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科学起源《对科学革命的认识》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4
西方现代科学的起源与发展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西方现代科学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探讨西方现代科学的起源与发展,并介绍一些西方科学领域的主要突破和贡献。
一、古希腊科学的奠基西方现代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世界的观察、思考和实验为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中,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对西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提出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实验,并总结出了许多自然法则。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成为后来西方科学探索的基石。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是西方现代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科学家们开始对传统观点进行质疑,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取新的科学知识。
其中,伽利略·伽利莱是十分重要的人物,他通过望远镜的观察,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提出了“日心说”的观点,推翻了追随数千年的“地心说”。
三、启蒙运动对科学发展的推动启蒙运动是西方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科学家们开始了广泛的研究活动,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众多科学家追求真理、弘扬理性和形而上学,其中以牛顿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提出了经典力学、万有引力定律等科学理论,奠定了自然科学的基石。
同时,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哲学家,他们对科学方法、知识理论和自然法则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
四、工业革命与科技创新工业革命为西方现代科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通过机器的发明和工业生产的推进,科学家们积极投身于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
这一时期发明了蒸汽机、电磁场理论等一系列科技成果,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现代科学的发展与研究领域随着西方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研究领域。
例如,物理学在探索原子和量子力学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化学则研究了化学元素和材料的组成与变化规律。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起源、进化和生物组织的构成,而医学则努力寻找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
此外,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等领域也逐渐被纳入现代科学的范畴。
启蒙运动与西方现代文明的起源启蒙运动是西欧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发生的一场社会思想变革运动,它标志着人类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一时期,人们对传统权威和神权的崇拜出现了动摇,对理性和科学的追求成为了主导。
启蒙运动不仅在政治、宗教和社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西方现代文明的起源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启蒙运动的背景和原因是多方面的。
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使得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宗教权威产生了怀疑。
宗教改革时期,宗教领袖们批判教会的腐败和堕落,呼吁人们应该通过自己的理性和信仰来认识上帝。
这些思想对启蒙运动的兴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人们开始质疑传统的神权和权威。
科学革命的兴起也为启蒙运动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7世纪,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家提出了新的科学观点和方法,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揭示了自然界的法则,这些发现对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兴的资产阶级对传统的封建制度产生了不满,他们希望摆脱封建专制,追求个人自由和民主。
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自由和平等。
启蒙思想家们认为,人类通过理性和科学的方法可以认识真理,而不必依赖于宗教和传统的权威。
在《启蒙是人类走向成熟的摆脱》一书中,康德提出了“敢于用你自己的理性”的口号,强调了个体的独立和自主性。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卢梭提出了自由、平等和人权的观念,奠定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
