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常用药物
- 格式:ppt
- 大小:100.00 KB
- 文档页数:34
耳鼻喉科疾病的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引言:耳鼻喉科疾病是指那些影响耳朵、鼻子和喉咙的疾病,如中耳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
药物治疗在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耳鼻喉科疾病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以及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耳鼻喉科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1. 中耳炎的药物治疗中耳炎是耳鼻喉科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药物的剂量和用法使用。
此外,还可以辅助应用消炎药、退热药等。
2. 鼻窦炎的药物治疗鼻窦炎是鼻部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抗生素和辅助药物治疗。
抗生素的选择取决于细菌的种类和耐药性情况,常用的包括头孢菌素类、阿莫西林等。
3. 扁桃体炎的药物治疗扁桃体炎是咽喉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疾病,治疗较为复杂。
药物治疗可通过抗生素、退热药等进行辅助治疗。
抗生素的选择需要根据病原菌和药物敏感性来确定,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4. 嗓音疾病的药物治疗嗓音疾病包括声带息肉、喉镜等,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抗炎、解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布地奈德、盐酸雷尼替丁等。
二、耳鼻喉科疾病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1. 注意用药剂量与用法使用任何药物都需要按照医生的嘱托正确使用,特别是耳鼻喉科疾病的药物治疗,切勿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改用法。
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2. 注意过敏反应某些耳鼻喉科药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尤其是对青霉素类等抗生素过敏的患者,需特别警惕。
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如出现药物过敏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3. 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与耳鼻喉科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干扰其疗效或加重不良反应。
在服用耳鼻喉科药物时,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4. 注意药物的保存耳鼻喉科药物的保存要注意放置在干燥、阴凉、避光的环境中,避免高温、潮湿以及直接阳光照射。
此外,一些药物在保存时间上也有一定的限制,如过期药物严禁使用。
耳鼻喉疾病的抗菌药物应如何选择?耳鼻喉疾病属于常见的医学领域包括耳部、鼻部和喉部的多种疾病,这些疾病可能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
在耳鼻喉疾病的治疗中,抗菌药物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正确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感染类型、致病菌的敏感性、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安全性等。
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医生需要充分了解疾病的病原体学特征。
如耳鼻喉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对这些致病菌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有利于帮助医生确定菌株的敏感性,从而准确选择对其具有活性的抗菌药物。
