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认识数字1、2、3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2、3wtt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2、3,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2、31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喜欢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课件:《认识数字1——3》活动过程:一、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数量排列图片。
1、播放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图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2、引导幼儿按序排图片。
师: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在最前,最多的排在最后。
3、师幼集体验证是否按数序排列卡片,并引导幼儿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列的。
(1只猫、2只兔、3只鸡)二、认识数字1、2、3。
1、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只猫呢?(出示相应的数字)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2、逐一引导幼儿为2只兔、3只鸡匹配数字,并引导幼儿观察数字2、3的字形。
(方法同上)三、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师:数字1除了可以表示1只猫,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2除了可以表示2只兔,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3呢?四、游戏练习。
1、用手指表示数字(我们的小手都有哪些本领,你会用小手表示数字1、2、3吗?)2、我出手指你来说。
3、我来说,你来比。
4、看实物出手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2、32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整理材料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一)中的动物卡片:1只猫、2只兔、3只鸡;1~3数卡。
2.幼儿用书第1页1~3的`数卡,小玩具(2组),幼儿用书第20页《认识数字1、2、3》以及第5页《数物拼版》的材料。
活动过程:(一)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树立排列卡片。
1.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2.引导幼儿按序排卡片。
教师: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在最前,最多的排最后。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1、2、3教案-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数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初步的数学认识是十分关键的,特别是对于数字1、2、3的认识,对孩子们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何通过教育,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认识1、2、3数字,专家和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1.能准确辨认出数字1、2、3,并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2.能够在课程中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积极参与活动。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涉及1、2、3数字的认知与运用。
教学步骤:1.游戏环节在教学之前,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游戏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
如:数独游戏。
让幼儿们通过填写1~3数字的数独,来加深他们对数字的认识,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数学认知教学在进行数学教育时,我们需要注意到不同幼儿之间的认知能力不同,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
如:对于还未掌握数字1、2、3的幼儿,老师可以使用举例法进行教学,如拿出一个苹果,让孩子们清楚地辨认出这是一个苹果,再拿出两个苹果,让孩子们数清楚数量,并教他们说:“这是数字2。
”如果幼儿能够正确地掌握数字1、2、3,那么可以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如:拿出一个花瓶,让孩子数清楚上面有多少朵花,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3.趣味游戏环节为了保证教学的趣味性,可以在教学的间隔中,设置一些简单的趣味游戏,如:“数字跳跳”,让孩子们模仿数字1、2、3的数量进行跳跳,来巩固他们对数字的认识。
4.概念运用教学在进行完基本数字知识认识时,我们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数学教育,如概念运用教学。
如:让孩子们观察一组物品数量,并要求他们将物品分成两组,不管每组有多少,只要两组的数量相等即可。
这样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字概念的运用能力。
