清查后,当地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对相关企业展开专项整治行动,让“涉毒食品”在劫难逃....。
D.图书大厦里,一本本厚厚的语法书,虽然详细,但也繁琐,千万条语法规则实在令人望而生畏....。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一个词汇,一个拨动人心弦、振奋人心劲的词汇,正在亿万中国人心头回响,它成了当下中国社会的最强音,它叫“中国梦”!B.“中国好声音”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C.拉萨山岭塌方事件发生后,国家紧急启动三级救灾应急响应。
权威人士强调:全国人民必须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气氛(fēn)神秘莫测(mò)惊涛骇浪(hài)B. 倾盆大雨(pén)漫不经心(màn)畏首畏尾(wèi)C. 雕梁画栋(diāo)水乳交融(róng)赴汤蹈火(fù)D. 峰回路转(fēng)沉鱼落雁(liù)漠不关心(m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工具也越来越方便。
B.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色,获得了第一名,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谈笑风生(谈)满载而归(载)B. 纵情歌唱(纵)惊天动地(惊)C. 知识渊博(渊)艰苦卓绝(卓)D. 破釜沉舟(破)雕虫小技(雕)4. 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湖面上,泛起一片银光。
B. 他的眼神坚定,仿佛一把利剑,直指苍穹。
C. 这座山势险峻,仿佛一座巍峨的巨兽,俯瞰着大地。
D. 她的笑容如花,美丽动人,让人忍不住多看一眼。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B.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仿佛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C. 这场雨下得很大,把整个城市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D. 他的言行一致,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尊重。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愁”指______。
)②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晞”指______。
)③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入”指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B. 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C. 鸡犬升天(jī quǎn shēng tiān)D. 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作文比赛。
B. 通过这次旅行,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看再看。
D.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3. 下列词语中,与“博学”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博闻强识B. 博学多才C. 博览群书D. 博采众长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注视着大地。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她的歌声像黄鹂一样动听。
D. 这座山像一头雄狮。
5. 下列成语中,出自《红楼梦》的一项是:A. 一箭双雕B. 指鹿为马C. 画龙点睛D. 贪小失大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心像铁一样坚硬。
B. 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C. 这本书像一座宝库。
D.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7. 下列词语中,与“德高望重”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学富五车B. 德才兼备C. 仁义道德D. 勤学苦练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B. 他的歌声像黄鹂一样动听。
C. 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D. 这座山像一头雄狮。
9. 下列词语中,与“一丝不苟”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认真细致B. 精益求精C. 坚持不懈D. 立志成才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B. 他的歌声像黄鹂一样动听。
C. 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D. 这座山像一头雄狮。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神焕发沸沸扬扬情不自禁B. 呆若木鸡美轮美奂拈轻怕重C. 震耳欲聋雕梁画栋破釜沉舟D. 喜出望外略胜一筹胸无城府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B.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治理污染。
C. 这篇文章语言生动,内容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D. 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沉着冷静B. 欢呼高呼C. 美丽美好D. 高兴欢乐4.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老师您好,我有一道题不太明白,能请您帮我解答一下吗?B.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你一定很聪明吧!C. 你这个做法太不像话了,我简直不敢相信你竟然会这样做!D. 您的文章我已经拜读了,受益匪浅,非常感谢!5.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雨细腻入微的一项是:A.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D.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沁园春·长沙》中,“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的“峥嵘”指的是______。
7. 《琵琶行》中,“大珠小珠落玉盘”中的“珠”指的是______。
8. 《雨霖铃·寒蝉凄切》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中的“凝噎”指的是______。
9. 《赤壁赋》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的“风流人物”指的是______。
10. 《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的“求索”指的是______。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狼藉(jié)拘泥(nì)脍炙人口(kuài)B. 璀璨(cuǐ)拂晓(fú)瞠目结舌(chēng)C. 蜿蜒(wān)腥风血雨(xīng)震耳欲聋(zhèn)D. 瞬息(shùn)美轮美奂(huàn)耳濡目染(r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因此获得了第一名。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
D.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若”意为“好像”)B.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意为“使……变绿”)C.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畔”意为“岸边”)D.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意为“看尽”)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它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B.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它以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故事为主线。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它以宋江、吴用、林冲等梁山好汉的故事为主线。
D.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它以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为主线。
5. 下列关于古诗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之涣《登鹳雀楼》)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之涣《登鹳雀楼》)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离骚》中,屈原用“ ”、” ”等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楚国命运的深切关怀。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期中质量检验考
题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的内容,从每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1. ####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第1题至第2题:
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史上一位卓著的文学家。
他的一生中,写了
大量的诗文及文论。
他的诗文中充满了哲学的深度和哲理的思考,
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
- 柳宗元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
- A. 唐朝
- B. 宋朝
- C. 金朝
- D. 宋朝
(答案:A)
- 柳宗元的诗文中表现出了以下哪些特点?
