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语法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12.11 MB
- 文档页数:41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点,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 语法知识点的讲解与练习。
2. 学生对语法知识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语法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互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通过游戏或话题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 讲解语法知识点,如: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等。
2. 结合例句,让学生理解语法知识点的用法。
3. 分析语法知识点的难点,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三、课堂练习1. 布置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语法知识点的掌握。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学习语法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点评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语法知识点的要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通过游戏或话题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2.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三、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学习语法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点评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拓展延伸1. 教师给出一些与语法知识点相关的拓展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拓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语法知识点的要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语法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何。
2. 课堂互动是否充分,学生的参与度如何。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
英语语法教案模板5篇英语语法教案模板5篇语法,作为英语学习的重点和基本功,也必然成为备考英语的重中之重。
那么英语语法教案模板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英语语法教案模板,希望大家喜欢!英语语法教案模板篇1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西方绘画艺术的历史和中西方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
听说读写都是围绕这个而展开的。
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中国的绘画艺术的历史和风格及其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而展开的。
通过做听力训练和热身,让他们对艺术和绘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从而为接下来西方艺术的学习垫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aims of knowledge(知识目标)1) to know the information about art2) to know some relev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2.aims of abilities(能力目标)1) to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ability by guessing the content and setting down the key words2) 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brief short history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3.affective aims(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to arouse the patriotic spirit of the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ir team spirit by doing the group work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虽然这是选修七第一单元的第一个课时,学生在语言理解上会有一定障碍。
我们班学生男生为大多数,普遍听力较薄弱,也比较缺乏兴趣。
但是高二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高中英语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而且在听听力之前教师会让学生做热身,先熟悉目标词汇,使听力难度降低。
高中英语语法考点归纳教案——冠词和数词一、教学目标1. 掌握冠词的用法,包括不定冠词a/an和定冠词the的用法。
2. 掌握数词的用法,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的构成、用法及表示范围的表达方式。
3. 能够正确运用冠词和数词进行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
4. 提高学生对英语语法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冠词的用法:不定冠词a/an和定冠词the的用法及其区别。
2. 数词的用法:基数词和序数词的构成、用法及表示范围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冠词和数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冠词和数词的用法,举例说明。
3.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巩固环节: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冠词和数词的重要性和用法。
四、课后作业1. 归纳冠词和数词的用法,写在日记本上。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日记本,检查他们对冠词和数词用法的归纳。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学生进行测试,了解他们对冠词和数词的掌握情况。
3.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冠词和数词。
2. 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使用冠词和数词。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冠词和数词的用法讲解、例句、练习题等。
2. 实物教具:如图片、卡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3. 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等,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冠词和数词。
2. 讲解冠词和数词的用法:分别讲解不定冠词a/an和定冠词the的用法,以及基数词和序数词的构成、用法。
高中英语语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动词的时态和语态;(2)理解情态动词的用法;(3)学会使用被动语态;(4)掌握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的用法;(5)了解虚拟语气的运用。
2. 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运用动词的时态和语态;(2)能够熟练使用情态动词;(3)能够正确运用被动语态;(4)能够正确运用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5)能够正确运用虚拟语气。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动词的时态和语态;(2)情态动词的用法;(3)被动语态的运用;(4)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的用法;(5)虚拟语气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动词的语态变换;(2)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的引导词;(3)虚拟语气的特殊情境。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语法知识。