耳鼻喉疾病到底怎样正确选择并使用抗菌药物呢?1了解什么是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或杀死细菌来帮助治疗感染疾病,通常分为广谱抗生素和狭谱抗生素两大类。
广谱抗生素具有广泛的杀菌作用,能够对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菌起效,可以用于治疗未确定感染病原体或感染多种细菌的情况。
特别注意过度使用广谱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使得这些药物在长期使用中效果减弱。
狭谱抗生素具有更为有针对性的作用,只能对特定类型的细菌起效,通常被设计用于治疗已经确定感染病原体的情况,这样可以减少对身体其他正常微生物的干扰,并降低耐药性的风险。
抗菌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来对抗细菌,一些药物会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失去结构支持而死亡;一些药物则会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的过程,阻止细菌生长和繁殖;还有一些抗菌药物会影响细菌的代谢过程,干扰其生存和复制能力。
抗菌药物的滥用或不正确使用正在导致全球范围内细菌耐药性的威胁不断增加。
当细菌暴露在抗菌药物下的压力时,细菌可能会发生变异,使得药物无法对其产生作用。
这种耐药性的出现使得原本可以治疗的细菌感染变得更加困难,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医疗问题。
2常见耳鼻喉疾病抗菌药物有哪些?常见的耳鼻喉疾病通常可以通过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以下科普一些常用的抗菌药物:(1)青霉素类药物:如青霉素V、阿莫西林等,广谱抗菌作用,适用于治疗喉炎、扁桃体炎等疾病。
第一节治耳聋耳鸣剂凡以清肝利耳或滋肾聪耳,治疗肝胆实火湿热或肝肾亏虚所致的耳聋耳鸣等为主要作用的中药制剂,称为治耳聋耳鸣剂。
清肝利耳剂主要具有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胆湿热、开窍等作用,主治肝火上扰或肝胆湿热所致的突发耳聋、耳鸣如闻潮声或如风雷声、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苦口干、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益肾聪耳剂主要具有滋肾平肝等作用,主治肾精亏虚所致的听力逐渐下降、耳鸣如闻蝉鸣之声、昼夜不息、夜间较重、头晕目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弱或细数等。
一、清肝利耳剂耳聋丸【药物组成】龙胆、黄芩、栀子、羚羊角、泽泻、木通、地黄、当归、九节菖蒲、甘草。
【功能】清肝泻火,利湿通窍。
【主治】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头痛、耳聋耳鸣、耳内流脓。
二、益肾聪耳剂耳聋左慈丸【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竹叶柴胡、磁石(煅)。
【功能】滋肾平肝。
【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第二节冶鼻鼽鼻渊剂凡以散风寒或风热、清热解毒、宣肺、化湿、通鼻窍,治疗风寒或风热犯及鼻窍或胆腑郁热上蒸鼻窍、脾胃湿热上结鼻窍所致的鼻鼽鼻渊为主要作用的中药制剂,称为治鼻鼽鼻渊剂。
按其功效与适用范围,所选的中成药又可分为清宣通窍剂、清化通窍剂、散风通窍剂三类。
一、清宣通窍剂鼻炎康片【药物组成】野菊花、黄芩、猪胆粉、麻黄、薄荷油、广藿香、苍耳子、鹅不食草、当归、马来酸氯苯那敏。
【功能】清热解毒,宣肺通窍,消肿止痛。
【主治】风邪蕴肺所致的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注意事项】过敏性鼻炎属虚寒症者慎用。
肺脾气虚或气滞血瘀者慎用。
运动员慎用。
服药期间,戒烟酒,忌辛辣食物。
所含苍耳子有小毒,故不宜过量或持久服用。
又含马来酸氯苯那敏,易引起嗜睡,服药期间不得驾驶车、船,不得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受体阻断作用,故膀胱颈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高血压和前列作精密仪器等;又因其对H1腺肥大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耳鼻喉科常用药物一. 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等。
注意:1.尽量明确致病菌类别,最好行细菌培养加药敏。
