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产原燃材料的质量要求》--5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26
前言水泥工艺过程,通常简要地概括为“两磨一烧”,即首先将原料粉磨成生料,然后经过煅烧形成熟料,再将熟料粉磨成水泥。
这样的概括是仅就水泥生产中主要单元操作而言,对其它重要生产环节:如破碎、烘干、配料、均化、储存、计量、输送、收尘等等均未涉及。
但需指出,正是这些众多的次要环节,对保证水泥产品的质量和经济生产,以及对水泥生产过程的连续性都是不可缺少的。
基本定义水硬性凝材料在拌水后既能在空气中以能在水中硬化,通常称为水泥(广义)。
如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非水硬性的胶凝材料不能在水中硬化,而只能在空气中硬化,故称为气硬性胶凝材料。
如石灰、石膏等。
凡细磨成粉未状,加入适量水后可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材料坚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按用途分:通用水泥、专用水泥、油井水泥、特性水泥(抗硫酸盐水泥)按矿物组成份: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氟铝酸盐水泥等(一百多种)。
水泥工艺过程,通常简要地概括为“两磨一烧”,即首先将原料粉磨成生料,然后经过煅烧形成熟料,再将熟料粉磨成水泥。
这样的概括是仅就水泥生产中主要单元操作而言,对其它重要生产环节:如破碎、烘干、配料、均化、储存、计量、输送、收尘等等均未涉及。
代表当今水泥生产技术水平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具有单位容积产量高、热利用效率好、电耗低、污染小、劳动生产率高、产品质量稳定、规模经济效益良好等特点,而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大型化、生产工艺节能化、操作管理自动化、环境保护生态化已经成为当前水泥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答:第一阶段:立窑技术的发展立窑技术的发展有一个前奏,首先,在 1824 年英国人(Aspdin)阿斯普丁第一个获得波特兰水泥的专利,为什么说他是获得专利而不是发明专利呢?因为水泥的发明是延续了很长期的,不是说蓦地之间发明的,是在经历了罗马水泥、英国水泥等各种水泥不同时期的发展,到最后才发展为波特兰水泥。
ICS27.010 F 10DB33水泥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The quota & calculation method of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s forcement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前言本标准4.1和4.2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节能协会、浙江三狮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金圆水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幼荣、徐晓村、顾政强、郑振来。
水泥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用硅酸盐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简称能耗)限额的核算范围、基本要求、计算方法及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通用硅酸盐水泥生产企业进行能耗的计算、控制和考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 384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方法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12497 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GB/T 13469 工业用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与旋涡泵系统经济运行GB/T 13470 通风机系统经济运行GB/T 13462 工矿企业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导则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954 工业锅炉经济运行GB 18613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T 19065 电加热锅炉系统经济运行GB 19153 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761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762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20052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JC/T 733 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品质管理暂行制度一、目的为规范本公司质量管理行为,统一质量管理标准,贯彻“熟料质量求高、水泥质量求稳、服务质量求优”的品质管理原则,指导公司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的综合驾驭能力,制订本制度。
