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课文分析共25页
- 格式:ppt
- 大小:2.65 MB
- 文档页数:25
《大熊猫》的说课稿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大熊猫》,下面我先从说教材开始说起。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说课的内容是北大师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课文《大熊猫》。
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国宝——大熊猫,通过对大熊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食性的描写,使学生感受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知道大熊猫特产于我国,是我国的国宝,也是全世界的珍奇动物,进一步感受动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好朋友,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大熊猫》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中的一篇说明文。
课文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国宝——大熊猫,它主要描述的是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描写形象生动。
通过介绍大熊猫的可爱外形,小的时候和长大后的不同生活习性,最爱吃什么,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形象跃然于纸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2、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对动物都比较感兴趣,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一些动物,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我们这里的学生很少能亲眼看见大熊猫,对大熊猫充满了好奇心,这就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个特点,本课教学安排学生课前自己动手收集资料,了解有关大熊猫的知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即使学生初步学习了一些阅读的方法,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围绕训练重点,我确立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食物以及进食特点,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1)技能目标:使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培养语感;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情感目标: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树立保护大熊猫,保护动物的意识,并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奥运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教学重,难点本课以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食性,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书写本课生字为教学重点。
《大熊猫》教学反思
慎中实验学校许美莺《大熊猫》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易懂,文章写的很有层次,第一段介绍了大熊猫是一种珍奇可爱的动物,我在导课时就讲了珍奇动物,让学生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又问他们:为什么大熊猫可爱呢?自然过度到第二段。
讲解第二段时我运用了读课文、提问题、看图片等形式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大熊猫可爱的样子,又让他们说说自己喜欢动物的样子,此处联系学生熟悉的动物来简单的描写,为写话练习做了铺垫。
文章第三段是介绍大熊猫小时候和长大以后的生活习性的不同,为了体现着一点,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发现大熊猫的变化,再问他们喜欢小时候还是长大以后的,最后进行表演,这样学生不但充分了解课文内容,同时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和表演能力。
第四段,我先给学生看大熊猫吃竹叶的录像,看完后我问大家,如果今天大熊猫来我们班做客,你打算拿什么好吃的招待他呢?全班异口同声的说:“竹子”,同时我出示熊猫吃竹叶、竹笋图。
最后,在大家沉浸在对大熊猫的喜爱知情的基础上,我告诉他们,我国现在野生大熊猫数量已经不足1000只(学生一片惊叹),所以我们要行动起来爱护大熊猫,保护大熊猫。
这节课也存在很多缺点:我在讲课时还是紧张,有些知识点还应重点讲解,对学生的常规训练还需加强如:在拿铅笔的时候动作是轻轻的,站起来表演读文的时候凳子不响 ,别人读书的时候你要认真看,仔细听,帮老师听,看他有没有读错,这样学生就能乐意的,积极主动的去帮忙,学会倾听。
大熊猫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大熊猫》。
本文主要介绍了大熊猫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繁殖情况,以及我国对大熊猫保护的措施。
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了解大熊猫这一濒危动物,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繁殖情况,以及我国对大熊猫保护的措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繁殖情况,以及我国对大熊猫保护的措施。
难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情况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教学卡片、大熊猫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大熊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大熊猫的了解,从而引出本课课题。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对不理解的地方作好标记。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3. 合作交流(1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搜集的大熊猫相关资料,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大熊猫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繁殖情况,以及我国对大熊猫保护的措施。
4. 重点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情况,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大熊猫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繁殖情况:保护措施: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为大熊猫拟一个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简洁、具有号召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重点讲解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大熊猫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繁殖情况,以及我国对大熊猫保护的措施。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熊猫》优秀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熊猫的特点和生活性。
