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气候类型判断专题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766.00 KB
- 文档页数:12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判断南北半球→判断热量带→判断雨型。
(1)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0℃(或15℃-有分亚热带沙漠划分时)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①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②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到副低或源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③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移动影响形成。
主要分布在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④热带草原气候:受到赤道扰动和信风交错掌控。
赤道扰动安远来时,就是湿季,信风安远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收割,旱季播种。
重点区别: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①前者年雨量1500-2000mm而后者750-100mm;②前者的雨季是突变的,而后者的雨季是渐变的;③前者月降水量超过3个月,而后者的月降水量不超过3个月。
(2)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10℃,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①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存有原产,在南北纬30o―40o大陆的西岸,受到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拎交错掌控,冬季保守多雨,夏季寒冷潮湿。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o--35o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
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偏南风--高温多雨。
重点区别:亚热带季风气候就是雨冷同期而地中海气候雨冷不同期。
(3)温带与亚寒带、寒带气候类型: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梅在0℃以下。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10℃之间,分布在南北纬40o--60o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②温带季风气候:原产在北纬35o--55o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构成。
冬季受到冬季风影响,炎热潮湿;夏季受到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_气候类型的判读锋面示意图☝(1)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冷气团一侧倾斜,其上侧一定是暖气团。
(2)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相差很大。
(3)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
(4)按照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气旋、反气旋图锋面气旋总结规律不迷路不管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左边是冷锋,右边是暖锋。
不管冷锋还是暖锋,冷气团- -侧降水,暖气团一侧晴朗。
北半球北侧是冷气团,南半球南侧是冷气团。
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气压带、风带温度和湿度的特点☝七月气压带分布图☝一月气压带分布图☝7月季风环流1月季风环流☝世界年降水量图世界气候类型图☝气候类型的判读专题训练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
读图完成1~2题。
1.甲~丁气候类型中,季节气候特征的成因,相同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乙、丙D.甲、丁2.图示各气候中,只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 )A.甲B.乙C.丙D.丁读“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3~4题。
3.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属于(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4.甲、乙两地气温数值大小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和洋流B.风带和洋流 C.纬度和风带D.地形和纬度吊脚楼(见下图)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之一,一般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是当地重要的特色旅游景观之一。
据此完成5~6题。
5.吊脚楼架空建造的主要原因是( )A.防寒保湿B.通风防潮 C.遮风挡雨D.登高望远6.以下气候类型图像反映吊脚楼所在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甲地气候类型为(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8.下列关于乙、丙两地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河流流量1月大于7月 B.丙地地势平坦开阔C.乙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坚硬 D.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下图为“某地降水量和气温年变化示意图”。
高三专题复习--《气候类型》复习目标: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及成因,并能区分各种气候类型。
复习重点难点:怎样区分种气候类型复习流程:一、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洋流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见下表)温度带名称形成原因气候特点分布规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南北纬10°之间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季风气候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多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等方面的归纳与综合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共四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北美洲(11种),其次是亚洲(10种)5、除了南极洲外,在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和高山气候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控制)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9、各大洲中分布面积较大的气候类型及缺少的气候类型:(见下表)七大洲面积较大的气候类型缺少的气候类型亚洲三种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冰原气候非洲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三种季风气候亚寒带、寒带所有气候类型温带所有气候类型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的所有气候类型三种季风气候冰原气候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大洋洲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南极洲冰原气候除冰原气候外的所有气候类型四、判断气候类型的几种方法1、模式法又叫分布规律法。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检测气候类型的判读一、选择题植物对气候的反响最为敏感,孢粉(孢粉是孢子和花粉的简称)因其体积小、质量轻、产量大、易保管等特点,成为了解古气候的重要媒介。
如图为距今240万年以来华北地域某地地层四类植物孢粉带图谱。
据此完成1~3题。
1.在孢粉带Ⅰ中发现少量松属类花粉,那么孢粉带Ⅰ时期该地域主要的植被类型是()A.常绿阔叶林—硬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草原D.落叶阔叶林2.图中可以反映该地域气候冰冷干旱的是()A.孢粉带ⅠB.孢粉带ⅡC.孢粉带ⅢD.孢粉带Ⅳ3.在孢粉带Ⅲb中发现了少量的现仅存于高海拔山地的云杉(乔木)花粉,说明孢粉带Ⅲb时期该地域气候()A.暖和干旱B.暖和湿润C.冰冷干旱D.冰冷湿润解析:1.C 2.B 3.D第1题,读图可知,孢粉带Ⅰ时期该地域以草本植物和乔木植物花粉为主,其含量区分超越50%和40%,同时,该孢粉带中还有少量的松属类花粉,而松属于针叶林植被,故说明此时期该地域植被多为针阔混交林和草类植物,主要的植被类型是针阔混交林—草原。