2.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探讨语法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英语教材;2. 课件:动词时态、语态、情态动词、被动语态、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虚拟语气的课件;3. 练习题:相关语法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英语小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新课:(1)动词的时态和语态:讲解各种时态和语态的用法,并通过例句进行解释;(2)情态动词:介绍情态动词的用法,如can、may、must等;(3)被动语态:讲解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4)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介绍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的引导词及用法;(5)虚拟语气:讲解虚拟语气的特殊情境及用法。
3.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语法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语法运用情况。
高中英语语法课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并理解时态的概念及其用法。
2. 教会学生正确使用不同的时态表达过去、现在和将来。
3. 强化学生识别和使用各种时态的能力,并能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
教学内容:- 简单时(Simle Tenses)- 现在时(resent Simle Tense)- 过去时(ast Simle Tense)- 将来时(Future Simle Tense)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直接讲解帮助学生形成对时态的基本认识。
-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讨论,通过实例加深理解。
- 练习法: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巩固知识点。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小故事,带出不同时态的使用场景。
2. 讲解概念:详细解释不同时态的定义、结构和用法。
3. 情景演练:设置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时态描述事件。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使用所学时态进行表述。
5. 个人练习: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回顾:课堂结束前,总结时态的关键点并进行答疑。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写一篇短文,应用所学时态。
评估方式:-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
- 检查学生的个人练习和家庭作业。
- 通过小测验来测试学生对时态掌握的程度。
教学反思:每节课结束后,教师需要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点,以及如何在下一节课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上述教案范本,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高效的英语语法课应当包含清晰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和评估方式。
同时,教师的教学反思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有助于教师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实施教案时,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真实或贴近真实的语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语法知识。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高中英语语法教案(全套)及配套练习教案章节:一、动词时态教学目标:1. 理解动词时态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的用法。
3. 能够正确运用动词时态进行句子构建和交流。
教学内容:1. 动词时态的概念和分类。
2. 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如:I like apples.3. 一般过去时的用法,如:I visited the museum yesterday.4. 一般将来时的用法,如:I will travel to Japan next year.5. 现在进行时的用法,如:I am reading a book now.6. 过去进行时的用法,如:She was watching TV yesterday evening.7. 现在完成时的用法,如: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8. 过去完成时的用法,如:She had already eaten breakfast before I arrived. 教学活动:1. 引入动词时态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动词时态的重要性。
2. 通过例句和练习,讲解和巩固各个动词时态的用法。
3. 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练习使用动词时态进行句子构建和交流。
配套练习:1. 选择题:判断下列句子中动词时态的使用是否正确。
2. 填空题: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动词时态填空。
3. 翻译题: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英文,注意使用正确的动词时态。
教案章节:二、名词和冠词教学目标:1. 理解名词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用法。
3. 掌握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用法。
4. 能够正确运用名词和冠词进行句子构建和交流。
教学内容:1. 名词的概念和分类。
2. 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用法,如:apple (可数名词)和water (不可数名词)。
3. 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用法,如:The cat (定冠词)和a cat (不定冠词)。
高中英语语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动词时态的用法。
学会使用被动语态。
了解情态动词的用法。
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运用动词时态、被动语态和情态动词进行交际。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动词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将来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将来完成时。
2. 被动语态:构成、用法和注意事项。
3. 情态动词:can、may、must、should、will、would、ought to的用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词时态的用法、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情态动词的用法。
2. 教学难点:动词时态的转换、被动语态的运用、情态动词的辨析。
四、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法知识。
2. 交际式教学法: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法知识。
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动词时态、被动语态和情态动词的用法,示例说明。
3. 练习: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任务: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6. 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优秀,帮助进步。
8.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课后辅导。
9. 教学评价:定期进行语法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10. 教学反思: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英语教材。