这些思想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成了现代民主政治和法治制度的建立。
除了政治和社会领域的变革,启蒙运动对文化和思想领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启蒙思想家们强调了科学和教育的重要性,提倡对世界的观察和实证研究。
他们主张文学和艺术应该以启发人们思考和贡献社会为目标,而不只是追求娱乐和享乐。
这些观点对文学、艺术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成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兴起。
启蒙运动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启蒙运动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启蒙思想家们主张人类可以通过理性和科学的方法认识世界,他们对科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重视促成了现代科学方法的确立。
科学技术史试题库一、下面二题作答。
(每题25分)1.请写出下列科学理论、试验发现或技术发明的原创者。
(每题2分,共30分)(1)浮力定律(2)光的电磁波理论(3)原子的有核模型(4)光发射和吸收的量子论(5)共价键理论(6)核裂变的发现(7)细胞学说(8)细菌水平上的免疫学原理(9)染色体上的基因连锁现象(10)大陆漂移学说(11)宇宙膨胀的发现(12)群论(13)形式系统的不完全性定理(14)电话(15)青霉素2.请写出下列科技成就或科技著作的创作者。
(每题2分,共20分)(1)都江堰(2)龙骨水车(3)候风地动仪(4)水运仪象台(5)简仪(6)《伤寒杂病论》(7)《齐民要术》(8)《梦溪笔谈》(9)《天工开物》(10)《本草纲目拾遗》二、下面六题中任选四题作答。
(每题25分)1.从哥白尼到牛顿的天文学革命是如何逐步突破托勒密的天文学体系的?新天文学所需要的力学基础又是如何逐步建立的?试围绕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尔和牛顿的工作来回答这一问题。
2.达尔文的进化论与拉马克的进化论有何异同?加拉帕戈斯群岛等地的考察对他的思想有何影响?为什么说他的自然选择理论需要新的遗传学的支持?3.试联系热机、电机、有机合成、晶体管、基因工程(五种任选其中之一)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来说明现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的社会影响。
4.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三大高峰期,依次是南北朝时期、宋元时期和晚明时期,试列举这三个时期的代表性成就,并联系时代背景略作说明。
5.(1)地圆说、日心说和进化论分别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哪几部图书的影响最大?它们的译介者又是谁?(2)中国人在接受西方科学过程中,曾先后使用“格致”、“西学”、“西学格致”和“科学”来称呼Science,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当时的含义是什么?6.中国人常说“以史为鉴”,你认为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对于未来的科技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吗?若是没有,那你为什么还要学习或研究科学技术史?一、简释下列词语(每词3分,计45分)《九章算术》天元术盖天说金元四大家四大发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西学东渐李约瑟难题四元素说《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燃素说皇家学会史密森学会二、关于中国科技发展史的分期,目前通行的中国科技史著作大多是按朝代划分的,你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否合适?其利弊何在?(15分)三、从以下三题中任选二题作答(每题20分,共40分)1,简述孟德尔的工作,并就其成就“迟迟不被学界重视,后来才被重新发现”的现象,说明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西方科学的源流西方科学的限度与反省〈一〉左图:柏拉图的思想几乎影响了后来的所有西方思想家。
他认为人看到的世界不是真正的真相,但是他在研究世界时,把人和世界割裂开来。
(法新社)中图:培根主张建立归纳法,提倡以科学实验和经验事实作为科学的起点和基础。
(维基)右图:爱因斯坦一九五零年照片。
(GettyImages)许多人视科学为真理。
了解科学究竟是什么,对于真正诚实的理性思考,可能会有些许的帮助……今天的科学是以西方科学为绝对主体的。
在西方,随着宗教的衰落和理性主意的盛行,科学逐渐取得了凌驾一切的地位。
在今天的世界上,虽然表面上仍有各种信仰、学说等,其实真正占主体地位的价值观仍是科学价值观。
但是,西方理性思维具备很强的自我反思能力。
从某种程度讲,西方知识份子对科学的反思,和对科学局限性的理解,要远远深过同时期的中国知识人。
在这个系列文章里,我们就西方科学的起源、异化、东方科学的特点等方面探讨一下关于科学的最根本的一些问题。
由于许多人几乎视科学为真理,了解科学究竟是什么,对于真正诚实的理性思考,可能会有些许的帮助。
一、西方科学溯源:希腊文明西方科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爱智主义的精神传统。
它的奠基者柏拉图认为,科学知识是人对事物的了解,是人的智慧的体现。
在柏拉图看来,人通过感官所认识到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
这也许是对的。
但他在追索世界的真实图景的同时,把人放在了真实世界的外面。
此外,原子论哲学的形成,又为科学的发展建立了分析方法和还原的理想。
所谓分,是指把真实的世界拆分成无限多的、再不可分的、彼此缺乏内在联系的基本粒子;所谓还原,就是将万事万物(也包括人)看作一堆堆的活动着的原子的单纯叠加,一旦了解了一个原子的结构和活动规律,就掌握了一切。
分析的实践操作就是以解剖人体著称的希波克拉底医学体系。
希腊人的智慧不局限于对现象的观察,以阿基米得为代表的几何学的发达,使得他们能够以“线型推理”的逻辑考察世界。