- A. 文化内涵深厚
- B. 逻辑严密
- C. 才华横溢
- D. 地理知识丰富
(答案:A和C)
第二部分:写作(共1题,15分)
请根据下面的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题目:人生的意义
{你的作文内容}
(提示:可以从个人经历、社会角度或哲学思考等方面展开写作,表达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看法)
总结
本文介绍了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期中质量检验考题。
第一
部分是阅读理解,包含了15个题目,需要根据短文选择最佳选项。
第二部分是写作,要求根据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探讨人生的意义。
语文必修三期中试题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与课本内容(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项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敕(ch ì)造 宫绦(t āo ) 间(ji àn )或 讪讪(sh àn )B.榫(s ǔn )头 马嵬(w éi ) 孝悌(t ì) 经传(zhu àn )C.逡(q ūn )巡 惫(b èi )懒 阜(f ù)盛 草窠(k ē)D.监(ji ān )生 攥(zu àn )住 羞赧(n ǎn ) 崔嵬(w éi )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顾盼神飞 娇花照水 金碧辉煌 甘草黄莲 雕梁画栋B.蓝田日暖 寒暄客套 川流不息 一柱清香 绵里藏针C.门可罗雀 人情世故 良晨美景 尾大不掉 地崩山摧 D 不经之谈 弱不禁风 明火执仗 食不果腹再接再厉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是( )A.但是,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它们。
B.到底是楚王胜?还是汉王胜?饱经战乱之苦的天下百姓含泪以待。
C.“你累乏啦,老头儿,”他说,“里里外外都累乏啦”。
D.我想,鲤鱼“科学家们”将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称为“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于中华民族而言,2008年的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所以奥运、汶川、神七等元素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2009年春晚的关键词。
B.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C.素有“庐山第一景”之称的石门涧,是庐山的西大门。
这里一年四季泉水叮咚,鸟语花香,青松翠柏,云蒸雾绕。
D.大学毕业后去农村应聘村官的人当中,多数人希望能在建设新农村这一大环境中找到施展才华、创立事业、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
5. 下列各项中的默写内容没有错误(错字、别字、漏字、加字现象)的是( ) A .但见悲鸟嚎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33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 )A.惘然急风劲草通宵达旦明察秋毫B.宵柝微言大意歪风邪气屈指可数C.巉岩防患未然方枘圆凿纷繁人世D.鱼凫好景不长语无伦次以逸待劳3.下列地支与其生肖配对正确的是:( B )A. 子——兔B. 巳——蛇C. 酉——猴D. 申——鸡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态平和、性格开朗、胸怀宽广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脸、孤独紧张、忧心忡忡....的人出现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50%。
B.对于在战略上的调整使该公司必须做出选择: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宫,使对手就范;要么急流勇退....,套现获利,回归软件市场。
C.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科技和文化的精华,像这样规模空前的活动,我们能有机会躬逢其盛....,实在难得。
D.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
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A.本报热切期待您:(1)惠赐大作;(2)提供话题;(3)推荐作者;(4)提出批评建议。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C.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
D.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胃肠病的药粥系列产品。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枝蔓状城市——以城市边缘化和信息技术、虚拟技术为特征的后现化城市,将既不会是奴隶社会的“城堡式”城市,也不会是封建社会的“城池式”城市,当然也会与现代工业社会高楼耸立的中心化城市相区别。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谨慎(jǐn shèn)谨慎(jǐn shǎn)谨慎(jǐn shuǎn)B. 融洽(róng qià)融洽(róng qiā)融洽(róng qié)C. 拮据(jié jū)拮据(jié jù)拮据(jié jù)D. 精湛(jīng zhàn)精湛(jīng zhān)精湛(jīng ji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突变,他不得不取消了这次旅行。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C. 这篇文章内容丰富,不仅对读者有启发,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D. 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成绩。
3. 下列词语中,与“历史悠久”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年深月久B. 千古流传C. 千锤百炼D. 千载难逢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座山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B. 他的声音如同夜莺般婉转动听。
C. 她的美丽如同春花般绚烂。
D. 这场雨就像一位顽皮的孩子,肆意地嬉戏。
5.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悲伤悲痛B. 美丽美好C. 坚强坚定D. 诚恳诚恳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古典文学。
B. 他一边听音乐,一边做作业。
C. 他喜欢旅行,去了很多国家。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7. 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这本书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C. 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D. 他待人接物,总是彬彬有礼。
