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定义与特点
- 格式:pptx
- 大小:3.60 MB
- 文档页数:6
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从大型桥梁的桥墩到高层建筑的基础,从大型水坝到大型设备的基础,大体积混凝土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那么,究竟什么是大体积混凝土呢?简单来说,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 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十分显著。
首先,由于其体积大,混凝土在浇筑后内部产生的水化热难以迅速散发出去,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这种温度差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产生裂缝,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其次,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量通常很大,施工过程中需要连续作业,对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此外,大体积混凝土一般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泥,而水泥的水化反应会消耗大量的水,容易导致混凝土的干缩,进一步增加了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在施工前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
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水泥应优先选用水化热低的品种,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骨料要选用级配良好、粒径较大的石子和中粗砂,这样可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同时,还需要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如缓凝剂、减水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在配合比设计方面,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原材料的性能,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配合比。
既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又要尽量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
水胶比一般不宜大于 055,坍落度应根据施工工艺和施工条件确定。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环节。
首先是浇筑,浇筑方法通常有分层浇筑、分段浇筑和斜面分层浇筑等。
分层浇筑是将混凝土分成若干层进行浇筑,每层的厚度不宜超过 500mm,相邻两层浇筑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分段浇筑是将混凝土分成若干段进行浇筑,每段的长度不宜超过 30m。
斜面分层浇筑则适用于结构长度超过厚度 3 倍的情况,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
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概念一、前言大体积混凝土(High-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是指具有较高强度、较低渗透性、较好耐久性和较高的工作性能的混凝土。
其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混凝土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材料组成、制备工艺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二、定义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在保证混凝土流动性和加工性能的前提下,采用优质水泥和掺合料,控制水灰比和砂率等参数,使得混凝土具有更高强度、更好耐久性和更低渗透性的一种特殊混凝土。
三、特点1. 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具有极高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在工程中可以承担更大荷载。
2. 优异耐久性:由于其材料组成及制备工艺等因素,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抗气候变化能力,在使用寿命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
3. 低渗透性: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较低的渗透性,能够有效防止水分、气体和化学物质等对混凝土的侵蚀。
4. 良好加工性能:大体积混凝土在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材料组成和加工工艺等因素,保证其流动性和加工性能,从而满足不同施工需求。
四、材料组成1. 水泥:选用优质水泥是制备大体积混凝土的关键之一。
常用的水泥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掺合水泥、矿渣粉掺合水泥等。
2. 砂:砂是大体积混凝土中重要的骨料之一,其物理性质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常用的砂包括天然河沙、人造机制沙等。
3. 石子:石子是大体积混凝土中另一个重要骨料,其大小和形状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常用的石子包括天然石子、人造机制石子等。
4. 掺合料: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的非水泥性材料,可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常用的掺合料包括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
5. 水:水是混凝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其用量和质量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五、制备工艺1. 控制水灰比:保证水泥充分反应,同时控制混凝土流动性和加工性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简述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
由于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升温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裂缝。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及特点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 1m 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1、混凝土量大,结构厚实。
2、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快。
3、混凝土内外温差大,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4、施工技术要求高,需要采取特殊的施工措施。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原材料的选择(1)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如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等。
(2)骨料:粗骨料宜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细骨料宜选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 23。
(3)掺合料:可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
(4)外加剂:应选用缓凝型减水剂,以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降低水化热峰值。
2、配合比设计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低水泥用量、低水胶比、高掺合料用量的原则,以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同时,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耐久性要求和施工条件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配合比。
3、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浇筑方法、振捣方式、养护措施、温度监测方案等。
