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工程课后答案.

物流工程课后答案.

物流工程课后答案.
物流工程课后答案.

《物流工程》第2版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伊俊敏2009.3 macroyee@https://www.doczj.com/doc/1113499507.html,

第3章

3. a.120台; b.当产量在小于120台时,A地优于B地;当产量大于120台时,B地优于A地。

4. 运量相同时,重心实际上是取几何平均,即x=(3+8+4+4+6)/5=5, y=(7+2+6+1+4)/5=4。故中心仓库位置应选(5,4)。

5. x=(10×26+4×9+4×25+2×30+8×40)/(26+9+25+30+40)=5.97, y=(5×26+1×9+7×25+6×30+7×40)/(26+9+25+30+40)=5.95. 即坐标点(5.97, 5.95)

6. 先对车床进行排列,对现有设施的x坐标进行排序,顺序为1,2,相应的权值顺序为2,3,权值和为5,如下表所示,i=2时,权值部分和大于权值总和的1/2,因此x1*=a2=10。同理,y1*=b2=8。将车床作为已知,同理算出:x2*=a2=10。同理,y2*=b2=8

表3a-1

设备i 坐标

ai

权值

wi

wj

床1

3 2 2

床2

10 3 5>5

/2 x1*=a2=10

表3a-2

备i 坐标

bi

权值

wi

wj

床1

5 2 2

床2

8 3 5>5

/2 y1*=b2=8

表3a-3

备i 坐标

ai

权值

wi

∑wj

床1

3 5 2

床2 10 4 9>12

/2

10 3 8

x2*=a2=10

表3a-4

备i 坐标

bi

权值

wi

∑wj

床1

5 5 2

床2 8 4 9>12

/2

8 3 8

y2*=b2=8

7. x=(1×900+2×300+3×700+4×600+5×800)/(900+300+700+600+800)=3.03, y=(2×900+4×300+1×700+2×600+3×800)/(900+300+700+600+800)=2.21. 即坐标点(3.03, 2.21)8. a)当产量大于400艘艇时,A方案总成本最低;当产量不大于33艘艇时,B方案总成本最低;当产量在[34,400]之间时,C方案总成本最低。

b)实施B方案总成本最低。

c)略。

d) 加上附加条件后:当产量大于268艘艇时,A方案总成本最低;当产量不大于63艘艇时,B方案总成本最低;当产量在[64,268]之间时,C方案总成本最低。当年预期量为150艘艇时,实施C方案总成本最低。

9. 根据已有数据作出表3a-5,则有c1=-1、c2=11、c3=-1、c4=5、c5=12

表3a-5

i 1 2 3 4 5 6 c1=

-1

ai 1 2 3 1 -

5 -

3

c2=

11

bi 0 58 6 -

1 -

3

c3=

-1

ai+ bi 1 71

1

7-

6

-

6

c4=

5

-ai +bi -

1

3 5 5

4 0 c5=

12

因此,最优解应该位于下面两点的连线上。

(x1*, y1*)=1/2(0, 10)=(0, 5) (x2*, y2*)=1/2(6, 18)=(3, 9)

10. 根据已有数据作出表3a-6,则有c1=0、c2=140、c3=-40、c4=60、c5=140

表3a-6

i 1 2 3 4 5 6 c1=0

ai 0 30 60 20 70 60 c2=1

40

bi 0 90 20 80 70 40 c3=-

40

ai+ bi 012

80 10

14

10

c4=6

-ai +bi 060 -4

60 0 -2

c5=1

40

因此,最优解应该位于下面两点的连线上。

(x1*, y1*)=1/2(40, 100)=(20, 50) (x2*, y2*)=1/2(80, 220)=(40, 110)

11. 解:先根据图3-6整理出若配送中心建于该区时30km可覆盖的情况。

设二进制变量x j=1 在该区设配送中心,否则x j=0。列出选址模型。如下:

Min z =∑xj

x1+x2+x3 ≥1

x1+x2+x3+x4 ≥1

x1+x3+x4 ≥1

x2+x3+x4+x5+x6 ≥1

x4+x5+x7 ≥1

x5+x6+x7 ≥1

xj≥0, j=1,2,…,7

此为整数规划问题,利用整数规划即可求得最优解为x2=x 7=1或x3=x 7=1,即在A2与A7或A3与A7设配送中心。

案例讨论:

1.

主要考虑了自然资源条件中的气候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中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政府和公众的态度等因素。

2.

主要是从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服务质量给企业竞争力带来影响。

第4章

3.

20R2:2箱长20英尺,0箱高8英尺,R制冷/加热集装箱,R2机械制冷

22T1: 2箱长20英尺,2箱高8.5英尺,T油罐箱,T1非危险性液体货

26S1: 2箱长20英尺,6箱高9.5英尺,S以货物种类命名的集装箱,S1汽车集装箱

32S1: 3箱长30英尺,2箱高8.5英尺,S以货物种类命名的集装箱,S1汽车集装箱

45G1: 4箱长40英尺,5箱高9.5英尺,G通用型集装箱,G1货物上方有通气罩

第5章

3. 目的:物流快速,缩短生产周期;减少或消除物料或半成品周转场所;消除生产瓶颈,提高作业效率;提升工作士气,改善作业秩序;稳定产品质量

换人

4.K0=t sum/C=(5+3+4+3+6+1+4+2)/8=3.5取4,故需要4个工作站。先画出

先后次序图(注紧后作业顺序H在最前,A在最后),再运用矩阵法得工作站安排为H、G为1号,E、F为2号、C、D为3号,A、B为4号。效率=28/32=87.5%。

5.1)最大周期时间为18分钟,最小为2.4分钟。 2)每日产能Q=H/C,即最小产能450/18=25,最大产能450/2.4=187.5。故产能在25~187.5之间。3)K0=t sum/C =18/2.4=7.5即8个工作站。 4)C=H/Q=450/125=3.6分钟。5)产能分别是50和30

6. 1)略

2) 尽可能短的周期时间为最长的作业时间,即1.3分钟。此时四个工作站,即a,b,c、d、e,f,g和h

3)空闭时间百分比=1-4.6/(4x1.3)=11%

4)产能=420/1.3=323

问题

1)周期时间2.4分钟。可行,但宜采用单元生产线。第一工作站:a,b,c,d,第二工作站:e,f,g,h

2)效率4.6/(2x2.4)=95.8%,产能=420/2.4=175

7.

