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 格式:pptx
- 大小:753.00 KB
- 文档页数:40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第一节湿疹第二节接触性皮炎第三节化妆品皮炎第四节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第五节颜面再发性皮炎第六节尊麻疹第七节药疹第一节湿疹【概述】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皮肤炎症性疾病,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
临床上有多形性皮损,渗出倾向,瘙痒显著,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临床表现】L皮损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对称分布。
2.皮损呈多形性,按皮损特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三期。
(1)急性湿疹:起病急,发展快,皮损广泛而对称,以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为主,受热、摩擦和进食刺激性食物后症状加重。
(2)亚急性湿疹:一般由急性期转化而来,皮损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伴轻度糜烂和渗出,皮损境界相对局限。
(3)慢性湿疹:多因急性、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来,皮损为暗红色斑块,明显苔薛样变,境界清楚,上有抓痕及血痂,常反复发生数月以上。
3.自觉剧烈瘙痒。
4.特殊部位有特殊类型湿疹,如手部湿疹多数起病缓慢,浸润肥厚性斑块,角化明显,表面粗糙、皴裂,甲可变形;面部湿疹多为对称性红斑、丘疹、水疱,受热、日晒等刺激后症状尤为明显。
【诊断要点】L慢性迁延的发病史,一般有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经过。
5.好发于头、面、双耳、手足、前臂及小腿等暴露部位,常对称分布。
6.皮损根据其不同临床期而呈现多形性表现。
7.自觉剧烈瘙痒。
8.有关因素如慢性感染灶、内分泌及代谢改变、精神紧张、受热、进食刺激性食物可使症状加重。
【治疗方案及原则】L一般治疗(1)去除可疑病因。
(2)避免局部刺激如搔抓、热水及肥皂烫洗、用力摩擦等。
(3)禁食刺激性或易致敏食物,如酒、鱼、虾、牛肉、咖啡、浓茶及辛辣食物等。
2.全身治疗(1)抗组胺类制剂:有抗过敏和止痒作用,如氯苯那敏、赛庚咤、特非拉丁、阿斯咪哇、西替利嗪、氯雷他咤等选1〜2种配合使用。
(2)钙剂:10%葡萄糖酸钙液IOmI或10%硫代硫酸钠液IOmI静滴,每日1次。
第十六章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免疫反应过强导致组织损伤)皮炎和湿疹是一组主要发生于皮肤浅层的炎症反应性疾病,可由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引起,发病机制比较复杂。
临床上多有瘙痒表现,皮损表现从红斑、丘疹、水疱到糜烂、结痂、鳞屑或苔藓化,尤以群集性的丘疱疹为特征,组织病理特征为表皮内海绵形成和水疱,伴有不同程度的棘层肥厚及浅表血管周围淋巴组织细胞浸润等。
§1. 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接触部位以外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根据其致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刺激物和接触性致敏物两大类。
前者产生原发性刺激性反应,后者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但有时很难区分二者与所致疾病的关系。
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可以为致敏物,引起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高浓度时则为刺激物或毒性物质,引起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一)原发性刺激反应接触物本身具有强烈刺激性或毒性,任何人接触该物质均可发生皮炎,如接触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所引起的皮炎。
(二)接触性致敏反应为典型的迟发型IV型变态反应。
接触物为致敏因子,本身并无刺激性或毒性,大多数人接触后不发病,仅有少数人在接触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潜伏期,在接触部位的皮肤、黏膜发生变态反应性炎症。
这类物质通常为半抗原。
引起接触性皮炎的接触物质有许多种类,可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三大类。
动物性:大部分由动物毒素或昆虫毒毛引起,前者如蚤、虱、蚊、臭虫、蜂类及水母等;后者如桑毛虫和松毛虫等,另外动物的皮毛也可引起本病。