施工方案应经过专家论证,并根据论证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4、现场准备(1)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场地平整、坚实,排水畅通。
(2)设置混凝土输送泵、布料杆等施工设备,并进行调试和试运行。
(3)准备好足够的模板、支架、钢筋等材料,并进行检验和验收。
01定义02特点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且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裂缝出现的混凝土块体。
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与特点03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施工规范,可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工程整体质量。
保证工程质量规范的施工方法和流程可以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浪费和返工现象,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降低工程成本明确的施工规范可以使施工人员更加清晰地了解施工步骤和要求,提高施工效率。
提高施工效率施工规范重要性编制背景及目的编制背景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各类工程中越来越普遍。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施工规范,导致工程质量参差不齐,安全隐患突出。
编制目的为了规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行为,提高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制定并实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规范的实施,可以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明确的技术指导和操作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具有较低的水化热和良好的耐久性。
水泥粗骨料应选用坚硬、耐久、无裂缝的碎石或卵石,细骨料应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砂或粗砂。
骨料可添加适量的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掺合料应根据工程需要选择适当的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等。
外加剂原材料选择及要求01设计原则在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02设计方法通过试验确定各原材料的用量比例,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
03配合比调整根据施工条件和工程要求,对配合比进行适时调整。
配合比设计原则与方法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确保混凝土拌合均匀,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
注意事项常见问题解决方案混凝土裂缝、强度不足、工作性差等。
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优化配合比、加强养护、改进施工方法等。
大体积混凝土,指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米以上的混凝土结构构件(一般规定厚度超过1米、面积也超过1平方米),其尺寸已经大到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
大体积混凝土有如下特点:⑴混凝土强度高,水泥用量大,因而收缩变形大;⑵几何尺寸大,内部热量积聚迅速,升温快,而外部却散热快,易形成高温差;⑶工程量大,施工连续性强,不易控制。
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分析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一般有三种:一是由外荷载引起,即按照常规计算的主要应力引起;二是结构次应力引起,即由实际工作状态与假设模型不符所致;三是由变形应力引起,这是由于温度、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结构变形。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主要产生原因属于第三种。
1.1温差的形成及其影响在混凝土结构中,引起温度变化的热量主要源于水泥的水化热。
大体积混凝土强度级别较高,水泥用量大,因此混凝土在初凝过程中会有大量水化热产生。
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又由于几何尺寸巨大,这些热量不易及时排出而积聚,导致了其内部温度迅速升高(最高时可达70~80℃)。
相反,在构件表面,则由于散热条件良好,温度保持较低水平,这样就出现了内外温差。
这种相对的“内胀外缩”对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当它超过混凝土拉伸极限,裂缝就产生了。
1.2混凝土收缩变形及其影响1.2.1化学收缩: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泥要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称之为水化,但水化生成物体积比反应前物质总体积要小,这种收缩,我们称之为化学收缩;1.2.2混凝土的干收缩:干收缩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吸附水蒸发,引起凝胶体失水产生紧缩,混凝土的干收缩取决于周围环境的湿度变化。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当这种收缩由于内外环境不一致而使混凝土构件表面拉应力超过其拉伸极限时,导致了裂缝的产生。
1.3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及其影响基础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任何一个地质勘察,其结果都是近似的。
当设计假设模型与地质实际不符等情况出现时,都很可能出现不均匀沉降。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措施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若在大体积混凝施工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控制施工技术,那么就很难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本文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探讨了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大体积混凝土以其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方量大、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应用技术进行探讨十分必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 m 以上,施工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
它的施工特点主要体现在:①结构的体积较大,浇注后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量大,并集聚在内部不易散发,从而形成内外较大的温差,引起较大的温差应力;②整体性要求较高,往往不允许留设施工缝,一般要求连续浇注。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尤其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较为广泛,其基础工程大多数都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如高层建筑的箱形基础、筏板基础、桩基厚大的承台等,都属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工程。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地上12 层, 地下1 层, 建筑平面基本上为正方形。
为全现浇框架结构。
基础底板总面积约为1 677 m2 ( 39. 2 × 42. 8) ,其混凝土总量约为2 900 m3。
整个基础由众多承台及各承台间的底板组成, 底板混凝土厚0.5 m, 承台处混凝土厚2.0 m,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5。
三、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1、材料(1)采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水泥应不结块,符合质量标准并有质保书和复验单。