节拍C1=9, C2=10

平衡率E1=37/(5x9)=82.2%

平衡率E2=37/(4x10)=92.5%

单列直线型流水线优点:安装和拆卸设备方便,容易供应毛坯,容易取下成品和清除残料、切屑

缺点:还适用工序或工作站较多的情况

U型:优点缩短运动路线,充分利用生产设备

8.9.10.题如下:

11. 节拍=460x60x95%/(850(1-3%))=31.8 s

由于题中任何两个工作站合并成一个工作站所需的时间都大于节拍,故直线型是最好布置

直线 1—2—3,4—5—6—7

平衡率=(29.5+31.2+30+29+56/2+26.5)/(31.8x6)

=91.3%

U 型 1-7: 29.5 2-6:31.2 5:29.0 3,4:30

平衡率=(29.5+31.2+29+30)/(31.8x4)=94.1%

第6章

5.可以改进。结果顺序为BACD ,即B 、A 换位。

6.1-6号分别为B 、A 、F 、D 、C 、E 。 详见工作簿文件Exer6Ans.xls

7.1)从到表如下左 2)如下右 F \To A B C D F \To

A B C D

A 2800 11400 A 168 684

B 5600 5600 B 336

336

C 26000 C 156

D D

相关图见左下,布置图右下

8.根据SLP 法得到的布置图如下:

9.

算出只有DH 和NO 为A 级关系,CF 、CD 、BE 、EF 为E 级关系。

此题物流数据不多,布置很灵活,一种布置如

F C J

G M

E D I N K

B H A O L

10.结果第一行6135第2行8724,罚分最少为16分。

11.如下,其中第一图沿578对角线翻转即得第2图,详见工作簿文件Exer6Ans

12.沿ABCDEF分别是3、5、1、4、6、2

13.沿ABCD…J分别是1、2、5、4、9、8、6、10、7、3。双向均可走时为1、3、2、5、4、6、8、9、10、7,详见工作簿文件Exer6Ans

14.以下两种均可

15.ADGFBEHC

16.1)以各作业单位矩心间的直线距离得距离从至表,则初始总成本50.87。

2)交换D和E,得总成本42.51

3)交换C和D,得总成本40.37,这是最后结果

第7章

1.在运动着的分拣机上活性系数为4。

1121242724102022

5.欧、美、日依次如下:

6.

装箱图见下,其中美式与1210相同,澳式与日式类似,但40FT和45FT各多装2个

件数与面积利用率如下表

20FT 40FT 45FT

EU Numbe

r

11 24 27

% 77.25

% 82.42

%

82.04

%

US Numbe

r

10 21 24

% 90.60

% 93.04

%

94.08

%

In tl Numbe

r

10 21 24

% 87.78

%

90.14

%

91.15

%

JP Numbe

r

10 20 22

% 95.07

% 92.98

%

90.49

%

AU Numbe

r

10 22 24

% 83.2889.6086.48

% % %

7.框架固定可以达到不滑倒的效果,且便于装卸,但需额外投资框架,且框架难于回收;绳子捆扎也可以达到不滑倒的效果,成本较低,但捆扎和解捆费时,不便于装卸,我国现在用得多;胶带缠绕也可以达到不滑倒的效果,成本较低,效率高,且不会散,但解捆时略有不便,欧美用得较多,综合起来最好;箱式托盘当然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成本最高,且不便于取货,空箱式托盘也占地方且增加重量太多,不宜采用。其他方法还有降低托盘上堆码高度

8.解:将数据代入公式

故需要叉车1台。

9.降低托盘上货物堆垛层数,将高度降到1.5米左右。如有可能,可考虑提高有效高度,换仓库。

10.方法有:a人工搬运b行车(桥式起重机)、葫芦或吊车(定柱或回转类起重机)c柱式托盘/特殊的木架/钢架 d专用叉车属具e用悬挂式货架存放,叉车搬运f 堆码时每捆间垫两块木头g钢管包装h小型固定平台搬运车i减少一捆钢管数j侧向叉车k两叉车和谐操作。但上述比较可行的是a~f。这种问题主要从搬运工具选择和堆放方式两方面考虑。

11.如果年托盘数小于759个时,用纯手工法;如果年托盘数大于6944个时,用托盘码包机法;如果年托盘数在759~6944个时,用手工加升降回转台法。

12.叉车共运行200次。

13.

见D:\Textbook\My works\2nd\Drawings\物流模数.dwg

14.

以12包105 62 41为例,包装箱尺寸约为250 130 125,放在1210托盘上,采用单块法装码,共放4 9=36箱,每层总重108kg,共叠9层,总重、总高、堆码均不超限,此时1托盘共有12 36 9=3888包,平面图如下左。其他类似。注意包装箱的长宽比一般不要超过2

15. 以24罐为例,包装箱尺寸为400 270 132,托盘每层摆10箱摆放为两块式,见下图右

16.

一种解法参见下图,采用1500 1500 170非标托盘

案例2参考答案

a.

此时12个底座叠放捆绑,单元尺寸为长42 宽30 高36(英寸),总重240磅。

b.

板条包每层10个,共33层,另加底座空隙加放6个计336个,总重336

4+20=1364磅;纵梁包每层21个,共16层,计336个,总重336 3.5+20=1196磅。

c.

1包纵梁 : 1.5包板条。

d.

方案有三:

一)先铺一层纵梁,一层只铺20个,再铺三层板条,每层10个,四层复合为一大层刚好满足数量配比,高5,共铺6大层,总高30,则单元高33,底座尺寸长42 宽30不变,总共配套底座60个,总重(20 3.5+30

4) 6+20=1160磅。

二)铺一层纵梁,一层铺21个,再铺三层板条,每层10个,四层复合为一大层高5,共铺6大层,总高30。满足数量配比后,纵梁多6个,需9个板条铺在最上面,另加高1,则单元高34,底座尺寸长42 宽30不变,总共配套底座63个,总重(21 3.5+30 4) 6+9 4+20=1217磅。

三)底座空隙加放6个板条,铺一层纵梁,一层铺21个,再铺三层板条,每层10个,四层复合为一大层高5,共铺6大层,总高30。满足数量配比后,纵梁多6个,板条也多6个,还可有3的高度,铺一层板条10个,剩余2英寸厚度沿长度方向铺纵梁8个,板条铺5个,则单元高36,底座尺寸长42 宽30不变,总共配套底座67个,总重67 19+20=1293磅。

e.

集装箱底每层可放30个,可放2层,共60个单元,每单元12个,共720个底座,总重14400磅;按d问也是放60个单元,按每单元最多68个,包括垫底的一个,共4080个底座,总重60 1293=77580磅,后一重量已经超出40英尺集装箱最大货物重量62020磅,因此不能放两层。一般40英尺集装箱放轻货,20英尺集装箱放重货。因此重货时用20英尺,额定起重量为20320kg,上述单元可放两层。

f.