单元概览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西方在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艺事业,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线索1近代以来,从经典力学的建立到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人类对世界变化的认识开始由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生物学领域经历了由创世神话到生物进化的理论演变,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
三次科技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线索2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名家辈出、杰作纷呈,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电影和电视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线索3现代中国文化事业曲折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也历经曲折。
科学技术方面,“两弹一星”、南优2号杂交水稻、“银河”计算机、“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突出成就。
第40讲近代以来世界科学的发展一、近现代物理学的发展1.经典力学(1)背景①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科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②开创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标志:1687年,牛顿出版了《》一书,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3)意义①把自然界中的一切力学现象囊括在经典力学体系中,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科学的第一次总结与概括。
②形成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和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③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④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打击了神学,促使人类思想不断解放。
2.相对论和量子论项目相对论量子论背景19世纪,经典力学面临挑战(1)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原子内部(2)微观的粒子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的理论来说明标志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提出量子假说成就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1)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2)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意义(1)否定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2)将经典力学概括在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1)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
西方的科学和文化来源与继承摘要西方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史是一个非常阔广的领域,对此,已经有大量学者做过许多专门的研究;但是,对于西方科学文化发展的模式和原因,尚存多种观点和激烈争论。
例如:现代科学之出现到底是突变抑或者渐进;为何现代科学出现在西方?为什么科学的发展会在近代出现井喷式发展;手工艺作坊和神秘性研究例如占星学、炼丹术、数占术等等对它有何重要影响?本文主要文化对科学的促进及继承为要点,总结各学者之言,就西方的科学和文化来源与继承谈谈自己的一些薄见。
一、西方科学文化基因的传承科学的发展离不开背后文化的推动作用,要了解西方科学的发展史,首先必须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
近代科学的兴起,西方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科学文化理念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中世界后期开始,西方封建社会内部文化冲突愈来愈剧烈,最重要的是作为西方的主信仰——基督教也处于哲学的变迁期,在一定程度上为近代科学的出现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从而厚积薄发引发了第一次科技革命。
1.1 基督教哲学传承众所周知,基督教起源于一世纪巴基斯坦,相传为犹太人耶稣所创,他在两千多年的传承中,形成了以上帝为核心,以《圣经》为基础,信仰为前提的宗教哲学体系,在四世纪罗马帝国后期定为国教,从此奠定了其在西方主要宗教的基础,与此同时,基督教哲学也成了西方科学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思想前提。
基督教哲学最初也叫做“教父哲学”,盛行于2世纪到5世纪,早期是由护教者奥古斯丁等人以《圣经》为基础,制定并改造了原基督教的创世说、原罪说等,形成了基督哲学与神学相混杂的宗教理论。
而中世纪后期,则是托马斯·阿奎拉摈弃柏拉图哲学,以亚里士多德为第一哲学,从理论上彻底改造基督哲学,进而成为教皇和教权的支柱,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及其深远。
从历史的发展实际来看,基督哲学的变迁对于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近现代科学的最终形成和产生提供了最重要的思想前提。
(1)、奥古斯丁的自然哲学思想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忏悔录》、《三位一体》等主要著作中,对基督教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成为基督哲学的“真理”根据。
