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传承 清流永畅——贵阳市清华中学
- 格式:pdf
- 大小:677.23 KB
- 文档页数:2
贵阳市清华中学英语教研组我校英语教研组是学校三大重点教研组之一,由25人组成,其中有贵阳市英语特级教师、名师宋文琳教学副校长,全省状元老师、名班主任谯晓南,2013-2014学年度中美访问学者、中美重点中学交换教师张明江,2014年到英国留学深造的张蓉老师,学校教务处副主任孙孔华老师以及若干名高中初级教师。
在特、高级教师、名师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引领下,英语组团结一致、互帮互学、资源共享、齐头并进,各位青年教师积极主动、谦虚好学、努力上进,整个英语组充满着一股青春向上的活力。
我校英语教研组是贵阳市中小学英语学科基地,在省、市英语教研室的专业指导下,开展全市的英语教研活动,对周边学校英语教育教学进行帮扶,在全市英语学科方面起着带头和辐射的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位教师认真研读教纲、考纲,对新教材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教学目标、知识点和语法点的细化做了详实的工作,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把握好教材、吃透教材以及合理地整合教材。
近几年来,结合学校和全组的实际,我组做了以下工作:一、教研组的建设。
英语组由张明江老师担任教研组长,全面主持教研组的教科研工作。
整个组分为三个备课组,高一备课组长姚水英、高二备课组长韩友富,高三备课组长杨三勇。
为了更有效地抓好英语这一大学科,学校教学副校长、英语特级教师宋文琳、教务处副主任、高级技师孙孔华亲自牵头,指导并参与英语组的管理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整个英语组的重视。
二、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和集体备课工作。
严格教研组、备课组考勤制度,加强集体备课,制定确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以备课组为单位,发挥各个老师的特长,共商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实现资源共享,最终达到共同进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做到活动定人、定时、定地点,既要有内容,更要注重实效。
1、认真开展教师课堂大练兵活动,做好记录,整理好资料。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随时进课堂,推门听课,促进各位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老教师要针对其课堂提出确实可行的建议和整改措施,使青年教师能更快的成长。
2025届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数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ln ||()xx x f x e =的大致图象为( ) A . B .C .D .2.已知直线1l :x my =(0m ≠)与抛物线C :24y x =交于O (坐标原点),A 两点,直线2l :x my m =+与抛物线C 交于B ,D 两点.若||3||BD OA =,则实数m 的值为( ) A .14B .15C .13D .183.已知集合A ={y |y 21x =-},B ={x |y =lg (x ﹣2x 2)},则∁R (A ∩B )=( )A .[0,12) B .(﹣∞,0)∪[12,+∞) C .(0,12)D .(﹣∞,0]∪[12,+∞) 4.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且444222222a b c a b c a b+++=+,若c 为最大边,则a b c +的取值范围是( ) A .231⎛ ,B .(3C .231⎛ ,D .3]5.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34100640280x y x y x y -+≥⎧⎪+-≥⎨⎪+-≤⎩,则2z x y =+的最大值是( )A .4B .6C .8D .106.某高中高三(1)班为了冲刺高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向班内同学征集书法作品贴在班内墙壁上,小王,小董,小李各写了一幅书法作品,分别是:“入班即静”,“天道酬勤”,“细节决定成败”,为了弄清“天道酬勤”这一作品是谁写的,班主任对三人进行了问话,得到回复如下: 小王说:“入班即静”是我写的;小董说:“天道酬勤”不是小王写的,就是我写的; 小李说:“细节决定成败”不是我写的.若三人的说法有且仅有一人是正确的,则“入班即静”的书写者是( ) A .小王或小李 B .小王C .小董D .小李7.已知函数())f x x R =∈,若关于x 的方程()10f x m -+=恰好有3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 A.1) B.( C .(11,1)e+D.1() 8.设正项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23S =,3412a a +=,则公比q =( ) A .4±B .4C .2±D .29.设x ∈R ,则“327x <”是“||3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0.