2. 辅助材料:动词时态、被动语态和情态动词的练习题、情景模拟剧本、多媒体课件。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任务完成情况和合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现在完成时的基本结构、用法和意义。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模仿和练习,正确、流畅地运用现在完成时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1. 现在完成时的基本结构:主语 + have/has + 过去分词2. 现在完成时的用法: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
3. 现在完成时的意义:强调动作的过去性、持续性和对现在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的区别。
2. 现在完成时在句子中的使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引导学生关注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的影响。
2. 提问:你能想到哪些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二)新课讲解1. 介绍现在完成时的基本结构:主语 + have/has + 过去分词。
2. 通过例句,展示现在完成时的用法: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
3. 通过对比,讲解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的区别。
4.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现在完成时的意义。
(三)课堂活动1. 演示:教师展示现在完成时的例句,学生跟读并模仿。
2.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口语练习,运用现在完成时进行对话。
3. 书面表达:学生完成一篇关于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的短文。
(四)课堂小结1. 回顾现在完成时的基本结构、用法和意义。
2. 强调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的区别。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现在完成时进行表达。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现在完成时的知识。
2. 针对课后练习题,进行自我检测。
3.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篇关于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现在完成时的掌握程度。
教案说明:1. 本教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高中语法课教案【篇一:高中英语语法课教学设计】篇一:高中英语语法课教学活动的设计高中英语语法课教学活动的设计密云县第二中学季李红【摘要】本文结合三个课例,探讨了高中英语语法课教学活动设计可遵循的原则,以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展思维能力,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主题词】语法教学活动设计主体地位笔者以课例研究的方式对语法教学进行了大量实践,认为语法课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原则。
一、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目标一致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与教学目标一致,为教学目标达成服务,因此每个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
以北师大版第五模块第13单元语法项目---情态动词表推测,语言鲜活。
为了实现教学的第一个目标,笔者对教材设计的教学练习做了如下调推测的句子,没有足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事实上,要学生关注目标语法结构前,教师应对语料进行必要的阅读理解处理,这有利于解决教学难点。
此外,文中有18个含情态动词的句子;其中4个不是情态动词表推测的句子。
若学生能将他们成功挑出,说明他们不但回顾了旧知识,理解了must, may, may not, might, can’t, could 表推测时,在上下文中表达的语气,而且更将注意力关注于目标语法。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use the proper forms of modal verbs to express guesses about what happened and what is happening now. 为了在教学中突破难点,笔者将测的深层含义,同时又关注、归纳出了语法规则。
在归纳法语法教学模式中,学生首先接触的是包含语法规则的真实上下文情景,然后根据上下文的信息归纳出使用规则。
这种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通过分析归纳总结语言使用规律课深化学生对用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教师必须提供充足的,以语境为依托的语料,教学活动的形式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的观察、体验、探究、合作等主动学习行为才得以开展。
高中英语语法考点归纳教案——冠词和数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冠词的用法,包括不定冠词a/an和定冠词the的用法。
2. 让学生掌握数词的用法,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的构成、用法及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运用冠词和数词进行口语交流和书写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冠词的用法:不定冠词a/an和定冠词the的用法。
2. 数词的用法:基数词和序数词的构成、用法及表达方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冠词和数词的用法。
2. 教学难点:不定冠词和定冠词的用法,以及数词在不同情境下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冠词和数词。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材料。
3. 组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冠词和数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讲解不定冠词a/an和定冠词the的用法,以及基数词和序数词的构成、用法及表达方式。
3. 练习:设计不同情境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流和书写。
4. 拓展:介绍冠词和数词在不同语境下的特殊用法,如固定搭配、习惯表达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果。
2. 评价内容包括:冠词和数词的用法、口语交流和书写能力。
3. 评价方法:课堂观察、练习完成情况、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英语课本及相关辅导资料。
2.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音频等。
3. 实物:日常用品、图片等。
4. 练习题:各类练习题及答案。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
2. 教学内容:冠词和数词的用法。
3. 教学过程:引入、讲解、练习、拓展、总结、作业布置。
高中英语语法课教案全英文篇一:高中英语语法课的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7 Unit4语法教学设计The Revision of Attributive Clauses ( I )高州市第一中学梁智群一、教材依据人教版高二教材选修7第四单元Revising useful structures部分的内容为the revision of the restributive attributive clauses。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总目标的具体描述,结合高二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制定相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复习、理解、巩固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结构及其用法;2、在真实的语境和任务完成中复习、理解、巩固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结构及其用法;3、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
根据不同的语法内容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在语言运用中去学习、掌握语言形式和语言规则,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练,在做中巩固。
2、利用真实的环境或设计模拟的情境进行语法教学,使语法教学更趋形象化、直观化、真实化和趣味化。
情景活动中的学习降低了语法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
