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实施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32.27 MB
- 文档页数:165
秦皇岛是中国北方的一座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以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及海洋资源而闻名,但是,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下面是我所识别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问题:
1. 单一化的旅游产品:目前,秦皇岛的旅游业主要集中在海滨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上,缺乏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尤其是体验式、互动式的旅游产品。
2. 旅游业的季节性:秦皇岛的旅游业在夏季旺盛,但是在冬季则会陷入低潮,这使得旅游业的收入和就业都存在大幅的波动。
3. 基础设施不足:虽然秦皇岛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不足,常常会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4. 环境保护问题:面对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在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方面做好平衡,也是一大挑战。
对策:
1. 丰富旅游产品:开发和推广更多类型的旅游产品,比如体验式、互动式的旅游产品,以吸引更广泛的游客群体。
2. 引导四季旅游:积极开发冬季旅游产品,扩大秦皇岛旅游业的季节性市场。
3. 提升基础设施:通过公私合作方式,加大对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
4. 强化环境保护:通过立法、执法等手段,强化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保护,同时提升游客的环保意识,打造绿色、可持续的旅游业。
以上问题和对策只代表一种看法,具体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对策制定,以实现秦皇岛旅游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秦皇岛规划实施方案秦皇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为了更好地发展城市,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们制定了秦皇岛规划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将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作为一座海滨城市,秦皇岛需要更加完善的交通网络,我们将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度,打通城市各个区域的交通瓶颈,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同时,加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舒适度。
其次,我们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秦皇岛作为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我们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保护海岸线和海洋生态环境,推动海岸线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打造更加宜人的海滨生态环境。
同时,我们还将大力发展旅游业。
秦皇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我们将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加大旅游业的投入和开发力度,推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升秦皇岛的旅游形象和知名度。
另外,我们还将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我们将加大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提升文化设施建设水平,丰富文化活动内容,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和文化魅力。
最后,我们将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秦皇岛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升城市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秦皇岛规划实施方案将全面推动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广大市民能够共同努力,为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打造美丽宜居的秦皇岛。
地方经济481秦皇岛旅游业发展问题分析王聪聪 辽宁大学摘要:秦皇岛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业的发展对整个秦皇岛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秦皇岛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旅游业;监管;规划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481-01一、秦皇岛旅游业发展现状秦皇岛是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自北戴河1898被清政府辟为避暑地开始,秦皇岛的旅游业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了,拥有闻名中外的北戴河、历史悠久的的山海关以及天然不冻良港—秦皇岛港。
近年来,秦皇岛市实施旅游立市的发展战略,力争构建一个以旅游业为核心,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秦皇岛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秦皇岛全年接待游客共2851.97万次,旅游总收入293.62亿元,分别增长9.9%和14.6%。
截至2014年底,共有“全国标准化试点单位”4家,4A 级以上景区16家,3A 级以上旅行社试点达到4家。
秦皇岛的旅游业正在向集观光、娱乐、度假、疗养、学习、消费于一体的综合性方向发展[1]。
秦皇岛旅游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旅游业服务贸易创汇收入一直居本市服务贸易的首位。