5.日常生活应用教学最后一环节,老师可以通过与幼儿日常生活的结合,来让他们更好地应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23》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1、2、3;2.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正确书写数字1、2、3;3.掌握数字1、2、3的数量关系和顺序关系。
二、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1、2、3;2.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正确书写数字1、2、3。
三、教学难点掌握数字1、2、3的数量关系和顺序关系。
四、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1、2、3各5张)2.数字图示卡(1、2、3各1张)3.小型黑板一块4.白板笔、粉笔各1支/块5.相关练习活动卡片五、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5分钟)老师会采用“数字找朋友”的方式进行热身。
1.将1、2、3的数字图示卡打出,分别展示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大声说出这三个数字;2.将数字卡片洗匀,然后发给孩子们,让他们找到相同数字的同伴,即相同数字的两个孩子坐在一起,这时进行自我介绍并握手。
2. 正文教学(25分钟)1)认识数字1.将数字卡片分别展示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模仿自己念出声音,并说出这个数字有多少;2.老师再问每个孩子手中的数字是什么,简单解释一下该数的表示方法,以及与其他数字的区别。
2)书写数字1.老师在黑板上复写数字1、2、3,并在黑板上指示孩子们书写的方式,特别注意笔画的正确顺序;2.让孩子们一起跟随老师的示范,用粉笔在小黑板上书写数字;3.孩子们换用白板笔在练习本上书写数字,再由老师检查并纠正。
3)数量和顺序1.老师用数字卡片展示1、2、3,问孩子们这三个数字中哪个数字最多、哪个数字最少;2.将数字卡片顺序打乱,让孩子们把卡片按照正确的数量顺序排列好;3.老师在黑板上标出数字1、2、3的顺序,提示孩子们从小到大顺序书写数字。
3. 活动扩展(20分钟)1.数字拼图游戏,将1、2、3三张数字卡片分切成几块,让孩子们按顺序拼起来,培养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2.数字计数游戏,孩子们一边数数,一边打球、跳绳、跑步等,让孩子们感受数字和运动的结合。
4. 课堂总结(5分钟)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化孩子们对数字1、2、3的认识与理解,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寻找数字,欢快地玩耍和学习。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数字1 2 3》一、教学目标•能够认识数字1、2、3•能够用手指表示数字1、2、3•能够数出数字1、2、3的数量二、教学重点•认识数字1、2、3•用手指表示数字1、2、3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将数字卡片1、2、3放在桌上,让孩子们观察数字卡片,并询问他们知道这些数字吗?如何用手指表示这些数字?2. 认知数字1、2、3(10分钟)•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让孩子们跟读“一”,并用手指表示数字1,然后请孩子数出几粒豆子,放在数字1的卡片上。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让孩子们跟读“二”,并用手指表示数字2,然后请孩子数出几粒豆子,放在数字2的卡片上。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3,让孩子们跟读“三”,并用手指表示数字3,然后请孩子数出几粒豆子,放在数字3的卡片上。
3. 数字1、2、3的加减(10分钟)•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和数字卡片2,然后问孩子们这两个数字加起来是多少?请他们用手指表示出来。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3和数字卡片1,然后问孩子们这两个数字相减是多少?请他们用手指表示出来。
4. 数字1、2、3的排序(10分钟)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2、3,并询问孩子们如何将这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让孩子们用手指指出数字的先后顺序,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意识。
5. 拓展活动(5分钟)教师出示骰子,并让孩子们掷骰子,然后用手指表示骰子上的点数。
反复让孩子们进行数数运算,让孩子们更加清楚数数的方法和数字之间的关系。
四、反思本次教学中,我在导入环节的扩展方面不够充分,希望以后能够多利用生活中的实物,例如糖果、石头等,让孩子们更加形象地认识数字,并进一步扩展课程内容,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量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孩子尚未掌握粗略估算和相等的方法,这将影响他们日后的数学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适当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些基本技能。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数字123教案(附教学反思)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123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认识数字123教案吧。
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整理材料。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一)中的动物卡片:1只猫、2只兔、3只鸡;1~3数卡。
2.幼儿用书第1页1~3的数卡,小玩具(2组),幼儿用书第20页《认识数字1、2、3》以及第5页《数物拼版》的材料。
活动过程:一、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树立排列卡片。