一般不能用内燃平衡重式叉车,因为其尺寸太大。其他问略

集装箱放货参见CargoWizard程序https://www.doczj.com/doc/1113499507.html,/demo.htm

第8章

3. 解:设长为x,宽为y,则

x y=100000,,计算可得:

该仓库最佳的长度和宽度都是316.2英尺,设计的总相关成本是287966.7美元。

4. 设计库容量:5000/(1-0.569)=11601

5. 堆码5层,理论占地面积1.2x1x25000/5=6000平米。

假设为随机存储,货物种类数为200种,则最佳存储深度为

则堆码通道损失La=3/(3+18x1)=0.142,则需要面积6000/(1-0.14)=6977平米

1列空位可堆45件,则蜂窝空缺系数期望值为E(H)=22/45=0.489,两者总损失为0.142+0.489(1-0.142)=0.561。存储面积为6000/(1-0.561)=10695平米,加上交叉通道面积为10695/(1-015)=12582平米。

但是E(H)是假设所有储位空缺出现的机会相同,与这里200种货物的实际

情况相比过高。我们假设蜂窝损失为20%, 加上交叉通道面积为6977/(1-0.20-0.15)=10734平米

每托盘平均占地面积10734/25000=0.43,约为托盘面积的1/3

6. 采用漆桶在托盘上存储,如1210托盘一每层放16个放两层,托盘可堆码两层,用叉车操作

不可直接漆桶堆码,因为桶较高,堆高了如5层容易翻倒

7. 见图,ABC 三种货物在单层需要的面积分别如图中浅蓝、黄、浅红三色所示,灰色为未利用面积,其中通道算一半宽度,即1.5m 。 总面积为1.2x6x3+1.2x6x1.5=32.4平米

则面积利用率: 1.2 16 / 32.4=59%

8. 换用通道要求更窄的叉车,如窄通道叉车,可同时相应提高货架堆垛

层数和高度

10. 平面利用率为uS =40 48 4/(95 228)=0.35

高度利用率为 uh = 46 / 54=0.85

故空间利用率uV =uS uh =0.35 0.85=30%。

11. 横放:平面利用率为uS =1200 800 4 / (2780 5500)= 25%

高度利用率为 uh = (1000+150)/(1000+150+200)=85%

故空间利用率uV = uS uh =25% 85%=21%。

竖放:平面利用率为uS =1200 800 4 / (1980 6300)= 31%

高度利用率为 uh = (1000+150)/(1000+150+200)=85%

故空间利用率uV = uS uh =31% 85%=26%。

13.

A ,

B ,

C 货物各期库存量 单位:单元 货物 1 2

3 4 5 6

A 10 8 9 15 11

8

B 1928 5 2

2 0

C 7 8 7 3 2 1

8

采用定位存储策略,对每种货物在6期内都要有固定数量的储位。而A 、

B 、

C 三种货物各期库存量的峰值分别是15、20、18,则各需储位数分别是15、20、18,总储位数为53。

三种存储策略下的库存量 单位:单元 定位

随机 分

时期 A B C AB C A C

B

1 10 1

2 7 29 17 12

2 8 9 8 25 16

9

3 9 20 7 36 16 20

4 1

5 8 3 2

6 18

8

5 11 5 2 18 13

5

6 8 2 18 28 26 2 合

计:

峰值 15 20 18 36 26 20 46

采用随机存储策略,先汇总各期A ,B ,C 三种货物的库存量,如表 “随机”列所示,6期ABC 汇总值中峰值为36,则需要36个储位。

采用分级存储策略(设为两级),AC 组合的数据如表AC 列所示。AC 与B 各期最大值分别是26和20,则总储位为46。

14. 这里没有特别说明长宽高,应按默认先后3个数据分别是长、宽、高(否则库房不可能高150英尺(约50米)按6层堆码,以全部仓库面积150 275 12 12除单层货物数15 25 50000/6得1.9。考虑蜂窝损失和通

道损失,难以堆放,故应改用货架-叉车形式,货架布置方案多样,例如下图。

15. 此题布置可以很灵活,例如下图,各种货物均为5深放置,各种货物单独存放,因而也不需考虑蜂窝损失。图中横向通道为作业通道宽3.6,竖向通道为交叉过道宽2.4,背空间隙为0.6

第9章

4、5题道路分别如下左右所示

以主干道宽6m ,次干道宽4.5m ,不计转弯,计算出的矩心沿道路距离从至表分别为 F\To A B C D E F\To

A B C D E

A 55 54 75 39 A 55 54 75 6

6

B 5

5 2

7

4

8

6

6

B 5

5

2

7

4

8

6

6

C 6

0 2

7

3

9

6

9

C 5

4

2

7

3

9

6

9

D 7

5 4

8

3

9

8

6

D 7

5

4

8

3

9

4

8

E 3

9 6

6

6

9

8

6

E 6

6

6

6

6

9

4

8

可以与第2章表2-7的矩心直角距离从至表作一对比,蓝色是不同的,可以看出矩心直角距离是很精确的

其他略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在线作业答案

1.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企业内部或外部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实现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数据传输。 A MRP/ERP B CAD/CEA C EDI D POS 正确答案:C 2.建立共同数据库对整个供应链的效益不起作用()。 A 制造商/供应商的帮助 B 批发中间商的帮助 C 零售商的帮助 D 顾客的帮助 正确答案:D 3.()不属于配送中心所要追求的主要目标。 A 功能的集约化 B 成本最小 C 完善的服务 D 完美的订货 正确答案:D 4.当物流对企业的重要程度高,并且企业具备很强的经营物流的能力时,企业选择的物流模式是()。 A 寻求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B 自营物流 C 第三方物流 D 主导物流合作 正确答案:B 5.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很大的不同在于其强调从供应到需求的整个链的协调,包括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外部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从而降低总成本,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所以,供应链关键必须进行()有效管理。 A 采购与供应的协调 B 信息和产品流程优化整合 C 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 D 企业之间的物流活动的系统优化 正确答案:B 6.戴尔公司的顾客在订货后5分钟内会收到订单的确认通知,随后不超过36小时,顾客自己设计的电脑就能从生产线上推下来,装上送货载货汽车送往顾客手中。戴尔公司大部分时间不是花费在装配电脑上,而是花在检验机器和转载软件上。因此,戴尔电脑公司的取得成功的关键是()。X:个性化的物流客户服务;1:直销模式;Z:物流成本的控制;H:订货周期的控制。 A X+1 B 1+Z C H+X D 1+H 正确答案:D 7.不影响订货决策的不确定性的因素()。 A 需求不确定 B 供应不确定 C 订货周期不确定 D 订货批量不定 正确答案:D 8.第三方物流服务业给企业带来的优势有()。 A 管理利益 B 经济利益 C 作业效益 D 资源共享 正确答案:C 9.建立共同数据库对整个供应链的效益主要由于()。 A 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帮助 B 采购商与批发中间商的帮助 C 批发商与零售商的帮助 D 零售商与顾客的帮助 正确答案:A 10.物流信息化的意义包括物流资源整合但不包括()。 A 物流信息共享 B 物流服务成本的降低