植物性:某些植物的叶、茎、花、果等或其产物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常见有漆树、荨麻、除虫菊、银杏等。
化学性:这是接触性皮炎的主要病因,多属变态反应性,少数属于原发刺激性。
(1)金属及其制品(如镍、铬、铍等):、铬常可导致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铍既可引起原发刺激性皮炎,也可引起变态反应性皮炎;镍金的化合物虽有潜在变应原性,但由于纯金的惰性及不溶于皮肤的分泌物中,故人体与金接触几乎从不发病,对银过敏者也少见;(2)日常生活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涤剂、清洁保护产品等。
什么是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也称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是皮肤病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复杂的病。
常见是因为数量多,可见任何年龄,复杂是说致病原因多,且有很多不知道的因素。
变态反应一般分为四型,其中立即型(或速发型)与迟发型是过敏性皮肤病的原因。
荨麻疹和药疹的部分是立即型引起的,湿疹和接触过敏性皮炎是迟发型引起的.化妆品引发的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是由诸多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反应。
本病常见诱因甚多,不同致病因素所致的过敏反应命名不同,现介绍二类常见的过敏性皮炎。
化妆品皮炎由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炎症,称化妆品皮炎。
化妆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有人经常使用某种化妆品,一旦停用或再次使用便会发生过敏反应;也有人在首次使用后面部即出现过敏反应;还有的是在使用后经过日光照晒而发生反应。
多数患者在使用化妆品后数小时即发生过敏现象,这在医学上称立即型(或速发型)过敏反应;经过数天才发生过敏反应的则称为迟发型反应。
一般以立即型反应较多。
化妆品的主要成分为油脂和水分组成,具有保护、清洁皮肤的作用。
为了避免放置发霉并使其稳定,还需加表面活性剂、防腐剂,以及色素和香料。
针对不同需求者的心理特点,再配成不同剂型,如避光剂、增白剂、除臭剂、染甲剂、清洁剂、润肤剂及抗衰老剂等,还有适宜于皮肤病患者所使用的雀斑霜、座疮霜、营养霜、增白霜等名目繁多的化妆品。
化妆品皮炎轻者仅有局部皮肤瘙痒,少许零散的.小红丘疹,红斑及轻度肿胀,重者局部皮肤水肿,有弥漫性红斑,大小不等的水疤,甚至渗液糜烂。
化妆品皮炎的防治防治:在使用化妆品前,先取少许涂在前臂内侧皮肤上,用洁净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一般要经过24小时观察有无反应,短者几小时即有反应,长者则需1周,如有瘙痒、红斑、水肿,即表示对此种化妆品过敏。
一旦发生化妆品皮炎,应立即停止使用,勿用热水烫洗、热敷。
口服抗组织胺类药物,如扑尔敏、酮替芬、赛庚啶等。
还可内服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片。
重者在医师指导下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第一节湿疹【病史采集】1.急性湿疹:表现为泛发性及多形性皮疹,皮损对称分布,多见于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外露部位,严重时可扩展至全身。
瘙痒剧烈,有灼热感,可阵发加重,尤以晚间为甚,影响睡眠及工作。
2.亚急性湿疹:湿疹在急性发作后,红肿、渗出减轻,皮损逐渐愈合,瘙痒及病情渐好转。
有的可因再次暴露于致敏原、新的刺激或处理不当及搔抓过度再呈急性发作。
可时轻时重,经久不愈将发展为慢性。
3.慢性湿疹: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成,时轻时重,延续数月或更久。
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及肛门等处,多对称发病。
【体格检查】系统检查同内科。
皮肤科情况:1.急性期湿疹:常在红斑基础上有针尖到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严重时有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
损害的外周,上述多形性皮疹逐渐稀疏,瘙痒较严重时,可因搔抓形成糜烂并有浆液性渗出及结痂,如继发感染可形成脓疱、脓液,相应浅表淋巴结可肿大。
2.亚急性湿疹:可有丘疹及少量丘疱疹,呈暗红色,水疱和糜烂逐渐愈合,可有鳞屑。
3.慢性湿疹:有散在红斑或皮肤瘙痒所致抓痕,久之患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呈苔藓样变,有色素沉着或部分色素减退区和鳞屑等。
由于发病部位不同,表现也有所异。
如手部湿疹、肘部湿疹、乳房湿疹、外阴、阴囊和肛门湿疹、小腿湿疹等。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湿疹,如钱币状湿疹、汗疱症等。
【实验室检查】怀疑有接触因素者,应做斑贴试验寻找过敏原。