1.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卡片上有什幺?每种动物有几只?2.引导幼儿按序排卡片。
教师: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在最前,最多的排最后。
3.师幼集体验证是否按数序排列卡片,并引导幼儿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列的(1只猫,2只兔,3只鸡)(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对3以内数量感知的不错,卡片上的不同数量的小动物一眼就能看出其数量,也能按着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认识数字1、2、3。
1.教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只猫呢?(在1、2、3、4几个数字中让幼儿找出数字1)这是数字几?它像什幺?整理儿歌(1像什幺,2像什幺。
)2.教师逐一引导幼儿为2只兔、3只及匹配数字,并引导幼儿观察数字2、3的字形。
(方法同上)(评析:现在孩子家教也比较早,很多孩子在家里已经认识过1、2、3的数字,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能将数量和数字进行很好的匹配,也能正确认出1、2、3三个数字,还能专注下一代成长。
(封面)中班教案《认识数字1 2 3》含教学反思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整理材料。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一)中的动物卡片:1只猫、2只兔、3只鸡;1~3数卡。
2.幼儿用书第1页1~3的数卡,小玩具(2组),幼儿用书第20页《认识数字1、2、3》以及第5页《数物拼版》的材料。
活动过程:一、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树立排列卡片。
1.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2.引导幼儿按序排卡片。
教师: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在最前,最多的排最后。
3.师幼集体验证是否按数序排列卡片,并引导幼儿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列的(1只猫,2只兔,3只鸡)(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对3以内数量感知的不错,卡片上的不同数量的小动物一眼就能看出其数量,也能按着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认识数字1、2、3。
1.教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只猫呢?(在1、2、3、4几个数字中让幼儿找出数字1)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整理儿歌(1像什么,2像什么。
)2.教师逐一引导幼儿为2只兔、3只及匹配数字,并引导幼儿观察数字2、3的字形。
(方法同上)(评析:现在孩子家教也比较早,很多孩子在家里已经认识过1、2、3的数字,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能将数量和数字进行很好的匹配,也能正确认出1、2、3 三个数字,还能正确的说出数字1、2、3像什么,并能正确匹配。
在个别交流中,我特意请了对数字不是太敏感的孩子来回答,是出现了两三个宝宝不能正确辨认出数字,其他孩子还是不错的。
)三、理解数的实际意义1.教师:数字1除了可以表示1只猫,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2除了可以表示2只兔,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3呢?(评析:在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刚开始对这个问题不理解,可能是第一次接触的缘故吧?不过当几个孩子回答后,再加上我的引导和鼓励,孩子们慢慢的明白其中的意义了,就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举起了手,对此,我给予他们回答的机会,让每个举手的孩子都来说一说,充分体现了孩子是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孩子学习的主体性。
幼儿园中班数字启蒙123教案教案主题:幼儿园中班数字启蒙123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1、2、3,并熟记这三个数字的写法和发音。
2. 能够正确地用指头和笔画出数字1、2、3。
3. 通过游戏和练习,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感受到数字的乐趣。
教学内容:一、认识数字1、2、3。
1. 让孩子观察教室内的学生人数,引导孩子用手指数数,数到3时强调数字3的概念,并让孩子说出“三”这个数字的名字和发音。
2. 在黑板上书写数字1、2、3,带领孩子一起读出这三个数字的名字和发音,并观察这三个数字的形状特点。
二、练习写数字1、2、3。
1. 让孩子用手指或者画笔在纸上画出数字1,并要求孩子按顺序依次用手指或者笔写出数字2、3。
2. 给每个孩子分发数字练习册子,让孩子在上面练习写出数字1、2、3。
三、通过游戏巩固数字1、2、3的概念。
1. 手指游戏:让孩子用双手展开,在手指上标记数字1、2、3,随机快速变化手指数字,引导孩子准确地说出每次改变后的数字。
2. 盲盒数字:将数字1、2、3分别放入三个盲盒中,让孩子随机摸一个盲盒并说出里面的数字。
3. 数字接龙:以数字1、2、3为例,教师先说出一个数字,让孩子接着说出下一个数字,直到1、2、3三个数字依次说完。
教学方法:1. 由易到难,先让孩子认识数字1、2、3,再逐步引导孩子掌握写数字的方法。
2. 采用多种不同的游戏形式,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数字的奥妙,增强对数字的认识。
