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三湘名校联盟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82.67 KB
- 文档页数:11
2020届三湘名校教育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大联考理综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共7题)第(1)题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2023年5月30日16时29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神舟十六号成功对接空间站如图甲所示,在对接之前的某段时间内,“神舟十六号”和“空间站”分别在圆形轨道Ⅰ和Ⅱ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乙所示,已知对接后组合体可看作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地面高度为h。
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接前神舟十六号运行周期大于空间站的运行周期B.神舟十六号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空间站因质量增大,其加速度将减小C.组合体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D.组合体的运行速度为第(2)题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示意图),观察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在光屏上得到如图2中甲和乙两种图样.下列关于P处放置的光学元件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应单缝,乙对应双缝B.甲对应双缝,乙对应单缝C.都是单缝,甲对应的缝宽较大D.都是双缝,甲对应的双缝间距较大第(3)题如图所示,x轴上固定两个点电荷A和B,电荷A固定在原点,电荷B固定在处,通过电势传感器测出x轴上各点电势φ随坐标x的变化规律并描绘出图像。
已知图线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为和,处的切线与x轴平行。
已知点电荷的电势公式,其中k为静电力常量,Q为场源点电荷的电荷量,r为某点距场源点电荷的距离,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荷A带负电,电荷B带正电B.两点电荷的电荷量之比为C.横坐标和的差D.在x轴上的任意位置无初速度释放一正电荷,该正电荷一定能到达无穷远处第(4)题甲和乙同学一起参加某长跑比赛,全程41.2km,早上8:00鸣枪开跑,甲同学跑到终点为中午12:00,乙同学跑到终点为12:3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同学此次长跑比赛全程的位移是41.2kmB.8:00和12:30是时间间隔C.乙同学此次长跑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9.16km/hD.甲同学此次长跑比赛的平均速率约为10.3km/h第(5)题如图甲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块平板玻璃上,在一端加入四张纸片,形成一个空气薄膜。
湖南省顶级名校2020届高三物理第七次(5月)大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21小题,共126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中微子失踪之谜是一直困扰着科学家的问题,原来中微子在离开太阳向地球运动的过程中,发生“中微子振荡”,转化为一个μ子和一个τ子。
科学家通过对中微子观察和理论分析,终于弄清了中微子失踪之谜,成为“2001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一。
若中微子在运动中只转化为一个μ子和一个τ子,并已知μ子的运动方向与中微子原来的方向一致,则τ子的运动方向A.一定与中微子方向一致B.一定与中微子方向相反C.可能与中微子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D.只能与中微子方向在同一直线上15.a、b两个物体在同一时间、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a、b两物体运动图线均为正弦(余弦)曲线的一部分。
在0~6s时间内,关于两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加后减小B.a物体的位移大于b物体的位移C.2s末a物体的加速度大于b物体的加速度D.3s末a、b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16.如图所示,b球在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BC为圆周运动的直径,竖直平台与b球运动轨迹相切于B点且高度为R。
当b球运动到切点B时,将a球从切点正上方的A点水平抛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从a球水平抛出开始计时,为使b球在运动一周的时间内与a球相遇(a球与水平面接触后不反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球在C点与b球相遇时,a球的运动时间最短B.a球在C点与b球相遇时,a球的初始速度最小C.若a球在C点与b球相遇,则a球抛出时的速率为2gRD.若a球在C点与b球相遇,则b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R g17.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制成的,用其指针张角的大小来定性显示金属球与外壳之间的电势差大小,如图所示,A、B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金属极板,G为静电计。
2024学年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四个完全相同的排球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相互接触,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A.上方球与下方3个球间均没有弹力B.下方三个球与水平地面间均没有摩擦力C.水平地面对下方三个球的支持力均为43 mgD.水平地面对下方三个球的摩擦力均为43mg2、如图所示,两平行导轨、竖直放置在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将一根金属棒放在导轨上使其水平且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现在金属棒中通以变化的电流,同时释放金属棒使其运动.已知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为常数,),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下面关于棒的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有A.B.C.D.3、某理想气体的初始压强p0=3atm,温度T0=150K,若保持体积不变,使它的压强变为5atm,则此时气体的温度为()A.100K B.200K C.250K D.300K4、如图所示,B、M、N分别为竖直光滑圆轨道的右端点,最低点和左端点,B点和圆心等高,N点和圆心O的连线α=︒。
现从B点的正上方某处A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经圆轨道飞出后以水平上的v通过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重力加速度为g,则一下结论正确的是C点,已知圆轨道半径为R,v gRA.C、N的水平距离为R B.C、N的水平距离为2RC.小球在M点对轨道的压力为6mg D.小球在M点对轨道的压力为4mg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原线圈两端连接正弦交流电源u=311sin314t(V),副线圈接电阻R,同时接有理想电压表和理想电流表。
2020届三湘名校教育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大联考理综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6题)第(1)题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所示的情况就是一个实例。