2.药物的过敏反应。
3.耳毒性。
4.控制预防用药。
5.联合用药的适应症及配伍禁忌。
二. 激素:地塞米松5mg/支。
注意:1.大剂量突击疗法,一般不超3天。
2.中剂量短程疗法,及时减量或停药。
3.小剂量替代疗法掌握适应症。
4.诱发的不良反应。
三. 抗组胺药:氨苯那敏(扑尔敏)、西替利嗪(昔利)、开瑞坦(录雷他定)、苟地录雷他定等。
注意:1. 不良反应。
2.婴幼及老人慎用,孕期、哺乳期妇女禁用。
3.避免危险作业。
四. 中成药:口服液、胶囊、片剂、丸剂、喷剂等。
注意:1.慢性病用药时间较长。
2.孕妇禁忌。
五. 用药特点:鼻部:滴剂、喷剂,中成药。
注意:1.鼻腔血管收缩剂不宜长期应用(1周内)。
2.多品种、多剂型交替应用。
咽喉部:含片、喷剂、含漱液、中成药。
注意:慢性病坚持较长时间用药。
耳部:滴耳液、洗耳液、中成药。
注意:1.用药前清洁外耳道。
2.鼓膜穿孔者禁用耳毒性、刺激性药物。
3.慎用粉剂。
4.慢性感染久治不愈,细菌培养加药敏,及时调整抗生素。
六. 粘膜表面麻醉剂:1%地卡因、2%盐酸利多卡因、1%地麻液。
注意:1.老人、婴幼、过敏体质者慎用。
2.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表情、脉搏、呼吸等。
过敏和中毒症状:头昏胸闷、眩晕眼花、面色苍白,重者可有瞳孔散大、脉搏微弱、血压下降、呼吸浅而不规则等。
抢救:1.静注地塞米松5mg,脱敏、抑制中毒反应。
2.镇静剂,静注地西泮5-10 mg。
3.平卧头低位,密切观察病人的脉搏、呼吸、心跳、血压、神志等。
4.必要时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吸氧等。
耳鼻喉科常用操作一.鼻腔滴药:前鼻孔朝上,3-5滴,2-3分钟。
二.滴耳液:病耳朝上,耳廓后上方牵拉,3-5滴,按压耳屏,耳浴5-10分钟。
三.鼓膜穿刺:治疗鼓室积液。
鼓膜前下方,7号去尖针头,无菌操作,1-2周可重复。
第十五章耳鼻喉科疾病用药1、硼酸乙醇滴耳液的浓度为A、 1%B、 2%C、 3%D、 4%E、 5%【答案】D2、麻黄碱滴鼻剂的主要适应证是A、鼻腔干燥B、过敏性鼻炎C、萎缩性鼻炎D、药物性鼻炎E、鼻黏膜肿胀【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麻黄碱的适应证。
麻黄碱用于缓解鼻黏膜充血肿胀引起的鼻塞、鼻出血。
故答案选E3、下述药物中不属于消毒防腐药的是A、酚甘油B、盐酸麻黄碱溶剂C、过氧化氢溶剂D、硼酸溶剂E、碳酸氢钠溶剂【答案】B【解析】盐酸麻黄碱溶剂适用症:(1)缓解鼻黏膜充血肿胀引起的鼻塞。
(2)用于鼻出血。
消毒防腐药的种类很多,按其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酚类、醇类、酸类、碱类、卤素类、氧化剂、染料剂、重金属盐、表面活性剂和挥发性烷化剂等。
4、下述关于过氧化氢的描述,错误的是A、高浓度对皮肤及黏膜有腐蚀性B、遇氧化物或还原物即迅速分解C、遇光稳定,不易变质D、可用于急性化脓性外耳道炎E、成人一次5-10滴【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过氧化氢的注意事项。
过氧化氢注意事项:(1)避免皮肤及黏膜接触高浓度溶液。
(2)遇氧化物或还原物即迅速分解并产生泡沫,遇光易变质。
(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故答案选C5、麻黄碱属于A、减鼻充血药B、抗细菌感染药C、散瞳药D、消毒防腐药E、滴耳剂【答案】A【解析】麻黄碱用于缓解鼻黏膜充血肿胀引起的鼻塞、鼻出血,属于减鼻充血药。
6、下列哪种药物长期使用将引起药物性鼻炎A、减鼻充血药B、抗组胺药C、糖皮质激素D、肥大细胞膜稳定剂E、消毒防腐药【答案】A【解析】减鼻充血药是α受体激动剂,如果使用频率过高或疗程过长,可使鼻粘膜损伤导致药物性鼻炎。
7、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鼓膜穿孔后停用2%酚甘油滴耳,是因为酚甘油A、仅有止痛作用B、没有抗生素水溶液效果佳C、对鼓室黏膜及鼓膜有腐蚀作用D、油剂不易经穿孔进入中耳E、具有消毒作用【答案】C【解析】酚甘油对皮肤及黏膜有腐蚀性。
8、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最有效的治疗是A、抗生素加激素全身应用B、及早足量抗生素应用C、抗生素溶液滴耳D、 2%酚甘油滴耳E、咽鼓管吹张术【答案】B【解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黏膜的化脓性炎症,应及早使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及使用鼻减充血剂。
耳鼻喉科常用药物1.鼻用药1.1 鼻腔减充血剂鼻腔减充血剂用于缓解鼻塞症状,提供快速的舒缓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鼻腔减充血剂:___拉明:能迅速收缩鼻黏膜血管,缓解鼻塞,但使用过量可能导致失眠、心悸等副作用。