数据显示,秦皇岛旅游业收入在全国旅游业收入中所占比重也呈上升趋势,但是,与其他沿海旅游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秦皇岛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一)缺乏全面规划,没有形成统一的旅游格局“规划不合理、不全面”一直是制约秦皇岛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为规划而规划,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往往并不遵循既定的规划思路,各自为战,在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上缺乏科学性和协调性,导致有的景区被过度开发,造成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有的景区一直处于闲置状态,严重浪费了秦皇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而且景区之间交通线路不发达,景区内的交通设施和相关服务配套设施比较落后,大大降低了游客的体验感,破坏了秦皇岛的整体形象。
秦皇岛旅游发展规划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秦皇岛作为北京市的近邻城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秦皇岛丰富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使其成为了海滨度假和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然而,秦皇岛旅游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旅游资源整合不足、交通不便、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导致其未能充分挖掘旅游潜力。
因此,对秦皇岛旅游业的规划和发展势在必行。
一、秦皇岛的旅游资源分析秦皇岛地处京津冀中心,东临渤海,拥有众多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
海滩、山峰、湖泊、古城等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秦皇岛海滨线上拥有著名的北戴河,沿线景区包括普陀山、皇家园林、北戴河海洋公园等,吸引了众多游客。
山区中的秦皇岛国家森林公园和凤凰岭景区也是旅游胜地。
秦皇岛的历史悠久,长城、烽火台、古城遗址等多处文化景点,是吸引人们深度旅游的好去处。
二、秦皇岛旅游业的现状目前,秦皇岛的旅游业增长迅猛。
根据统计数据,2018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3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42.3亿元,同比增长16.3%。
但是,秦皇岛的旅游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旅游资源整合不足,各景区之间缺少协同发展,难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其次,因为秦皇岛交通、酒店及旅游产品单一,游客的满意度不高,旅游产品普遍陈旧。
三、秦皇岛旅游发展规划为了进一步加强秦皇岛的旅游业发展,必须制定出具体可行性的规划。
1.加强旅游资源整合针对秦皇岛旅游资源分散的问题,应该加强各景区的互动合作,形成互补共赢的局面,提高旅游利用率和效益。
此外,被割裂了的海滨线,也应在交通、设施、保护等方面予以整合和提升,为游客提供更便捷、优质的服务。
2.丰富旅游产品在秦皇岛市中心和各景区均应增设高档的酒店、休闲场所等服务设施,同时在景区内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广秦皇岛的民族文化和旅游体验,增加游客的满意度。
3.完善交通秦皇岛的交通尤其是交通体系必须加强改建。
加强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建设,提高秦皇岛与外部及周边的联络和畅通度。
秦皇岛休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摘要: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倚燕山,东接辽宁,西近京津,总面积7812平方公里,人口280多万。
秦皇岛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及区位优势,是北方重要的旅游城市,随着近年来游客更加青睐休闲游,秦皇岛地区的景区景点建设要向休闲度假转变,景区景点应强化休闲度假意识,整体规划目标、品牌形象定位、以便更加符合休闲度假旅游的需求和特点,吸引更多游客来秦皇岛观光旅游。
关键词:秦皇岛;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一、全方位打造一流的海滨休闲旅游度假带地理范围:纵向从冀辽交界处的山海关开发区海滨到唐秦交界处的滦河口海滨,全长126.4公里,并以海岸线为外缘向内侧延伸10公里。
行政区域:秦皇岛开发区东区、山海关区、海港区、北戴河区、抚宁县牛头崖镇、昌黎县大蒲河镇、团林乡。
定位:环渤海地区首位的滨海度假带,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际知名的滨海度假地。
主要建设内容:●强化海岸带绿地、沙滩和湿地系统的生态保护和生态系统完善;●高标准建设四个城区的海岸线城市节点景观;●控制北戴河和北戴河新区的城市开发强度,保护和恢复生态型旅游度假区的风貌;●优化完善南戴河-黄金海岸一线的休闲度假设施(美食、娱乐、夜生活中心、酒吧、高端度假酒店、汽车旅馆、自驾车营地等);●保护性开发七里海湿地;●充分挖掘利用山海关六国营盘、海港区开滦路、东南山近代历史建筑和北戴河名人别墅等近代历史文化遗存;●建设完善会展中心、大型会议型酒店、会议城等相关设施,发展会展商务旅游;●以中医理疗、气功保健、尘肺治疗为特色,建设北戴河康复疗养中心;●通过编创大型情景性演出、开发餐饮演艺、建设各类主题性博物馆、美术馆等;二、建设中国最有特色的葡萄酒文化休闲旅游区地理范围:碣石山周边约15公里半径地区。
行政区域:昌黎、卢龙、抚宁三县部分地区和北戴河乔庄一带。
定位:国内一流的葡萄酒庄园聚集区和葡萄酒文化体验地。
主要建设内容:●对新建葡萄酒庄园和家庭酒堡在规划上进行控制,合理空间布局,提高品位和档次,打造特色,形成独特风格,避免低俗化。
“旅游兴市”背景下秦皇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旅游产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鉴于此,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成为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本篇文章在“旅游兴市”这一背景下,重新审视秦皇岛旅游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其提出如何优化的对策,力争对秦皇岛旅游业的发展有所参考。
标签:旅游产业旅游兴市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秦皇岛“旅游立市”到“旅游兴市”战略调整实施过程中,旅游业获得了迅速发展。
2014年3月18日召开的秦皇岛“旅游发展大会”上,进一步强调指出要深入实施旅游兴市战略,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
市长商黎光指出: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