二、范围怀远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三、总则第一条本制度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为依据,结合公司生产的具体情况制订。
第二条品质管理必须贯彻执行公司确定的质量方针,运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全部生产过程,及时排除影响质量的因素,确保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符合技术标准或技术要求。
第三条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按照GB/T19000——ISO9000族标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确保有效运行。
第四条本制度是公司品质量管理的规定,由总经理组织实施,各部门都要严格贯彻执行。
《品质管理制度》及其附件的变更需经总经理批准。
四、管理要求1、公司建立以总经理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质量管理网络,第一责任人对质量工作负全责;公司总经理任命的管理者代表,全权负责公司质量管理工作。
生产品质部在总经理领导下,负责质量管理具体工作。
由公司任命生产品质部一名领导人员担任化验室主任,行使水泥企业化验室主任权利,并具有水泥出厂决定权。
同时要明确公司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严格质量考核,并在内部实行质量责任追究制。
公司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
2、公司以标准化管理要求建立内部生产质量保障体系,满足《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条件现场考核办法》的各项条件要求,取得化验室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国家标准及作业规程,均转化为内部控制标准。
3、根据工艺特点及原材料状况,明确原材料的使用方法,设置内部的过程控制指标及相关质量控制点,明确各控制点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来确定其控制要求,建立、实施事故报告制度,对达不到要求的控制指标必须进行系统分析,明确改进方法和措施,确保过程稳定受控。
4、质量管理人员及检验人员必须通过当地技术监督部门的考核,取得相关资格,内部质量管理人员应相对保持稳定。
1.4水泥的质量标准1.4.1水泥生产的质量控制生产中的质量管理,包括从原料进厂,一直到成品出厂以前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把关和质量控制工作。
生产质量控制是生产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的作用是根据设计和工艺技术文件的规定,控制生产过程各工序可能出现的异常和波动,使生产处于可控状态。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目的是产品性能质量控制,使产品达到所需性能的满足程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和规范质量要求的产品,如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和强度等级等。
水泥生产工艺是连续性很强的过程,无论哪一道工序保证不了质量都将影响产品的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原燃材料的成分及生产情况经常变动。
因此必须经常地、系统地、科学地对各生产工序按照工艺要求一环扣一环地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合理地选择质量控制点,采用正确的质量控制方法,把质量控制工作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
一、原燃材料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原料的质量是制备成分合适而稳定的生料的基础条件1、石灰石的质量控制石灰石是使用最广泛的石灰质原料。
其主要成分为CaCO3,品位主要由CaO 含量确定。
用于水泥生产的石灰石CaO含量并非越高越好,还要看其酸性氧化物的含量,如SiO2、Al2O3、Fe2O3等是否满足配料要求。
有害成分如MgO、R2O、游离SiO2等也要控制。
2、粘土质原料的质量控制熟料的质量控制与管理:黄土和粘土使用最广泛。
其主要成分是SiO2、Al2O3和Fe2O3。
衡量粘土的质量主要看粘土的化学成分(硅酸率、铝氧率)、含砂量、含碱量、可塑性、需水性等工艺性质,生产方法不同,对粘土质量要求也不尽相同。
进厂后的料应分堆存放,先化验后使用。
存放时平铺直取,尽量均化。
进厂粘土质原料应按时取样,每批进行一次全分析。
3、校正原料的质量控制二、石膏的质量控制:用作水泥缓凝剂的石膏主要是石膏(CaSO4·2H2O)和硬石膏(CaSO4)。
