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玉诉东莞市大岭山医院医疗事故赔偿纠纷案(陈 斯)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殷时勇、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审理法院】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11.19【案件字号】(2020)粤03民终14559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黄国辉吴志徐雪莹【审理法官】黄国辉吴志徐雪莹【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殷时勇;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当事人】殷时勇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当事人-个人】殷时勇【当事人-公司】南方科技大学医院【代理律师/律所】刘少捕广东天梭律师事务所;毛敏广东天梭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刘少捕广东天梭律师事务所毛敏广东天梭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刘少捕毛敏【代理律所】广东天梭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民终字【原告】殷时勇【被告】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本院观点】本案系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双方的二审争议焦点为科大医院承担赔偿责任的比例及殷时勇应得的赔偿金额问题。
【权责关键词】撤销合同过错鉴定意见反证证明力重新鉴定诉讼请求增加诉讼请求缺席判决维持原判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系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双方的二审争议焦点为科大医院承担赔偿责任的比例及殷时勇应得的赔偿金额问题。
关于科大医院承担赔偿责任的比例问题。
殷时勇对广东中一司法鉴定中心作出的[2019]临鉴字第3180号《司法鉴定意见书》并无异议,本院依法予以采纳。
根据上述鉴定意见,科大医院在对殷时勇的诊疗过程中,存在漏诊及未嘱咐殷时勇及时复诊的过错,其过错与殷时勇的不良治疗后果存在主要因果关系,责任参与度为61%-90%。
综合考虑科大医院实施的诊疗过错行为对殷时勇损害的原因力大小,并结合损害结果与殷时勇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医疗风险状况及个体差异等因素,一审法院认定科大医院应对殷时勇的损害后果承担80%的赔偿责任,符合事实和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维持。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医院”)于2010年2月1日收治了一名患有肺炎的患者李某。
入院后,医院对李某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诊断,确诊为重症肺炎。
经过一周的治疗,李某病情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于是,医院决定对李某进行手术治疗。
然而,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医生操作失误,导致李某肺部感染加重,病情恶化。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李某病情仍未得到控制,最终不幸去世。
李某的家属认为,医院的医疗行为存在过错,导致李某死亡。
于是,李某的家属将医院告上法庭,要求医院承担医疗损害赔偿责任。
二、案件审理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李某的家属提交了以下证据:1. 医院的病历记录,显示李某在手术过程中肺部感染加重;2. 医生的手术记录,显示手术过程中存在操作失误;3. 李某的死亡证明,证明李某因肺部感染死亡。
医院则辩称,手术过程中确实存在操作失误,但该失误并非导致李某死亡的直接原因。
李某的死亡是由于其本身病情严重,手术仅为辅助治疗手段。
法庭审理后认为,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存在操作失误,且该失误与李某的死亡存在因果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法院判决医院承担李某的医疗损害赔偿责任。
三、案例分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医疗法律纠纷案件,涉及医疗损害赔偿问题。
以下是对本案的分析:1. 医疗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医疗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1)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存在过错;(2)患者人身损害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错之间存在因果关系;(3)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错行为具有违法性。
本案中,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存在操作失误,属于医疗过错行为,符合构成要件之一。
2. 医疗过错行为的认定医疗过错行为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行为。
蒋某、陈某等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审理法院】湖南省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湖南省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11.16【案件字号】(2020)湘10民终2111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谢末钢廖军雷金梅【审理法官】谢末钢廖军雷金梅【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蒋某;陈某;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当事人】蒋某陈某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当事人-个人】蒋某陈某【当事人-公司】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代理律师/律所】许根湖南奋斗者律师事务所;谭震湖南奋斗者律师事务所;罗超湖南民协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许根湖南奋斗者律师事务所谭震湖南奋斗者律师事务所罗超湖南民协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许根谭震罗超【代理律所】湖南奋斗者律师事务所湖南民协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民终字【原告】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本院观点】本案系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二审争议焦点为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对陈秋忠的死亡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承担,责任比例如何划分。
【权责关键词】无效撤销法定代理过错法定代理人反证自认新证据证明责任(举证责任)诉讼请求不予受理缺席判决维持原判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本院对一审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系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二审争议焦点为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对陈秋忠的死亡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承担,责任比例如何划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患者依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主张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应当提交到该医疗机构就诊、受到损害的证据。
