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不欺负人(四篇)
- 格式:docx
- 大小:71.54 KB
- 文档页数:11
中班社会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设计:不欺负人
2019年10月
【导语】教案是幼儿教学准备中的重要一环,幼儿园的教学过程
是幼儿在老师、小伙伴、教材互动中得以主动发展的过程,所以教案
准备十分重要。
鉴于小孩子的接受力和理解力,幼儿教案多以趣味性、互动性、引导性为主,所以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的准备教案,幼教网
整理汇总里一些常用活动教案示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下面分享关于不欺负人的教案设计
主题的由来:
通过故事懂得,不能凭自己力气大就欺负弱小者,无论什么人都
要礼貌谦让。
教案汇总:
中班社会教案:不欺负人
中班社会教案:不欺负人
中班社会教案:不欺负人。
安全教案我不欺负人教案安全教案:我不欺负人教案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我们制定了一套名为“我不欺负人”的安全教案。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欺负他人的危害性,培养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品质,以及学会保护自己的能力。
第一部分:认识欺负行为的危害欺负行为不仅会伤害他人,还会对自己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以下几点:1. 欺负行为伤害他人的心灵:通过讨论案例,让学生体会到被欺负者内心的痛苦和伤害,培养学生对他人感受的关注和尊重。
2. 欺负行为影响自己的形象:学生需要理解,欺负他人会给自己带来负面评价和不良记录,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和未来发展。
第二部分:培养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品质1. 培养同理心: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站在他人角度思考,体会到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从而培养同理心。
2. 学会倾听和沟通:通过讨论和反思,培养学生积极倾听他人,尊重他人意见,学会与他人友好沟通的能力。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相互支持、尊重和合作的意识。
第三部分:学会保护自己的能力1. 辨别危险信号: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教导学生如何识别潜在的危险信号,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学习拒绝不良行为:教导学生学会拒绝不良行为,如说不、走开、向成人求助等方法。
3. 培养自信心:通过鼓励和表扬,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抵抗欺负的能力。
结语:通过“我不欺负人教案”,我们旨在引导学生远离欺负行为,培养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品质,以及学会保护自己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从中获得积极的影响,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同时,我们也希望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教育,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良好的保障。
中班社会不欺负人教案【篇一:老话题,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了以后】老话题:幼儿园孩子受到欺负前言:孩子在幼儿园受到欺负一直以来都是让家长们感到很无奈的问题,他们常常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去鼓励孩子反抗还是忍受,以下就让我们结合实例来详细的了解下吧,幼儿园宝宝受欺负后怎么办?孩子3岁半了,在幼儿园小班,和其他孩子相比,入园非常顺利,一点也没有哭闹,只有一次,接他时晚了几分钟,看到别的孩子被爸爸妈妈接走时哭了。
一个月以后,孩子突然开始不愿意入园,而且非常爱掉眼泪。
孩子属于特别乖的那种,基本上没有大声哭闹过,有了委屈会掉眼泪,会哽咽着说话。
问过做幼儿教师的朋友,说孩子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告诉他必须去。
按照朋友说的去做。
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开始生病,几乎每个月一次,每个月至少一个星期去不了幼儿园(以前他很少生病),再送去的时候,感觉孩子明显不愿意,说还想生病。
春天来了,带孩子去公园玩,见到孩子班的一个小朋友,才无意中知道孩子在幼儿园被别的小孩子欺负。
孩子很知道谦让,如果有别的孩子和他抢玩具,他总是撒开手,自己则去玩别的。
从没有见过他和别的孩子争过玩具,也没有见过他动手打别的孩子,看见过别的孩子向他动手,他总是怯怯站着,从不知道躲闪,打疼了叫妈妈。
一次被一个攻击性很强的孩子抓破了脸,一年多了,肤色也没有恢复正常,而那个攻击性很强的孩子后来被妈妈们看到就躲,也一直没有别的玩伴。
原以为孩子争执是很正常的事,总有一天他会学会面对,最起码学会躲开,结果并非如此。
问孩子别人打他怎么办,孩子说:“我告诉老师了,可是老师没有批评他。
他再打我我不和他玩。
”按说孩子这样做是没有错的,可问题是打人的孩子继续打人,被打的孩子继续被打。
向妈妈们请教,不太熟悉的孩子妈妈说的方法就是躲开、告诉老师或者不和打人的孩子玩;相熟的妈妈们观点也相当一致,就是一定要学会还手。
一位妈妈说得更甚:“我直接告诉孩子,别人打你你不还手,回家后我再打你。
