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中国P2P行业
- 格式:doc
- 大小:147.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P2P平台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博研咨询&市场调研在线网中国P2P平台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正文目录第一章、P2P平台行业定义 (3)第二章、中国P2P平台行业综述 (4)第三章、中国P2P平台行业产业链分析 (5)第四章、中国P2P平台行业发展现状 (7)第五章、中国P2P平台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8)第六章、中国P2P平台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0)第七章、中国P2P平台行业发展规划建议 (11)第八章、中国P2P平台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13)第九章、中国P2P平台行业分析结论 (15)第一章、P2P平台行业定义P2P(Peer-to-Peer)借贷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自2005年在英国诞生以来,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及与发展。
它通过线上平台连接资金需求方(借款人)和供给方(投资者),打破了传统银行作为中介的角色,实现了直接融资。
截至2020年底,全球P2P市场规模已达到约600亿美元,其中中国占据了近40%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P2P市场之一。
1.1 行业背景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进步与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P2P平台得以快速成长。
2010年至2015年间,中国P2P平台数量从不到100家激增至超过2000家,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行业一度陷入野蛮生长状态,导致大量问题平台出现,直至2016年后监管政策逐步收紧,行业开始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1.2 运作机制P2P平台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借贷双方匹配:1. 注册认证:用户需提交个人信息进行实名认证;2. 发布借款需求:经审核后,借款人可在平台上发布借款项目;3. 投资选择:投资者根据自身偏好挑选合适的借款项目进行投资;4. 资金流转:一旦借款满标,平台将筹集到的资金划转给借款人;5. 还款管理:借款人按约定时间分期偿还本金及利息;6. 收益分配:扣除服务费后,平台将剩余收益返还给投资者。
2023年中国P2P网络借贷发展报告近年来,中国的P2P网络借贷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与监管的双重挑战。
2023年,我们对中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调研,以揭示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本文将综合分析行业发展、监管政策、风险挑战和前景展望,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全面视角。
一、行业发展状况自2007年中国首家P2P平台诞生以来,P2P网络借贷行业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得到了快速增长。
根据我们的研究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累计交易规模超过30万亿元人民币,平台数量达到近万家。
然而,随着行业的迅速扩张,问题随之而来。
出现了一些失信平台,引发了投资人的损失和对行业的质疑。
对此,中国政府采取了严厉的监管措施,以清理行业乱象和保护投资人的权益。
二、监管政策中国政府高度重视P2P网络借贷行业的监管工作,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
这些政策的核心目标是规范行业秩序、防范风险、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首先,中国政府要求P2P平台必须合规运营,获得相应的牌照和备案。
平台需要满足一定的注册资金、业务规模、信披要求等条件,才能获得合法的运营资格。
其次,政府要求平台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示平台的基本信息、贷款项目信息和风险提示等内容,增加透明度,提高投资人的风险意识。
最后,政府强调平台的风险控制能力,要求平台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投资人的资金安全。
三、风险挑战尽管政府的监管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P2P网络借贷行业仍面临着一些风险挑战。
首先,行业整体运营风险依然存在。
一些平台虽然取得了合规牌照,但由于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导致出现经营危机,给投资人带来了损失。
其次,信用风险是P2P网络借贷行业的主要风险之一。
尽管平台在入驻前对借款人进行了一定的审核,但借款人的信息真实性和还款能力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最后,网络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引人关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P2P平台面临着来自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的威胁,保护投资人的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互联网金融与P2P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和P2P行业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热点话题。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和P2P行业也在蓬勃发展。