当运动员踩压跳板使跳板弯曲到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B.运动员受到支持力是因为运动员的脚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D.此时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第(2)题由放射性元素放出的氦核流被称为()A.阴极射线B.α射线C.β射线D.γ射线第(3)题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①过程到状态b,由状态b经②过程到状态c,由状态c又经③过程回到状态a,①过程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传递,③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整个过程压强p与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过程外界对气体做正功B.②过程气体从外界吸热C.③过程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D.整个过程初末状态气体体积相等,外界不对气体做功第(4)题如图所示,由均匀导线制成的,半径为R的圆环,以v的速度匀速进入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
当圆环运动到图示位置()时,a、b两点的电势差为( )A.B.C.D.第(5)题利用薄膜干涉原理可以测量金属丝的直径。
将矩形的平行薄玻璃板AB放在水平标准工件的上面,右侧垫有粗细均匀的直金属丝,在标准工件与玻璃板之间形成一个楔形空气膜,其截面如图所示。
用波长为λ的光,垂直标准工件方向射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方形成平行条纹,测出相邻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Δx,金属丝与标准工件的接触点D到楔形顶端C点的距离为L,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条纹方向平行于CD B.金属丝的直径C.当金属丝向右移动少许时,Δx变小D.在同一位置换用更细的金属丝时,Δx变小第(6)题由螺线管、电阻和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电路如图(a)所示。
其中,螺线管匝数为N,横截面积为;电容器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面积为,板间介质为空气(可视为真空,介电常数为1)。
2020届湖北省名师联盟高三第七次调研考试物理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最大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以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式测力计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冲击力的最大值,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A.建立“质点”的概念B.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D.探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2.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
2020届东北三省名校新高考第七次联考物理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1——10为单选,11——15为多选,每题4分)t=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1.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0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 t-图像中(如图所示),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s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20s内两车逐渐远离t=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C.在5~15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 10s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置于水平桌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量为M=3m,木板与木块及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木板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μmgB.2μmgC.3μmgD.4μmg3.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A B m m 、,且A B m m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绳一端由Q 点缓慢地向左移到P 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绳的拉力F 和两滑轮间绳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变化情况是( )A.F 变大,θ角变大B.F 变小,θ角变小C.F 不变,θ角不变D.F 不变,θ角变小4.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60︒,一端固定在左侧竖直墙上,另一端连着A 小球,同时水平细线一段连着A 球,另一端固定在右侧竖直墙上,A B 、两小球分别连在另一根竖直弹簧两端。
2020届三湘名校联盟高三第七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0分)1.“两弹一星”是对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核心技术和空间技术的统称,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其中“两弹”所涉及的基本核反应方程有:①,②,关于这两个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方程①属于衰变B. 方程②属于轻核聚变C. 方程①的核反应是太阳能的源泉D. 方程②中的与互为同位素2.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2kg的物体,现用F=8N的力,斜向下推物体,力F与水平面成30°角,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0.5,则()A.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24NB.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12NC. 物体加速度为D. 物体将向右匀速运动3.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得出在0-4s内()A. 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B. 4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C. 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D. 甲、乙两物体间的最大距离为6m4.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
2020届三湘名校教育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大联考理综全真演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不可伸长、质量不计的绳子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PQ、MN上,杂技演员利用轻钩让自己悬挂在绳子上,不计轻钩与绳间的摩擦。
现将MN杆绕N点垂直纸面向外缓慢转动15°,该过程中关于绳子上张力大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始终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第(2)题某同学从住宿楼底层(1楼)沿楼梯进行登高锻炼,已知每层楼高约为 3m。
该同学的登高速度的倒数()与登高高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他刚登上4楼时的速度约为0.72m/s,则他刚登上19楼的速度和由楼底层登至19楼所需的时间分别约为( )A.0.15m/s; 190s B.0.15 m/s; 225sC.0.12 m/s; 190s D.0.12m/s; 225s第(3)题2023年6月世界女排联赛名古屋站在日本举行,这次世界女排联赛日本站中国队的4连胜和3-0完胜日本队的胜利,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女排顽强的精神和卓越的实力。