所以孩子从不吃亏,也锻炼了孩子的好胜心。
《我不欺负人》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我不欺负人”的含义,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2)能够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体会不欺负人的重要性。
(3)能够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学会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
2.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
(2)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使学生理解“我不欺负人”的含义。
(2)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不欺负人的意识。
2.教学难点(1)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做到不欺负人。
(2)培养学生与他人和睦相处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讨论视频中人物的行为,引出“我不欺负人”的话题。
2.学习新知识(1)教师讲解“我不欺负人”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2)教师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体会不欺负人的重要性。
3.课堂练习(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
(2)教师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欺负人。
4.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我不欺负人”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五、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讨论“我不欺负人”的意义,写下自己的感想。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我不欺负人”的含义,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体会不欺负人的重要性。
但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到不欺负人,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实践。
下节课将继续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不欺负人的行为。
中班社会活动不欺负人教案一、活动名称:不欺负人二、活动目的:帮助幼儿树立尊重他人、不欺负人的意识,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活动内容:1.活动前的热身教师和孩子们进行一些热身活动,可以是唱歌跳舞或是简单的体育运动,让孩子们保持兴奋和活力。
2.教育讲解教师向孩子们讲解什么是欺负,以及为什么不欺负别人,让孩子们明白欺负别人是不正确的、不道德的行为,同时也会影响自己的心态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例的方法让孩子们明白,被欺负的孩子会感到非常痛苦和孤独,因此我们不应该伤害任何一个人。
3.活动实践为了更好的帮助孩子们理解不欺负人的重要性,我们进行了一些实践性活动,包括如下内容:(1)观看影片观看有关“不欺负人”的影片,影片可以是教育片、动画片或是现实生活中的新闻报道等。
(2)绘画给孩子们提供画纸和颜料,让他们自由绘画自己喜欢的场景,然后引导他们说出画面中的人物以及构成场景所需要的人物,让他们明白大家都是需要彼此相互帮助的。
(3)角色扮演孩子们可以扮演各种角色,例如老板、员工、学生、老师等,并且在角色中遇到一些问题,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4)小组活动将孩子们划分为小组,在小组中进行一些协作性的游戏或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团结互助的力量,明白大家都是朋友,不应该互相欺负。
四、教育效果:通过以上的活动方式,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不欺负人的重要性,以及欺负他人的后果。
他们可以明白每个人都应该给别人尊重和关注,而且这是一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准则。
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观念,以及建立与他人相互尊重的习惯,最终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五、活动评价:孩子们在本次不欺负人的活动中表现得非常好,他们理解力强,参与积极。
在活动前,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因为他们对于不欺负人的主题非常感兴趣。
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习到了不欺负人的道理,还通过互相合作、小组活动等方式了解到了相互理解、尊重和关爱的重要性。
在绘画环节,孩子们全神贯注,认真地画出他们想象中的场景,引导他们说出画面中的人物以及场景所需要的人物,让他们明白大家都是需要彼此相互帮助的。
幼儿园扫黑除恶:不欺负人(安全活动教案)中班社会:不欺负人活动目标:1.通过故明白不能凭自己力气大就欺负弱小者,无论什么人都要礼貌谦让。
2.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
活动准备:1.《小熊让路》故事 PPT。
2.《小熊让路》相关的视频。