教学过程:1. 认识数字1、2、3(5分钟)老师首先问孩子:“今天我们要学什么?”孩子们回答:“学数字!”老师再问:“数字有几个?”孩子们回答:“1、2、3!”教师继续引导孩子:“好,我们先数数,在这个教室里有多少个小朋友?”孩子们开始数数,一直数到3个时,教师提醒孩子:“好,数到了三,三就是数字3,我们一起大声说出来:3!”2. 练习写数字1、2、3(10分钟)老师首先在黑板上书写数字1,然后示范如何用指头在纸上写下数字1,并引导孩子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认识数字123的教案【篇一:中班数学:认识数字1、2、3】中班数学:认识数字1、2、3中班数学:认识数字1、2、3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整理材料活动准备:2.幼儿用书第1页1~3的数卡,小玩具(2组),幼儿用书第20页《认识数字1、2、3》以及第5页《数物拼版》的材料。
活动过程:(一)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树立排列卡片。
1.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2.引导幼儿按序排卡片。
教师: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在最前,最多的排最后。
3.师幼集体验证是否按数序排列卡片,并引导幼儿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列的(1只猫,2只兔,3只鸡)(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对3以内数量感知的不错,卡片上的不同数量的小动物一眼就能看出其数量,也能按着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认识数字1、2、3。
1.教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只猫呢?(在1、2、3、4几个数字中让幼儿找出数字1)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整理儿歌(1像什么,2像什么。
)2.教师逐一引导幼儿为2只兔、3只及匹配数字,并引导幼儿观察数字2、3的字形。
(方法同上)(评析:现在孩子家教也比较早,很多孩子在家里已经认识过1、2、3的数字,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能将数量和数字进行很好的匹配,也能正确认出1、2、3三个数字,还能正确的说出数字1、2、3像什么,并能正确匹配。
在个别交流中,我特意请了对数字不是太敏感的孩子来回答,是出现了两三个宝宝不能正确辨认出数字,其他孩子还是不错的。
)(三)理解数的实际意义1.教师:数字1除了可以表示1只猫,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2除了可以表示2只兔,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3呢?(评析:在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刚开始对这个问题不理解,可能是第一次接触的缘故吧?不过当几个孩子回答后,再加上我的引导和鼓励,孩子们慢慢的明白其中的意义了,就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举起了手,对此,我给予他们回答的机会,让每个举手的孩子都来说一说,充分体现了孩子是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孩子学习的主体性。
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23【篇一:中班数学:认识数字1、2、3】中班数学:认识数字1、2、3中班数学:认识数字1、2、3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整理材料活动准备:2.幼儿用书第1页1~3的数卡,小玩具(2组),幼儿用书第20页《认识数字1、2、3》以及第5页《数物拼版》的材料。
活动过程:(一)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树立排列卡片。
1.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2.引导幼儿按序排卡片。
教师: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在最前,最多的排最后。
3.师幼集体验证是否按数序排列卡片,并引导幼儿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列的(1只猫,2只兔,3只鸡)(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对3以内数量感知的不错,卡片上的不同数量的小动物一眼就能看出其数量,也能按着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认识数字1、2、3。
1.教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只猫呢?(在1、2、3、4几个数字中让幼儿找出数字1)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整理儿歌(1像什么,2像什么。
)2.教师逐一引导幼儿为2只兔、3只及匹配数字,并引导幼儿观察数字2、3的字形。
(方法同上)(评析:现在孩子家教也比较早,很多孩子在家里已经认识过1、2、3的数字,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能将数量和数字进行很好的匹配,也能正确认出1、2、3三个数字,还能正确的说出数字1、2、3像什么,并能正确匹配。
在个别交流中,我特意请了对数字不是太敏感的孩子来回答,是出现了两三个宝宝不能正确辨认出数字,其他孩子还是不错的。
)(三)理解数的实际意义1.教师:数字1除了可以表示1只猫,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2除了可以表示2只兔,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3呢?(评析:在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刚开始对这个问题不理解,可能是第一次接触的缘故吧?不过当几个孩子回答后,再加上我的引导和鼓励,孩子们慢慢的明白其中的意义了,就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举起了手,对此,我给予他们回答的机会,让每个举手的孩子都来说一说,充分体现了孩子是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孩子学习的主体性。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2、3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数字1、2、3,并正确书写。