比赛中的团队协作力和气势威武赢得了粉丝的一片赞誉。
李盈莹是中国队进攻的主力。
比赛中质量为的李盈莹从下蹲状态竖直向上起跳,经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水平地面,李盈莹重心升高,此时李盈莹的速度大小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则( )A.该过程中,地面对李盈莹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B.该过程中,地面对李盈莹做功为C.该过程中,李盈莹的动量变化量大小为D.该过程中,地面对李盈莹的冲量大小为第(4)题如图所示,虚线MN下方存在着方向水平向左、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
AB为绝缘光滑且固定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轨道半径为R,O为圆心,B位于O点正下方。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以初速度v A竖直向下从A点沿切线进入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内侧,沿轨道运动到B处以速度v B射出。
2020届三湘名校教育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大联考理综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6题)第(1)题如图所示,四根通有恒定且大小相等的电流的长直导线垂直穿过xOy平面,1、2、3、4 直导线与xOy平面的交点连成边长为2a的正方形且关于x轴和y轴对称,各导线中电流方向已标出。
已知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在某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与该点到直导线的距离成反比,设导线1在O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导线 1、2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吸引力B.直导线2、4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吸引力C.4 根直导线在O点产生的合磁感应强度大小为D.直导线 1、2 在O点产生的合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第(2)题一小球做平抛运动,关于小球的速度、动量、动能、重力势能的变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正确的是()A.B.C.D.第(3)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重力作用的结果B.物体的内能变化时,其温度一定变化C.电冰箱通电后把冰箱内低温物体的热量传到箱外高温物体,没有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D.春季,柳絮像雪花般在空中飞舞是一种布朗运动第(4)题如图所示,abc是玻璃制成的柱体的横截面,玻璃的折射率,ab是半径为R的圆弧,ac边垂直于bc边,∠aOc=60°。
一束平行光垂直ac入射,只有一部分光从ab穿出,则有光穿出部分的弧长为()A.B.C.D.第(5)题如图所示是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电场中的一些点,O是两电荷连线的中点,E、F是连线中垂线上相对O对称的两点,B、C和A、D也相对O对称。
则( )A.B、O、C三点比较,O点场强最弱,B点电势最高B.E、O、F三点比较,O点电势最高、场强最弱C.A、D两点场强相同,电势相同D.正试探电荷沿连线的中垂线由E点运动到F点,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第(6)题2022年11月第22届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阿根廷队爆冷1:2输给沙特队。
图为某球员准备罚任意球时,一脚用力踩在足球上面,让足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足球受到的合力竖直向下B.如果足球气打得足一点,足球可能不发生形变C.静止的足球可能受4个力的作用D.脚对足球的压力是由足球发生弹性形变引起的二、多选题 (共4题)第(1)题如图所示是用于离子聚焦的静电四极子场的截面图,四个电极对称分布,其中两个电极带正电荷,形成高电势,两个电极带负电荷,形成低电势。
2020届三湘名校联盟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2分)2.司机驾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直到停止运动,从司机发现情况到停止运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司机发现情况开始至汽车停止所用时间为5.5sB.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0m/s2C.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4.0m/sD.从司机发现情况开始至刹车停止,汽车的总位移为30m3.假设该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
t=0时刻,发现前方有事故,两车同时开始刹车,行进中两车恰好没有发生碰撞。
两车刹车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t=0时刻两车间距等于50mB. 两车都停止运动时相距50mC. t=5s时两车间距大于t=15s时两车间距D. 乙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是甲车的1.5倍4.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
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取10m/s2。
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 500 N,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A.150kgB.kgC.200kgD. kg5.如图,两物块P、Q置于水平地面上,其质量分别为m、2m,两者之间用水平轻绳连接。
两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现对Q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使两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轻绳的张力大小为()A. B.C. D.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一固定斜面上,当斜面倾角为30°时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对物体施加一大小为F的水平向右恒力,物体可沿斜面匀速向上滑行.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斜面倾角增大并超过某一临界角θ0时,不论水平恒力F多大,都不能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C. 这一临界角的大小为30°D. 这一临界角的大小为60°7. 如图,一硬币(可视为质点)置于水平圆盘上,硬币与竖直转轴 的距离为r ,已知硬币与圆盘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若硬币与圆盘一起 轴匀速转动,则圆盘转动的最大角速度为A.B.C.D.8..如图,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以速度 匀速向右运动当小车运动到与水平面夹角为 时,下列关于物体A 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 此时的速度大小为 ,物体A 做减速运动,绳子拉力小于物体重力B.物体A 此时的速度大小为 ,物体A 做加速运动,绳子拉力大于物体重力C.物体A 此时的速度大小为 ,物体A 做减速运动,绳子拉力小于物体重力D.物体A 此时的速度大小为,物体A 做加速运动,绳子拉力大于物体重力9.在竖直墙壁上悬挂一镖靶,某人站在离墙壁一定距离的某处,先后将两只飞镖A 、B 由同一位置水平掷出,两只飞镖落在靶上的状态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比A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小B.A ,B 两镖在空中运动时间相同C.A ,B 镖的速度变化方向可能不同D. A 镖的质量一定比B 镖的质量小10.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红蜡块(视为质点)。