8.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努力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变换后:他努力学习,成绩就不断提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气氛惊悚惊慌失措B. 轻松轻率轻浮C. 恬静恬淡恬适D. 沉默沉闷沉重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决定在假期开展读书活动。
B.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
C. 这种新型的节能材料,在我国一些大型建筑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D. 现在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 下列各句中,句式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团结同学,助人为乐。
B. 他虽然学习好,但是并不骄傲。
C. 他既学习好,又团结同学,助人为乐。
D. 他学习好,也团结同学,助人为乐。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里有很多好词好句,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B. “你为什么迟到了?”老师问。
C. 他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D. “这个问题我们暂时无法解决。
”他说。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天空,仿佛一位慈祥的母亲。
B. 春风像一只温柔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大地。
C. 落叶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D. 夜空中的星星,像一颗颗钻石,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畏首畏尾:形容做事胆小怕事。
B. 风驰电掣:形容速度极快。
C. 水滴石穿:形容坚持不懈,终会成功。
D. 鸡毛蒜皮:形容事情无关紧要。
7. 下列各句中,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上当受骗。
B. 他的文章语言优美,引人入胜。
C. 他的歌声高亢激昂,让人热血沸腾。
D. 他的成绩优异,名列前茅。
8. 下列各句中,句子结构正确的一项是:A. 我问他:“你为什么不来参加活动?”B.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团结同学。
C. 他虽然学习好,但是并不骄傲。
D. 他学习好,也团结同学。
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终于找到了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畸形(jī xíng)疗效(liáo xiào)沉默(chén mò)B. 璀璨(cuǐ càn)窥视(kuī shì)沉着(chén zhù)C. 憾事(hàn shì)腼腆(miǎn tiǎn)沮丧(jǔ sàng)D. 拮据(jié jū)纷扰(fēn rǎo)精湛(jīng zh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而且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C.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在航天、核能、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D.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他对这个问题考虑得非常周到。
/ 他对同学们都很关心。
B. 这本书很有趣,值得一读。
/ 他今天穿得很时髦。
C. 他学习成绩优秀,品行端正。
/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
D. 她是个非常有才华的演员。
/ 她是个很会照顾人的女孩。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得淋漓尽致,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B. 他为人正直,做事一丝不苟,是大家公认的楷模。
C.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要保持冷静,共克时艰。
D. 她的表演非常精彩,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最近心情很烦躁,总是无法集中精力。
B. 她的普通话讲得很标准,让人听起来很舒服。
C.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需要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才能按时完成任务。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漫不经心(漫、心)B. 融会贯通(融、会)C. 青出于蓝(青、蓝)D. 精疲力竭(精、竭)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他的勤奋努力,成绩不断提高。
B. 我很佩服他的勇气,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C. 这场演出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
D.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作文比赛。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发言引经据典,让人耳目一新。
B. 她在关键时刻没有慌张,冷静地处理了问题。
C. 这个方案虽然很好,但是缺乏实际操作性。
D. 他学习成绩优秀,是班级的佼佼者。
4.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破釜沉舟、画龙点睛、风驰电掣B. 碌碌无为、画蛇添足、一蹴而就C. 水滴石穿、草长莺飞、风驰电掣D. 鸡鸣狗盗、画蛇添足、一蹴而就5. 下列各句中,句式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在课堂上讲得生动有趣,吸引了所有同学。
B.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共同研究,尽快解决。
C.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
D.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B.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C.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D. 小明喜欢踢足球,也喜欢打篮球。
7.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夜空中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B. 那片麦田,像金黄色的海洋。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D. 他的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