下一步要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打造秦皇岛旅游升级版,关键要明确发展定位,找准主攻方向,重点要做好“高、深、长、特”四篇文章。
但从近些年秦皇岛旅游产业内各部门收入总体数据来看,还存在着发展不协调问题。
因此,如何顺利有效地完成旅游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1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理解1.1 旅游产业结构的概念有关旅游产业结构的界定,不同学者的观点亦有所不同,本文研究侧重于罗明义对旅游产业结构的定义,即:旅游产业结构,是指以吃、住、游、行、购、娱为核心的旅游业内部各大行业间的经济比例关系与技术联系,也即旅游业的部门结构。
如果按其定义,旅游产业结构包括旅游饭店业、旅行社业、旅游景区(点)业、旅游交通业、旅游娱乐业、旅游购物业等行业。
1.2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就是通过各个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其基本目标是,使旅游产业内部和外部各种重要的比例不断趋于协调,并向效率化、高级化方向发展,从而充分有效地发挥旅游业的经济优势和产业功能,全面提高旅游业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2 秦皇岛旅游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2.1 旅游“六大”要素发展不协调,旅游产业结构稳定性差由于秦皇岛旅游淡旺季明显这一突出矛盾,导致旺季人满为患,淡季门庭冷落。
走遍秦皇岛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
秦皇岛是一座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秦皇岛的美丽,我们决定举办“走遍秦皇岛”活动,让参与者通过徒步旅行的方式,深入感受秦皇岛的风土人情,领略其独特魅力。
二、活动目的。
1. 提升秦皇岛旅游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2. 增强参与者对秦皇岛的了解和认同,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增强参与者的体魄和意志品质,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活动时间,每年的春季和秋季。
活动地点,秦皇岛市区及周边景区。
四、活动内容。
1. 徒步路线规划,精心设计多条徒步路线,覆盖秦皇岛市区及周边景区,包括山海关、老龙头、日月山等著名景点。
2. 活动形式,组织参与者进行集体徒步,设置不同难度的路线供参与者选择,同时安排专业向导带领,确保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3. 文化体验,在徒步途中设置多个文化体验点,让参与者亲身感受秦皇岛的传统文化和特色美食。
4. 生态环保,倡导参与者爱护自然环境,遵守当地的生态保护规定,保持活动地点的整洁和美丽。
五、活动宣传。
1. 利用各类社交平台和旅游网站进行活动宣传,吸引更多参与者。
2. 制作宣传海报和宣传册,在秦皇岛市区和周边景区进行广泛宣传。
3. 邀请知名旅行博主和摄影师参与活动,通过他们的影响力扩大活动的知名度。
六、活动保障。
1. 安全保障,设置专业的安全保障团队,确保参与者的人身安全。
2. 医疗保障,配备专业的医疗救护队伍,为参与者提供医疗救治服务。
3. 物资保障,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紧急食品,确保参与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七、活动评估。
1. 活动结束后,组织对活动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发扬优点,改进不足。
2. 收集参与者的反馈意见,为下一次活动的改进提供参考。
八、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后,组织对活动进行总结,撰写活动总结报告,并对活动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和展望。
通过以上活动方案的实施,我们相信“走遍秦皇岛”活动将能够为秦皇岛的旅游业发展和地方文化传承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也能够为参与者带来一次难忘的徒步体验。
秦皇岛市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分析摘要:本文以秦皇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为例,通过对秦皇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中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质量和行业人力资源现状阐述分析,结合外部环境影响pest分析,得出秦皇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应该采取的几点有益建议。
关键词:城市发展城市旅游旅游经济休闲度家旅游21世纪旅游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各地旅游业不断兴起,秦皇岛市将旅游产业也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秦皇岛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时间比较长,但是相对于大连、青岛、烟台和天津等相邻的沿海城市而言,发展速度缓慢,与前述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近年来,秦皇岛市建立完善了大旅游规划体系,把旅游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开展了秦皇岛海岸线利用、京东环线旅游、北戴河风景名胜区重点景源保护等规划编制修订工作,形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为核心、各专项规划相配套的旅游发展规划体系。
一、秦皇岛城市旅游产业现状分析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秦皇岛濒临渤海海湾,夏季气温偏低,全年平均气温也在10℃左右,是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综合部位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间地带,也是全国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秦皇岛给游客的印象多是一个避暑的胜地。
而在秋冬季节,特别是冬季,因为此时气候寒冷,秦皇岛的冬季旅游业处于半停滞状态。
事实上在秦皇岛除了北戴河海滨景区、南戴河景区和山海关以外还有很多值得游人观光游览的地方,很多景点并不会因季节影响而无法接待游客。
1.秦皇岛城市旅游资源现状分析秦皇岛的旅游资源是融山、河、湖、海、沙、洞、关、港、寺庙、园林、别墅、侯鸟与珍稀动植物等为一体,旅游资源类型十分丰富。
旅游资源在分布上呈两条相对平行的带状分布,大部分精品资源均衡分布在以北戴河和海港区为中心的50公里范围内,各个景区之间距离适中。
其中,山海关景区是全国首批5a级景区之一。
旅游景区(点)40余家,a级景区21家,其中4a以上景区11家。
秦皇岛大部分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有利于自驾车旅游,旅行社组织旅游线路和统筹安排交通和食宿。