患者无法提交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诊疗行为与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证据,依法提出医疗损害鉴定申请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医疗机构主张不承担责任的,应当就侵权责任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等抗辩事由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第三人民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近年来,医院在全市范围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然而,在一次医疗事故中,该院却因医疗过错导致患者死亡,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本案例将以该医疗事故为切入点,分析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及相关问题。
二、案例简介患者李某,男,60岁,因患肺癌于2018年8月1日入住某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
入院后,医院诊断为肺癌晚期,给予化疗、放疗等治疗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恶化,于2018年8月15日出现呼吸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
患者家属认为,某市第三人民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患者死亡。
家属向医院提出索赔,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
患者家属随后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投诉,要求对医院进行调查。
经调查,卫生行政部门认定某市第三人民医院存在医疗过错,导致患者死亡。
三、案例分析(一)医疗过错认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医疗过错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行为。
在本案例中,某市第三人民医院存在以下医疗过错:1. 诊断错误:患者入院后,医院未能准确诊断其病情,导致治疗措施不当。
2. 治疗延误:在患者病情恶化后,医院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导致患者死亡。
3. 抢救不当:在抢救过程中,医院未能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导致患者死亡。
(二)医疗事故的责任认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本案例中,某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承担以下责任:1. 医疗事故责任: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医疗事故责任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同等责任。
在本案例中,某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承担完全责任。
2. 精神损害赔偿: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医疗过错造成患者死亡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谢光宏与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审理法院】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12.04【案件字号】(2020)粤03民终15195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许绿叶王伟徐雪莹【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谢光宏;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当事人】谢光宏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当事人-个人】谢光宏【当事人-公司】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代理律师/律所】欧湘富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刘涛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彭营国广东允升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欧湘富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刘涛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彭营国广东允升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欧湘富刘涛彭营国【代理律所】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广东允升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结果】二审维持原判【原告】谢光宏【被告】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本院观点】谢光宏在本案中明确其要求龙岗中心医院承担的是左脚的医疗损害赔偿责任,故本案的争议焦点为龙岗中心医院是否将谢光宏的左脚弄断。
【权责关键词】过错关联性证明责任(举证责任)诉讼请求维持原判法律援助【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更新时间】2021-11-13 22:25:34谢光宏与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0)粤03民终15195号当事人上诉人(原审原告):谢光宏。
委托诉讼代理人:欧湘富,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律师(深圳市法律援助处指派)。
委托诉讼代理人:刘涛,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深圳市法律援助处指派)。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住所地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龙岗大道某某。
法定代表人:张天峰,院长。
委托诉讼代理人:冉燕,该院工作人员。
委托诉讼代理人:彭营国,广东允升律师事务所律师。
审理经过上诉人谢光宏因与被上诉人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以下简称龙岗中心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一案,不服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2019)粤0307民初12596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刘某某;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审理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2.08.29【案件字号】(2022)京02民终7198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刘慧慧白松王军华【审理法官】刘慧慧白松王军华【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刘金香;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当事人】刘金香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当事人-个人】刘金香【当事人-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代理律师/律所】李研上海芮德渱齐律师事务所;朱飞翔万商天勤(上海)律师事务所;高超北京市华卫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李研上海芮德渱齐律师事务所朱飞翔万商天勤(上海)律师事务所高超北京市华卫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李研朱飞翔高超【代理律所】上海芮德渱齐律师事务所万商天勤(上海)律师事务所北京市华卫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刘金香;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本院观点】确定医疗机构是否应该对患者承担侵权责任,应以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有无过错、与患者的损害后果有无因果关系为前提。