按矿物组成有可分为三类产品:G类石膏:以CaSO4·2H2O的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其品位A类硬石膏:以CaSO4·2H2O+CaSO4的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其品位,且CaSO4/(CaSO4·2H2O+CaSO4)≥0.80M类混合石膏:以CaSO4·2H2O+CaSO4的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其品位,且CaSO4/(CaSO4·2H2O+CaSO4)≤0.80石膏进厂一批取样化验一次,基本分析检验项目有:附着水、结晶水、三氧化硫含量、三、生料的质量控制与管理1、生料制备过程中的质量要求生料制备过程是将原料按比例混合,经过一系列加工之后,制成具有一定细度,适当化学成分,均匀的生料,以满足煅烧的要求。
通用硅酸盐水泥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工序关键风险点常见问题控制点描述及参数检查内容检查结果风险管控问题描述是否报告1.原燃材料进货验收1.原燃材料采购管控规定1.企业缺少原燃材料采购管控规定,原燃材料管控失序企业应制定原燃材料采购管控规定。
如:供应商资质检查规定、合格供应商评审规定查验企业是否有现行有效的原燃材料采购管控规定☐是☐否☐是☐否2.供应商资质核验2.供应商资质不符合要求,可能导致原燃材料来源不明,无法保证原燃材料质量原燃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应符合要求,应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挑选查验供应商营业执照是否有效、信用状态是否正常,是否在合格供应商名录中☐是☐否☐是☐否3.原燃材料检验报告3.原燃材料检验报告不符合要求,影响产品质量供应商或第三方提供的检验报告应符合标准要求或企业原燃材料管控规定,检验项目应齐全,检测值应符合标准要求查验供应商或第三方提供的检验报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或企业原燃材料质量管控的规定☐是☐否☐是☐否2.原燃材料质量验证4.钙质原料、硅铝质原料、铁质原料4.进厂原材料不符合原燃材料采购管控规定,影响过程产品质量进厂原材料应符合原燃材料采购管控规定,钙质原料氧化钙、氧化镁含量,硅铝质原料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含量,铁质原料中氧化铁含量等指标应符合企业原燃材料采购管控规定。
例如:钙质原料氧化钙≥46%,合格率≥80%查验进厂原材料检验记录、台账是否符合原燃材料采购管控规定☐是☐否☐是☐否通用硅酸盐水泥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工序关键风险点常见问题控制点描述及参数检查内容检查结果风险管控问题描述是否报告5.混合材料5.石灰石及砂岩亚甲蓝值超标、粉煤灰中铵离子超标等,影响产品质量混合材料应符合GB 175《通用硅酸盐水泥》及相关产品标准要求。
如:粒化高炉矿渣/矿渣粉应符合GB/T203规定的技术要求;粉煤灰应符合GB/T 1596规定的技术要求(强度活性指数、碱含量除外),粉煤灰中铵离子含量≤210mg/kg;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应符合GB/T 2847规定的技术要求(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除外);石灰石、砂岩的亚甲蓝值应符合GB/T 35164的规定,亚甲蓝值应≤1.4g/kg查验供应商提供的检验报告、第三方检验报告或企业自检报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是☐否6.原煤6.原煤质量不符合企业原燃材料采购管控规定,影响熟料产品质量原煤发热量、灰分、硫含量、水分等应符合企业原燃材料采购管控规定。
水泥原燃料对生产工艺及水泥质量的影响摘要:原燃材料是工厂的基础,也是稳定热工制度的基础,对预分解窑的质量控制,首先要从原材料质量着手。
熟料烧成过程中所用原燃材料为:石灰质原料、硅铝质原料、辅助校正原料及燃料煤,这样其生产工艺和水泥质量都有着巨大的好处。
关键词:原燃材料;热工制度;质量控制水泥产品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用户生命财产的安全,水泥厂将水泥质量视为企业生存的根本,水泥科研工作者一直在探索各种影响水泥质量的因素。
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保证水泥质量,必须从水泥厂设计谈起,只有完善的工艺设计,才有可能稳定生产出好的水泥产品。
一、有害元素对烧成的影响原燃料中钾、钠、氯、硫通称为有害元素。
在煅烧中这些挥发性成分在窑系统中处于闭路循环状态。
它在高温下挥发后到低温区又重新凝集。
钾、钠的氯化物和硫化物在凝集后又使物料熔点降低.引起预热器内结皮、堵塞、料流不畅,有时还会引起窑内结圈和结大块,严重影响烧成系统正常运行。
如果富集钾、钠的生料进^熟料中,超过一定限量时.会影响熟料的强度,因此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必须重视对有害元素的限量控制,以达到降低投资.提高生产能力和水泥质量的目的。
(一)钾、钠含量的控制根据我国各年代石灰石资源赋存情况分析,大多数石灰石中钾、钠含量都在0.6%左右,再加上北方粘土的钾、钠含量在4.0%以上,南方砂岩中钾、钠含量也往往偏高,因此生料中O总量一般都偏高,如果原燃料中硫、氯也偏高,窑尾就会引起结皮堵塞。
根据国外生产经验.一般认为生料中钾、钠总量控制在1%以内,熟料中钾、钠总量控制在1.5%以内,对烧成和熟料质量影响不大,如果超过限量,工艺上要考虑相应措施。
(二)氯、硫含量的控制在新型干法生产中,氯、硫在生料中的含量超过一定限度.对窑的煅烧、正常运转和熟料质量均有不良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