一、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概念摘要:1.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2.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3.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领域4.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注意事项5.总结正文:一、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体积大于或等于100立方米,或者无论体积大小,由于混凝土浇筑部位的结构特点和施工工艺,使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自然形成一个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大坝、水池、基础等。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1.体积大:大体积混凝土的最显著特点就是体积大,这使得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温度控制和裂缝防治等问题。
2.质量要求高: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性,对其质量要求非常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方法和养护措施等。
3.施工工艺复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面对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养护等多个环节,因此施工工艺相对复杂。
4.温度控制重要: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于体积大、热量散发慢,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因此,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温度控制。
三、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领域大体积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水利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等。
如大坝、水池、基础、桥墩等大型混凝土结构均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四、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注意事项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和顺序,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裂缝产生。
3.做好混凝土的振捣工作,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
4.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5.合理选择养护措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美观度。
五、总结大体积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和施工注意事项,对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美观度具有重要意义。
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对混凝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其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范围、特点以及相关技术。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大体积混凝土,顾名思义就是体积大的混凝土。
通常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单个构件或结构中的混凝土体积较大,超过一定标准的混凝土。
一般来说,直径超过1米、高度超过3米的圆柱体或方体可以被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范围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其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坝和水电站建设在水坝和水电站的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常用于建造坝体和堤坝。
由于水坝和堤坝需要承受巨大的水压和水力冲击,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很高。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能够有效地满足水坝和堤坝的建设需求。
2. 高层建筑在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常用于建造结构柱、梁和楼板。
由于高层建筑的自重较大,对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能够提供更高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桥梁工程在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常用于建造桥墩和桥台。
桥梁结构承受交通荷载和风荷载的作用,对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
大体积混凝土能够提供更好的抗压性能和抗震性能,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
4. 机场跑道在机场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常用于建造机场跑道。
机场跑道需要承受巨大的飞机荷载和重复的起降冲击,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冲击性能要求很高。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能够确保机场跑道的安全使用。
三、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大体积混凝土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1. 强度高大体积混凝土通过使用特殊配方和优化施工工艺,可以获得更高的抗压强度。
其强度等级能够满足各种工程需求,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2. 耐久性好大体积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上更加科学合理,能够提供较好的耐久性。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为一次浇筑量大于1000 m3或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2 m,且混凝土浇筑需研究温度控制措施的混凝土。
日本建筑学会标准(JASS5)规定:“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80c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的相关简述定义: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
它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大,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
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无明确定义美国混凝土学会(ACI)规定:“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在水工建筑物里常见,类似混凝土重力坝等。
大体积混凝土特点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一般都是地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预计超过25度),易使结构物产生温度变形。
大体混凝土除了最小断面和内外温度有一定的规定外,对平面尺寸也有一定限制。
因为平面尺寸过大,约束作用所产生的温度力也愈大,如采取控制温度措施不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则易产生裂缝。
[1]在建筑施工中常碰到大体积砼,为帮助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学习了解大体积砼防裂和温度控制方面的问题,加强施工技术方面的交流,本人根据自己的认识所及,参考了一些相关书籍,文章以问答的形式,先提出问题,再用通俗的语言和科学道理解答,问题解答也侧重于技术要领和做法,主要从实际出发,以实用为主,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实际施工中常碰到的,目的是使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既知道大体积应该如何控制质量,又懂得为什么要进行防裂和温度控制的道理。
遇到对大体积砼防裂和温度控制方面问题不懂的地方,大家可带着问题翻阅,从中找到答案,增长学识,相信对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有所帮助。
大体积混凝土名词解释
大体积混凝土(High volume concrete)是指具有较高水泥用量和较大粒径骨料的混凝土。