- 课文使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熊猫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了解熊猫的外貌特征,了解熊猫的生活环境和饮食性,并培养对熊猫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掌握和运用与熊猫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 能够简要描述熊猫的特点和生活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的敬畏之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与熊猫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熊猫。
四、教学准备- 课件及多媒体设备。
- 熊猫图片、熊猫模型等教具。
- 学生课本和练册。
五、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导入课程:通过展示熊猫图片和简单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听读课文:播放录音或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3. 理解课文:师生互动,解答课文中的问题,确保学生对熊猫的外貌特征和生活性有清晰的认识。
4. 合作研究:分小组进行合作讨论,通过交流的方式分享自己对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5. 个人输出:要求学生在练册中完成相关的练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归纳: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对熊猫的保护意识。
六、板书设计- 板书标题:熊猫- 板书内容:外貌特征、生活环境、食物等关键词汇七、课堂互动1.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研究,共同讨论熊猫的相关问题。
2. 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解答学生对课文的疑问。
3. 老师的引导和点拨,引发学生对保护熊猫的思考与讨论。
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在家中阅读课文,准备下节课的研究。
2. 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身边的动物,并记录它们的特征及生活性。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对熊猫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保护动物和环保意识。
1.小学一年级语文《大熊猫》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汉字,学习两个新偏旁“人字头”“四点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观察,并通过观察与学习,了解大熊猫,认识大熊猫,喜欢大熊猫。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一)由图入手启发谈话1.出示大熊猫,让孩子们看图画,简单说说大熊猫的样子。
2.师:大熊猫真可爱。
那我们今天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吧!板书:大熊猫(二)自读感悟,读通全文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要求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要读准字音。
2.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知道每个自然段讲什么?(课文共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大熊猫是动物园里最吸引人的动物。
它是珍贵的动物。
板书:珍贵第2自然段,写大熊猫的样子。
第3自然段,写大熊猫的活动情况。
第4自然段,写大熊猫的饮食。
板书:样子活动饮食(三)指导朗读.理解感悟1.再读全文。
2.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1)小组合作,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小组同学听。
(2)读给全班同学听,大家评议。
(3)试着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3.播放大熊猫的生活录像片。
感受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学习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描述片中的大熊猫。
(1)大熊猫的样子:板书:身子胖尾巴短毛很光滑四肢黑身子和头白黑眼圈(2)大熊猫活动情况板书:小:活泼爬上爬下长大:不爱活动爱睡觉(3)吃什么?板书:竹叶竹笋(四)巩固练习1.以“开火车”的游戏方式,读词语卡片,巩固认识生字。
2.用生字开花的方法,给生字组词,巩固识字生字。
(五)指导书写生字1.结合写字教学要求,学习新的偏旁“人字头”“四点底”。
2.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练习写生字。
(六)实践活动1.有到过动物园或从电影电视上看到大熊猫的同学,或从网上下载的有关大熊猫的资料,说给大家听听,并在小组交流。
2.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再自主选择,填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国宝——大熊猫》课文解析1980年11月5日下午3时,德国柏林机场铺好了红地毯,挂起“热烈欢迎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的大字标语,机场上挤满了手捧鲜花的欢迎人群和记者。
【段析】本段描述了德国柏林机场迎接“贵宾”的场面,为下文主要“人物”的出场埋下了伏笔。
【品味】“铺好了红地毯”“手捧鲜花”写出了德国对大熊猫的重视。
“热烈”“欢迎”等词写出了德国人民的热情。
从侧面表明大熊猫的珍贵。
来自中国的专机刚刚降落,人们企盼已久的中国“贵宾..”终于露面:黑眼圈,黑耳朵,一身乌云盖雪的皮袍!【段析】本段着重介绍了大熊猫的外貌,交代了人们迎接的对象,照应第一自然段。
“贵宾”从侧面说明大熊猫的珍贵及其受到的优待。
哦,这是一对来自中国的大熊猫,名叫“天天”和“宝宝”。
(①有人认为:“前三段文字写的是大熊猫在德国所受到的‘贵宾’待遇,与主题无关。
”你的看法怎样?)【段析】介绍大熊猫的名字及来自的国家。
【品味】从大熊猫的名字可以看出它们的珍贵。
“宝”字照应文题。
大熊猫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动物。
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掬。
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团作一团,漫..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时不经心地随地打滚;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
大熊猫一经过训练,就成了杂技“明星”,能够表演前滚翻、吃西餐、吹喇叭、推小车、骑木马、滑滑梯和蹬皮球等精彩节目,常常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与欢乐的笑声。
(②这段文字从哪两方面,是怎样说明大熊猫的可爱的?)【段析】本段分别从大熊猫喜欢嬉戏和善于表演两个方面着笔,直接介绍了大熊猫的可爱。
本段采用了打比方、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品味】四个“有时”构成了排比句式,把大熊猫嬉戏的场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
我国古籍中把大熊猫称为“摸”。
两千多年前,汉朝初年的《尔雅》一书中,便有“獏体色黑驳,食竹”的记载。
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大熊猫名列首位,可见大熊猫在当时就已经被人们视为珍贵的名兽了。
课文解读
这是一篇说明文。
课文用准确形象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我国的国宝——大熊猫。
课文第一自然段总说大熊猫是一种最可爱的珍奇动物;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从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食物及进食特点三个方面作具体说明。
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本文有许多描写形象的句子,特别是ABB式词语表现了大熊猫的可爱。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食物及进食特点可以通过观察图画,根据自己在动物园看到的情况,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和课文的内容充分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