斯诺的“两种文化”之争一、生平及主要观点斯诺(1905年10月15日-1980年7月1日)在英国英格兰东米德兰兹莱斯特郡莱斯特出生,在莱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受到教育,并于1930年在后者成为剑桥大学基督学院的一个研究员。
在1957年他被授予爵士品位,1960年成为终生爵士。
他曾在哈罗德·威尔逊的英国工党政府担任助手。
斯诺与小说家帕米拉·汉斯福德·约翰逊结婚。
C. P.斯诺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小说家,1959年五月他在母校剑桥大学演讲,题目是“两个文化与科学革命”。
他将英国知识人分为两类,一类是人文,一类是科学。
他对这两类知识人都提出了尖锐的指责:英国的政治与社会决策权力大体上掌握在人文知识人的手上,他们在大学时期的训练不外经典、史学和文学,但对科学却一窍不通。
在他看来,二十世纪才是真正科学革命的时代,许多基本发现,如物理、生物等,都出现在二十世纪上半叶。
因此国家政策由科学外行来拟定,是极危险的事。
另一方面,他也批评科学知识人缺少人文修养,以致往往轻视人文学。
他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文章,文中提出了“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 Scient if ic Culture)和“文学文化”( LiteraryCulture),分别对应于我们讲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
他认为,这“两种文化”是难以融合的,由此造成英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困境及困惑问题难以解决。
这就构成了后来所谓的“斯诺命题”。
所谓“斯诺命题”指的是,由于自然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在教育背景、学科训练、研究对象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在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方面经常处于互相对立的位置,不仅一直相互鄙视,甚至还不屑尝试理解对方的立场。
这种对立不仅存在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英国及国际科学研究领域,而且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状况一直是这样的。
对科学革命的认识摘要鉴于课程名称叫做《西方科学的起源》,因此我更愿意谈一些关于科学以及科学革命的认识。
之所以要讨论科学是因为她是我们讨论科学革命的前提,不明白什么是科学就搞不懂什么是科学革命。
科学非同于科技,当然科学革命也自然不同于科技革命,下面就科学和科学革命做详细阐述。
正文当我们咋一看科学与科技时,也许大家会认为科学就是科技,当然科技就是科学。
但是当我们仔细思考时发现,却发现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首先科技重点是“技”这个字,因此他是指综合的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技术动力,即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相应的科学则更注重“学”,学有学术、学识的意思,因此他是一项综合的理论知识体系。
科学重在理论知识的探究与推敲,最终要有完备的、能使人信服的自己的观点学说。
而科技则实为操作的规范,是通过前人的努力和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一些便于人类劳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工具或者技术。
总体来说,科学是理论,科技是实物或者为操作服务的思想。
比如历史上有名的爱因斯坦“相对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这些都是科学。
因为它是对自然的认识,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客观认识,是科学的内涵、事实、规律。
然而有些即便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的认识,但是他未必是科学。
有些是从本质上就与科学不沾边,比如历史、文学,经济学都不是科学。
有些是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比如营养学,美容学都是科学,但是有些商家打着美容养颜营养的幌子做虚假、夸大宣传就不再是科学的范畴了。
在弄清楚科学与科技的区别之后,谈论关于科学革命的认识。
记得在课堂上当老师播放出课件的第一张PPT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节课要讲科学革命啊,这个我比较清楚了,什么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啊都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但是在上课途中我越来越感觉不对劲,怎么跟我想的不一样呢,这怎么跟我印象中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那些内容不大一样。
老师在课堂尾声时抛出了“什么是科学革命”的问题。
这个时候我才开始思考,什么是科学革命。
关于对科学的认识摘要:科学是一个不好下定义的词,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定义。
本文从西方科学与中国科学两个方面阐述了科学的起源与发展,对作为知识体系、特殊过程和社会建制的科学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并把后现代科学与现代科学作对比以反思现代科学,力求对科学的涵义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科学;知识体系;特殊过程;社会建制;后现代科学科学诞生至今,我们对科学的认识在一步步的加深。
科学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频繁的用语。
但谈起科学,或许人们大都只能从某一个角度或某一方面来谈科学,缺乏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与认识。