经研究表明,新型千法生产中窑结皮的典型矿物组成是2CaS·S,2CS·CaC和2S·CaS,氯化碱可促进这些矿物的形成,这是因为进^预热器的气体温度高于1000℃时,所有碱、硫等挥发性组分都以气态进入预热器内,当温度降低到800°C以下时.碱首先氰化合成氰化物,剩下的碱和硫化合成硫酸碱,都凝聚在生料颗粒表面.重新返回窑内。
水泥生产用原料及配料(4课时)第一节水泥生产用原燃材料及其控制1、水泥生产用原料1。
1石灰质原料: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石灰石、泥灰岩、贝壳等,另如电石渣、糖滤泥等工业废渣也可作为石灰质原料。
石灰质原料是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
一般要求石灰石Ca O>45%,MgO<3.0%,但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采用了石灰石预均化、生料均化等措施,为低品位石灰石的利用提供了保证,使得CaO含量在42%左右,MgO含量在3%—5%的底品位石灰石也能应用于水泥生产.1.2粘土质原料:主要以含SiO2及少量AL2O3、Fe2O3的原料。
天然粘土质原料有黄土、粘土、砂岩、河沙等,此外还有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渣.粘土质原料一般SiO2>55%。
1.3校正原料:当石灰质原料和粘土质原料配料不能满足配料方案要求时,或SiO2或AL2O3或Fe2O3含量不足时,根据所缺成分,分别采用相应的校正原料。
因此校正原料分为,(1)硅质校正原料,例如砂岩;(2)铝质校正原料,如煤矸石、粉煤灰、铝矾土;(3)铁质校正原料,如天然低品位铁矿石,硫酸渣、钢渣等工业废渣。
2、水泥生产用燃料2.1燃料在水泥生产中作用:一是提供熟料煅烧及物料烘干所需要的热量;二是燃料燃烧后所剩煤灰等作为原料掺到熟料及水泥中去。
2.2煤的分类及组成水泥工业生产一般用煤作为燃料,此外在窑升温过程中及投料初始会使用很少一部分柴油。
(1)煤的分类:根据埋藏时间及碳化程度不同,可分为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
(2)煤的组成:分析燃料的组成通常有元素分析法和工业分析法。
根据元素分析,煤由碳(C)、氢(H)、氧(O)、氮(N)、硫(S)五种元素和水分、灰分组成。
根据工业分析,煤由挥发份(V)、固定碳(C)、灰分(A)、水分(W)组成.其中煤的灰分,是煤燃烧后剩余的矿物杂质,其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Fe2O3、CaO、MgO ,另外还有少量的K2O、Na2O、SO3。
1.4水泥的质量标准1.4.1水泥生产的质量控制生产中的质量管理,包括从原料进厂,一直到成品出厂以前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把关和质量控制工作。
生产质量控制是生产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的作用是根据设计和工艺技术文件的规定,控制生产过程各工序可能出现的异常和波动,使生产处于可控状态。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目的是产品性能质量控制,使产品达到所需性能的满足程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和规范质量要求的产品,如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和强度等级等。
水泥生产工艺是连续性很强的过程,无论哪一道工序保证不了质量都将影响产品的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原燃材料的成分及生产情况经常变动。
因此必须经常地、系统地、科学地对各生产工序按照工艺要求一环扣一环地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合理地选择质量控制点,采用正确的质量控制方法,把质量控制工作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
一、原燃材料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原料的质量是制备成分合适而稳定的生料的基础条件1、石灰石的质量控制石灰石是使用最广泛的石灰质原料。
其主要成分为CaCO3,品位主要由CaO 含量确定。
用于水泥生产的石灰石CaO含量并非越高越好,还要看其酸性氧化物的含量,如SiO2、Al2O3、Fe2O3等是否满足配料要求。
有害成分如MgO、R2O、游离SiO2等也要控制。
2、粘土质原料的质量控制熟料的质量控制与管理:黄土和粘土使用最广泛。
其主要成分是SiO2、Al2O3和Fe2O3。
衡量粘土的质量主要看粘土的化学成分(硅酸率、铝氧率)、含砂量、含碱量、可塑性、需水性等工艺性质,生产方法不同,对粘土质量要求也不尽相同。
进厂后的料应分堆存放,先化验后使用。
存放时平铺直取,尽量均化。
进厂粘土质原料应按时取样,每批进行一次全分析。
3、校正原料的质量控制二、石膏的质量控制:用作水泥缓凝剂的石膏主要是石膏(CaSO4·2H2O)和硬石膏(CaSO4)。
按矿物组成有可分为三类产品:G类石膏:以CaSO4·2H2O的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其品位A类硬石膏:以CaSO4·2H2O+CaSO4的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其品位,且CaSO4/(CaSO4·2H2O+CaSO4)≥0.80M类混合石膏:以CaSO4·2H2O+CaSO4的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其品位,且CaSO4/(CaSO4·2H2O+CaSO4)≤0.80石膏进厂一批取样化验一次,基本分析检验项目有:附着水、结晶水、三氧化硫含量、三、生料的质量控制与管理1、生料制备过程中的质量要求生料制备过程是将原料按比例混合,经过一系列加工之后,制成具有一定细度,适当化学成分,均匀的生料,以满足煅烧的要求。