羟甲基糠酸盐:对鼻腔黏膜具有收缩作用,能够迅速减轻鼻塞,但长期使用会引起鼻黏膜萎缩。
1.2 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常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涕和打喷嚏等症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能够缓解过敏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状,作用持久,副作用较少。
马来酸氯苯那敏:常用于缓解打喷嚏、流涕和鼻塞等过敏反应。
2.喉用药2.1 喉咽炎药物喉咽炎是喉部黏膜发炎导致的疾病,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口腔含片:常含有抗菌和消炎成分,可以直接接触到炎症部位,起到缓解喉咽炎症状的作用。
咳嗽糖浆:帮助缓解咳嗽和喉咽疼痛,可以使用抗炎药物、镇咳药物等成分。
2.2 声带保护药物对于需要大量使用声音的人,声带保护药物可以起到保护声带的作用。
咽喉喷剂:含有舒缓咽喉疼痛的成分,也包括保护声带的药物。
3.耳用药3.1 消炎药物耳道感染或炎症常需要使用消炎药物进行处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耳用消炎药物:氟喹诺酮类:具有广谱抗生素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耳道感染。
糖皮质激素滴耳剂:用于耳道炎症、肿胀等问题,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
3.2 耳鸣药物耳鸣是指在没有外界声音刺激的情况下,出现类似嗡嗡声等听觉异常。
以下是一些可用于缓解耳鸣的药物:耳鸣中成药:含有多种中草药成分,可以起到改善耳鸣症状的作用。
镇静剂:可以缓解情绪紧张和焦虑,从而改善耳鸣症状。
以上是耳鼻喉科常用药物的一些简要介绍,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药物前应咨询专业医生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该文档共 457 字。
如需增加字数,请继续补充相关内容。
耳鼻喉科常用药物耳鼻喉科是一个广泛的医学领域,涵盖了耳朵、鼻子和喉咙的多种疾病和症状。
在治疗这些问题时,医生通常会使用一些常用药物来缓解症状、减轻疼痛和促进康复。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常用的耳鼻喉科药物及其作用。
1. 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耳鼻喉感染的常用药物。
耳朵感染(中耳炎)、鼻窦炎、喉咙感染等都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Amoxicillin)和阿奇霉素(Azithromycin),它们可以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减轻炎症和感染症状。
2. 鼻腔喷剂鼻腔喷剂用于缓解鼻腔充血和鼻塞。
其中最常见的是去除鼻部炎症的鼻腔类固醇喷雾剂,如氯雷他定(Fluticasone)和酮替芬(Beclomethasone)。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鼻腔内炎症并减轻过敏引起的鼻症状。
3. 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常用于治疗鼻敏感和过敏性鼻炎。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少鼻腔内的血管扩张和减少流涕。
常见的抗组胺药物包括氯雷他定(Cetirizine)和那普度(Loratadine)。
4. 消炎药消炎药可以减轻耳鼻喉疾病的炎症和肿胀。
盐酸雷洛昔明(Lornoxicam)和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是常见的非处方消炎药,常用于治疗轻度疼痛和炎症。
5. 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耳鼻喉感染。
例如,希罗达(Oseltamivir)常用于治疗流感病毒感染,并可缩短病程和减轻症状。
6. 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常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道疾病。
其中,沙丁胺醇(Salbutamol)是常用的快速缓解药物,可以舒张呼吸道平滑肌,减轻痉挛和呼吸困难。