2.能够用手指或物品表示数字1、2、3。
3.能够朗读数字1、2、3,并能够辨认出含有这些数字的物品。
二、教学内容1.数字1、2、3的认识2.数字1、2、3的书写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1.学生坐好,老师向学生展示数字1、2、3的卡片。
2.老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3.学生回答:“是数字1、2、3。
”4.老师继续问:“那么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什么?”5.学生回答:“认识数字1、2、3。
”2. 认识数字1、2、31.老师在黑板上或白板上写出数字1、2、3,并朗读出来。
2.学生跟着老师朗读数字1、2、3,并用手指或物品表示出来。
3.老师在黑板上或白板上画出数字1、2、3的形状,提示学生正确的书写方式。
4.学生模仿老师的书写,练习书写数字1、2、3。
3. 活动游戏1.老师在教室中放置一些具有数字1、2、3的物品,如骰子、石头、棒棒糖等。
2.学生依次走到这些物品面前,辨认出其中的数字并朗读出来。
3.学生用手指或物品表示出这些数字。
4.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游戏,如找出教室中其他物品中的数字1、2、3。
4. 总结1.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数字1、2、3的认识和书写方法。
2.学生可以拿出他们练习书写数字1、2、3的笔记本,老师在黑板上呈现正确的书写方式,引导学生逐一对比自己的书写方式与标准书写方式是否相符。
3.老师和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复习数字1、2、3的认识和书写方法。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展示卡片、书写数字、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数字1、2、3的含义和书写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互动的氛围。
在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手掌太小无法正确书写数字,这时候我可以给他们提供侧面支持,让他们通过画画的方式练习书写数字,小手绘画的练习方法也是很好的方式,可以将分散起笔、一笔成型等书写技巧融入其中,增强了学生的手掌协调性和笔画技巧。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1、2、3》教案活动目的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中班儿童认识数字1、2、3,培养儿童对数字的认知能力。
活动准备1.数字卡片:事先准备好数字卡片1、2、3各5个。
2.数量物品:可准备小球、珠子、颜色糖果等数量物品,以便于游戏需要。
3.认知图:准备一些数字组成的图片,如1只鸟、2辆车、3朵花等。
活动步骤步骤一:导入活动教师介绍当天活动主题:认识数字1、2、3。
步骤二:认识数字1、2、31.教师给每位学生发放数字卡片1、2、3,提醒学生观察数字卡片,了解数字1、2、3的形态。
2.让学生沿着数字卡片的形态走,初步了解数字1、2、3的大小与形状。
3.让学生通过手拍、口说等方式模仿数字1、2、3的发声,培养儿童对数字的发音与记忆。
4.教师使用数量物品如小球、珠子等,让学生分别使用数量物品1、2、3个,以认知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步骤三:数字认知游戏1.教师出示一张数字组成的图片,如1只鸟、2辆车、3朵花等,让学生猜测数字是多少,引导学生理解数字的含义。
2.让学生将学习到的数字卡片1、2、3按照一定顺序放在桌子上,然后请学生闭上眼睛,教师将其中一张卡片拿走。
学生睁开眼睛后找出缺失的数字。
3.让学生进行涂色游戏,教师给出涂色图案,并告诉学生数字几可涂色。
活动总结1.教师询问学生对数字1、2、3的认知与理解,并给予表扬。
2.教师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详细指出错误原因并纠正方法。
3.教师概括当天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数字1、2、3的认知与记忆,鼓励学生对数字产生兴趣。
本次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认识数字1、2、3,并掌握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初步建立起数字认知与记忆的能力。
同时,本次活动还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数字的不同面向,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好奇心,为今后更深入地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导语】在⽇常教学中,将数学知识渗透到⽇常⽣活中以及教学形式、操作材料的适当改变能给枯燥的数学游戏活动带来勃勃⽣机。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幼⼉园中班认识数字教案:认识数字1、2、3 活动⽬标: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发展⽬测⼒、判断⼒。
4、发展幼⼉的观察⼒、空间想象能⼒。
活动准备: 课件:《认识数字1—3》 活动过程: ⼀、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数量排列图⽚。
1、播放动物图⽚,引导幼⼉观察。
师:图⽚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只? 2、引导幼⼉按序排图⽚。
师:请⼩朋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在最前,最多的排在最后。
3、师幼集体验证是否按数序排列卡⽚,并引导幼⼉说⼀说卡⽚是怎样排列的。
(1只猫、2只兔、3只鸡) ⼆、认识数字1、2、3。
1、师:我们可以⽤数字⼏来表⽰1只猫呢?(出⽰相应的数字)这是数字⼏?它像什么? 2、逐⼀引导幼⼉为2只兔、3只鸡匹配数字,并引导幼⼉观察数字2、3的字形。
(⽅法同上) 三、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师:数字1除了可以表⽰1只猫,还可以表⽰什么?数字2除了可以表⽰2只兔,还可以表⽰什么?数字3呢? 四、游戏练习。