要比较全面的认识科学,就必须搞清楚从古至今科学的发展过程及多方面的涵义,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科学,指导实践。
一、科学的由来科学是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时代话题。
讲到科学,不由得会问什么是科学?这是我们很想搞清楚却又不容易搞清楚的问题。
“科学”作为一个概念,从它产生到现在,大约已有四百年左右的历史,而科学的定义是在近现代才得以真正产生的。
在现代科学产生之前,对于科学究竟是什么,还没有完整的定义,学术界对于科学的定义至今也没形成统一的看法。
因此,在给科学下定义之前,有必要对科学的由来追根溯源,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科学的形成和定义。
(一)西方科学的源流“科学”这个词来自西方,其源头在古希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古希腊的爱智主义的精神传统。
它的奠基者柏拉图认为:科学知识是人对事物的了解,是人的智慧的体现。
古希腊的科学思想认为:宇宙是复杂的,人体生命是复杂的,宇宙和人体生命的联系更是复杂的。
恩格斯曾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下,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因此,如果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
[1]英国思想史研究专家劳埃德在《早期希腊科学:从泰勒斯到亚里斯多德》一书中,系统全面、严谨深刻地分析研究了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这段时间,古希腊的[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哲学家和科学家对科学源起的贡献。
西方科学精神一、西方科学的历史根源(一)科学主要有两个历史根源。
具有技术和哲学两方面的意义。
(二)现代科学导源于希腊,同时也导源于罗马。
(三)需要是技术(发明)之母,而好奇心则是科学之母。
二、西方科学的社会文化背景从外部环境看,主要动因有两个:一是社会需要;二是人文背景。
(一)西方科学的文化背景1.文艺复兴: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
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这场革命发生在此时,基本原因就是将这种工艺和实验的精神用于探求真理,这种精神突然由美术界扩展到科学界。
这正是列奥纳多以及他的同行们所做的工作。
此时此地,现代科学才得以诞生。
”2.启蒙运动:卓越的哲学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是如此,启蒙运动也是如此。
法国数学家达朗贝尔:“我们的世纪被称为……卓越的哲学世纪……。
新的哲学化方法的发现与应用,与各种发现相伴随的那种热情,宇宙奇观在我们身上引起的理念的某种提升——所有这些原因造成了心智的强烈骚动,就像冲破了堤坝的江河一样从各个方向蔓延穿透大自然。
”“这场革命终于被叫做科学革命,一个与伽利荣.伽利略、约翰内斯.开普勒、勒内.笛卡儿以及艾萨克.牛顿这样的伟大名字相联系的文化事件。
”“启蒙运动的意识形态倾向于把自然哲学家变成英雄,而在法国最伟大的英雄是牛顿”。
于是,“启蒙运动的科学就是‘牛顿的’,其哲学就是‘牛顿主义’的哲学。
”(二)西方科学的社会背景资本主义的兴起及其生产的发展强有力地推动了西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和技术,从来就是由于生产的需要,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三、西方科学革命及主要成就(一)近代自然科学革命1.摆脱神学统治,为真理而斗争第一个用科学为武器向宗教神学提出挑战的是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他于1543年出版了《天体运行论》,提出了日心说。
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在哥白尼日心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无限宇宙论,彻底否定了基督教的地球中心论。
1600年2月17日,他被罗马教廷在罗马百花广场活活烧死,为真理而英勇献身。
对科学革命的认识
摘要
鉴于课程名称叫做《西方科学的起源》,因此我更愿意谈一些关于科学以及科学革命的认识。
之所以要讨论科学是因为她是我们讨论科学革命的前提,不明白什么是科学就搞不懂什么是科学革命。
科学非同于科技,当然科学革命也自然不同于科技革命,下面就科学和科学革命做详细阐述。
正文
当我们咋一看科学与科技时,也许大家会认为科学就是科技,当然科技就是科学。
但是当我们仔细思考时发现,却发现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首先科技重点是“技”这个字,因此他是指综合的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技术动力,即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相应的科学则更注重“学”,学有学术、学识的意思,因此他是一项综合的理论知识体系。
科学重在理论知识的探究与推敲,最终要有完备的、能使人信服的自己的观点学说。
而科技则实为操作的规范,是通过前人的努力和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一些便于人类劳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工具或者技术。
总体来说,科学是理论,科技是实物或者为操作服务的思想。
比如历史上有名的爱因斯坦“相对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这些都是科学。
因为它是对自然的认识,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客观认识,是科学的内涵、事实、规律。
然而有些即便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的认识,但是他未必是科学。
有些是从本质上就与科学不沾边,比如历史、文学,经济学都不是科学。
有些是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比如营养学,美容学都是科学,但是有些商家打着美容养颜营养的幌子做虚假、夸大宣传就不再是科学的范畴了。