【权责关键词】过错无过错鉴定意见反证证明力新证据重新鉴定质证诉讼请求维持原判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经查,刘金香之父刘宝俊(1942年1月18日出生)、之母裴淑芝(1956年3月2日出生),二人共育有子女二人,分别为刘金香、刘金柱。
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南刘庄村村民委员会出具《证明》,载明刘宝俊和裴淑芝均为残疾人,二人月收入共2000元,二人由刘金香、刘金柱共同赡养。
关于误工费,刘金香提交收入证明、银行流水、纳税证明予以佐证。
其中,北京四环科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证明》,载明刘金香2018年至2021年间的月收入情况,显示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的月收入应为7980元(其中,基本工资为4200元、绩效工资为3780元、奖金为0)。
《新形势下医疗法律难点指引》阅读随笔目录一、内容简述 (2)二、新形势下医疗法律环境的挑战 (3)1. 法律法规的更新与变化 (4)2. 新型医疗模式的法律规制 (5)3. 医疗纠纷的增多与处理 (7)三、医疗法律难点问题解析 (9)1. 医疗事故的定义与分类 (10)2. 医疗过错的认定与责任 (11)3. 医疗保险与医疗责任险的衔接 (13)4. 医疗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 (14)5. 医疗隐私权的保护与限制 (15)四、医疗法律实践中的策略与建议 (17)1. 加强医疗机构法治建设 (18)2. 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 (20)3. 完善医疗纠纷调解机制 (21)4. 加强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22)5. 优化医疗法律监管体系 (23)五、国际经验与借鉴 (25)1. 美国医疗法律体系概述 (26)2. 欧洲医疗法律发展概况 (27)3. 其他国家医疗法律实践分析 (28)4. 国际医疗法律合作与交流 (29)六、结语与展望 (31)一、内容简述《新形势下医疗法律难点指引》是一本针对当前医疗行业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解答的专业书籍。
本书作者结合国内外医疗法律的最新发展,对医疗法律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为医疗从业者提供了一份详实的法律指南。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医疗法律基础知识、医疗合同法律问题、医疗侵权责任法律问题、医疗保险法律问题以及医疗纠纷处理法律问题。
每个部分都从实际案例出发,详细阐述了医疗法律实践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医疗法律基础知识部分,作者首先对我国医疗法律体系进行了概述,包括医疗法律的基本原则、医疗法律的适用范围等内容。
作者对医疗合同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重点讲解了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的问题。
在医疗侵权责任法律问题部分,作者主要围绕医疗事故、医疗过失等侵权行为展开讨论,详细介绍了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赔偿计算方法以及诉讼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326例骨科医疗纠纷案例分析近年来,由于医疗技术的发展,新的医疗仪器和药物逐渐推出,治疗技术不断进步。
骨科学在医疗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骨科医疗纠纷日益增多,以至于给医疗护理和医学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了326例在2016-2019年期间提出的骨科医疗纠纷案例。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这些案例的诉讼时间。
在这326例案例中,有219例案件的诉讼时间在2017年,其中有105例案件的诉讼时间在2018年;还有73例案件的诉讼时间在2019年。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疗纠纷的数量也在上升。
图1:2016-2019年骨科医疗纠纷案件诉接下来,我们从案件主体上分析一下,326例案件中,约有54.9%的案件是由患者提起的,约有24.1%的案件是由医院提起的,约有21.0%的案件是由医生提起的;另外,还有少数案件由家庭成员或其他人提起。
从此可以看出,大多数骨科医疗纠纷是由患者提起的。
随后,我们从案件根源上分析一下,326例案件的根源可以分为:医患沟通失误、医院出具不实医学证明、医院医护人员在护理程序方面疏忽、患者未能按时接受医疗护理等4大类。
医患沟通失误是最常见的医疗纠纷根源,占比最高,达到52.3%;其他3大类案件的占比分别是20.9%、13.8%和13.0%。
最后,我们从案件的解决结果上分析一下,326例中,有168例案件是由双方达成和解解决的,占比为51.5%;有139例案件最终被裁定为有罪,而其他案件根本没有正式的裁定,最终没有判决结果。
综上所述,326例骨科医疗纠纷案例分析表明,以患者提起案件最多,医患沟通失误是最常见的医疗纠纷根源,最终案件较多被和解解决。
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中,医患双方的相互尊重和沟通有助于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而且,医院应重视员工的培训,合理安排和管理护理程序,确保护理质量。
另外,医院还应定期进行医学知识和技能培训,以确保医生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
第1篇一、案例背景2019年6月,某市人民医院接收了一位因车祸受伤的患者,患者被诊断为“左侧股骨骨折”。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对医院的治疗方案存在异议,认为医院在手术过程中未采取最佳治疗方案,导致其术后恢复情况不理想。
患者家属遂将医院告上法庭,要求医院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案情分析1. 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医院是否尽到了医疗义务,是否存在过错,以及医院应否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法律依据(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54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义务,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3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采取合理、必要的医疗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三、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医院在手术过程中,虽然按照患者病情制定了治疗方案,但未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术后恢复情况,存在一定过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54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3条的规定,医院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院判决医院赔偿患者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共计人民币10万元。