本文将从互联网金融和P2P行业的定义、现状和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是什么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及其生态系统构建的各种金融产品与服务。
互联网金融透过互联网,将金融服务带给消费者,这种服务可以是包括借贷、支付、理财、股票、保险等在内的各种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最早出现在美国,在发达国家得到了较早的发展。
而在中国,伴随着网民数量和互联网普及率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也在近年来迅速崛起。
二、P2P行业的定义和现状P2P,即Peer to Peer,指的是点对点贷款,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借贷模式。
在P2P行业中,出借人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借款人进行直接交流,借款人可以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贷款,出借者也可以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P2P行业在国内的正式注册时间大概是在2011年左右,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个阶段。
P2P行业的前两个阶段主要以最初的开发为目标,在推广过程中,由于市场发展不成熟或是管理不够规范,出现了一些问题和风险。
而从2015年以后,中国政府开始加强对P2P平台的监管,P2P 行业正式进入到了规范化的阶段。
目前,P2P行业已经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一些不规范的平台开始退出市场,而规范的平台开始不断做出改革,跟进行业规范化的实施。
三、互联网金融和P2P行业的现状目前,互联网金融和P2P行业在国内已经拥有了庞大的用户和投资者群体,在整个金融市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底,我国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达到3.12亿,互联网银行用户规模达到2.81亿,互联网基金平台用户规模达到1.35亿,而P2P网贷用户规模也突破了1000万。
虽然互联网金融和P2P行业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但在随之而来的激烈竞争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和风险。
全面解析我国P2P迅猛发展的原因和运营模式一、在中国互联网金触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推动:1.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巨大的投融资需求获定了行业发展基础一方面。
一方面,占中国企业总数94%以上的小微企业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受制于传统金触业的诸多约束,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及时和充分满足,它们需要更多的资金注人。
另一方面.财富数量和投资理财意识不断提高的个人拥有巨大和多样化的投资需求,银行利率的风控使得人们的高收益低风险要求在传统金融体系中难以得到充分满足.他们需要更灵话、更丰富的高收益投资渠道。
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巨大的投融资需求莫定了P2P网贷行业的发展基础。
2金融监管的规避推动了行业投资迅猛发展网贷平台接受融资方借款申请,然后在平台上发布信息.投资人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投资。
由于只是起中介作用,网贷平台没有传统金融行业巨撅的资本要求,也不需要接受央行的监管.因而发展迅速。
3.互联网等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1)互联网的普及为开展P2P网贷提供了市场支持。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网络参与各种交易.互联网的便捷也让更多的人愿意通过网络进行投资和触资,为P2P网贷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支持。
(2)云计算的发展为P2P网贷提供了征信支持。
云计算保障了海量信息高速处理能力。
通过云计算.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特别是对个人和机构没有义务披礴的信息,在网络上的轨迹被搜索引擎组织标准化.最终形成时间连续、动态变化的信息序列。
同时,其可以给出任何资金需求者(机构)的风险定价或动态违约概率,而且成本极低。
P2P网贷投资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对借款人的征信调查,保证了借贷的高效和透明度。
(3)支付创新为P2P网贷提供了安全保障支持。
P2P网贷涉及大量的资金流转,资金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而网贷所有环节都通过网络完成,存在很大的风险.第三方支付、第三方资金托管等支付创新为开展网贷投资提供了安全保障支持。
P2P行业中所存在的优势与劣势自2015年开始,P2P行业从满足所有人的平台型转向为消费者提供消费金融的垂直领域,哪里是需要融资,哪里就会看到P2P的影子。
P2P行业正如变形金刚一样,根据看到的商机来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P2P行业正在开启产业金融、直接融资平台、消费金融的商业模式,下面我们就一起聊一下P2P行业的优势与劣势所在。
一、P2P行业的优势P2P行业是一个新兴发展起来的新行业,自身的商业模式改变比较灵活,可以迅速的适应市场和客户。
但是P2P企业也会遇到很多企业所要面临的问题,例如:成本、效率、风险、用户、市场等等。
1)大数据风控优势P2P成立的时候就对外声称大数据风控是自身的核心优势,很多的P2P企业高新聘请金融行业风险管理专家,参考国外的金融风控模型设计该风险的管理体系,FICO模型是被用的最多的模型,Zest Finance也将成为很多风险管理模型参考的标杆。
由于中国的数据封闭,很多的模型是拿不到数据,所以效果其实并不是很好。
其实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方式就是贷款的前尽调查,抵押品是真实可靠,现实的情况是线下的风控管理还是比线上的风险管理模式具有优势的。
由于缺少大量的金融数据,P2P行业大数据的风控,真的是任重而道远啊。
2)技术优势P2P行业技术的主要优势是在于很多P2P企业最大的投资就是系统的建设。