华工物流工程随堂练习及答案

物流工程随堂练习 第一章物流工程简介·1.1 物流的概念 1. 我国国家标准GB/T18354-2001《物流术语》中的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A、运输、储存 B、装卸、搬运 C、包装、流通加工、配送 D、信息处理 参考答案:ABCD 2. 所谓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移动。() 参考答案:√ 第一章物流工程简介·1.2 物流工程概述 1. 物流工程的特点不包括()。 A、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 B、串联性 C、综合性 D、实践性 参考答案:B 2. 物流工程研究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可大幅度减少工作量,减少劳动力占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B、降低物流费用,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C、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实现生产管理现代化 D、充分使用已有技术,减少技术过快更新造成的成本消耗 参考答案:D 3. 物流工程的研究对象就是物流系统;所要做的就是解决物流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包括() A、设施规划与设计 B、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C、物流仿真技术 D、运输技术 参考答案:ABC 4.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是对物料搬运的设备、路线、运量、搬运方法以及储存场地等作出合理安排,包括:搬运(运输)与储存的控制与管理;2.搬运(运输)设备、容器、包装的设计与管理。() 参考答案:√ 5. 物流工程 (Logistics Engineering) 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流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和消费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的综合性组织管理活动过程。() 参考答案:× 6. 大物流:物资的包装、储运等区域活动。小物流:工厂布置和物料搬运等企业内活动发展而来的物流系统。() 参考答案:× 第一章物流工程简介·1.3 物流工程的历史与发展 1. 物流工程的发展趋势不包括。() A、系统化 B、个性化 C、现代化 D、物流与商流、信息流一体化 参考答案:B 2. 物流工程与设施规划与设计共同产生于早期制造业的工厂设计()参考答案:√ 3. 目前,物流工程的重要性己逐步为社会所认同,被认为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物流合理化、个性化、现代化,己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参考答案:×

现代物流管理试卷(附答案)

得分评阅人 安徽农业大学2009―2010学年第1学 期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现代物流学》试卷(A卷) 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2小时适用专业:08级物流工程 题 号一 二 三 四 五总 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关于供应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供应链是指商品进入消费者手中之前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联系 B.供应与需求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可把供应链与需求链的概念结合起来统称为“供需链” C.供应链就是原材料的供应渠道 D.供应链涵盖着从原材料的供应商经过开发、加工、生产、批发、零售等过程到达用户之间有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形成和交付的每一项业务活动 2.公路货运的优点有( )。