第2题,乔木多为生长在暖和湿润气候下的草本植物,灌木多为半旱生植物,草本为旱生植物,蕨类多属湿生或水生植物。
读图可知,距今240万年以来该地域在孢粉带Ⅱ中草本植物孢粉含量比其他孢粉带高,蕨类植物孢粉含量较其他孢粉带偏低,说明该孢粉带所在的时期气候冰冷干旱,地表以耐旱的草本植物为主。
第3题,云杉是湿冷气候环境下的典型乔木植被类型,如今仅散布于高海拔的山地林带(指示气温低而湿度大的环境)。
读图可知,孢粉带Ⅲb地层中的乔木类、灌木类花粉含量都偏高,蕨类花粉含量也相对增多,说明此时期大气湿度较大,适宜于乔灌木、蕨类的生长;同时,该地层中发现少量的云杉花粉,进一步说明孢粉带Ⅲb堆积地层时期气候冰冷湿润。
(2021·上海高考)气候异常是当古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效果,它严重要挟与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活。
据此回答4~5题。
《高考地理知识点:气候类型》高中地理学习中,气候类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不仅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掌握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对于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气候类型的分类气候类型主要分为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五大类。
1. 热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在2000 毫米以上。
-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中部、南美洲巴西高原等地。
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年降水量在 750 毫米至 1000 毫米之间。
-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中西部等地。
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年降水量不足 200 毫米。
-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如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等地。
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年降水量在 1500 毫米至 2000 毫米之间。
2. 亚热带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日本南部和美国东南部等地。
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降水量在 800 毫米至 1500 毫米之间。
-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智利中部等地。
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年降水量在 300 毫米至 1000 毫米之间。
3. 温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日本北部和朝鲜半岛等地。
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在 500 毫米至 1000 毫米之间。
-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如欧洲西部、北美洲西北部等地。
气候特点是终年温和湿润,年降水量在700 毫米至 1000 毫米之间。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知识点整理一、气候类型的分类1、热带气候11 热带雨林气候12 热带草原气候13 热带季风气候14 热带沙漠气候2、亚热带气候21 亚热带季风气候22 地中海气候3、温带气候31 温带季风气候32 温带海洋性气候33 温带大陆性气候4、寒带气候41 苔原气候42 冰原气候二、气候类型的分布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包括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在非洲分布最为广泛。
3、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4、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亚洲的阿拉伯半岛等。
5、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的大陆东岸,如中国的南方地区。
6、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
7、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如中国的北方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
8、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40°—60°的大陆西岸,在欧洲西部最为典型。
9、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部。
10、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
11、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等地。
三、气候类型的成因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2、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3、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4、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
5、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6、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7、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8、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9、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10、苔原气候: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东风带控制。
高三地理主干知识复习资料《气候》一、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1.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1)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变化约14时日出前后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海洋8月北半球陆地1月,海洋2月南半球陆地1月,海洋2月南半球陆地7月,海洋8月(2)影响气温日较差的主要因素:①纬度:低纬大于高纬②地形:高原大于平原凸地小于凹地③天气状况:晴天大于阴天④海陆因素:内陆大于沿海⑤植被:沙地大于林草地(3)影响气温年较差的主要因素:全年高温终年寒冷气温的总体特征终年温和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小年平均气温的高低;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月份(4)气温特点的描述方法2.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等温线图等温线示意图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因素及等温线特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气温大致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呈东西走向。
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同一纬度,夏季大陆比海洋热,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冬季大陆比海洋冷,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一陆南,七陆北”受地形影响,等温线出现弯曲或局部闭合。
等温线穿过山脉时,向低纬方向凸出;等温线走向与山脉或等高线平行。
同一纬度,暖流沿岸气温较高,寒流沿岸偏低暖流: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寒流: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凸出;“洋流向凸”气温分布特点描述方法气温空间变化趋势温差大小(等温线越密,单温距离的温差越大)高温中心(低温中心)分布港口 a b cd 80°W50°N110°W 太 平洋 大西洋二、降水分析1.降水的形成的条件:充足的水汽;气流上升运动(冷却凝结);凝结核较多;2.降水的类型 类型 成因 降水特点 典型分布地区 对流雨 空气强烈受热上升水汽冷却凝结。
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电。
赤道地区我国夏季午后地形雨 暖湿空气遇到地形阻挡,沿迎风坡爬升,水汽冷却凝结。