这个的确是王道中的王道,如果是P2P企业自身系统的建设良好,大部分还是可以从线上获得的。
大多数的金融交易是可以通过线上完成,企业的经营成本将会大幅度的下降,P2P企业技术优势就会转变为成本效率的优势。
任何一个P2P网贷平台的企业如果达到一个经营成本的临界点,就意味着P2P企业经营成本低于银行,可以取得成本的规模效应,真正对金融行业产生到威胁。
3)运营效率优势大部分的P2P企业员工年龄比较年轻,整个行业正是处于野蛮式发展阶段,企业内部管理偏向于互联网企业,内部消耗是比较小的,员工承担多种角色,执行力是比较高的。
p2p在中国的发展历程P2P(Peer-to-Peer)网络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至2007年,当时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许多P2P平台应运而生。
P2P平台为个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借贷方式,使得借贷活动更加灵活便利,这对普通消费者和小微企业主来说是一种创新。
起初,中国的P2P平台主要提供小额贷款,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和借款人。
这些平台通过提供高额回报吸引人们投资,同时借贷门槛较低,吸引了大量借款人。
然而,由于监管政策不完善,许多P2P平台存在非法集资、诈骗等问题,一些平台甚至违约跑路,导致大量投资者损失惨重。
随着问题的逐渐暴露,中国政府开始加强对P2P平台的监管。
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组开始整顿P2P行业,将非法集资、洗钱、套利等行为列为整治重点。
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了P2P行业。
在整治的同时,政府也推动了合规的P2P平台的发展。
许多平台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引入第三方监管等方式,提高了平台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一些平台还开始提供投资理财产品和其他金融服务,逐渐实现了向综合金融平台的转型。
到2021年,中国的P2P行业已经进入到了整顿、洗牌的阶段。
政府对P2P行业的监管更加严格,合规的平台逐渐壮大,非法平台逐渐被清理出市场,行业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一些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P2P领域,推出自己的P2P产品,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规范发展。
总之,中国的P2P行业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问题爆发、严格监管等阶段,在政府的监管下逐渐规范和发展,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金融服务方式。
然而,我们也应该警惕P2P行业存在的风险,仔细选择合规的平台进行投资。
2022年我国P2P网贷平台行业布局及发展趋势分析P2P行业成长8年来,自13年开头快速进展,伴随着国家降息、监管政策的敲山震虎、P2P平台跑路、经侦突袭调查、第三方支付平台面临转型等一系列的问题,渐渐走在规范化、平安化的道路上。
事物的进展都是有规律的,存在即是有存在的道理。
P2P的进展即是如此,诞生、进展、野蛮生长、监管政策下的渐渐规律化,在此过程中,P2P行业的队伍渐渐强大、规模更加简单。
2022年我国P2P网贷平台行业布局及进展趋势分析详情如下:P2P平台正在成为基金新的流量入口。
继陆金所之后,昨日(9月16日),互联网金融平台积木盒子宣布旗下的积木基金开头代销广发基金、鹏华基金、财通基金在内的3家基金公司共计120支左右的基金产品。
“积木基金与其他基金公司的对接也在紧锣密鼓的推动中,将来积木基金方案将对接全国近百家基金公司的上千只基金产品。
”积木盒子方面人士指出。
对于网贷平台进行平台化转型,网贷天眼副总裁潘瑾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三条红线到指导看法出台,网贷平台去担保,实现信息平台化是大势所趋,首先承压的肯定会是影响力较大的平台。
密集代销基金可能性不大2022年以来,已经有一些P2P平台与基金联姻,并推出类余额宝的产品,比如有利网的“余额生息”、拍拍贷的“拍钱包”等。
想了解更多P2P网贷行业分析信息请查阅发布的《2022-2022年中国P2P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讨论报告》。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主要是由于公募基金公司看中互联网余额理财的巨大市场,而P2P平台拥有的大量“站岗”资金(即账户内的闲置资金)。
2022年,P2P平台则开头着眼于代销基金。
昨日,积木盒子宣布旗下积木基金开头代销基金。
记者登录积木基金网站发觉,首批上线的产品来自于广发基金,鹏华基金与财通基金,产品包括混合型,债券型和QDII型等。
据介绍,9月底,与积木基金合作的基金公司估计会增加至20家以上,10月底估计会增加至60家左右。
P2P行业及其爆雷P2P行业是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它通过网络平台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借贷、融资和投资的渠道。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P2P行业蓬勃发展。
随着行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法行为和爆雷事件,给投资者和借款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信任危机。
本文将从P2P行业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爆雷原因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投资者和借款人的风险意识,引起监管部门和市场的重视,促进P2P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P2P行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P2P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比较迅速,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有P2P平台2441家,注册用户数超过8800万人,借款余额达到约1605亿元。