A、适应性强 B、不适宜大批量运输 C、具有定时性 D、不受天气影响 3. 装卸搬运活性级别 4表示( )。 A.货物杂乱地堆放于地面 B.货物已被捆扎或装箱 C.被置于台车或起重机械上,可以即可移动 D.货物处于移动状态 4.你认为下列有关配送的理解,( )是正确的。 A.配送实质就是送货,和一般送货没有区别 B.配送要完全遵循“按用户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配 送的合理化 C.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与商流是 没有关系的 D.配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为追求整个配送的 优势,分拣、配货等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装卸搬运合理化原则的是( )。 A.消除无效搬运 B.提高搬运活性 C.尽量采用人工作业 D.采用集装单元 6.1962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 )在《财富》杂志发表 了题为“经济的黑暗大陆”一文,揭示了物流的重要作用。 A.彼德.德鲁克 B.鲍尔索克斯 C.西泽修 D.琼 西.贝克 7.配送中心不具备以下哪种功能( )。 A.运输功能 B.储存功能 C.统计功能 D.包装功能 8.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根据( ),提供多功能甚至全方位 的物流服务,最终职能是保证客户物流体系的高效运作和不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习题3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习题、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由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和用户、用户的用户组成。其主要具有___.复杂性动态性交叉性 ___、______、______和面向用户需求等特征。 2.在对供应链进行构建时应注意考虑________客户优先定位明确防范风险 、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问题。 3.作业流程是指进行一项或多项投入,以创造出顾客所认同的有价值产出的一系列活动。它可以分为________核心流程支持流程、________两部分。4.所谓__.询价采购______,就是向选定的若干个供应商发询价函,让它们报价,然后根据各个供应商的报价来选定供应商的方法。 5.从节点企业与节点企业之间关系的角度来考察,供应链网络结构主要包括链状结构、__网状结构 ______、核心企业网状结构三种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供应链: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更新换代或服务提供给最终客户的上游或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 2.供应链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组织、协调与控制。 3.生产延迟:生产延迟主张根据订单安排生产产品,在获知客户的精确要求和购买意向之前,不做任何准备工作。 4.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方法,是为了解决供应链体系中的牛鞭效应、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而提出的,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 5.ECR:是由生产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更好、更快并以更低的价格满足消费者需要为目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三.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请论述基于供应链的运输决策的要点有哪些? 在供应链中进行运输决策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使运输战略与竞争战略保持一致 管理人员必须确保运输战略有利于竞争战略的实施。为实现这一目标,管理人员应当设计各种运输激励机制。 (2)考虑内部运输和外部运输 企业必须将公司的内部运输和外部运输结合起来,以满足自身的运输需要。 (3)设计能适应电子商务需要的运输网络 适应新经济要求的快速反应型运输系统,企业应当寻求一切机会进行联合运送,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与竞争对手进行联合,以便降低小批量送货的成本。 (4)运用信息技术来改善运输经营 管理者必须在供应链中采用可行的信息技术,来降低运输成本、增强反应能力。 (5)运输网络设计必须具有弹性 进行运输网络设计时,管理者还必须考虑到需求的不确定性和运输的可行性,以增加网络设计的弹性。 2.供应链中需求变异放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供应链中需求变异放大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 (1)需求预测修正 需求预测修正是指当供应链的成员采用其直接的下游订货数据 作为市场需求信号时,即产生需求放大。 (2)订货批量决策 订货批量决策指两种现象,一种是周期性订货决策,另一种是订单推动。 (3)价格波动 价格波动反映了一种商业行为——预先购买(Forward Buy)。它是由于一些促销手段造成的,如价格折扣、数量折扣、赠票等。 (4)短缺博弈 短缺博弈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当需求大于供应量时,理性的决策是按照用户的订货量比例分配现有的库存供应量。此时用户就为了获得更大份额的配给量,故意地夸大其订货需求,当需求降温时,订货又突然消失。 问答供应链:是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 商、运输商等一系列企业组成的价值增值链。 供应链有三种模式:1、企业的内部供应链 (包 括单一企业内部供应链、集团企业供应链) 2、产业供应链 3、全球网络供应链 U8和NC分别工作于第一种模式。 二者区别是U8供应链实现的是单一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供需管理和协同,NC实现的是集团企业不同公司之间、同一公司不同部门之间的供需管理 和协同 基础知识点一 1、物流概念最早出现在(B ) B、美国 2、物流概念最早出现在( A ) A、军事 3、(A )阶段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确保把产品有效地送达顾客。 A、产品物流阶段 4、( A )是指以制造、生产和组装来增加产品的价值。 A、形态效用 5、下列(D )不是包装在物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D、提高价格 6、按包装在流通中的作用划分,包装可以分为(A ) A、商业包装与运输包装 7、(C )不是物流信息的质量要求。 C、信息的及时性 8、产品物流系统的计划中(D )是“防御性”计划。 D、应急计划 9、物流组织的构造有三个战略阶段,(C )强调把物流活动作为增值链来管理。 C、以渠道为基础 10、(D )指企业进行决策时应当充分考虑的各种形式的未来成本。 D、沉没成本 11、( A )管理的目标是与有着相同市场的企业在产品、服务和工作流程等方面的绩效与实践进行比较。 A、竞争性标杆 12、供应链是一个范围很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它包含( C )加盟的节点企业。 C、所有 13、供应链的概念是在( C )提出的。 C、20世纪80年代 14、供应链是围绕( C )建立起来的。 C、核心企业 15、( A )技术可以形成结构化的事物处理或报文数据格式。 A、EDI 16、业务流程重组的英文缩写为( D )。 D、BPR 17、在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交易合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交易成本随着交易量的( A )而减少。 A、增加 18、( A )与提前期往往是通用的 A、订货完成周期 19、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取决于各成员间的协调,而协调的基础又依赖于信 息( A )。 A、共享 20、( B )觉得在道义上有义务光顾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 B、道德型客户 21、在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下,( D )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企业管理的核心。 D、流程 基础知识点二 1、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 答:供应链建模技术;供应链管理技术;供应链管理的支持技术。 2、供应链管理一度发展停滞的原因? 答:供应链管理后作用的影响;创新与权力的相互作用;追求差异化的 竞争优势产生的产销对立。 3、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模式? 答:工业采购者的采购与供应观;商业采购者的运输与物流观;供应链 管理的集成观。 4、供应链的特征? 答:复杂性;动态性;交叉性;面向用户需求。 5、根据供应链存在的稳定性划分,可以将供应链分为? 答:稳定的供应链;动态的供应链。 6、根据供应链容量与用户需求的关系划分,可以将供应链分为? 答:平衡的供应链;倾斜的供应链。 7、根据供应链的功能模式,可以将供应链分为? 答:有效性供应链;反应性供应链。 8、供应链形态结构包括? 答:以生产商为主体的供应;以批发商为主体的供应;以零售商为主 体的供应链。 9、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去理解? 答:信息管理;客户管理;库存管理;关系管理;风险管理 10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包括? 答:总成本最低化;客户服务最优化;总库存成本最小化;总周期时间 最短化;物流质量最优化 11、业务外包的原因? 答:分担风险;获得加速重构优势;降低和控制成本;剥离企业难以管 理或失控的辅助业务;使用企业不拥有的资源 12、供应链战略匹配的要点? 答:理解顾客;理解供应链;获取战略匹配 13、供应链设计的内容? 答:网络结构设计;供应链运行基本规则;供应链成员及合作伙伴选择 14、供应链设计的评价指标? 答:柔性;稳定;协调;简洁;集成 15、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驱动力来自? 答:核心竞争力;外包战略;不断变化的顾客期望 16、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包括? 答:传统关系;物流关系;合作伙伴关系;网络资源关系。 17、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制约因素包括? 答:高层态度;信任;企业战略和文化;合作伙伴的能力和兼容性。 18、以下关于BPR的叙述,正确的有? 答:根本性的流程改变;彻底性;就是流程重组 19、系统改造现有流程的原则,可以概括为? 答:清除;简化;整合;自动化 20、传统采购的主要模式有? 答:询价采购;比价采购;招标采购。 21、采购在传统模式与供应链管理下的差异? 答:从为库存采购向为订单采购转变;从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 从一般买卖关系向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转变。 22、订单驱动的采购方式的特点? 答:交易成本降低;实现了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实现了供应链精细化 运作;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面向过程的作业管理模式变化 23、生产计划的构成包括? 答: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 24、供应链生产管理决策环境的特点? 答:决策信息多源化;群体决策;信息反馈机制多样性;计划运行的动 态环境。 25、面向供应链的生产组织计划模式的实施主要步骤包括? 答:计划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控制;计划考核。 26、实现延迟策略的条件? 答:零部件标准化;模组化设计;流程再造 27、供应链环境下物流管理的特点有? 答:信息共享;过程同步;合作互利;交货准时;响应敏捷。 28、运输决策的内容包括? 答:运输方式;路径和网络选择;资源整合;内部化还是依靠外部资源; 反应能力与盈利水平的全面权衡。 29、供应链中的信息构成,从供应链环节的角度可划分为? 答:供应源信息;生产信息;配送和销售信息;需求信息。 30、供应链中的信息构成,从层次结构角度可分为? 答:供应链信息;企业信息;工作组信息;个人信息。 三、判断题 (∨)1、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将决定供应链内企 业的市场地位。 (∨) 2、设计和运行一个有效的供应链对于所有的供应链成员都是至 关重要的。 (×)3、供应链管理是物流一体化的另一种说法。 (∨)4、合作伙伴之间兼容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摩擦,但只要合作双方 有合作的基础并且相互尊重,它们就能解决分歧。 (∨)5、传统的ECR在实施后,只对部分企业有利,而不能达到“共赢”。 ( ∨) 6、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并不强调提前期的固定与否,重要的是 交货期,准时交货。 (∨)7、运用传统的库存控制系统不能解决库存控制策略的优化问题。 (∨) 8、联合库存管理是建立在经销商一体化基础之上的一种风险分担 的库存管理模式。 ( ×) 9、周期检查补给库存策略是按周期检查库存,按周期订货,把现 有库存保持到最佳库存水平。 (×)10、RFID技术的优点是不局限于视线,但识别距离比光学系统 近。 (∨)11、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 (∨)12、供应商评估是供应商关系管理中的一个核心应用模块。 (∨)13、供应链协议为激励目标的确立、供应链绩效测评和激励方式的 确定提供基本依据。 (∨)14、在衡量供应链绩效时,要采用能反映供应商、制造商及用户之 间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把评价的对象扩大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 (×)15、单个企业绩效评价能对企业业务进程进行评价,能科学、 客观地评价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情况。 (∨)16、商业应用层是信息系统的目的,所有数据收集、储存、提取后, 如果没有商业应用都是无效的。 (∨)17、良好的供应链关系首先必须得到最高管理层的支持和协商。只 有最高层领导赞同合作伙伴,企业之间才能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立相互信 任的关系。 (×)18、应链管理使得各节点企业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可避免 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19、如果供应链与公司竞争战略不匹配,那么公司只有重新构 建供应链以支持其竞争战略。 (×)20、公司要维持战略匹配,就必须在产品进入不同生命阶段时, 保证其供应链的稳定性。 四、名词解释 1、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 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 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 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 2、供应链管理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 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 3、供应链合作关系即供应商与制造商(或卖主与买主)之间,在一定时期 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 4、生产延迟主张根据订单安排生产产品,在获知客户的精确要求和购买意 向之前,只生产中间产品或可模块化的部件,最终制造和处理过程被推迟 到收到顾客订单以后进行。 5、物流延迟是以改变定制化步骤发生地点为基础,重新设计供应链流程所 包含的任务和模块,使定制化步骤可以在靠近顾客的下游进行。 6、物流:物品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过程,是包装、流通加工、装 卸、运输、储存、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的过程。 7、物流管理: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恰当的管理技术,对物品流动的全过程 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以满足客户需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和效率。 8、供应链信息管理就是要通过供应链中的信息系统,实现对供应链的数据 处理、信息处理、知识处理的过程,使数据向信息转化,信息向知识转化, 最后形成企业价值。 9、CPFR是在CFAR共同预测和补货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共同计划的制 定,即不仅合作企业实行共同预测和补货,同时将原来属于各企业内部事 务的计划工作也由供应链各企业共同参与。 10、ECR是由生产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供应链节点组成各方相互协调 和合作,更好、更快并以更低的成本满足消费者需要为目的的供应链管理 系统。 五、简答题 1、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 答: (1)强调核心竞争力 (2)资源外用 (3)合作性竞争 (4)以顾客满意度为目标的服务化管理 (5)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集成 (6)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目标 (7)更加关注物流企业的参与 2、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相比较的特点有哪些? 答: (1)供应链管理的互动特性 (2)供应链管理成为物流的高级形态 (3)供应链管理的协商机制 (4)供应链管理决策的发展 (5)供应链管理强调组织外部一体化 (6)供应链管理对共同价值的依赖性 (7)供应链管理是“外源”整合组织 (8)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响应系统 3、供应链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答: (1)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2)简洁性原则 (3)集优原则(互补性原则) (4)协调性原则 (5)动态性(不确定性)原则 (6)创新性原则 (7)战略性原则 4、企业供应链发展分为哪五个阶段? 答: (1)企业内部功能部门整合 (2)企业内部全面协作 (3)企业同外部伙伴协作 (4)企业同合作伙伴之间的价值链协作 (5)完全供应链网络 5、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方法有哪些?