在弄清楚科学与科技的区别之后,谈论关于科学革命的认识。
记得在课堂上当老师播放出课件的第一张PPT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节课要讲科学革命啊,这个我比较清楚了,什么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啊都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但是在上课途中我越来越感觉不对劲,怎么跟我想的不一样呢,这怎么跟我印象中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那些内容不大一样。
老师在课堂尾
声时抛出了“什么是科学革命”的问题。
这个时候我才开始思考,什么是科学革命。
通过老师讲课的内容以及查阅资料,才忽然认识到,我自始至终都搞混了一个概念,就是关于科技与科学,从而对科学革命有了更准确更深刻的认识。
科学革命是指由科学的新发现和崭新的科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确立而导致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根本变革。
是人类对社会、自然、思维方式的认识过程和结果。
是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改造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把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并提出种种新的认识客观世界的原则○1。
因此,她是人类认识的一次改变和提升,体现为社会的变革,推动着世界的进步。
首先科学革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科学革命可能涉及到包括自然、社会在内的所有领域的认知,也可能仅仅是在某一个范畴内发生。
但无论如何每一次的科学革命都将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每一次的科学革命都会推动社会生产关系产生质的飞跃。
当原先占据有统治地位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解释世界时产生困难时,便需要有新的理论取而代之,对现有的社会上出现的问题加以解释,社会变革在无形中向前发展。
科学突破原有的界限,出现科学革命。
新的认识新的思维取代旧的理念,用来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本质上就是一种进步,一种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
其次科学革命本质是科学思维方式革命,符合其他革命的一般规律。
就课程中所讲到的炼金术、地心说等理论已经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共识。
尤其是“地心说”,是基督教义的核心,以便于统治当时的世界。
想要改变人们的认识,推翻当时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神学与经验哲学,必须做出巨大的牺牲。
事实也证明了这是一次需要流血的革命,布鲁诺在1600年遭受火刑被活活烧死,此外,后经过以开普勒、伽利略、特别是牛顿为代表新一代科学家的推动,才得以建立以“日心说”为核心的近代科学理论体系。
再者科学革命是一个长期的斗争过程,是经历了无数的新一代科学家长期的共同努力才得以胜利。
最先提出对中世纪神学的质疑的是哥白尼,通过自己细致的观察提出了“日心说”,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球运行论》,但在古稀之年才将自己的著作公诸于世。
而后“日心说”经过布鲁诺的
发扬光大,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
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而后又经过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得以科学革命的胜利。
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到牛顿时代,前后跨度达二百多年,二百年是一个漫长的岁月,经历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才获得最后的成功。
历史上除了以哥白尼“日心说”为代表的第一次科学革命外,又进行了三次科学革命。
第二次科学革命以“能量守恒、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为代表,这三个发现同时又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第三次是以“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为代表,但是第三次科学革命由于前几次有所不同,第三次科学革命涉及的领域之广前所未有,不仅有物理科学、自然科学,同时还有关于生物、医学、天文学、生物学等领域,这些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也有说还有第四次科学革命,以“生物工程,计算机,纳米技术”为代表。
但我认为这第四科学革命不能叫做科学革命,准确的应该叫做科技革命。
因为这次革命所涉及的内容已经跑出了所谓的对自然、对社会的认知,这次革命不仅仅是认知的改变,更多的是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人来所面对的实际问题。
因此,我认为这次革命应该叫做科技革命,而不应该叫做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伴随着科学革命的进步,人类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每一次的科学革命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同的推动作用,使我们对于自然的认知更加完善。
同时科学革命也伴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促使生产力提高,同时提高人类的总体福利水平,强有力的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文献摘要
○摘自百度百科
Xxx
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