P2P行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中国金融行业的创新和变革,为一大批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提供了融资渠道。
随着行业的规模扩大,P2P平台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平台出现了违法违规操作,导致爆雷事件屡屡发生。
二、P2P行业爆雷的原因分析1.盲目扩张很多P2P平台为了追求快速发展和高收益,采取了盲目扩张的策略,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客户资源、增加营销费用和提高业务规模,从而导致其风险管理失控。
由于资金实力不足、风控体系薄弱,部分平台无法按时兑付投资者的本息,最终导致爆雷。
2.信息不对称P2P行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平台方和投资者、借款人之间缺乏透明度和对等性。
虽然P2P平台通常会对融资项目进行审核和评级,但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存在问题,导致投资者对项目的风险认识不足,容易被虚假宣传和不实承诺所误导。
3.监管缺失P2P行业的监管一直存在漏洞和不足,监管部门对于行业的规范和监管措施不够完善,导致一些不法平台得以逍遥法外。
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和严格的监管力度,使得P2P行业的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
4.信任危机P2P行业本质上是一个信任机制,平台方需要赢得投资者和借款人的信任才能发展壮大。
一些P2P平台利用高额回报和虚假宣传吸引投资者,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和爆雷。
中国p2p发展历程近年来,P2P(点对点)金融平台发展迅猛,成为了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一颗新星。
P2P平台是通过互联网连接资金供需双方,实现个人以个人的方式进行融资和借贷的一种金融模式。
在中国,P2P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007年,中国第一家P2P平台——拍拍贷成立。
当时,拍拍贷主要服务于广大的小微企业和个人,通过提供便捷、低成本的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需求问题。
这标志着中国的P2P行业正式崛起。
2008年,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中国的P2P平台发展进入了冷冻期。
由于资金链断裂和风险偏好下降,许多平台倒闭或暂停业务。
尽管如此,P2P行业的发展趋势仍然不可阻挡。
2013年,中国P2P行业进入了爆发期。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P2P平台。
同时,投资者也越来越意识到P2P借贷的便捷性和高回报性。
这一年,中国的P2P平台数量迅速增长,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
2014年,中国的P2P行业开始面临监管压力。
由于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部分平台存在违规操作和风险隐患,监管部门开始加强对P2P行业的监管力度。
一些违规平台被强制关闭,行业开始整顿。
2015年,中国的P2P行业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爆雷事件。
一些平台因资金链断裂或倒闭而无法偿还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导致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这次事件引发了社会对P2P行业的质疑和关注,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P2P平台的整顿和监管。
2016年,中国的P2P行业进入了洗牌期。
许多不具备经营实力和合规条件的平台被关停,市场开始回归理性。
同时,监管部门加大了对P2P行业的监管和打击违规平台的力度,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2017年,中国的P2P行业进一步规范。
监管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的规定和准则,要求平台必须具备一定的准入门槛和风险防控能力。
同时,一些大型金融机构进入P2P行业,加大了行业的规模和信誉建设。
2018年至今,中国的P2P行业正逐渐走向成熟和可持续发展。
监管部门继续加强对P2P平台的监管,推动平台健康发展。
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现状研究一、引言P2P网络借贷平台是指通过互联网实现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信息发布、撮合、管理和风险评估等服务。
近年来,中国P2P 网络借贷平台迅速发展,并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和借款人参与。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研究,分析其发展现状。
二、概述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
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报告,截至2024年底,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数量已突破1000家,注册会员超过1000万人。
这一数字显示了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快速发展趋势。
三、市场规模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报告,截至2024年底,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累计交易额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规范,一些P2P平台存在着风险和乱象。
2024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以整顿P2P网络借贷行业。
这些政策不仅加强了监管力度,也提高了行业门槛,导致一些不合规的平台被迫关闭。
四、风险与挑战1.信用风险:借款人无法按时还款,或坏账率飙升。
2.安全风险:平台运营商经营不善或出现经济问题,导致投资者资金受损。
3.法律风险:一些平台存在违法行为,如非法集资、洗钱等。