7. 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通常用于手术或疼痛管理。
在耳鼻喉科手术中,利多卡因(Lidocaine)和普鲁卡因(Procaine)常用于麻醉局部区域,帮助减轻痛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只是耳鼻喉科常用药物的代表,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五官科用药及用途
五官科是指耳鼻喉科和眼科,下面是常用的五官科药物及其用途:
1. 抗生素:用于治疗耳鼻喉或眼部感染,如喉咙炎、中耳炎、鼻窦炎、结膜炎等。
2. 消炎药:可以减轻喉咙、鼻子或眼部的炎症和疼痛,如扑尔敏、庆大霉素眼膏等。
3. 去充血药:用于缓解鼻塞、流鼻涕和眼红的症状,如鼻喷剂、眼药水。
4. 退烧药:适用于发热引起的耳鼻喉不适,如对乙酰氨基酚等。
5. 益生菌制剂:用于治疗耳鼻喉或眼部的宿主免疫功能障碍、慢性炎症,促进宿主免疫功能增强,如灰黄杆菌丸。
6. 抗过敏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如抗组胺药、类固醇眼药水等。
7. 抗真菌药:治疗耳鼻喉或眼部真菌感染,如甲硝唑、氟康唑等。
8. 免疫调节剂: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等。
请注意,以上药物仅供参考,并不代表完整的五官科用药列表,具体用药需根据医生的诊断和指导进行。
耳鼻喉科相关设备及药物一览耳鼻喉科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的临床科室,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与耳、鼻、喉相关的一系列疾病。
本文档旨在概述耳鼻喉科常用的设备及药物,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一、设备耳鼻喉科的相关设备主要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设备:1. 电子鼻镜:用于观察鼻腔、鼻窦、咽喉等部位的病变,具有高清、放大功能。
电子鼻镜:用于观察鼻腔、鼻窦、咽喉等部位的病变,具有高清、放大功能。
2. 耳窥镜:用于检查外耳道、中耳及内耳的病变。
耳窥镜:用于检查外耳道、中耳及内耳的病变。
3. 喉镜:用于检查喉部及气管的病变,可配合频闪喉镜使用。
喉镜:用于检查喉部及气管的病变,可配合频闪喉镜使用。
4. 鼻窦镜:用于检查鼻窦及鼻咽部的病变,可进行鼻窦手术。
鼻窦镜:用于检查鼻窦及鼻咽部的病变,可进行鼻窦手术。
5. 听力计:用于检测听力,包括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测试等。
听力计:用于检测听力,包括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测试等。
6. 睡眠呼吸监测仪:用于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
睡眠呼吸监测仪:用于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
7. 耳科手术显微镜:用于耳科手术,具有高清晰度、高放大倍数。
耳科手术显微镜:用于耳科手术,具有高清晰度、高放大倍数。
8. 鼻科手术器械:包括鼻钻、鼻锯、鼻钳等,用于鼻科手术。
鼻科手术器械:包括鼻钻、鼻锯、鼻钳等,用于鼻科手术。
9. 喉科手术器械:包括喉刀、喉剪、喉钳等,用于喉科手术。
喉科手术器械:包括喉刀、喉剪、喉钳等,用于喉科手术。
二、药物耳鼻喉科常用的药物包括:1. 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如氟喹诺酮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等。
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如氟喹诺酮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等。
2. 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如奥司他韦、阿昔洛韦等。
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如奥司他韦、阿昔洛韦等。
3. 抗过敏药物: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抗过敏药物: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第一节变应性鼻炎【诊断流程】图3-1 变异性鼻炎的诊疗流程【治疗】治疗原则是尽量避免变应原,正确使用抗组胺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有条件可行变应原减敏疗法以及患者教育。
