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教材分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这一节的教材内容,在课程标准中,对该节内容的描述是“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属于了解水平,要求学生能够对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举出例子,能从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角度出发,说出信息传递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能把信息传递与农业生产相联系,说出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从宏观的角度,表述出信息传递的功能,进而体现它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种类;2、掌握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了解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收集资料,使学生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组织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阐明问题的能力;通过联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例子,培养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自然现象本质的揭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感受大自然的奥妙,激发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学会如何与自然界和平相处,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
培养从生态系统角度认识生物学的正确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策略:教学重点、难点: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突破策略: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要和前边所学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联系,说明它们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四、教学方法:小组分析讨论法、讲述法、指导法五、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六、教学课时:1课时八、板书设计§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信息的概念(二)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三)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作用(四)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八、随堂练习:多媒体显示九课后作业九、教后反思:。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动态平衡系统。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本章将通过介绍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了解生态系统的定义与组成;掌握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理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2.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途径;能够运用信息传递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生动案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生态系统的定义与组成2.1 生态系统的定义本节将介绍生态系统的定义,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
2.2 生态系统的组成本节将讲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群落、生物栖息地和非生物环境。
通过讲解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3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本节将介绍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重点讲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生物群落内部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
第三章: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3.1 信息的概念本节将介绍信息的概念,包括信息的定义、类型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表现。
3.2 信息传递的途径本节将讲解信息传递的途径,包括生物群落内部的互助与竞争、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途径在生态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3.3 信息传递的作用本节将阐述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调节生物群落结构、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物适应环境等。
引导学生运用信息传递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第四章: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实例分析4.1 植物间的信息传递本节将通过实例分析植物间的信息传递,如植物之间的互助与竞争、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2 教学目标1.3 教学方法1.4 教学资源第二章:生态系统的概念2.1 生态系统的定义2.2 生态系统的组成2.3 生态系统的功能2.4 课堂活动:生态系统模型制作第三章: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3.1 信息传递的概念3.2 信息传递的方式3.3 信息传递的重要性3.4 课堂活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游戏第四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4.1 能量流动的概念4.2 能量流动的特点4.3 能量流动的途径4.4 课堂活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拟第五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5.1 物质循环的概念5.2 物质循环的特点5.3 物质循环的途径5.4 课堂活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实验教学设计说明:在第一章的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课程的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通过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第二章,我们将讲解生态系统的定义、组成和功能。
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生态系统模型,加深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
在第三章,我们将介绍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及其重要性。
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第四章,我们将讲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流动的概念、特点和途径。
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
在第五章,我们将介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物质循环的概念、特点和途径。
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第六章:生态系统中的种间关系6.1 种间关系的类型6.2 竞争关系的实例6.3 捕食关系的实例6.4 课堂活动:观察和分析种间关系第七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7.1 生态平衡的概念7.2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7.3 生态系统的恢复力7.4 课堂活动:生态系统稳定性模拟实验第八章: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8.1 农业活动的影响8.2 工业活动的影响8.3 城市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8.4 课堂活动:人类活动影响的角色扮演第九章: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9.1 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9.2 生物多样性保护9.3 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9.4 课堂活动:生态系统保护计划制定第十章:案例研究:自然保护区的管理10.1 自然保护区的作用10.2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方法10.3 成功案例分析10.4 课堂活动:自然保护区管理模拟游戏教学设计说明:接下的五个章节将继续深入探讨生态系统的不同方面。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收集资料,使学生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组织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阐明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奥妙,激发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珍爱生命;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