迎风坡多,背风坡少 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锋面雨 冷暖气流相遇,暖湿空气在抬升过程中,水汽冷却凝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2.3气候类型及判读教案(含解析)一、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征:全球气候模式分布图全球气候实际分布图二、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1)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或是内陆)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2)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
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3)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形”定位(半球):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以“温”定带(温度带):热带:终年皆高温:> 15℃;亚热带:冷季最低温:0℃ < T < 15℃寒带:冷季最低温:< 0 ℃以“水”定型(气候类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冰原、苔原气候(年少雨)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三、气候的描述技巧描述气候特征抓住核心三点: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降水以及光照三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思考方向满分术语气温①气温的高低;②气温的年或日较差终年高温;终年严寒;夏季高温;全年温和;气温年较差大(小);最热月或最冷月气温降水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的季节分配;③降水的年际变化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年际变化小(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雨热同期;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之分(干季、湿季之分);降水丰沛;全年少雨光照①光照的强弱;②年日照时数的多少日照时数长(短),日照强烈(较弱);光照充足(不足)①气温特征:主要分析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大于15°C可以认为大陆性较强,气温季节变化大;小于10°C表明海洋性显著,气温季节变化小。
高中地理小专题—气候二、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1、以温定带:①寒带:最热月<10℃②温带:最冷月<0℃③亚热带:最冷月0~15℃④热带:最冷月>15℃2、以水定型:①年雨: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夏雨: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③冬雨:地中海气候④少雨: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三、主要气候特征1、热带雨林气候①分布:0°~南北纬10°②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③特征:全年高温多雨④年降水量:>2000mm2、热带草原气候①分布: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大陆西岸及内部②成因:夏季受赤道低压影响,冬季受东北信风影响③特征:全年炎热,有明显干湿季④年降水量:750~1000mm3、热带沙漠气候①分布: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大陆西岸及内部②成因:夏季受东北信风影响,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③特征:全年炎热,干燥少雨④年降水量:<125mm4、热带季风气候①分布:北纬10°~25°大陆东岸②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以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③特征:全年炎热,有明显雨旱季④年降水量:1500~2000mm5、亚热带季风气候①分布: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②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③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④年降水量:800~1600mm6、地中海气候①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②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③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④年降水量:300~1000mm7、温带大陆性气候①分布:30°~60°大陆内部②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③特征:冬冷夏热,降水少④年降水量:<500mm8、温带季风气候①分布:北纬35°~55°大陆东岸②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③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④年降水量:500~600mm9、温带海洋性气候①分布: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②成因: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③特征:全年降水均匀,冬暖夏凉④年降水量:750~1000mm注:寒带的两种气候一般很少涉及,因此没有整理,大家见谅咯~四、气候的特殊分布1、热带雨林气候的特殊分布分布: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马达加斯加东岸成因:暖流影响地形抬升2、气候呈条带状分布分布:美洲成因:地形影响(山脉纵列分布)洋流影响3、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美国东南部成因:强大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
判断气候专题复习一、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以北半球为例)二、各种气候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1.纬度位置: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2.气压带、风带单一控制: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4.季风: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5.海陆位置: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6.地形:高山、高原气候。
三、判断世界气候类型1.根据气温和降水判断(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
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是在南半球还是在北半球。
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
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2)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指北半球),确定热量带。
(3)根据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雨季)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
判断指标如下:少雨型:全年少雨或无雨。
年雨型:全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均匀,没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夏雨型:夏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较少。
冬雨型:冬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季降水较少。
2.根据地理位置、景观等判断如在南北纬300-400之间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在南北纬400--500之间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四、气候类型的非地带性分布1.四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丰富了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
2.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这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3.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这里雨水稀少,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