物流工程试卷及答案

物流工程试卷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1.货物在仓库中的存储方式主要有三种:散放、堆码、货架存 储。 2.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等级I表示的意义是重要。 3.物流强度也称为物流量,是指一定时间内通过两个物流结点间的物料数量。 4.生产物流是指伴随企业生产过程的物流活动。 5.物料搬运的路线分为三种,即直达型、中心型和渠道型,当物流量为中等或少量时,而距离为较短时,应采用直达型的路线较为经济。 1.物流工程的特点有:全局性、并联性、最优性、综合性、实践性。 2.物流专家缪瑟认为,影响布置设计的最基本的因素为五个:P产品和物料、Q每种物品的数量、、S辅助部门、。 3.基本的流动模式有直线型、L型、U型、环形和。 4.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等级E表示的意义是。 1. 同类设施和人员集中在一个地方的布置形式,称为( B )。 A、产品原则布置 B.工艺原则布置 C、成组原则布置 D.固定工位式布置 2. 进行设施规划的原因包括设施的( D )。 A、新建 B、扩建 C、改建 D、以上都有 3. 当产品种类较多,需要编制多张工艺过程图时,最好采用( C )。 A、线图 B、从至表 C、多种产品程序图 D、装配工艺图 4.要求物料返回到起点的情况适合于( D )流动模式。 A、直线形 B、L 形 C、U 形 D、环形 5. 设施是指一个企业所拥有的( A )。 A、有形资产 B、无形资产 C、实体建筑 D、机器设备 1.当物料处于移动状态时,活性系数为( )。 A、0 B、1 C、3 D、4 2. 工厂总体布置的原则之一是要重视各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其目的是( )。 A、便于管理 B、物流路线短捷顺畅 C、合理利用面积 D、美化环境 1、物流系统设计(Logistics System Design)是指经过系统分析,完成物流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体系的构想,形成物流系统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的过程。物流系统组织设计是技术设计的前提,它确定了技术设计的纲领和基本要求。 2、物流需求规模是现代物流服务的需求之一,指在物流活动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等物流作业量的总和。 3、关于企业物流的内涵及范畴,可理解为企业物流是以企业经营为核心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 4、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需要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 5、物流网络是指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与设备的集合,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物流通道和物流节点。 1、物流系统分析的内容有哪些 答:物流系统分析内容包括:物流系统的环境、输入输出情况、物料性质流动路线、系统状态、搬运设备与器具、库存等进行全以、系统的调查与分析,找出问题,求得最体系统设计方案。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期末复习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1.理解物流的概念,几个主要观点的含义;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效有机结合。(1)商务分离:是物流科学赖以存在的先决条件。所谓商务分离,是指流通中的两个组成部分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动。(2)黑大陆学说:“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其突出,是流通领域中人们更认识不清的领域。 (3)第三利润源: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继物资资源利润、人力资源利润后的“第三利润源”,非但如此,对国民经济而言,物流也是国民经济中创利的主要活动。 (4)效益背反说:指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某一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 2.了解物流的分类; (1)宏观物流:部门物流、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 (2)微观物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 3.理解现代物流、第三方物流的含义; 现代物流:指具有现代特征的物流,现代物流是与现代化社会大生产联系紧密在一起的,体现了现代企业经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方物流: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企业,同时通过与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 4.掌握物流管理的业务内容; (1)运输管理(2)储存管理(3)包装管理 (4)装卸搬运管理(5)流通加工管理(6)配送管理 (7)物流成本管理(8)物流服务管理 5.理解供应链的概念和分类; 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分类:(1)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 (2)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 (3)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 6.理解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1)从管理对象上观察,物流管理的对象是物流活动和与物流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活动。物流管理就成了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2)从管理手段上观察,供应链管理是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交互