XXXX水泥有限公司原燃材料让步接收、拒收、紧急放行制度编号:BAJY-05-2018-21版本:2018-1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分发号:编写:质量管理部审核:批准:2018年9月20日修订2018年10月1日实施XXXX水泥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发布原燃材料紧急放行制度1.目的确保对公司紧急放行的原燃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出现。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进厂原燃材料和进厂熟料的使用管理。
3.紧急放行申请3.1紧急放行材料仅限于生产急需用的原燃材料和外购熟料。
紧急放行由生产部提出申请,申请单应填写材料名称、堆存位置、申请放行数量、申请放行的理由等内容。
得到生产部部长的签字认可后将申请单提交品质部质量值班室。
3.2质量管理部当班值班员接到申请后应在最短时间内将申请单其它要求内容补充完整后交质量管理部长审批。
4.紧急放行审批4.1紧急放行的审批权属质量管理部部长。
质量管理部部长不在公司时,由质量管理部副部长履行部长权限。
4.2该供方前三次供货合格且产品质量稳定,方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批准对该批次供货实施紧急放行,产品质量不稳定或第一次供货,不批准紧急放行。
4.2质量管理部部长签署同意意见后该紧急放行申请单生效,质量管理部质量值班员依紧急放行申请单下达物料书面使用通知。
不具备紧急放行条件的签署不同意意见并及时反馈到生产部。
5.记录5.1质量管理部长(副部长)签字后的紧急放行申请单由质量管理部存档,保存期限三年。
5.2材料批准紧急放行后,生产部依质量管理部书面使用通知使用。
5.3质量管理部应跟踪紧急放行材料的使用情况,确保具有可追溯性。
5.4紧急放行物料应和正常使用物料一样履行取样检验程序,并应尽快做出试验结果。
6.不合格处理6.1紧急放行材料检验结果判定为不合格,质量管理部应关注已紧急放行材料对下一道工序的影响,并和生产部沟通采取恰当措施降低对后序工序的不良影响。
6.2如果不合格紧急放行材料的使用的下道工序为水泥成品,该批次水泥要等相关物化指标和1天强度结果确认合格后方可出厂。
水泥质量检测控制要点探究摘要:水泥作为一种主要的建筑材料,其应用范围具有广泛性以及普遍性,加强水泥质量会对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进而可以保证建筑建设质量。
因此应加强水泥生产过程中水泥的质量控制,把好每道生产工序生产质量关,做好质量检测。
本文在此从生产和检测两个方面对水泥质量控制要点做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水泥;质量;原材料前言: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是混凝土和砂浆的重要组分。
在水泥生产、质量检测中,工作认真程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水泥的正常使用和工程的整体质量。
一、水泥质量控制概述水泥的生产一般要经过各种原料、燃料的破碎,配料、粉磨、煅烧、再粉磨以及包装等一系列的加工过程。
在水泥生产的整个工艺过程中,每道工序的工艺质量指标的实现情况都会对最终产品即出厂水泥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要求水泥企业在水泥生产中要十分重视对每道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把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工作贯穿于水泥生产工艺的全部过程中去。
根据水泥物理和化学指标的检测结果,可将水泥按品质分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两大类。
(1)合格品水泥除了碱含量、比表面积、细度外的规范要求其它指标都能符合GB175-2007标准要求时,可判定为合格品。
这类水泥可以按照设计的要求正常使用。
(2)不合格品水泥除了碱含量、比表面积、细度外的规范要求其它任一项指标不符合GB175-2007标准要求时,判定为不合格品。
不合格水泥在建筑工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降低标号使用。
如强度指标不合格可降低标号使用或用于工程的次要受力部位等。
二、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几个质量控制要点1、进厂材料质量控制主要的进厂材料包括硅铝铁质原料、石灰石以及燃料。
在进行水泥生产之前,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对硅铝铁质原料、石灰石以及燃料进行质量检测与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如果不到位会直接影响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另一个环节,即生料的质量,从而对整个水泥生产工艺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生产高标准的水泥的过程中,需要对水泥材料的质量进行高要求的质量控制,同时要保障水泥材料质量波动的范围较小,以及保证水泥材料的性能的稳定,尽量缩小不同批次水泥之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