二、教学重点难点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三.教学过程环节一:问题导入新课(1)问题: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是指可以传递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等等.可说信息无时无刻不存在我们的周围,同学们让想象插上翅膀,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信息,信息又是如何传递的呢? (2)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3)老师总结:同学们在生活中都是有心之人,都是小发现者。
假如你非常思念你远方的朋友就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方式去表达你的思念之情,人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那么在生态系统中是否存在信息呢,又是怎样传播的呢?环节二:问题探讨初步认识信息(1)通过观察蜜蜂跳舞传递信息,让同学们描述蜜蜂的行为特点,并解释不同行为所代表的含义,通过蜜蜂的活动的解释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让同学们思考在生活中有哪些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的行为,让大家一起分享你生活中的发现。
(2)引出生物信息的分类: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非常的多,为了便于记忆和理解人为的分为了几个种类。
环节三:自学课本掌握信息的分类(1)同学通过阅读课本掌握生物信息的分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并且了解各种信息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2)检测同学们的自学水平: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同学分辨分别属于那种信息类型。
首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不太好分类的分别属于哪一类,接着让同学们回答并说明原因。
环节四:大胆假设掌握生物信息的作用(1)分析资料,理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资料一:设置两个小问题1、蝙蝠的“回声定位”属于-物理信息?2、如果堵住蝙蝠的耳朵,蝙蝠的行为会如何?资料二:1、莴苣的种子的萌发与某某物理信息的传递有关?2、若要保证种子的萌发率,应选用波长光通过回答问题思考:信息传递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什么关系?这样很容易就得出结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和途径。
3.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探究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和途径。
3. 信息技术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概念、种类和途径,信息技术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原理和信息技术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具体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概念、种类和途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探讨信息技术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实践操作。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相关课件。
2.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实例。
3. 信息技术工具:准备相关的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平台或软件,如多媒体教室、网络等。
4. 环保材料:准备与环保相关的材料,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实例,如狼与羊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实例,如森林、湿地等,让学生理解信息传递的种类和途径。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信息技术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应用,如遥感技术、物联网等。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数字化教学平台,进行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实践操作。
七、课堂小结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总结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概念、种类和途径,以及信息技术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完整版)⽣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案第五章第4节⽣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案⼀、教材分析“⽣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新教材⼈教版必修3第五章第4节的内容。
在课程标准中,对该节的内容描述是“举例说出⽣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该条内容标准属于了解⽔平,要求同学们能够对⽣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举出例⼦,能从⽣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度出发,说出信息传递在其中所起的作⽤,并能把信息传递与农业⽣产相联系。
学会能从宏观⾓度表述出信息传递的功能,进⽽体现它也是⽣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
研究⽣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态学新的研究领域,在⽣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式多种多样,它的作⽤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样,都是把⽣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个整体,并且有调节⽣态系统稳定性的作⽤。
通过让学⽣课前收集资料,课上分析资料,课后设计实验等⼀系列探究活动,提⾼学⽣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激发学⽣主动参与的意识。
⼆、教学⽬标1.知识⽬标(1)举例说出⽣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态系统中的作⽤。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产中的作⽤。
2.能⼒⽬标(1)通过案例讨论学习信息传递在⽣态系统中的作⽤,培养学⽣分析归纳能⼒。
(2)通过案例分析学习信息传递在农业⽣产中的应⽤,培养学⽣的知识迁移运⽤能⼒。
3.情感⽬标(1)感受⼤⾃然的奥妙,激发学⽣对⽣物界⽣物信息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热爱⾃然,保护⾃然。
(2)认同⽣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物科学,关注信息传递在农业上的应⽤。
三、教学重点难点说出信息传递在⽣态系统中的作⽤。
四、教学策略1.教学⽅法:讲述法、练习巩固法、讨论法、⽐较归纳法。
2.学法:构建发现式学习法、合作讨论学习法、联系实际学习法。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导⼊新课→新课推进、→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练习巩固、布置作业及预习4.课前准备:布置学⽣收集关于信息的种类的实例,教师课件制作,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为信息的种类实⼒及应⽤。
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教学设计】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学习目标]1.通过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2.通过学习和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信息传递的作用,培养归纳和概括、批判性思维等科学思维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参与讨论、自主合作探究的社会责任感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课件自主预习】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是指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1)举例:自然界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场等。
(2)来源:非生物环境、生物个体或群体。
2.化学信息:是指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又叫信息素。
(1)举例: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2)来源: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
3.行为信息:是指动物的特殊行为,主要指能够向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某种信息的各种动作。
举例:蜜蜂跳舞、雄鸟的“求偶炫耀”等。
4.生物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种信息类型进行交流。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包括:信息产生的部位——信息源、信息传播的媒介——信道、信息接收的生物或其部位——信息受体。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如海豚的“回声定位”,莴苣、茄、烟草等种子的萌发生长。