该类型的混凝土采用的水泥用量明显更大,常见的水泥用量可以达到每立方米300千克以上。
大体积混凝土还采用了较大粒径的骨料,其直径一般在20毫米
以上。
大体积混凝土主要用于承重结构,例如大型桥梁、高层建筑、港口码头等工程。
其具有以下特点:
1. 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使用较高的水泥用量,使其具有更高的强度。
这种混凝土的强度一般可以达到40兆帕以上,适用
于需要承受较大荷载和压力的结构。
2. 耐久性:由于大体积混凝土采用较高的水泥用量,其致密性更好,抗渗透性和抗冻性能更强,能够有效地防止外界因素对混凝土的侵蚀和损坏。
3. 施工性好:尽管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大,但由于其使用较大粒径骨料,使得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好,容易施工和浇筑。
4. 经济性: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可以减少结构的钢筋用量,从而节约了成本。
此外,这种混凝土还可以减小预应力材料的使用量,提高结构的经济性。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要求较高,需要控制材料的比例和性能。
在生产中,需要使用优质水泥和骨料,并进行适当的掺合料控
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
此外,还需要注意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包括浇筑均匀、振捣均匀等,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的混凝土,广泛应用于承重结构的建造中。
它的特点包括高强度、耐久性好、施工性强和经济性,但其配制要求较高。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GB50496-2009》2010-03-22 21:2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里面定义: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还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原审查意见中的提议:大体积混凝土mass concrete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体积大于1000m3,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工程,都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
参考:美国混凝土学会(ACI)规定:“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在水工建筑物里常见,类似混凝土重力坝等。
大体积混凝土特点是: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一般都是地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预计超过25度),易使结构物产生温度变形。
大体混凝土除了最小断面和内外温度有一定的规定外,对平面尺寸也有一定限制。
因为平面尺寸过大,约束作用所产生的温度力也愈大,如采取控制温度措施不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则易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无明确定义日本建筑学会标准(JASS5)规定:“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80c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美国混凝土学会(ACI)规定:“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在水工建筑物里常见,类似混凝土重力坝等。
大体积混凝土特点是: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一般都是地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预计超过25度),易使结构物产生温度变形。
大体混凝土除了最小断面和内外温度有一定的规定外,对平面尺寸也有一定限制。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及特点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及特点如下:定义:大体积混凝土,又称大体积砼或大体积砼结构。
通常而言,任何尺寸在最小临界尺寸以上的混凝土结构,都被视为大体积混凝土。
这种结构尺寸远远大于常规现浇混凝土结构,且由于其一次性整体浇筑的特性,因此对施工技术要求更高,同时其温度应力和变形性能也显著不同。
特点:1. 尺寸大:大体积混凝土最大的特点就是尺寸大,这不仅体现在其体积上,更体现在其结构整体性和耐久性的角度。
由于其尺寸远大于常规混凝土,因此对浇筑和养护工艺的要求极高,需要充分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
2. 施工难度大: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量大,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和施工能力要求较高。
同时,由于其结构厚实,内外温度差异较大,容易产生裂缝,因此对施工监测和养护的要求也很高。
3. 温度控制要求高: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其内部热量不易散出,外部温度低,容易产生温差裂缝。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如优化配合比、改进浇筑工艺、加强养护等。
4. 结构性能优越:虽然大体积混凝土存在一些难点,但其整体性好、结构耐久度高,且能抵抗较大的变形。
对于一些重要工程部位,如高层建筑基础、水利设施、大型桥梁等,大体积混凝土仍然是首选材料。
5. 硬化过程明显:大体积混凝土的硬化过程明显,这使得其各项性能指标在一定时间内变化较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其性能变化,及时调整施工工艺。
总的来说,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尺寸大、施工难度高、温度控制要求高、结构性能优越等特点。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采取有效的施工组织和监测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大体积混凝土的相关简述定义: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
它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大,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
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无明确定义美国混凝土学会(ACI)规定:“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在水工建筑物里常见,类似混凝土重力坝等。
编辑本段大体积混凝土特点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一般都是地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预计超过25度),易使结构物产生温度变形。
大体混凝土除了最小断面和内外温度有一定的规定外,对平面尺寸也有一定限制。
因为平面尺寸过大,约束作用所产生的温度力也愈大,如采取控制温度措施不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则易产生裂缝。
[1]在建筑施工中常碰到大体积砼,为帮助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学习了解大体积砼防裂和温度控制方面的问题,加强施工技术方面的交流,本人根据自己的认识所及,参考了一些相关书籍,文章以问答的形式,先提出问题,再用通俗的语言和科学道理解答,问题解答也侧重于技术要领和做法,主要从实际出发,以实用为主,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实际施工中常碰到的,目的是使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既知道大体积应该如何控制质量,又懂得为什么要进行防裂和温度控制的道理。
遇到对大体积砼防裂和温度控制方面问题不懂的地方,大家可带着问题翻阅,从中找到答案,增长学识,相信对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有所帮助。
1、大体积砼的定义大体积砼指的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以上的砼结构,其尺寸已经大到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砼结构。
(该定义摘录自建筑施工手册缩印版第二版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编写组 1999年1月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本段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内出现的裂缝按深度的不同,分为贯穿裂缝、深层裂缝及表面裂缝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