设直线l 过点()0,1A -,且与圆C :2220x y y +-=相切于点B ,那么AB AC ⋅=( )A .3±B .3CD .111.如图所示,直三棱柱的高为4,底面边长分别是5,12,13,当球与上底面三条棱都相切时球心到下底面距离为8,则球的体积为 ( )A .B .C .D .12.已知,m n 为两条不重合直线,,αβ为两个不重合平面,下列条件中,αβ⊥的充分条件是( ) A .m ∥n m n ,,αβ⊂⊂ B .m ∥n m n ,,αβ⊥⊥ C .m n m ,⊥∥,n α∥βD .m n m ,⊥n ,αβ⊥⊥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赴贵阳市清华中学跟岗学习心得体会2015年10月,我有幸成为了贵阳市清华中学校本研修示范学校跟岗学习暨三校同课异构课堂交流学习的第一批学员。
这次跟岗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0月19日,我们一行来到了贵阳市清华中学,开始为期三天的集中跟岗学习。
清华中学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考虑了我们学员的培训活动、生活各个方面的点点滴滴,并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培训活动,如参观校史馆、学员研修以及学员展示课等。
各项培训活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得到了我们培训学员的一致好评。
在这里,我享受到了清华中学的教育资源,触摸到了清华中学厚重的历史,感知到了清华中学辉煌的昨天和蓬勃的今天,与许多名师、同行进行了接触交流,收获颇丰。
听了兰珩校长介绍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参观了清华中学陈列丰厚的校史馆,聆听了胡廷炎指导老师关于设计课堂目标和教授作文方法的讲话,听了田果、陈颖等清华中学老师的课,还观摩了清华中学、毕节四中、江口中学三所学校的三位老师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
我感受到他们是“完全人格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不折不扣地付诸实施,而且获得成功,让我大开眼界,收益良多。
在跟岗学习中,我感受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名师的成功经验,提升了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对观摩课进行讨论和点评,我们的跟岗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这次的跟岗培训学习让我对教学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学能力得到了一次新的提升。
且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汇报课,听课评课,上课反思等等。
通过学习收获颇丰,感触良多。
在兰梅老师的课上,让我知道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重要性。
他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互帮互学。
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在田果老师的课上,让我领略到课堂语言的艺术美,田老师教学时的阅读指导很有技巧,内容呈现非常丰富,课堂与考试衔接紧密,真让人受益!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老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
参考答案一、(12分,每小题3分)1 D (A项扛.ɡāng鼎之作B项处chǔ变不惊C项向隅.yú而泣)2 D(A无可厚非:不可以过分责备。
B行云流水:比喻诗文、书法等洒脱自然,毫无拘束。
C搜索枯肠:形容费尽心思写作。
D天马行空:比喻无拘无束地自由驰骋。
)3 B (A项语序不当,应为“受到广泛关注”;C项成分残缺,在“农村生活”后加“的画卷”;D项搭配不当,应将“提高”改为“推进”。
)4 A(B、把第一个问号改逗号,因为是选择问句;C、“洛杉矶”“东京”“巴黎”“伦敦”后的顿号均改为逗号,因为还有更小的层次;D、去掉第二个破折号)二、(9分,每小题3分)5 D(应该是“先由艺术家体验到的情感,升华为是非善恶的理念,然后以情感的形式传达给观众。
”)6 B(应该是“观众先产生可以出入于自身经历的种种联想,有了这种联想才会获得虽假犹真的审美愉悦”)7 C(最后一段主要强调戏剧思想的力度与深度,并谈到它有多种内涵;而“就要表现大题材,表现历史的内容以及对历史的感悟”的表述是唯一性的。
不合文意。
)三、(9分,每小题3分)8 D 谢:应为“道歉,认错”,凭施仕纶的性格,只是谢谢他会过不了关,只有认错,才有可能让他不要弹劾托合齐。
9 C(①九卿举世纶湖南按察使员一职,从圣祖的话来看,这一职位应是与现在纪检书记相当,与善于“理财”无关。
④建一文亭,不是施世纶所为。
⑥疏劾鄂海,表明他的正直忘我,毫不考虑到个人的得失。
⑤能说明施世纶善于“理财”。
②“请令河南以二谷易一米”足以说明其理财能力,③“上命世纶还理漕事”是说皇上又命令世纶还来管理漕运之事,一个“还”很能说明他善于“理财”。
)10.C(A、B、 D三项都是正确。
C项错误。
因为老百姓出钱建亭是为了表彰世纶的功绩,另外这件事,世纶不可能插手,他不会自己为自己建歌功颂德的亭子。
所以所谓少花钱多办事的说法是错误的。