四、案例分析1.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医疗义务本案中,医院作为医疗机构,应当履行以下医疗义务:(1)及时、准确地诊断患者病情;(2)采取合理、必要的医疗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3)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充分沟通,取得患者的同意;(4)做好医疗记录,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2. 医疗纠纷的法律责任本案中,医院未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术后恢复情况,存在一定过错,违反了医疗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54条的规定,医院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为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医疗机构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疗服务质量;(2)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公正地处理医疗纠纷;(3)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4)提高医疗记录的准确性,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纠纷案件也日益增多。
医疗纠纷案件不仅涉及到患者权益的保障,还关系到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声誉。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医疗纠纷案件为例,对其进行分析。
二、案件基本情况原告:张某,男,35岁,某市居民。
被告:某市人民医院。
案情简介:张某因患有慢性胃炎,于2018年5月1日入住某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张某出现并发症,导致病情加重。
经鉴定,张某的伤残等级为八级。
张某认为,某市人民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其病情加重,遂将某市人民医院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共计20万元。
三、案件分析(一)案件争议焦点1. 某市人民医院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2. 某市人民医院的过错与张某的病情加重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3. 某市人民医院应承担多少赔偿责任?(二)法院审理过程1. 法院依法受理了本案,并依法组成合议庭。
2. 法院依法向某市人民医院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并通知其应诉。
3. 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并对证据进行质证。
4. 法院依法进行了庭审,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
(三)法院判决结果1. 某市人民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与张某的病情加重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 某市人民医院应承担张某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共计15万元的赔偿责任。
四、案件评析(一)某市人民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在本案中,某市人民医院在诊疗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诊疗规范,导致张某出现并发症,加重了其病情,存在过错。
(二)某市人民医院的过错与张某的病情加重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某市人民医院的诊疗过错与张某的病情加重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某市人民医院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疗纠纷案件的数量逐年攀升。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医疗纠纷案例为切入点,从法律角度分析医疗纠纷的责任认定与处理。
案例背景:患者李某,因急性阑尾炎入住某医院进行治疗。
入院后,医院为李某进行了手术,但术后李某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经抢救无效死亡。
患者家属认为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李某死亡,遂将医院告上法庭。
二、案例分析1. 医疗纠纷的性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医疗纠纷属于侵权责任纠纷。
侵权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财产、人身权益所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在本案中,患者李某因医疗行为受到损害,其家属要求医院承担侵权责任。
2. 医疗纠纷的责任认定(1)医院是否存在过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54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措施、用药等进行充分告知,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在本案中,医院为李某进行了手术,但未向李某及其家属充分告知手术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因此,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存在过错。
(2)医院是否存在医疗过失医疗过失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因违反医疗规范、操作规程、诊疗常规等,导致患者受到损害的行为。
在本案中,医院为李某进行的手术存在医疗过失,导致李某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最终死亡。
3. 医疗纠纷的处理(1)调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纠纷可以采取调解方式解决。
在本案中,患者家属可以向医院提出调解申请,由双方协商解决纠纷。
(2)诉讼若调解不成,患者家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理医疗纠纷案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医疗损害鉴定在医疗纠纷案件中,人民法院可以委托医疗损害鉴定机构对案件进行鉴定。
鉴定机构将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医疗过失、患者受到的损害程度等进行鉴定。
4. 医疗纠纷的法律责任(1)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医疗过失导致患者受到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李伟才、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审理法院】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7.27【案件字号】(2019)粤03民终27480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梁媛刘向军陈某某峰【审理法官】梁媛刘向军陈某某峰【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李伟才;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当事人】李伟才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当事人-个人】李伟才【当事人-公司】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代理律师/律所】夏学义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夏学义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夏学义【代理律所】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结果】二审维持原判二审改判【原告】李伟才【被告】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本院观点】本案系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权责关键词】过错无过错诉讼请求缺席判决维持原判发回重审撤销法律援助鉴定意见质证新证据【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系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关于李伟才申请补充鉴定的问题,李伟才系针对北大医院进行初次肿瘤摘除术时是否充分摘除肿瘤区域申请补充鉴定,其主要依据为2017年1月4日的病理报告显示牙齿及牙周有癌变细胞,但判断北大医院初次手术是否充分摘除癌变组织应以术后对手术摘除组织的切缘部分的化验结果作为依据,2016年12月27日的病理报告已载明切缘部分无癌变细胞,该事实清楚,无需再行鉴定。