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分析 [正文]: 一、供应链管理简述 供应链,即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者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还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带来相关的效益。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链涉及的所有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到四个主要领域: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dule 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在这四个领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供应链管理细分为职能领域和辅助领域。职能领域主要包括产品工程。产品技术保证、采购、生产控制、库存控制、仓库管理、分销管理。而辅助领域主要包括客户服务、制造、设计工程、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由此可见,供应链管理关心的并不仅仅是物料实体在供应链中的流动,供应链管理注重总的物流成本和用户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且寻求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供应链体现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成熟与发展之中,通过供应链管理的合作机制(Cooperation Mechanism)、决策机制(Decision Mechanism)、激励机制(Encourage Mechanism)和自律机制(Benchmarking)等来实现满足顾客需求、使顾客满意以及留住顾客等功能目标,从而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标:社会目标(满足社会就业需求)、经济目标(创造最佳利益)和环境目标(保持生态与环境平衡)的合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市场正在趋于一体化,全球经济和信息也在趋于一体化,企业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挑战。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光纤和卫星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实现技术、信息压缩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等的迅速发展,对大量信息进行迅速、准确、高效的传递和处理已成为现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合理的供应链管理一体化才得以更好的实现。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强调每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当今人们谈论的共同话题。为此,要清楚的辨别本企业的核心业务,然后就要狠抓核心资源,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第二,非核心业务都采取外包的方式分散给业务伙伴,和业务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关系第三,供应链企业间形成的是一种合作性竞争。合作性竞争可以从两个层面解释。一是过去的竞争对手互相结盟,共同开发新技术,成果共享;二是将过去由本企业生产的非核心零部件外包给供应商,双方合作共同参与竞争。这实际上也是体现出核心竞争力的互补效应。 第四,以顾客满意度座位目标的服务化管理。对下游企业来讲,供应链上游企业的功能不是简单的提供物料,而是要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 第五,供应链追求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和组织流的集成。这几个流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都是会发生,但过去是间歇性或者间断性的,因而影响企业间的协调,最终导致整体竞争力的下降。供应链管理则是强调这几个流必须集成起来,只有跨企业流程实现集成化,才能实现供应链企业协调与做的目标。 第六,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目标管理 第七,更加关注物流企业的参与。过去一谈到物流,好像就是搬运东西。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缩短了物流周期比缩短制造周期更加关键,而实际上缩短物流周期所取得的效益往往更大。 所以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一种从整体上响应最终用户的协调性,没有物流,供应链中生产的产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以实现,然而反过来,没有供应链的生产环节就没有物流,生

物流工程课后答案.

《物流工程》第2版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伊俊敏2009.3 macroyee@https://www.doczj.com/doc/1113499507.html, 第3章 3. a.120台; b.当产量在小于120台时,A地优于B地;当产量大于120台时,B地优于A地。 4. 运量相同时,重心实际上是取几何平均,即x=(3+8+4+4+6)/5=5, y=(7+2+6+1+4)/5=4。故中心仓库位置应选(5,4)。 5. x=(10×26+4×9+4×25+2×30+8×40)/(26+9+25+30+40)=5.97, y=(5×26+1×9+7×25+6×30+7×40)/(26+9+25+30+40)=5.95. 即坐标点(5.97, 5.95) 6. 先对车床进行排列,对现有设施的x坐标进行排序,顺序为1,2,相应的权值顺序为2,3,权值和为5,如下表所示,i=2时,权值部分和大于权值总和的1/2,因此x1*=a2=10。同理,y1*=b2=8。将车床作为已知,同理算出:x2*=a2=10。同理,y2*=b2=8 表3a-1 设备i 坐标 ai 权值 wi ∑ wj 锯 床1 3 2 2 锯 床2 10 3 5>5 /2 x1*=a2=10 表3a-2 设 备i 坐标 bi 权值 wi ∑ wj 锯 床1 5 2 2 锯 床2 8 3 5>5 /2 y1*=b2=8

表3a-3 设 备i 坐标 ai 权值 wi ∑wj 锯 床1 3 5 2 锯 床2 10 4 9>12 /2 车 床 10 3 8 x2*=a2=10 表3a-4 设 备i 坐标 bi 权值 wi ∑wj 锯 床1 5 5 2 锯 床2 8 4 9>12 /2 车 床 8 3 8 y2*=b2=8 7. x=(1×900+2×300+3×700+4×600+5×800)/(900+300+700+600+800)=3.03, y=(2×900+4×300+1×700+2×600+3×800)/(900+300+700+600+800)=2.21. 即坐标点(3.03, 2.21)8. a)当产量大于400艘艇时,A方案总成本最低;当产量不大于33艘艇时,B方案总成本最低;当产量在[34,400]之间时,C方案总成本最低。 b)实施B方案总成本最低。 c)略。 d) 加上附加条件后:当产量大于268艘艇时,A方案总成本最低;当产量不大于63艘艇时,B方案总成本最低;当产量在[64,268]之间时,C方案总成本最低。当年预期量为150艘艇时,实施C方案总成本最低。 9. 根据已有数据作出表3a-5,则有c1=-1、c2=11、c3=-1、c4=5、c5=12 表3a-5

物流工程考试参考试题

1、简述物流系统的构成及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何在? 传统物流一般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传统上的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的经济部门、不同的企业以及企业组织部不同的职能部门之中。 现代物流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有着明显的区别: 1、传统物流只提供简单的位移,现代物流则提供增值服务; 2、传统物流是被动服务,现代物流是主动服务; 3、传统物流实行人工控制,现代物流实施信息管理; 4、传统物流无统一服务标准,现代物流实施标准化服务; 5、传统物流侧重点到点或线到线服务,现代物流构建全球服务网络; 6、传统物流是单一环节的管理,现代物流是整体系统优化; 7、传统物流价值实现方式单一,现代物流价值实现方式灵活多样; 8、传统物流主要功能是运输和仓储,现代物流则是多功能的集合; 9、传统物流以产品的生产为价值取向,现代物流以客户的服务为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更加突出系统整合、流程优化的理念,能整合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运用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手段实施一体化运作,比传统物流能够更加容易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的目的。 2、简述物流系统整合中,空间/时间整合的意义。 物流系统整合就是物流系统为提供高效优质的综合服务,在同外部环境协调一致的基础上,部各要素之间、各服务功能之间以及不同层次组织之间在实体上和软环境上进行的联系、