活动过程:1. 教师出示 PPT,介绍小熊的人物特点。
师:这是谁呀?小熊长得胖胖的,力气很大很大。
今天我就要讲一个关于它的故事,名字叫做《小熊让路》 2.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2)为什么小熊欺负小兔、小花猫、小公鸡,而不敢欺负大象?它这样做对吗?(3)力气大就可以欺负人吗?大象的力气比小熊大,为什么它就不欺负人呢?(4)大象给小熊让了路,为什么小熊不好意思了呢?你们猜它心里怎么想?它明白了什么?以后他会怎么做呢?(5)小结: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凭自己力气大就欺负弱小的人,无论什么人都要懂礼,讲谦让、说话要和气。
3.结合幼儿日常表现,教师请幼儿自己想一想有没有欺负人的现象,今后打算怎么做?请大家互相监督和帮助,做一个礼貌、谦让、受欢迎的小朋友。
活动反思:中班幼儿处于想解决问题但没有解决方法的阶段,在平时生活中,幼儿常常会跟老师告状别人欺负自己,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通过今天的绘本故事,幼儿知道了就算自己长的高大也不能去欺负弱小的人,总有比自己高大的人存在。
在最后的谈话过程中,幼儿畅所欲言,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有的幼儿表示自己会跟同伴友好相处,共同分享玩具。
有的幼儿表示看到别人遇到困难,自己要去主动帮忙。
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活动目标达成。
幼儿园中班社会《不欺负人》教案1.1 设计背景:1.1.1 欺负行为在中班孩子中逐渐显现,需要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1.1.2 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和谐相处的社会意识,预防欺负行为的发生。
1.1.3 通过教育活动,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二、知识点讲解2.1 知识点:2.1.1 欺负行为的定义和表现:言语攻击、身体攻击、排斥等。
2.1.2 为什么不能欺负人:伤害他人感情、破坏友谊、影响班级和谐。
2.1.3 如何做到不欺负人:尊重他人、友好相处、学会表达需求。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活动:3.1.1 主题讨论:讨论欺负行为的表现和危害。
3.1.2 情景剧:表演不同情境下的欺负行为,引导孩子正确处理。
3.1.3 小组分享:分享友好相处的方法和经验。
四、教学目标4.1 认知目标:4.1.1 能理解欺负行为的定义和表现。
4.1.2 认识到欺负行为的危害,明白不能欺负人的原因。
4.1.3 学会尊重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
4.2 技能目标:4.2.1 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不采取欺负的方式解决问题。
4.2.2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友好地与同伴相处。
4.2.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处理欺负行为。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重点:5.1.1 理解欺负行为的表现和危害。
5.1.2 学会尊重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
5.1.3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友好地与同伴相处。
5.2 难点:5.2.1 如何引导孩子在遇到欺负时,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
5.2.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培养孩子的尊重他人、友好相处的意识。
5.2.3 如何激发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欺负行为的发生。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6.1.1 课件:包含图片、视频、动画等,用于展示欺负行为的表现和危害。
6.1.2 情景剧道具:用于表演不同情境下的欺负行为。
6.1.3 白板:用于板书设计,方便学生跟随教学过程。
6.2 学具:6.2.1 学习手册:包含知识点、讨论问题和实践活动,方便学生记录和回顾。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教案《不被欺负有办法》(四篇)
目录
幼儿园中班教案《不被欺负有办法》一
幼儿园中班教案《不要在停车场里玩》二
幼儿园中班教案《两位胖先生》三
幼儿园中班教案《乌龟》四
- 1 -
幼儿园中班教案《不被欺负有办法》
一
中班教案《不被欺负有办法》适用于中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通过故事懂得,不能凭自己力气大就欺负弱小者,无论什么人都要礼貌谦让,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不被欺负有办法》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懂得,不能凭自己力气大就欺负弱小者,无论什么人都要礼貌谦让。
2.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
1.看故事封面导入故事;
2.看看图中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
(二)回顾日常
1.在日常生活中你欺负过小朋友吗?
2.你如果被欺负了你会怎么做?
(三)再次听故事提问
1.活动课时,大眼猫在干嘛?皮皮猴过来后发生了什么?
2.皮皮猴在轻轻草地上做什么?大野渚来后发生了什么事?
3.皮皮猴的耳朵被谁揪红了?为什么要揪皮皮猴?
大象老师对大狼狗说了些什么?