2017年1月4日的病理报告与2016年12月27日的病理报告系同一日送检,属对同次手术摘除组织不同部分的病理化验,2017年1月4日的病理报告针对的并非切缘部分,对判断肿瘤区域是否摘除彻底不具有参考性。
故原审法院对李伟才的补充鉴定申请不予准许,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维持。
关于李伟才申请伤残等级鉴定的问题,因李伟才的自有疾病客观上需要对其身体组织进行切除因而其伤残的原因系其自有疾病,结合现有证据其未能证明北大医院存在医疗过错对其伤残结果的发生有因果关系,故原审法院对李伟才该鉴定申请不予准许,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维持。
第1篇一、案例背景本案涉及一起患者隐私权与医疗机构保密责任冲突的法律纠纷。
患者张某因患有抑郁症,在A市某综合医院就诊。
在就诊过程中,张某向医生透露了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包括家庭矛盾、工作压力等。
然而,张某在出院后,发现医院工作人员泄露了自己的隐私信息,导致其遭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歧视。
张某因此将医院诉至法院,要求医院承担侵权责任。
二、案情分析1. 患者隐私权的法律地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患者张某的隐私信息属于其个人隐私范畴,依法受到法律保护。
2. 医疗机构的保密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
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泄露患者隐私,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3. 医院泄露患者隐私的行为认定在本案中,医院工作人员泄露张某的隐私信息,包括其家庭矛盾、工作压力等,属于侵犯张某隐私权的行为。
医院泄露患者隐私的行为,不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也违背了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
4. 医院应承担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医院泄露患者隐私,给张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歧视,医院应承担侵权责任。
三、法院判决法院审理后认为,医院泄露患者隐私,侵犯了张某的隐私权,应承担侵权责任。
法院判决医院赔偿张某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5万元,并在判决生效后向张某公开赔礼道歉。
四、案例分析1. 患者隐私权的保护本案提醒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患者隐私权的保护。
在诊疗过程中,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2. 医疗机构的保密责任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加强保密意识,建立健全保密制度,确保患者隐私信息的安全。
第1篇一、案件背景本案例涉及一位患者(以下简称“原告”)因手术事故导致身体残疾,向医疗机构(以下简称“被告”)提起诉讼。
原告在手术过程中,因被告的过错导致手术部位感染,最终造成残疾。
原告认为被告在手术过程中存在医疗过错,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要求被告承担赔偿责任。
二、案件经过1. 诉讼请求原告请求被告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人民币XX万元。
2. 被告答辩被告承认在手术过程中存在过错,但认为原告的残疾与手术无关,且原告在手术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被告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三、案例分析1. 医疗过错认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医疗过错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行为。
本案中,被告在手术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原告手术部位感染,符合医疗过错的构成要件。
2. 知情同意被告提出原告在手术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但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知情同意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实施医疗行为前,向患者或者其代理人告知医疗行为的目的、方法、风险、并发症等,并取得患者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行为。
知情同意并不能免除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医疗过错责任。
3. 赔偿责任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医疗过错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被告在手术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原告残疾,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四、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在手术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原告残疾,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人民币XX万元。
五、结论本案涉及医疗过错、知情同意、赔偿责任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通过对本案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应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纠纷案件也呈上升趋势。
医疗纠纷不仅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还对社会稳定和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医疗纠纷法律案件为例,对其进行分析和剖析。
二、案件概述(一)案情简介2018年5月,李某因患急性阑尾炎入住某医院进行治疗。
入院后,医生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为其进行了手术治疗。
术后,李某出现严重并发症,经抢救无效,于术后第三天死亡。
李某的家属认为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李某死亡,遂将医院告上法庭。
(二)诉讼请求李某的家属要求医院承担以下责任:1. 支付李某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共计人民币50万元;2. 赔偿李某家属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10万元;3. 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三、案件分析(一)医院是否存在过错1. 医疗过错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
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同意。
本案中,医院在李某入院后,未向其家属充分说明手术风险和替代治疗方案,且未取得家属同意。
因此,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