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如植物开花。
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
举例: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举例: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3.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方法大致有三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有效的生物防治。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2. 掌握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
3. 理解信息传递在生物种间、种内干系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双向作用,如增进种群繁殖、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等。
2. 教学难点:通过实例分析,理解信息传递在生物种间、种内干系中的具体作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生态系统的图片和视频,以帮助学生理解信息传递的实际应用。
2. 准备一些相关的案例和实例,以便在教室上讨论和讲解。
3. 准备一些练习题,以帮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底下我们按照知识点分课时来进行。
第一课时主要是理论学习,实验安排在下一节课。
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同砚们理解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基本观点和过程。
1. 导入:起首,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通过信息传递解决问题的例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同砚们对新课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我会详细诠释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基本观点、类型、过程和作用。
为了帮助同砚们更好地理解,我会结合一些生动的例子,如蜜蜂的舞蹈、鸟类的鸣叫等。
同时,我也会强调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小组讨论:讲解结束后,我会组织同砚们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思考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通过讨论,同砚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反馈与答疑: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邀请同砚们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回答他们的疑问。
通过反馈和答疑,我可以了解同砚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说明。
5. 作业与预习:最后,我会安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同砚们回家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同时,我也会提醒同砚们在平时生活中注意观察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现象。
高中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 了解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2.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类型和方式。
教学活动:1. 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讲解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类型和方式,如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
作业:1. 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 思考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实际例子。
第二章: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式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方式。
2. 理解不同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方式,如化学信号、声音、视觉信号等。
2. 不同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和作用,如化学信号在植物间的交流、声音在动物间的沟通等。
教学活动:1. 讲解生态系统中常见的信息传递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信息传递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作业:1. 复习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方式。
2. 选择一种信息传递方式,思考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
第三章: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 理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 了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具体作用。
教学内容:1.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
2.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具体实例,如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植物与传粉者之间的信息传递等。
教学活动:1. 讲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其重要性。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
作业:1. 复习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思考一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信息传递在这种关系中的具体作用。
第四章:信息传递的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2. 理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中的重要性。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教案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教案篇一: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标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当你思念远方的朋友你是如何表达你的思念?去看她/他?写信?打电话?发E-mail?……什么是信息?信息: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
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一般信息传递有三个基本环节):信源(信息产生);信道(信息传输);信宿(信息接收)。
多个信息过程相连就使系统形成信息网,当信息在信息网中不断被转换和传递时,就形成了信息流。
信息只有通过传递才能体现其价值,发挥其作用。
(二)、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以“问题探讨”讨论:一只蜜蜂在找到蜜源之后,如何告诉巢中的其他同伴蜜源的位置呢?通过跳圆圈舞来传递这一信息。
1.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在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哪些吗?你怎样去辨别这些信息属于哪种信息类型?[来源:你能举出这些信息类型的其他实例吗?组织学生看课本,然后讨论交流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以下案例:案例:雌性虫类释放性外激素(化学信息);蜜蜂通过跳圆形舞和8字舞来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远近(行为信息);羚羊为了雌性搏斗(行为信息);在繁殖季节,公蜥蜴具有“大红脖子”来引诱母蜥蜴交配,孔雀通过“开屏”来展示自己的美丽(行为信息);蜘蛛网震动(物理信息);雄性萤火虫放光(物理信息);昆虫的警戒色(物理信息);黄鼬的臭气(化学信息);青蛙叫(物理信息);等等。
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判断上述实例分别是什么信息?巩固知识。
2.讲解(1)物理信息:①概念: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一、教学准备
二、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课件:PPT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当你思念远方的朋友你是如何表达你的思念?
去看她/他?写信?打电话?发E-mail?……
什么是信息?
信息: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
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一般信息传递有三个基本环节):信源(信息产生);信道(信息传输);信宿(信息接收)。
多个信息过程相连就使系统形成信息网,当信息在信息网中不断被转换和传递时,就形成了信息流。
信息只有通过传递才能体现其价值,发挥其作用。
(二)、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以“问题探讨”讨论:一只蜜蜂在找到蜜源之后,如何告诉巢中的其他同伴蜜源的位置呢?
通过跳圆圈舞来传递这一信息。
1.教师提出问题:
你知道在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哪些吗?你怎样去辨别这些信息属于哪种信息类型?[来源:
你能举出这些信息类型的其他实例吗?