协调,乃至重组。时间/空间整合亦即是通过资金,项目,人脉,客户等各方面资源的整合,使得公司之间和公司部的联系更紧密。 时间/空间整合的意义如下: 一、提高物流资源利用率 目前,我国物流资源利用率比较低,资源配置不合理,物流供给企业规模还不大,运输能力及仓储配送能力不能满足需求,而返程空驶率较高。因此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对我国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减少重复建设,十分必要。 二、满足客户对物流服务需求 我国的物流企业大部分是业务单一、网络覆盖面少、综合服务水平低,能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物流企业比较少。对物流市场进行资源整合,提高物流产业市场集中度是促进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整合物流资源,能有效的扩大企业规模,增强综合物流能力,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使其具有领先的技术、强大的物流作业能力。 三、适合物流产业的融合性特点 物流虽然是新产业,但却是一个融合型的产业。传统的运输业、仓储业是现代物流业的基础,信息是连接各个功能的桥梁。通过整合形成规模,使物流的大生产方式得以实现。 四、可以提高物流产业的集中度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集中度过低,导致物流企业市场占有率低、服务功能单一。根据中国物流市场调研报告,工业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时,大多数都选择两家或两家以上的物流公司,这说明大多数公司还不能满足企业要求。因此,需要经过进一步兼并整合,以提高产业集中度。 五、是转变物流产业增长方式的需要 我国在物流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增长率比较高,但是在提升物流服务方面明显不足。随着

国际物流论文

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分析 [Abstract]]: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lectronic technolog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supply chain and its management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search is the key to achieving 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In addition,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the economy and foreign trade share of the total share of the world economy growing, China will become the world's manufacturing center and manufacturing base. In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trategy can be applied to solve many problems in the enterprise, actively and rationally respond to the challenges of the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industry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Keywords]: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Standardization [引言]:本片论文主要研究供应链的定义、目标、基本特征等内容,站在国际物流一体化和标准化的高度来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国际物流当前的形势,力求将两者的特点进行结合,使整个物流过程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率,让物流业得到更大的效益。 [正文]: 一、供应链管理简述 供应链,即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者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还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带来相关的效益。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链涉及的所有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到四个主要领域: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dule 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在这四个领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供应链管理细分为职能领域和辅助领域。职能领域主要包括产品工程。产品技术保证、采购、生产控制、库存控制、仓库管理、分销管理。而辅助领域主要包括客户服务、制造、设计工程、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由此可见,供应链管理关心的并不仅仅是物料实体在供应链中的流动,供应链管理注重总的物流成本和用户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且寻求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供应链体现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成熟与发展之中,通过供应链管理的合作机制(Cooperation Mechanism)、决策机制(Decision Mechanism)、激励机制(Encourage Mechanism)和自律机制(Benchmarking)等来实现满足顾客需求、使顾客满意以及留住顾客等功能目标,从而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标:社会目标(满足社会就业需求)、经济目标(创造最佳利益)和环境目标(保持生态与环境平衡)的合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市场正在趋于一体化,全球经济和信息也在趋于一体化,企业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挑战。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光纤和卫星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实现技术、信息压缩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等的迅速发展,对大量信息进行迅速、准确、高效的传递和处理已成为现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合理的供应链管理一体化才得以更好的实现。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强调每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当今人们谈论的共同话题。为此,要清楚的辨别本企业的核心业务,然后就要狠抓核心资源,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华工物流工程随堂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 物流工程简介-1.1物流的概念 1. 我国国家标准 GB/T18354-2001 《物流术语》中的物流的定义是: 际需要,将( )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 A 、运输、储存 B 、装卸、搬运 参考答案: ABCD 2. 所谓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移动。 参考答案:V 参考答案: B C 包装、流通加工、配送 D 、信息处理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 第一章物流工程简介-1.2物流工程概述 物流 工程的特点不包括( 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 1. A 、 B 、 串联性 C 、 D 、 综合性 实践性 )。 2. A 、 B 、 物流工程研究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可大幅度减少工作量,减少劳动力占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降低物流费用,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增加企业利润,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C 、 D 、 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实现生产管理现代化 充分使用已有技术,减少技术过快更新造成的成本消耗 参考答案: D 3. 物流工程的研究对象就是物流系统;所要做的就是解决物流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包括( A 设施规划与设计 B 、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C 、物流仿真技术 D ) 、运输技术 参考答案: ABC 4.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是对物料搬运的设备、 路线、运量、搬运方法以及储存场地等作出合理安排,包括:搬运(运输)与 储存的控制与管理; 2. 搬运(运输)设备、 容器、包装的设计与管理。 5. 物流工程 (Logistics Engineering) 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流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 把生产和消费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的综合性组织管理活动过程。 参考答案:X 6. 大物流:物资的包装、储运等区域活动。小物流:工厂布置和物料搬运等企业内活动发展而来的物流系统。 参考答案:X 第一章物流工程简介-1.3物流工程的历史与发展 1. 物流工程的发展趋势不包括。 ( ) 、个性化 C 、现代化 A 、系统化 、物流与商流、信息流一体化 参考答案: B 2. 物流工程与设施规划与设计共同产生于早期制造业的工厂设计( )参考答案:V 3. 目前,物流工程的重要性己逐步为社会所认同,被认为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 成本,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物流合理化、个性化、现代化,己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 。( )参考答案:X

(完整word版)物流工程考试试卷A

2011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物流工程》试卷(A卷) (.本试卷共有五大题,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 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正确打√,错误打×) 1.物料搬运是物料搬运和物料装卸两项作业的统称。() 2.拣选单位可分成单品(Bulk)、箱(Case)及托盘(Pallet)3种,即通常说的PCB。() 3.货物在仓库的存储方式一般分为散放和货架存储两种。() 4.物流评价中的动态评价方法虽然不需要考虑资金或投资的时间价值,但在具体评价过程中还是要考虑资金的运动规律。() 5.物流工程侧重从经济管理角度来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实现和运行等问题,它涉及从物流系统规划,到设计、实施,再到运行和管理的全过程。() 6.厂址选择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通常认为,内部因素是可控的,企业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加以改变,而后者是不可控的,企业只能被动适应。() 7.物流活动对于产品生产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实现了物流对象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还实现了物流对象的形质效用。() 8.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是标准化的基础,他的作用和建筑模数的尺寸的作用大体相同,其考虑的基点主要是简单化。() 9.一般来讲,从部门级布置来看,生产设施有三种基本布置形式,即固定式布置、产品原则布置、工艺原则布置。() 10.若一辆10吨的卡车运输2吨组合件,在当量物流量计算中,该2吨组合件的当量物流量为10吨。 () 11.未来物流设施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信息化、标准化与个性化、环保与节能化。() 12.为便于统一计算集装箱的运量,采用集装箱TEU为换算单位,20ft集装箱为1TEU。() 13.条码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条码、条码扫描器、条码管理系统。() 14.设施布置与设计中时,应遵循最小流量原则,可以通过消除不必要的流动、多次流动最小化、尽可能合并流动和作业三种方式进行改进。() 15. 物流分析不仅要考虑每个零部件在工厂内的路线,还要遵循两个最小原则,即物流时间最短和物流成本最小。() 二.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共1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