2. 医疗过错与损害事实的因果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因医疗过错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李某因手术并发症死亡,其死亡与医院在诊疗过程中的过错存在因果关系。
(二)医院应承担的责任1. 赔偿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医疗过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李某死亡,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李某家属的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医院支付李某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共计人民币50万元。
2. 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医疗过错造成患者死亡的,还应当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
民事审判实务问答:医疗侵权章节1、医疗纠纷案件的分类和案由答:医疗侵权纠纷指医疗机构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有过错;造成患者损害;而引起的赔偿纠纷..医疗服务合同是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有明确的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因该合同引发的民事权利义务争议即为医疗服务合同纠纷..在患者因医疗机构的过错医疗行为而产生损害时;存在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的现象;法律赋予了当事人选择权..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根据该规定;医疗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可以选择按照侵权责任法等侵权法律法规要求对方当事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或选择按照合同法;要求对方当事人承担医疗服务合同的违约责任..因此;医疗纠纷案件可划分为医疗侵权纠纷案件和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两大类..医疗侵权纠纷案件;如果医疗行为和损害后果发生在2010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实施之前;按照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不能适用侵权责任法审理该案件;而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对于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侵权纠纷案件;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理..对于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医疗侵权纠纷案件;则适用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进行审理..这类医疗侵权纠纷案件的案由;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2000年版;即可分为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和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但最高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案由规定2008年版中;将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由并入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由之中..2010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实施;侵权责任法施行后发生的医疗行为引起的医疗侵权纠纷案件以及医疗行为发生在侵权责任法施行前;但损害后果发生在侵权责任法施行后的医疗侵权纠纷案件均适用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第七章将医疗侵权责任定义为医疗损害责任;故根据侵权责任法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2011年版;将医疗侵权纠纷案件的案由修订为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在该案由项下还包括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和医疗产品责任纠纷两个子案由..2、医疗侵权纠纷案件中的归责原则答:所谓归责原则指确定责任归属的一般规则;即据以确定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根据和标准..侵权责任法确定的归责原则主要包括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以行为人的过错作为责任的构成要件;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或过失才可能承担侵权责任..同时;它以行为人的过错程度作为责任范围、责任形式的依据..在举证责任上;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过错责任中有一种特殊形态;即过错推定责任..在责任的构成要件等方面;过错推定责任与过错责任基本相同;但在举证责任分配上;过错推定责任采取举证责任部分倒置规则;受害人只需就损害后果的发生承担举证责任;而行为人需就其行为没有过错或存在法律规定的其他免责事由才可免除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指无论行为人主观是否存在过错;只要其行为与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即应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需以法律规定为限..在适用侵权责任法审理的医疗侵权纠纷案件中;医疗机构承担侵权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由此可知;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有过错且与患者的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医疗机构才承担赔偿责任..至于医疗行为和损害后果均发生在侵权责任法施行之前的医疗侵权纠纷案件;根据2002年4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八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由此可知;这类案件适用过错推定归责原则;举证责任也发生部分倒置;如医疗机构不能证明其医疗行为无过错;则推定其有过错;如医疗机构不能证明其过错医疗行为与患者的损害后果无因果关系;则推定为有因果关系..3、医疗侵权纠纷案件举证责任的分配答:医疗侵权纠纷案件举证责任一般要围绕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根据相关法律进行分配..这类案件的争议焦点一般包括:1、患者与医疗机构之间是否存在医患关系;2、患者的损害后果;3、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4、医疗行为如果存在过错;与患者的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责任程度..对于适用侵权责任法的医疗侵权纠纷案件;上述争议焦点的举证责任均在患方..另外;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也是医疗侵权纠纷的一种类型..在这类案件中;医疗机构应当举证证明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包括对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并取得其书面同意的情况;医疗机构还应当就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已经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的情况承担举证责任..关于医疗产品责任纠纷的举证责任;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由于对医疗机构是否属于销售者以及血液是否属于产品争议极大;在侵权责任法颁布后;各界均认可本条规定是关于产品责任的特殊规定;即医疗产品损害责任;也就是说;立法者为了便于患者一方求偿;在立法中将医疗机构视为医疗产品销售者..