3、把某些语法教学转化为交际活动,具体设计有:(1)英文歌式通过画出英文歌中的restributive attributive clauses,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游戏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接龙”游戏及猜谜游戏。
在这样的操练活动中,学生既锻炼了思维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又加深了对所学语法现象的理解,同时使语法教学既轻松又有效。
(3)讨论式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与同桌或小组同学相互讨论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信息的使用和接受能力。
高三英语语法的教案范文集锦教案一:动词时态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等基本时态。
2.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时态进行句型转换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各种时态的构成和用法。
2.难点:时态之间的转换和混合使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态的例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提问:你们能说出这些句子分别使用了哪种时态吗?2.讲解与演示逐一讲解每种时态的构成、用法和特点。
通过例句演示时态之间的转换。
3.练习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巩固所学时态。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纠正错误。
引导学生进行句型转换和写作练习。
教案二:被动语态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2.培养学生运用被动语态进行句型转换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被动语态的构成和基本用法。
2.难点:被动语态的各种时态和特殊句型。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被动语态的例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提问:你们能说出这些句子的共同点吗?2.讲解与演示讲解被动语态的构成、用法和特点。
通过例句演示被动语态的各种时态和特殊句型。
3.练习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巩固被动语态。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纠正错误。
引导学生进行句型转换和写作练习。
教案三:非谓语动词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非谓语动词的构成和用法。
2.培养学生运用非谓语动词进行句型转换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非谓语动词的构成和基本用法。
2.难点:非谓语动词的各种形式和句型。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非谓语动词的例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提问:你们能说出这些句子的共同点吗?2.讲解与演示讲解非谓语动词的构成、用法和特点。
通过例句演示非谓语动词的各种形式和句型。
3.练习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巩固非谓语动词。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纠正错误。
高中英语语法考点归纳教案——冠词和数词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掌握不定冠词a和an的用法。
(2) 掌握定冠词the的用法。
(3) 掌握零冠词的用法。
(4) 掌握数词的分类及用法,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
2. 能力目标(1) 能够正确运用不定冠词和定冠词表达名词。
(2) 能够运用数词表达数量和顺序。
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 不定冠词a和an的用法。
(2) 定冠词the的用法。
(3) 零冠词的用法。
(4) 数词的分类及用法,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
2. 教学难点(1) 不定冠词和定冠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运用。
(2) 数词的用法,尤其是序数词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冠词和数词的用法。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冠词和数词的重要性。
2. 教学新课:讲解不定冠词a和an、定冠词the以及零冠词的用法。
3. 实践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小组讨论,举例说明冠词和数词的用法。
4.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冠词和数词的用法。
2. 结合所学知识,编写一个短文,运用冠词和数词表达具体情境。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测试学生对冠词和数词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内容(1) 冠词和数词的用法。
(2) 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冠词和数词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课程名称:英语语法年级:高中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现在进行时态的基本用法,包括构成、时间和地点状语的使用。
2. 能力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现在进行时态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现在进行时态的构成:主语 + be动词(am/is/are)+ 现在分词。
2. 时间和地点状语的使用。
教学难点:1. 现在进行时态在语境中的运用。
2. 现在进行时态与一般现在时态、一般将来时态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用英语提问:“What are you doing right now?”2. 学生回答,并简单描述正在进行的动作。
3. 引导学生思考现在进行时态的构成。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老师讲解现在进行时态的构成,并用例句进行说明。
2. 讲解时间和地点状语的使用,如:now,at the moment,in themorning/afternoon/evening,in the park等。
3. 展示一些现在进行时态的例句,让学生分析并总结规律。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老师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判断是否为现在进行时态,并改正错误的句子。
2.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提问并使用现在进行时态进行对话。
3. 老师给出一些场景,让学生用现在进行时态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老师总结现在进行时态的构成和用法。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疑问。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
2. 用现在进行时态描述自己周末的活动。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提问、对话、练习等,帮助学生掌握现在进行时态的用法。