秦皇岛旅游营销策划方案一、背景介绍秦皇岛位于中国河北省东部,是中国最著名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
作为一座沿海城市,秦皇岛拥有优美的海滩、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然而,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秦皇岛需要制定一项有效的旅游营销策划方案来提升其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目标与目标群体1. 目标- 提升秦皇岛的知名度和形象- 增加游客数量和游客满意度- 促进旅游消费和地方经济的发展2. 目标群体- 国内游客:主要是来自大中城市的中产阶级和年轻人群体,他们更关注旅游体验、品质和文化。
- 国际游客:主要是来自亚洲地区的游客,他们更关注海滩、度假和文化。
三、核心竞争力1. 自然资源- 美丽的海滩和沿海风光- 独特的地理位置,可以欣赏到日出和日落- 数量众多的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2. 历史文化资源- 青龙山秦皇岛长城:中国最早的长城之一,是古代文明的重要遗迹- 海昌庙:传统的道教建筑,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和游客- 碣石山: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3. 旅游设施与服务- 高品质的酒店和度假村- 多种多样的旅游活动和娱乐项目- 便捷的交通网络和旅游指引四、营销策划方案1. 品牌建设- 制定统一的品牌形象和标志,以秦皇岛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为设计元素- 运用多媒体手段对品牌进行宣传,包括电视广告、网络推广和市场营销活动2. 市场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目标群体的需求和偏好- 研究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和市场份额3. 渠道建设- 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和航空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广秦皇岛旅游产品- 建立自己的在线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提供预订和信息查询的便利4. 产品创新- 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如海滨度假、观鸟、探险等- 推出旅游套餐和优惠,吸引更多的游客5. 宣传推广- 制作宣传片,展示秦皇岛的美景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组织旅游推介活动,邀请媒体、旅行社和旅游博主参与6. 服务提升- 培训旅游从业人员,提高服务质量和礼仪水平- 建立投诉处理机制,解决游客的问题和纠纷7. 游客体验- 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体验,如私人导游、定制旅游计划等- 建立免费Wi-Fi和多语种服务的便民设施五、预算与落地计划1. 预算根据市场调研和营销策划方案的具体内容,制定一个合理的预算。
中共秦皇岛市委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宜游”城市、建设最佳旅游目的地的意见秦皇岛市旅游局信息中心为进一步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推进“宜游”城市建设,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 [2008]1号)和《关于促进全省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冀政 [2008]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一、秦皇岛旅游业发展目标和原则1、基本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突出“三个基地、一个中心”的产业定位,全面建设“宜游”城市,即旅游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产品丰富、环境优良、知名度高的旅游城市,使所有来秦旅居者都能享受到国际化、人性化的自然风光、特色文化、生活品质、专业服务和休闲乐趣,逐步将秦皇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度假名城和最佳旅游目的地。
2、主要目标。
全面推进旅游产品由观光型为主向度假观光型转变,旅游增长方式由游客数量增长型为主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旅游环境和旅游服务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旅游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十一五”期间,秦皇岛旅游要在继续保持游客接待量稳步增长和旅游综合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入境游客接待和外汇收入的新突破。
全市入境旅游人数力争突破33万人次,增幅由现在的10%提高到15%,国际化程度日益提升;旅游人均花费由现在的520元提高到750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休闲度假游成为主导,由现在的23%增长到40%;商务旅游所占比重由现在的7%增加到15%;旅游就业人数达到15万人,旅游业对秦皇岛社会经济的贡献度不断提高。
3、基本原则。
坚持合理开发、和谐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布局的原则,编制高起点、高标准的旅游发展规划;坚持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景区和旅游特色产品;坚持政策引导、优先扶持的原则,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4、科学制定、严格执行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
秦皇岛市旅游业未来发展对策浅析引言秦皇岛市位于中国河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秦皇岛市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环境保护、旅游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
为了促进秦皇岛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未来的发展对策。
环境保护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秦皇岛市的自然环境对吸引游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秦皇岛市需要采取措施保护自然环境。
首先,秦皇岛市应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
通过植被恢复、水体治理和垃圾分类等手段,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