)四(23分)11、(10分)(1)像世纶这样的人,如果把钱粮这样的事交给他,就很适合的了。
2024届贵阳市清华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一般来说,早期诗歌对山水的描绘在视角上笼统而散乱。
与之相反,谢灵运笔下的山水,是由一个非常具体的汲汲行进中的旅行者所观察到的山水;谢灵运描写的是一个人非常实际的身体的旅行,而这种身体旅行被具体实现在仔细观察到的大自然的细节之中。
而且,他的诗作往往在题目中就明确清晰地交代了观景的时间和地点。
我们可以想象当代读者在阅读谢灵运的诗作时必然有“如临其境....、如在目前....”的感受。
谢灵运创作了一种高度个人化与私人化、感情强烈而复杂的山水诗,并用诗作表现了在山水中行进的生命个体,在传统上被视为一个把装点着少许山水意象的玄言诗转化为完全成熟的山水诗的功臣。
五世纪的读者对谢灵运山水诗的迷恋激励了谢灵运的诗歌创作,并对其诗歌的广泛流行产生了促进作用。
对个人身体旅行所经历的过程的强调,也为当时佛教倡导的开悟之前必先经过长期艰苦的修行过程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世俗化的版本。
谢灵运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自然探索者,以不惜蹈艰履险来欣赏山水之美而著称。
当然了,他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完成这些旅行,因为他有大批僮役供其派遣。
但是,尽管他随从众多,谢灵运的诗中却充满着随.处可感的寂寞......。
这当然反映了早期中古社会严格的社会等级区分:虽然被仆从所围绕,这些仆从却无法与他分享山水之美,因而这位大贵族诗人难免哀叹他的孤独。
绝密★启用前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
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
”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
“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
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
”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
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牛刀小试日新月异不负众望杞人忧天 B .牛刀小试一日千里众望所归庸人自扰 C .初露锋芒一日干里不负众望庸人自扰 D .初露锋芒日新月异众望所归杞人忧天试卷第2页,总12页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B .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C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D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贵阳市清华中学2022届6班简报
梦开伴夏,青春年华。
三载寒来暑往,三载春华秋实,贵阳市清华中学2022届六班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难忘的高中生活。
经统计,2022届六班总人数51人,一本指标14人,实际一本上线37人,超指标23人,全班只有1人未上二本。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辛勤的付出,终会迎来鲜花的绽放。
经历暴风雨的洗礼,才可以成功上岸。
高中三年的生活虽然辛苦,但是每一点一滴,都已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
早自习同学们坐在教室里朗读,球场上同学们挥洒汗水,科任老师晚自习陪我们到晚上十一点半,还有班主任张老师的一遍又一遍“我先说,后不乱。
”回忆太值得留恋。
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三线纪念博物馆,在参观博物馆时学习三线精神,了解国家发展,树立远大理想,老师们与同学们一同参加社会实践。
端午节的时候,全班同学到孔学堂开展活动让同学们放松心情,调整状态,轻装上阵,考出好成绩。
高考前夕,同学们在教室自习,学校食堂给同学们做了加油助力餐。
奈何青春岁月如此短暂,转眼三年又过去。
当初懵懵懂懂的我们,现已长大成人。
虽告别了高中的的生活,但是三年的洗礼,让我们拥有了踏
入大学的勇气和力量。
愿将来,无论我们身处世界的哪一个地方,我们都能牢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不忘初心,为梦想奋斗到底。
同时祝愿清华中学的全体教师和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幸福满满。
祝清华中学前途似锦。
2025届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高三压轴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由于对低经济价值的垃圾不予回收或回收比例低,从而影响了垃圾分类对减量化的明显效果;又由于对回收的品种进行掺杂处理,导致品质不高,加之目前资源化技术较低,导致垃圾资源化方式粗放、附加值较低的局面。
例如掺杂后的废纸板不能满足高级资源化的需求,许多废纸板原料仍需依赖进口;不同种类的塑料混合再造塑料粒子,最终也只能再生产价值低的一般塑料制品等。
垃圾分类的目的不仅在于减量化和资源化,更在于有利末端无害化处置。