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后竖直倒置且与y 轴重合,R 从坐标原点开始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红蜡块R 在x 、y 方向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 x 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y 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B: x 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y 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x 方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y 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x 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y 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1.从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斜面上的A点,先后将同一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第一次初速度为v1,球落到斜面上的瞬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为α1,第二次初速度为v2,球落到斜面上的瞬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为α2,若v1>v2,则()A.α1>α2B.α1<α2=α2 D.B.C.α12.如图(甲)所示,一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B.小球的质量为C.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上D.若,则杆对小球弹力大小为2a13.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1、v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A. B.C. D14.“嫦娥四号”(专家称为“四号星”),计划在2017年发射升空,它是嫦娥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颗人造探月卫星,主要任务是更深层次、更加全面的科学探测月球地貌、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档案资料.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嫦娥四号离月球中心的距离为r,绕月周期为T.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嫦娥四号”绕月运行的速度为B. “嫦娥四号”必须减速运动才能返回地球C.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D. 月球的平均密度为ρ=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a 、b 之间用轻绳相连,小球a 通过轻杆固定在左侧竖直墙壁上,轻杆与竖直墙壁夹角为30°。
现改变作用在小球b 上的外力的大小和方向,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60°不变,则( ) A. 轻绳上的拉力一定小于mgB. 外力F 的最小值为C. 轻杆对小球a 作用力的方向不变D. 轻杆对小球a 的作用力最小值为mg16.如图,一个质量的长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有质量分别为和的A 、B 两物块,A,B 两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若现用水平恒力F 作用在A 物块上,重力加速度g 取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F=2N 时,A 物块和木板开始相对滑动 B 当F=1N 时,则A 、B 两物块都相对木板静止不动ND 若F=6N,则B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s m117..如图所示,一小物体m 从光滑圆弧形轨道上与圆心O 等高处由静止释放,圆弧半径R=0.2m ,轨道底端与粗糙的传送带平滑连接,当传送带固定不动时,物体m 能滑过右端的B 点,且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 点,取重力加速度g=10m/s 2 , 则下列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A.若传送带逆时针方向运行且v=2m/s ,则物体m 也能滑过B 点,到达地面上的C 点 B.若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运行,则当传送带速度v >2m/s 时,物体m 到达地面上C 点的右侧C.若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运行,则当传送带速度v <2m/s 时,物体m 也可能到达地面上C 点的右侧D.若传送带逆时针方向运行且v=3m/s ,则物体m 也能滑过B 点,到达地面上的C 点左侧18.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水平轨道与竖直固定的光滑半圆形勃道相切于a点,一质量为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以大小为v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当半圆形轨道半径取适当值R时,物块从半圆形轨道最高点b飞出后,在水平轨道的落点与a点间距离最大,最大距离为d.则()A. B. C. D.19..如图所示,卫星在半径为的圆轨道上运行速度为,当其运动经过点时点火加速,使卫星进入椭圆轨道运行,椭圆轨道的远地点与地心的距离为,卫星经过点的速度为,若规定无穷远处引力势能为0,则引力势能的表达式,其中为引力常量,为中心天体质量,为卫星的质量,为两者质心间距,若卫星运动过程中仅受万有引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点的加速度小于点的加速度C. 卫星在点加速后的速度为D. 卫星从点运动至点的最短时间为三、实验题(10分。
每空两分)20.某同学用图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他在气垫导轨旁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可直接测出绳中拉力大小,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
改变钩码数量,每次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滑块。
已知滑块(含遮光条)总质量为,导轨上遮光条位置到光电门位置的距离为。
请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2)下列实验要求中不必要的是()A.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B.应使遮光条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至水平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2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轨迹,并求出平抛运动初速度。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如图乙所示,某同学在描绘平抛运动轨迹时,忘记记下斜槽末端位置。
图中A点为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他便以A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了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坐标轴,则根据图象可知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以及抛出点的坐标________。
(g取10m/s2)四、计算题22.小船匀速横渡一条河流,当船头垂直对岸方向航行时,在出发点10min到达对岸下游120m 处,若船头保持与河岸成α角向上游航行,在出发12.5min到达正对岸,求:(1)水流的速度;(2)船在静水中的速度;(3)河的宽度;(4)船头与河岸间的夹角α。
23.假设未来我国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离地面的高度为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的,已知同步卫星到地面的距离为地球半径的6倍,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