8. 下列各句中,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B.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用电。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蕴藉(yùn jiè)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B. 蹉跎(cuō tuó)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C. 沆瀣一气(hàng xiè yī qì)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D.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窃窃私语(qiè qiè sī y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钢琴。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
C.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
3. 下列诗句中,意境最为深远的一项是:A.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D.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 下列成语中,与“朝三暮四”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一成不变B. 知难而退C. 变本加厉D. 胸有成竹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跑在知识的海洋。
B. 月亮升起来了,仿佛是一块巨大的银盘。
C. 那个女孩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
D.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像夜莺在歌唱。
6.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水滴石穿C. 雪中送炭D. 轻车熟路7.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书。
B. 这个问题我已经思考了很长时间。
C. 那个男孩个子很高,长得也很帅。
D.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德优秀。
8. 下列句子中,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A.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是一本关于历史的。
B.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
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46分)(本试卷分Ⅰ卷和Ⅱ卷,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3题。
世界上的语言丰富多彩,有用于日常交流,代表了各民族文化的独立种族语言,如英语、汉语;也有为了种族间交流的世界语和只用于作礼拜的科普特语,它们都属于“世界上的语言”。
当然,计算机语言和专业术语都不算在内。
那么,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语言呢?由于没有严格的界定标准,专家们也说不清楚。
不过,大多数研究人员相信语言出现在50万年以前。
“世界上的语言”这个概念是第一个包含了所有本地的独立种族语言,换句话说就是现在和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所使用的本地语言。
当人类的语言能力得以发展的时候,人们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这些语言,用作日常交流,有时也跨越别的领域学习。
俄语、英语、阿拉伯语、汉语、鞑靼语和其他语言都属于独立种族语言。
一些克利奥尔语和聋哑人的各种手语也属于这一范畴。
除了这些独立种族的语言,还有另外一些不是用于日常生活的语言。
这些不是本地语言,人们在成年后通过已经掌握的语言来学习。
这些语言中有一些曾经是自然种族语言。
譬如说科普特语,但是现在只用于教会的礼拜仪式中。
其中还有一些,像世界语,就从来不是一门自然语言。
另外,人们至今仍然拿不准梵语和古斯拉夫语到底是不是自然语言。
但是,以上提到的所有语言也总是放在“世界上的语言”这个范围里的。
可是,听力正常的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用的手语、表述知识的语言、数学逻辑的语言和计算机语言、由书的作者和电影制作人在他们的作品中发明的语言、专业术语和行话都不属于“世界上的语言”这个概念。
大多数的研究人员都相信,语言出现在50万年以前,据估计用于口头交流的语言出现得晚一些(最晚20万年以前)或者早一些(直到100万年以前)。
不过,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人类的语言究竟是如何出现的。
地球上的语言,结构上都很复杂,没有简单的语言,因为每一种语言都要完美地表达出使用者的文化。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长:150分钟满分:150分本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只需交上答题卷。
第Ⅰ卷(阅读题共62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人体设计之高明,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文明已经达到的程度。
在我们引以自豪的大脑皮质中,思维是通过神经网络来实现的。
神经网络由大约六十亿个神经元组成,包含着数不清的连接。
这些神经元排成六层,每层都有一百多万列;而每一列又有约一千个细胞。
如此完美的设计,所产生的作用大于其各部分之总和,以至产生了“自我意识”。
单从性能上看,大脑能把生活中经历的点点滴滴编码记忆存储在细胞构成的存储器中。
任何时候只要需要,就会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检索出来!然而人体里虽然有数千个令人感叹的精美之品,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类似铁皮加铆钉的粗疏之作,有些甚至看起来是不可饶恕的!近视,让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饱受其苦,而摆脱不了眼镜这个累赘,除非大着胆子去动手术。
像眼睛这样高档的摄像机造物主都设计出来了,却为何不能再配备一只小巧的生物眼镜以便我们需要时,在眼睛中自动地“架上”?庞大而复杂的血管网络系统能够将养分精确地输送到全身十万亿个细胞中的每一个细胞,却会忘记打扫沉积在动脉壁上的胆固醇,结果使缺陷的设计引发心肌梗死等诸多疾病。
大自然这样的旷世大师不可能留下如此多的败笔。
这些看似不合理的有缺陷的设计,一定会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为什么断掉的手指不能再生,而只能愈合呢?有两个可能的原因:第一,自然选择无法精确地将极少数几个拥有断指再生能力的原始人选择出来。
第二,如若具备这种断指再生能力,那可能要付出很高的代价。
权衡利弊,自然选择淘汰了这种过度的尽管是有用的再生能力。
为什么我们的骨骼是空心的,而空心的骨骼更易被折断?原因是实心的骨骼会更沉重,使行动更迟缓。
这对以狩猎为生的原始人类来说是致命的。
他将无法逃脱猛兽追逐,也无法追上自己要捕获的佳肴。
且实心骨骼将使体重增加,进而需要消耗更多的食物。
这对时刻处于食物短缺危机之中的原始人是不利的。
自然选择也绝不会对身体的某个部位设计超标,因为那样做是不值得的。
把身体的某个部分设计得比其他部分更耐用并无意义。
当整个生物个体死亡时,那些还完好无损的部分也将随之变得毫无价值。
回望已经流逝的数百万年的时间,自然选择不屈不挠地对人体不间断地小修小补。
所有能够完美的地方都完美了,所有必须妥协的地方都做出了最小的让步。
强大的免疫系统让我们免受外来病原体的侵害,但也会带来患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