2 / 2。
幼儿园教案不要随意欺负孩子们一、教学目标1.能够明确幼儿园不欺负孩子们的重要性。
2.能够认识到随意欺负孩子们的后果。
3.能够掌握拒绝欺负孩子们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点1.通过示范和讲解形式引导幼儿们认识到不欺负孩子们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们的爱心和同理心。
3.培养幼儿们自我保护和拒绝欺负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关于友善和团结的视频,引导幼儿们讨论视频中的情节和角色,培养幼儿们对友善行为的认识。
2.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幼儿们的经验,引导幼儿们明确不欺负孩子们的重要性,并告诉他们欺负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伤害和痛苦。
教师通过讲解和故事角色扮演帮助幼儿们理解原则。
3.讨论(15分钟)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幼儿们讨论:a.你们有没有被别人欺负过?感觉怎么样?b.为什么我们不应该欺负别人?c.如果看到有人欺负别人,我们应该怎么做?4.情感教育活动(1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们进行反思的活动,让每个幼儿用纸和笔画出自己的表情,描述被欺负时的感受。
然后让他们看到其他幼儿的作品,并讨论别人为何会有不同的感受。
5.技能训练(2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一组中的幼儿扮演被欺负的角色,另一组中的幼儿扮演拒绝欺负的角色。
通过扮演情景的训练,让幼儿们掌握拒绝欺负的方法和技巧。
6.拓展活动(1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们进行游戏活动,游戏规则是每个幼儿都要找到3个自己不认识的幼儿,并和他们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们的合作意识和友善行为。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能够明确不欺负孩子们的重要性,认识到随意欺负孩子们的后果,掌握了拒绝欺负孩子们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们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增强了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
通过情感教育活动和角色扮演的训练,幼儿们也提高了自我保护和拒绝欺负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幼儿们的兴趣和参与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不欺负人(四篇)目录: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不欺负人一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世界地球日二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乘坐公共汽车三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乘车安全要牢记四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不欺负人一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学习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2.体验筹备节日的愉快。
准备:
制作拉环、折纸、面具、彩球等材料,汽球和彩灯若干。
活动与指导:
1.说说怎样让教室变漂亮的想法。
2.提供制作材料,示范一两种不太熟悉的作法,其他熟悉的请
幼儿回忆制作要领。
3.确定制作内容后,分组制作。
4.将作品布置在教室周围,井衬以彩汽球,和彩灯等物,烘托
节日气氛。
师生共同欣赏
有益的学习经验:
1.通过故事懂得,不能凭自己力气大就欺负弱小者,无论什么
人都要礼貌谦让。
2.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
准备:
《小熊让路》故事教具一套(森林背景图一张,人物贴绒:小熊、小兔、小羊、小猴、大狮子)
活动与指导:
1.教师出示小熊贴绒,介绍小熊的人物特点:长得胖胖的,力
气很大很大。
今天就讲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名字就叫——《小熊让路》
2.教师演示教具并讲故事。
(故事见附录)
3.提问:
(1)故事叫什么名字?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为什么小熊欺负小兔、小羊、小猴,而不敢欺负大狮子?他
这样做对吗?
(3)力气大就可以欺负人吗?大狮子的力气比小熊大,为什么他
就不欺负人呢?
(4)大狮子给小熊让了路,为什么小熊不好意思了呢?你们猜他
心里怎么想?他明白了什么?以后他会怎么做呢?
4.小结: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凭自己力气大就欺负弱小的人,
无论什么人都要懂礼,讲谦让、说话要和气。
5.结合幼儿日常表现,教师请幼儿自己想一想有没有欺负人的
现象,今后打算怎么做?请大家互相监督和帮助,做一个礼貌、谦让、受欢迎的小朋友。
附故事:
小熊让路
小熊长得胖胖的,力气很大很大。
小熊在路上走,前面来了小兔。
它站在路中间,大声说:”小
东西,快给我让路!”
小兔怕小熊,只好从路旁的草丛中爬了过去。
不一会儿,小羊从前面走来。
小熊又往路中间一站:“小家伙,快给我让路!”
小羊害怕了,它一声不响地从路边的水沟中蹚了过去。
小猴呢,它更害怕小熊,很远就爬到了路旁的小树上。
小熊多得意:“哼,我的力气大,谁都怕我!”
小兔、小羊和小猴,一起去找大狮子,请大狮子来治小熊。
大狮子笑了笑,点了点头。
大狮子走在前面,小兔、小羊和小猴跟在后面。
小熊看见大狮子走过来.心想:这可不得了,我得赶快让路,它站在小路旁,请大狮子先走。
大狮子走到小熊跟前,站在路边说:“小熊,你先过去吧!”
小兔、小羊和小猴听了,都愣住啦:大狮子也怕小熊啊!
小熊低着头,不好意思地从大狮子身边走过去┄
打着以后,小熊看见小兔、小羊、小猴来了,马上站在路旁,让它们先过。
这下,小兔、小羊、小猴明白了,大家都说:“大狮子真有办法,小熊变得有礼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