1、⽤⼿指表⽰数字(我们的⼩⼿都有哪些本领,你会⽤⼩⼿表⽰数字1、2、3吗?) 2、我出⼿指你来说。
3、我来说,你来⽐。
4、看实物出⼿指。
2.幼⼉园中班认识数字教案:认识数字8 活动⽬标 1、学会8的形成,并认识数字“8”。
2、初步掌握8的实际意义。
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信⼼。
4、发展幼⼉逻辑思维能⼒。
5、激发幼⼉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1—8数字卡⽚、图⽚⼀幅、录⾳机、歌曲磁带、多媒体课件 2、活动室周围放置若⼲⾝上有1—8点⼦或数字的⽼⿏形状。
3、⼈⼿1份实物卡⽚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基本部分: 1、⼩朋友,今天⽼师和你们做⼀个数字娃娃的游戏,你们想不想变个数字娃娃?你们想做个数学娃娃⼏?你们就戴上⼏的头饰。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数字1、2、3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整理材料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一)中的动物卡片:1只猫、2只兔、3只鸡;1~3数卡。
2.幼儿用书第1页1~3的数卡,小玩具(2组),幼儿用书第20页《认识数字1、2、3》以及第5页《数物拼版》的材料。
活动过程:(一)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树立排列卡片。
1.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2.引导幼儿按序排卡片。
教师: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在最前,最多的排最后。
3.师幼集体验证是否按数序排列卡片,并引导幼儿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列的(1只猫,2只兔,3只鸡)(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对3以内数量感知的不错,卡片上的不同数量的小动物一眼就能看出其数量,也能按着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认识数字1、2、3。
1.教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只猫呢?(在1、2、3、4几个数字中让幼儿找出数字1)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整理儿歌(1像什么,2像什么。
)2.教师逐一引导幼儿为2只兔、3只及匹配数字,并引导幼儿观察数字2、3的字形。
(方法同上)(评析:现在孩子家教也比较早,很多孩子在家里已经认识过1、2、3的数字,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能将数量和数字进行很好的匹配,也能正确认出1、2、3三个数字,还能正确的说出数字1、2、3像什么,并能正确匹配。
在个别交流中,我特意请了对数字不是太敏感的孩子来回答,是出现了两三个宝宝不能正确辨认出数字,其他孩子还是不错的。
)(三)理解数的实际意义1.教师:数字1除了可以表示1只猫,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2除了可以表示2只兔,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3呢?(评析:在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刚开始对这个问题不理解,可能是第一次接触的缘故吧?不过当几个孩子回答后,再加上我的引导和鼓励,孩子们慢慢的明白其中的意义了,就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举起了手,对此,我给予他们回答的机会,让每个举手的孩子都来说一说,充分体现了孩子是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孩子学习的主体性。
中班数学:认识数字1、2、3在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中,认识数字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这篇文档将介绍中班幼儿学习认识数字1、2、3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活动。
为什么要教幼儿认识数字1、2、3?教幼儿认识数字1、2、3是为了帮助他们建立对数字的概念和认知。
数字是数学的基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数字,幼儿可以逐渐理解数字的概念、数量的概念以及数的排列顺序。
认识数字1、2、3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因为这些数字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常见的数字。
通过学习这些数字,幼儿将能够开始进行简单的计数活动,并逐渐培养他们对数字的兴趣和数学的基本能力。
教学方法和活动1. 数字展示首先要让幼儿认识数字1、2、3的形状和写法。
可以通过展示大型的数字卡片或写在黑板上的方式进行展示。
同时,教师可以示范如何正确地写这些数字,并鼓励幼儿模仿跟着写。
2. 数字识别游戏利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巩固对数字1、2、3的认识。
比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数字。
然后,让幼儿根据教师口述的数字找出相应的卡片,或者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进行排序。
3. 数字计数游戏通过计数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数字的数量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物品,比如小球或糖果,然后要求幼儿将这些物品按照数字1、2、3进行分组,同时可以引导幼儿用手指指着每一组物品进行数数。
4. 数字卡片配对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将数字1、2、3分别写在不同的卡片上,然后将这些卡片打散后,让幼儿根据数字的大小或形状进行配对。