【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急性期皮损原发疹的多形性、易有渗出液、瘙痒剧烈,对称发作及慢性期的浸润、肥厚等特征诊断不难,但要分清类型。
急性湿疹需与接触性皮炎鉴别,慢性湿疹需与神经性皮炎鉴别,手足湿疹需与手足癣鉴别。
【治疗原则】1.一般防治原则:(1)尽可能寻找疾病发生原因,对患者的工作环境、生活习惯、饮食嗜好及思想情绪作深入了解,查找患者有无慢性病灶及内脏器官疾病。
(2)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暴力搔抓、过度洗拭等。
过敏性皮肤病,过敏皮肤病症状图片 Jin Fumin小编详细为您讲解,希望对您有真正意义上的帮助
秋冬季节,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大,人体的免疫力会明显下降,同时受饮食、紫外线、空气污染等因素,使肌肤变得敏感脆弱从而易诱发皮肤病。
什么是过敏性皮肤病? 秋冬季警惕四大过敏性皮肤病
过敏性皮肤病又称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是由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引起的一组炎症性皮肤病。
发病时的皮疹主要是红斑、丘疹、水疱甚至会糜烂;自觉瘙痒、若合并感染还可有疼痛。
过敏性皮肤病还会有间歇性瘙痒出现,尤其是到了夜间的时候,严重者对患者的睡眠产生极大影响,给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大。
由于过敏性皮肤病瘙痒难耐,患者会不自觉地搔抓,由此会导致皮肤出现淡褐色圆形或多角形丘疹。
过敏性皮肤病出现患区表面光滑、覆有糖皮样鳞屑。
随着病
情的加重,会导致皮肤干燥,增厚,皮纹加深,给患者的形象带去很大的影响。
引起过敏性皮肤病的因素十分复杂,由于多种外因或内因相互作用所致,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患者本身为过敏体质,而外因包括食物(酒精、虾蟹、菠萝、芒果、草莓、牛奶、鸡蛋等)、药物(感冒药、止痛药、抗生素、甚至阿司匹林等)、环境及气候因素、化学品、职业等。
除此之外,消化不良、暴饮暴食也可能引起过敏。
“以百草抗敏方案的手段,致病原因立即可以找得到。
”。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1.1 健康史应详细询问皮损发生的时间、部位、先后顺序,有无全身症状,治疗过程及疗效。
病人是否有可疑致敏物质接触史,既往有无类似症状发生,疑为药疹者要了解病人近期内的药物应用史。
1.2 身心状况1.2.1 躯体表现(1)接触性皮炎:起病较急,易发现刺激物或过敏原,在接触部位可见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或大疱,甚至发生组织坏死,可继发感染。
患部常有瘙痒、烧灼或疼痛,严重者可有全身反应。
(2)湿疹:①急性湿疹:多见于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处,常为对称分布。
起病急,表现为原发性和多形性皮疹,常在红斑基础上有丘疹、丘疱疹,严重时有小水疱、糜烂、结痂,融合成片,瘙痒剧烈。
如继发感染则形成脓疱,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甚至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②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的红肿、渗出减轻后,仍有丘疹、丘疱疹,皮疹呈暗红色,可有少许鳞屑及轻度浸润,自觉瘙痒仍较明显,可因刺激再次急性发作或发展成慢性湿疹。
③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成,少数可直接表现为慢性湿疹,皮疹.为暗红色,有浸润肥厚、色素沉着或减退,表面粗糙呈苔藓样变。
瘙痒更为剧烈,病情时轻.时重,可因刺激而急性发作。
(3)药疹:一般特征是发病急骤,皮疹多样,伴有发热、瘙痒,停用致敏药物后症状很快消退。
严重者可伴有高热及心、肝、肺、肾、造血系统功能损害,甚至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常见的药疹类型有:①固定型药疹:最常见。
②荨麻疹型药疹。
③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
④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最严重。
⑤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4)荨麻疹:①急性荨麻疹:起病急,皮肤突然发痒,很快出现大小不等的鲜红或苍白色风团,形状不一,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新的风团此起彼伏、不断出现,消退后不留痕迹。
自觉剧痒,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②慢性荨麻疹: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时轻时重,反复发生,病情迁延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