2.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语境,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 在课后作业中,注重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备注: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Unit 1 Grammar----The Infinitive (1)Content: the Infinitive used as object and object complement.Teaching aims:1. Review the Infinitive used as object and object complement.2 .Ss ar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Infinitive.3. Ss can use the grammar to express their ideas in communication.Aid: multiple-media, paper.Procedures:Step 1: Lead in: Help the students to us the infinitive to communicative.Situation:National day is coming.What do you want to do during the National Day?1.Ask the students to brainstorm on their plans for the National Day bythe structure of infinitive.2.Ask the students to make sentences by using the given picture.(We plan toclimb the mountains.We plan to go fishing.We plan to go camping.We plan to swim. )Step2: Help the students to recognize the functions of the infinitive by reading the story and underlining the structure.《The tiger and the mouse》A tiger and a mouse were walking in a field when they saw a biglump of cheese lying on the ground. The mouse wanted to eat the cheeseitself, so he said, "Please, tiger, let me have it. You don't even like cheese.Be kind and find something else to eat." But the tiger put his paw on thecheese and said: "It's mine! And if you don't go, I'll eat you too." Themouse was very sad and went away.The tiger tried to swallow all of the cheese at once but it got stuck in histhroat and whatever he tried to do he could not move it. First,he wantedthe dog to help him, but the dog failed to do it .He suggested that themouse should help him . So the tiger went to ask for the mouse’s help.“Ope n your mouth and let me jump in. I'll nibble at the cheese until it issmall enough to eat" The tiger opened his mouth, the mouse jumped inand began nibbling at the cheese. The tiger thought: "I really am veryhungry…"Step3. Ask the students to explain the infinitive of structures.Step4. Learn to use the Infinitive used as object.A. Brain storm on verbs (verb+ to do).1. Show the students more verbs.afford agree ask be decide comedare demand desire determine expect hope fail happen help learn mean manage offer plan pretend promise refuse wish forget, remember2. Practise the infinitive by using the given pictures, Ask the students to makesome sentences with the infinitive.Eg1:The driver failed to see the other car in time.司机没能及时看见另一辆车。
高中英语语法教案(5篇)高中英语语法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本单元以及本教材的第一节课,本课谈论的是:朋友是不是仅限于人类、朋友的真正含义、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等关于朋友的话题。
本课涉及的有陈述句和疑问句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掌握和运用等语法要点。
学生从初中到高中,来到一个新的学校,同学彼此陌生,不免想起老同学,老朋友。
这样的话题正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而且本课的内容和语法的启发性和实用性都很强,能使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对综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目标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和使用陈述句和疑问句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2、讨论朋友和友谊。
3、学习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
技能目标:1、学会阅读的技能——scanningand skimming 。
2、通过谈论朋友和友谊,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解阅读文段,复述故事。
情感态度:1、患难之交才是真朋友。
2、知音难得。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文化意识:认识德国的纳粹党。
让学生了解那段德国法西斯残害犹太人的历史,使学生在感受外国历史文化的同时自然而然的习得语言。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训练scanningand skimming等阅读技能。
2、认识朋友的真正含义以及与人相处的问题。
难点:1、阅读技能的训练。
2、陈述句和疑问句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互相转换(人称的变化、时态的变化、指示代词、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和动词的变化)。
(四)教具本课利用录音机、投影仪等辅助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展开话题提供丰富的材料,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法分析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高中英语语法形容词和副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形容词和副词的基本概念及其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形容词和副词描述事物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形容词和副词的定义及分类。
2. 形容词和副词的位置及修饰对象。
3.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4. 形容词和副词的典型搭配。
5. 形容词和副词在句子中的功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形容词和副词。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形容词和副词的典型搭配及用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运用交际法,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或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形容词和副词的作用。
2. 讲解:讲解形容词和副词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用法。
3. 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案例分析:分析形容词和副词的典型搭配及用法。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形容词和副词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6. 口语交际:设计口语任务,让学生运用形容词和副词进行描述。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搜集形容词和副词的典型搭配,进行总结。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练习题的正确率: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
3. 口语交际能力:评价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表现。
4. 课后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包括: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包括形容词和副词的填空、改错和写作任务。
3. 口头报告:评价学生在口头报告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使用形容词和副词的准确性。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包括描述文和搭配总结,以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