这样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对数字1、2、3的认识。
5. 数字绘画活动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幼儿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和认识。
可以准备一些白纸和彩色蜡笔,要求幼儿用彩色蜡笔画出数字1、2、3,同时鼓励他们在数字旁边画出相应数量的图案,比如画一个苹果或一个小鸟来表示数量。
总结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幼儿可以逐渐认识数字1、2、3,并建立对数字的概念和认知。
这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为幼儿将来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2、3》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中班的数学课程,以让幼儿认识数字1、2、3为主要内容。
通过游戏活动和绘画等形式,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理解数字1、2、3,在课堂和生活中灵活运用,培养幼儿数学兴趣和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1、2、3;2.能够正确朗读数字1、2、3;3.能够简单的对数字1、2、3进行计算;4.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意识。
教学环节热身活动:找数字游戏(5分钟)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将数字卡片分散在教室各处,让幼儿寻找并收集数字卡片,要求幼儿说出数字的名称,并寻找后面的数字。
例如,找到数字1后要寻找数字2。
游戏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难度,让幼儿继续寻找下去,直到找到数字3。
学习新知:认识数字1、2、3(15分钟)在黑板上画出“数字1、2、3”的形状,让幼儿依次朗读。
然后,通过示范、讲解等方式让幼儿理解数字的概念。
教师可以用糖果等小物品做配合,让幼儿按序数大小取走,帮助幼儿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生动实践:绘制数字卡片(20分钟)在白纸上提前印制好数字的轮廓,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一份,要求幼儿在轮廓内填上相应数字,也可以在数字背后附上相关图案或图形,使幼儿更加深刻的理解。
绘制完成后让幼儿把数字卡片按顺序排好。
游戏活动:数字填空游戏(20分钟)教师为每个幼儿准备好一份数字填空的游戏卡片。
在每个卡片中,缺少某个数字,教师可以通过出示一些数字的图片让幼儿猜测缺失的数字,然后将数字填到相应的空格中。
合堂活动:数着饼干、糖果(20分钟)老师为每位幼儿分发相同数量的饼干或糖果,教师请幼儿按照数字的要求,数数然后一起享用,此活动增加了互动性,更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总结反思通过以上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2、3》,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游戏活动、实践操作和课堂互动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能够轻松认识数字1、2、3。
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更在实践中能够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
中班数学:认识数字1、2、3
中班数学:认识数字1、2、3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整理材料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中的动物卡片:1只猫、2只兔、3只鸡;1~3数卡。
2.幼儿用书第1页1~3的数卡,小玩具(2组),幼儿用书第20页《认识数字1、2、3》以及第页《数物拼版》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树立排列卡片。
1.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
2.引导幼儿按序排卡片。
教师: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在最前,最多的排最后。
3.师幼集体验证是否按数序排列卡片,并引导幼儿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列的(1只猫,2只兔,3只鸡)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对3以内数量感知的不错,卡片上的不同数量的小动物一眼就能看出其数量,也能按着从小到大的顺序排
列。
)
(二)认识数字1、2、3。
1.教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1只猫呢?(在1、2、3、4几个数字中让幼儿找出数字1)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整理儿歌(1像什么,2像什么。
)
2.教师逐一引导幼儿为2只兔、3只及匹配数字,并引导幼儿观察数字2、3的字形。
(方法同上)
(评析:现在孩子家教也比较早,很多孩子在家里已经认识过1、2、3的数字,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能将数量和数字进行很好的匹配,也能正确认出1、2、3三个数字,还能正确的说出数字1、2、3像什么,并能正确匹配。
在个别交流中,我特意请了对数字不是太敏感的孩子回答,是出现了两三个宝宝不能正确辨认出数字,其他孩子还是不错的。
)
(三)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教师:数字1除了可以表示1只猫,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2除了可以表示2只兔,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3呢?