其次,政府应加大环境监管的力度,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督。
监督旅游企业合法经营,同时惩罚环境污染行为。
最后,秦皇岛市可以推行低碳旅游,鼓励游客选择环保交通工具,如公共交通或自行车,减少碳排放。
旅游产品创新秦皇岛市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需要不断创新旅游产品,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首先,秦皇岛市可以发展特色旅游产品。
通过挖掘秦皇岛市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线路和活动,吸引游客。
其次,秦皇岛市可以将旅游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发展旅游+文化、旅游+体育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通过与其他产业的结合,不仅能够创造新的旅游消费需求,还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最后,秦皇岛市可以加强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合作,推出联合旅游产品。
通过联合推广和资源共享,扩大秦皇岛市的市场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
服务质量提升提升服务质量是促进秦皇岛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首先,秦皇岛市应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提供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的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
其次,秦皇岛市可以引入智能化技术,提升服务效率。
通过使用智能导览系统、在线预订平台等技术工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旅游服务。
最后,秦皇岛市应加大对游客意见和建议的反馈力度。
通过建立有效的反馈渠道,并及时处理游客的投诉和建议,提升服务质量,增加游客满意度。
秦皇岛全域旅游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部,地处渤海之滨,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海滨城市。
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提升城市形象,秦皇岛市制定了全域旅游实施方案。
二、整体目标。
秦皇岛全域旅游实施方案的整体目标是打造秦皇岛市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提升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具体措施。
1. 优化旅游基础设施。
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交通、通讯、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
提升景区、景点的服务水平,改善游客的游览体验。
2. 丰富旅游产品。
结合秦皇岛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丰富游客的旅游选择。
推出海洋休闲、文化体验、生态旅游等多样化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 加强宣传推广。
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加大对秦皇岛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力度。
通过精准营销和定制化服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秦皇岛的风土人情。
4. 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
建立健全旅游服务监督体系,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
5. 强化产业融合。
将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健康养生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打造全域旅游的产业链条。
推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提高全域旅游的综合效益。
四、实施保障。
1. 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加大对全域旅游实施方案的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旅游项目建设和运营。
2. 完善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全域旅游的政策法规体系,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身旅游业发展。
3. 强化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全域旅游实施方案的考核评估机制,加强对实施进展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根。
五、总结。
秦皇岛全域旅游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挖掘和利用秦皇岛的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带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通过全面实施各项措施,秦皇岛将成为一座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为城市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秦皇岛休闲度假旅游资源及现状分析作者:李慧敏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27期【摘要】秦皇岛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及区位优势,是北方重要的旅游城市,更是有发展休闲旅游的优势。
本文简单的从秦皇岛地区目前的旅游资源、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等方面对秦皇岛的休闲旅游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秦皇岛可持续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引言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倚燕山,东接辽宁,西近京津,总面积7812 平方公里,人口280多万。
公元前215 年,秦始皇东巡至此,并派人入海求仙,秦皇岛由此而得名。
如今,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这个渤海湾怀抱中的美丽城市迎来了新一轮加速跑,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对目前秦皇岛地区旅游业的优势及不足冷静客观的分析,为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