此外,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还面临着监管政策的挑战。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了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措施。
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加强行业规范,但也给平台运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五、行业整改和发展趋势为了规范P2P网络借贷行业,中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整改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明确P2P平台的定位和功能,设置备付金等风险准备金制度,建立健全退出机制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减少行业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未来,中国P2P网络借贷行业有望迎来健康发展。
首先,随着监管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平台的合规性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其次,行业整改可以提高平台的风控能力,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最后,中国借贷市场的巨大潜力将吸引更多合法合规的平台进入。
详解中国P2P行业
一、P2P定义
P2P是Peer to Peer的意思,理论上,是指个人通过第三方平台在收取一定费用的前提下向其他个人提供小额借贷的金融模式。
在中国,P2P概念已经逐渐扩展到了P2B(Peer to Business),也就是企业成为融资方,个人提供资金。
本文所指P2P是包含了P2B的广义概念。
为了便于分析,P2P分为狭义P2P和P2B,二者实践中主要的差别在于融资方融资金额的大小,小的属于狭义P2P(一般50万以下可以认为是小额),大的属于P2B。
(有企业主以个人名义在P2P平台上融资给企业用,如果金额比较小,也归为狭义P2P范畴。
) 按时间顺序,P2P可以概括为P2P1.0模式、P2P2.0模式和P2P3.0模式。
P2P1.0模式:基于网络大数据环境下的纯信用纯线上交易模式。
P2P2.0模式:线上和线下并行运营的“O2O方式”,网贷平台同时承担信息中介和风险控制的角色,平台或其关联公司做担保。
P2P3.0模式:将项目审核及担保剥离给专业小贷公司、担保机构,P2P平台只做信息展示并提供撮合交易。
二、结论概要
中国P2P公司数量和交易额都在迅猛增长,虽然增速放缓,但也在年化100%以上。
截止2014年二季度,中国P2P公司1184家,成交额964.46亿元,预计2014年全年2513.1亿元。
但这个交易额中有很多水分。
目前网贷的平均期限在3-6个月,大平台期限更长。
P2P平均利率在下降,2014年6月为18.92%,大平台利率要更低,一般在10%-15%之间。
P2P投资人数目前在30万-50万量级,目前翻倍增长。
不同P2P平台之间的交易规模、投资人数、平均每标金额、平均每人投资金额差距非常大,显然,P2P平台已经演变成了P2B、B2B,P2P的概念得到了深度拓展;不同P2P公司由于商业模式的不同造成统计数据的差异。
如果将贷款拆分为4个环节,理论上,P2P的商业模式有很多种,在第四部分进行了详细分析;实践中,P2P公司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更复杂的演化。
由于时间关系,本文仅对7家P2P公司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在第五部分。
对于P2P 平台而言,最重要的有两个因素:好项目来源和风控。
P2P平台上大部分钱是用于企业经营的,企业承担的成本一般年化20-30%甚至在一些小平台上更高,对于实体企业而言,在目前中国整体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什么样的项目带来的收益能cover这么高的资金成本呢?因此,对于P2P平台就需要慧眼识珠了。
笔者单纯的认为P2P平台上的钱如果用于个人临时周转、企业短期资金周转相比于用于企业长期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更为合理。
即使很多项目有担保公司担保本息,实际上也是风险比较大的,很多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都不多,一些小的担保公司可能会有虚增注册资本的嫌疑。
现在各个平台甚至政府更倾向于风险准备金模式,这对平台的风控能力要求很高。
很多P2P公司网站上项目的信息披露很不完备,投资者过于盲目,对平台的宠信可能导致风险的陡增。
中国的散户投资者是非常不成熟不专业的投资者。
少有投资者会仔细研究评估其风险,这些投资者中不仅仅是类似大妈的小白投资者,其中不乏金融专业科班出身的人士。
中国的信用体系很不完备,这点和美国有很大的不同,个人借款者的违约成本不高。
由于政策的空窗期,目前很多P2P产品都在打监管法规的“擦边球”。
如果央行准许P2P录入个人征信系统,对行业将是巨大的正面影响。
P2B领域比较复杂,最重要的是好项目来源,其他需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关于初创企业是否还有机会的问题,笔者认为最好的时间已经过了,目前处在阶段尾声。
就P2B而言,笔者认为如果不是创业团队有很强大的背景(比如一个大集团想做这事,成立了子公司并找到某些牛人管理层持股),目前来看风险大于机会。
P2B更看重优质项目来源,而想要获得优质项目如果没有背景是很困难的事。
就狭义P2P而言,笔者认为初创企业还是会有一定机会的。
具体可见第七部分。
三、基础数据
1.中国P2P公司数量及增长率
截止2014年二季度,中国P2P公司1184家。
2. 中国P2P交易额及增长率
2014年上半年,全国P2P网贷成交额964.46亿元。
笔者觉得这个交易数据有一定水分,里面可能夹杂着理财产品销售,超出了P2P概念。
此外,从广东、浙江两省交易额占比较高可以初步猜测,会有一部分传统民间借贷搬到网上化身P2P,这部分市场原本就存在,只是过去没有被统计进来。
3. P2P交易期限
目前网贷的平均期限在3-6个月。
目前超半数的平台借款期限在3个月以内,由于市场规模较大的平台平均借款期限较长,故拉升了行业的平均期限。
4. P2P利率变化
P2P利率下降趋势明显,但总体依然较高。
5. P2P借款人数及投资人数
关于借款人数,各个平台的统计数据不一致,网贷之家的数据是截止2014年6月底7万多人,而易P2P网贷研究院的数据是18.9万人。
关于投资人数,各个平台的统计数据差不多,网贷之家的数据是截止2014年6月底32万人左右,而易P2P网贷研究院的数据是44.3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