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德国代议制的确立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22
专题八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点梳理】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权力来自国王,和义会发生矛盾。
过程:1640年——1688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2、《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取得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内容: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意义: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五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影响:“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①内阁的含义: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业指决议国家大事的最高行政班子。
②首相制度的形成。
18世纪,内阁的首脑“首相”取代国王主持内阁会议。
国王逐渐退出内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全,从此成为一种象征。
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
③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④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让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就是理所当然的首相。
⑤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度确立。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①为贡车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②各派可能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③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使英国走上资本主义民主化的道路;④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世界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①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与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实行分权原则。
法国、德国代议制的确立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背景:①18世纪法国是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封建势力强大②法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强大,受启蒙思想家的号召人民积极争取自由和民主(革命前统治法国的是波旁王朝,在路易十四时法国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路易十四强调重商主义,对外扩展领土,对内加强君主专制,修建凡尔赛宫,法兰西的政治势力和文化水平称雄欧洲大陆,路易十四也获得“太阳王”的称号。
拿破仑曾说:“路易十四是个伟大的国王,是他造就了法国称为国际第一流的地位,法国自查理曼大帝以来,又有谁能在各个方面与他相比呢?”他的曾孙子路易十五统治时,挥霍无度,他拥有3000匹骏马,217辆马车,30名私人医生,而老百姓脸子女都养不活,人民极度不满国王的统治,而这个缺心眼国王还留下一句名言:“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此时启蒙运动在法国开展,天赋人权、君主立宪、自由平等等思想迅速传播,人民急需一场变革来改变现状。
路易十六是路易十五的孙子,他统治时期法国的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革命前,法国社会分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三等级是资产阶级、农民、无产者。
第一、第二等级是特权等级,人口占全国的2%,确占有全国40%的土地,而且不交税,第三等级人口占98%,要承担全部的税收。
国王得意洋洋的说:“第一等级用钟声为我祈福,第二等级用宝剑保卫我的安全,第三等级用钱袋为我服务。
”三个等级直接不许流动,这样第三等级就非常仇视特权等级,一旦第三等级翻脸,特权等级就没活路了。
在革命前第三等级的这种不满情绪就在社会上蔓延,当时流行的一本小册子上写道:“第三等级是什么?是一切。
到目前为止,在政治生活中它是什么?什么都不是。
它要求什么?想变成某种东西。
”这里面有浓重的火药味。
路易十六是法国历史上的平庸之主,思维迟钝,行动笨重,还有口吃,喜好打猎和修锁,被称为锁匠国王。
他当政时面临着王室的财政危机,当时的政府债台高筑,欠债高达45亿利弗尔。
从等级制到代议制——德国议会制度的演变“议会”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谈话式辩论,最初以一种代表们集会的形式出现,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最终作为民主的基本形式在许多国家普遍确立。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一个议会制共和政体的国家,议会作为代议机构由选举产生,是国家的最高权力中心,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有倒阁权,这种议会制度也称为代议制度。
从中世纪的等级代表会议到民主的代议制,德国的议会制度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一、从帝国议会到法兰克福国民议会12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前期,由选帝侯及其它帝国贵族参与,投票决定帝国的公共事务的御前会议已形成惯例。
到1495年哈布斯堡王朝时期,御前会议正式更名为“德意志帝国议会”,其成员是皇帝的采邑领受者,即选帝侯、行使世俗权力的宗教领主、大小诸侯和自由城市的代表(早期市民阶级的代表),他们分成了三个等级:选帝侯集团(Kurfür-stenkolleg),帝国诸侯会议(Reichsfürstenrat)和城市集团(Kollegium der Stdte)。
帝国议会的主要任务是就出征、帝国战争、帝国税收和帝国法律诸事进行商讨和做出决定。
这个被称为“议会”的等级会议实际上只是国王的咨询机构,它的议员不是经选举产生的,议会作出的决议无须经过大多数代表同意,确定制订立法程序规则的权力也仅由第一等级独享。
直到1648年以后,属于第三等级的市民阶级议事组才获得投票权。
因此,它从未真正起到统一国家意志、监督行政机构和各邦国、行使国家权力的作用。
18世纪末,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德意志的封建制度开始动摇,在许多邦国,资本主义的经济方式正逐步取代旧的封建农奴制,资产阶级也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
1806年,拿破仑大军侵入莱茵河左岸,将16个德意志邦组成莱茵同盟,政治、经济本已四分五裂的神圣罗马帝国最终土崩瓦解,早已名存实亡的“帝国”议会也随之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虽然法国大革命对德意志诸邦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比起其它欧洲国家,这种影响却是有限的。
高中历史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附练习题高中历史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中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1)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