(评析:在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刚开始对这个问题不理解,可能是第一次接触的缘故吧?不过当几个孩子回答后,再加上我的引导和鼓励,孩子们慢慢的明白其中的意义了,就有越越多的孩子举起了手,对此,我给予他们回答的机会,让每个举手的孩子都说一说,充分体现了孩子是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孩子学习的主体性。
)(四)幼儿分组操作。
1.第一、二组,给数卡排队,匹配实物。
教师:请小朋友把数卡按顺序插在分类盒上,再给数卡送小玩具,数字是几就送几个小玩具。
2.第三组,看数字摆积木。
教师:数字是几,就在下面的空格里摆上几个积木。
(原教案是让孩子们看数字画点子,在这我改了看数字摆积木,一是孩子们刚升入中班,从没画过点子,于是就想用积木代替点子,让他们由积木慢慢的过渡到有自己画点子,于是就改了摆积木。
)
3.第四组,看数圈画
教师:数字是几,就圈上几个实物。
(这一操作材料,我把它放到了延伸部分,由于这是第一教时,以前也没接触过这样的练习,于是就放了和第三组一样的材料,利用余时间和孩子再完成这一操作,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
4.第五、六组,数物拼板。
教师:请小朋友为每个数字找到实物卡并把它们拼在一起,拼对了就能拼成一个长方形,拼好后再说一说“几个XX用数字X表示”。
(活动结束后将数物卡片整理好)
(五)交流与评价
展示第三、四组幼儿的操作单,引导幼儿进行集体验证并说说操作理由(数字是几,所以就画上几个点子等),并关注其作业整洁度。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随时渗透数量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在不知不觉
中巩固对数的认识。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很早就在生活中接触到数字,所以看到数字1、2、3都能很容易认出,读出,可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说,要对数字1、2、3真正有所了解,特别是和一些具体的操作活动联系起,涉及到理解这一层面,有的宝宝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了。
在本次活动中,数物匹配是重点,理解数字1、2、3的实际意义是难点。
在小班时,孩子们已经接受过数物匹配,所以这一重点相对说比较容易攻克。
于是我们就把认识数字1、2、3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在观察数字时,我们问了一个问题“1像什么?”,本以为孩子们会回答1像铅笔,像小棒等,没想到有一位孩子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1像铅笔会写字。
”这让我灵机一动,要求孩子也说这种完整话,这个环节取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自由地说出了“2像鸭子嘎嘎叫,2像天鹅升脖子,3像耳朵听一听”等话,为孩子们学习认识这些数字有了一个形象的认识,学习起很感兴趣。
如果能够及时出示相关的图片,帮助幼儿更形象地理解,学习效果肯定会更好。
在操作活动时,因为这是小班升入中班后的第一次数学操作活动,对于操作的要求,及材料的整理,我讲得很详细,而且加以示范,孩子们完成的效果很好,但也有个别孩子表现出一窍不通的样子,连操作的习惯也相当差,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