为了保证必要的组织自我修复的能力,我们甚至付出了可能会启动癌症的代价,但所有这些就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了。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可以从容地面对明天,期待下一个微小却立竿见影的进化!1.下列对“自我意识”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是指能够认识自身优缺点的意识。
B、是指人的大脑产生的能认识自身肢体缺陷的一种意识。
C、是指人体各部分的完美组合而产生的高级自我修补的能力。
D、是指人体各部分的完美组合而产生的高级思维活动。
2.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类似铁皮加铆钉的粗疏之作”的一项是()A、把生活中经历的点滴记忆都储存起来的大脑。
B、容易引发心肌梗死等诸多疾病的动脉血管。
C、容易折断的空心的骨骼。
D、让至少四分之一的人饱受痛苦的近视眼。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自然进化,人体中那些“粗疏之作”的部分将可能得到改进。
B、自然选择还将不屈不挠地对人体进行不间断地小修小补,一直到最终十全十美为止。
C、当我们战胜旧的病症时,新的疾病有可能正潜滋暗长。
D、优化人体部件的最佳方案,也容忍某些遗憾,过去如此,将来还会如此。
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振.长策而御宇内振:举起。
B.却.匈奴七百余里却:击退。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因:因为。
D.将.数百之众将:率领。
5.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吞二周而.亡诸侯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B.临不测之.渊以为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C.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作《师说》以.贻之D.天下已.定学不可以已.6.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意味着秦从此由守势转入攻势。
C.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D.写陈涉起义,却极言陈涉如此之微,是为了后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证明提供有力论据。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3分)(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3分)(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8分)官舍竹【宋】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 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注】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8、颔联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竹的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颈联的两个动词“拂”和“侵”用得十分生动传神,请简要赏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5小题)(5分)(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2),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3),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4)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5)其间旦暮闻何物?。
(白居易《琵琶行》)(6)积善成德,,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7)空闻虎旅传宵柝,。
(李商隐《马嵬(其二)》)(8),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三、(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母亲的来信[苏]克拉夫琴科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
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美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
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
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
信就写到这里。
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
吻你。
你的妈妈。
”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
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
那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
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
今天发了工资。
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
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
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
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
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
冬天眼看就到了。
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
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
”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
他沉呤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
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
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l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
文卡哼了一声。
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
村里人准会笑话。
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
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
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11.请用简明的词语概括文卡这一人物形象特点。
(3分)12.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4分)13.作者在文中安排文卡路遇家乡熟人这一情节,其用意是什么?(4分)14.请简要赏析“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这一结尾的精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