(2)《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确立。
(3)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
(4)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主导权由大资产阶级、新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手中。
1.美国学者洛威尔谈到,英国1688年的政变使詹姆士二世失去了王位,议会逐渐把王权纳入自己囊中,可是并没有因此严重削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所以国王在法律上仍旧具有他的前辈们所具有的权力。
以上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变革的什么特点?答案英国政治变革具有渐进特征。
2.美国1787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发展(1)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实行三权分立制: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分属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分权制衡;实行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2)实行两党制: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1792年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以上材料反映了美国政治体制的什么特点?答案联邦政府和各州实行分权。
3.这一部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19世纪后期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①大革命后,君主制与共和制斗争反反复复,1870年,第三共和国建立。
②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①行政权归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议会选出;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立法权归议会。
专题五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第2讲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课标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考试说明: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考点梳理一、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背景:①法国专制统治的根深蒂固,专制势力强大,专制意识浓厚②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③启蒙思想的传播(法治,人民主权,三权分立思想)④共和和帝制反复较量⑤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成立(2)内容①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并制定法律之权。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妇女、军人无投票权)。
②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共和国总统由两院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可任命文武官员,提出法案;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3)评价①进步性:保障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法国的政治民主化;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局限性:妇女、军人被排除出投票的范围之外,民主的范围不广泛。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宪法)1. 背景:①德意志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
②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和成立:A、背景:a、长期的封建割据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法国大革命的震撼c:德意志爱国人士的努力d:德意志一些邦国进行了立宪改革e:普鲁士成为德意志最强大的邦国之一B:经过:三次王朝战争C:意义:2. 内容:P45①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任职终身,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②宰相:只对皇帝负责,拥有行政权,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③议会:由联邦议会(上议院)和帝国议会(下议院)两部分组成,都拥有立法权。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12讲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考试说明考查角度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2017·课标全国Ⅲ,33)1793年法国国民公会体现的政治理念2.(2016·课标全国Ⅲ,35)法国共和政体的稳定性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2013·课标全国Ⅰ,34)德国疆域及邻国的变迁2.(2013·课标全国Ⅱ,34)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影响考点一 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1.法兰西艰难曲折的共和之路(1)背景⎩⎨⎧①18世纪时,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封建势力强大。
②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日趋激烈。
(2)历程⎩⎨⎧①1789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②制定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④1870年,普法战争使第二帝国垮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颁布: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内容①议会⎩⎨⎧a.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b.众议院有立法权。
c.参议院有否决权。
②总统⎩⎨⎧a.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b.有缔结和批准条约、任命高级官员及特赦权。
c.经众议院同意任命内阁。
d.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
(3)意义:沉重打击了国内顽固复辟君主制的保皇派势力,最终从法律上奠定了共和制的基础,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材补充『史论观点』 法国共和制的特点总统在理论上享有一个国王所享有的权力,但是除非通过内阁的媒介,他不能行使任何权力,而且他是要向议会负责的。
总统任期七年,这在一个共和制国家里是很特殊的,这个任期是共和党人要求的四年和保王党人提议的十年的折衷办法。
——[法]瑟诺博斯著《法国史》考点二 德意志帝国宪法和资产阶级代议制 1.德意志帝国宪法(1)帝国建立:普鲁士王国在首相俾斯麦的筹划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1871年建立德意志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