组织学生看课本,然后讨论交流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以下案例:
案例:雌性虫类释放性外激素(化学信息);蜜蜂通过跳圆形舞和8字舞来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远近(行为信息);羚羊为了雌性搏斗(行为信息);在繁殖季节,公蜥蜴具有“大红脖子”来引诱母蜥蜴交配,孔雀通过“开屏”来展示自己的美丽(行为信息);蜘蛛网震动(物理信息);雄性萤火虫放光(物理信息);昆虫的警戒色(物理信息);黄鼬的臭气(化学信息);青蛙叫(物理信息);等等。
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判断上述实例分别是什么信息?巩固知识。
2.讲解
(1)物理信息:
①概念: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
②感受部位:动物的眼、耳、皮肤等、植物的叶、芽及细胞中的特殊物质(光敏色素等)
③来源:无机环境或生物
例如:声信息
在生态系统中,声信息的作用更大一些,尤其是对动物而言。
动物更多是靠声信息来确定食物的位置或发现敌害的存在的。
我们最为熟悉的以声信息进行通讯的当属鸟类,鸟类的叫声婉转多变,除了能够发出报警鸣叫外,还有许多其他叫声。
植物同样可以接收声信息,例如当含羞草在强烈的声音刺激下,就会有小叶合拢、叶柄下垂等反应。
声信息的特点有:多方位性,接受者不一定要面向信源,声音可以绕过障碍物;同步性,发出声音信号时,动物的四肢躯干亦可发出信息;瞬时性,声信息可在一瞬间发出,也可在一瞬间停止;多变量,声音有许多变量,包括强度、频率、音质等,每个变量都可以提供一些信息,因此声音信息的容量很大。
电信息
在自然界中存在许多生物发电现象,因此许多生物可以利用电信息在生态系统中活动。
大约有300多种鱼类能产生0.2~2 V的微弱电压,可以放出少量的电能,并且鱼类的皮肤有很强的导电力,在组织内部的电感器灵敏度也很高。
鱼群在洄游过程中的定位,就是利用鱼群本身的生物电场与地球磁场间的相互作用而完成
的。
由于植物中的组织与细胞间存在着放电现象,因此植物同样可以感受电信息。
磁信息
地球是一个大磁场,生物生活在其中,必然要受到磁力的影响。
候鸟的长途迁徙、信鸽的千里传书,这些行为都是依赖于自己身上的电磁场与地球磁场的作用,从而确定方向和方位。
植物对磁信息也有一定的反应,若在磁场异常的地方播种,产量就会降低。
不同生物对磁的感受力是不同的。
(2)化学信息
①概念: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信息
②举例:例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昆虫、鱼类以及哺乳类等生物体中都存在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信息素
③来源:生物体的产物或分泌物
化学信息主要是生命活动的代谢产物以及性外激素等,有种内信息素(外激素)和种间信息素(异种外激素)之分。
种间信息素主要是次生代谢物(如生物碱、萜类、黄酮类)以及各种苷类、芳香族化合物等。
在生态系统中,化学信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植物群落中,可以通过化学信息来完成种间的竞争,也可以通过化学信息来调节种群的内部结构。
有时,在同一植物种群内也会发生自毒现象。
在这些植物的早期生长中,毒素可能降低幼小个体的成活率。
然而,当这种毒素在土壤中积累时,它们就能使植物自身死亡,减少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拥挤程度。
在动物群落中,可以利用化学信息进行种间、个体间的识别,还可以刺激性成熟和调节出生率。
例如,猎豹和猫科动物有着高度特化的尿标志的信息,它们总是仔细观察前兽留下的痕迹,并由此传达时间信息,避免与栖居在此的对手遭遇。
动物还可以利用化学信息来标记领域。
群居动物能够通过化学信息来警告种内其他个体。
鼬遇到危险时,由肛门排出有强烈臭味的气体,它既是报警信息素,又有防御功能。
当蚜虫被捕食时,被捕食的蚜虫立即释放报警信息素,通知同类其他个体逃避。
许多动物分泌的性信息素,在种内两性之间起信息交流的作用。
在自然界中,凡是雌雄异体,又能运动的生物都有可能产生性信息素。
显著的例子是,雄鼠的气味可使幼鼠的性成熟大大提前。
(3)行为信息
①概念:动物的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信息。
即生物行为特征可
体现为行为信息。
②举例:蜜蜂跳舞;雄鸟的“求偶炫耀”等
③来源:生物体的动作行为
如教材中所述,蜜蜂的舞蹈行为就是一种行为信息。
草原中有一种鸟,当雄鸟发现危险时就会急速起飞,并扇动两翼,给在孵卵的雌鸟发出逃避的信息。
3、总结
(三)、信息的传递及特点
1、信息传递是双向的:信息从输出者向输入者传递,也有输入者向输出者反馈。
2、信息传递的功能: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把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动态和方向
(四)、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五)、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机械防治
3、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
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
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
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
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污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生物防治的方法有很多,如:
利用天敌防治①捕食性生物②寄生性生物③病原微生物
利用作物对病虫害的抗性
耕作防治、不育昆虫防治和遗传防治
4、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比较
课后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信息的概念和传递过程、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信息的传递及特点、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我们知道信息传递使种群得以延续,使生命活动得以正常的进行,同时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正是由于信息传递的存在,使生态系统才得以存在和不断的发展,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又一重要功能。
板书
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一、信息的概念和传递过程
二、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物理信息
2、化学信息
3、行为信息
三、信息的传递及特点
1、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2、信息传递的功能:
四、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五、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