一、秦皇岛资源概述(一)自然资源秦皇岛,山峦秀美、海岸旖旎,河流似锦带,湖泊如明珠。
1、位于青龙境内的祖山海拔1400米,素有“塞北小黄山之称”,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稀有植物和濒危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古生代遗留植物天女木兰成片的在此山生长,被誉为祖山的“镇山之宝”。
2、延126公里的海岸线,以及广阔的砂质海岸为秦皇岛提供了优质的海洋旅游资源。
北戴河具备“海洋、沙滩、空气、阳光、绿色”等世界海洋旅游的五大要素3、南戴河海岸有“天下第一浴”之称、昌黎的黄金海岸、沙细、滩缓、水清、潮平,百里海岸、百里林带、百里沙丘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沙漠风光,有“东方夏威夷”的美称,同时也是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4、燕塞湖水库素有北方“小桂林”、“小三峡”之美称。
5、鸽子窝公园的鹰角亭观日出是可以与泰山相媲美的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其鸽子窝大潮坪同时也是观鸟、赶海的好去处。
(二)历史人文资源秦皇岛漫长的历史,众多的英雄、名士使这片土地文化底蕴非常丰厚。
孤竹文化,燕赵经营,秦皇求仙,汉武巡幸,魏武挥鞭,唐宗驻跸,明清鏖战,近代风云,为秦皇岛市留下了以明长城、北戴河别墅群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
活动策划方案秦皇岛活动策划方案:秦皇岛之旅一、活动背景介绍秦皇岛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有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这座城市以其美丽的海滩、壮观的山水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
为了进一步宣传和推广秦皇岛,我们决定组织一次精彩纷呈的秦皇岛之旅活动。
二、活动目标1. 通过组织这次活动,提高秦皇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吸引更多的游客赴秦皇岛旅游,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 推动秦皇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地方经济和居民生活水平。
三、活动内容1. 主题活动- 日出海滩露营活动:组织参与者在秦皇岛著名的海滩进行露营,欣赏美丽的日出景色。
- 秦皇岛历史文化之旅:安排参与者参观秦皇岛的历史文化景点,如山海关长城、古佛寺等。
- 海洋运动体验:提供参与者进行水上运动(如浮潜、冲浪、帆板等)的机会,让他们亲身感受秦皇岛的海洋魅力。
- 美食文化之旅:组织参与者品尝秦皇岛的特色美食,如海鲜、烧烤等,让他们感受到秦皇岛的独特魅力。
2. 地方特色活动- 欢乐海岸游乐园:邀请参与者在欢乐海岸游乐园玩耍,体验各种刺激和娱乐项目,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 天鹅湖儿童乐园:为家庭游客提供机会,让他们带着孩子一同参与各类游戏、亲子互动,加深亲子关系。
- 植物园参观:组织参与者参观秦皇岛的植物园,了解当地的园艺文化和植物资源。
- 滑雪体验:在冬季,为参与者提供滑雪体验的机会,让他们亲身感受秦皇岛的雪景。
四、活动推广1. 利用网络平台:在各大旅游网站、社交媒体上发布相关活动信息,吸引感兴趣的游客关注和参与。
2. 宣传海报和手册:在秦皇岛的旅游景点、酒店、机场、车站等地方张贴活动宣传海报和发放活动手册,提高活动的知名度。
3. 合作伙伴推广:与旅行社、酒店、机票预订网站等进行合作,共同推广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
4. 媒体报道:邀请市内的主要媒体进行活动报道,增加活动的曝光率和影响力。
五、活动预算活动预算包括宣传费用、场地租赁费用、设备费用、人员费用等方面的支出。
2012年第4期总第214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产业经济】秦皇岛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王慧元(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摘要]秦皇岛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发展生态文化休闲旅游既有地理位置等优势,也存在淡旺季过于明显等劣势,在乘秦皇岛实施“旅游立市”战略过程中,可以从确立“生态文化休闲中心”的品牌形象、将生态文化休闲旅游资源向其产品转化、拓展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客源市场、加大宣传力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来推动秦皇岛生态文化休闲旅游的发展,以促进秦皇岛旅游经济的大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化;休闲旅游;秦皇岛[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4-0057-02作者简介:王慧元(1981-),女,黑龙江人,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管理。
基金项目:2011年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201101A499),2011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2512001),2011年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201101A472)。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
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文化是人类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一种高级形式体现,人类在出生到死亡这个过程中要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发生关系,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认知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人与自然才能长期和谐地生存和发展,生态文化从大自然整体出发,是经济文化和伦理结合的产物。
生态文化是新的文化,要适应新的世界潮流,广泛宣传,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和关注,通过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的对比,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兴趣,有利于资源的开发,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于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