在常规的垃圾处置方法中,焚烧处置要求垃圾含水率尽可能低、可燃成分髙,而生化(堆肥)又要求有机物含量高。
相对焚烧和生化(堆肥)处置,填埋处置对垃圾性质要求最低,几乎任何垃圾都可以填埋,因此填埋占主导的处置现状也不利于促进垃圾分类。
目前上海乃至全国垃圾末端处置方法中,填埋仍为主要处置方法。
材料二国际发达国家多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时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制度(选自<2019年垃圾分类制度市场影响报告》)材料三垃圾分类问题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
一是强制性不足,通过立法增强强制性是垃圾分类的必经阶段,而我省目前出台的大多都是政策文件,没有专门对生活垃圾分类制定或出台法规规章。
二是重视度不高,一些试点地区对垃圾分类的财政投入不足,难以满足设施建设需要。
三是配套率不高,各地分类投放和收集设施配套还不到位,总量不足,分类运输能力比较弱,末端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厨余垃圾处理依然是难点,有害垃圾处置设施明显短缺。
71CITY MEMORY抗战烽火中走出来的重庆清华中学■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党史研究室1938年9月22日,重庆江北县(今重庆渝北区)鸳鸯乡胡家湾,重庆清华中学在师生和民众的殷殷期盼中正式开学。
这所“党领导的中学”,继承了清华大学的求实精神和高质量教学,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培养了以“两弹元勋”朱光亚等为代表的一批进步学生和党员,积极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9月22日,重庆清华中学第一届开学典礼留影董必武指示创办1937年12月,以周恩来、董必武等为主要领导的中共中央长江局在武汉成立。
1938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撤销长江局,在重庆成立中共中央南方局,继续领导包括重庆在内的南方各省党的工作。
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重庆地区革命形势陷入低潮,到1935年5月,各级党组织几乎被破坏殆尽。
长江局成立后,迅速领导所辖省区党组织的恢复和重建。
1937年底,中共重庆干部小组改为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工作委员会(简称“重庆市工委”),重庆地方党组织开始恢复和重建。
1938年6月,根据长江局决定,中共重庆市委正式成立,四川省工委组织部长廖志高兼任市委书记。
是年7月,刚在武汉参加完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的董必武来到重庆,召集党内部分同志开会,谈了很多问题,其中之一是在重庆创办一所“党领导的中学”。
董必武说:“应该在重庆这个地方,创办一个我们党领导的中学,培养大批思想进步、具有党的优良作风的青年。
”罗清是参会者之一。
罗清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1937年9月回重庆参与筹建重庆市工委,负责宣传工作,后调任铜梁县委书记。
此时,他的公开职业是中学老师。
听了董必武的话后,罗清当即表示:“一定努力去办。
”罗清随即向重庆市委传达了董必武的指示。
市委的廖志高、漆鲁鱼、杨述等经过研究后作出决定:一定要办,由罗清同志负责来办。
短期全力筹备1938年7月,中共江北区委成立,罗清任书记。
当月,重庆清华中学开始筹备。
由于准备9月开学,时间非常紧迫。
贵阳清华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阅读理解试卷一、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文学作品阅读父亲的长笛赵文静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
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
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
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
她亦是非常地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
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
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
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
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
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
渐渐地,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
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
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
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