同时;对于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损害的;亦比照医疗产品责任进行处理..既然医疗产品是产品责任的一种;医疗产品损害责任与侵权责任法第五章规定的产品责任就应该适用同样的归责原则;即无过错原则..也就是说;对于医疗产品责任纠纷;患者一方无需证明医疗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医疗机构是否有过错..由患方对产品缺陷、损害结果、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因输入的血液是否合格引发的损害责任纠纷案件;由患方对血液不合格、损害结果、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对于医疗行为和损害后果均发生在侵权责任法施行之前的医疗侵权纠纷案件;一般由患方承担存在医患关系及损害后果的举证责任;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当就其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4、当事人否认医患关系时如何确定医患关系是否成立答:当事人否认医患关系的;可以根据交费单、挂号单等诊疗凭证以及病历、出院证明等证据资料证明医患关系存在..如果患者提供不出上述资料;有其他证据能证明医疗行为存在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存在医患关系..5、损害后果如何确定答:损害后果一般根据当事人提交的诊断证明、医学检验单、报告单、影像学资料等病历资料确定..必要时;可通过司法鉴定予以确定..6、医疗产品侵权案件中的当事人如何确定答:医疗产品侵权是指因医疗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而引起的赔偿纠纷;又称医疗产品责任纠纷..我国2009年修正的产品质量法第二条对产品进行了明确定义;即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由此;医疗产品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医疗产品;如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等..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血液是否为产品;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血液不是产品;二是血液是产品;三是血液应视为“产品”..其中前两种观点的主要争议焦点在于输血用的血液从供血者身体抽取后的分装、贮存等工序是否构成加工和制作;是否可以视为有销售的环节..第三种观点认为相对于输血用的血液;一般指血液经过提取分离而形成的血液制品;如冻干血浆;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等属于产品..血液与血液制品的来源均是献血者体内自然流动的血液或血浆;只是输血用血液由血液提供者以较为简单的工艺流程加工而成;而血液制品由企业以较为复杂的工艺流程加工制作..所以;本书的观点是;血液不是产品;但因输入不合格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可以参照医疗产品的规定处理..医疗产品侵权案件中;若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一方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三条及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同时起诉产品生产者、产品销售者以及医疗机构要求赔偿..患者一方仅起诉部分责任主体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被诉责任主体的申请追加未被起诉的其他责任主体为案件的当事人..必要时;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职权追加当事人..参照医疗产品侵权责任的规定;因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一方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起诉血液提供机构及医疗机构要求赔偿..患者一方仅起诉血液提供机构或者仅起诉医疗机构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血液提供机构或医疗机构的申请追加未被起诉的另一方为案件的当事人..必要时;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职权追加当事人..7、医疗侵权案件中两个以上医疗机构为被告如何承担责任答:患者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先后进行治疗的;并认为这两个以上的医疗机构对其损害后果都有医疗过错及因果关系的;通常会在医疗侵权案件中;将这两个以上的医疗机构列为共同被告..一般情况下;这些医疗机构分别对患者实施了医疗行为;如果都有过错;且过错与患者的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应按照侵权责任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予以处理..这是“多因一果”的侵权行为;依据侵权责任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各医疗机构对于患者承担的应该是按份责任..司法实践中;绝大多数案件通过司法鉴定确定各医疗机构的责任比例;进而明确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如果能够确定其中的某个或某些医疗机构无医疗过错或无因果关系;则该医疗机构就不承担赔偿责任..当然;也有极少数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例如其中一家医院医务人员实施具体的医疗行为;但出具的手续和对外的名义是另一家医疗机构;这种情况下的两个医疗机构之间就有合作或者挂靠的关系;应当认定两个医疗机构相互之间承担连带责任..8、医疗机构作为诉讼主体的其他情况答:在我国;目前的医疗机构多为事业单位法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单位..这三类法人当然有诉讼主体资格;可以作为诉讼主体参加诉讼..但现实生活中;还有其他几种情况;比如:1、医疗机构若系有登记证书的法人分支机构;则可以作为诉讼主体;否则由其上级法人单位作为诉讼主体;2、医疗机构承包科室的;仍应以医疗机构作为诉讼主体;3、医疗机构邀请外院专家到本医疗机构进行会诊、手术等医疗行为;外请专家均以邀请医疗机构名义对外行医;或者外请医疗机构均认可外院专家系为该医疗机构行医;应以该邀请医疗机构为诉讼主体;而不应以外请专家和外院为共同诉讼主体;4、个体诊所;应以登记的业主为诉讼主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医疗机构主体资格的证明文件不是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而是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非企业法人登记证书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书是行医资质的证书;而非诉讼主体的证明材料..。
陈某某8、陈某某3、陈某某1等与刘某某、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一案民事二审判决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审理法院】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9.14【案件字号】(2020)粤06民终7851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梁绮云袁秋华莫志恒【审理法官】梁绮云袁秋华莫志恒【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陈文明;陈菊仁;陈春枝;陈金枝;陈爱枝;陈三元;陈永洪;刘中元;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当事人】陈文明陈菊仁陈春枝陈金枝陈爱枝陈三元陈永洪刘中元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当事人-个人】陈文明陈菊仁陈春枝陈金枝陈爱枝陈三元陈永洪刘中元【当事人-公司】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代理律师/律所】王正文广东商达(广州)律师事务所;李剑春广东商达(广州)律师事务所;郑伟佳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王正文广东商达(广州)律师事务所李剑春广东商达(广州)律师事务所郑伟佳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王正文李剑春郑伟佳【代理律所】广东商达(广州)律师事务所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结果】二审维持原判【原告】陈文明;陈菊仁;陈春枝;陈金枝;陈爱枝;陈三元;陈永洪【被告】刘中元;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本院观点】本案为侵权责任纠纷。