1.避免接触变应原对已明确的变应原,应尽量避免与之接触。
2.药物治疗(1) 抗组胺药:给药方式包括鼻腔局部应用和口服。
1)口服抗组胺药:常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以及依巴斯汀等。
2)鼻用抗组胺药鼻用剂型将抗组胺药用于鼻腔可使高浓度的药物有效地到达靶组织,目前用于临床的鼻内抗组胺药主要有氮卓斯汀、左卡巴斯汀鼻喷剂。
(2)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
(3)肥大细胞稳定剂:常用药物有色甘酸钠和奈多罗米,主要其预防作用。
该类药物药效持续时间短且不如抗组胺药和鼻用糖皮质激素。
(4)减充血剂主要用于缓解鼻塞,给药方式主要为鼻内局部应用。
(5)抗白三烯药包括两类药物:1)白三烯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扎鲁斯特、普鲁斯特等。
2)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如齐留通。
白三烯抗体拮抗剂的疗效与口服抗组胺药相当,但疗效反应的个体差异性较大,临床上一般作为AR的二线药物。
3.手术治疗外科手术不能治疗变应性疾病本身,仅作为AR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是用于下列情况:(1)下鼻甲肥大引起鼻塞,药物治疗无效;(2)鼻中隔解剖异常,并有功能障碍;(3)伴有慢性鼻窦炎。
目的在于改变解剖学的异常,降低鼻黏膜的自主神经的反应性。
【预后】AR目前尚不能彻底根治,但通过长期、正规的综合治疗,AR的症状可得到良好的控制,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有人认为预防或早期治疗AR有助于防止哮喘的发生或减轻下呼吸道症状的严重程度。
第二节先天性耳前瘘管【诊断】1.自幼耳前一瘘口,瘘管口常位于耳轮脚前,少数开口于屏间切迹至口角的联线上,或耳廓、耳垂的其他部位。
2.一般无症状。
挤压时可有少许稀薄粘液或乳白色皮脂样物自窦口溢出,微臭,局部微感搔痒不适。
如继发感染,则局部发生红肿、疼痛、溢脓,可反复发作。
眼耳鼻喉科常用药物作用第三部分用药护理第一节眼科专科用药一、硫酸阿托品【药理】本药为抗M胆碱受体药,具有松弛内脏平滑肌的作用,从而解除平滑肌痉挛,缓解或消除胃肠平滑肌痉挛所致的绞痛,对膀胱逼尿肌、胆管、输尿管,支气管都有解痉作用,但对子宫平滑肌的影响较少。
治疗剂量时,对正常活动的平滑肌影响较小,但对过度活动或痉挛的内脏平滑肌则有显著的解痉作用。
大剂量可抑制胃酸分泌,但对胃酸浓度、胃蛋白酶和粘液的分泌影响很小。
随用药剂量增加可依次出现如下反应:腺体分泌减少、瞳孔扩大和调节麻痹、心率加快、膀胱和胃肠道平滑肌的兴奋性降低、胃液分泌抑制;中毒剂量则出现中枢症状。
本药对心脏、肠和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比其他颠茄生物碱更强更持久。
【临床应用】1.用于各种内脏绞痛。
对胃肠绞痛、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等)疗效较好,但对胆绞痛或肾绞痛疗效较差。
2.用于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也可用于继发于窦房结功能低下而出现的室性异位节律。
3.用于抗休克:(1)改善微循环,治疗严重心动过缓,晕厥合并颈动脉窦反射亢进以及I度房室传导阻滞。
(2)治疗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中毒性休克(中毒性痢疾休克、肺炎休克等)。
4.作为解毒剂,可用于锑剂中毒引起的阿-斯综合征、有机磷酯类中毒以及急性毒蕈中毒。
5.用于麻醉前以抑制腺体分泌,特别是呼吸道粘液分泌。
6.可减轻帕金森病患者的强直及震颤症状,并能控制其流涎及出汗过多。
7.本药滴眼液和眼膏用于散瞳,并对虹膜睫状体炎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注意事项】1.交叉过敏对其他颠茄类生物碱不耐受者,对本药也不耐受。
2.禁忌症(1)对本药或其他抗胆碱药过敏者(国外资料)。
(2)青光眼患者。
(3)前列腺增生(可引起排尿困难)者。
(4)高热患者。
3.慎用(1)心脏疾病患者(特别是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左房室瓣狭窄、心动过速等)。
(2)患有反流性食管炎、胃幽门梗阻、食管与胃的运动减弱、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因本药可使胃排空延迟,从而导致胃潴留,并增加胃-食管的反流)等疾患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