【权责关键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效社会公共利益代理过错无过错第三人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反证证明力关联性合法性证明责任(举证责任)高度盖然性诉讼请求变更诉讼请求维持原判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更新时间】2021-11-02 23:18:08陈某某7、陈某某3、陈某某1等与刘某某、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一案民事二审判决书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0)粤06民终7851号当事人上诉人(原审原告):陈文明。
上诉人(原审原告):陈菊仁。
刘小玉诉东莞市大岭山医院医疗事故赔偿纠纷案
陈斯
上传时间:2004-4-28
案情
上诉人(一审原告):刘小玉。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东莞市大岭山医院。
1998年2月1日,刘小玉到大岭山医院妇产科门诊检查,诊断为“早孕42天”。
刘小玉要求给予终止妊娠,妇产科门诊医士叶衬开开具药物进行药物流产处理,服药后十多天反复有阴道流血,叶衬开认为“药流不全”,遂于2月18日对刘小玉施以“清宫术”。
手术后第16天,被上诉人再次为上诉人行“清宫术”。
1998年4月3日,被上诉人将上诉人转入东莞市人民医院治疗。
4月18日,上诉人出院,继续门诊综合治疗。
在此期间,所有的医疗费10113.1元皆由被上诉人支付。
自1998年3月16日至同年4月29日,被上诉人共支付上诉人生活费13600元。
被上诉人亦对主要责任人叶衬开作了处理。
1999年2月21日,东莞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对此次事故作出《关于刘小玉清宫术致子宫穿孔医疗纠纷技术鉴定结论书》,认定本次事故属三级乙等技术事故,主要责任人是大岭山医院妇产科医生叶衬开。
但未对上诉人的身体损伤程度作出鉴定。
刘小玉自行到广州南方医院进行了检查,结果为两侧输卵管梗塞,但大岭山医院对此结果不予认可。
因当事人双方就损害赔偿事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故上诉人于1999年6月16日诉至原审法院要求解决。
1999年7月26日,上诉人请求原审法院委托法定鉴定机构重新鉴定。
该院经与多家医疗机构联系拟对上诉人的损害程度进行鉴定,但均遭拒绝。
最后于2000年5月30日委托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医对原告的伤残情况作鉴定。
同年8月8日,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刘小玉伤残等级鉴定书》,认定刘小玉的损伤为十级伤残。
二审期间,法院根据上诉人的申请,前往南方医院调取刘小玉在该院检查的档案,但南方医院以档案遗失,无法找寻为由未予提供。
审判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本案属民事赔偿纠纷范畴,其对该案有当然的管辖权。
由于被告的技术问题,造成原告生殖器官受损,被告对此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从公平合理和全面赔偿的原则及司法实务来看,本案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本案中的医疗事故致原告十级伤残已由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鉴定。
故被告对原告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应参照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处理。
据此判决:一、由被告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支付给原告刘小玉18785.76元,扣除被告已支付给原告的生活费13600元,被告实应给付原告5185.76元。
二、驳回原告刘小玉的其他诉讼请求。
刘小玉上诉认为:一、一审判决对《南方医院疾病诊断证明书》只字不提,有失偏颇。
二、一审判决认为本案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悖事实和法律。
三、一审判决认为本案不应适用《国家赔偿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相矛盾。
四、一审判决认定被上诉人给予上诉人的赔偿金额明显偏低。
请求:1、撤销原判;2、判令被上诉人依一审原告诉请
赔偿上诉人因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失。
东莞市大岭山医院答辩称,原审认定事实清楚,处理正确,请求维持原判。
东莞市中级法院认为,本案由于被上诉人东莞市大岭山医院医生的过错造成上诉人刘小玉的生殖器官受损,侵害了上诉人的身体健康权,因此,被上诉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而上诉人的上诉请求只有精神损害赔偿一项有理,可以支持,其他则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应予驳回。
判决如下:一、维持东莞市人民法院(1999)东民初字第1380号民事判决第一项及诉讼费的判项;二、撤销东莞市人民法院(1999)东民初字第1380号民事判决第二项;
三、东莞市大岭山医院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2万元给刘小玉;四、驳回上诉人刘小玉的其他上诉请求。
评析:
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上诉人刘小玉所受损害的程度以及赔偿的标准问题。
关于上诉人受损害的程度问题,经二审法院调查,南方医院无法向法院提交有关刘小玉的原始诊断资料。
因此,对南方医院的诊断结果只能视为一种证据加以参考,不能作为判决的最终依据。
况且,南方医院的诊断结果只能说明刘小玉检查当时的情况,不能说明现在的身体状况。
至于上诉人提出南方医院与东华医院在医疗设施和医疗水平的差距问题,由于这只是当事人主观的推测,并无客观依据,不能成为判定鉴定结果是否真实的依据。
同时,亦不能由此推断东华医院所作的诊断是错误的。
东华医院作为正规医院,具备检查刘小玉损害程度的能力,东莞中院法医亦具有对刘小玉的伤残程度作鉴定的资格,其所作出的鉴定书从证据效力上看,并不存在瑕疵,因此,原审法院对其鉴定结果予以认定是正确的。
关于赔偿标准问题,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伤残等级,二是法律适用。
对于伤残等级,二审法院法医已经作出鉴定,故赔偿标准确定为十级是正确的。
至于法律适用问题,上诉人提出应适用《国家赔偿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而从本案的主体来看,并无国家机关,显然不存在适用《国家赔偿法》的问题。
同时,由于我国医院目前仍然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其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不属完全的交易关系,因此,尽管医院也具有盈利性的特点,但在性质上不能将其划归纯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规定的经营者范畴。
故对医疗事故的处理不宜套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确认的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进行处理,本案也不宜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原审根据《民法通则》确定的赔偿原则和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理是可以的,但原审对刘小玉主张的精神损失害赔偿既不认定也不作说明,而从本案的情况看,由于被上诉人医生的过失不仅给刘小玉带来肉体上的痛苦,同时还给她造成明显的精神痛苦,被上诉人应支付适当的精神损害慰抚金。
至于数额,虽然上诉人在一审时曾经提出70540.90元的精神损害赔偿金计算依据,但其实际主张的精神损害赔偿金数额为2万元,该数额并无超出合理范围,故该请求可以支持,原审不作认定是错误的,应予纠正。
二审法院改判增加2万元精神损害赔偿是正确的。
东莞法官200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